2024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_第1頁
2024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_第2頁
2024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_第3頁
2024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_第4頁
2024年中考科學二輪復習《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壓強與浮力重難點突破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質地均勻、相細相同的實心圓柱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們的密度之比心;

B

P=1:2,對地面的壓強之比pB==1:3.則()

A.它們的高度之比%:hB=3:2

B.它們的受力面積之比SB=4:3一B

C.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FB=1:3

D.它們的質量之比血4;mB=2;3

2.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裝有不同的液體,將三個完

全相同的長方體A、B、C分別放入容器的液體中,靜止時三個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則下列判

斷正確的是()

①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4=F浮B=F浮c

②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尹=F'=F丙

③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Pz<P丙

④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A>FB=FC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④

3.如圖所示,兩個圓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積大

于乙容器底面積,它們分別裝有體積相等的液體,甲容器中液體的密度

為P甲,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為P乙。液體內A、B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

X,B

相等,其壓強分別為乙、PB。若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則下

列判斷正確的是()

甲<甲

A.P2乙,pA<pBB.P<P乙,pA>pB

甲>乙,

C.P甲〉P乙,PA=PBD.PPPA<PB

4.如圖所示,容器中裝有一定質量的水,先后按甲、乙兩種方式使物體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

面上(圖中細線重力及體積均不計)。設甲、乙兩圖中物體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

和F乙,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則()

甲乙

甲<乙,p甲=^乙

A.FFB.F甲=F乙,P^=VZ

C.F甲=F乙,p尹<p乙D.F甲>F乙,p甲>p乙

5.如圖所示,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均裝有適量的水。將質地均勻、質量不等,且

不吸水的a、b兩實心體,分別放入甲、乙燒杯中,當a、b靜止時,a有五分之二的體積露出水

面,b懸浮于水中,此時兩燒杯液面剛好相平。若將b置于a上一起放入丙燒杯中,靜止時a的

上表面剛好與液面相平,整個過程中水均未溢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的密度是O.4xlO3kg/m3B.a、b的重力之比為5:3

C.a、b的體積之比為5:2D.b的密度是O.8xlO3kg/m3

6.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浮力的課程后,對相關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愛動腦子

的小科在洗碗時發現,同一只碗既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圖所示)。對此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A.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小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

------y

C.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時所受的浮力

D.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

7.如圖所示,R是滑動變阻器,它的金屬滑片垂直固定在等臂杠桿的I—'ll-

0LR

中央且可以隨杠桿左右轉動。杠桿兩端分別懸掛等質量、等體積的鐵J'

球,此時杠桿平衡。再分別將鐵球同時浸沒到密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硫

酸銅溶液中(小球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反應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左青]Fe-立J(1s0

H,SOd心

A.右邊燒杯中鐵球表面有一層紅色金屬附著,整個球質量變小

B.金屬滑片向左偏轉,連入電路的R阻值變大

C.燈泡L比開始時變暗,電路總功率變小

D.左側燒杯溶液質量分數變大,右側燒杯溶液質量分數變小

二'填空題

8.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均勻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

兩物體上沿豎直方向截去質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別放在剩余物體的上方,兩物體壓力p甲

此時壓強P用P/。

9.勞動實踐中,小寧把家里景觀水池底部的鵝卵石取出清洗,他先將一個重為8N的空桶漂浮

在水面上,然后將池底的鵝卵石撈出并放置在桶內,桶仍漂浮在水面(不考慮撈出過程中帶出的

水)。

(1)某塊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它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的重

力。

(2)全部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水池內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選

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此時桶排開水的體積為4.0x10-3m3,則桶內鵝卵石的總質量為

kgo

1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使用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帶蓋的塑料小

瓶(塑料小瓶的質量、厚度均忽略不計),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等,其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一:在一圓柱形容器中裝有深度為h的水,將裝滿蜂蜜的塑料小瓶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

面,如圖甲所示,將一部分小瓶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步驟二:如圖乙所示,將小瓶浸沒在水中,水深變為h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

F1>F2O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有關;將彈簧測力計繼續下降,發現示數不變,

說明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無關。

步驟三:拿出塑料小瓶,將其中的蜂蜜適量倒入另一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不斷調試,直到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零,如圖丙所示:則塑料小瓶在水中的狀態是。倒出的蜂蜜在另

一個圓柱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為h3,如圖丁所示。

步驟四:計算蜂蜜密度,表達式為P峰蜜=(請用p水、hl、h2和113表

示)。

三,實驗探究題

11.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學習了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后,對其有了深刻的理解。為了

鞏固知識,小科利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

圖3

【實驗器材】壓強計、橡皮膜、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玻璃杯、圓柱形容器等。

【實驗過程】小科用手指按壓橡皮膜,如圖1所示,無論輕壓還是重壓,發現U形管兩邊液

樣的高度幾乎不變化。

(1)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O

(2)解決上述問題后,小科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

①將金屬盒放入水中深度10厘米處觀察并記錄

②將金屬盒放入酒精中深度10厘米處觀察并記錄

③比較兩次實驗U形管左右兩邊液面高度差

④換用密度不同的液體,重復上述實驗

該實驗通過U形管左右兩邊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這種科學方法

是O

(3)【實驗結論】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遷移應用】小科將一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進行改裝,用橡皮膜將其下端封住,往玻璃管內

倒入一定量的酒精,觀察到橡皮膜向下凸起,然后將玻璃管置于一空玻璃杯內,如圖2所示(固

定儀器省略),再沿著玻璃杯內壁緩慢注水。

當玻璃管內外液面相平時,橡皮膜的形變情況為(選填“向下凸起”“向上凸起”

或“相平”);

【拓展提升】圖3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在距離

容器底同一高度處分別有M、N兩點。若PM=PN,則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P甲

P乙(選填或O

12.小科同學想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系”。

A

NN

kB

lftlt

flT

ltlY

^A

oH

□T

(1)實驗步驟如圖(a)所示,甲、乙、丙、丁中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尸2、尸3、F4,

物體受到的浮力/浮=

(2)小科利用三個不同物體a、b,c進行實驗探究,實驗數據如下表:

物體浸沒在桶與排

物重空桶重浮力排開水重

物體水中測力計開水的總

G/NGo/NF浮/NG排/N

的示數F/N重Gi/N

1.20.70.50.61.10.5

a

21.40.60.61.20.6

b

2.41.70.70.61.20.6

c

分析表中物體a、b的實驗數據,小科得出的結論

是:O

(3)小科在探究物體c所受浮力的實驗中,排除各種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發現物體c排開水

的重力明顯小于它所受浮力,請分析實驗操作中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

(4)小張利用身邊的器材對小科的實驗進行改進: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A和B、重物、溢水

杯(由飲料瓶和吸管組成)、薄塑料杯(質量忽略不計)等器材,裝置如圖3)所示。實驗時小張逐漸

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漫人盛滿水的溫水杯中,觀察到彈簧測力計4的示數逐

漸,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逐漸,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量為公自,彈簧測

力計B的示數變化量為A%,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選填">"="或"<")。

(5)針對兩種實驗方案,小張實驗裝置的優點是—(填答案標號)。

A.彈簧測力計4的示數就是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B.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中能同步觀察彈簧測力計4B示數的變化

四'解答題

13.“勝哥”老家的道路加寬工程完成后,檢測部門在新修路面適當位置鉆取了4個圓柱形

樣本進行質量檢測(每個樣本底面積100cm2,高25cm)。除了水泥標號、砂石比例等指標都

合格外,還要求混凝土的密度標準不得小于2.6xl03kg/m3。質量檢測員將取回的所有樣本

稱得總質量為30kgo求:

(1)所取樣本的總重力是多少?

(2)通過樣本分析,澆筑的混凝土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少?

(3)計算分析該項工程混凝土密度標準是否合格?

14.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A、B兩個均勻實心正方體放在水平面上,A的邊長比B大。要從它

們正中間沿水平或豎直方向打通一個橫截面積相同的圓柱形的小孔,使其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

強相等,設想了下列四種方法:①兩個正方體均水平打孔;②兩個正方體均豎直打孔;③A豎

直打孔、B水平打孔;④A水平打孔,B豎直打孔。以上方法中,能達到目的的是(填

序號)。請簡單說明理由。

15.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緩慢將長方體物體從裝有水的杯子中勻速拉出,杯子的底面積為

100加2,拉力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P次=1.0xl()3kg/m3,g取10N/kg)

*F/N

5---------/---------

4

3'

甲乙

(1)物體的體積。

(2)物體的密度。

(3)物體離開水面后,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化了多少?

16.如圖所示,一個重為6N,容積為V,底面積。S=2X10-2nl2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

上。求:

(1)該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

(2)向該容器中倒入體積為V水的水后,求水面以下0.1m處的壓強p水。

(3)若將一個體積為V物的金屬塊浸沒于水中,討論水對容器底部壓強增加量的變化范圍。

17.“勝哥”用輕質桿設計制作了測量液體密度的工具一密度秤。其中經防腐處理的合金塊重

8N,體積100cm3,秤坨重2N,秤紐處O到A端長10cm。測量時手提著秤紐將密度秤的合金塊

浸沒在待測液體中(不接觸容器),調節秤坨位置使秤桿水平平衡,秤坨懸掛處的刻度值為被測液

體密度。請解答下列問題(g=10N/kg):

(1)在底面積為100cm2的燒杯內裝入20cm深的待測液體,測量情況如圖,測得OC長34cm。

求秤桿A端受到繩子的拉力大小;

(2)C點刻度表示的待測液體密度多大?

(3)以上過程中合金塊放入前后,待測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變化多少?

18.如圖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方形容器里有一個重為8N、棱長為10cm的正方體物塊M,M與

容器底部不密合。現以5mL/s的恒定水流向容器內注水,容器中水的深度h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

如圖乙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g=10N/kg)

ho401401/s

甲乙

(1)當t=140s時,物塊M在水中處于(選填“沉底”“懸浮”或“漂浮”)狀態。

(2)當t=140s時,容器中水對底部的壓力是多少?

(3)圖乙中a的值是多少?

19.小科利用假期參觀酒廠,了解到白酒釀制和相關工藝流程、并知道了白酒“度數”的含義,于

是決定和同學一起通過項目化學習,制作一個基于密度計原理測量白酒度數的儀器。(白酒的“度

數”不是質量分數,而是體積分數,例如53。的白酒表示20℃時,100mL白酒中含有53mL酒精。)

(1)如圖所示為該項目化學習小組制作的測量白酒“度數”的儀器,制作時發現儀器不能豎直

漂浮在液體中,可采用的方法是O

(2)已知該儀器的總體積為30cm3,若把它置于70。白酒中依然能漂浮于液面,則它的質量

不能大于多少克?

附:20℃時白酒“度數”與密度對照表

白酒的度數V/V5于62°65P7cp

密度g/ml.0.9510.9240.9050.8980.886

(3)標刻度時,須先將它置于水中,待該儀器穩定后,水面與A處相平,此時A處應標注的

刻度為(選填“0”或“1.0”)。

20.如圖所示,在一個裝滿水的容器中,輕質彈簧的一端連著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已

知小球的體積是500cm3,小球靜止時受到彈簧對它的作用力為4N。

(1)此時小球受到的浮力為多少?

(2)如果剪斷彈簧后,請分析小球的運動情況,并計算再次靜止后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1.如圖是浮力秤結構示意圖,構造如下:兩個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玻璃容器,大容器底面積是

300cm2,高度是21cm,小容器底面積是250cm2,高度是25cm,質量是250g,小容器漂浮于大

容器的水中,兩容器壁厚可忽略不計。問:

被剜物

(1)不放被測物時,小容器受到的浮力為牛。

(2)已知該浮力秤的最大V排為21cmx250cm2,請計算該浮力秤測質量的量程。

(3)分析計算12N的水能否完成該浮力秤最大質量的稱量?

22.“勝哥”的家鄉金華市開展中學生自制潛水器比賽。圖甲為某項目化小組設計的潛水器模型,

其材質為硬質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計。內部由工作艙和水艙構成,兩個艙之間密封不連通,注

射器與水艙通過塑料軟管相連,移動注射器活塞改變水艙中的空氣體積從而改變水量,實現潛水

艇的沉浮。

設計要求:.①潛水器可以在水中實現上浮、懸浮、下沉三個模式相互切換。

②為保證潛水艇正常工作,應盡可能提高工作艙的體積。

(1)如圖甲位置,要使潛水器下潛,應如何操作。

(2)已知該小組同學采用的材料總質量0.5kg,體積800cm3。他們設計了四種方案的工作艙

和水艙的體積比,如表格所示。請根據設計要求通過計算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n________密封隔斷;

國川MI川j工作艙D

塑料軟管(足夠長)匚二二制!30[水/If

H—三-三-二-二-二if曾二口三--二三二;

方案工作艙體積/厘米3水艙體積厘米3

1450350

2480320

3500300

4520280

(3)圖乙為潛水器的橫截面示意圖。某次潛水器沉浮測試過程中,潛水器經過的幾個位置如

圖丙。O點開始向水艙內注水,潛水器開下沉:A點向外排盡水艙中的水:B點潛水艇頂端恰

好到達水面;C點潛水器弧形部分恰好露出水面;D點為潛水器最后停在水面的位置。請在圖

丁中畫出潛水器上浮過程中浮力隨上升位置變化的曲線。

乙丙丁

23.小科通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觀看了《浮力的成因》科學視頻,對相關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

如圖所示,柱形容器內裝有深度大于10cm的某種液體,物體C是一個體積為lOOOcnP的均勻正

方體,質量為480g。在液體中靜止時,有|的體積露出液面。則:

(1)圖中物體C靜止時所受的浮力為多少?

(2)液體的密度為多少?

(3)若在C上表面放置一個物體A,使C恰好完全浸沒于液體中,則物體A的質量應為多

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識點】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A.根據p=q=£=n^=^=^=pgh求出實心圓柱體A、B的高度之

比;

B.根據粗細相同可知它們底面積的關系;

C.根據F=pS求出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

D.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據此可知實心圓柱體

A、B的重力關系,根據G=mg求出它們的質量之比。

【解答】4由口=q=3=曜=喀=嚶=。皿可知,實心圓柱體A、B的高度之比:%=

翱:瑞=落然祟X然叱=|,故A錯誤;

PA9PB9PAPBPAPB5X1$

B.實心圓柱體A、B的粗細相同,所以它們的底面積相等,即底面積之比為1:1,故B錯誤;

C.由F=pS可知,它們對地面的壓力之比:祟=朧=黑=上故C正確;

卜BPB、PB3

D.實心圓柱體A、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實心圓柱體A、

B的重力之比GA:GB=FA:FB=1:3,

根據G=mg可知,它們的質量之比:暮=字;第=舁是,故D錯誤。

故選c。

2.【答案】D

【知識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①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

②根據圖片分析長方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關系,根據浮力大小關系結婚阿基米德原理Fs=pagV排

可知三種液體的密度關系;由圖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大小關系,根據G=mg=pVg可知三種液體

的重力關系;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內部物體重力之和;

③根據p=p液gh分析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關系;

④物體受到的浮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根據F產F浮+F上可知長方體下表面受

到的液體壓力關系。

【解答】①根據圖片可知,A在水中懸浮,B、C在水中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與其自身的重

力相等,故F滓A=F浮B=F浮c,故①正確;

②根據圖示可知,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關系為:V甲排>V乙排>V丙排,

由于F浮A=F浮8=尸浮。,根據F浮=piggV排可矢口,p?<pi<pH,

根據圖示可知,三種液體的體積大小關系:丫丙>丫乙>丫甲,

根據G=mg=pVg可知三種液體的重力關系:6丙>6乙>6甲,且A、B、C三個物體完全相同,

因為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和容器內部物體重力之和,所以丙容器對桌面的壓力最大,

其次是乙,最小的是甲,即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F丙,故②錯誤;

③因為P甲<pz.<p丙,并且液體的深度相同,因此由p=p液gh可知,容器底所受的壓強p甲<pz,

<p丙,故③正確;

④物體受到的浮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由F產F浮+F上可知,甲下表面受到的

壓力大于浮力;

乙、丙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零,因此乙、丙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等于浮力,由于乙、丙的浮力

相等,所以乙、丙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相等,即FA>FB=FC,故④正確。

那么正確的是①③④。

故選D。

3.【答案】D

【知識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由液體壓強公式p=p液體gh判斷出甲、乙液

體密度的關系;液體內A、B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相等,根據p=p液體gh判斷出A、B以下部

分壓強的關系,由p=p±+p下且pv=p乙判斷出AB兩點壓強的關系。

【解答】根據題意可知,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p產p乙,

根據圖片可知,甲液體的深度小于乙液體的深度,

由P=P液體gh可知,液體程?度p¥>pZ,;

由題意知液體內A、B兩點到容器底部的距離相等,

根據p=p液體gh可知,兩點到容器底部的壓強pAT>pBT?

由于p,=pA+pA下,pz1=pB+pB下,且p,=pz.,

所以PA<PB,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4.【答案】B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F

【解析】【分析】根據浮沉條件比較浮力大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辨=總比較排開水的體積

P游

大小,進而比較水面的高度大小,最后根據p=p滋gh比較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小。

【解答】將物體A和玻璃杯看作整體,它們始終在水面上漂浮,因此它們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浮力F,=F乙。根據阿基米德原理了播=可知,它們排開水的體積相等,因此水面高度相同。

根據p=p浪gh可知,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即p>?=p乙。

故選Bo

5.【答案】C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ABC.根據浮沉條件,結合密度公式G=mg=pgV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p,&gV

排,針對三圖情形列出三個平衡關系時,然后三者聯立計算即可;

D.當物體處于懸浮狀態時,它的密度等于液體密度。

【解答】ABC.根據題意可知,在甲圖中,a漂浮在水面,有五分之二的體積露出水面,

則Fffa=Ga;

pagVa=P?gV排a;

PagVa=|p水gVa...①

解得:pa=0.6xl03kg/m3,故A錯誤;

在乙中,b在水里懸浮,根據浮沉條件得到:Gb=F浮b=p水gVb……②

在丙中,a、b漂浮,貝UGa+Gb=F滓=p水gVa……③

由①②③可得:2Ga=3Gb,即:Ga:Gb=3:2,故B錯誤;

2Va=5Vb,即:Va:Vb=5:2,故C正確;

D.b懸浮在水中,所以b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為L0xl()3kg/m3,故D錯誤。

故選C。

6.【答案】C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AC.根據浮沉條件分析判斷;

BD.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釬Gj#=piggV排分析判斷。

【解答】A.根據漂浮條件可知,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所受的重力,故A錯誤;

B.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G排可知,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故B錯誤;

C.碗沉底時,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比較可知,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

小于漂浮時所受的浮力,故C正確;

D.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時所受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G^=p液gV排可知,碗沉

底時排開水的體積小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故D錯誤。

故選c。

7.【答案】D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變化;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

【解析】【分析】鐵球在稀硫酸中會逐漸溶解而變小,稀硫酸的密度則會因鐵的溶解而增大,即

左邊鐵球將上升;而鐵球在硫酸銅溶液中則會在鐵球溶解的同時,生成質量更大的金屬銅,使鐵

球質量增大,溶液密度減小,即右端鐵球將下沉,據此結合歐姆定律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A.鐵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紅色的銅附著在鐵的表面。56份鐵進入溶液,置

換出64份銅,整個球質量變大,故A錯誤;

B.球在稀硫酸中會逐漸溶解而變小,稀硫酸的密度則會因鐵的溶解而增大,即左邊鐵球將上升;

而鐵球在硫酸銅溶液中則會在鐵球溶解的同時,生成質量更大的金屬銅,使鐵球質量增大,溶液

密度減小,即右端鐵球將下沉。金屬滑片向右偏轉,故B錯誤;

C.因滑動變阻器向右滑動后,電阻減小,燈泡變亮,故C錯誤;

D.球在稀硫酸中會逐漸溶解而變小,稀硫酸的液質量分數則會因鐵的溶解而增大,而鐵球在硫酸

銅溶液中則會在鐵球溶解的同時,生成質量更大的金屬銅,使鐵球質量增大,右側燒杯溶液質量

分數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8.【答案】<;>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根據圖片比較物體底面積大小,再根據F=G=mg比較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然后

通過截取質量與原來質量的比確定剩余部分受力面積的減小量的大小,進而確定剩余部分對地面

的壓強大小。

【解答】在截取前甲對地面的壓強「尹=『,

mg

乙對地面的壓強P乙=廣,

因為P甲二P乙,

m申gmg

所以:e二^,

甲乙

因為s甲Vs乙,

所以m甲Vm乙,

甲、乙被切去并疊加后,對水平表面的壓力仍然等于重力,即壓力不變,

根據F=G=mg可知,兩個物體對地面的壓力F甲<Fz.;

此時甲減少的質量與總質量的百分比大于乙減少的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比,

因此甲減小的面積大于乙減小的面積,物體對地面的壓力不變,面積減小越多,壓強增加越大,

故p甲大于P乙。

9.【答案】(1)小于

(2)上升;3.2

【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物體的浮沉條件解答;

(2)①根據浮沉條件比較出鵝卵石被撈出前后所受浮力的關系,再根據F浮np濯gV排知排開水

體積的變化,進而判斷出水池水面高度的變化;

②根據排算出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的浮力,由平衡力的知識G;B=F--G桶算出桶

內鵝卵石的重力,最后根據血=多算出鵝卵石的質量。

【解答】(1)根據浮沉條件可知,鵝卵石在水池底部時,則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2)①鵝卵石撈出前沉底,浮力小于重力。將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鵝卵石與小桶都處于

漂浮狀態,此時鵝卵石的浮力等于重力,即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鵝卵石的浮力變大,根據F

覆gV排知排開水的體積變大,水池水面高度與鵝卵石未撈出時相比會上升;

②鵝卵石撈出放置在桶內時的總浮力為:

33-33

F浮'=p水gV-1.0x10kg/mx10N/kgx4.0x10m=40N,

桶內鵝卵石的重力為:G石二尸/?G桶=40N-8N=32N,

G

鵝卵石的質量為:7n=二=高[=3.2kg。

10.【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浸沒的深度;懸浮;壺&P次

【知識點】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2)①根據圖片確定哪個因素不同即可;

②根據描述分析繼續下降時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

(3)對小瓶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比較浮力和重力大小,從而確定浮沉狀態;

(4)根據懸浮狀態計算出蜂蜜的重力,再根據液面高度得出蜂蜜的體積表達式,再根據p蜂蜜=符

計算密度。

【解答】步驟二:①如圖乙所示,將小瓶浸沒在水中,水深變為h2,此時改變了物體排開液體

的體積,則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②物體浸沒后繼續增大塑料瓶浸沒的深度,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即它受到的浮力不變,說明

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浸沒的深度無關;

(3)拿出塑料小瓶,將其中的蜂蜜適量倒入另一相同的圓柱形容器中,不斷調試,直到彈簧測

力計的示數為零,如圖丙所示,此時小瓶的重力與浮力相等,丙圖的浮力與乙圖浮力相等,則塑

料小瓶在水中的狀態是懸浮;

(4)塑料小瓶在水中的狀態是懸浮,因而瓶中蜂蜜的重力G=p水gV排=p,kgS(h2-hi);

倒出的蜂蜜在另一個圓柱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為h3,則瓶中蜂蜜的體積V=S(h2-h「h3);

則蜂蜜的密度明二導賦M=筌懸。

11.【答案】(1)裝置漏氣

(2)轉換法

(3)向上凸起;>

【知識點】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在使用U形管壓強計的過程中,如果裝置漏氣,那么橡皮膜上受到壓強

時,里面的氣體會溢出,導致U形管兩側液面沒有明顯的高度差;

(2)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

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滋gh比較液體壓強大小即可;

(4)首先根據p=p液gh比較兩點以下液體壓強大小,再與上面液體壓強相加比較底部液體壓強

大小。

【解答】(1)根據描述可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裝置漏氣;

(2)該實驗通過U形管左右兩邊液面高度差來判斷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這種科學方法是轉

換法;

(3)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且液面相平。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p浪gh可知,水的壓強大于

酒精的壓強,即橡皮膜向上凸起。

(4)甲中液面高度較大,若PM=PN,根據p=p浪gh可知,液體密度p甲邛乙。MN以下部分

的高度相同,根據p=p/gh可知,這部分液體對底部的壓強p甲>p乙1。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

的壓強等于上、下兩部分的壓強之和,所以兩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是p4p乙。

12.【答案】(l)Fi—也

(2)物體浸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將物體c浸入水中之前,溢水杯沒有加滿水

(4)變小;變大;=

(5)B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稱重法求出物體受到的浮力;

(2)分析比較表中的浮力與排開水的重力關系得出結論;

(3)在實驗中,排除測量誤差因素的影響,從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水的體積考慮;

(4)如圖2所示,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重物排開水的體積

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稱重法F,,=G-F可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化;重物排開水的體

積越大時薄塑料袋內水的重力越大,即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越大,薄塑料袋的質量忽略不計時,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彈簧測力計A、B示數的變化量關系;

(5)改進后的優點從增加實驗器材的目的來分析。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物體的重力G=Fi,由圖丁可知物體浸沒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

=F3,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S=G-FMF1-F3;

(2)由表中可知,物體a、b的實驗數據中物體受到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水的重力相等,因此可

得結論:物體浸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3)在實驗中,若溢水杯沒有裝滿水,造成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水的體積,則排開水的重力

明顯小于所受的浮力(或排開的水沒有全部流入小桶);

(4)如圖2所示,向下移動水平橫桿,使重物緩慢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重物排開水的體積

變大,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公式可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變小。隨著進入小桶內

水的重力逐漸增大,則測力計B的示數逐漸變大。

測力計A的變化量等于物體受到的浮力,測力計B的變化量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根據阿

基米德原理F浮力=6排可知,彈簧測力計A、B示數的變化量相等,即AFA=AFB;

(5)比較兩種實驗方案可知,改進后:

A.由稱重法F;¥=G-F可知,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等于物體的重力減去受到的浮力,故A錯誤;

B.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中能同步觀察彈簧測力計A、B示數的變化,故B正確。

故選B。

13.【答案】(1)G=300N

(2)p=7500Pa

(3)p=3x103kg/m3p=3x103kg/m3>2,6x103kg/m3合格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重力的大小;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1)已知樣本的總質量,根據G=mg可求樣本的總重力;

(2)樣本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利用p=*求出澆筑的混凝土對地面的壓強;

(3)根據體積公式計算混凝土樣本的總體積,根據密度公式計算混凝土的密度,比較大小可知

是否合格。

【解答】(1)已知樣本的總質量:m=30kg,則樣本的重力:G=mg=30kgx10N/kg=300N;

(2)樣本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則澆筑的混凝土對地面的壓強:p=(=£=——3001=7500Pa;

334x100x10m2

23

(3)混凝土樣本的總體積:V=4Sh=4xl00xl0-4mx0.25m=0.01m,

則混凝土樣本的密度p=爺==3x103kg/m3>2,6x103kg/m3,

故混凝土樣本的密度高于標準的密度,

故該項工程混凝上的密度合格。

_SS

14.【答案】①③;①A小孔的重力為G[=WG,B小孔的重力為GB=^G,貝1JGAVGB,

由于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力F2=G-G\則F,A>FB;由于A、B的底面積不變,SA>SB,根據p="

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p:可能會與以相等。②柱狀體對水平面產生的壓強P=*=等=

P^_=pShg=pghj當豎直打孔時,由于物體仍是柱狀體且高度不變,根據p=pgh可知剩余部

分對水平面壓強不變,所以兩個正方體均豎直打孔時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仍是pap=*可知B

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P'B減小,則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可能會與p,A相等。④A水平打

孔,由于重力減小,底面積不變,根據p=(可知,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p入減小,B豎

直打孔,B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不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面的壓強p,A<p旨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

【解析】【分析】知A、B兩個正方體的質量相等,且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力

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據公式p=pgh或p=*即可判斷對地面的壓強變化。

【解答】③A豎直打孔,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不變;B水平打孔,由于重力減小,底面積

不變,根據p=(可知,B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PB,減小,則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可以達到相

等,故A豎直打孔、B水平打孔可行。

15.【答案】(1)由圖像可知,露出水面后測力計的拉力

F拉=SN

未露出水面時,物體受到的拉力/發=3N

所以浸沒時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5N-3N2N

_________2N_________2x10-4m3

物體的體積U排l.OxlO3kg/m3xlON/kg

(2)物體的質量m=梟=io薪g=0.5kg

物體的密度P=圻濫出=23x1。33/一

(3)物體離開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變化量4曝=2*10-4血3

AV—4o

杯內水的深度變化量Ah2x10=0,02m

S100X10-m2

水對杯底的壓強變化量=P水gAh=1.0x103kg/m3x10N/kgx0.02m=200Pa

【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1)當物體完全露出水面時,它不受浮力,此時物體的重力等于測力計的拉

力。當物體完全浸沒時,它排開水的體積最大,則受到的浮力最大,此時測力計的示數最小,據

此確定浸沒時物體受到拉力,接下來根據尸浮=G-F我計算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最后根據^=

F浮

稀=—計算物體的體積。

P娥

(2)首先根據m=^計算物體的質量,再根據p=£計算物體的密度;

AV

(3)物體離開水面后,排開水的體積的減下量等于物體的體積,再根據/h=」計算杯內水

深度的減小量,最后根據=P水9皿計算水對杯底壓強的減小量。

16.【答案】⑴sp一三p=G葛=一匚6N『=300Pa

S52x10zm2

(2)解:p*=pgh=1xlO^kg/m3xION/kgx0.1m=1000Pa

(3)解:若叱^=匕,則金屬塊浸沒后水面高度不變,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量△p=0。

若V水<V,當U物2U—V次時水面上升的距離最大,此時up=pg/[=竺二£

故壓強的增量范圍為0次)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液體壓強計算公式的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P=pgh可知,當容器足夠深時水未溢出,此時水深度的變化量最大,根據

△P=P水gAh求出壓強的最大變化量;當容器裝滿液體時放入甲物體后液體的深度不變、壓強不

變,即AP=0,然后結合壓強的最大變化量和壓強的最小變化量求出水對容器底部壓強增加量的

變化范圍。

【解答】

pQ6N

(1)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地面=W210_4n2=300Pa。

(2)P水=p水gh=1x103kg/m3xION/kgx0.1m=lOOOPa。

(3)若容器中裝滿水,則放入物塊后,因水的溢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不變,水對容器底部

的壓強增量△P=0o

若容器中未裝滿水,當U物2V-,次時,水面上升的距離最大,水對容器底部的增加量最大。

廿時。皿一次)

止匕盯4p=pgAh=---------1---------

故壓強的增量范圍為0w/pW竺二£。

17.【答案】(1)由杠桿平衡條件

FAxOA=G坨xOC

可得

FAx10cm=2Nx34cm

解得FA=6.8N0

(2)合金塊受到的浮力

F浮=6全—FA=8N—6.8N=1.2N

因合金塊浸沒,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V排=V全=100cm3=10-4m3

由F浮=P液gV排可得待測液體密度

F浮1.2N3a

P病=~TT—=----------------A----=L2X10kg/m

"gV排lON/kgx10-4m3

(3)因容器成柱狀,合金塊放入液體后對容器底增大的壓力

△F=F浮=1,2N

增大的壓強

△F1.2N

=120Pa

S100x104m2

答:(1)A端受到繩子的拉力大小是6.8N;(2)C點刻度表示的待測液體密度是1.2xl03kg/m3;(3)

以上過程中合金塊放入前后,待測液體對燒杯底部壓強變化是120Pa。

【知識點】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

【解析】【分析】(1)根據圖片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列式計算

即可;

(2)首先根據平衡力的知識F浮=6全-FA計算合金塊受到的浮力,然后根據V排=丫全計算

F浮

合金塊排開液體的體積,最后根據P液=薩計算待測液體的密度。

g排

(3)當容器為上下粗細一致的柱體時,合金塊放入后液體增大的壓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據此

根據△p=M計算增大的壓強即可。

18.【答案】(1)漂浮

(2)當t=140s時,容器中水重

G水=p“〈gV水=1000kg/m3xION/kgx5x10-6m3/sx140s=7N

F=7N+8N=15N

(3)由圖像分析可知,當t=40s時,物塊M剛好處于漂浮狀態,則

F浮=G=8N,

F,廿

可得憶挑=——=------------------=800cm3,

排P赭1000kg/m3xWN/kg

10cmx10cmxacm=800cm3,解得a=8

【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1)根據乙圖確定140s時容器中的水面高度,再與正方體的高進行比較即可;

(2)當t=140s時,首先用加水速度x時間計算從加入水的體積,然后根據G次=。次。,水計算

加入水的重力,而容器中水對底部的壓力等于水和物塊的總重力。

(3)由圖像分析可知,當t=40s時,物塊剛好處于漂浮狀態,根據漂浮狀態計算物體受到的浮

F浮

力,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匕胡=—計算此時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最后根據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P肥

V=abc計算此時的水面高度。

【解答】(1)根據圖乙可知,當t=40s時,水面上升的速度減小,應該是物塊跟隨水面不斷上

升所致,即此時物體開始漂浮,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