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試版A4)_第1頁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試版A4)_第2頁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試版A4)_第3頁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試版A4)_第4頁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考試版A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

語文

(本試卷共22小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2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準考證號、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

答題卡上。用2B鉛筆在“考場號”和“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場號和座位號。將條形碼粘貼

在答題卡“條形碼粘貼處”。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

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基礎知識綜合運用(23分)

復興中學九年級1班準備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1-2小題。

我們要重視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與技術創新。文化遺產重在“保護”而非“保存”,既不能(過度/

過渡)開發,也不應與世隔絕,活化利用是關鍵。平遙古城西北角的柴油機廠在閑置幾十年后,成為舉辦

“平遙中國年”等活動的文化場所;故宮博物院的互動解謎游戲書《謎宮》,創新了故宮文化知識的(傳

播/傳遞)方式;三星堆博物館推出的考古盲盒,給大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考古體驗;河南博物院以“青玉

人首蛇身飾”為原型的玉佩棒棒糖,風靡()全網……種種創新都顯示,文化遺產(不僅/雖然)是中

華文明yuAn()遠流長的實物見證,也可成為“飛入百姓家”的新生活方式。另外,近年來,計算機視

覺、AI技術等科技的發展已為文物的保護、復原、研究和展覽提供了更豐富的技術選擇,人們期待VR、

AR、游戲等為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新的突破口。元宇宙博物館、虛板()人非遺體驗官、文物數字藏品……

這些不斷涌現的“新腦洞”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可能。

1.(3分)根據文意,寫出相應漢字或者拼音。

風靡()yuan()遠流長虛不()

2.(2分)依次選用括號內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過渡傳播雖然B.過度傳遞雖然

C.過渡傳遞不僅D.過度傳播不僅

3.(2分)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1

A.隨著空間站轉入長期在軌運營階段,未來幾年,長七火箭將保持每年兩次左右的發射頻率,為空間

站天地物資運輸提供保障。

B.中國動畫不僅內容取材和思想內核始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契合,而且很早就形成了追求民族

風格的藝術自覺。

C.今年8月,這條1052米長的隧道正式開通,這一重要工程節點的完成,為實現雅萬高鐵總進度的

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D.葉少蘭高興地看到,近來一些劇團的青年演職員們改編、創造、整理了多部傳統戲,新編歷史戲和

現代戲。

4.(2分)下列句子的排序,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元陽梯田是哈尼族人歷經1300多年農耕文化的杰作。,□;;o

千萬層浩瀚梯田,構成了哈尼人的幸福階梯。

①炎炎夏日,佳禾吐翠,碧波萬頃

②冬日初春,梯田水滿,天水一色

③中秋時節,稻穗金黃,碩果飄香

④千百年來,勤勞智慧的哈尼人生生不息,用汗水作墨,用山坡作紙,用農具作筆

⑤在云嶺大地上雕刻出一幅幅悠長靜謐的山水田園風光畫卷

A.④⑤②①③B.⑤③①②④C.⑤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⑤

5.(6分)小寧需要完成一份主題為“書寫漢字之美,傳承中華文明”的研學報告,為此他收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臨沂書圣文化節已連續舉辦18屆,成為在中國具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節會品牌。舉辦書圣文化節,

進一步弘揚了我市優秀歷史文化,打造了“書圣故里?魅力臨沂”品牌,成為臨沂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城市

名片。文化節期間,為迎接八方賓客,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部門協同作戰,一大批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大批文化基礎設施得到了整修完善,城市面貌得到極大改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市民文明素質得到提高。書圣節這一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使得書圣文化節具備了推向市場,形成產業的

條件。通過市場的整合發展,臨沂文化產業發展迅速,同時帶動了文化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形成了獨具沂

蒙特色的人文旅游、紅色旅游和綠色旅游體系。

材料二

①目前,中國90%以上的中小學沒有書法課,有的中小學雖設有書法課,但名存實亡,書法教育基本

上已經淡出了中小學教育,多數學生的寫字水平越來越差,字跡潦草、錯字屢出、提筆忘字的情況十分普

遍。

2

②北京一份調查報告顯示,41%的中小學生漢字書寫達不到“正確、端正、整潔''的要求。

③上海一份“漢字書寫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寫鋼筆字不規范的占70%?80%。

(1)書圣文化節的舉辦給臨沂帶來了哪些變化?請你根據材料一概括。(3分)

(2)針對材料二反映的現象,請你給學校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3分)

6.(8分)名句默寫

流淌在古詩文中的中華文化,吟詠至今,情思悠長。①“秋風蕭瑟."是曹操胸中的磅礴力量,

②",飛鳥相與還”則是陶淵明歸隱田園的悠然自得;③“,愁云慘淡萬里凝”

是岑參駐守邊疆的愁思,④“君問歸期未有期,”則是李商隱羈旅的苦澀;

“⑤,淺草才能沒馬蹄”是白居易筆下的盎然生機,⑥“浮光躍金,”是范仲

淹心中的洞庭美景,⑦“日出而林霏開,"則是歐陽修描畫的山間朝暮。

⑧“,化作春泥更護花”無疑是先賢共同的赤子情懷。

二、閱讀實踐(共47分)

(-)詩歌鑒賞

(4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2分)古人寫詩常有一字傳神之妙,請結合頷聯中的“鐘”字進行賞析。

8.(2分)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登高則可望遠,望遠而致思深。登高賦詩抒懷是文人的一個傳統,有

登臨必有佳作。下列兩句詩中,哪一句和杜甫“登高望岳”時的心情最接近?請簡要分析。

A.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3

(二)文言文閱讀

(12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

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若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

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選自《記承天寺夜游》)

【乙】

己卯上元,予在僚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日:“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

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糅,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

失?過②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③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選自《書上元夜游》)

【注】①夷:指當地少數民族。②過:指蘇軾的小兒子蘇問。③韓退之:即韓愈。

9.(2分)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解衣欲睡/實是欲界之仙都

B.念無與為樂者/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C.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微頷之

D.更欲遠去/意與日去

10.(4分)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的劃線句子。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2)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

11.(2分)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通過描寫水中竹柏倒影的清新唯美之景,抒發了作者遭受貶謫的悲涼之感。

B.甲文中的“遂”“亦”“但”三字,將蘇軾和張懷民的知音關系展現得淋漓盡致。

C.乙文僅用寥寥數語就將人們帶回了千年前海南島的那個上元節之夜,韻味無窮。

D.兩篇選文的語言平淡自然,在文章結構上先敘事,再抒情議論,整體層次分明。

12.(4分)呂叔湘曾評價蘇軾的文章:"或直抒所懷,或因事見理,處處有一東坡,其為人,其哲學,皆豁

然呈現。”請結合兩篇選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4

(三)現代文閱讀

(14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小題。

山前該有一棵樹

張者

①這是個啥地方嘛,都是光禿禿的石頭,裸山。

②樹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難覓蹤跡,花兒那些嬌慣的美麗都躲在人們的記憶里了。

③這是一個礦區,屬于天山深處的神秘所在,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種神

秘的石頭,兵團突然從三個建制團中抽調了近千人,集結到了這里,并起名506礦。506礦到底有什么礦?

我第一次聽到它的傳說是在晚上熄燈后,我那剛上一年級的弟弟從被窩那邊爬到我這頭,然后對我耳語道:

“你知道506礦是什么礦嗎?"我問什么礦?他神秘地說“是鈾礦。”鈾礦是什么礦呢?弟弟又降低聲音

回答:“鈾礦是造原子彈的。”

④原子彈的赫赫威名誰不知道,于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種神秘色彩,哪怕是喝著苦泉水也不

覺得苦了,因為我們的父母正干著一件天大的事情。

⑤父母被調入礦山后,我們這些孩子就跟隨著父母上了山,這樣,一個簡陋的學校就在山前用石頭搭

建了起來,屋頂用的是紅柳枝和油氈。每天的上課鈴聲讓正在開礦的父母們十分安心,只是他們開山的炮

聲卻讓我們十分驚恐。在炮聲隆隆中上課,飛石砸在房頂上,如天神的戰鼓。胡老師正領讀課文《曹劌論

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聽到房頂的咚咚聲,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就會?

;冬。胡老師也笑,望望房頂說,三而竭了,沒事。同學們就哄堂大笑,疲憊的午后課堂突然就活潑了一

下。胡老師是一個大學教授,右派,發配到新疆就成了我們的小學老師。我們這些在綠洲出生的新疆兵團

人的二代,通過胡老師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堅持讓我們每周寫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灘》

等。當他望著遠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頭讓我們寫《樹》時,我們不干了,因為我們的眼前根本沒有綠

色,更別說樹了。

⑥有同學就喊,胡老師,我們山上連一棵樹都沒有,怎么寫?胡老師就說,眼前沒樹,心中難道沒有

樹嗎?回家問問父母吧。

⑦于是,同學們就寫了很多不一樣的樹。有村口的大榕樹,有門前的大槐樹。我爹給我講了老家的大

桑樹。他邊講邊咽著口水,說起了小時候吃桑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饑餓和貧困。父

母們都是有故鄉的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屯墾戍邊來到了新疆。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樹,而

每一種樹都寄托著他們的鄉愁。比方:寫大槐樹的父母是北京人,寫大榕樹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

南人,他給我講了門前大桑樹的故事。

⑧可是,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兵二代”,眼前連一棵樹都沒有。我們望著窗外所有的石頭,喊:“山

5

前該有一棵樹!”

⑨我們是從山下綠洲來的,那里就有樹。有沙棗樹、白楊樹還有一棵最茁壯的胡楊樹,就生長在

勝利渠邊上。水罐車從勝利渠給我們拉淡水,會從那棵孤獨的胡楊樹邊路過。那棵茂密的胡楊樹孤獨地生

長著,在夏季它給我們帶來一片巨大的綠蔭,到了秋天,它那金黃的葉子展開來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

壯,又是那么孤獨,美得卻讓人震撼。

⑩那次關于樹的作文課,讓我們想起了那棵胡楊樹,大家就齊聲喊,把那棵胡楊樹移到我們山前吧,

讓我們回家能找到路。

?胡老師說:“山上沒有水,樹不能活。”

?同學們喊:“山上沒有樹,人不能活。”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我們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來的甜水澆灌。胡老師被我們打動了,眼

眶有些紅,下課時他沒有和我們告別,就獨自走了。

?沒想到,我們的無理要求有了結果。礦長派出了東方紅拖拉機,拉著爬犁子,還派了一輛水罐車,

要去為我們移那棵胡楊樹了。胡老師讓同學們坐上了水罐車,下山去看移樹的過程,讓同學們好好觀察,

要寫作文。

?那棵美麗的胡楊樹將移到我們的山前,成為我們的故鄉樹。從此,我們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樹了,無

論將來走到哪里,那棵樹都會存在。無論我們走多遠,那棵樹都會在山前指引著我們回家。那棵胡楊樹還

沒有生葉,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們知道它會有枝繁葉茂的那一天。大人們沿著胡楊樹四周挖了

一個大圓圈,然后那圓圈越挖越深,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樹根終于露了出來,大人們就用稻草繩把帶土的

根部綁成了一個大圓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機拉動大圓球,讓它滾上大爬犁。

?它實在太高大了,樹根那個大圓球和樹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樹枝還拖在地上。拖拉機拉著爬

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煙。裝滿了甜水的水罐車跟在后面,整個隊伍開始向山上移動,遠遠望去像一個送親

的隊伍。

?胡楊樹被運上山后,就栽在我們小學校操場中央。如果你上山,很遠就能看見它。它高高地,聳立

著,成了上山者的路標。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偉岸而又粗壯的樹干,這讓我們安心,給我們

帶來希望。栽樹的時候全礦的人都來了,那簡直就是一個節日。人們眼巴巴地望著從水罐車內放出的甜水

澆灌它,用舌頭舔著自己干裂的嘴唇。人都來看栽樹,因為不僅是孩子,成年人同樣需要一棵樹,這是人

們對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

?一口水只能解一時之渴,一棵樹卻能帶來永遠的綠蔭。

(選自《北京文學》,有刪改)

13.(2分)下列對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6

A.小說開頭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礦區的自然環境,渲染氛圍,與后文移植胡楊樹形成照應。

B.小說以我與弟弟的對話交代了506礦的重要性,為故事鋪展出時代背景,避免平鋪直敘。

C.小說通過描寫胡老師領讀《曹劌論戰》的情節,由開山的炮聲自然引出了孩子們的課堂。

D.小說在平緩的敘述中穿插了多處議論與抒情,凸顯了作品的內在意蘊,引發讀者的思考。

14.(4分)小說用兒童的視角敘述故事,充滿了童真童趣,極富感染力。文章中的“童真童趣”表現在哪些地

方?請結合文章內容簡要概括。

15.(4分)按照括號中的提示,結合上下文賞析文中劃線句和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樹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難覓蹤跡,花兒那些嬌慣的美麗都躲在人們的記憶里了。(從描寫手法的角

度)

(2)聽到房頂的咚咚聲,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就會心:箋。(從詞語運用的角度)

16.(4分)本文結尾說:“一口水只能解一時之渴,一棵樹卻能帶來永遠的綠蔭。”這句話意蘊豐富,請結合

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13分)請閱讀下面四則材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①5月21日,是小滿。它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

②所謂"小滿”,在南方與北方的含義并不相同。在南方,小滿是指雨水之盈。《說文解字》日:“滿,

盈溢也。”小滿節氣期間,我國南方地區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南上的暖濕氣流與北下的冷空氣在華南一

帶交匯,在這里形成持續大范圍的強降水,正如民諺所說:“小滿,江河漸滿。”此時節,如果雨水偏少,

即農諺中所謂“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就是說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

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③在北方,小滿則是與小麥相關。每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才是我國北方地區的雨季,在小滿節氣,

北方地區尚未進入雨季,降雨量很小或無雨,反倒是氣溫的快速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滿節氣,往往是

北方地區在二十四節氣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時期。北方的干空氣比南方的濕空氣更容易被“加熱”,所以小滿

時,北方一些地方的氣溫上升得很快,與南方的溫差進一步縮小。我國北方地區農田以旱地為主,糧食作

7

物以小麥為主。時至小滿節氣,麥類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因而小滿之“滿”,在

北方,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麥飽滿程度。小滿正是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有了足夠的陽光和雨水的刺激,

顆粒會更加飽滿。

(摘選自《光明日報》有刪減)

【材料二】

①立夏過了,小滿班娜而來。“滿”,《說文解字》釋為“盈溢”,引申義便是充滿、飽和、足夠。“小滿”,

便有“滿而不足''“滿而不盈”的意思。

②小滿時節,北方地區的小麥等夏熟作物正是籽粒灌漿飽滿、將熟未熟的“小得盈滿”之際。麥子由青

轉黃,再過十余日,滾滾的麥浪便會在天地間鋪陳出一片金黃色。小滿節氣的農諺很多都是說麥子的,如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麥到小滿日夜黃”“小滿十八天,青麥也成面”。唐人白居易在《觀刈麥》中這樣寫

麥熟:“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摘選自“新華網”,有刪減)

【材料三】

①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

師王彥華表示,小滿養生,應以健脾祛濕為主。

②小滿是“濕”的開始,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風濕、水腫等。脾主運化水濕,脾胃功能好,就能祛除多

余的濕氣。此時可以多吃些紅小豆、絲瓜、白扁豆等健脾、利濕的食物,減輕腸胃負擔。

③另外,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愛鍛煉。其實,適當鍛煉,有利于體內汗液排出,幫助祛除體內濕

氣。不過,要選擇合適的運動,不宜太劇烈,可選擇八段錦、太極拳、慢跑、騎自行車等。

④王彥華表示,初夏時節早晚仍會較涼,尤其是降雨后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

也要避免被雨水淋濕,以免外感濕邪。

⑤“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個別地區因氣溫升高而使用風扇、空調時,要

注意使用方法。一般來說,使用空調時室內溫度不要低于22℃,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時間關閉,應保持通

風。“小滿時節,人體也進入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期,應保證水分充足,代謝良好。”王彥華說,炎熱天氣,

人體水分消耗較多,多種微量元素也隨汗水排出,單純靠喝水不足以滿足機體需求,因此要選擇多元的補

水方法。應季果蔬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不僅能補充人體的水分還可補充微量元素。

(摘選自“人民網”,有刪減)

【材料四】

小滿拉開主汛期序幕全國雨季形勢圖

8

華南前汛期長江流域華西秋雨華北雨季汛期流

梅雨季轉地域

注:華西地區(也稱西南地區):是我國川、藏、滇、貴、渝等地的合稱。

17.(3分)閱讀材料一可知,“小滿”在中國南方和北方有許多不同之處,請補全下表。

地域“小滿”時天氣農作物“小滿”含義

南方①______以水稻為主③______

北方降雨量很小或無雨,氣溫快速上升②_______指“小麥飽滿程度”

18.(4分)下面是同學們根據材料四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