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2025年中考歷史專項沖刺練習18貞觀之治一、單選題1.下圖我國古代國家機構的設置變化,主要反映了()A.君主專制權力加強 B.丞相權力不斷增強C.地方行政機構精簡 D.封建專制制度建立2.某皇帝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古訓,在治國過程中輕徭薄賦,廣納賢才,虛心納諫,開創了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盛世局面,史稱A.開皇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康乾盛世3.“水比黎庶君比舟,貞觀治,一新秋。月碎重圓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萬代留。”詩中稱頌的是()A.隋文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武則天4.貞觀年間,魏征等人直言敢諫,太宗從諫如流,臣必書之”。據此可知,唐太宗()A.勇于革新 B.以史為鑒 C.知人善用 D.虛心納諫5.下列歷史現象中,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光武中興②開元盛世③文景之治④貞觀之治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6.上(唐太宗)曰“王者至公無私,故能服天下之心。朕與卿聚日所衣食,皆取諸民者也。故設官分職,以為民也,當擇賢才而用之,豈以新舊為先后哉!”從中可以看出唐太宗()A.從轡如流,虛心納諫 B.戒奢從簡,與民休息C.唯才是舉,公正無私 D.賞罰分明,重視教育7.“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鑒于此,唐太宗()A.整頓吏治 B.戒奢從簡 C.虛心納諫 D.知人善任8.唐太宗曰:“人言(魏)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唐太宗“見其嫵媚”是因為魏征()A.善于謀略 B.敢于決斷 C.直言敢諫 D.主持變法9.在學習隋朝歷史后,同學們開展了主題探究活動,活動中不應該出現的內容是()A.科舉制的創立 B.開通大運河C.“貞觀之治” D.三省六部制10.如表可用來說明唐朝的興盛得益于()時期唐太宗時期武則天時期唐玄宗時期政治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創立殿試制度改革稅制和兵制A.皇權的平穩更替 B.經濟的繁榮興盛C.制度的創新發展 D.開放的社會風氣1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自產生以來,封建帝王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強化與完善。下列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措施,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漢武帝實行“推恩”政策和設置刺史制度②唐太宗完善三省六部制③宋太祖設轉運使將地方財賦轉運到中央④忽必烈在地方實行行省制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12.他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的局面。他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13.明清之際思想家王夫之在評價貞觀時期人才濟濟的盛況時說:“唐多能臣,前有漢,后有宋,皆不所逮”。被唐太宗視為“鏡子”的大臣是()A.房玄齡 B.杜如晦 C.魏征 D.秦瓊14.唐太宗曾對大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脛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唐朝的革新措施與這一理念相吻合的是()A.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減輕人民勞役負擔C.創立殿試制度選拔人才 D.嚴格考察官吏政績15.魏徵當過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舊臣,曾議請謀殺太宗;尉遲恭做過鐵匠,又是降將,但都受到重用。這表明唐太宗主張()A.平定外患 B.完善科舉 C.選賢任能 D.任人唯親16.如果把“科舉制”“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遣唐使和鑒真東渡”整合為一個學習單元,符合這一單元內容的主題是A.國家的產生和統一 B.繁榮與開放的時代C.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17.乾隆曾說:“唐貞觀,太宗以英武之資,能用賢良之士……蓋自三代以下,能用賢納諫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據此可知,乾隆認為“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是唐太宗()A.減輕勞役 B.發展科舉 C.虛心納諫 D.勤于政事18.以下是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描述某時期的關鍵詞:“開皇之治”“李世民與武則天”“盛唐: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中心——長安”。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B.盛唐氣象與對外交流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19.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盛世,鄒老師做出如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學習,下面“?”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是()A.手工業發展迅速 B.統治者勵精圖治C.科舉制廣納賢才 D.各民族交往密切20.下圖是某一朝代的中央官制示意圖。該朝代是()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21.如圖是隋唐時期中央官制示意圖。圖中空白方框處應填()A.監察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中書門下制 D.九品中正制22.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歷史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均是具有雄才偉略的封建帝王,他們()A.都是開國皇帝并完善科舉制度 B.都開創了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C.都實施了“重文輕武”的政策 D.都采取了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23.下圖是歷歷同學學習唐朝歷史后繪制的部分知識結構圖,圖中?處應填入()A.文景之治 B.開皇之治 C.貞觀之治 D.開元盛世24.唐太宗在位23年間,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時的舊臣6人外,他親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異,有一半甚至來自庶族寒門。唐太宗的做法()A.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 B.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C.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 D.標志著科舉制的創立25.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見,“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是A.社會經濟較快發展 B.和平穩定的環境()C.統治者合理的政策 D.賢臣能將的輔助26.漢朝和唐朝在中華民族形成和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有“漢唐盛世”之說。漢朝和唐朝的共同點是()A.和戰并舉,北擊匈奴 B.經濟繁榮,幾出盛世C.罷黜百家,尊崇儒術 D.科舉興盛,任人唯賢27.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武則天勸農桑、薄賦斂、省力役;開元年間,唐玄宗銳意改革,選用賢才,興利除弊,發展農業。這些史事共同說明()A.唐朝興盛的原因 B.農業的持續發展C.唐朝興衰的過程 D.藩鎮割據的結果28.中共中央發布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大力提倡“歷行勤儉節約、嚴守廉潔從政”。歷史上曾有“戒奢從簡”的帝王,他在魏征勸諫后,即能身體力行,持之以恒,并開創了大唐的首個治世局面()A.開元盛世 B.貞觀之治C.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D.開皇之治29.唐代人們認定“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宋代民間則流行“做人莫從軍,做鐵莫做針”。這表明()A.唐朝的大多數官員來自武將 B.宋代文化相對唐朝更為發達C.社會觀念與政治環境關系密切 D.科舉制提高了文人的社會地位30.以下史料共同說明唐朝()A.興盛的原因 B.農業的發展 C.衰落的過程 D.割據的結果二、材料分析題31.制度創新材料一三省六部制的三省中,中書省主要負責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詔令,門下省主要負責糾核朝臣奏幸,復審中書詔敕,如認為不當,可以封還和加以駁正,稱封駁。尚書省負責貫徹各種政令。“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則,從而彼此制約,以掌管國家大政。——《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二印長5.5、寬5.3、厚1.5、通鈕高4.2厘米。背刻“太平興國六年八月鑄”款兩行,鈕頂端刻一“上”字。太平興國為宋太宗趙光叉年號,六年即981年。“神衛”宋代禁軍步軍的一部分,統屬于侍衛司,為“天子之衛兵”,皆屯駐于京師,是北宋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神衛左第四軍第二指揮第五都記”銅印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三省六部制的特點和作用。(2)指出材料二中文物的史料類別。根據圖片及文字介紹,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3)綜上所述,你能得出什么歷史結論?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太宗統治時期唐玄宗統治前期統治措施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減輕刑罰……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整頓吏治,裁減冗員……治世局面“貞觀之治”(1)依據材料,簡述唐玄宗統治前期治世局面的名稱。(2)閱讀以上材料,圍繞其主題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根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再舉一例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楚)33.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津樂道,今天他仍是史學界關注的熱門人物。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太宗的言行,探究下列問題。【珍惜人才】材料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1)從材料一中的話可知唐太宗在位時期政治清明的兩個原因是什么?【以民為本】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惟邦本,本固邦寧。”(2)貞觀新政中,唐太宗的哪些措施體現了他“以民為本”的思想?【民族平等】材料三“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3)材料三中的話體現了唐太宗在位時期實行了怎樣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因此被尊奉為什么?【歷史感悟】(4)綜合所學,回答:一個國家怎樣做,才能實現長治久安?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太子楊勇用金玉裝飾自己的鎧甲,隋文帝知道后嚴厲批評他:“自古以來的帝王,從沒見過奢侈華貴而能長治久安的。你身為太子,應當以節儉為重。”材料二:唐太宗上臺后確立了撫民以靜的統治路線。實行減輕百姓負擔;勸課農桑,不奪農時;釋放僧尼宮女,繁衍人口等措施。使百姓能戮力生產,耕作有時,故使社會經濟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恢復和發展。——摘編自周方高《略論盛世的形成與歷史影響》材料三:作為一種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舉顯然有其客觀的歷史合理性,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其存在的持久性。……科舉的創新之處就在于不僅為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持續流動的可能性,而且將其制度化。……科舉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摘編自薛明揚《中國傳統文化概論》(1)據材料一,概括隋文帝的主張。(2)根據材料二,指出唐太宗“撫民以靜”而采取的措施。(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寫出科舉制正式創立的時期,說明“科舉顯然有其客觀的歷史合理性”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1.A2.B3.C4.D5.C6.C7.B據材料信息可知,李世民認為隋朝滅亡的原因是“煬帝恃其富饒,侈心無厭,卒亡天下”,所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戒奢從簡,故B項戒奢從簡符合題意;
輕徭薄賦、重用人才,排除AD;,魏征直言進諫,排除C。
整頓吏治與材料強調的戒奢從簡無關,A項不符合題意;
唐太宗虛懷納諫與材料主旨不符,C項不符合題意;
知人善任與材料主旨不符,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貞觀之治及學生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知道題干材料說明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戒奢從簡。8.C9.C10.C11.A12.B13.C14.B15.C16.B17.C根據題干“唐貞觀,太宗以英武之資,能用賢良之士……蓋自三代以下,能用賢納諫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可知,“能用賢良之士”“能用賢納諫而治天下者,未有如此之盛焉。”說明唐太宗政治上重用賢能,虛心納諫,C項正確;
材料強調的是唐太宗政治上重用賢能,虛心納諫,沒有涉及減輕勞役,排除A項;
材料強調的是唐太宗政治上重用賢能,虛心納諫,“發展科舉”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項;
材料強調的是唐太宗政治上重用賢能,虛心納諫,“勤于政事”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項。
故選C項。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時期出現貞觀之治局面的原因,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18.C19.B20.B21.B22.D23.C24.B根據材料“唐太宗在位23年間,任用宰相共28人,除高祖時的舊臣6人外,他親自任命的22人出身各異,有一半甚至來自庶族寒門”和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大力發展科舉制,擴大了官員的選拔范圍,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B項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正確,符合題意;
材料未體現唐太宗的做法鞏固了統治,未體現造成了官僚機構臃腫,A項不符合題意;
“開元盛世”標志著唐朝進入鼎盛時期,C項不符合題意;
進士科的確立標志著科舉制的創立,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唐太宗注重任用賢才。解答本題要把握唐太宗注重任用賢才和納諫的相關內容,運用所學,分析題目的要求,即可作答。25.CC:根據題干“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經濟、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改革”可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是統治者合理的政策,C項符合題意;
A:社會經濟較快發展是表現,A項不符合題意;
B:和平穩定的環境是表現,B項不符合題意;
D:題干未體現賢臣能將的輔助,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本題考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6.B27.AA:根據題干“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武則天勸農桑、薄賦斂、省力役;開元年間,唐玄宗銳意改革,選用賢才,興利除弊,發展農業”和結合所學可知,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都以民為本,重視農業生產,促進了唐朝的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是唐朝興盛的重要原因,A項符合題意;
B:題干未體現農業的持續發展,B項不符合題意;
C:題干只涉及了唐朝興盛時期的三位皇帝的政策,并未涉及唐朝的衰落過程,C項不符合題意;
D:藩鎮割據是唐朝中后期的一個重要現象,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本題考查唐朝興盛的重要原因,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8.B29.C30.A據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說的“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表明唐太宗重視百姓,認為百姓的生存和福祉是治理國家的關鍵,這是唐朝興盛的基礎,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重視百姓能促進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武則天所說的“勸農桑,薄賦徭;廣言路;杜讒口”,其中勸農桑和薄賦徭能促進農業生產,減輕百姓負擔,廣言路和杜讒口能廣納諫言、避免讒言誤國,這些舉措都有利于國家的繁榮昌盛。唐玄宗說的“官不濫升,才不虛授,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強調了選官用人的重要性,合理任用官員能夠保證政治的清明和高效,這也是唐朝能夠興盛的重要因素之一。綜合這三位皇帝的言論,都體現了唐朝在政治、經濟、用人等方面的積極舉措,這些舉措共同說明了唐朝興盛的原因,A項正確,符合題意;
唐玄宗涉及用人當面的舉措,與農業的發展關系不大,排除B項;
材料中三位皇帝的言論,會促進唐朝興盛,而不是衰落的過程,排除C項;
藩鎮割據是唐朝中后期的一個重要現象,與題干中提到的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的政策無直接關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開元盛世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材料共同說明了唐朝興盛的原因。31.(1)特點:分工明確、彼此制約;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執宰相之職;程序分權。(任一點)作用:削弱相權,加強皇權;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使得中央決策和行政體系日臻完備。(任一點)(2)類別:實物史料(或一手史料)。強化中央集權的朝代名稱(時間);強化中央集權的相關具體措施或內容(強化軍權);銅印的文字(字體)、形狀、大小等。(任一點)(3)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主要趨勢;制度的創新與完善促進充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任一點)32.(1)名稱:開元盛世。(2)觀點: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論述: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察各級官吏政績。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唐太宗統治期間,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各族友好關系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統治前期,穩定政局,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姚崇和宋璟,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唐玄宗統治前期,國力強大,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總之,唐太宗與唐玄宗勵精圖治,推動了唐朝的不斷發展,即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1)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庫充盈,民眾生活安定,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了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2)本題屬于開放性試題,根據題干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對唐太宗、唐玄宗的共同點進行分析,確定觀點,結合史實言之有理即可。如依據材料與所學,從兩人的歷史作用歸納觀點: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結合材料與所學知識可以論述為:由于唐太宗勤于政事,虛心納諫,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察各級官吏政績,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進一步發展,為唐朝發展奠定基礎。唐玄宗即位后,穩定政局,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姚崇和宋璟,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唐玄宗統治前期,國力強大,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總之,唐太宗與唐玄宗勵精圖治,推動了唐朝的不斷發展,即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
故答案為:(1)名稱:開元盛世。
(2)觀點: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
論述: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制定法律,減輕刑罰,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嚴格考察各級官吏政績。經濟上,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唐太宗統治期間,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各族友好關系進一步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唐玄宗統治前期,穩定政局,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姚崇和宋璟,整頓吏治,裁減冗員,發展經濟,改革稅制,注重文教,編修經籍,唐玄宗統治前期,國力強大,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總之,唐太宗與唐玄宗勵精圖治,推動了唐朝的不斷發展,即杰出歷史人物推進了歷史發展。
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相關史實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相關史實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33.(1)知人善用,虛心納諫;吸取前朝興亡的經驗教訓。
(2)愛惜民力;休養生息,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戒奢從簡。
(3)開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4)重視人才的任用;加強民族團結;重視改善民生等。34.(1)提倡節儉(2)減輕百姓負擔;勸課農桑,發展農業生產;釋放僧尼宮女,繁衍人口(3)科舉制為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轉向系統:齒輪項目合作計劃書
- 蔬菜收購合同協議書
- 職業健康告知協議書
- 管道焊接合同協議書
- 管道合伙包工協議書
- 簽訂房產擔保協議書
- 簽約教師意向協議書
- 診室法人變更協議書
- 老婆賭博婚后協議書
- 聘請養殖人員協議書
- 23S519 小型排水構筑物(帶書簽)
- 人工智能原理與技術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答案2023年下同濟大學
- SL631-637-201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
- 鐵路建設項目安全管理
- 項目管理課件
- 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PPT(高職)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涉詐風險賬戶審查表
- 關風器設計說明書
- 2023年副主任醫師(副高)-兒童保健(副高)考試歷年真題精華集選附答案
- 《莊子過惠子之墓》中考文言文閱讀試題2篇(含答案與翻譯)
- HT9988詳細使用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