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_第1頁
《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_第2頁
《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_第3頁
《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_第4頁
《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4200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目錄TOC\o"1-2"\h\u22508基于三角理論的財務舞弊研究的國內外文獻綜述 17000(一)財務舞弊的概念 113991(二)舞弊的動因 1210461.內部約束機制不健全 173052.內部壓力 2302713.外部監管體制不完善 220478(三)研究現狀 369891.國外研究現狀: 3184762.國內研究現狀: 33030參考文獻 4(一)財務舞弊的概念我國于2010年11月1日新修訂的審計準則第1141號《財務報表審計中與舞弊相關的責任》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關于財務舞弊的基本概念:"舞弊是指被審計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審計組織之間使用欺騙手段來獲取不當或是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這種行為實施具有目的性,且含有違法性質。"因為財務會計舞弊案件涉及的從業人員覆蓋范圍很廣,不單單是公司管理層,甚至于會牽扯到基層的財務人員。財務舞弊通常都是主動的行為,常常帶有很強的目的性。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財務舞弊的手法越來越先進,使得其處理的手法很隱蔽,很難被發現。從而造成對外公布的財務信息的不真實。(二)舞弊的動因1.內部約束機制不健全眾所周知,上市公司的整體內部結構通常是由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公司經理層組成,董事會和監事會目前作為上市公司內部主要的監督機構,不僅僅需要對公司經理層進行內部監督,而且相互之間也要進行監督,以防兩方合作進行財務舞弊。但這樣雙層的監管模式在外部市場環境的沖擊下,并沒有發揮它的有效作用。其中,最為突出的兩個問題之一就是公司董事會缺乏獨立性和對監事會的直接監督功能明顯弱化。目前在大多數的中國上市企業公司中,董事會全體成員都往往是由上級主管機構直接提名任命,這可能會直接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喪失其對公司財務監管的基本獨立性,從而讓財務舞弊的行為更難被發現。而另一個問題就是監事會的監管功能并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監事會作為上市公司內部監管結構的重要組成樞紐,其作用不言而喻。從組成結構來看,監事會的成員一部分是由股東大會選出來的,代表股東配合經理層對公司的日常活動進行管理,而另一部分是由員工大會選取出來代表員工,這部分人很容易受到上司的影響,難以發揮監事會的真正作用。不難看出,監事會的人員組成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監事會監督權力的執行效率,而且監事會本身的權力就相對較弱,這就讓本來處于下位的監事會更為被動,無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從而在對內部監管的時候增加了舞弊產生的可能性。2.內部壓力壓力是我國上市企業公司進行財務會計舞弊的主要行為動機,也是直接的利益驅動。這里的壓力不僅有上市公司內部的壓力,也有外部的壓力。在上市公司對外進行融資的時候,會選擇發行股票或者債券。但根據目前有關國家法律規定,要求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必須連續三年實現盈利。迫于連續三年盈利的巨大壓力,公司為了自己能夠順利的成功發行股票以及獲得更多資金,會選擇通過各種舞弊的手段對自己的財務報表數據進行粉飾用以保證自己連續三年都是盈利的狀態。此外,在發行股票的同時,為了讓自己的股價正常增長,公司也會利用舞弊手段傳播虛假的財務信息操縱股價,以此獲得更多的投資。這是來源于外部的壓力。而從內部來看,上市公司都有業績考核指標,而業績的考核不僅關系到管理層的薪資和福利,同時對公司的管理也有重要的借鑒作用。業績考核的指標一般會采用營業收入、利潤等能夠真實反映企業盈虧狀況的科目。而這些指標都是從財務報表中獲取的,所以管理層為了自己的利益會故意操縱財務報表進行舞弊。3.外部監管體制不完善財務舞弊的發生不單單是內部的原因引起的,同時外部的監管也有一定的責任。外部監管大體分為兩部分,一是會計法律制度的約束,二是外部審計制度。為了有效減少違法舞弊違規行為的頻繁發生,我國政府制定了許多諸如《會計法》、《證券法》、《公司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規定來規范國內上市公司的市場經濟活動。但是制定的會計法律不僅是公司經濟活動的一根標尺,同樣也給予了公司一定的自主權。而且另一方面,法律的制定就是由人來制定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符合實際情況。盡管在會計法律制度中對經濟活動都有明確的規定,但是由于本身的局限性。通常只闡述了一般的原則性規定,缺乏實際的量化標準。而且沒有明確的操作細則,使得操作性較差。一旦上市公司出現舞弊,對于上市公司的處罰方案多為譴責、罰款和行政罰款,而這樣微弱的處罰對上市公司根本起不到警醒的作用,只會加劇上市公司的舞弊行為。除了法律的約束,還有外部審計的審核。上市企業公司在對外進行財務信息公開披露時,外部的審計主要還是依靠公司外聘的會計律師事務所人員來進行審核。因此,會計師法律事務所作為外部的會計監管服務機構,對確保上市證券公司向其提供的財務數據和會計資料的服務真實性,合理性負責。但是在實際操作情況中,大多律師事務所和其被嚴格審查的多家上市證券公司仍然關系密切。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達到最大化,并沒有發揮其真正的監督作用。大大削弱了其獨立性和公正性。成為上市公司的舞弊行為的助推器。(三)研究現狀1.國外研究現狀:國外對于財務舞弊的研究是最早開始研究的。經過多年的演劇,形成了四大主要理論,即二因素理論,三角理論,GONE理論和會計舞弊風險因子理論。最早的對于財務舞弊行為研究的例子是1976年,Donald等人通過研究得出企業應該建立相應的管理系統,加強對內部的監督和管理。這是早期對于舞弊行為研究得出的結論,對于內部管理的研究治理是一個解決無比問題的關鍵點。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狀況來說,顯得太過于片面,只是針對于企業內部的問題,而忽視了外部狀況的干擾。而后續的治理建議也只會針對于企業內部,不能夠充分的解決舞弊問題。1995年,warfield通過研究股權結構與舞弊行為之間的關系來得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樣的這樣的方案只是針對于企業內部的,而不是對于內部和外部的解決方案,還是顯得非常的片面。而且通過股權結構來研究舞弊行為的發生并不能夠準確的分析出舞弊產生的具體原因。2.國內研究現狀:雖然目前國內沒有形成成熟的系統理論,但是就近幾年專家學者對于國內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案例的大量研究分析,不同學者也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在財務舞弊成因研究方面,不同的時間,學者們都提出了自己對于舞弊成因研究的結果,1997年,張文賢總結出舞弊原因在于法律體制不健全,社會監控體制不健全,集體利益的保護色,貪污問題的管理力度不夠,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企業負責人對相關會計政策和制度不夠了解六個方面。但是只是針對外部情況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對于內部監管和監督沒有著重的研究。而且大部分都是歸結于外部的監管不夠嚴格,從而導致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1999年,黃世忠等人得出舞弊行為的發生在于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的雙層驅動。將上市公司舞弊的動因歸結于政治原因我認為不是很恰當,財務管理模式的本質時企業自上而下的財權配置,不應涉及到政治原因。2003年,吳聯生從財務信息不對稱、會計區域秩序和人類有限性三個角度分析了舞弊行為的原因。但這只是從企業內部以及個人行為原因分析研究了財務舞弊行為發生的原因,而不是從外部和內部共同分析舞弊行為產生的原因,太過于片面化。2004年,閻長樂從壓力、機會、合理化三個方面分析了財務舞弊發生的原因。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顯得非常籠統,不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出財務舞弊發生的原因是由哪方面引起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008年,宋新平等人通過數據挖掘方式,運用多元判別分析、支持向量機、決策樹和自己設定的集成分類方法構建了財務欺詐模型。針對舞弊行為,利用大量數據和獨特的方法建立了識別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舞弊行為的識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是建立了識別模型,沒有分析舞弊行為產生的原因。在財務舞弊治理研究方面,2000年,黃建偉提出了進一步加強產權改革制度;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的組織結構體系;不斷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完善我國會計準則;加強監督管理機制的建設五項建議。但是我認為就財務舞弊這種欺詐行為應該先從加強內部監管以及要內部審計等方面為主要。2003年,劉立國等學者提出解決上市公司舞弊問題,要進一步完善公司內部治理,不斷優化股權結構。只注重公司內部的結構優化,而不重視外部情況的干擾,這一治理方案存在局限性,不能夠合理的解決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問題。而對于舞弊研究的各項結論,在當今的資本市場中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效用。如2000年,黃建偉提出的關于治理舞弊的建議,加強產權改革制度、規范公司治理結構、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和會計準則。為治理舞弊行為提供了明確的治理方向。國內各項不同的研究結論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中都有啟發性的作用,不僅為完善了財務舞弊的相關概念,也為舞弊的治理提供了大量的有效建議。參考文獻[1]YeLi.IdentificationandPreventionofFinancialFraudofListedCompaniesintheEraofDigitalEconomy–AForensicAccountingPerspective[J].JournalofGlobalEconomy,BusinessandFinance,2021,3(1)[2]ShuminGe.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fFinancialFraudofListedCompanies—TakingGreencoolIncidentasanExample[J].FinanceandMarket,2020,5(4)[3]JieXU.AnalysisontheFinancialFraudofListedCompaniesinChina[C].Wuhan,China,2019.[4]徐升.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的識別與治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5]歐靜柔.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分析與治理[J].商,2016(26):170-171.[6]蔣淼.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案例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7.[7]張軍鳳.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與治理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22):119-120.[8]范越.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及治理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8.[9]祝俞佳.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及治理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2):139-140.[10]程紀揚.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識別與治理探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8):206-208.[11]湯谷良,王誼.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財務管理體系轉型研究[J].財務研究,2019(04):3-9.[12]王曉琳.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綜合治理對策研究[J].市場周刊,2019(05):73-74.[13]張先治,王兆楠.雙重成本約束下企業集團財務管控模式選擇機理研究[J].財務研究,2019(05):48-55.[14]尤麗麗.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的識別與治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216.[15]劉金星,郭雪晴.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動因及治理研究[J].山西農經,2020(11):164-165.[16]楊姝婕.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治理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12):52.[17]張先治.完善財會信息披露是強化財會監督的根本[J].財務與會計,2020(14):4-6.[18]劉新波.財會監督的使命與擔當[J].財務與會計,2020(16):7-9.[19]辛清泉,周靜,胡方.上市公司虛假陳述的產品市場后果[J].會計研究,2019(03):25-31.[20]肖虹.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問題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9(06):48-53.[21]李英利,譚夢卓.會計信息透明度與企業價值——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再檢驗[J].會計研究,2019(10):27-33.[22]施平,付子雪.基于公司治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