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第9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_第1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第9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_第2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第9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_第3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第9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_第4頁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部編)第9課中世紀的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精品試卷·第頁(共2頁)2018年部編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教學設計課題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單元第三單元學科歷史年級九年級學習目標1.了解中世紀城市興起的原因和基本史實;2.掌握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3.知道城市居民的組成和獲得居民身份的途徑;4.了解歐洲中世紀教育發展的基本史實,理解教育和王權、教權的關系,感受中世紀文化的繁榮。重點中世紀城市興起和城市爭取自由和自治;大學的興起難點中世紀的城市和中國封建社會的城市的不同;教育和王全教權的關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出示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城市的圖片,問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熱內亞、佛羅倫薩這些美麗的城市是什么時候興起的?它們的興起有怎樣的歷史?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第9課中世紀城市和大學的興起》。學生回答問題。利用圖片,導入新課,激發興趣。講授新課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42-43頁,完成下列問題:1.中世紀城市興起的原因和結果;2.城市的自治斗爭的原因、手段和結果。3.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和局限性閱讀教材,找出所列問題,標記疑難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掌握基礎知識。(二)老師一邊提問一邊點撥:1.城市重新興起的原因:從10世紀起,西歐開始恢復起來,農業技術提高,農業剩余產品增加,商業貿易發展,人口增長。結果:舊的城市開始復蘇,新的城市不斷產生。那些以手工業和商業為中心的城市發展更快。意大利、法蘭西、英格蘭、德意志等,都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城市。2.城市的自治斗爭:(1)原因: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領主的領地上,因此,領主像控制莊園一樣,對城市居民任意的征稅,甚至要求居民像佃農一樣履行義務。(2)手段: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錢贖買和武力斗爭。(3)結果:到13世紀,許多城市取得了某種程度的自由與特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取得選舉市長、市政官員和設立城市法庭的權力,成為自治城市。3.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權的形式:是從國王或領主手里取得一種證書,這種證書就是“特許狀”。國王給在封建主領地上的城市頒發特許狀,既削弱了割據勢力,又獲得城市的擁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的局限性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擺脫國王和領主的控制,城市貴族一般也都是國王的支持者。學生一邊回答一邊記憶,認真聽講,記筆記,可以提問。通過師生互動,夯實基礎,解決疑難,精講點撥。(三)合作探究為什么中世紀西歐流行一句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1.許多城市通過贖買、起義等斗爭方式,最終贏得了自治權,成為自由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財產權,領主不得非法剝奪市民的財產,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稅。部分城市還取得選舉市長、市政官員和設立城市法庭的權力,成為自治城市。2.城市居民還通過斗爭擺脫了農奴身份,成為真正的自由人。按照慣例,如果一個農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滿一年零一日,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城市工商業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學生分組討論問題。通過討論,進一步掌握西歐城市的星期的情況,培養學生概括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城市居民的身份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43-44頁,完成下列問題:1.城市的基本居民及來源;2.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3.市民階層形成的原因和意義。閱讀教材,找出所列問題,標記疑難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掌握基礎知識。(二)精講點撥:1.城市的基本居民及來源:手工工匠和商人,他們一般是從周圍農村的農民轉變而來的。2.生活方式:手工業者主要從事小商品生產,擁有簡單的生產資料,自己和家屬都參加勞動,靠出賣產品換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維持生活。家庭既是生產的作坊,也是店鋪。商人專事商業和貿易,通常比手工業者富裕。3.市民階級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原因: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影響:城市手工業者和商人不斷分化,富裕的大手工業作坊主、商人和銀行家等,他們成為早期的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學生聽講,可以提問。通過老師的精講點撥,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三)合作探究中國與西歐封建制的比較西歐:政治,皇權相對弱小,封建主割據一方。經濟,莊園制經濟。主要階級,領主和農奴。中國:政治,中央集權。經濟,一家一戶小農經濟。主要階級,地主和農民。學生分組討論問題。通過討論,進一步掌握西歐封建制與中國封建制的不同,培養學生概括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大學的興起(一)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44-45頁,完成下列問題:1.大學興起的背景;2.大學的興起與發展;3.大學的自治地位體現。4.國王和教皇對待教育的態度;5.大學的教育自主權表現;6.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課程設置及意義。閱讀教材,找出所列問題,標記疑難問題。用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步掌握基礎知識。(二)老師一邊提問一邊點撥:1.背景:11世紀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希臘、羅馬古典著作開始在西歐傳播,阿拉伯文化也傳入歐洲。12世紀,西歐的教育與學術出現了新的氣象。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2.興起與發展:⑴12世紀,巴黎出現了許多教會學校和教師私人辦的學校。⑵13世紀,巴黎教師行會得到羅馬教皇和國王的支持,自治權利得到保證。⑶原因:希望大學成為本國的教育和文化中心。3.大學的自治地位體現:免賦稅特權、司法特權、教育自主權4.國王和教皇對待教育的態度:國王一般都尊重大學自治;教皇支持大學,但不允許異端言論。5.大學的教育自主權表現在:在不違反正統教義的情況下,大學的日常教學和管理有相當大的自主權。6.中世紀西歐大學的課程設置:⑴、基礎課程: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和音樂。⑵、專業課程:法學、醫學、神學意義:大學課程設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