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4101-2025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_第1頁
DB21T 4101-2025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_第2頁
DB21T 4101-2025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_第3頁
DB21T 4101-2025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_第4頁
DB21T 4101-2025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080.10CCSB3121IDB21/T4101—20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遼寧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出。本文件由遼寧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遼寧省糧食科學研究所、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遼寧省糧食行業協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毅、余軍林、劉長生、林琳、周鋼霞、林子木、陳怡岑、李玉、魏劍英、李仰東、趙炎。本文件發布實施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問題和意見建議,均可以通過來電和來函等方式進行反饋,我們將及時答復并認真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評估及復審。歸口管理部門通訊地址:遼寧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沈陽市和平區太原北街2號),聯系電話文件起草單位通訊地址:遼寧省糧食科學研究所(沈陽市皇姑區寧山東路29號),聯系電話DB21/T4101—20251玉米儲存減損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玉米儲存減損的基本要求、儲存技術選用、儲藏期間的糧情檢測與質量檢驗等內容。本文件適用于農戶和糧食收儲企業玉米的儲存。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1353玉米GB/T10362糧油檢驗玉米水分測定GB/T16714連續式糧食干燥機GB/T17913糧油儲藏磷化氫環流熏蒸裝備GB/T18836風管送風式空調(熱泵)機組GB/T20108低溫單元式空調機GB/T20570玉米儲存品質判定規則GB/T21017玉米干燥技術規范GB/T22498糧油儲藏防護劑使用準則GB/T26882(所有部分)糧油儲藏糧情測控系統GB/T29890糧油儲藏技術規范LS/T1201磷化氫熏蒸技術規程LS/T1202儲糧機械通風技術規程LS1206糧食倉庫安全操作規程LS/T1217簡易倉囤儲糧技術規程LS/T8005農戶小型糧倉建設標準DB21/T3129玉米果穗儲藏技術規程DB21/T3130儲糧倉房內部環流通風技術規程3術語和定義GB1353和GB/T29890界定的術語和定義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儲存減損storgeimpairment在儲存期間,采用相關技術措施減少糧食干物質損耗和水分減量以及害蟲蛀蝕、霉變等造成的損耗。水分減量weightlossesbymoistureevaporation在儲存過程中,由于糧食水分含量降低造成質量減少的現象。24.1.1農戶暫時儲存玉米宜選用適合玉米穗儲存方式的木骨架或鋼8005的有關規定。4.1.2收儲企業短期儲存玉米宜采取在罩棚內直接散堆、圍包散存或包裝堆垛儲存,也可在露天搭建溺底等功能,其選址和建造要求應符合LS/T1217的有關規定。4.1.3收儲企業長期儲存玉米宜采取在房式倉、筒式倉等儲糧倉房內散堆存放,倉房的圍護結構應完整、堅固,能夠安全承載糧堆垂直壓力和側壓力及風載、雪載等荷載,具有良好的防水密閉、隔熱性能,糧倉建造選址和圍護結構相關要求應符合GB/T29890的有關規定。4.2.1收儲企業應配備干燥、清理、輸送4.2.3儲糧倉房應配備機械通風系統、糧情測控系統、磷化氫熏蒸系4.2.4選用的相關設施設備應符合d)空調或送風式空調(熱泵)機組應分別符合GB/T20108或GB/T18836的規定;f)內環流通風系統應符合DB21/T3130的規定。4.2.5選用的輸送設備、進出倉設備應減少對玉米籽粒的機械損傷,——農戶暫時儲存時,入倉玉米穗籽粒水分含量宜控制在28.0%以內;——采用簡易倉囤短期儲存時,入倉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宜控制在13.5%~14.0%之間;——采用儲糧倉房長期儲存時,入倉玉米籽粒水分含量宜控制在14.0%~14.5%之間。34.3.2收儲企業收購的玉米籽粒的容重、不完善粒總量、生霉粒含量和雜質含量應符合GB1353規定4.4.1當玉米穗或玉米籽粒水分含量超過4.3.1的規定時,須先按照GB/T29890規定的原糧、油料降4.4.2采用自然通風方式對玉米穗降水時,宜選擇風力達到3級~7級、環境濕度低于玉米籽粒當前4.4.3采用晾曬方式對玉米穗或籽粒降水時,宜選擇陽光比較柔和、日照溫度20℃±5℃的時段,將玉米穗或籽粒平攤在曬場上,玉米穗厚度宜控制經常上下翻動并檢測水分含量。當水分含量接近或達到4.3.1的規定的上限值時4.4.4采用機械通風方式對玉米籽粒降水時,玉米籽粒水分含量不宜超過18%,糧堆厚度不宜大于3m。單位通風量應不小于40m3/(h-t),通風時溫濕度條件應滿足LS/T1202中“允許降水通風的條件”4.4.5當玉米籽粒水分含量超過18%時,應按照不同水分含量范圍(各堆玉米水分含量差值不宜超過漸進干燥工藝,相關技術要求應按照GB/T21017的規定執行。4.5.1收儲企業收購的玉米籽粒的不完善粒總量超過15%,或霉變粒含量超過2%,或雜質含量超過1%時,須先有針對性地借助風選、篩理、重力分選或色選等糧食清理機械處理至符合規定,才能裝入4.5.2對已出現發熱、霉變及生蟲情況或存在類似隱患的玉米,須先單獨堆存并經過降溫、降水、滅4.6.1采取不同型式儲存玉米穗或玉米籽粒時,入糧前準備、入糧作業和出糧作業均應按照有關規定玉米籽粒應按照LS/T1217的有關規定執行。收儲企業采用儲糧倉房儲存玉米籽粒應按照GB/T298904.6.2入糧前,應將空倉、貨場及作業區清掃干凈。空倉、輸送設備、器材和用具發現有活蟲時,應先采用符合GB/T29890規定的殺蟲劑進行熏殺處理。4.6.3不同品種、不同等級、不同生產年度的玉米應分倉儲存。4.6.4農戶和收儲企業宜在低溫季節完成入糧。確需在高溫季節入糧,應在入糧完成后及時采取機械4.6.5入糧過程中,糧溫與當時環境溫度的差值應小于結露溫差。當糧溫高于環境溫度并且溫差達到4DB21/T4101—2025后方可入糧。4.6.6裝入同一簡易倉囤或儲糧倉房的玉米宜在較短時間內一次性完成入糧。確需分批入糧時,各批次間的糧食溫度差應小于5℃。當糧堆內溫差超過5℃以上,應及時采取機械通風措施均衡糧溫。4.6.7玉米籽粒入糧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新增破損、減輕自動分級和雜質聚集現象。具體措施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方法:a)裝入罩棚倉或房式倉時,應經常移動輸送機的位置或采用擺頭式輸送機進行多點卸料;b)裝入高大立筒倉、磚圓倉或淺圓倉等落差較大的筒式倉時,宜在中心入糧口設置有效的布料、均分和緩沖減碎裝置;c)裝入淺圓倉時,宜先在倉內借助移動輸送機多點卸料入糧,待糧層厚度至3m~5m高后,再關閉倉門改由倉頂中心口進糧。4.6.8收儲企業儲存玉米時間不宜超過3年。當玉米儲存品質指標已不符合GB/T20570中“宜存”規定時,無論是否達到儲存年限都應及時出糧。4.6.9出糧過程中,糧溫與當時的環境溫度的差值應小于結露溫差。若達到或超過結露溫差時,應暫停出糧。4.6.10同一簡易倉囤或儲糧倉房的玉米宜在較短時間內一次性完成出糧。確需分批出糧時,應保證剩余糧堆仍能實施局部通風、熏蒸等安全儲糧操作。4.6.11入糧和出糧過程中,宜選用不易對玉米籽粒產生機械損傷或已采取了必要降碎改造的起地、提升、輸送、補倉、清倉、灌裝和裝車等機械設備。4.6.12入糧和出糧過程中各項作業應按照LS1206的有關安全操作規定執行。5儲存技術選用通風儲藏5.1.1自然通風5.1.1.1進行自然通風進行降溫和降水操作時應按照GB/T29890的有關規定執行,通風時應防止環境溫度低于玉米籽粒當前水分含量下的露點溫度而引起糧堆結露現象。5.1.1.2對于采用小型糧倉暫存的玉米穗,宜在秋冬季環境溫度低于糧溫5℃以上、環境相對濕度小于70%的時段進行自然通風降溫降水,在春季利用干燥時段(選擇氣溫在15℃~25℃、環境相對濕度小于70%的時段)進行自然通風降水。在雨、雪天等潮濕時段和高溫時段對糧倉或玉米穗堆進行遮蓋暫停通風。5.1.1.3對于采用簡易倉囤短期儲存的玉米籽粒,宜在秋冬季環境溫度高于玉米籽粒當前水分含量下的露點溫度、環境相對濕度接近玉米籽粒當前水分含量和當前糧溫對應的平衡相對濕度的時段進行自然通風降溫,在春季氣溫回升后和夏季高溫時段的夜間至早晨進行自然通風排除積熱。5.1.1.4對于采用儲糧倉房長期儲存的玉米籽粒,宜在秋季環境溫度低于糧溫5℃以上、環境相對濕度接近玉米籽粒當前水分含量和當前糧溫對應的平衡相對濕度的時段,開啟倉房通風口和倉窗進行自然通風降溫,在春季氣溫回升后和夏季高溫時段的夜間至早晨開啟倉窗進行自然通風排除倉內積熱。DB21/T4101—202555.1.2機械通風5.1.2.1進行機械通風降溫操作時應按照LS/T1202的規定執行。通風前判斷是否滿足允許通風的條件,正確選擇通風時機進行有效通風,同時避免因有害通風造成通風過程中水分減量和通風后產生糧堆內局部結露、倉頂和倉墻結霜的現象。5.1.2.2對于設置有機械通風管網系統的簡易倉囤或儲糧倉房,均應選擇在冬季滿足允許降溫通風條件的時段,分階段進行機械通風降溫,最終將糧堆平均溫度降至-5℃~0℃。每階段降溫幅度宜控制在5℃左右,通風后糧堆平均溫度與氣溫差值應小于露點。5.1.2.3對于采用儲糧倉房長期儲存的玉米籽粒,除了入糧完成后的冬季首次通風可選用離心式通風機進行通風降溫降水以外,儲存期間冬季機械通風宜選用軸流式或混流式通風機分2~3個階段進行小風量緩速通風,在春季氣溫回升后和夏季高溫時段的夜間和早晨開啟倉上軸流式通風機排除倉內積熱。準低溫儲藏5.2.1隔熱控溫5.2.1.1在冬季降溫通風結束后或春季氣溫回升前,可對儲糧倉房的門窗孔洞進行隔熱處理,或對糧堆進行糧面壓蓋,減少環境溫度上升對已經過冬季通風降溫后低溫糧堆的影響,將糧堆平均溫度控制在20℃以內,最高糧溫控制在25℃以內。5.2.1.2對于采用儲糧倉房長期儲存的玉米籽粒,宜利用隔熱材料封堵倉門、倉窗、軸流風機口和通風道口。5.2.1.3對于采取直接散堆或圍包散存方式的糧堆,宜在糧面壓蓋或鋪設散裝或袋裝稻殼、聚乙烯板、聚苯乙烯板、聚氨酯泡沫板、棉被、保溫氈毯等隔熱材料。5.2.1.4所選隔熱材料的導熱系數宜在0.024W/m·K~0.14W/m·K之間,本身不易燃燒、吸濕、霉爛、蟲蛀、無毒、價廉、方便施工。5.2.1.5在秋冬季氣溫下降后應適時拆除用于通風的倉窗和孔洞中的隔熱材料以及糧面上的隔熱壓蓋物。5.2.2環流控溫5.2.2.1對于安裝有內環流通風系統的儲糧倉房,可在夏季高溫時段適時啟動環流通風系統,緩慢釋放糧堆“冷心”部位冷源降低倉內空間溫度,控制糧堆表層溫度回升。5.2.2.2進行環流通風控溫操作時應按照DB21/T3130的規定執行。5.2.2.3環流通風宜在糧倉空間溫度超過25℃時開始,低于22℃時停止。5.2.2.4環流通風期間,密切注意表層、中層和下層糧溫及冷心的變化,防止糧堆相鄰層的溫差超過露點溫度,預防結露發生。5.2.3空調控溫5.2.3.1對于安裝有空調或送風式空調(熱泵)機組的儲糧倉房,可在夏季高溫時段適時啟動空調制冷送風,控制倉內空間溫度和糧堆表層溫度回升。5.2.3.2空調宜在糧倉空間溫度超過25℃時啟動,低于22℃時停止。65.2.3.3在空調使用期間定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重點觀察空調送風出口處有無水滴、接水盤是水或水滿溢出、倉墻和糧堆表層是否結露等情況,5.3.1.1根據儲糧生態條件、儲糧設施條件和儲糧害蟲危害程度的實際情況,利用冷凍殺5.3.1.2入糧前,應按照4.6.2的規定做好空倉與器材的清潔衛生和殺蟲處理。5.3.1.3在冬季,利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將糧溫降到害蟲致死溫度(一般是0℃)以下并保持60d5.3.1.5在過夏期間,始終將糧堆溫度控制在20℃以下,進行準低溫控制,抑制儲糧害蟲和微生物的5.3.1.6對于采取直接散堆或圍包散存方式的糧堆,可在冬末春初第一代蛾類幼蟲羽化前進行糧面壓5.3.1.7對于采用簡易倉囤短期儲存或的采用儲糧倉房長期儲存的玉米籽粒,在入糧時或儲藏期間使用經過國家農藥管理部門農藥登記的防護劑進行藥劑防護,具體操作應按照GB/T22498的規定執行。5.3.2.1當糧堆表層或上層發現蟲害時,宜采用器皿法表面施藥或小布袋埋藏施藥等磷化鋁常規熏蒸方式殺蟲。當糧堆內部發現蟲害時,應采用整倉5.3.2.2當糧堆發生初期霉變或存在霉變隱患時,應采取磷化氫熏蒸、臭氧處理、施用固態有機酸防霉劑等進行應急處理。具體操作應按照GB/T29890的有關規定執行。參照GB/T29890規定的儲藏技術優化組合有關要求,根據所處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