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永州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一、總則1.1目的與依據為加強永州市城市規劃管理,規范城市規劃區內各項建設活動,保障城市規劃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1.2適用范圍本規定適用于永州市城市規劃區內的各類建設項目的規劃管理。城市規劃區的具體范圍由市人民政府劃定并公布。1.3基本原則城市規劃管理應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優先、集約節約用地、合理布局、配套完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各項建設活動應符合城市規劃,服從規劃管理。二、建設用地規劃管理2.1建設用地分類與標準建設用地應按照《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建設用地應符合相應的規劃指標要求,如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等。2.1.1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應合理確定建筑密度和容積率,以保障居民的居住舒適度。新建住宅小區應配套建設相應的公共服務設施,如幼兒園、社區服務中心等。綠地率應符合規定標準,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2.1.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應滿足城市公共服務需求,合理布局各類設施。如學校、醫院、圖書館等設施應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建設,確保服務半徑和服務質量。2.1.3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應根據城市商業布局規劃進行建設。合理控制商業建筑的規模和高度,避免過度集中和無序建設。同時,應注重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2.1.4工業用地工業用地應按照產業規劃布局,嚴格控制工業項目的準入。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環保型產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工業用地內的配套設施應完善,滿足生產和員工生活需求。2.2建設用地的取得與使用建設用地的取得應通過合法途徑,如出讓、劃撥等。建設單位應按照土地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的要求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如需改變土地用途,應按照規定程序辦理相關手續。2.3建設用地的規劃條件規劃條件是建設用地規劃管理的重要依據,應明確建設用地的位置、面積、使用性質、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建筑高度、配套設施等要求。建設單位應按照規劃條件進行建設,不得擅自變更。三、建筑規劃管理3.1建筑分類與設計要求建筑分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等類型。各類建筑應根據其功能和特點進行設計,滿足安全、適用、美觀等要求。3.1.1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應注重戶型設計的合理性,提高空間利用率。外立面設計應簡潔美觀,符合城市風貌要求。同時,應滿足日照、通風、消防等要求。3.1.2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應根據其功能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體現城市文化特色。如大型商場應注重空間的開放性和流動性,圖書館應營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公共建筑的設計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規范,方便特殊人群使用。3.1.3工業建筑工業建筑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進行設計,滿足生產設備的布置和使用。建筑結構應安全可靠,防火、防爆等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同時,應注重工業建筑的外立面整潔和環境美化。3.2建筑間距建筑間距應符合日照、采光、通風、消防、安全等要求。不同類型的建筑之間應保持合理的間距,以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公共安全。3.2.1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居住建筑之間的間距應滿足大寒日日照時數不少于[X]小時的要求。同時,應考慮通風和消防等因素,合理確定間距。在舊城區改造中,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建筑間距,但不得低于規定的最低標準。3.2.2居住建筑與公共建筑之間的間距居住建筑與公共建筑之間的間距應根據公共建筑的性質和規模確定。如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應滿足一定的防護距離要求,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3.2.3建筑與圍墻、擋土墻等的間距建筑與圍墻、擋土墻等之間的間距應符合安全要求,避免對建筑結構造成影響。同時,應考慮圍墻、擋土墻的高度和形式,與周邊環境相協調。3.3建筑退讓建筑退讓是指建筑物與規劃控制線之間的距離。建筑退讓應符合城市規劃要求,保障城市公共空間和基礎設施的正常使用。3.3.1建筑退讓道路紅線建筑退讓道路紅線的距離應根據道路等級、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確定。一般情況下,主干道兩側的建筑退讓距離應不小于[X]米,次干道兩側的建筑退讓距離應不小于[X]米。退讓范圍內應進行綠化或設置公共設施,營造良好的城市景觀。3.3.2建筑退讓用地邊界建筑退讓用地邊界的距離應根據相鄰地塊的使用性質和規劃要求確定。在滿足自身建設需求的同時,應避免對相鄰地塊造成不利影響。3.3.3建筑退讓鐵路、河道等控制線建筑退讓鐵路、河道等控制線的距離應符合相關安全規范要求。如鐵路兩側的建筑退讓距離應不小于[X]米,河道兩側的建筑退讓距離應根據河道等級和防洪要求確定。3.4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應符合城市規劃要求,避免出現超高建筑影響城市景觀和安全。建筑高度的確定應考慮周邊建筑的高度、城市天際線、日照等因素。3.4.1居住建筑高度居住建筑的高度應根據居住組團的規劃布局和日照要求確定。一般情況下,多層居住建筑的高度不宜超過[X]米,高層居住建筑的高度應符合相關規定,并滿足日照等要求。3.4.2公共建筑高度公共建筑的高度應根據其功能和城市景觀要求確定。如標志性公共建筑可適當提高高度,但應進行充分論證,確保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同時,公共建筑的高度應符合航空限高和消防等要求。3.4.3工業建筑高度工業建筑的高度應根據生產工藝要求和設備布置確定。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前提下,應盡量降低建筑高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3.5建筑外立面建筑外立面應保持整潔、美觀,符合城市風貌要求。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材質、造型等應與周邊環境相協調,不得隨意更改。3.5.1色彩與材質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應選擇淡雅、協調的色調,避免使用過于鮮艷或刺眼的顏色。材質應選擇耐久性好、環保的材料,如石材、面磚、涂料等。3.5.2造型與裝飾建筑外立面的造型應簡潔大方,避免過于復雜或怪異的設計。裝飾應適度,不得影響建筑的結構安全和整體美觀。同時,應注重建筑外立面的細節處理,提高建筑品質。四、道路交通規劃管理4.1道路規劃城市道路應按照功能分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類型,合理布局道路網絡。道路規劃應滿足交通流量、行人通行、公共交通等需求。4.1.1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交通的主要骨架,應保證足夠的寬度和通行能力。主干道應設置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實現人車分流。同時,應合理設置公交專用道、港灣式公交站臺等公共交通設施。4.1.2次干道次干道主要承擔區域內的交通集散功能,連接主干道和支路。次干道的寬度和通行能力應根據區域交通需求確定,一般應設置雙向車道。4.1.3支路支路是城市道路網絡的補充,主要服務于周邊居民和單位。支路應保證一定的寬度,滿足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需求。4.2交通設施規劃交通設施包括停車場、公交站點、信號燈等。交通設施的規劃應與道路規劃相配套,提高城市交通運行效率。4.2.1停車場停車場應根據城市停車需求合理布局,分為公共停車場和專用停車場。新建住宅小區、商業中心、辦公區域等應按照規定配建一定數量的停車位,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場等集約化停車設施。4.2.2公交站點公交站點應設置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位置,方便乘客換乘。公交站點應配備候車亭、站牌等設施,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同時,應合理規劃公交線路,優化公交線網布局。4.2.3信號燈信號燈應根據道路流量和交通狀況合理設置,保障交通秩序。信號燈的設置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確保行人、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安全通行。4.3交通組織與管理城市交通組織與管理應遵循科學、合理、高效的原則,優化交通流量,減少交通擁堵。4.3.1交通標志與標線交通標志和標線應清晰、準確,引導車輛和行人正確通行。交通標志的設置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標線的施劃應保證質量。4.3.2交通管制根據交通流量和特殊情況,可實施交通管制措施,如限行、禁行、單向行駛等。交通管制措施應提前向社會公告,確保公眾知曉。4.3.3交通疏導在交通擁堵時段,應采取交通疏導措施,如交警指揮、設置臨時交通設施等,保障交通順暢。同時,鼓勵發展智能交通系統,提高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五、綠地與景觀規劃管理5.1綠地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應包括公園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等,形成完整的綠地網絡。綠地系統規劃應充分考慮城市生態環境、居民休閑需求等因素。5.1.1公園綠地公園綠地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核心,應合理布局,為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健身等場所。公園綠地的規模和服務半徑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注重植物配置和景觀設計,營造優美的自然環境。5.1.2防護綠地防護綠地主要用于隔離、防護等功能,如道路防護綠地、工業防護綠地等。防護綠地應種植適宜的防護性植物,有效發揮防護作用。5.1.3附屬綠地附屬綠地包括居住綠地、公共設施綠地、工業綠地等。附屬綠地應結合各類建設項目進行規劃建設,提高綠地率,改善周邊環境。5.2景觀規劃城市景觀規劃應注重整體形象塑造,打造具有永州特色的城市景觀。景觀規劃應與城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相結合,體現城市個性。5.2.1城市風貌城市風貌應保持統一協調,注重建筑風格、色彩、天際線等方面的控制。新建建筑和改造項目應符合城市風貌規劃要求,不得破壞城市整體景觀。5.2.2歷史文化保護永州市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應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文物古跡等的保護。在進行城市建設時,應避免對歷史文化遺產造成破壞,同時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5.2.3城市夜景城市夜景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合理設置夜景照明設施,突出城市特色和標志性建筑,營造美麗的城市夜景。5.3綠地與景觀建設要求綠地與景觀建設應注重質量和效果,嚴格按照規劃設計要求進行施工。5.3.1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應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適宜本地生長的植物品種。注重植物的多樣性和季相變化,營造層次豐富、色彩斑斕的植物景觀。5.3.2景觀小品景觀小品應與整體景觀相協調,具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如雕塑、亭臺樓閣、花架等景觀小品應精心設計,為景觀增添亮點。5.3.3施工質量綠地與景觀建設的施工質量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要求。嚴格控制苗木質量、土壤質量等,確保景觀效果的長期穩定。六、市政工程規劃管理6.1給水工程規劃給水工程應滿足城市居民和各類用戶的用水需求,保障供水安全。給水工程規劃應合理確定水源地、供水設施布局等。6.1.1水源地保護加強水源地保護,劃定水源保護區,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確保水源水質安全。嚴禁在水源保護區內進行污染水源的建設活動。6.1.2供水設施建設合理布局供水設施,包括水廠、供水管道等。供水設施的建設應符合相關標準規范,確保供水能力和水質達標。同時,應加強供水設施的維護管理,保障供水的連續性。6.2排水工程規劃排水工程應實現雨水和污水分流排放,保障城市水環境質量。排水工程規劃應包括排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的布局。6.2.1排水管網排水管網應根據城市地形和排水需求合理布置,確保排水順暢。雨水管網應注重雨水的收集和排放,避免內澇;污水管網應實現污水的有效收集和輸送,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6.2.2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應根據城市污水量合理建設,確保污水處理能力滿足需求。污水處理廠應采用先進的處理工藝,保證污水處理達標后排放。同時,應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6.3電力工程規劃電力工程應滿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保障供電安全可靠。電力工程規劃應合理布局變電站、輸電線路等設施。6.3.1變電站建設變電站的選址應符合城市規劃要求,盡量避免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響。變電站的建設應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供電可靠性。6.3.2輸電線路敷設輸電線路應按照規劃要求進行敷設,采用地下電纜或架空線路等方式。地下電纜敷設應注重保護,避免與其他地下設施相互干擾;架空線路敷設應符合安全距離要求,確保運行安全。6.4通信工程規劃通信工程應滿足城市信息化發展的需求,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務。通信工程規劃應包括通信基站、通信線路等的布局。6.4.1通信基站建設通信基站的選址應符合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輸木材協議合同協議
- 《辦公室管理》課件
- 變更撫養權協議書
- 房地產公司聯建協議書
- 車輛的買賣協議書
- 超市禮品采購合同協議
- 送材料合同協議
- 顯失公平協議書
- 酒店前廳部管理軟件采購合同
- 個人信用服務合同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英語試卷(含答案)
- 時政述評巴以沖突課件-2024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
- NB/T 11446-2023煤礦連采連充技術要求
- 被執行人財產申報表
- 教案 - 種子生活力測定
- SSM-IBM特色銷售方法論
- 暴雨產流計算(推理公式河南省)
- 精華版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專科《管理會計》紙質考試期末題庫3(試卷號:2136)
- CNAS-GL003:2018《能力驗證樣品均勻性和穩定性評價指南》
- 建筑施工特種作業人員體檢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