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附答案_第1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附答案_第2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附答案_第3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附答案_第4頁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附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24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先秦諸子中,各家學派對于科學技術多持排斥的態度,而墨家則不然,墨家學派重視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和對應用技術的探討,形成了豐富的科技思生產實踐為墨家科技思想的沉淀提供了豐富的科學材料想,與墨子及其弟子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分不數學、邏輯學等方面都進行過一定的研究,已經有意識地開展了一些科學觀察和實驗活動。墨子是手工機械制造的能手,會造車,善造守城器械,熟悉生產技術工藝,有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了墨家的科技活動和實踐,是研究墨家科技礎,以概念和理論分析為手段,既有濃厚的實踐性、實用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主張從有利于人民生產、生活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出發,謂之拙?!蹦艺J為衡量手工技藝、發明創造的價值,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即墨家的科學思想是建立在實驗科學和科技實踐的基礎之上的。中國古代科技發展中,不乏重大的科技發明,但是卻缺少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和歸納的思維。墨家既能從實踐中獲得豐富的科學技術資料,又能對科學技術資料進行系統理論研究,并在科學研究活動中引入實驗的環節,如光學投影和成像實驗、小孔成像實驗,重推論??础赌q》中論光學和力學的諸條,可見墨家學者真學精神,是墨學的貢獻?!蹦业目萍妓枷肱c其“巧傳則求其故”的命題聯系在一起,對科技知識采取一種與近代以技巧,求即求取,探究。求其故,是對世代相傳的手工業技巧,詢問為什么,揭示原因、本質和規律,從而將手工業技術上升到科學理論。物之然和探究其所以然是科學活動的基本目的、指向。墨家對自然現象的描述是基于對自“說在……”的形式,闡明其所以然。這種對事物所以然的追索,必然能夠促進研究的深入和科學的進步。墨家認為,人之所以能知,在于人具有認識能力,發揮這種能力,才能獲知;強調只有感官與事物接觸,再加上心的活動,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得到明《墨子·經下》說:“舉之則輕,廢(放)之則重,若石、羽,非有力也?!碑敯阎匚锓畔聲r,反而顯得很沉重,就像放下一塊大石頭一樣。這并不是由于于一立柱上端(支點為0)。墨子通過反復實驗,知道以桔棉機起重之所以能省力,是因為負重(P)的A0端(本)比作用力(F)的B0端(標)為短。如下圖所示?!赌印そ浵隆房偨Y說:“貞(負)而不撓,說在勝?!蔽矬w負重能夠不傾斜,是因《墨子·經說下》說:“衡木如(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右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橫木增加重量能夠不傾斜,是因為可以勝任重量。在橫木上左右移動支點,沒有卻傾斜了,那是因為失去了重心不能勝任重量了。在橫木的一邊加上重量,這一邊必定下垂,因為權和稱物的重量是成正比的。橫木平衡,那么本方(A0)短而標方(B0)長,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這時如在兩邊同時加上相等的重量,則標方必定下垂,因為標方得到了秤墨子關于秤桿平衡原理的認識,與阿基米德所闡述的杠桿原理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取材于楊武金《墨子的科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有刪節)1.根據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墨翟一身兼具經驗家、技術家、工匠和科學理論家的素質和品格,注重科學觀察和實驗活動,這是他成為墨家創始人的主要原因。C.胡適從《墨經》關于光學和力學的諸條中,推斷出墨家學者能做許多實地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墨家科學思想注重實驗和實踐。2.根據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從材料一第四段可以看出,缺少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和歸納的思維,是中國古代很多科技發明暴露出的問題。B.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為天下興利除害”,這與當時諸子百家中其他學派思想的核心“王天下”、為君王稱王稱霸服務不同。C.“巧傳則求其故”說明墨家具有高度自覺的科技理論意識和科技思想,也說明墨家對科技3.下列選項,不符合墨子科技思想核心主張的一項是()(2分)A.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上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B.北宋畢昇,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后,便成活字。C.元朝科學家郭守敬,長途跋涉,南至西沙群島,北至北極圈附近,測量子午線,完成歷法《授時歷》的修訂。D.春秋時期魯國工匠公輸班,擅長制作各種工具。他削竹木做成的一只喜鵲竟然能夠展翅高4.下列對材料一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選文主要論及墨家學派的影響,墨家科技思想的來源,墨家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等方面。C.選文在展開論述時,一直以其他諸子思想作為參照,用以突顯墨家科技思想的獨特價值。D.墨子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選文中篇幅最大的部分,這樣也能夠與選文的標題內容契合。5.材料二的內容證明了材料一的哪些觀點?請結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登泰山記余光中①四月二日我在山東大學對五百多位師生演講,是這樣開始的:“訪問山東,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程甘旅。能站在黃河與泰山之間,對齊魯的精英,廣義上也是孔丘與孔明的后人,訴說我對于中文的孺慕與經營,真是莫大的榮幸?!雹谌熘螅医K于登上了泰山。③能登泰山,總是令人興奮的,不是因為它海拔之高,而是因為它地位之高,也不是因為它磅礴之廣,而是為了它名氣之大。④泰山為五岳之尊,因為它是東岳。易經以震卦代表東方,《說卦》指出:“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睎|方是太陽所出,春天所由,自然是萬物所生,功同造物。又指出:“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敝劣谀戏降碾x只得中女,西方的兌只得少女,北方的坎也只得中男,所以泰山成為眾岳之長,峰頂刻立“五岳獨尊”的石碑。⑤在中國哲學里泰山占了如此的優勢,難怪歷代帝王都要東巡來此,祭祀天地,所以泰山也成了政權繼承的陽剛圖騰。政教相輔,儒家和道家的宗教景觀相互輝映,從山下的泰安城一路攀登到山頂。從平地的神府岱廟到山頂的碧霞祠、青帝宮、玉皇廟,多為道觀,但中途的普照寺、斗母宮都是佛寺,而紅門宮則釋道合一,并祀彌勒佛與碧霞元君。至于儒家文化,則登山起步不久就有坊門巍巍,紀念孔子當年登臨故事,到了玉皇頂前又有孔廟。⑥峨峨岱宗,中華歷史、宗教、文化的一大載體,不愧為人文氣象最恢弘的名山。而載體的本身,眾山羅拜,群峰簇擁,陰陽一割,神秀獨鐘,更為人文的價值提供了宏觀壯麗的場景。就像一座紀念堂,鬼斧神工,本身已經是美的一大存在,更無論它所珍藏的紀念品了。泰山正是如此:幾千萬年以前,伊神之力,把燕山一推,又把喜馬拉雅山一擠,就捏出了皺成了這么一大堆的岱宗,至今歷齊魯四百里方圓,青猶未了。幾千年前,伊人之功,把泰山之石切割成形,有的立坊,有的蓋廟,有的鋪路,有的造橋,更幸運的一些就刻成了歷代的碑文,或篆或隸,或行或草,人怕忘記的,都交給頑石去深刻保存,風霜去恣意摧毀。⑦泰山地位如此崇高,經過歷代名士題詠,名氣更加響亮,甚至常見于成語,成了崇高、重大、安穩的象征。占了地利,儒家的至圣與亞圣每當用喻,輒就近取材,你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一句“挾泰山而超北海”,就把自己的“家山”愈炒愈熱。最有趣的是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對秦王如此進言:“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崩钏故浅耍e高山為喻卻推齊魯的泰山。他當然不便推舉楚山,但對秦王上書,卻也不舉華山,甚至境內更高的終南山或太白山。那時秦王尚未一統天下,東巡泰山,不過前代的帝王從伏羲、神農一直歷堯舜而禹湯,傳說都封過泰山,已成傳統。李斯不說泰山高,而說其大,乃強調其“博大有容”。⑧四月五日,山大外事處的夏建輝先生與中文系的孫基林教授陪著我存、幼珊(注:作者的妻女)與我,上午參觀過孟廟,便從鄒城北上,中午在泰安接受了山東科技大學的午宴,餐后又去岱廟巡禮,一直到下午三點,才左盤右旋,沿著黃西河一路乘車上山,直達中天門。⑨再往上就沒有車道了,背包和提袋必須隨身攜帶。五個人就又背又拎地踏著黃土,向西側的鳳凰嶺走去,不久就到了索道起站。⑩剛剛坐定,笑聲還未停,車廂忽然凌空而起。五人齊發低抑的驚呼,有一起從懸崖跳水的幻覺。那么大一整座山岳,橫嶺側峰,忽然從我們腳下給抽走,無依無憑,我們竟白日升天,乘在同一片云上,要飛到,咦,哪里去呢?透明的立方云閣外,由于琉璃的長窗緊閉,隱隱只傳來天風呼嘯,似乎大塊在暗暗轉軸,此外,群峰都寂寂,不像有什么異樣。不過做八分鐘的仙人罷了,本來值不得大驚小怪,于是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不覺得是飛著,倒像是在浮游嬉戲,帶笑相看,都感到幸福非凡。可怕的秦始皇啊,當年遠途跋涉來登山,如果能看到我們此刻的逍遙,又何苦去蓬萊求仙求藥呢?這么想著,上面那翹首天外的月觀峰,原來只讓我們仰窺其下頷的,竟已朝我們轉過臉來。那許多傲然的山頭,大大小小,都轉過了臉,低下了頭來。索道到站了。?返仙為凡,再下車時,天風迎面摑來,高處果然寒不可勝,比剛才的中天門顯然又低了幾度,只有七八度的感覺。加上天陰風勁,東岳果然不可兒戲,大家紛紛加衣。我在厚襖外面更戴上呢帽、圍巾,披上大衣,頂風前進,仍覺寒意襲脊,呼吸緊張。?淡赭帶灰的城樓側影,鴟尾隱隱,南天門近了。這里是中天門仰攀的目標,有名的十八盤天梯到了頂級,汗盡的山客到此才苦盡甘來,可以回頭一笑了。比起十八盤嚴苛的折磨來,此去玉皇頂的登天坡道幾乎像坦途了。我們的五人行,避重討巧,以八分鐘的逍遙游代替了八十分鐘的魯道難,似乎是聰明之舉,但平白放過了機會,未能徒步登山,向東岳致敬,卻不甘心。?過了南天門便是天街,游客便多了??可降囊贿吺锹灭^與商店,人氣顯得頗旺,不下于城里的鬧街。但山壁下面卻是眾峰簇擁,澗谷深幽,地老天荒的一片沉寂,偶爾幾聲鳥叫,填不滿萬古的空山。向晚的陰翳已有些暮意,云正從谷間層層升起。?從月觀峰過南天門,再踏陡斜的磴道到玉皇頂,不過七百五十二級,可是地藏菩薩在下面扯后腿,凜凜天風在上面呼應,卻也腳酸了,到后來,每提一步,就像要跨高高的門檻?;仡檨砺罚呀洶胂菰谀红\里,并不覺得自己終于修成了神仙,卻需要好好休息一夜了。(節選自《泰山一宿》,有刪改,標題為編者加)6.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易經以震卦來代表東方,而泰山又正好是東岳,這使得泰山在中國哲學里占據優勢。B.作者以李斯的《諫逐客書》獨用泰山取譬為例,是為了強調泰山“博大有容”的特征。C.作者反思看似的“聰明之舉”,是對“未能徒步登山,向東岳致敬,卻不甘心”的懊悔。D.本文與姚鼐的《登泰山記》都側重通過寫登泰山的經過,抒發了對泰山的贊美之情。7.下列對文中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第⑥段運用伊神一“推”一“擠”的神話故事,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泰山的形成狀況。B.第⑩段短句為主,簡潔明快,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巧妙地表達了坐索道的不同心理感受。C.第?段“天風迎面摑來”運用了比擬手法,描寫出山風之大和寒冷山風吹打在臉上的疼痛感。D.第?段中用泰山南天門天街的熱鬧反襯山壁之下澗谷的沉寂,突出了泰山自然景觀的壯美。8.作者在開篇認為“訪問山東,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程甘旅?!闭埥Y合文本簡要分析“甘旅”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52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題。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公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颙異焉。玄謂公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征拜議郎。建安二年,張繡等降,既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失所中,長子昂遇害。公乃引兵還舞陰,繡將騎來抄,公擊破之。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于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后不復敗矣。”遂還許。四年冬十一月,張繡率眾降,封列侯。初,公舉魏種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種且不棄孤也?!奔奥劮N走,公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種,公曰:“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河北事。初,公為兗州牧,以東平畢諶為別駕。張邈之叛也,邈劫諶母弟妻子;公謝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敝R頓首無二心,公嘉之,為之流涕。既出,遂亡歸呂布。及布破,諶生得。眾為諶懼,公曰:“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币詾轸斚唷#ü澾x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材料二: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何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節選自曹操《求賢令》)材料三: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節選自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9.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天下將A亂B非命C世之才不能D濟也E能F安之者G其H在君乎!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故,所以,與《歸園田居(其一)》中“池魚思故淵”的“故”意思不同。B.降,使投降,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栗深林兮驚層巔”的“驚”用法相同。C.“屬以河北事”與“則齊桓其何以霸世”兩句中的“以”意思相同。D.亡,逃亡,與成語“亡羊補牢”中的“亡”意思不同。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曹操年少時機敏警悟,有謀略,但尚義任俠,放縱不拘,不被當時人認可,卻得到橋玄、何颙的賞識。B.張繡投降曹操后又反叛,一度擊敗了曹操,殺害了曹操長子曹昂,后來在舞陰一戰中,曹操擊破了張繡。C.曹操曾推舉魏種為孝廉,兗州發生叛亂,曹操以為魏種不會離開他,但魏種卻逃走了,這讓曹操很生氣。D.曹操打敗呂布,生擒了畢諶,眾人都為畢諶擔憂,曹操認為畢諶雖然不忠于君主,但孝順父母,沒有殺他。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4分)(2)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4分)13.曹操在《短歌行》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三則材料是如何體現這句話的?(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江亭①杜甫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②時。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注】①這首詩寫于公元761年,此時杜甫逃避戰亂,隱居在成都草堂。此詩是一次游臨江之亭有感而作。②《野望》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詩。表現對兄弟離散、時局艱難的憂慮和傷痛。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本詩起筆點題,寫作者在一個溫暖的天氣里游覽江亭,吟詩望遠,自然引出下文游江亭的所見所思。B.頷聯寫詩人觀水望云,于俯仰動靜間體味哲理:水流不滯,閑云自在,都出自本性;自己的心也當不爭不競,自如自在。C.頸聯融情于景,“寂寂春將晚”流露出心中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萬物興盛而詩人獨自憂傷的悲涼。D.本詩是杜甫晚年隱居草堂之作,安寧的生活也使作者的詩風一改憂國憂民、沉郁頓挫,表現出田園之風與禪理意味。15.本詩尾聯另一版本為“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歷代評論家對這兩個版本評價不一。你認為哪一版本好,請結合全詩,從詩人形象、抒情方式、結構技巧三方面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寫,引起后面對歷史的緬懷。(2)韓愈的《師說》是寫給李蟠的。文末所說的“”,點出了李蟠的文章愛好;而“”,則說明了李蟠的儒學素養。(3)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4)《登泰山記》中,寫夜色已退,晨曦初現,太陽的形體未現,光芒已可見的句子是“,”。(四)課內文言文知識(本題共6小題,18分)1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2分)A.雖有槁暴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D.相與枕藉乎舟中1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C.肴核既盡,杯盤狼籍D.石蒼黑色,多平方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非能水也②上食埃土③擊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潛蛟⑤假輿馬者,非利足也⑥西望夏口⑦崖限當道者⑧順流而東也⑨明燭天南⑩侶魚蝦而友麋鹿?不知東方之既白?哀吾生之須臾A.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⑩/?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C.①②⑧⑨/③⑤/④/⑥⑦/⑩/??D.①⑧⑨/②⑥/③⑤?/④⑩/⑦/?20.將下列各句按句式特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青,取之于藍③而今安在哉④崖限當道者⑤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GB3⑧余始循以入

=9\*GB3⑨少雜樹,多松,生石罅

A.①⑥/②⑤/③/④/⑦/=8\*GB3⑧=9\*GB3⑨B.①=9\*GB3⑨/②③/④⑦/⑤⑥/=8\*GB3⑧C.①⑥/②③/④⑦/⑤/=8\*GB3⑧/=9\*GB3⑨D.①⑥/②⑤/③④/⑦/=8\*GB3⑧=9\*GB3⑨21.下列對課本中相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農歷每月初一為“朔”,初三為“朏”,十五為“望”,最末一天為“晦”。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古代有不同的紀年法,如年號紀年、干支紀年等。“壬戌之秋”中“壬戌”為年號紀年。D.京師,古代指國家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帝京”也是此意。22.課內實詞解釋(8分)(1)枉用相存()(2)淥水蕩漾清猿啼()(3)莫辭更坐彈一曲()(4)金風玉露一相逢()(5)金就礪則利()(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山川相繆()(8)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4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小題。我一向固執地認為,是秀麗神奇的中國山水畫哺育了唐詩、【甲】宋詞空前絕后的絢麗和輝煌,成就了王維、吳道子、米芾、張旭等震古爍今的丹青宗師和繪畫巨匠。而中國的山水自然,又是擁裹著風花雪月、夾纏著離愁別緒、浸漬著愛恨怨憂的歷史境況和人生體驗。在平平仄仄的詩賦歌詠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韻的丹青繪畫中,張揚魅力。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酷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駕一葉扁舟,蕩槳西湖,賞湖光山色,夏荷秋桂,聽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撲面都是唐宋的遺風余韻;【丙】泊舟楓橋,在疏疏的江楓和寥落的漁火中,靜候殘月下的寒山寺鐘聲,于千年后再度敲亂一個游子的愁懷;(),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掛在婆娑的樹梢;穿越漫漫黃沙,在大漠深處如柱的炊煙和長河盡頭渾圓的落日里,傾聽那些長眠不醒的遠古將士們的鼾聲……【丁】南國山水的溫婉與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與奇異,西域山水的蒼涼與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與清寒,莫不令人心曠神怡。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書。暢游好山好水,猶如欣賞一部傳世名著。23.文中【甲】【乙】【丙】【丁】四處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甲】 B.【乙】 C.【丙】 D.【丁】2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喜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B.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酷愛,“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C.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喜愛,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D.我特別酷愛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25.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夜發清溪,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B.春江月圓,佇立如霜的江沙之上C.攜壺老酒,翹首九月初一的夜空D.月出東山,赤壁下縱一葦之所如(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本題共2小題,8分)被譽為“烏蒙橋王”的北盤江大橋,橋面至江面垂直距離565.4米,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大橋。彭勛的童年記憶都是翻不完的山、過不去的水,他常常想:“要是能修座橋該多好!”2013年年底,轟鳴的工程機械打破千年沉寂。彭勛返鄉創業,在橋下開起農家樂,為服務造橋人和觀橋人,更為親眼見證夢想成真。北盤江大橋選址在龍井村與臘龍村之間,這里自古就是天險。老輩人常說,只有神仙才能“變”出一座大橋來。終于,一群人來了,他們不是神仙,而是貴州高速公路集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建設者。臘龍岸橋位區溶溝、溶槽、溶洞密布,巖層間充滿半膠狀黏土,好似多孔的豆腐,專家直搖頭:“這樣的條件,基樁都沒法兒打!”經過深思熟慮和反復計算,總工程師母遺偉火膽提出新方案:將兩個160噸的鋼桁梁在200米高的上空對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建設者們按照1:1的比例進行足尺實體試驗,終于得出了方案可行的結論。2016年9月10日,北盤江大橋順利合龍!如今,彭勛的農家樂常常擠滿了游客,大家都喜歡聽他講大橋的故事。2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終于,各地的一群建設者來了。”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2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四、寫作(60分)2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樹的枝頭鮮花盛開,綠葉蔥翠,一陣風吹過,清脆悅耳,但古人造字時卻叫它“末”。樹根埋在地下,樸實無華,寂靜無聲,但古人造字時卻叫它“本”。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哈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24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先秦諸子中,各家學派對于科學技術多持排斥的態度,而墨家則不然,墨家學派重視對自然科學的研究和對應用技術的探討,形成了豐富的科技思生產實踐為墨家科技思想的沉淀提供了豐富的科學材料想,與墨子及其弟子豐富的科學實踐活動分不數學、邏輯學等方面都進行過一定的研究,已經有意識地開展了一些科學觀察和實驗活動。墨子是手工機械制造的能手,會造車,善造守城器械,熟悉生產技術工藝,有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了墨家的科技活動和實踐,是研究墨家科技礎,以概念和理論分析為手段,既有濃厚的實踐性、實用性,又有一定的抽象性和理論性。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主張從有利于人民生產、生活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出發,謂之拙?!蹦艺J為衡量手工技藝、發明創造的價值,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即墨家的科學思想是建立在實驗科學和科技實踐的基礎之上的。中國古代科技發展中,不乏重大的科技發明,但是卻缺少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和歸納的思維。墨家既能從實踐中獲得豐富的科學技術資料,又能對科學技術資料進行系統理論研究,并在科學研究活動中引入實驗的環節,如光學投影和成像實驗、小孔成像實驗,重推論??础赌q》中論光學和力學的諸條,可見墨家學者真學精神,是墨學的貢獻。”墨家的科技思想與其“巧傳則求其故”的命題聯系在一起,對科技知識采取一種與近代以技巧,求即求取,探究。求其故,是對世代相傳的手工業技巧,詢問為什么,揭示原因、本質和規律,從而將手工業技術上升到科學理論。物之然和探究其所以然是科學活動的基本目的、指向。墨家對自然現象的描述是基于對自“說在……”的形式,闡明其所以然。這種對事物所以然的追索,必然能夠促進研究的深入和科學的進步。墨家認為,人之所以能知,在于人具有認識能力,發揮這種能力,才能獲知;強調只有感官與事物接觸,再加上心的活動,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得到明《墨子·經下》說:“舉之則輕,廢(放)之則重,若石、羽,非有力也?!碑敯阎匚锓畔聲r,反而顯得很沉重,就像放下一塊大石頭一樣。這并不是由于于一立柱上端(支點為0)。墨子通過反復實驗,知道以桔棉機起重之所以能省力,是因為負重(P)的A0端(本)比作用力(F)的B0端(標)為短。如下圖所示?!赌印そ浵隆房偨Y說:“貞(負)而不撓,說在勝?!蔽矬w負重能夠不傾斜,是因《墨子·經說下》說:“衡木如(加)重焉而不撓,極勝重也。右校交繩,無加焉而撓,極不勝重也。衡,加重于其一旁,必捶,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睓M木增加重量能夠不傾斜,是因為可以勝任重量。在橫木上左右移動支點,沒有卻傾斜了,那是因為失去了重心不能勝任重量了。在橫木的一邊加上重量,這一邊必定下垂,因為權和稱物的重量是成正比的。橫木平衡,那么本方(A0)短而標方(B0)長,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這時如在兩邊同時加上相等的重量,則標方必定下垂,因為標方得到了秤墨子關于秤桿平衡原理的認識,與阿基米德所闡述的杠桿原理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取材于楊武金《墨子的科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有刪節)1.根據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墨翟一身兼具經驗家、技術家、工匠和科學理論家的素質和品格,注重科學觀察和實驗活動,這是他成為墨家創始人的主要原因。C.胡適從《墨經》關于光學和力學的諸條中,推斷出墨家學者能做許多實地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墨家科學思想注重實驗和實踐。1.A(強加因果。“墨翟一身兼具經驗家、技術家、工匠和科學理論家的素質和品格,注重科學觀察和實驗活動”與“他成為墨家創始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2.根據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從材料一第四段可以看出,缺少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理論探索和歸納的思維,是中國古代很多科技發明暴露出的問題。B.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為天下興利除害”,這與當時諸子百家中其他學派思想的核心“王天下”、為君王稱王稱霸服務不同。C.“巧傳則求其故”說明墨家具有高度自覺的科技理論意識和科技思想,也說明墨家對科技2.B(于文無據。文章只說墨家科技思想的核心是“為天下興利除害”,沒有說“當時諸子百家中其他學派思想的核心是‘王天下’,為君王稱王稱霸服務”。)3.下列選項,不符合墨子科技思想核心主張的一項是()(2分)A.秦朝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附近岷江上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B.北宋畢昇,根據實踐經驗,發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后,便成活字。C.元朝科學家郭守敬,長途跋涉,南至西沙群島,北至北極圈附近,測量子午線,完成歷法《授時歷》的修訂。D.春秋時期魯國工匠公輸班,擅長制作各種工具。他削竹木做成的一只喜鵲竟然能夠展翅高3.D(公輸削鵲是巧技,不是為廣大民眾服務,不符合墨子“為天下興利除害”的科技思想。)4.下列對材料一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選文主要論及墨家學派的影響,墨家科技思想的來源,墨家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等方面。C.選文在展開論述時,一直以其他諸子思想作為參照,用以突顯墨家科技思想的獨特價值。D.墨子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是選文中篇幅最大的部分,這樣也能夠與選文的標題內容契合。4.B(文中未使用喻證法。)5.材料二的內容證明了材料一的哪些觀點?請結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分)①研究對象為生產工具桔棉機,證明墨家功利主義科學價值觀。②墨子通過反復實驗(體現在《經下》《經說下》的描述),發現以桔棉機起重的原理,揭示了力學規律,證明墨家的科學思想是建立在實驗科學和科技實踐的基礎之上的。③墨子對秤桿平衡原理進行總結,證明墨家具有高度自覺的科技理論意識和科技思想。(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登泰山記余光中①四月二日我在山東大學對五百多位師生演講,是這樣開始的:“訪問山東,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程甘旅。能站在黃河與泰山之間,對齊魯的精英,廣義上也是孔丘與孔明的后人,訴說我對于中文的孺慕與經營,真是莫大的榮幸?!雹谌熘?,我終于登上了泰山。③能登泰山,總是令人興奮的,不是因為它海拔之高,而是因為它地位之高,也不是因為它磅礴之廣,而是為了它名氣之大。④泰山為五岳之尊,因為它是東岳。易經以震卦代表東方,《說卦》指出:“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東方是太陽所出,春天所由,自然是萬物所生,功同造物。又指出:“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敝劣谀戏降碾x只得中女,西方的兌只得少女,北方的坎也只得中男,所以泰山成為眾岳之長,峰頂刻立“五岳獨尊”的石碑。⑤在中國哲學里泰山占了如此的優勢,難怪歷代帝王都要東巡來此,祭祀天地,所以泰山也成了政權繼承的陽剛圖騰。政教相輔,儒家和道家的宗教景觀相互輝映,從山下的泰安城一路攀登到山頂。從平地的神府岱廟到山頂的碧霞祠、青帝宮、玉皇廟,多為道觀,但中途的普照寺、斗母宮都是佛寺,而紅門宮則釋道合一,并祀彌勒佛與碧霞元君。至于儒家文化,則登山起步不久就有坊門巍巍,紀念孔子當年登臨故事,到了玉皇頂前又有孔廟。⑥峨峨岱宗,中華歷史、宗教、文化的一大載體,不愧為人文氣象最恢弘的名山。而載體的本身,眾山羅拜,群峰簇擁,陰陽一割,神秀獨鐘,更為人文的價值提供了宏觀壯麗的場景。就像一座紀念堂,鬼斧神工,本身已經是美的一大存在,更無論它所珍藏的紀念品了。泰山正是如此:幾千萬年以前,伊神之力,把燕山一推,又把喜馬拉雅山一擠,就捏出了皺成了這么一大堆的岱宗,至今歷齊魯四百里方圓,青猶未了。幾千年前,伊人之功,把泰山之石切割成形,有的立坊,有的蓋廟,有的鋪路,有的造橋,更幸運的一些就刻成了歷代的碑文,或篆或隸,或行或草,人怕忘記的,都交給頑石去深刻保存,風霜去恣意摧毀。⑦泰山地位如此崇高,經過歷代名士題詠,名氣更加響亮,甚至常見于成語,成了崇高、重大、安穩的象征。占了地利,儒家的至圣與亞圣每當用喻,輒就近取材,你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一句“挾泰山而超北?!?,就把自己的“家山”愈炒愈熱。最有趣的是李斯,在《諫逐客書》中對秦王如此進言:“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崩钏故浅?,舉高山為喻卻推齊魯的泰山。他當然不便推舉楚山,但對秦王上書,卻也不舉華山,甚至境內更高的終南山或太白山。那時秦王尚未一統天下,東巡泰山,不過前代的帝王從伏羲、神農一直歷堯舜而禹湯,傳說都封過泰山,已成傳統。李斯不說泰山高,而說其大,乃強調其“博大有容”。⑧四月五日,山大外事處的夏建輝先生與中文系的孫基林教授陪著我存、幼珊(注:作者的妻女)與我,上午參觀過孟廟,便從鄒城北上,中午在泰安接受了山東科技大學的午宴,餐后又去岱廟巡禮,一直到下午三點,才左盤右旋,沿著黃西河一路乘車上山,直達中天門。⑨再往上就沒有車道了,背包和提袋必須隨身攜帶。五個人就又背又拎地踏著黃土,向西側的鳳凰嶺走去,不久就到了索道起站。⑩剛剛坐定,笑聲還未停,車廂忽然凌空而起。五人齊發低抑的驚呼,有一起從懸崖跳水的幻覺。那么大一整座山岳,橫嶺側峰,忽然從我們腳下給抽走,無依無憑,我們竟白日升天,乘在同一片云上,要飛到,咦,哪里去呢?透明的立方云閣外,由于琉璃的長窗緊閉,隱隱只傳來天風呼嘯,似乎大塊在暗暗轉軸,此外,群峰都寂寂,不像有什么異樣。不過做八分鐘的仙人罷了,本來值不得大驚小怪,于是一切都置之度外了,不覺得是飛著,倒像是在浮游嬉戲,帶笑相看,都感到幸福非凡??膳碌那厥蓟拾。斈赀h途跋涉來登山,如果能看到我們此刻的逍遙,又何苦去蓬萊求仙求藥呢?這么想著,上面那翹首天外的月觀峰,原來只讓我們仰窺其下頷的,竟已朝我們轉過臉來。那許多傲然的山頭,大大小小,都轉過了臉,低下了頭來。索道到站了。?返仙為凡,再下車時,天風迎面摑來,高處果然寒不可勝,比剛才的中天門顯然又低了幾度,只有七八度的感覺。加上天陰風勁,東岳果然不可兒戲,大家紛紛加衣。我在厚襖外面更戴上呢帽、圍巾,披上大衣,頂風前進,仍覺寒意襲脊,呼吸緊張。?淡赭帶灰的城樓側影,鴟尾隱隱,南天門近了。這里是中天門仰攀的目標,有名的十八盤天梯到了頂級,汗盡的山客到此才苦盡甘來,可以回頭一笑了。比起十八盤嚴苛的折磨來,此去玉皇頂的登天坡道幾乎像坦途了。我們的五人行,避重討巧,以八分鐘的逍遙游代替了八十分鐘的魯道難,似乎是聰明之舉,但平白放過了機會,未能徒步登山,向東岳致敬,卻不甘心。?過了南天門便是天街,游客便多了??可降囊贿吺锹灭^與商店,人氣顯得頗旺,不下于城里的鬧街。但山壁下面卻是眾峰簇擁,澗谷深幽,地老天荒的一片沉寂,偶爾幾聲鳥叫,填不滿萬古的空山。向晚的陰翳已有些暮意,云正從谷間層層升起。?從月觀峰過南天門,再踏陡斜的磴道到玉皇頂,不過七百五十二級,可是地藏菩薩在下面扯后腿,凜凜天風在上面呼應,卻也腳酸了,到后來,每提一步,就像要跨高高的門檻?;仡檨砺?,已經半陷在暮靄里,并不覺得自己終于修成了神仙,卻需要好好休息一夜了。(節選自《泰山一宿》,有刪改,標題為編者加)6.下列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易經以震卦來代表東方,而泰山又正好是東岳,這使得泰山在中國哲學里占據優勢。B.作者以李斯的《諫逐客書》獨用泰山取譬為例,是為了強調泰山“博大有容”的特征。C.作者反思看似的“聰明之舉”,是對“未能徒步登山,向東岳致敬,卻不甘心”的懊悔。D.本文與姚鼐的《登泰山記》都側重通過寫登泰山的經過,抒發了對泰山的贊美之情。CA.“因而泰山在中國哲學里占據優勢”錯誤。根據原文“泰山為五岳之尊,因為它是東岳”“至于南方的離只得中女,西方的兌只得少女,北方的坎也只得中男,所以泰山成為眾岳之長”可知,泰山在中國哲學中占據優勢的原因不僅僅在于震卦的象征。“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也是泰山在中國哲學中占據優勢的原因。B.“旨在強調泰山‘博大有容’的特征”錯誤。根據原文“泰山地位如此崇高,經過歷代名士題詠,名氣更加響亮,甚至常見于成語,成了崇高、重大、安穩的象征”“李斯不說泰山高,而說其大,乃強調其‘博大有容’”可知,強調泰山“博大有容”的是李斯,不是作者,作者是為了說明歷代名士的題詠,讓泰山名氣更加響亮,讓泰山成為崇高的象征。D.“都側重寫偕友登泰山的經過”錯誤。本文與姚鼐的《登泰山記》側重點不同,本文側重寫了泰山的文化。7.下列對文中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第⑥段運用伊神一“推”一“擠”的神話故事,言簡意賅,形象生動地說明了泰山的形成狀況。B.第⑩段短句為主,簡潔明快,節奏感強,朗朗上口,巧妙地表達了坐索道的不同心理感受。C.第?段“天風迎面摑來”運用了比擬手法,描寫出山風之大和寒冷山風吹打在臉上的疼痛感。D.第?段中用泰山南天門天街的熱鬧反襯山壁之下澗谷的沉寂,突出了泰山自然景觀的壯美。D.“反襯”錯誤。泰山南天門天街的熱鬧和山壁下澗谷的沉寂是對比,沒有突出某一方,體現的是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交融。8.作者在開篇認為“訪問山東,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程甘旅。”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甘旅”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①美好的文化體驗。作者體會到泰山在中國哲學中的優勢地位,體驗到泰山在歷史、宗教、文化的豐富內涵,領略到其崇高、重大、安穩的象征意義。②美麗的自然風光體驗。泰山氣勢雄偉、風景秀麗、景觀豐富,令人陶醉、感受逍遙。③溫暖的人情陪伴。有友人及家人相伴,讓作者倍感溫暖?!窘馕觥竣俑鶕牡冖苤恋冖叨慰芍?,泰山不僅是中國的自然名山,更是中華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文章指出,泰山是五岳之尊,被視為東岳,象征著東方和萬物的起源。在中國文化中,泰山與儒家、道教和佛教等宗教緊密相關,從岱廟到碧霞祠,再到山頂的玉皇廟,泰山承載了豐富的宗教與文化遺產。尤其是歷代帝王東巡泰山封禪,使泰山具有了不可動搖的政治和文化地位。通過對泰山文化歷史的描繪,作者在這次旅程中深刻體會到了泰山的文化厚重感。這不僅是一次自然旅行,更是一段與中華歷史文化的精神接觸,令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感受到“甘美”之處,體現了他對泰山文化的深深敬仰。②根據原文第⑥、⑩段可知,泰山的自然景觀氣勢磅礴、雄偉壯麗,文章描繪了泰山“眾山羅拜,群峰簇擁”的景象,展現了泰山與天地自然的交融之美。特別是引用杜甫《望岳》中“陰陽割昏曉,神秀獨鐘”的詩句,生動描寫了泰山晨昏交替的奇觀,進一步突顯泰山的壯麗。文章中還引用蘇軾《題西林壁》的“橫嶺側峰”,描繪了泰山山峰連綿、起伏錯落的多樣美景,強調了泰山在不同角度下展現出的千變萬化。通過對泰山壯麗自然景觀的描繪,作者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敬畏和熱愛。泰山不僅具有文化象征意義,其自然之美也讓人陶醉,正是這種雄偉而又秀麗的風光讓他的旅程充滿了視覺享受,帶來了心靈上的滿足,進一步深化了“甘旅”的感受。=3\*GB3③根據原文第⑧、?段可知,余光中此次泰山之行并不是孤獨的旅行,而是與家人和友人同行。文章提到,余光中與妻子和女兒(存、幼珊)共同出行,此外還有兩位友人夏建輝先生與孫基林教授的陪伴,他們一起分享了旅途中的喜悅與感受。例如在第⑩段中,五個人一起乘坐索道,感受泰山的驚險與美麗,大家發出低沉的驚呼,一同體驗飛升般的感覺。這種彼此分享的旅途時光,令整個旅程更加溫暖愉悅。在旅途中,余光中不僅享受了泰山的自然與文化,還與親朋好友分享了這段美好時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使得他的這次旅行充滿了溫馨與樂趣。這種人情的陪伴為旅程增添了更多的甘美感受,讓這段旅程不僅僅是對自然和文化的體驗,更是一段溫暖的心靈之旅。二、古代詩文閱讀(52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題。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沛國譙人也,姓曹,諱操,字孟德。公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颙異焉。玄謂公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舉孝廉為郎,征拜議郎。建安二年,張繡等降,既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失所中,長子昂遇害。公乃引兵還舞陰,繡將騎來抄,公擊破之。公謂諸將曰:“吾降張繡等,失不便取其質,以至于此。吾知所以敗。諸卿觀之,自今已后不復敗矣。”遂還許。四年冬十一月,張繡率眾降,封列侯。初,公舉魏種孝廉。兗州叛,公曰:“唯魏種且不棄孤也?!奔奥劮N走,公怒曰:“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種,公曰:“唯其才也!”釋其縛而用之。以魏種為河內太守,屬以河北事。初,公為兗州牧,以東平畢諶為別駕。張邈之叛也,邈劫諶母弟妻子;公謝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諶頓首無二心,公嘉之,為之流涕。既出,遂亡歸呂布。及布破,諶生得。眾為諶懼,公曰:“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為魯相。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是沛國譙縣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曹公年輕時機敏警悟,有謀略,但負氣仗義而放縱不拘,不從事操行的修養和學業的研習,所以當時的人并不認為他異于常人;只有梁國的橋玄、南陽的何颙都認為他與眾不同。橋玄對太祖說:“天下將要大亂,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夠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二十歲時,曹公被推舉為孝廉任郎官,又被征召授任為議郎。建安二年,張繡等人投降,不久又后悔,再次反叛。曹公和他交戰,軍隊戰敗,被流箭射中,大兒子曹昂被殺害。曹公就帶領軍隊返回舞陰,張繡率領騎兵攻掠,曹公反擊打敗了他。曹公對將領們說:“我讓張繡等人投降,過失就在于沒有立即扣押他們的人質,以致于落到這種地步。我已知道失敗的原因。請大家看著,從今以后我不會再失敗了?!北愠繁氐搅嗽S都。建安四年冬季十一月,張繡率領士卒投降,曹公封他魏列侯。當初,曹公舉薦魏種作孝廉。兗州叛亂,曹公說:“只有魏種將不會背叛我?!钡鹊铰犝f魏種逃走,曹公生氣地說:“只要魏種向南不逃到越地,向北不逃到胡地,我就不會饒恕你!”建安四年春天,活捉魏種,曹公說:“只因為他是個人才??!”松開捆綁他的繩子而任命他。任命魏種為河內太守,把黃河以北地區的事務都委托給他治理。當初,曹公擔任兗州牧,任命東平的畢諶為別駕從事。張邈發動叛亂,劫持了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子、兒女;太祖就拜別遣還畢諶,說:“你的老母親在張邈那兒,你可以離去?!碑呏R磕頭向太祖表明自己沒有二心,太祖贊賞他,并為他流下眼淚。可畢諶離開之后,就逃亡歸附了呂布,等到呂布被打敗,畢諶被生擒。大家都為畢諶擔憂,太祖說:“那個人能對他的雙親孝順,怎會不對君主忠誠呢!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封他為魯國國相。(節選自《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材料二: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何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材料二:自古以來開國和中興的君主,哪個不是得到賢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國家的呢?在他們得到人才的時候,(這些人才)往往都沒出里巷,難道是偶然的際遇嗎?是上邊的人尋求發現的呀。當今天下還未平定,這是特別要訪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時刻。假如非得是廉潔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齊桓公憑什么能稱霸于世呢!當今天下莫非還有身穿粗衣懷有真才在渭水岸邊釣魚的賢人吧?諸位要幫助我發現那些埋沒在下層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舉薦出來,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們。(節選自曹操《求賢令》)材料三: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材料三:有德行的人,未必能有所作為;有所作為的人,未必就有德行。陳平難道是一個行為惇厚的人嗎?蘇秦難道是一個恪守信用的人嗎?但是陳平鞏固了漢代大業,蘇秦濟助了弱小的燕國。從這一點來說,一個人(如果)有些缺點,難道就要拋棄而不任用嗎?各級官府要仔細考慮,弄清這一點,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遺漏,官員就能不荒廢工作了。(節選自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9.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天下將A亂B非命C世之才不能D濟也E能F安之者G其H在君乎!【答案】BEG句意:天下將要大亂,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夠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天下將亂”是主謂短語,可獨立成句,故“亂”后B處應斷開;“也”是句末助詞,E處應斷開;“其”作副詞,放在句首,表揣測,故G處應斷開。10.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故,所以,與《歸園田居(其一)》中“池魚思故淵”的“故”意思不同。B.降,使投降,與《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栗深林兮驚層巔”的“驚”用法相同。C.“屬以河北事”與“則齊桓其何以霸世”兩句中的“以”意思相同。D.亡,逃亡,與成語“亡羊補牢”中的“亡”意思不同。CA.正確?!肮省?,所以;/從前的,舊的。句意:所以當時的人并不認為他異于常人。/池里魚向往著從前的深淵。B.正確?!敖怠保箘?,使……投降;/“驚”,使動,使……震驚。句意:我讓張繡等人投降。/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C.錯誤。意思不同。“以”,介詞,把;/介詞,憑借。句意:把黃河以北地區的事務都委托給他治理。/那么齊桓公憑什么能稱霸于世呢!D.正確?!巴觥保油?;/丟失。句意:就逃亡歸附了呂布。/丟失了羊趕緊修補羊圈。1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曹操年少時機敏警悟,有謀略,但尚義任俠,放縱不拘,不被當時人認可,卻得到橋玄、何颙的賞識。B.張繡投降曹操后又反叛,一度擊敗了曹操,殺害了曹操長子曹昂,后來在舞陰一戰中,曹操擊破了張繡。C.曹操曾推舉魏種為孝廉,兗州發生叛亂,曹操以為魏種不會離開他,但魏種卻逃走了,這讓曹操很生氣。D.曹操打敗呂布,生擒了畢諶,眾人都為畢諶擔憂,曹操認為畢諶雖然不忠于君主,但孝順父母,沒有殺他。D.“曹操認為畢諶雖然不忠于君主,但孝順父母,沒有殺他”錯,材料一中,曹操說:“夫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意思是孝順父母的人也會忠于君主,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12.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4分)(2)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4分)(1)當今天下莫非還有身穿粗衣懷有真才在渭水岸邊釣魚的賢人吧?(2)從這一點來說,一個人(如果)有些缺點,難道就要拋棄而不任用嗎?(1)“得無……乎”,莫非……嗎;“被”,穿著;“釣于渭濱”,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于渭濱釣”。(2)“由”,從;“偏短”,缺點;“庸”,難道。13.曹操在《短歌行》說:“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比齽t材料是如何體現這句話的?(3分)材料一中,曹操看重張繡等人的才干,不計前嫌,任用他們。材料二、材料三中,曹操要求大臣唯才是舉,不能因為賢人道德上有瑕疵就不舉用他們。這些都體現了曹操“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兩句流露出的求賢若渴的心情?!窘馕觥坎牧弦恢?,曹操在對待張繡、魏種和畢諶等人時,看重張繡等人的才干,不計前嫌,任用他們,體現了他在用人上的大度和包容。即便有過叛逃和不忠的行為,只要有才能,他仍愿意接納和任用。材料二中,通過《求賢令》,曹操表明自己在非常時期求才若渴,提倡不論出身,唯才是舉。材料三中,他強調人才有長短偏失,但不應該因小瑕而棄用,有司應該識才用才。兩則材料都展示了曹操對人才的廣納精神,這正如山不嫌高,海不嫌深地接納百川,表現出他以才取人的廣闊胸襟。這些都體現了曹操“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兩句流露出的求賢若渴的心情。(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江亭①杜甫坦腹江亭暖,長吟野望②時。水流心不競,云在意俱遲。寂寂春將晚,欣欣物自私。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注】①這首詩寫于公元761年,此時杜甫逃避戰亂,隱居在成都草堂。此詩是一次游臨江之亭有感而作。②《野望》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詩。表現對兄弟離散、時局艱難的憂慮和傷痛。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本詩起筆點題,寫作者在一個溫暖的天氣里游覽江亭,吟詩望遠,自然引出下文游江亭的所見所思。B.頷聯寫詩人觀水望云,于俯仰動靜間體味哲理:水流不滯,閑云自在,都出自本性;自己的心也當不爭不競,自如自在。C.頸聯融情于景,“寂寂春將晚”流露出心中的寂寞,“欣欣物自私”透露了萬物興盛而詩人獨自憂傷的悲涼。D.本詩是杜甫晚年隱居草堂之作,安寧的生活也使作者的詩風一改憂國憂民、沉郁頓挫,表現出田園之風與禪理意味?!敬鸢浮緿D.“使作者的詩風一改憂國憂民、沉郁頓挫,表現出田園之風與禪理意味”說法錯誤。詩人此時隱居在成都草堂,詩中詩人的狀態看似“閑適”,但只是表面現象,“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可看出他是忘不了國家安危的,景物之中又陷入滿腹憂國憂民的愁緒中去了。15.本詩尾聯另一版本為“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歷代評論家對這兩個版本評價不一。你認為哪一版本好,請結合全詩,從詩人形象、表現手法、結構技巧等方面說說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示例一:“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好。①前三聯描寫了作者在江亭的所見所感,表面的閑適中暗含著寂寞和愁苦。作者雖然避亂四川,仍然忘不了國家安危,于是自然聯想到江東戰亂未平,因而內心苦悶,符合杜甫憂國憂民的形象。②“江東”一句直抒胸臆,“猶苦戰”“顰眉”寫出了作者對戰亂未平的憂慮,情感深沉悲壯,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③“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在結構上照應了首聯所吟《野望》一詩,又與頷聯、頸聯的寂寞愁苦之情相契合,情感貫通,首尾呼應。示例二:“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好。①作者晚年漂泊蜀地,看到江亭暮春優美寧靜的景象,渴望歸鄉而不得,只好借“裁詩”來排遣,符合作者晚年的身世經歷和思想情感。②“故林”一句直抒胸臆,表現作者對家鄉的熱切思念,對寧靜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摯自然。③詩歌首聯寫詩人長吟《野望》,頷聯寫觀水看云,頸聯寫萬物欣欣向榮,尾聯“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突然轉至對故鄉的思念,轉換自然,合理巧妙?!窘馕觥空J為“江東猶苦戰,回首一顰眉”好。①從詩人形象入手,“顰眉”體現詩人內心的焦灼和愁苦,詩人雖然避亂在四川,暫時得以“坦腹江亭”,到底還是忘不了國家安危的,“江東猶苦戰”,國家動蕩,滿腹憂國憂民。這一形象和杜甫一貫的因國事憂愁苦悶相符合。②從表現手法入手,“江東猶苦戰”,直接點出國家動蕩狀態,“顰眉”體現詩人內心的焦灼和愁苦,直接將自己憂國憂民的感情表現出來,是直接抒情的手法。③從結構技巧入手,要看此句和前幾聯的關系性,詩歌首聯吟誦的《野望》,表現的是對兄弟離散、時局艱難的憂慮和傷痛。結尾“江東猶苦戰”正回應了吟誦這首詩的緣由。中間兩聯的寂寞愁苦之情正和尾聯的“顰眉”,整首詩情感貫通,首尾呼應。認為“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好。①從詩人形象入手,歸鄉而不得,只好借“裁詩”來排遣,正符合詩人的處境,漂泊蜀地,故土難歸。②從表現手法入手,詩句直接點出故鄉“歸未得”,心中苦悶難捱,這屬于直接抒情的手法。③從結構技巧入手,詩歌首聯吟誦的《野望》,表現的是對兄弟離散、時局艱難的憂慮和傷痛。結尾“故林歸未得”正與之相應。頷聯寫觀水看云的閑適自在,頸聯寫萬物欣欣向榮的美好,都讓作者想到美好的故鄉,但是漂泊異地難以歸鄉,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故鄉,轉換自然,合理巧妙。(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收束了對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寫,引起后面對歷史的緬懷。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2)韓愈的《師說》是寫給李蟠的。文末所說的“”,點出了李蟠的文章愛好;而“”,則說明了李蟠的儒學素養。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3)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傷人在天地間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語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4)《登泰山記》中,寫夜色已退,晨曦初現,太陽的形體未現,光芒已可見的句子是“,”。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四)課內文言文知識(17-22題)(18分)17.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D)(2分)A.雖有槁暴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C.浩浩乎如馮虛御風D.相與枕藉乎舟中1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C)(2分)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B.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C.肴核既盡,杯盤狼籍D.石蒼黑色,多平方1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情況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B)(2分)①非能水也②上食埃土③擊空明兮溯流光④舞幽壑之潛蛟⑤假輿馬者,非利足也⑥西望夏口⑦崖限當道者⑧順流而東也⑨明燭天南⑩侶魚蝦而友麋鹿?不知東方之既白?哀吾生之須臾A.①②⑧⑨/③/④⑤/⑥⑦?/⑩/?B.①⑧⑨/②⑥⑦/③/④⑤/⑩/??C.①②⑧⑨/③⑤/④/⑥⑦/⑩/??D.①⑧⑨/②⑥/③⑤?/④⑩/⑦/?20.將下列各句按句式特點分類,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②青,取之于藍③而今安在哉④崖限當道者⑤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⑥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GB3⑧余始循以入

=9\*GB3⑨少雜樹,多松,生石罅

A.①⑥/②⑤/③/④/⑦/=8\*GB3⑧=9\*GB3⑨B.①=9\*GB3⑨/②③/④⑦/⑤⑥/=8\*GB3⑧C.①⑥/②③/④⑦/⑤/=8\*GB3⑧/=9\*GB3⑨D.①⑥/②⑤/③④/⑦/=8\*GB3⑧=9\*GB3⑨A①⑥判斷句,②⑤狀語后置句,③賓語前置句,④定語后置句,⑦被動句,=8\*GB3⑧=9\*GB3⑨省略句21.下列對課本中相關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C)(2分)A.農歷每月初一為“朔”,初三為“朏”,十五為“望”,最末一天為“晦”。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古代有不同的紀年法,如年號紀年、干支紀年等?!叭尚缰铩敝小叭尚纭睘槟晏柤o年。D.京師,古代指國家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帝京”也是此意。22.課內實詞解釋(8分)(1)枉用相存()(2)淥水蕩漾清猿啼()(3)莫辭更坐彈一曲()(4)金風玉露一相逢()(5)金就礪則利()(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山川相繆()(8)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十立者()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14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小題。我一向固執地認為,是秀麗神奇的中國山水畫哺育了唐詩、【甲】宋詞空前絕后的絢麗和輝煌,成就了王維、吳道子、米芾、張旭等震古爍今的丹青宗師和繪畫巨匠。而中國的山水自然,又是擁裹著風花雪月、夾纏著離愁別緒、浸漬著愛恨怨憂的歷史境況和人生體驗。在平平仄仄的詩賦歌詠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韻的丹青繪畫中,張揚魅力。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酷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駕一葉扁舟,蕩槳西湖,賞湖光山色,夏荷秋桂,聽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撲面都是唐宋的遺風余韻;【丙】泊舟楓橋,在疏疏的江楓和寥落的漁火中,靜候殘月下的寒山寺鐘聲,于千年后再度敲亂一個游子的愁懷;(),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掛在婆娑的樹梢;穿越漫漫黃沙,在大漠深處如柱的炊煙和長河盡頭渾圓的落日里,傾聽那些長眠不醒的遠古將士們的鼾聲……【丁】南國山水的溫婉與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與奇異,西域山水的蒼涼與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與清寒,莫不令人心曠神怡。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書。暢游好山好水,猶如欣賞一部傳世名著。23.文中【甲】【乙】【丙】【丁】四處的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A.【甲】 B.【乙】 C.【丙】 D.【丁】B“在平平仄仄的詩賦歌詠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韻的丹青繪畫中,張揚魅力”,該句中,乙處前后句是并列關系,故逗號應該為分號。2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C)(2分)A.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是我特別喜愛的,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B.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酷愛,“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C.我對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特別喜愛,總喜歡“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D.我特別酷愛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細雨騎驢入劍門”的那種情調和意境是我喜歡的。A.“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總喜歡……”,錯誤,前一分句主語為“涉及山水的詩文和繪畫”,后一分句的主語是“我”,中途易轍,應統一主語。B.“特別酷愛”,錯誤,成分贅余,“酷愛”指非常愛好,與“特別”重復。D.“我特別酷愛”,錯誤,成分贅余,“酷愛”指非常愛好,與“特別”重復。25.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A.夜發清溪,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B.春江月圓,佇立如霜的江沙之上C.攜壺老酒,翹首九月初一的夜空D.月出東山,赤壁下縱一葦之所如A括號后的句子是補寫內容的主要依據,下文語境為“看看曾經照亮詩仙寬大青衫的那半輪秋月,今宵是否依舊還斜掛在婆娑的樹梢”,“詩仙”對應李白,這句話是對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意境的描繪,A項“峨眉”一詞正與之照應。(二)語言文字運用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本題共2小題,8分)被譽為“烏蒙橋王”的北盤江大橋,橋面至江面垂直距離565.4米,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大橋。彭勛的童年記憶都是翻不完的山、過不去的水,他常常想:“要是能修座橋該多好!”2013年年底,轟鳴的工程機械打破千年沉寂。彭勛返鄉創業,在橋下開起農家樂,為服務造橋人和觀橋人,更為親眼見證夢想成真。北盤江大橋選址在龍井村與臘龍村之間,這里自古就是天險。老輩人常說,只有神仙才能“變”出一座大橋來。終于,一群人來了,他們不是神仙,而是貴州高速公路集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建設者。臘龍岸橋位區溶溝、溶槽、溶洞密布,巖層間充滿半膠狀黏土,好似多孔的豆腐,專家直搖頭:“這樣的條件,基樁都沒法兒打!”經過深思熟慮和反復計算,總工程師母遺偉火膽提出新方案:將兩個160噸的鋼桁梁在200米高的上空對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建設者們按照1:1的比例進行足尺實體試驗,終于得出了方案可行的結論。2016年9月10日,北盤江大橋順利合龍!如今,彭勛的農家樂常常擠滿了游客,大家都喜歡聽他講大橋的故事。26.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終于,各地的一群建設者來了。”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①原句運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既形成對照,又照應前文,同時介紹了建設者的身份,表達對大橋建設者的敬意。②原句長短句結合,更顯靈活。短句富有節奏感,長句具體嚴密。①原文“不是……而是……”形成對照,“神仙”和“普通人”的對比,“神仙”一詞還與前文“只有神仙才能‘變出’一座大橋來”形成呼應,傳達出建設者的偉大;同時原句具體列舉“貴州高速公路集團、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等單位”增強了表達的具體性和權威性,突出了一座復雜工程背后多方力量的參與和協作,傳達出建設者們的專業性和組織的強大。相比之下,改寫句子中的“各地的一群建設者”顯得較為籠統和普通,缺乏原文那種帶來的震撼和信任感,從而原文效果更好。②從選用句式來看,原句長短句結合,表達靈活,兼顧長句的嚴密與短句的節奏感。而改句選用短句,句式富有節奏感,但表意不充分。2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比喻和引用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①比喻:將“巖層間的膠狀黏土”比作“多孔的豆腐”,喻體選用生活常見物,生動形象,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到地質條件的惡劣。②引用:引用專家的話,更具說服力。充分表達大橋施工的難度之大,突出建設的不易。①“好似多孔的豆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巖層間的膠狀黏土”比作“多孔的豆腐”,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臘龍岸橋位區地質條件復雜、不穩定的特點,表現出建造大橋地質條件的惡劣,突出了建設者面臨的挑戰和困難,生動形象。②“這樣的條件,基樁都沒法兒打”一句引用專家的話,強調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