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制圖課件:機械圖_第1頁
建筑工程制圖課件:機械圖_第2頁
建筑工程制圖課件:機械圖_第3頁
建筑工程制圖課件:機械圖_第4頁
建筑工程制圖課件:機械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工程制圖四月25機械圖一.基本視圖14.1機械圖的圖示特點表14-1機械圖與建筑圖的基本視圖對應關系投射方向從前向后從上向下從左向右從后向前從下向上從右向左機械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后視圖仰視圖右視圖建筑圖正立面圖平面圖左側(cè)立面圖背立面圖底面圖右側(cè)立面圖二.向視圖

向視圖是可自由配置的視圖。若一個機件的基本視圖不按基本視圖的規(guī)定位置配置,或不能畫在同一張圖紙上,則可畫成向視圖。這時,應在視圖上方標注大寫拉丁字母“×”,稱為“×向視圖”,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并注寫相同的字母三.斜視圖設置一個與機件的傾斜結構平行且垂直于一個基本投影面的新投影面。將傾斜結構按垂直于新投影面的方向進行投影,就得到反映它的實形的視圖,所得的視圖稱為斜視圖。

斜視圖通常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標注,必要時允許將斜視圖旋轉(zhuǎn)配置。

表示該視圖名稱的大寫拉丁字母應靠近旋轉(zhuǎn)符號的箭頭端。

也允許將旋轉(zhuǎn)符號角度標注在字母之后。

允許圖形旋轉(zhuǎn)的角度超過90°。

A45°當物體在平行于某基本投影面方向上僅有某局部結構形狀需要表達,而又沒有必要畫出其完整的基本視圖時,

可將物體的局部結構形狀向基本投影面投射,

這樣得到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

。四.局部視圖

(2)僅當表示的局部結構外形輪廓線呈完整封閉圖形時,波浪線可省略不畫。

(3)局部視圖可按基本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這時不需標注。也可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標注。

(1)局部視圖的斷裂邊界應以波浪線或雙折線表示。局部視圖畫法和標注的規(guī)定(4)對稱物體可畫一半或畫1/4(本書在簡化畫法中)。五.剖視圖

機械圖中的剖視圖相當于某些土建圖中的剖面圖。剖視圖的形成過程與建筑圖中的剖面圖相同,剖視圖的種類也有全剖視圖、半剖視圖、局部剖視圖、階梯剖視圖、旋轉(zhuǎn)剖視圖等,在此不再贅述。但剖視圖與剖面圖在標注和材料圖例的畫法上有較大區(qū)別。1.剖視圖的標注

剖視圖要在其它視圖中表達出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在剖視圖的上方注寫圖名。2.剖切材料圖例六.斷面圖

在機器或部件的裝配、安裝中,廣泛使用螺紋緊固件或其它連接件進行緊固、連接。同時,在機械的傳動、支承、減振等方面,也廣泛使用齒輪、軸承、彈簧等機件。14.2.1螺紋和螺紋緊固件14.2標準件和常用件齒輪油泵中的標準件和常用件由于標準件和常用件的用量大,需要成批或大量生產(chǎn),為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成本、確保產(chǎn)品質(zhì)量,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并發(fā)布了各種標準件的標準、常用件的部分結構要素的標準。繪圖時,對標準件和常用件的形狀和結構,不需要按真實投影畫出,只要根據(jù)標準件規(guī)定的畫法、代號或標記進行繪畫和標注,至于它們的結構和尺寸,可以根據(jù)標準件的標記,查閱相應的國家標準或機械零件手冊得出。一、螺紋的形成、要素和結構

1.螺紋的形成

在圓柱、圓錐等外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紋稱為外螺紋。在零件的孔腔、圓柱內(nèi)表面上所形成的螺紋稱為內(nèi)螺紋。螺紋是在圓柱、圓錐等回轉(zhuǎn)面上沿著螺旋線所形成的、具有相同軸向斷面的連續(xù)凸起的溝槽。在車床上車削外螺紋的情況一、螺紋的形成、要素和結構

1.螺紋的形成

形成螺紋的加工方法很多。一、螺紋的形成、要素和結構

1.螺紋的形成

對于加工直徑較小的螺孔,可先用鉆頭鉆出光孔,再用絲錐攻螺紋。2.螺紋的基本要素(1)牙型:沿螺紋軸線方向剖切,所得到的螺紋牙齒剖面的形狀稱為螺紋的牙型。常見的牙型有三角形、梯形、鋸齒形等。三角形梯形鋸齒形(2)直徑:大徑(D,d)小徑(D1,d1)

中徑(D2,d2)牙頂牙底牙頂牙底大徑中徑小徑牙型(3)線數(shù):單線,多線螺紋有單線和多線之分。當圓柱面上只有一條螺旋線所形成的螺紋稱為單線螺紋,有兩條或兩條以上在軸向等距離分布的螺旋線形成的螺紋稱為多線螺紋。螺紋的線數(shù)用n表示。(4)導程和螺距:在車削螺紋時,工件旋轉(zhuǎn)一周,刀具沿軸線方向移動的距離叫導程,即在一條螺紋線上,相鄰兩牙的軸向距離。對單線螺紋,螺距=導程,對多線螺紋,螺距=導程/n(5)旋向:左旋右旋內(nèi)、外螺紋連接的條件是:螺紋的五個要素必須完全相同,否則內(nèi)、外螺紋不能互相旋合。3.螺紋種類

按螺紋要素是否標準分(1)標準螺紋:牙型、直徑和螺距均符合國家標準的螺紋;(2)特殊螺紋:牙型符合國家標準,直徑或螺距不符合標準的螺紋;(3)非標準螺紋:牙型不符合標準的螺紋。按螺紋的用途分(1)連接螺紋:如普通螺紋、管螺紋;(2)傳動螺紋:如梯形螺紋。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1.內(nèi)外、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外螺紋的畫法

細實線畫入倒角內(nèi)內(nèi)螺紋的畫法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1.內(nèi)、外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其它的一些規(guī)定畫法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1.內(nèi)、外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其它的一些規(guī)定畫法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1.內(nèi)、外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2.螺紋旋合的規(guī)定畫法

以剖視圖表示內(nèi)、外螺紋旋合時,二、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

3.螺紋牙型的表示法

三.螺紋的類別和標注為了表達螺紋的牙型、公稱直徑、螺距、線數(shù)、旋向等基本要素,要按標準對螺紋進行標注。M161.5LH—6g—sG1/2ATr407—7e標準螺紋的標注:螺紋代號——螺紋公差帶代號——旋合長度代號螺紋代號內(nèi)容及格式如下:螺距(單線時)特征代號公稱直徑×或旋向?qū)С?P螺距)(多線時)螺紋標注示例(1)普通螺紋粗牙內(nèi)螺紋細牙外螺紋內(nèi)外螺紋旋合標記(3)梯形螺紋內(nèi)螺紋內(nèi)外螺紋旋合標記外螺紋四.螺紋緊固件定義:靠內(nèi)外螺紋的旋合作用,來連接或緊固其它部件的零件。標記:名稱標準編號直徑×長度螺栓GB5782—86M12×80六角頭螺栓雙頭螺柱六角螺母開槽螺母內(nèi)六角圓柱頭螺釘開槽圓柱頭螺釘開槽沉頭螺釘開槽錐端緊定螺釘墊圈彈簧墊圈止動墊圈開槽螺母14.2.2齒輪常用件作用:傳遞動力和速度種類:圓柱齒輪圓錐齒輪蝸輪蝸桿參數(shù):模數(shù)、壓力角標準化一、齒輪

齒輪是廣泛用于機器或部件中的傳動零件,屬于常用件。

齒輪不僅可以用來傳遞動力,并且還能改變轉(zhuǎn)速和回轉(zhuǎn)方向。一、齒輪常見的齒輪傳動形式有:圓柱齒輪錐齒輪蝸桿與蝸輪用于兩平行軸之間的傳動用于兩相交軸之間的傳動用于兩交錯軸之間的傳動二、直齒圓柱齒輪各幾何要素的名稱、代號和尺寸計算

1.名稱和代號

二、直齒圓柱齒輪各幾何要素的名稱、代號和尺寸計算

2.齒輪幾何要素的尺寸計算

三、圓柱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

1.單個圓柱齒輪

三、圓柱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

2.嚙合的圓柱齒輪

圓柱齒輪嚙合區(qū)的畫法四、齒輪與齒條嚙合

當齒輪的直徑無限大時,齒輪就成為齒條。齒輪齒條傳動可實現(xiàn)回轉(zhuǎn)運動與直線運動方式的轉(zhuǎn)換。四、齒輪與齒條嚙合齒輪與齒條嚙合的畫法五、圓柱齒輪的零件圖示例14.3.1零件圖的定義、作用及內(nèi)容1.零件圖的定義:任何機器或部件都是由零件按照一定的裝配關系和技術要求裝配而成的。用來表達機器或部件裝配關系的圖樣稱為裝配圖;用來表達單個零件的圖樣稱為零件圖。2.作用:是生產(chǎn)中指導制造和檢驗零件的依據(jù)。要表達零件的形狀、大小,還要為零件的加工、檢驗、測量提供必要的技術要求。14.3零件圖由圖可見,零件圖一般包括下列內(nèi)容:(1)一組圖形(包括視圖、剖視圖、斷面圖等)

——用以表達零件各部分的內(nèi)外結構。(2)完整的尺寸——用以確定零件各部分結構形狀的大小和相對位置。(3)技術要求——標注或說明零件在制造和檢驗時應達到的技術規(guī)范。(4)標題欄——填寫零件的名稱材料數(shù)量比例圖號及責任簽署等。14.3.2零件圖的視圖選擇主視圖:是表達零件的最主要的一個視圖

(1)考慮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和工作、安裝位置(2)盡量多反映零件形狀和結構特征視圖布置:加工位置、工作位置、自然位置數(shù)量:在表達清楚零件的前提下,越少越好;既要使圖樣清晰美觀又要充分利用圖幅種類:視圖(基本視圖主、俯、左、右、仰、后、局部視圖、斜視圖等)、剖視圖、斷面圖一.軸套類零件的表達

零件分為標準件、常用件和一般零件。一般零件根據(jù)的結構形狀,又可分為四類:軸套類零件、盤蓋類零件、叉架類零件、箱體類零件軸套類零件:(1)畫圖時一般將軸線水平橫放,并將小直徑一端朝右,平鍵鍵槽朝前,加工位置(2)常用主視圖、輔以斷面圖、局部視圖、局部剖視圖、局部放大圖等方法表達出鍵槽、退刀槽二.盤蓋類零件的表達盤蓋類零件:(1)這類零件主要在車床上加工,選擇主視圖時,一般考慮加工位置,將軸線水平位置。對于加工不以車削為主的箱蓋,可按工作位置放置(2)通常采用兩個完整的視圖,主視圖常用剖視圖表達孔、槽等結構,另一視圖表示外形輪廓,一般直徑小的一端放在右邊三.叉架類零件的表達叉架類零件:常以工作位置放置,主視圖常根據(jù)結構特征選擇,以表達它的形狀特征、主要結構和各組成部分的相互關系。根據(jù)零件的具體結構形狀,選用其他視圖,常需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本視圖,以及局部視圖、斷面圖等表達方式四.箱體類零件的表達箱體類零件:3--4個視圖,以工作位置和自然位置為主14.3.3機械圖的尺寸標注

1.尺寸標注的基本要求與建筑圖類似,機械圖尺寸標注的也有基本要求:正確——所標注的尺寸應嚴格遵守國家標準中有關尺寸標注的

規(guī)定,注寫的尺寸數(shù)字要準確。完整——所標注的尺寸必須齊全,能夠完全確定立體的形狀和大小,不重復,也不遺漏。清晰——每個尺寸在圖形中的布置應該適當、清楚,便于看圖。合理——

所注尺寸符合設計和加工、測量要求。應掌握尺寸基準的選擇原則;分清重要尺寸和非重要尺寸;重要尺寸應從主要基準注出,非重要尺寸應從便于加工和測量出發(fā)注出2.基本體、截交、相貫后立體的尺寸標注3.尺寸標注的基本原則尺寸盡可能標注在表示形體特征最明顯的視圖上同一形體的尺寸應盡量集中標注,并盡可能的標注在該形體的兩個視圖之間尺寸盡量不要標注在虛線上同一方向的尺寸,在標注時應排列整齊,小尺寸在內(nèi),大尺寸在外.回轉(zhuǎn)體的整圓或大半圓標注直徑,前面加

,注在非圓視圖上;半圓或小半圓標注半徑,前面加R,注在是圓視圖上。零件上的主要尺寸必須直接注出:主要尺寸是指直接影響零件在機器或部件中的工作性能和準確位置的尺寸,如零件間的配合尺寸、重要的安裝定位尺寸等避免出現(xiàn)封閉尺寸鏈標注尺寸要便于加工和測量14.3.4零件圖的技術要求零件加工過程中需要達到的技術指標--表面粗糙度--形狀和位置公差--尺寸公差--熱處理及表面修飾說明特殊加工要求、檢驗和實驗說明、材料要求說明1.表面結構要求(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幾何特征,稱為表面粗糙度是評定零件表面質(zhì)量及光滑度的一項技術指標,零件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的數(shù)值越小,表面越光滑,加工成本也越高。用的最廣的表面粗糙度的參數(shù)是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其常用單位μm。它是零件表面偏差絕對值的算術平均值。基本符號的畫法H=1.4h其中h為字高

d=h/10加短劃:表面特征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車、銑、鉆、磨……加圓圈:不去除材料,鑄、鍛、粉末冶金等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外觀情況,加工方法和應用舉例:Ra/μm表面外觀情況主要加應用舉例不可辨加工痕跡方向

粗車、粗銑、粗刨、鉆、粗紋銼刀和粗砂輪加工明顯可見刀痕可見刀痕微見刀痕可見加工痕跡微見加工痕跡看不見加工痕跡可辨加工痕跡方向微辨加工痕跡方向暗光澤面亮光澤面鏡狀光澤面霧狀鏡面鏡面

粗糙度值最大的加工面,一般很少應用

粗車、刨、立銑、平銑、鉆

精車、精銑、精刨、鉸、鏜、精磨等

精車、精鉸、精拉、精鏜、精磨等

研磨、拋光、超級精細研磨等

不接觸表面,不重要的接觸面,如螺釘孔、倒角、機座底面等

要求很好密合的接觸面,如滾動軸承配合的表面、錐銷孔等;相對運動速度較高的接觸面,如滑動軸承的配合表面、齒輪輪齒的工作表面等

精密量具的表面、極重要零件的摩擦面,如氣缸的內(nèi)表面、精密機床的主軸頸、坐標鏜床的主軸頸等0.2502512.56.33.21.60.80.40.100.050.0250.0120.006

沒有相對運動的零件接觸面,如箱、蓋、套筒要求緊貼的表面、鍵和鍵槽工作表面;相對運動速度不高的接觸面,如支架孔、襯套、帶輪軸孔的工作面等2.幾何公差(形位公差)定義:幾何公差,即形狀和位置公差,是指零件的實際形狀和實際位置對理想形狀和理想位置所允許的變動量。幾何公差各項目符號所注形位公差代號表示:滾柱實際軸線與理想軸線之間的變動量,即直線度必須保持在Φ0.006mm的圓柱面內(nèi)。

圖中安裝錐齒輪軸的兩孔軸線要保持一定的垂直位置:

所注位置公差,即垂直度說明一個孔的軸線,必須位于距離為0.005mm、且垂直于另一個孔的軸線的兩平行平面之間。形狀公差位置公差3.常用熱處理及表面處理方法3.常用熱處理及表面處理方法名稱代號說明目的退火5111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以一定速度緩慢冷卻。用于消除鑄、鍛、焊零件的內(nèi)應力,以利切削加工,細化晶粒,改善組織,增加韌性正火5121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在空氣中冷卻。用于處理低碳和中碳結構鋼及滲碳零件,細化晶粒,增加強度和韌性,減少內(nèi)應力,改善切削性能。淬火5131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保溫一段時間,然后急速冷卻。提高鋼件強度和耐磨性。但淬火后會引起內(nèi)應力,使鋼變脆,所以淬火后必須回火回火5141將淬硬的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某溫度,保溫一段時間,然后冷卻到室溫。降低淬火后的內(nèi)應力和脆性,提高鋼的塑性和沖擊韌性。調(diào)質(zhì)5151淬火后在(450-650)℃進行高溫回火。提高韌性及強度。重要的齒輪、軸、絲杠等零件需要調(diào)質(zhì)。表面淬火5210用火焰或高頻電流將鋼件表面迅速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急速冷卻。提高鋼件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而芯部又保持一定的韌性,使零件既耐磨又能承受沖擊,常用來處理齒輪等。滲碳5310將鋼件在滲碳劑中加熱,停留一段時間,使碳滲入鋼的表面后,再淬火和低溫回火。提高鋼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抗拉強度等。主要用于低碳、中碳(C<0.40%)結構鋼的中小零件時效處理時效低溫回火后,精加工之前,加熱到(100-150)℃保持5-20h,空氣冷卻;對鑄件也可以放在露天中一年以上進行天然時效處理。消除內(nèi)應力、穩(wěn)定形狀和尺寸,常用于處理精密機件,如量具、精密絲桿、床身導軌、精密軸承等。發(fā)藍發(fā)黑發(fā)藍或發(fā)黑將零件置于氧化性介質(zhì)內(nèi)加熱氧化,使表面形成一層氧化鐵保護膜。防腐蝕,美化,常用于螺紋連接件。4.公差與配合(1)基本概念零件的互換性:從同一規(guī)格的一批零件中,任取一件,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加工,就可以與有關零(部)件順利裝配在一起使用。在機器制造中,遵循互換性原則,無論在設計、制造和維修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技術和經(jīng)濟意義,不僅可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而且能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和降低成本。為了使零件具有互換性,應該把每個零件的相應尺寸加工成一樣大小——誤差——控制——變動范圍:允許尺寸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nèi)有一定變動量,這個變動量就是尺寸公差,簡稱公差。公差:允許零件實際尺寸的變化量。有關術語基本尺寸:設計時所給的尺寸。實際尺寸:加工后所得的實際尺寸。極限尺寸:允許實際尺寸的變動的極限值。最大、最小尺寸偏差:極限尺寸與基本尺寸的代數(shù)差。上偏差ES(es)、下偏差EI(ei)公差帶:上偏差與下偏差之間的范圍或區(qū)域(2)標準公差與基本偏差

孔、軸的公差帶由標準公差和基本偏差兩個要素組成,標準公差確定公差帶的大小,基本偏差確定公差帶的位置。標準公差等級:標準公差是國標規(guī)定的用來確定公差帶大小的標準化數(shù)值

。標準公差按基本尺寸范圍和標準公差等級確定,分20個級別,即IT01、IT0、IT1至IT18。隨著IT值增大,精度依次降低,公差值也由小變大。IT01~IT11用于配合尺寸,IT12~IT18用于非配合尺寸。標準公差數(shù)值表:查表舉例:

軸的直徑為45mm,標準公差等級IT為6,則其公差為:360.40.611.52.545812183048750.120.180.300.480.751.21.8大于至

IT01IT0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IT15IT16IT17IT18030.30.50.81.2234610142540600.10.140.250.400.601.01.46100.40.611.52.546915223658900.150.220.360.580.901.52.210180.50.81.2235811182743701100.180.270.430.701.101.82.718300.611.52.546913213352841300.210.330.520.841.302.13.330500.611.52.54711162539621001600.250.390.621.001.602.53.950800.81.2235813193046741201900.300.460.741.201.903.04.68012011.52.5461015223554871402200.350.540.871.402.203.55.41201801.223.55812182540631001602500.400.631.001.602.504.06.3180250234.571014202946721151852900.460.721.151.852.904.67.22503152.54681216233252811302103200.520.811.302.103.205.28.131540035791318253657891402303600.570.891.402.303.605.78.9400500468101520274063971552504000.630.971.552.504.006.39.7標準公差等級/μm/mm基本尺寸/mm0.016mm

?

16基本偏差:用來確定公差帶相對于零線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線,絕對值較小的那個偏差。

基本偏差代號用字母表示,對孔用大寫,對軸用小寫(非I,L,O,Q,W)。孔公差帶軸公差帶基本偏差為下偏差基本偏差為上偏差

為了滿足不同的配合要求,國家標準規(guī)定孔、軸公差帶由以下兩個要素組成:基本偏差確定公差帶位置標準公差確定公差帶大小標準公差:確定公差帶大小。基本偏差:確定公差帶位置。公差帶代號:孔、軸的公差帶代號由基本偏差代號與標準公差等級代號組成。

φ50H8-----H基本偏差代號;8公差等級代號;H8孔的公差帶代號

φ50f7------(查p347,p348表29,30)(3)配合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配合種類: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上方,有間隙。過渡配合:孔的公差帶和軸的公差帶重合過盈配合:裝配時有過盈,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下方間隙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上,任取一對孔與軸配合,孔軸之間總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為零)。孔最大軸最小最大間隙最小間隙軸最大孔最小最小間隙最大間隙最小間隙等于零孔公差帶軸公差帶過盈配合:孔的公差帶完全在軸的公差帶之下,任取一對孔與軸配合,孔軸之間總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為零)。最大過盈最小過盈最大過盈最大過盈孔公差帶軸公差帶最小過盈最小過盈等于零過渡配合:孔和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任取其中一對孔與軸相配,孔軸之間可能有間隙,也可能有過盈。最大間隙最大過盈最大過盈最大間隙最大過盈最大間隙配合的代號由孔和軸的公差帶代號組成,寫成分數(shù)形式,分子為孔的公差帶代號,分母為軸的公差帶代號如:φ32H7/f6,即孔的直徑在32—32+0.025之間,而軸的直徑在32-0.041—32-0.025之間,屬間隙配合。(4)配合的基準制

國際確定了配合的兩種基準制:基孔制和基軸制。基孔制: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組成的各種組合。

基孔制的孔稱為基準孔,以基本偏差代號“H”表示,其下偏差為零。0-0+基準孔的基本偏差代號為“H”。公差帶圖: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基準孔基孔制,當軸的基本偏差代號a~h都為間隙配合基軸制配合——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公差帶構成的各種配合稱基軸制配合。公差帶圖:+00-基準軸間隙配合過渡配合過盈配合

基孔制中的軸,a~h用于間隙配合,j~zc用于過渡配合和過盈配合;基軸制中的孔,A~H用于間隙配合,J~ZC用于過渡配合和過盈配合。

基軸制的軸稱為基準軸,以基本偏差代號“h”表示,其上偏差為零。(5)尺寸公差的標注方法標注極限偏差:零件圖:上、下偏差如孔φ32+0.0250,其中,32為基本尺寸,+0.0250為極限偏差,+0.025為上偏差,0為下偏差。又如軸φ32-0.025-0.041標注公差帶:裝配圖:公差帶代號標準公差等級代號IT,后跟代表基本偏差的字母時,可省略IT。(數(shù)字越小,精度越高)φ32H7,φ32f6,可從相應標準上查。

Φ32H7/f614.4.1裝配圖的定義及作用一.裝配圖的定義:任何機器或部件都是由零件按照一定的裝配關系和技術要求裝配而成的。表示機器或部件的結構形狀、裝配關系、工作原理和技術要求的圖樣稱為裝配圖。二.裝配圖的作用:

1繪制零件圖的依據(jù)。

2零件裝配成部件的依據(jù)。零件圖與裝配圖的關系:一般說,先有裝配圖,再有零件圖。裝配圖表達零件的主要形狀,具體形狀要看零件圖。14.4裝配圖裝配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