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裝………………○………………訂………………○………………線………………○………………○………………外………………○………………裝………………○………………訂………………○………………線………………○………………○………………內………………○………………裝………………○………………訂………………○………………線………………○………………此卷只裝訂不密封歷史第=PAGE2*2-13頁(共=SECTIONPAGES3*26頁)歷史第=PAGE2*24頁(共=SECTIONPAGES3*26頁)絕密★啟用前2024屆高三1月大聯考考后強化卷(全國乙卷)歷史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24.據學者考證,西周時期,“大(太)室”“大(太)廟”通常居于城市的核心位置,周邊分布著所謂的“卿士宗族所居之宮”,當時呈現“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面貌。據此可知,西周A.宗法制度決定城市布局 B.貴族政治制約經濟結構C.血緣關系影響社會生活 D.等級制度主導商業關系25.錢穆先生曾說:“魏晉南北朝時代一切學術文化,必以當時門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當時一切學術文化,可謂莫不寄存于門第中,由于門第之護持而得傳習不中斷;亦因門第之培育,而得長有發展。門第在當時歷史進程中,可謂已盡其一分之功績?!睋丝芍狝.門第觀念培育有利于歷史文化進步 B.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關鍵C.士族門第發展與文化演進相互推進 D.士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推動文化發展26.唐宋時期,在鄉村形成了“富民”群體。宋代富民“雖田連阡陌,家資巨萬,亦只與耕種負販者同是一等齊民”。他們主要通過租佃契約實現對耕種者的剝削,沒有任何特權。這說明宋朝時期A.商品經濟高度繁榮發展 B.市民群體開始形成C.社會成員身份趨于平等 D.科舉促進階層流動27.明清時期,中央政府在治理土司地區時,奉行“齊政修教”的方略?!褒R政”主要強調土司地區與經制州縣在政務與相關制度等方面的一致性;“修教”主要是指國家在土司地區建立多種學校,強制土司及其子弟入學讀書。由此可見,“齊政修教”旨在A.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B.完善國家行政結構C.實現儒學思想的世俗化 D.加強邊疆地區管理28.下圖為清末知識分子成立政治社團情況示意圖。圖中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權力的下移 B.知識分子群體的不斷壯大C.民族危機的加深 D.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29.1919年,上海學生聯合會的一份罷課說明書中說:“全世界本來都傾聽威爾遜的話語,就像先知的聲音,它使弱者強壯,使掙扎的人有勇氣。”受此影響的中國人努力“尋找這個新紀元的黎明,可是中國沒有太陽升起,甚至連國家的搖籃也給偷走了”。這體現了A.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 B.五四運動的時代價值C.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 D.中國人民的全面覺醒30.1938年4月,“西南聯大”成立,在教授們的帶領下,聯大師生足跡遍布云、川、貴各地,認真進行考察,對鋁、錫、鐵等礦產都有新發現。西南聯大的學生,很多被分配到大后方的公立或私立中學里,把西南聯大的優良傳統帶到了學校和各族學生中。這些舉措A.推動國統區經濟快速恢復 B.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有效地抵抗了日軍的侵略 D.有利于后方經濟文化發展31.在當今時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國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既引入平等、開放、合作、共享的中國治理觀,又著力解決經濟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擴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損的不平衡發展問題。由此可知,中國智慧A.推動了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興起 B.利于提升全球綜合治理能力C.致力于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弊端 D.打破了西方的霸權主義政策32.亞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記載了雅典將軍對軍事違紀處罰的權力:將軍有權對違反軍紀的下屬處以拘禁、驅逐或罰金,甚至是死刑。但是,將軍們因擔心回國后遭受審判,通常在執行違紀處罰時有所顧慮,從而大大削弱了懲罰的效力。這一現象反映了雅典A.民主政治存在一定的弊端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保障C.司法審判有較大的隨意性 D.公民參政熱情日趨高漲33.下圖是1831年英國的一幅漫畫。畫面左側的人正高舉著寫有“改革”的斧頭,砍向寫著“衰敗的選邑制度”的樹干;而畫面右側的人則極力護佑這棵即將傾倒的樹干。由此可知A.工業資產階級取得了合法席位 B.工業革命已經在英國完成C.議會改革的呼聲得到廣泛支持 D.君主立憲制需進一步完善34.長期以來,美國人崇尚個人奮斗,視福利救助為民間自愿行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進步運動”興起后,許多州政府承擔起部分提供社會福利的責任。這說明美國“進步運動”A.主張建立福利國家 B.發端于工人斗爭C.背棄個人奮斗傳統 D.推動了政府干預35.撤退的殖民主義者匆匆劃定的邊界毫無理性,難以防御,而且難以維持。殖民政權采取了三種退出戰略:它們把歷史上敵對的社區交入單一國家或者迫使不情不愿的伙伴社區和民族建立不穩定的“聯邦”超國家,或者將任何一方都難以接受的邊界強加于新獨立的國家。這些現象主要說明A.民族自決原則得到貫徹 B.第三世界面臨嚴峻挑戰C.世界殖民體系徹底崩潰 D.去殖民化成為時代潮流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41~4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5~47題為選考題,考生任選一題作答,若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材料一1933年1月,蘇區中央局《關于鞏固黨的組織與領導的決議》指出:“一切工作要推動支部去進行,建立起中心和模范支部,務使支部成為工廠作坊鄉村街道群眾中和其周圍一切群眾政權武裝組織中強有力的領導者。”同年3月,蘇區中央局組織部召開閩、贛兩省組織工作會議,重點介紹和推廣了模范黨支部——興國縣高圩區黃岑鄉黨支部的經驗。黨支部在土地革命斗爭和蘇區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黨支部領導鄉蘇維埃、鄉工會和鄉貧農團的工作,積極開展宣傳教育和文化運動。——摘編自張明楚《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建設史》材料二1939年1月,晉察冀邊區發出《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關于村選舉的指示信》,根據這一指示信,縣、區兩級成立村選促進會,村成立村選籌備會。通過村選,大批農民當選公職。據統計,在1940年的選舉中,冀中地區的村代表中,地主、富農代表占8.1%。到了1941年和1942年,按“三三制”改造過的村政權中,各階層所占比例的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如太行五分區281名村代表中,地主、富農占了21.1%。1942年9月,中共中央頒布《關于統一抗日根據地黨的領導及調整各組織關系的決定》。根據這個決定,黨委具有領導該地區黨政軍民所有工作的職權,一切鄉村政治力量和社會組織都必須在黨委的領導下進行活動。——摘編自許福?!对囌摽箲饡r期根據地鄉村治理模式的建構(1937—1945)》(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中央蘇區基層治理的特點及影響。(12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中央蘇區相比,抗日根據地基層治理的新變化。(8分)(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黨在根據地基層治理的啟示。(5分)——摘自鐘義信《社會動力學與信息化理論》觀察上面示意圖,提取關聯信息,任選角度自擬一個題目,并結合兩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材料1881年,俾斯麥意識到光靠“鞭子政策”無法解決當時的社會問題,需要輔以“糖果政策”改善工人的處境。因此,德國先后制定了1883年《疾病保險法》、1884年《工傷事故保險法》和1889年《傷殘和老年保險法》。這三項社會保險立法均規定了雇工與雇員的職責,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權益。此后,這三項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到1911年,德國政府把諸多社會保險法令集合為一部法典,這部法典基本上奠定了現代德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這些“溫和的手段”起到了誘使工人離開階級斗爭軌道的作用,還產生了較大的示范效應,西歐各國紛紛效仿。——摘編自丁建定《試論近代晚期西歐各國的社會保險立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德國社會保險立法的背景。(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德國社會保險立法的影響。(9分)材料二戰后,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加強了確定戰后安全合作原則的磋商,于1947年2月12日發表了《關于安全合作的聯合聲明》?!堵暶鳌返陌l表標志著加、美兩國在安全領域展開了全面的合作,它是二戰以來兩國安全合作關系的延續和加強。這種合作包括軍事人員的交流、武器的研發、情報的交流、軍事裝備和部隊訓練及組織的統一化和標準化、互相使用對方軍事設施等。20世紀50年代初期,蘇聯的軍事技術實現了飛躍,為了適應新的安全形勢,加、美兩國加快了在北美大陸的雷達預警系統建設,夯實了北美大陸空防體系的物質基礎。此外,美國獲得了越境飛行及戰時在加拿大軍事基地部署戰略轟炸機及儲存核彈頭的權利;1958年5月12日,北美空防司令部建立,北美空防一體化進程加速,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美集體安全機制取得了重大進展。——摘編自徐藍主編《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加、美兩國戰后安全合作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加、美兩國戰后加強安全合作的原因。(9分)材料馬端臨(約1254—1323),宋元之際史學家。他出身相門,“家傳鼎鼐之譜,幼皤(翻)館閣之儲”。南宋滅亡后,他把畢生精力傾注于《文獻通考》的編著。此間,歷代意識形態的得失問題和田制、稅制、官制、兵制的利弊問題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引起了馬端臨的高度關注。馬端臨又究尋到秦漢以降公私藏書十亡六七的慘痛現象,殊感兵敗國破之時常為圖書蒙厄之日。從《文獻通考》全書看,他一方面“旁搜遠紹,門分匯別”,另一方面“參稽互察……融會錯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