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
課時3課時
認識圖形(二),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
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己經能夠區分常見的立體圖形了,這
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
學情分析
四邊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
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
活動體會圖形特征,感知圖形間的關系。
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
知識
征,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
目標
圖形。
教學目標能力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
目標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情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
目標意識。.
教學方法觀察法、操作法、探究法
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
教學重點
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1
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
教學難點
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活動補充、總結
第一課時:認識圖形(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直觀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
狀和邊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
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分這兩種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簡單區分與判斷。
2
教學方法: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小朋友們還
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利用學具
模型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卜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學生利用學具
模型在紙上畫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一畫。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二、鞏固發展
有什么特點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學生小組討論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并且派代表全
圖形。班交流。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
3.練習一的第1題。
請小朋友涂一涂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說一說
圖涂什么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匯報哪些涂成黃
色,哪些涂成藍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同桌畫一畫自己喜
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歡的圖形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
形?
涂一涂圓、正方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么數的?有什么好方法?形、長方形、三
角形的顏色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折再對折。同桌合作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學生獨立完成
觀察結果。
四、總結
觀察結果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么?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
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想問的?
五、課堂作業
長方形、正方
1.我來選一選形、三角形、圓
O7□?口
各有什么特
點?你有什么
想問的?
ai)?
是長方形,是正方形,是圓,
是三角形,是平行四邊形?!酢?/p>
n
2.我來涂一涂。(給正方形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六、板書設計: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教學反思:
5
第二課時:認識圖形(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3頁及練習一第1一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
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
稱;并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
生活中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
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6
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學生回答
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讓學生動手在釘子板上圍、用小棒拼平行四
邊形。
教學用具:長方形模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課件、
小棒。
學生活動,教師
教學方法:實踐操作法
巡視,了解學生
教學過程:
折紙的情況
一、復習鋪墊
出示長方形問“小朋友們,誰愿意來介紹一下這位老朋
友?他介紹得對嗎?”接著出示第二個圖形(正方形),
問:“這個老朋友又是誰呢?”再出示圓「它叫什么名字?
這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二位老朋友。我
發現你們很喜歡折紙,是嗎?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在小組里交流。
個折紙的游戲,高興嗎?
二、啟發思維、引出新知
1.認識三角形
(1)教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紙,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小組里交流。
學生回答:這是正方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紙對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7
(3)交流。你們會像他一樣折嗎?
(4)折好后把兩個三角形剪下來。要想知道這兩個三練習鞏固
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樣,你能有什么辦法?(把它們疊在一
學生獨立完成。
起)這就是完全一樣。
(5)現在我們手里都有這樣兩個一樣的三角形,用它
們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圖形?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
視,
交流探討。同學們可能拼出以下幾種圖形:三角形、長
方形、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每出現一種拼法,請一位同
學在投影儀上向大家展示。
1.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這個圖形就
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一一平行四邊形。(出示圖
形,并板書:平行四邊形)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
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
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
面變成了一個什么圖形?”
小結: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其實只要把它稍微變一
變,就是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你看:(演示長方形變平行
四邊形)。對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邊形
可以變的特點制作了很多東西,如:籬笆、樓梯、伸縮門、
可拉伸的衣架等。
三、體驗深化
9
10
第三課時:認識圖形(3)
教學內容:P6?P7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狀
以及特征。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七巧板,認
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物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11
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
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
生說長方形的
教學難點:圖形的分解與組合。
特點。結論:
長方形有四條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法
邊,是長長的。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長方形的特點。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說長
仔細觀察,用那
方形的特點。結論:長方形有四條邊,是長長的。
個物體能畫出
2.正方形的特點。課件出示一個正方形,讓學生說正左邊的圖形?
方形的特點。圈一圈。
結論:正方形有四條邊,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說一說:長方
體有幾個面?各
1.第7頁練習一第6題。
個面分別是什
仔細觀察,用哪個物體能畫出左邊的圖形?圈一圈。么圖形?是不
是長方體的每
2.第7頁練習一第7題。
個面大小、長短
出示長方體,誰來說一說:長方體有幾個面?各個面分
都一樣呢?
別是什么圖形?是不是長方體的每個面大小、長短都一樣
呢?
3.第6頁練習一第4題。
12
昨天我們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圖形,拼出了自己喜歡的圖
案,今天我們繼續來玩拼一拼的游戲。
動手,匯報。
三、課堂小練筆
請你運用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畫畫一幅簡單的圖畫。
2.用我們學過的//____|組成三角
形,可以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幾種圖形組合,圖形個數不
限C看看哪個小朋友畫出的最多。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利用七巧板拼三角形
教學
反思
13
教學內容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課時13課時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1、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2、用“20
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即“用數學”。本
學情分析
單兀的計算安排了兩個例題,但實際分二個層次展開的。第一曾用游園會的
情境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過程,感受數
14
學的作用與樂趣。第二層通過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為“十幾減幾”
的學習構建基本的學習思路。第三層借助“十幾減9”的思維方法,運用知
識的遷移的辦法,引導學生學習“十幾減幾”其他多道題目的口算方法。
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的口
知識目標
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問題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學過程
教學重點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以及解答應用題。。
教學方法講授法、講練結合、自主探究、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活動補充、總結
15
第一課時:十幾減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抽思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2、能正確地、比較熟練地進行十幾減9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129+()=13
9+()=149+()=15
9+()=169+()=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16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
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
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
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1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
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
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
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
套中了幾個?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
17
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5”o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
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
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
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
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
什么方法計算。
四.一分鐘測試
1.圈一圈,算一算
「(2)
QQQQQQQ
QQQQQ00靛屋超刎
—m-9=□—胸蟆禰》------
12-9=口
17-9=0
(3)
(4)
i5-9=n
五、板書設計:
十幾減9
課后反思:
19
第二課時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組織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練習十幾減9的
減法,進一步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練習十幾減9,允許不同的學生用
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并進行算法的擇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簡單的推理能力和表達能
力C
教學重難點: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堂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1)9+()=15(2)9+()=18
15-9=()18-9=()
20
⑶9+()=14⑷9+()=17
14-9=()17-9=()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
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1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
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
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o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
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
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21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
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一分鐘測試
1.在。里埴上“>”、“<”或“二”
)=15
3011-94015-9
9+()=179+()=149+()=12
四、板書設計: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課后反思:
22
23
9+()=168+()=13
9十()=15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圓面內容。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
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
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
“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
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
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
24
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
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
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一分鐘測試
圖一回.并一算
期爭承卷爭
?浮夢參N多多
16—8=15-8=
8+5=8+3=8+6=
13-8=-11-8=14-8=
用你母女的方法計并」
10-8=-13-8=■16-8=
-11-8=14-8=*17—8=
12-8=15-8=-18-8=
四、板書設計:
十幾減8
9+()=168+()=13
9+()=158+()=11
課后反思:
25
第科課時十幾減7、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
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6
1、口算
11-814-913-815-9
11-917-912-8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c
6+()=128+()=13
5十()=117+()=14
9+()=166+()=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里有多少條金
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后)再讓學生猜
一猜隱藏到水草后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
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
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27
28
29
而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
育C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科書P15第4題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6頁的第7題。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教師
在巡視過程要加以提示,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提醒學生不
要漏寫。
2.完成P16頁的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
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6頁的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數學游戲
教科書P16頁的第6題。教師準備好兩套不同顏色的卡
片,一套寫上14一8、12—5、12—4.16—9、15—8.11
—3、14—9、14—8、13—6、13—8等算式卡片;一套寫
上5、6、7、8等數字卡片。開始“找朋友”游戲。
游戲開始時,教師先指定一名手拿數字卡片的學生到講
30
臺上來,比如:5o這名學生手舉卡片問全班學生:“5,
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一9”、“13—8”卡片
的學生接著說:“5的朋友在這里?!边呎f,邊跑上講臺,
站在拿5卡片的學生的兩旁,再齊問臺下的學生:“我們
算得對嗎?”全班學生齊答:“對、對、對?!本o接著熱
烈鼓掌。
其余各題也按上法進行。
四、一分鐘測試
1、在O里填上或“二”。
5+90149018-107+8016
10-8071203+89+6015
9喧一留
乙、異外。
8+7=12-12=6+10=12+4=
7+5=2+8=7+0=8-3=
19-9=16-4=2+7=6+9=
11-10=9-0=0+0=9+9=
五、板書設計
6+()=128+()=13
5+()=117+()=14
9+()=166+()=13
31
課后反思:
第六課時十幾減5、4、3、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5、4、3、
32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
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1-814-613-815-6
11-717-912-716-8
2.看卡片,說出()里應填多少。
3+()=125+()=13
2十()=115+()=14
4+()=124+()=13
3.12—6=6,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投
1.出示例4。
(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⑶小結。
三、鞏固練習
33
34
第七課時十幾減兒練習課(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
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
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科書P18第3題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8頁的第4題。
首先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在練習本上寫減法算式。
2.完成P18頁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
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9頁的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5
三、作業
1、算一算。
6+9=9+8=3+9=9+9=
12-9=17-9=14-9=16-9=
2、填數。
9+()=14()+9=16()=18
14-9=()15-9=()18-9=()
四、板書設計
練習四1,2,3,4,5
課后反思:
36
第八課時十幾減幾練習課(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正
確地迅速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
過程與方法:訓練學生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進行
辯證唯物主義的“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9頁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P19頁的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訂正,對個別減法題目要求學生說
出思考過程。
3.完成P19頁的第9題0
37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布置作業
1、直接寫出得數。
10+7=9+6=5+9=8+4=
9+4=2+9=7+6=9+8=
16-4=10-9=10-4=10-3=
算一算。
9+2=9+5=9+8二9+7=
11-9=14-9=17-9=16-9=
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
12-9=18-9=14-9=11-9=
16-9=15-9=13-9=17-9=
4、完成練習四6,7,8,9,10
課后反思:
38
39
12—87+917—8
16—715—511+2
2、★★★★★★★★
?????
★和?一共有多少個?
3、△△△△△△△△△△△
還剩多少個△?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20頁的圖。(讓學生觀察畫面內容,用
自己的語言講一講畫面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結合,互述畫
面內容。)
2.板書: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我們隊踢進
了4個。
教師:同學們看到這些話,想一想問題是什么?
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教師:這道題的己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該怎樣列式?
為什么這樣列式?
教師提醒學生凡是應用題,得數后面都應該寫上
40
它的單位名稱,并加上括號。
有一個信息“我們隊踢進了4個?!边@個條件有用嗎?
介紹多余條件。
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
小結:今天我們學的是圖文應用題,今后我們在
做應用題的時候看清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如:第
(1)題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總數用加法。(2)、
(3)兩題是知道兩個數的總數和其一個部分數,求另一個
數是多少用減法。(可讓學生自行討論教師再進行總
結)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20的“做一做”。
提問:這里有幾個條件?有沒有多余條件?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我養了8條小金魚,我養的和你同樣多。他們一共
養了多少條小金魚?
□□□=□(條)
答:一共養了()條小金魚。
3、教室里面有12小同學,出去了2人。教室里還有幾
個小同學?
□O□二口(人)
41
答:還有()小同學。
4、我有9顆水果糖,吃了一些,還剩3顆,吃掉多少
顆?
□00=0(顆)
答:吃了()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第十課時解決問題(二)
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兒的應用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
42
2.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
用題,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卜面各題。
16-713-917-8
12-56+1312+4
2.比多少。
OOOOO□□□□□□□□
△△△OOOOO
△0
O△O□
比—比—
教師: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學例6。
1.出示例題。指名讀題。知道小雪、小華各套中多少
個?
2.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可以怎么解決?
3.讓學生自己擺學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8個,小華套中12個。
43
教師:請大家用擺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擺小雪的個數,
第二行擺小華的個數。學生動手擺小棒,并向學生說明小
雪和小華的個數要一個對一個地擺,這樣便于觀察。
提問:哪一行擺得多?并指出小華比小雪多的個數,說
出小華比小雪多了幾個。
教師邊提問邊檢查學生擺得是否正確,再指定一、二個
學生擺給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師根據學生擺的情況,啟
發學生思考,小華比小雪多得的個數,就是小華比小雪多
擺了幾個。
4.教師:剛才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知道小華比小雪
多擺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華比小雪多套了4個。那么大
家想一想,這一道應用題告訴我們的條件是什么,要我們
求的問題又是什么?
教師:要求小華比小雪多套幾個,應該怎樣想呢?(就
是要求小華比小雪多的部分)
教師:用什么方法計算?
5.請學生列式:12-7=4(朵)
三、鞏固練習
1.我有16個蘋果,媽媽有9個蘋果,媽媽比我少幾個
蘋果?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圓白菜。圓白菜比大
白菜多多少棵?
44
3,完成P21頁的“做一做”。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的應用題里,告訴我們兩個數,要求一個數
比另一個數多幾,首先要分清哪個數比較多,再想比較多
的數是哪兩部分組成的,從它里面去掉和另一個數同樣多
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個數多的,用減法計算。
第十一課時解決問題練習課
教學目標
45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簡單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學會解答簡
單的減法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完成教科書P22第2題
二、完成教科書P22第4題
讓學生觀察畫面,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全班訂正。
三、完成教科書P22第1題
讓學生根據畫面意思,進行編題。(小紅和小麗每人要
寫15個大字,小紅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小麗還要
寫6個字,她己經寫了幾個字?)引導學生找出題目的已知
條件和問題,再列式解答,全班核對。
四、完成教科書P21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在指定的時間內檢查學生的計算質量,
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給予表揚。
五、完成教科書P23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教師任意指一兩題,
請學生說出思考過程。
六、完成教科書P23第8題
七、課堂練習
1、今天我要做14道題,已經做好9道,還要做幾道?
46
2、教室里有12個同學,其中女同學有5個。男同學有
幾個?
3、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7個。還剩幾個?
4、同學們植樹,第一組植樹6棵,第二組植樹8棵,
一共植樹多少棵?
八、板書設計
練習五
47
第十二課時整理和復習(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
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通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
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
練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
起來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并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
這36道題?
二、探索規律
學生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
(2)、每?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
48
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引導學生得出:
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規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
也依次遞增lo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么有規律的排列?還
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
五、口算練習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
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
5、完成練習六第1題
49
6、完成練習六第2題
六、布置作業
1、直接寫出得數。
8+6=12-4=18-9=11-2=
13-8=7+9=11-5=6+5=
17-9=14-7=15-7=16-8=
2、兩步計算。
5+4+7=13-9+7=13-4-6=
9+6-7=7+8-9=16-8-7=
14-8-415-3-8=11-4+6=
3、有12棵白菜,吃了3棵,還剩多少棵?
4、我釣了6條魚,媽媽釣了9條魚,我們一共釣了幾
條魚?
七、板書設計
六一兒童節的表演中,有11人參加了小合唱表演,有
14人參加了舞蹈表演,有5人參加了小品表演,參加舞蹈
表演的比參加小品表演的多多少人?(每人只參加一項表
演Q
50
第十三課時整理和復習(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
2、通過復習結合加減法的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
系,正確的進行解題。
教學過程
一、口算檢測
二、復習應用題
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四題。
(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3)列式計算。
2.獨立練習教科書P25的第5題。
51
3.出示教科書P26的第8題。
引導學生學會看懂統計表,并口頭編題,列式計
算,同時把表格填補完整。
4.獨立練習教科書P26的第7題。(提醒學生注意
運算的順序)
三、課堂練習
教科書P26的6題。
四、布置作業
1、直接寫出得數。
13-6=13+4=18-9=6+6=
9+5=12-7=8+7=7+9=
17-8=11-6=5+8=15-8=
在口里填數。
5+0=134+口=136+0=14
13-4=014-5=011-5=C
3、在。里填上或一O
11-60512-7078015-6
13-5017-916-9013-712-5011-3
52
4、原有17本故事書,賣出9本,還剩多少本?
5、賣出7本科技書,還剩下8本,原來有多少本?
6、樹上的小鳥飛走了7只,還有5只,原來樹上一共
有幾只小鳥?
7、我有10支水彩筆,小明的和我的同樣多。兩人一共
有多少支水彩筆?
五、板書設計
練習六
單元教學
反思
小學集體備課教案
教學內容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分類與整理
課時2課時
備課人數學教研組
本單元由“整理房間”和“一起來分類”兩個活動構成?!罢矸块g”主
要通過讓學生經歷對房間內物品的整理過程,感受到分類是需要一個標準
教材分析
的,體會到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耙黄饋矸诸悺?,一方面,鞏固分類需要
確定一個標準;另一方面,體會分類標準的多樣化。通過這兩個活動,讓學
53
生初步體會到分類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在動手操作的活動中,經歷分類的過程,初步體會分類的含
義和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
知識目標
教學目標
能按給定的標準或自己選定的標準進行分類,體會分類標準
能力目標
的多樣性。
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物品的習慣,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必
情感目標
要性。.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分類”。
教學難點“運用分類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觀察法、探究法、合作討論、師生互動
教學準備筆、橡皮、尺子、文具盒、課本等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學生活動補充、總結
54
第一課時單一標準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
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學會簡單分類
創設情景探
教學過程1、感知分類
一、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按形狀來分
一分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討論匯報
揭示課題,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出示
(板書課題:分類)
練習七1、2、
2、鞏固發展體驗分類
3題,學生集
55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體完成
討論匯報。學生小組
活動(4分鐘)
板演分法。
匯報交流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發散創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2、開放練習拓寬思路(分正方體)師:同學們拿出
你們的另外一袋學具,請給這些物品分類。學生小組活
動(4分鐘)匯報交流
三、課堂小結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
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四、板書設計
類
分?y
。
。
。
56
第二課時不同標準說說什么是
“分類”?
教學目標:
1.學會分同一類物品,并按照多種標準分類,感知分
類的意義。小組活動,探
究新知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
力C觀察這些
人有什么不
3.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能應用于生活
同?請你們
中C
根據觀察到
教學重點: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的不同把這
教學過程:些人進行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風險評估體系構建與應用
- 護士長的科室管理
- 電氣設備認識實訓的心得體會模版
- 固定資產臺賬管理報告
- 小米手機發布會課件
-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財政學專業》生涯發展展示
- 崩漏的護理查房
- 郵政銀行筆試題目及答案
- 支教活動總結模版
- 一級消防員考試題及答案
- 財產申報表-被執行人用
- 委托聘請演員合同協議
- 水庫防汛知識培訓
- 2025年貴州省遵義市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含筆試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安徽省C20教育聯盟2025年九年級中考“功夫”卷(二)數學
- 《影視廣告創意與制作》課件 教學項目6 蒙太奇剪輯
- 2025年徐州市專業技術人員公需課程 - 心理調適
- 《中國餐桌禮儀》課件
- 自愿援疆申請書
- 智慧照明系統施工方案
- DB37-T 5061-2024 住宅小區供配電設施建設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