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執業藥師考試《中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高頻考點3單選題(共110題,共110分)(1.)按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小腸經流注于A.膀胱經B.膽經C.(江南博哥)三焦經D.心經E.胃經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所考查知識點為十二經脈的流注、交接次序。按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之間是以同名經相交接,故手太陽小腸經流注于足太陽膀胱經。(2.)少年慎補,老年慎瀉,屬于A.因人制宜B.因時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E.因證制宜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因人制宜是指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生活習慣等不同特點,來考慮治療用藥的原則。少年慎補、老年慎瀉是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體質特點提出的治法,故屬于因人制宜。(3.)陰虛證的常見癥狀是A.五心煩熱B.神疲C.乏力,眩暈D.脈沉E.舌紅,苔黃膩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考查陰虛證的臨床表現。陰虛證常見臨床表現有形體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苔少,脈細數等。神疲、乏力、眩暈等通常見于氣虛證,舌紅、苔黃膩多是濕熱證的表現,脈沉乃里證之征。(4.)脈來急疾,一息七至以上者是A.數脈B.滑脈C.疾脈D.洪脈E.促脈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疾脈:脈來急疾,一息七至以上。其特征是數而躁。在熱性病極期,以及勞瘵病陰竭陽越時,都可見到疾脈。故此題應選C。(5.)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的是A.浮脈B.虛脈C.革脈D.散脈E.代脈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虛脈脈象三部脈舉按皆無力,隱隱蠕動于指下,令人有一種軟而空豁的感覺,是無力脈的總稱。主病氣血兩虛,尤多見于氣虛。故此題應選B。(6.)最宜辨證為心火亢盛證的表現是A.高熱B.口渴C.心煩D.失眠E.舌赤爛痛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心火亢盛證的審證要點。心火亢盛證常見心煩失眠,面赤口渴,身熱,舌赤爛痛,小便短赤,灼痛,大便秘結,甚至發生吐血衄血,或狂躁譫語,神志不清,苔黃,脈數。其中以心及舌、脈等有關組織出現實火內熾的癥狀為辨證要點。(7.)舌色淡白,常見于A.濕熱證B.虛寒證C.火熱證D.陰虛證E.外感表熱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舌色淡白主虛寒證。A、C、D、E答案均屬熱證范疇,舌色皆應多見紅舌。(8.)口苦常見于A.胃氣上逆B.脾胃氣虛C.食積內停D.胃熱E.肝膽實熱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口苦------肝膽實熱(9.)知饑不食,舌紅少苔常見于A.胃氣虛證B.胃熱證C.胃陰虛證D.食滯胃脘證E.肝胃不和證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胃陰虛證的臨床表現及辨證要點。胃陰虛證的臨床表現,常見口咽發干,多以睡后明顯,不思飲食,或知饑不食,并有心煩、低熱、大便不調、干嘔作呃,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一般以胃病常見癥狀伴見陰虛為辨證要點。(10.)浮緊的脈象主病常為A.表虛證B.表寒證C.表熱證D.表濕證E.表證挾痰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浮緊脈,主外感寒邪之表寒證,或風痹疼痛。故此題應選B。(11.)表證的病位在A.氣血B.骨髓C.臟腑D.肌腠E.筋膜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表里辨證是辨別病變部位和病勢趨向的一種辨證方法。一般地說,病在皮毛、肌腠,部位淺在者屬表證,病在臟腑、血脈、骨髓,部位深在者屬里證。故此題應選D。(12.)發病的內在根據是A.邪氣入侵B.正氣不足C.津液虧損D.精氣不足E.陰陽失調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發病的內在根據。人體疾病之所以會發病,主要關系到邪氣和正氣兩個方面。當人體正氣不足,即正氣相對虛弱時,無力抗御邪氣的侵襲,又不能及時消除其不利影響,從而導致人體物質結構的損傷及其功能活動的紊亂,于是就發生疾病。總之,人體正氣強弱,可以決定疾病的發生與否,并與發病部位、程度輕重有關,所以說正氣不足是發病的內在根據。(13.)屬于"子病犯母"的是A.肝病及心B.脾病及腎C.脾病及肺D.肝病及腎E.肺病及腎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子病及母,指五行中某一行異常,影響及母行,終至子母兩行皆異常。如:心火旺盛可相應引起肝火旺。其形成有三:一是子行亢盛,引發母行亢盛,結果是子母兩行皆亢盛,一般稱為"子病犯母"。二是子行虛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不足,終致子母兩行皆虛。三是子行亢盛,損傷母行,導致子盛母衰,一般稱為“子盜母氣”。故肝病及腎屬于"子病犯母"。故答案選D。(14.)怒則A.氣上B.氣緩C.氣下D.氣結E.氣亂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七情致病對臟腑氣機的影響關系是: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15.)“先安未受邪之地”屬于A.提高抗病能力B.消來病邪C.未病先防D.早期診治E.控制疾病的傳變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對尚未受邪而可能即將被影響的臟腑經絡,事先予以調養充實,阻止病變傳至該處,即“先安未受邪之地”,屬于既病防變措施中控制疾病傳變的內容。(16.)與月經關系最密切的奇經是A.沖脈、任脈B.沖脈、督脈C.任脈、帶脈D.陰維脈、陽維脈E.陰蹺脈、陽蹺脈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任脈調節陰經氣血,沖為血海,氣血通過沖、任二脈的調節,因此,二脈與婦女的月經有著密切的聯系。(17.)"血之余"是指A.髓B.齒C.爪D.發E.筋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爪為筋之余,發為血之余,齒為骨之余,舌為肉之余。精血同源,發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故其華在發。故答案選D。(18.)肺"通調水道"主要依賴于A.肺主一身之氣B.肺朝百脈C.肺司呼吸D.肺主肅降E.肺主宣發和肅降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肺通調水道,是指肺的宣發肅降運動對體內水液的輸布、運行和排泄起著疏通和調節的作用。故答案選E。(19.)肝主疏泄和藏血的關系,常表述為A.肝體陰而用陽B.肝為剛臟C.肝體常不足D.肝用常有余E.肝為將軍之官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肝主疏泄和藏血,體現肝體陰而用陽。肝疏泄正常、氣機調暢、血運暢達、藏血才能保障;反之也只有肝的藏血功能正常,肝血充足,肝木得養,其疏泄始能正常發揮,故前人有“肝體陰而用陽”之說。故答案選A。(20.)以下哪一項屬陰陽互損的病理變化A.陰虛導致陽虛B.陽勝則陰病C.陽勝則熱D.陽盛格陰E.陰虛則陽亢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系的結果。疾病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陰陽失調,所以任何疾病,盡管它的臨床表現錯綜復雜,千變萬化,但都可用陰或陽來加以概括辨析而運用于疾病的診斷辨證之中。(21.)氣的哪項功能減退易于引起感冒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防御作用D.氣化作用E.固攝作用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氣的防御作用功能的掌握。氣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種邪氣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與侵入體內的各種邪氣進行斗爭。"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氣的防御功能減退,則會導致邪氣的侵入,導致疾病的發生。(22.)下列不屬于液的灌注部位的是A.臟腑B.孔竅C.骨節D.腦E.髓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質地較稠厚,流動性較小,灌注于骨節、臟腑、腦、髓等組織,起濡養作用的,則稱為液。(23.)下列各組經脈中,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的是A.小腸大腸心包經B.膽胃三焦經C.小腸大腸三焦經D.心膽小腸經E.大腸三焦膽經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手三陰經從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陽經;手三陽經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部,交足三陽經;足三陽經從頭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陰經;足三陰經從足趾走向腹、胸腔,交手三陰經,這樣就構成一個“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循環徑路。從手指末端走向頭面的是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的總稱)。故答案選C。(24.)下述疾病現象中屬于陽的是A.聲低少言B.呼吸低微C.面色晦暗D.面色鮮明E.脈象沉細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題主要測試對陽的屬性的掌握。中醫學認為,溫熱的、明亮的、外向的、上升的等均屬于陽;寒冷的、晦暗的、內守的、下降的等均屬于陰。聲低少言、呼吸低微、面色晦暗、脈象沉細具有陰的屬性;面色鮮明具有陽的屬性,故本題答案為D。(25.)可以用陰陽互根解釋的是A.熱極似寒,寒極似熱B.寒極生熱,熱極生寒C.陰勝則寒,陽勝則熱D.陰虛則熱,陽虛則寒E.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考查對陰陽之間相互關系的認識。陰和陽互為其根,在病理情況下,陽損可以及陰而致陰虛,陰損可以及陽而致陽虛。所以“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可以用陰陽互根理論加以解釋。陰和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屬陽的熱可以轉化為屬陰的寒,反之亦然。所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可以用陰陽轉化理論解釋。(26.)可以用陰陽轉化解釋的是A.熱極似寒,寒極似熱B.寒極生熱,熱極生寒C.陰勝則寒,陽勝則熱D.陰虛則熱,陽虛則寒E.陰損及陽,陽損及陰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考查對陰陽之間相互關系的認識。陰和陽互為其根,在病理情況下,陽損可以及陰而致陰虛,陰損可以及陽而致陽虛。所以“陰損及陽,陽損及陰”可以用陰陽互根理論加以解釋。陰和陽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屬陽的熱可以轉化為屬陰的寒,反之亦然。所以“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可以用陰陽轉化理論解釋。(27.)可以說明“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是A.陰陽對立B.陰陽互根C.陰陽平衡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陰陽互根,即是陰陽雙方都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熱與寒分屬陰陽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陰和陽互根互用的關系,為陰與陽之間的相互轉化提供了條件。(28.)寒邪的性質是A.升散B.開泄C.收引D.趨下E.重濁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暑性升散;風性開泄;寒性收引;濕性趨下、重濁。(29.)暑邪的性質是A.升散B.開泄C.收引D.趨下E.重濁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暑性升散;風性開泄;寒性收引;濕性趨下、重濁。(30.)風邪的性質是A.升散B.開泄C.收引D.趨下E.重濁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暑性升散;風性開泄;寒性收引;濕性趨下、重濁。(31.)屬于"證"的是A.結石B.津虧C.風疹D.發熱E.痹證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所謂“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能夠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故此題應選B。(32.)屬于"癥"的是A.結石B.津虧C.風疹D.發熱E.痹證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所謂“證”,是機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能夠反映出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的本質,故此題應選B。(33.)可以說明陰陽不能脫離對方單獨存在的是A.陰陽對立B.陰陽互根C.陰陽平衡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在于測試對陰陽學說基本內容的掌握。陰陽互根,即是陰陽雙方都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故答案為B。(34.)水濕痰飲致病屬于A.外感病因B.內傷病因C.其他病因D.內生五邪E.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痰和飲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故水濕痰飲致病屬于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故此題應選E。(35.)飲食、勞逸致病屬于A.外感病因B.內傷病因C.其他病因D.內生五邪E.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痰和飲它們都是津液代謝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故水濕痰飲致病屬于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故此題應選E。(36.)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燥邪D.濕邪E.火邪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寒為陰邪,主凝滯、收引,故選B。(37.)具有重濁特性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燥邪D.濕邪E.火邪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寒為陰邪,主凝滯、收引,故選B。(38.)具有上炎特性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燥邪D.濕邪E.火邪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寒為陰邪,主凝滯、收引,故選B。(39.)具有數變特性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燥邪D.濕邪E.火邪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寒為陰邪,主凝滯、收引,故選B。(40.)同種疾病,若其表現的證不同,則治法應采用A.辨證論治B.對癥治療C.異病同治D.同病異治E.辨病論治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組題考查對中醫學病治異同的認識。同種疾病,由于表現的證不同,治法不同,稱為同病異治,故1題的答案為D。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治法相同,稱為異病同治,故2題的答案為C。對疾病進行調查、分析、綜合,從而對病理性質進行概括、判斷的過程稱為辨證,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稱為論治,故3題的答案為A。(41.)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其治法應采用A.辨證論治B.對癥治療C.異病同治D.同病異治E.辨病論治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組題考查對中醫學病治異同的認識。同種疾病,由于表現的證不同,治法不同,稱為同病異治,故1題的答案為D。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治法相同,稱為異病同治,故2題的答案為C。對疾病進行調查、分析、綜合,從而對病理性質進行概括、判斷的過程稱為辨證,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稱為論治,故3題的答案為A。(42.)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稱為A.辨證論治B.對癥治療C.異病同治D.同病異治E.辨病論治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組題考查對中醫學病治異同的認識。同種疾病,由于表現的證不同,治法不同,稱為同病異治,故1題的答案為D。不同的疾病,由于出現了相同的病機,治法相同,稱為異病同治,故2題的答案為C。對疾病進行調查、分析、綜合,從而對病理性質進行概括、判斷的過程稱為辨證,根據辨證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稱為論治,故3題的答案為A。(43.)患者因受精神刺激突發二便失禁、遺精等。其病機是A.怒則氣上B.悲則氣消C.喜則氣緩D.思則氣結E.恐則氣下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恐傷腎,以致腎氣失于固攝則見二便失禁、遺精等表現,故稱恐則氣下。(44.)患者因受精神刺激而氣逆喘息,面紅目赤,嘔血,繼則昏厥猝倒。其病機是A.怒則氣上B.悲則氣消C.喜則氣緩D.思則氣結E.恐則氣下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恐傷腎,以致腎氣失于固攝則見二便失禁、遺精等表現,故稱恐則氣下。(45.)易于阻氣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濕邪D.燥邪E.火邪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侵及人體,留滯于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常可出現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癥狀。故此題應選C。(46.)易于耗氣的邪氣是A.風邪B.寒邪C.濕邪D.燥邪E.火邪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侵及人體,留滯于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經絡阻滯不暢,常可出現胸悶脘痞、小便短澀、大便不爽等癥狀。故此題應選C。(47.)恐傷A.肝B.心C.脾D.肺E.腎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因恐而傷及腎氣,腎氣不固,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腎精不固,而發生骨酸痙厥、遺精等病癥。故此題應選E。(48.)憂傷A.肝B.心C.脾D.肺E.腎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因恐而傷及腎氣,腎氣不固,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腎精不固,而發生骨酸痙厥、遺精等病癥。故此題應選E。(49.)喜傷A.肝B.心C.脾D.肺E.腎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因恐而傷及腎氣,腎氣不固,可見二便失禁;或恐懼不解,腎精不固,而發生骨酸痙厥、遺精等病癥。故此題應選E。(50.)關于《本草綱目》記載正確的是A.全書9卷B.收載藥物1746種C.附圖1190幅D.將藥物分作16部E.方劑16834首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草綱目》將藥物分為16部。(51.)由宋代官府頒行的我國第一部成藥典是A.《神農百草經》B.《本草綱目》C.《太平圣惠方》D.《千金翼方》E.《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主要方書典籍的掌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宋代官府頒行,是我國第一部成藥典。(52.)收集了民間單方驗方的是A.《和劑局方》B.《外臺秘要》C.《千金要方》D.《千金翼方》E.《肘后備急方》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考查主要方書典籍。《外臺秘要》收集了民間單方驗方;《和劑局方》是我國第一部成藥典;《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對后代中醫學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肘后備急方》屬急癥手冊性質。(53.)患者渴喜冷飲、煩躁不安、便干尿黃、舌紅苔黃,同時又見四肢厥冷、脈沉等癥,應采用的治法是A.緩則治本B.急則治標C.虛則補之D.寒者熱之E.寒因寒用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藥物治療具有假寒癥狀的病證。適用于里熱盛極,陽盛格陰,反見寒象的真熱假寒證。故此題應該選擇E。(54.)下列哪項指標陽性見于急性肝炎及慢性活動性肝炎A.HBsAgB.抗HBc-IgMC.HBeAgD.抗-HBeE.抗-HBs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抗HBc-IgM陽性是診斷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斷病毒復制活躍的指標,提示患者血液有較強的傳染性,同時還可見于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55.)下列哪項作為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靈敏指標A.丙氨酸氨基轉移酶B.血尿酸C.血肌酐D.血清淀粉酶E.血清肌酸激酶(CK)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血清肌酸激酶為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靈敏指標之一:AMI后4~10小時內,CK活性急劇上升,12~36小時達高峰,峰值可高達正常水平10~12倍.72~96小時恢復正常。A項升高多見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B項升高多見于痛風、急慢性腎炎等;C項升高多提示腎功能嚴重受損;D項升高多見于急慢性胰腺炎、胃腸穿孔等。(56.)易于感冒,鼻塞頭痛,體倦乏力,氣短,咳嗽、咳痰無力,舌淡苔薄白,脈浮無力。治法應為A.疏肝解郁B.滋陰養血C.補益氣血D.益氣解表E.清熱瀉火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益氣解表主治體虛感冒,癥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淡苔白、脈弱等。故此題應選D。(57.)失眠,心悸健忘,虛煩不安,盜汗,舌淡少苔,脈細數。治法應為A.疏肝解郁B.滋陰養血C.補益氣血D.益氣解表E.清熱瀉火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益氣解表主治體虛感冒,癥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淡苔白、脈弱等。故此題應選D。(58.)虛勞癥見頭暈眼花,面色萎黃,爪甲色淡,婦女月經量少,舌質淡,脈細。治法宜A.滋補腎陰B.補血養肝C.補陽溫中D.陰陽雙補E.益氣補虛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氣虛癥狀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聲音低微,頭暈,自汗,不思飲食,活動后諸癥加重。舌質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無力。治法:益氣補虛。故此題應選E。(59.)虛勞癥見畏寒,四肢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胖嫩,苔白滑,脈沉遲。治法宜A.滋補腎陰B.補血養肝C.補陽溫中D.陰陽雙補E.益氣補虛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氣虛癥狀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聲音低微,頭暈,自汗,不思飲食,活動后諸癥加重。舌質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無力。治法:益氣補虛。故此題應選E。(60.)虛勞癥見神疲乏力,自汗盜汗,舌質淡,舌面少津,苔白,脈沉細或沉細數。治法宜A.滋補腎陰B.補血養肝C.補陽溫中D.陰陽雙補E.益氣補虛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氣虛癥狀為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聲音低微,頭暈,自汗,不思飲食,活動后諸癥加重。舌質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虛無力。治法:益氣補虛。故此題應選E。(61.)患者頭部外傷后出現頭痛經久不愈,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舌質紫,苔薄白,脈細澀。證屬A.風濕頭痛B.風熱頭痛C.風寒頭痛D.肝陽上亢E.瘀血阻絡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此四題為頭痛的不同證型。瘀血所致者以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為特征,故選E。(62.)癥見頭痛起病較急,痛連項背,惡風畏寒,遇風尤劇,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證屬A.風濕頭痛B.風熱頭痛C.風寒頭痛D.肝陽上亢E.瘀血阻絡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此四題為頭痛的不同證型。瘀血所致者以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為特征,故選E。(63.)患者高血壓病史3年,近日生氣后出現頭暈,頭兩側脹痛,心煩易怒,夜眠不寧,脅痛,面紅口苦,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證屬A.風濕頭痛B.風熱頭痛C.風寒頭痛D.肝陽上亢E.瘀血阻絡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此四題為頭痛的不同證型。瘀血所致者以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為特征,故選E。(64.)近日天氣炎熱,某患者因調攝不慎,而出現頭痛而脹,甚則頭痛如裂,惡風發熱,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浮數。證屬A.風濕頭痛B.風熱頭痛C.風寒頭痛D.肝陽上亢E.瘀血阻絡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此四題為頭痛的不同證型。瘀血所致者以痛處固定不移、痛如錐刺為特征,故選E。(65.)大便干結,面紅身熱,多見于A.氣陰兩虛型便秘B.陽虛寒凝型便秘C.津虧腸燥型便秘D.氣滯郁結型便秘E.熱結腸胃型便秘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熱結腸胃癥狀為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或兼腹脹腹痛,口干,口臭,口苦。舌紅苔黃膩或燥裂,脈滑數或弦數。治法為清熱潤腸通腑。故此題應選E。(66.)大便艱澀,畏寒喜暖,多見于A.氣陰兩虛型便秘B.陽虛寒凝型便秘C.津虧腸燥型便秘D.氣滯郁結型便秘E.熱結腸胃型便秘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熱結腸胃癥狀為大便干結,小便短赤,面紅身熱,或兼腹脹腹痛,口干,口臭,口苦。舌紅苔黃膩或燥裂,脈滑數或弦數。治法為清熱潤腸通腑。故此題應選E。(67.)能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的藏成藥是A.潔白丸B.仁青常覺C.大月晶丸D.八味沉香散E.十一味金色丸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藏成藥的掌握。大月晶丸能消炎解毒、和胃止酸、消食化痞。潔白丸能健脾和胃,止痛止吐,分清泌濁。仁青常覺能清熱解毒,調和滋補。八味沉香散能清心熱,養心,安神,開竅。十一味金色丸能清熱解毒,化瘀。(68.)服用四神丸,宜選用的藥引是A.黃酒B.姜湯C.米湯D.鹽水E.清茶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主要考察對中成藥的內服用法的掌握情況。有些中成藥需要適當的"藥引"送服。如四神丸、更衣丸用米湯送服,取其保護胃氣等。(69.)痤瘡患者顏面、胸背皮膚油膩,丘疹紅腫疼痛,伴口臭、便秘、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證屬A.肺經風熱B.胃腸濕熱C.痰濕瘀滯D.熱毒內盛E.肺氣不足正確答案:B(70.)患者表現小便點滴不通,或量極少而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大便不暢。舌質紅,苔黃膩,脈數。診斷為癃閉,證屬A.腎氣不固B.痰瘀痹阻C.濕熱瘀阻D.腎精虧損E.膀胱濕熱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該患者小便點滴不通,或量極少為癃閉,伴小便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大便不暢,為濕熱蘊結膀胱;舌紅,苔黃膩,脈數為濕熱之象,應辨證為膀胱濕熱。(71.)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化痰的藏藥方劑是A.二十五味珊瑚丸B.二十五味松石丸C.二十五味鬼臼丸D.二十九味能消散E.三十五味沉香丸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藏藥常用方劑的功效。二十五味松石丸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化痰的功效;二十五味珊瑚丸能開竅、通絡、止痛;二十五味鬼臼丸能祛風鎮痛、調經血;二十九味能消散有祛寒化痞、消食、調肝益腎之功;三十五味沉香丸有清瘟瀉熱,寬胸益肺,祛風通痹的功效。(72.)鹽酸可樂定加珍菊降壓片,其用量比單用減少A.20%B.30%C.40%D.50%E.60%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中西藥聯用特點的掌握。珍菊降壓片與鹽酸可樂定聯用,鹽酸可樂定的劑量減少60%。(73.)血和津液的生成共同來源于A.水谷精微B.宗氣C.精D.元氣E.營氣正確答案:A(74.)含馬來酸氯苯那敏,又含安乃近的中成藥是A.重感冒靈片B.小兒解熱栓C.貫防感冒片D.強力感冒E.銀菊清解片正確答案:A(75.)易生風動血,可致各種出血病證的是A.風B.寒C.濕D.火E.燥正確答案:D(76.)因含有雄黃,過量服用可致肝腎功能損害的中成藥是A.牛黃上清丸B.牛黃降壓片C.牛黃解毒丸D.冠心蘇合丸E.舒肺糖漿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肝腎功能不全者用藥基本原則。牛黃解毒丸中含有雄黃,過量服用可致肝腎功能損害。(77.)陰寒內盛而出現熱象者,其病變多為A.陰勝則陽病B.寒極生熱C.陰盛格陽D.陰虛則熱E.陽勝則熱正確答案:C(78.)痤瘡患者皮疹顏色暗紅,以結節、膿腫、囊腫、瘢痕為主,經久難消,伴胸悶腹脹,舌質暗紅或有瘀斑,苔黃膩,脈弦滑。證屬查看材料A.肺經風熱B.胃腸濕熱C.痰濕瘀滯D.熱毒內盛E.肺氣不足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以上病證均為痤瘡的不同證型,第35題證屬痰濕瘀滯,治以除濕化痰、活血散結;第36題為胃腸濕熱型,治法為清熱除濕解毒,方選茵陳蒿湯;第37題屬肺經風熱,治法為疏風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飲。(79.)痤瘡患者面部粟疹累累,色紅,疼痛,或有膿皰,伴口干渴、大便秘結,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證屬A.肺經風熱B.胃腸濕熱C.痰濕瘀滯D.熱毒內盛E.肺氣不足正確答案:A(80.)消渴見煩渴引飲,消谷善饑,小便頻數而多,尿渾而黃,形體消瘦,舌紅苔薄黃,脈滑數,方用A.參苓白術散B.杞菊地黃丸C.強腎片D.附子理中丸E.清胃黃連丸合六味地黃丸正確答案:E參考解析:此四題為消渴的不同證型,第31題為陰虛燥熱型,治宜養陰潤燥,方用清胃黃連丸合六味地黃丸;第32題為脾胃氣虛型,治法健脾益氣,方選參苓白術散;第33題為腎陰虧虛型,治法為滋養腎陰,方用杞菊地黃丸;第34題為陰陽兩虛型,治以溫陽滋腎,方用強腎片。(81.)消渴見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并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而干,脈細弱無力,方用A.參苓白術散B.杞菊地黃丸C.強腎片D.附子理中丸E.清胃黃連丸合六味地黃丸正確答案:A(82.)消渴見尿頻量多,濁如膏脂,腰酸膝軟,頭暈耳鳴,多夢遺精,乏力膚燥,舌紅少苔,脈細數,方用A.參苓白術散B.杞菊地黃丸C.強腎片D.附子理中丸E.清胃黃連丸合六味地黃丸正確答案:B(83.)消渴見小便頻數,咽干舌燥,耳輪干枯,腰膝酸軟,畏寒肢冷,舌淡苔白乏津,脈沉細無力,方用A.參苓白術散B.杞菊地黃丸C.強腎片D.附子理中丸E.清胃黃連丸合六味地黃丸正確答案:C(84.)虛勞癥見短氣自汗,聲音低怯,平素易于感冒,舌淡,脈弱。治法宜查看材料A.滋補腎陰B.補血養肝C.補陽溫中D.陰陽雙補E.益氣補虛正確答案:E(85.)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減。證屬A.肝腎陰虛B.陽虛內寒C.氣滯血瘀D.氣血不足E.肝郁痰凝正確答案:C(86.)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喜溫喜按,經量少,色暗淡。證屬A.肝腎陰虛B.陽虛內寒C.氣滯血瘀D.氣血不足E.肝郁痰凝正確答案:B(87.)悲則A.氣消B.氣結C.氣下D.氣收E.氣耗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對內傷病因中七情內傷致病特點的掌握。七情中悲傷致病,損傷肺氣,抑制臟腑功能則氣消;思慮過度,脾氣不運,氣機郁結;勞累過度,耗損正氣。(88.)思則A.氣消B.氣結C.氣下D.氣收E.氣耗正確答案:B(89.)勞則A.氣消B.氣結C.氣下D.氣收E.氣耗正確答案:E(90.)陰陽轉化的內在依據是A.陰陽對立B.陰陽互根C.陰陽平衡D.陰陽消長E.陰陽轉化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陰陽互根,即是陰陽雙方都以對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熱與寒分屬陰陽相互對立、相互制約的兩個方面。陰和陽互根互用的關系,為陰與陽之間的相互轉化提供了條件。陰陽的互根互用,是陰陽轉化的內在根據。(91.)某男,56歲。患高血壓病服用吲達帕胺,后因血壓控制不理想,自行加服珍菊降壓片。近期感覺胸悶、心悸、乏力。到醫院就診。醫師告知患者聯合用藥一定要了解藥物的成分和作用。珍菊降壓片是含有西藥成分的中成藥,所含降壓藥成分是查看材料A.甲基多巴B.利血平C.鹽酸可樂定D.硝普鈉E.氯沙坦正確答案:C(92.)某男,56歲。患高血壓病服用吲達帕胺,后因血壓控制不理想,自行加服珍菊降壓片。近期感覺胸悶、心悸、乏力。到醫院就診。醫師進一步告知,珍菊降壓片除含上述西藥成分外,還含有查看材料A.卡托普利B.硝苯地平C.氫氯噻嗪D.卡馬西平E.米諾地爾正確答案:C(93.)某男,56歲。患高血壓病服用吲達帕胺,后因血壓控制不理想,自行加服珍菊降壓片。近期感覺胸悶、心悸、乏力。到醫院就診。醫師認為患者出現的癥狀與其自行加服珍菊降壓片有關。珍菊降壓片和吲達帕胺合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查看材料A.低血糖B.血小板減少C.低蛋白D.低血鉀E.白細胞減少正確答案:D(94.)患者,男,65歲,經醫生診斷其患有高血壓病。醫生鑒于該患者年事較高,遂開珍菊降壓片與西藥鹽酸可樂定同用;患者服用后癥狀得到了緩解。珍菊降壓片與西藥鹽酸可樂定配伍使用屬于查看材料A.中西藥的不合理應用B.協同增效C.降低毒副反應D.減少劑量E.減少禁忌,擴大適應范圍正確答案:D(95.)患者,男,65歲,經醫生診斷其患有高血壓病。醫生鑒于該患者年事較高,遂開珍菊降壓片與西藥鹽酸可樂定同用;患者服用后癥狀得到了緩解。珍菊降壓片所含西藥組分是查看材料A.鹽酸可樂定、氫氯噻嗪B.氫氯噻嗪C.格列本脲、鹽酸可樂定D.馬來酸氯苯那敏、克侖特羅E.對乙酰氨基酚、馬來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正確答案:A(96.)患者,男,65歲,經醫生診斷其患有高血壓病。醫生鑒于該患者年事較高,遂開珍菊降壓片與西藥鹽酸可樂定同用;患者服用后癥狀得到了緩解。珍菊降壓片不能聯用的是查看材料A.含麻黃的中成藥B.含附子的中成藥C.含丁香的中成藥D.含郁金的中成藥E.含朱砂的中成藥正確答案:A(97.)患者,男,42歲,經醫生診斷為陽虛夾濕之泄瀉,遂開附子理中丸,效果不理想。經詢問,該患者因口舌生瘡,一直服用牛黃解毒片。后向醫院執業藥師咨詢,遂讓患者立即停止服用牛黃解毒片。但效果仍不理想。于是建議醫生加開了一種中成藥,患者病愈。關于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說法正確的是查看材料A.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聯用屬于中成藥的合理應用B.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聯用屬于含“十八反”“十九畏”藥味中成藥的配伍禁忌C.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聯用屬于含有毒藥物的聯用D.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聯用屬于不同功效藥物聯用的禁忌E.附子理中丸與牛黃解毒片聯用屬于藥物的相互作用正確答案:D(98.)患者,男,42歲,經醫生診斷為陽虛夾濕之泄瀉,遂開附子理中丸,效果不理想。經詢問,該患者因口舌生瘡,一直服用牛黃解毒片。后向醫院執業藥師咨詢,遂讓患者立即停止服用牛黃解毒片。但效果仍不理想。于是建議醫生加開了一種中成藥,患者病愈。與附子理中丸聯用屬于合理用藥的是查看材料A.川貝枇杷露B.蛇膽川貝液C.通宣理肺丸D.牛黃解毒片E.健脾丸正確答案:E(99.)患者,男,42歲,經醫生診斷為陽虛夾濕之泄瀉,遂開附子理中丸,效果不理想。經詢問,該患者因口舌生瘡,一直服用牛黃解毒片。后向醫院執業藥師咨詢,遂讓患者立即停止服用牛黃解毒片。但效果仍不理想。于是建議醫生加開了一種中成藥,患者病愈。此案例中體現了執業藥師的作用是查看材料A.藥學信息咨詢服務B.藥物不良反應監測C.審查與監督處方不合理用藥D.向患者宣講相關的用藥知識E.指導臨床用藥正確答案:A(100.)患者,男,40歲,長期胸前憋悶,近日加重伴胸痛,痛有定處如刺,平素形體肥胖,常感頭暈,肢體沉重,胃脘痞脹,納呆,痰多易咯,舌色暗紅,苔膩,脈滑。根據病例請回答以下問題。該病應診斷為查看材料A.痹證B.胸痹C.胃痛D.眩暈E.咳嗽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胸痹的掌握情況。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短氣、喘氣、不得臥為主癥,診斷為胸痹。主要癥狀為胸悶痛如窒,痛有定處,形體肥胖,肢體沉重,納呆痰多,舌色暗,苔濁膩,脈滑,或有結代,為痰瘀痹阻型胸壁。治法為豁痰化瘀。方用瓜蔞薤白半夏湯合丹參飲加減,中成藥用丹蔞片。(101.)患者,男,40歲,長期胸前憋悶,近日加重伴胸痛,痛有定處如刺,平素形體肥胖,常感頭暈,肢體沉重,胃脘痞脹,納呆,痰多易咯,舌色暗紅,苔膩,脈滑。根據病例請回答以下問題。應辨證為查看材料A.氣滯血瘀B.氣虛血瘀C.痰瘀痹阻D.寒凝心脈E.心腎陽虛正確答案:C(102.)患者,男,40歲,長期胸前憋悶,近日加重伴胸痛,痛有定處如刺,平素形體肥胖,常感頭暈,肢體沉重,胃脘痞脹,納呆,痰多易咯,舌色暗紅,苔膩,脈滑。根據病例請回答以下問題。針對此證,應采用的治法是查看材料A.行氣活血B.益氣活血C.溫補心腎D.溫陽散寒E.豁痰化瘀正確答案:E(103.)患者,男,40歲,長期胸前憋悶,近日加重伴胸痛,痛有定處如刺,平素形體肥胖,常感頭暈,肢體沉重,胃脘痞脹,納呆,痰多易咯,舌色暗紅,苔膩,脈滑。根據病例請回答以下問題。治療宜選用的中成藥是查看材料A.冠心蘇合丸B.右歸丸C.通心絡膠囊D.丹萎片E.復方丹參滴丸正確答案:D(104.)某女,42歲,經血淋漓不斷月余,氣短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細弱無力。該病的病位在查看材料A.肺B.心C.肝D.脾E.腎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本題考查崩漏氣血兩虛型的辨證論治。患者經血淋漓不斷,且伴有氣短懶言,倦態乏力,面色蒼白,脈細弱無力,此為氣血不足氣不攝血所致,脾主統血,故病位在脾。方選圣愈湯加減合血安膠囊,成藥選烏雞白鳳丸補氣養血。(105.)某女,42歲,經血淋漓不斷月余,氣短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細弱無力。中醫辨證是查看材料A.氣虛血瘀B.肝腎不足C.氣隨血脫D.氣血兩虛E.津血虧虛正確答案:D(106.)某女,42歲,經血淋漓不斷月余,氣短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細弱無力。治宜選用的處方是查看材料A.補中益氣湯加減B.四物湯加減C.圣愈湯加減D.附子湯加減E.四君子湯加減正確答案:C(107.)某女,42歲,經血淋漓不斷月余,氣短懶言,倦怠乏力,面色蒼白,脈細弱無力。治宜選用的中成藥是查看材料A.少腹逐瘀丸B.安坤贊育丸C.宮血寧膠囊D.人參健脾丸E.烏雞白鳳丸正確答案:E(108.)證見腹脹腹痛,納少,便溏,身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脈緩弱。根據臟腑辨證,回答以下問題。該患者應辨證為查看材料A.脾不統血B.脾虛下陷C.脾不健運D.脾陽虛E.寒濕困脾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患者表現為運化功能減退,如腹脹腹痛、納少便溏、面色萎黃等,和氣虛表現,如身倦無力、氣短懶言、脈緩弱,故辨證為脾不健運。若伴隨慢性腹瀉、脫肛,則為脾主升提功能障礙,故應屬脾虛下陷,若出現腰膝、腹中冷痛、五更泄瀉,則為脾病及腎、脾腎陽虛。(109.)證見腹脹腹痛,納少,便溏,身倦無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淡,邊有齒痕,苔白,脈緩弱。根據臟腑辨證,回答以下問題。若伴隨慢性腹瀉,脫肛,則應辨證為查看材料A.脾虛下陷B.脾胃氣虛C.脾不統血D.寒濕困脾E.肺脾氣虛正確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福建泉州文旅集團招聘6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湖南邵陽邵東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漢江師范學院《電力系統綜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跨國企業戰略管理(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中醫藥大學《產品系統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牽引電機與拖動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福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業財融合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商貿職業學院《現代企業管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攝影測量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程序設計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模)遵義市2025屆高三年級第三次適應性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
- (三模)豫西北教研聯盟 (平許洛濟)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三次質量檢測生物試卷(含答案)
- 護士助教面試題及答案
- 《分布式存儲技術》課件
- 《思想道德與法治》課件-第三章 繼承優良傳統 弘揚中國精神
- NB/T 11646-2024井工煤礦采空區自然發火監測預警技術規范
- 2025年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考核試卷及答案
-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專業深度解讀與應用培訓指導材料之1:1范圍+3術語和定義(雷澤佳編制-2025A0)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MOOC】《思想道德與法治》(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