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專項練習 高三統編版(2019)歷史二輪復習_第1頁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專項練習 高三統編版(2019)歷史二輪復習_第2頁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專項練習 高三統編版(2019)歷史二輪復習_第3頁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專項練習 高三統編版(2019)歷史二輪復習_第4頁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專項練習 高三統編版(2019)歷史二輪復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一、選擇題1.“百日維新”前,梁啟超任教于湖南時務學堂,“所言皆當時一派之民權論”,又竊印《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禁書,“加以案語,秘密分布,傳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眾”,于是“湖南新舊派大哄”。這反映出,當時()A.革命已成為主要思潮B.維新派變法策略未能統一C.變法思想的根本轉變D.維新派側重動員民眾變法2.據某位學者回憶,“‘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舊分別事物”,中國古來已有的一概稱為舊,古來未有或來自外國的一概稱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別的準繩……對于古今、中外能夠排好恰當的關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這一轉變反映出()A.東西方文化論爭由此引發B.傳統儒學思想開始受到批判C.全盤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運動方向發生變化3.赫胥黎晚年出版的文集,其中第九卷是《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論文》。嚴復翻譯的《天演論》節選自第九卷,在譯文后面他添加了大量案語,表達自己的維新立場。1898年,《天演論》出版,產生巨大影響。該書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意義在于()A.睜眼看世界B.宣傳民主共和C.思想啟蒙D.托古改制4.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國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離家出走的行為被稱贊為體現了“女性的自覺”,后來魯迅發表《娜拉走后怎樣》,則作如下比喻:“因為如果是一匹小鳥,則籠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籠門,外面便又有鷹,有貓,以及別的什么東西之類……也誠然是無路可以走。”以下解釋正確的是()A.“小鳥”代表尚未覺醒的女性B.“籠子”是指落后的經濟形態C.“無路”源于君主專制的壓迫D.“鷹”等是指社會上的舊勢力5.1865年,面對西方列強威脅,薛福成提出“防之之策,有體有用。言其體,則必修政刑、厚風俗、植賢才、變舊法、祛積弊、養民練兵、通商惠工,俾中興之治業,蒸蒸日上,彼自俯首帖耳”;“言其用”,則購其利器、學其技藝,“彼之所長,我皆奪而用之矣”。他旨在強調()A.維新變法B.師夷長技C.實業救國D.中體西用6.孫中山在一次演說中認為,近代歐美各國工商業發達,卻出現“富者敵國,貧者無立錐”的現象,因此中國必須“未雨綢繆,趕緊設法,免得再蹈覆轍”。孫中山旨在()A.抨擊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B.宣傳“均貧富”的政治理想C.為聯合蘇俄提供政策依據D.主張社會革命解決民生問題7.在清末的學堂里,學生經常聚看、傳閱不同政見的書報,其中“余維歐美之進化,凡以三大主義:曰民族、曰民權、曰民生”;“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睉謩e出自()A.《民報》《時務報》B.《民報》《天演論》C.《天演論》《時務報》D.《海國圖志》《天演論》8.1940年,毛澤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還具有一定的革命性,這是中國與俄國的不同之點,在俄國“無產階級的任務,是反對資產階級,而不是聯合它”。毛澤東的分析意在()A.借鑒俄國革命的經驗B.擴大中國共產黨的階級基礎C.闡釋中國革命的性質D.批判右傾錯誤的危害9.1934年,毛澤東提出:“我們是革命戰爭的領導者、組織者,我們又是群眾生活的領導者、組織者……在這里,工作方法的問題,就嚴重地擺在我們的面前。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碑敃r毛澤東強調改進工作方法意在()A.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B.開辟中國革命的新道路C.建立廣泛革命統一戰線D.動員社會各界進行抗戰10.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撫記》中記載,林則徐曾奏言:“自六月以來,各國洋船憤貿易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歸,亦必回國各調兵船來與講理……中國造船鑄炮,至多不過三百萬,即可師敵之長技以制敵。此時,但固守藩籬,即足使之自困?!庇纱丝芍?,林則徐()A.奏言緩解了清廷當時困境B.反思了當時中國近代化問題C.認識到貿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師夷制夷”的海防思想11.陳旭麓指出:“魏源提出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之所以給后繼者有較大啟迪,因為它是時代脈搏的跳動……洋務運動為了富國強兵,是‘師夷之長技’;戊戌變法為了救亡圖存,是吸取西學以變政?!彼庠趶娬{()A.政治變革具有思想啟蒙作用B.鴉片戰爭刺激了民族的覺醒C.學習西方符合時代發展趨勢D.中西交匯促進改良思想創新12.1917年2月,李大釗說:我抨擊孔子,并不是抨擊孔子本身,而是抨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這表明李大釗()A.能理性地看待傳統文化B.反對封建倫理帶有妥協性C.對待孔子是愛與恨交加D.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梁啟超在1902年寫了《新中國未來記》,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說。他描述了未來六十年以后中國的景象“其時正值萬國太平會議……各國全權大臣在南京,已經將太平條約畫押……恰好遇著我國舉行慶典,諸友邦皆特派兵艦來慶賀,英國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國大統領及夫人……皆親臨致祝。其余列強,皆有頭等欽差代一國表賀意,都齊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熱鬧?!薄澳菚r我國民決議在上海地方開設大博覽會……竟把偌大一個上海,連江北,連吳淞口,連崇明縣,都變作博覽會場?!薄霸瓉碜晕覈S新以后,各種學術進步甚速,歐美各國皆紛紛派學生來游學,據舊年統計表,全國學校共有外國學生三萬余名?!薄拔覀兘袢盏脫磉@般的國勢,享這般的光榮,有三件事是必要致謝的。第一件是外國侵凌壓迫已甚,喚起人民的愛國心。第二件是民間志士為國忘身,百折不回,卒成大業。第三件是前皇英明,能審時勢,排群議,讓權與民?!薄獡S子東《重讀〈新中國未來記〉:中國現代小說的開幕禮》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新中國未來記》作者的理想與觀念進行評述。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D答案:D答案:D答案:A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C答案:A答案:梁啟超筆下的未來中國成為強盛大國,贏得列強尊重(能夠與列強平起平坐),經濟、文化、教育發達,反映了作者對民族復興的殷切期盼;在民族危機空前加劇、國家日漸貧弱之時,作者展望國家未來強盛發達的景象,反映了作者赤誠的愛國情懷;小說將民眾的覺醒、英雄志士的奮斗和皇帝讓權于民(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作為國家復興的前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