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高三下期02月測試(二)語文試題(含答案)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

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二模測試(二)

語文試題

一、閱讀(72分)

(一)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地圖對表達地理情況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地理著作更大。我國具有悠久的制作地圖的傳統,在西周初期的文獻記載和銅器銘文里,已有為營建洛邑而繪制的選定城址圖,記錄重大軍事行動的武王成王伐商圖,表示王畿以東諸侯疆界的《東國圖》等,足證在此以前必曾已有一投較長時問的制圖技術發展過程。

《周禮》所載地圖品種繁多,有包括當時所知“天下"九州”的大面積圖,有一遂(一萬家)乃至一閶一里(二十五家)居住區的小地區圖;內容有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等地貌,有邦、國、都、鄙、鄉、里等政區,有農、林、牧、礦、動植物等物產,有交通路線,有可以據以判決閭里爭訟的土地圖等等。《管子·地圖篇》所載地圖精確度極高,戰爭時可據以審知道里遠近、地形險要,決定行軍路線,舉措先后。

地圖的制作隨著時代的進程日益普及、發展。單就唐宋時代而言,當時定制,全國各府州每三年或五年都要繪制一次本州地圖,和本州的版籍一起上報尚書省。除統治所及地域內的政區圖外,又畫有域外圖。除疆域政區圖外,又有邊防、屯牧、郵驛、河渠水利等特種圖。除政府各機構和各級地方政府所繪制者外,又有學者私人所制作的各種地圖。總之,在這幾千年中曾經制作出來的地圖應以萬數計。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圖不下于書,故圖與書合稱“圖書"或“圖籍”,用以包括所有的傳世文獻資料。從歷史時期的記載看,圖與書確是長期以來受到重視。可是,古籍在歷經千百年來天災人禍之余,流傳至今的約計達十余萬種,論卷數則應達數百萬。而古代地圖若以一幅圖抵一種書,則流傳下來的不及古籍百分之一;若以一幅圖抵一卷書,則只有古籍的千分萬分之一。為什么這么少,推原其故,當由于:

一、圖的摹繪比書的傳寫要難得多,所以圖的摹繪本一般要比書的傳寫本少得多。流傳到后世的機會相應減少。有些見于記載的圖也許本來只有一幅原制品,從沒有復制過:這種以孤本形式保藏起來的圖,其存在時期當然不可能很久。

二、古代的制圖技術還不大可能在等大的縑帛或紙張上,用多種不同比例尺畫出面積大小不同、內容多少不一的地圖來,圖幅的寬度長度一般都跟著所畫地域范圍的大小和內容的多寡而或大或小或長或方。各種地圖圖幅大小和形狀的差別很大,所以只能都以單幅形式收藏,難以裝訂成冊。這就比成冊成函的書籍保存起來難得多

三、歷代書籍發藏在官府,或做在民間。古書的大部分雖在多次劫難中被毀滅了,卻還有小部分保存下來。古代地圖幾平全部是收藏在官府里,民間藏有地圖雖不能說絕無,必然是很少的。因而材難之來,凡是畫在竹、木、紙、帛等材料上的地圖,即無一能幸免于難;幸存下來的,只能是刻在石碑上的,或埋在墳墓里的。

還有一點就是古代的零碎文字資料可以被匯編為一部經而流傳下來,可以被采入-朝的正史而流傳下來,可以被綴輯成一部書而流傳下來,而這幾種“可以"對難以摹繪、大小不一的單幅地圖而言,卻都是不存在的。不僅經書里沒有圖,就是地理專著如《漢書·地理志》《水經注》里,也都是只有文沒有圖,盡管班固、郵道元都看到過不少前代和當代的地圖。這就注定了古地圖能否流傳下來的命運,完全取決于原制品和當時少量的復制品能否經歷千百年來多次天災人禍仍然保留下來。

正由于地圖的流傳要比書籍難得多,因而傳世的地圖不僅數量很少,年代也較近。

(摘編自譚其驤《輿地勾稽六十年》)

材料二:

在測繪技術還不發達、繪制地圖相當困難的古代,學者已充分認識到地圖的運用對牙學習和研究歷史的重要性,形成“左圖右史”的傳統。地方志的前身“圖經"就是有圖有經,其中的圖主要是地圖。其他一些史籍也往往附有地圖,并形成專門的讀史地圖集和歷史地圖集。楊守敬所編《水經注圖》,是歷史專題地圖的集大成之作。刻石的《禹跡圖》是賈耽《海內華夷圖》的簡略版,并且立于州學之內,用于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和網絡的進步,人們往往以為地圖的作用已不如以前。而其實,在較大范圍的空間內觀察、分析和研究時,仍然需要該區域的普通地圖或專題地圖,或者相應的電子地圖。而了解歷史所需要的地圖并非今天的地圖,是相關時代的地圖。由于地理環境的變遷,那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或多或少與今天不同。即使自然地理狀況變化不大,人文地理要素也必定會有相當大的差異,有些要素甚至已完全消失,有些要素則當初根本還不存在。這些歷史地圖必須由研究者按照歷史事實和相關的地理狀況專門繪制。

某地區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后,電視臺在發布這條消息時配一幅地圖,使觀眾知道它的具體位置,否則,不熟悉地理的觀眾往往無法理解新聞的意義。要理解歷史,更需要配上相應的地圖,否則即使有注釋,非專業的讀者也不可能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無法復原出很多今天已經不存在的地名或已經改變了的地形地貌,不少歷史現象就變得難以理解。

(摘編自葛劍雄《(地圖上的中國歷史)總片》)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和亞的一項是(3分)

A.我國的地圖歷史悠久,而且種類熊鄉,早在西網之m,已有一雙農長時間的淋術的發展過程。

B歷史上,制作出的地圖數量多,而傳世的卻很少,這與地圖主要收藏在官府及歷徑火禍有重要關系。

C.隨著時代發展,電子地圖廣泛運用于生活,而歷史地圖由專業人員手工繪制,二般不用電子地圖。

D.電視臺等媒體報道某地區的地理新聞時,如果能配上相關地圖,往往可以讓觀眾更好地理解新聞。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歷史上的地圖有政府各機構和各級地方政府繪制的,也有學者私人制作的,刻石的《禹跡圖》參考了地理學者賈耽的《海內華夷圖》而完成,立于州學,用于教學。

B.古籍流傳至今的約計達十余萬種,歷代書籍或藏在官府,或散在民間,小部分保存了下來,可以裝訂成冊,比地圖容易收藏,主要是傳寫本,不存在保存困難的孤本。

C.教材《過秦論》一文,附有“秦滅六國示意圖”,圖上標注各諸侯國都城、主要戰場、秦軍行動路線等信息,與原文記述的歷史參照閱讀,有利于理解史論意圖。

D.為更好地布局空間,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城市發展的均衡性和可持續性,在規劃新城區時,可借助該區域的地圖進行分析研究,以確定交通干線走向、居民區分布等。

3.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一第四段中所說的地圖“受到重視"的一項是(3分)

A.戰國時期,荊軻借助進獻燕國督亢地圖,得以有機會接近秦王。

B.1973年發掘的長沙馬王堆三號墓中,有地形圖、駐軍圖等地圖。

C.劉邦初入咸陽時,蕭何即收取秦國“律令圖書”藏之。

D.修復地圖時,故宮修裱師傅精心操作,才裱糊出三十二張帛片。

4.復旦大學《水經注》研究團隊將傳統考證與現代技術融合,新繪《水經注圖》,推動了這一領域研究的新發展。地理著作《水經注》為什么會“只有文沒有圖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

5.地圖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請根據材料,談談地圖在表達地理情況、學習和研究歷史方面有哪些重要的作用。(6分)

(二)閱讀I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夢里不知身是客

三毛

提筆的此刻是一九八三年的開始,零時二十七分。

我坐在自己的書桌前,想一個愿望。

并不是新年才有新希望,那是小學生過新年時,作文老師必給的題目。一年一次的功課,成了慣性。許多年的作文簿上,立的志向大半為了討好老師。這當然是欺人,卻沒有法子自欺。

其實,一生的興趣極多極廣,真正細算起來,總也是讀書又讀書。當年逃學也不是為了別的,逃學為的是去讀書。下雨天,躲在墳地里啃食課外書,受凍、說謊的難堪和煎熬記憶猶新,那份癡迷,至今卻沒有法子回頭。

我的《紅樓夢》《水滸傳》《草海花》.……都是那時候刻下的相思。求了一個印章,叫我不刻意去讀書,在這件事上其實也不可經營。書本里,我也不過是在游玩。書里作“不悔"。紅紅的印泥蓋下去,提起手來,就有那么兩個不——悔。好字觸目,卻不驚去處多,一個大觀園,到現在沒有游盡,更何況還有那么多地方要去。心。如果因為看書隱居,而喪失了一般酬答的朋友,同時顯得不通人情,失卻了禮貌,那也無可奈何,而且不悔。我的所得,衣食住行上可以清淡,書本里不能談節儉。

常常念書念白字,也不肯放下書來去查查《辭海》,《辭海》并不是不翻,翻了卻是看著好玩,并不是為了只查一個發音。那個不會念的字,意思如果真明白了,好書看在興頭上,擱下了書去翻字典,氣勢便斷,兩者舍其一,當然放棄字典,好在平凡人讀書是個人的享受,也是個人的體驗,并不因為念了白字禍國殃民。念書不為任何人,包括食譜在內。念書只為自己高興。

可是我也不是刻意去念書的,刻意的東西,就連風景都得尋尋切切,尋找的東西,往往一定找不到,卻很累人。有時候,深夜入書,驀然回首——咦,那人不是正在燈火闌珊處嗎并沒有找什么人或什么東西,怎么已然躲在人的背后,好叫人一場驚喜。

賈政要求寶玉念“正經書”,這使寶玉這位自然人深以為苦。好在我的父親不是賈政,自小以來書架上陳列的書籍,包括科學神怪、宗教愛情、武俠偵探、推理散文、手工家事、魔術化學、天文地理、新詩古詞、園藝美術、哲學童謠、劇本雜文..…真個精鶩八極,心游萬仞。

在我看來,好書就是好書,形式不是問題。自然有人會說這太雜了。這一說,使我聯想到一個故事:兩道學先生議論不合,各自詫真道學,而互詆為假,久之不決,乃共請正于孔子。孔子下階,鞠躬致敬而言曰:“吾道甚大,何必相同,二位先生皆真正道學,丘素所飲仰,出有偽截"兩人大喜而退。弟子回:“夫子何諛之甚也孔子曰:“此象人哄得他去夠了,愁他甚么”

讀盡天下才子書,是人生極大的賞心樂事,在我而言,才子的定義,不能只框在純文學這三個字里面。圖書館當然也是去的,昂貴的書、絕版的書,往往也已經采開架式,隨人取閱,只是不能借出。知道俞大綱先生藏書,是在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組的書館里。初次去,發覺《紅樓夢》類書籍旁邊放的居然是俞先生骨灰一盒,涔然心驚,默立良久,這才開框取書。

那一次再看脂硯齋批的紅樓,首頁發現適之先生贈書大綱先生時寫的話,墨跡尚極清楚,而兩人都已離世。這種心情之下遇到書,又有書本之外的滄桑在心底絲絲地升上來。大綱先生逝后贈書不能外借,戲劇系守得緊,要是我的,也是那個守法。大綱先生的骨灰最先守書,好。

念書人,在某種場合看上去木訥,那是無可奈何,如果滿座衣冠談的盡是聲色犬馬升官發財,叫那個人如何酒逢知己千杯少其實一般通俗小說里,說的也不過是酒色財氣,并不需要超塵。但是通俗之艷美,通俗之極深刻;飯局上能夠品嘗出味道來的恐怕只是粘滴滴的魚翅。

書到無窮處,坐看云起時,好一輪紅太陽破空而出,光芒四射,前途一片光明,彼岸便是此身。

涅槃何處在,牧童遙指杏花村。

還是要說書。家中手足的孩子們,便將我當作童話里的吹笛童子,任何游樂場誘之不肯去,但愿追隨小姑聽故事。每一個周末,小小的書房里開講猶太民族的流浪、巴勒斯坦游擊隊、東北王張作霖、狗肉將軍張宗昌、寶玉黛玉薛寶釵…...

不怕孩子們去葬花,只怕他們連花是什么都不曉得。

有一日,堂上跟莘莘學子開講《紅樓夢》,才在游園呢,下課鐘卻已驚夢。休息時間,突然對第一二排的同學們沖出一句話來:要是三毛死了——當然是會死的——《紅樓夢》請千萬燒一本來,不要弄錯了去燒紙錢。談到身后事,交代的居然是這份不舍,真正不是明白人。

寶玉失玉后,變得迷迷糊糊,和尚送玉回來,走了,過幾日偏偏又來吵鬧。寶玉聽說和尚在外面吵,便要把玉還給和尚,說:“我已有了心,還要這塊玉做什么"

失了玉,來了心,大夢初醒,那人卻是歸彼大荒去也——走筆到現在,已是清晨六時,而十時尚有塵事磨人。

但愿一九八三八四八五和往后的年年歲歲,風調雨順,國泰平安,各人在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崗位上,活出最最燦爛豐富的生命來,這樣是世紀的歡喜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在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從新年立愿望寫起,對自己曾經所立志向多是為討好老師的做法進行了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

B.“我“在讀書的時候寧愿讀白字,也不會去翻《辭海》查閱,因為“我以為念了白字并不會“禍國殃民”,如果翻字典反而會浪費時間。

C.文中寫兩個道學先生為了誰是真道學而互詆,最后向孔子請教的故事,告訴人們智者往往胸懷寬廣,是不與一般人見識的。

D.在文化大學戲劇系圖書館中,看到俞大綱先生的骨灰,“我"不禁“涔然心驚,默立良久”,從中可見“我"當時的震驚與對先生的敬意。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木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篇的“零時二十七分”與結尾“走筆到現在,已是清晨六時"互相照應,既使文章結構嚴謹,同時也表明“我“徹夜未眠,奮筆疾書抒寫自身感悟。

B.作為一篇帶有回憶性的散文,文中既有對曾經讀書情景的再現,也有當下視角下對過去的觀照與思考,回憶與現實交織,有利于文章主題的表達。

C.賈政只允許寶玉讀“正經書”,父親卻讓“我"隨便閱讀,寶玉與“我”一苦一樂,意在通過對比凸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性。

D.文中多次提及《紅樓夢》,其中亦不乏相關的細節描寫,這樣安排不僅表現了“我"對《紅樓夢》的摯愛,也反映了《紅樓夢》對“我”的重要影響。

8.本篇文章的語言靈活多變,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分)

9.文章重點寫了作家三毛切身的讀書經歷,我們從中可以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

(三)閱讀Ⅲ(本題共5小題,2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鄭簡公謂子產曰:“國小,迫于荊、晉之間。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備,不可以待不虞。"子產曰:“臣閉其外也已遠矣,而守其內也已固矣,雖國小,猶不危之也。君其勿憂。”是以沒簡公身無患。

子產相鄭,簡公謂子產曰:“飲酒不樂也。俎豆不大,鐘、鼓、竽、瑟不鳴,寡人之事不一。國家不定,百姓不治,耕戰不輯睦,亦子之罪。子有職,寡人亦有職,各守其職。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桃棗蔭于街者莫有援也,錐刀遺道三日可反。三年不變,民無饑也。

(節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材料二:

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厭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舉而無功則鍋再則疑三則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顧而莫肯為者,非其無有忠義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術謀慮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難成而不復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茍立而成矣。

昔者子太叔問政于子產。子產曰:“政如農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圖其終,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子產以為不思而行,與凡行而出于思之外者,如農之無畔也,其始雖勤,而終必棄之。今夫富人之營宮室也,必先料其貲財之豐約,以制宮室之大小。既內決于心,然后擇工之良者而用一人焉,必告之曰:“吾將為屋若干,度用材幾何役夫幾人幾日而成土石材葦,吾于何取之”其工之良者必告之曰:“某所有木,某所有石,用材役夫若干,某日而成。"主人率以聽焉。及期而成,既成而不失當,則規摹之先定也。

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也且非特圣人而已。商君之變秦法也,櫻萬人之怒,排舉國之說,勢如此其逆也。蘇秦之為從也,合天下之異以為同,聯六姓之疏以為親,計如此其迂也。出于其口,成于其手,以為既已許吾君,則親挈而還之。今吾以自有之天下,而行吾所得為之事,其事又非有所拂逆于天下之意也,非有所待于人而后具也。然而政出于天下,有出而無成者,五六十年于此矣。是何也意者知出而不知收歟非不知收,意者汗漫而無所收歟故為之說曰:先定其規摹而后從事。先定者,可以謀人。不先定者,自謀常不給,而況于謀人乎!

(節選自蘇軾《思治論》)

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凡人之A情B一C舉D而無E功F則疑G再H則倦I三J則去之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子產退而為政五年”與《種樹郭橐駝傳》“早繅而緒"的“而”用法不相同。

B.厭,同“饜",滿足,與《揚州慢》“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的“厭"意思不相同。

C.茍,如果,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的“茍"意思相同。

D.“某所有木”與《蘇武傳》“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的“所”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鄭國是個小國,既有內憂又有外患,鄭簡公任用子產輔佐自己,取得了顯著成效,鄭簡公認為君主與臣子應各司其職。

B.蘇軾從北米當時的具體社會問題出發,指出士人不肯付諸行動的原因,與他們害怕事情難成功而不能再確立目標有關。

C.建房子時,主人提前考慮錢財多少、房子大小等問題,選擇良匠商矗用林、人工、預期完成時間等事項,都是有利的。

D.商秩力排眾議實施變法,蘇聯合六國合縱結盟,都具有“呢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精神,蘇軾以此勸誡朝廷舉賢任能。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今城郭不完,兵甲不備,不可以待不虞。

(2)出于其口,成于其手,以為既已許吾君,則親挈而還之。

14.材料二引述了子產“政如農功”的為政理念,材料一中的哪些內容體現了子產的這一理念請簡要概括。(5分)

(四)閱讀IV(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臨江仙·離懷

王觀

別岸相逢何草草,扁舟兩岸垂楊。繡屏珠箔①綺香囊。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燕子歸來人去也,此時無奈昏黃。桃花應是我心腸。不禁微雨,流淚濕紅妝。

[注]①珠箔:珠簾。

15.對這首詞內容和情感賞析企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詞人連用“扁舟"垂楊”“別岸草"等具有典型意義的離別意象,烘托出離別時的凄涼之感。

B.“繡屏”一句富有畫面感,仿佛眼前有位美麗的女子正在繡花屏風和珠簾之間,美人身上散發出香囊的香氣。

C.“燕子"兩句寫離巢的燕子又飛了回來,人卻要走了,表達時光流逝、不忍別離的無奈之情。

D.桃花常被視為愛情和婚姻的象征,其粉色花瓣象征著愛情的甜蜜和浪漫,詞中“桃花”

一句也是借此表達男女之間的心意。

16.“酒深歌拍緩,愁入翠眉長"與李清照《聲聲慢》中“三杯兩益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在愁情的表達上有相同之處,但又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習總書記在2024年新年賀詞中說“我們接續奮斗、砥礪前行,經歷了風雨洗禮,看到了美麗風景”。《登泰山記》中“_____________,"則是姚鼐經歷迷霧冰滑后看到的第一幅壯闊美景。

(2)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到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_____________,”,再到王安石“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小明同學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感受到“不悔之心"一直流淌在仁人志士的血液里。

(3)“歌”是古人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無論是一個人抒懷,還是一群人同和,也請要為家領聊與君職一曲無論悲愁還是喜樂,都可“歌",有詩詞為證:“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本題共5小題)

外賣配送人員作為新型勞動者,在工傷認定方面困局。①依照工傷認定的相關規定,②要以勞動關系作為核心要件,③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④如果只是簡單的勞務關系。⑤而且是其他類型的用工關系,⑥比如所謂的承攬協議配送,⑦就不屬于工傷認定的范疇,⑧很難獲得相應的權利保障。也正是如此,一些用人單位以勞務關系代替勞動關系來責任,并由此給勞動者工傷認定設置了障礙,最終導致了(甲)。

近年來,出現了一批以家政工、技術小工等為代表的規模較大且容易被忽視的平臺靈活就業人員。這一群體多通過中介平臺提供服務,職業風險交通事故、摔傷、機械傷等。對他們來說,除了“不屬于勞動關系”成平臺零工工傷認定“梗阻",受傷前的勞動保護責任分屬,受傷后的賠償責任分屬,也多次引發糾紛。在發生糾紛時、除了(乙),對“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受傷原因”三要素需要更全面、客觀而準確的理解,才能作出與責權利相對等的結果。

雖然外賣員與公司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但認定勞動關系并不僅僅止于此,用人單位考勤、著裝管理、派單、績效考核、工資發放等因素都可以作為依據,來證明(丙)。外賣員接受了公司的統一管理和任務分配,有相應的培訓記錄和派單流水,有工資發放和績效考核的依據,因公負傷而被認定為工傷,于情于法都_________________。

我們在保護勞動者合法權利的同時,應進一步完善工傷認定的標準,提高勞動者的權利保護和法律意識,夯實工傷認定的基石與基礎,讓工傷認定更加規范有序。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面臨躲避涉及無可厚非

B.面臨規避牽涉無可爭議

C.面對規避涉及無可厚非

D.面對躲避牽涉無可爭議

19.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20.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6分)

21.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

22.文中“簽訂"的“訂”和“認定"的“定”,經常在生活中會被混淆使用,請根據你的理解,說說兩者在表意上的不同。(2分)

三、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敬我不能,盡我所能。——“浙江宣傳"2025新年獻詞。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河南省信陽高級中學新校(賢嶺校區)、老校(文化街校區)

2024-2025學年高三下期二模測試(二)

語文答案

C

2.B

3.D

4.①酈道元看到過不少前代和當時的地圖,但地圖摹繪困難,難以復制;

②同時,古代制圖技術不夠先進,地圖多以大小不一的單幅形式流傳,難以入書;

③文字資料可以匯編、綴輯,酈道元結合見聞,搜集整理,總結創作,完成了這部意義深遠的專著。(一點2分,任意答對兩點即可。)

5.①標示疆域政區,明確范圍;

②直觀呈現軍事、居民點、交通、地貌、物產等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因素各項情況,給決策者提供支持;

③有助于讀者形成相應的空間概念,更好地理解歷史;

④把握自然地理狀況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古今變化與不同。(一點2分,任意答對三點即可。)

6.D

7.C

8.①語言既質樸自然又詩意典雅。文章書寫了與讀書相關的經歷、感悟,講感悟、抒真情,質樸自然:同時還化用詩詞名句,如“那人不是正在燈火闌珊處嗎”“涅槃何處在,牧童遙指香花村",使語言具有優雅的韻味。

②句式長短錯落。如“如果滿座衣冠談的盡是聲色犬馬升官發財,明那個人如何酒逢知己千杯少”是長句,“失了玉,來了心,大夢初醒"是短句,句式富有變化,讀來生動靈活。

③結構靈活,表達方式多樣。文章行文自由,綜合運用記敘、議論、抒情等手法,書寫自己獨特的人生感受,充滿感染力。(一點2分,任意答對兩點即可。)

9.①讀書應懷有一片癡心,將自己的身心沉浸其中。為了讀書,“我”下雨天躲在墳地即使受凍,依然不悔。

②讀書不應有功利之心,不刻意去讀書,應注重個人的真實體驗和感受。“我"不因不認識的字夫查《辭海》,念書只為自己高興,看重的是個人的體驗。

③讀書不應看重形式,應當博覽群書,尋找好書,書雖雜亦可取。“我”自小就廣泛閱讀父親書架上陳列的各類書籍,心游萬仞。(一點2分。)

10.BGI【解析】句意:一般人的情感,做什么事一次不成功就會懷疑,第二次就倦怠,第三次就放棄了。“_舉而無功則疑"大意是“做什么事一次不成功就會懷疑”,表意完整;后面“再"三”引導的句子是第二次、第三次,所以在“一"再”“三"前BGI處斷開。

11.B

12.D

13.(1)現在內城外城不完整,兵器鎧甲不齊備,不能應付意外事變。

(2)從他們口中說出,在他們手里成功,認為已經答應自己的君主,就親自帶來交給君主。

【詳解】(1)“郭”,外城;“兵甲",兵器鎧甲;“不虞”,意外的事變。

(2)"成",成功;“許",答應;“挈”,帶來。(一點1分,句意1分)

14.①子產提前籌謀(思慮在前),長遠考慮:堅持采取閉外守內的策略,行而有效,防備了外患。

②子產明確定國安民的目標,恪守職責:為政多年,國家安寧,百姓無饑,路不拾遺。(一點2分,兩點5分。)

15.A

16.共同點:都借酒消愁,以“酒"這個意象來表達愁緒。(2分)

不同點:①王詞直抒胸臆,寫酒讓人深深沉醉,隨著歌曲緩緩打著節拍,表面上看似消解了愁緒,但離別的憂愁卻寫在了美人的眉間,直接點明"愁"字,并以一個“長”字加深離愁別緒的綿長不斷。(2分)

②李詞含蓄委婉,以酒“淡"襯愁濃,用反問句式強調內心的愁情。(2分)

17.(1)蒼山負雪明燭天南

(2)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一空1分)

18.B

19.句⑤,修改為:“或者是其他類型的用工關系”。句⑥,修改為:“比如所謂的承攬配送協議":(改對一處2分;指出序號,改不對的可得1分。)

【詳解】第⑤句,不合邏輯,“而且”表順承或通進的關系。而這里“其他類型的用工關系"與“簡單的勞務關系”并不是順承或遞進的關系,而是兩種不同的勞務關系,因此應改為“或者"。第⑥句,語序不當,根據前后語境,陳述的對象應該是“勞動合同”,“承攬協議配送"不是勞動合同,且“承攬協議”不搭配,因此改為"承攬配送協議"。

20.【示例】甲:工傷認定難的權利困境

乙:核心的勞動關系的認定

丙:彼此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勞動合同關系(一處2分,共6分。)

【詳解】甲處,根據前面語境,“給勞動者工傷認定設置了障礙",強調工傷很難獲得相應的權利保障,因此可填“工傷認定難的權利困境”;乙處,根據前面語境,所講的都是勞動關系的認定內容,因此可填“核心的勞動關系的認定";丙處,根據前面語境,“雖然外賣員與公司沒有簽訂正式的勞動合同”,后面形成了轉折,因此,這些依據都可以證明是存在著勞動合同關系。因此填“彼此之間存在事實上的勞動合同關系"。

21.【示例】①出現了一批平臺靈活就業人員

②他們以家政工、技術小工等為代表

③規模較大且容易被忽視。(一句1分)

22.“簽訂”的“訂":指經過研究商討而立下(合同、條約等);“認定”的“定":指確定的、不改變的。(一處1分。)

23.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材料以“浙江宣傳”2025新年獻詞為材料,深刻地闡釋了面對自身能力不足時應有的態度。“敬我不能"體現了對自身能力邊界的清醒認識和尊重,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局限,不盲目自大,這是一種理性和成熟的表現。“盡我所能”則強調了在認識到自身局限的基礎上,依然要積極進取,全力以赴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這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兩者其實相輔相成,前者強調是對自我不足的謙虛,后者則是對自我不足的努力。即對可為之事大展拳腳,對不可為之事保持敬畏;對不可控之事,保持樂觀,對可控之事,保持謹慎。

綜上,考生可以著重圍繞“敬我不能"闡述正確認識自我的重要性,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要客觀地看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低估自己的潛力。只有認清自己的“不能”,才能更好地找準方向,避免盲目行動。也可以著重圍繞“盡我所能"闡述積極進取的態度,指出盡管我們有很多“不能”,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消極對待生活。相反,我們應該在承認局限的基礎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去奮斗,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辯證看待“敬我不能"與“盡我所能”兩者關系,強調兩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我們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和自身能力邊界,又要積極進取,不斷超越自我。

具體寫作時,考生可以開篇直接點明“敬我不能,盡我所能"這一核心觀點。接著,結合材料和具體素材分別闡述“敬我不能”和“盡我所能"的內涵。“敬我不能”是對自身能力邊界的尊重和知止智慧,比如霍金雖身體有極大局限,但因認清自身“不能",專注科研,最終取得科學突破。“盡我所能”是積極人生態度和對夢想、責任的擔當。比如袁隆平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克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