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高頻考點速記題庫:文言文閱讀理解技巧解析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實詞辨析要求:正確理解文言文中常見實詞的不同含義和用法,選擇最合適的解釋。1.“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A.率爾:輕率地B.率爾:勇敢地C.率爾:從容不迫地D.率爾:突然地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A.擇:選擇B.擇:挑選C.擇:選取D.擇:挑選出3.“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A.罔:迷惑B.罔:困惑C.罔:迷茫D.罔:迷失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好:喜歡B.好:喜好C.好:愛好D.好:喜愛5.“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A.溫故:復習過去的知識B.溫故:回顧過去C.溫故:溫習舊知識D.溫故:溫習過去的事情6.“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A.三省:三次省思B.三省:三次反省C.三省:三次自省D.三省:三次檢查7.“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A.凋:凋謝B.凋:凋零C.凋:凋敗D.凋:凋落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好:喜歡B.好:喜好C.好:愛好D.好:喜愛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A.說:高興B.說:愉快C.說:歡喜D.說:喜悅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A.罔:迷惑B.罔:困惑C.罔:迷茫D.罔:迷失二、文言文虛詞辨析要求:正確理解文言文中常見虛詞的不同用法和含義,選擇最合適的解釋。1.“孔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A.不器:不成為器物B.不器:不成為器具C.不器:不成為工具D.不器:不成為器用2.“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A.之:代詞,指學問B.之:代詞,指時間C.之:代詞,指地點D.之:代詞,指事物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A.而:表順承B.而:表轉折C.而:表并列D.而:表遞進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A.于:在B.于:對于C.于:關于D.于:屬于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A.焉:句末語氣詞B.焉:疑問代詞,哪里C.焉:指示代詞,這里D.焉:疑問代詞,怎么6.“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A.乎:句末語氣詞B.乎:疑問代詞,哪里C.乎:指示代詞,這里D.乎:疑問代詞,怎么7.“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A.然后知:這樣才知道B.然后知:如此才知道C.然后知:因此才知道D.然后知:于是才知道8.“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A.亦:也B.亦:就是C.亦:就是D.亦:就是9.“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A.而:表順承B.而:表轉折C.而:表并列D.而:表遞進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A.焉:句末語氣詞B.焉:疑問代詞,哪里C.焉:指示代詞,這里D.焉:疑問代詞,怎么四、文言文句子翻譯要求:準確翻譯文言文句子,注意字詞的準確翻譯和句式的調整。1.“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荀子曰:‘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4.“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5.“韓非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6.“《史記》載:‘太史公曰: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7.“《漢書》載:‘揚雄曰:天地設位,生民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8.“《后漢書》載:‘班固曰:王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9.“《三國志》載:‘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10.“《紅樓夢》載:‘曹雪芹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五、文言文斷句要求:正確斷句文言文句子,注意句子的結構和意思。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3.“荀子曰: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以禮為行”4.“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5.“韓非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6.“《史記》載:太史公曰: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7.“《漢書》載:揚雄曰:天地設位生民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8.“《后漢書》載:班固曰:王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9.“《三國志》載: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10.“《紅樓夢》載:曹雪芹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六、文言文閱讀理解要求:根據文言文內容回答問題,注意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意圖。1.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論語·述而》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問題: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2.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孟子·離婁上》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問題:這段話說明了什么道理?3.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荀子·勸學》載:“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以禮為行。”問題:這段話中,荀子對君子的品質有何要求?4.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莊子·逍遙游》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問題:這段話表達了莊子怎樣的觀點?5.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韓非子·五蠹》載:“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問題:這段話反映了怎樣的歷史現象?6.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史記·太史公自序》載:“太史公曰: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問題:這段話表達了太史公怎樣的思想?7.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漢書·揚雄傳》載:“揚雄曰:天地設位,生民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問題:這段話中,揚雄對人類欲望和行為的看法是什么?8.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后漢書·班固傳》載:“班固曰:王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問題:這段話反映了班固對治國理念的何種理解?9.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問題:這段話中,諸葛亮對人生的態度是怎樣的?10.閱讀下列文言文,回答問題。《紅樓夢》第一回載:“曹雪芹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問題:這段話表達了曹雪芹怎樣的觀點?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實詞辨析1.A解析:率爾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輕率地,形容子路回答孔子問題時的態度。2.A解析:擇在此句中的意思是選擇,表示孔子從別人身上選擇好的方面來學習。3.A解析:罔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迷惑,形容學習而不思考的人會感到迷茫。4.A解析:好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喜歡,表示孔子認為喜歡學習的人比知道學習的人更有價值。5.C解析:溫故在此句中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表示通過復習舊知識可以獲得新的理解。6.C解析:三省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三次省思,表示孔子每天都要進行三次自我反省。7.A解析:凋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凋謝,表示只有經歷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不會輕易凋謝。8.A解析:好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喜歡,與第四題相同,表示孔子認為喜歡學習的人比知道學習的人更有價值。9.A解析:說在此句中的意思是高興,表示學習并按時復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10.A解析:罔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迷惑,與第三題相同,表示思考而不學習的人會陷入危險。二、文言文虛詞辨析1.A解析:不器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不成為器物,表示孔子認為君子不應該局限于一技之長。2.A解析:之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代詞,指學問,表示孔子認為學習并按時復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3.D解析:而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表順承,表示孔子認為溫習舊知識后才能成為別人的老師。4.B解析:于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對于,表示孔子認為喜歡學習的人比知道學習的人更有價值。5.D解析:焉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句末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6.A解析:乎在此句中的意思是句末語氣詞,用于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7.D解析:然后知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于是才知道,表示經歷了寒冷的冬天,才能知道松柏不會輕易凋謝。8.A解析:亦在此句中的意思是也,表示孔子認為喜歡學習的人比知道學習的人更有價值。9.D解析:而在此句中的意思是表順承,表示學習而不思考的人會感到迷茫。10.D解析:焉在此句中的意思是疑問代詞,哪里,表示孔子認為在三個人中一定有可以學習的人。三、文言文句子翻譯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解析:君子不追求食物的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對事情敏捷而說話謹慎。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得到了正道,會得到許多幫助;失去了正道,會得到很少的幫助。3.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以禮為行。解析:君子以仁愛為根本,以道義為應用,以禮制為行為準則。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解析: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5.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解析:天下政治清明時,禮樂和軍事征伐由天子決定;天下政治混亂時,禮樂和軍事征伐由諸侯決定。6.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解析: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7.天地設位,生民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解析:天地安排了位置,人們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追求;追求而沒有限度,就會爭斗。8.王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解析:君王不擔心財富少,而擔心分配不均;不擔心人民貧窮,而擔心社會不安定。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解析:如果不淡泊名利就無法明確自己的志向,如果不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10.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解析:對世事理解透徹的都是學問,對人情世故熟悉的就是文章。四、文言文斷句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這句話斷句為:孔子說,學習并按時復習,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這不也是君子的表現嗎?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解析:這句話斷句為:孟子說,得到了正道,會得到許多幫助;失去了正道,會得到很少的幫助。幫助很少到了極點,連親戚都會背叛;幫助很多到了極點,天下都會順從。3.荀子曰: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以禮為行解析:這句話斷句為:荀子說,君子以仁愛為根本,以道義為應用,以禮制為行為準則。4.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解析:這句話斷句為:莊子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危險的。5.韓非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解析:這句話斷句為:韓非子說,天下政治清明時,禮樂和軍事征伐由天子決定;天下政治混亂時,禮樂和軍事征伐由諸侯決定。6.《史記》載:太史公曰:夫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解析:這句話斷句為:《史記》記載,太史公說,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7.《漢書》載:揚雄曰:天地設位/生民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解析:這句話斷句為:《漢書》記載,揚雄說,天地安排了位置,人們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追求;追求而沒有限度,就會爭斗。8.《后漢書》載:班固曰:王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解析:這句話斷句為:《后漢書》記載,班固說,君王不擔心財富少,而擔心分配不均;不擔心人民貧窮,而擔心社會不安定。9.《三國志》載:諸葛亮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解析:這句話斷句為:《三國志》記載,諸葛亮說,如果不淡泊名利就無法明確自己的志向,如果不寧靜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10.《紅樓夢》載:曹雪芹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解析:這句話斷句為:《紅樓夢》記載,曹雪芹說,對世事理解透徹的都是學問,對人情世故熟悉的就是文章。五、文言文閱讀理解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問題:這段話表達了怎樣的思想?解析:這段話表達了孔子認為在與他人交往中,無論對方優點還是缺點,都可以成為自己學習的對象,選擇優點學習,缺點改正。2.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問題:這段話說明了什么道理?解析:這段話說明了一個道理,即得到了正道,會得到許多幫助;失去了正道,會得到很少的幫助。3.荀子曰:君子以仁為本,以義為用,以禮為行。問題:這段話中,荀子對君子的品質有何要求?解析:這段話中,荀子對君子的品質要求是以仁愛為根本,以道義為應用,以禮制為行為準則。4.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問題:這段話表達了莊子怎樣的觀點?解析:這段話表達了莊子認為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人應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