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復習專題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25年語文小升初專項提分練習_第1頁
文言文復習專題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25年語文小升初專項提分練習_第2頁
文言文復習專題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25年語文小升初專項提分練習_第3頁
文言文復習專題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25年語文小升初專項提分練習_第4頁
文言文復習專題1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2025年語文小升初專項提分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升初文言文閱讀一、文言文概述文言文是以古漢語文雅的口語為基礎的書面形式,在遠古時代文言文與平常的口語的差異微乎其微。現今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二、小學階段文言文1.《司馬光》(三上)——出自:《宋史:司馬光傳》2.《守株待兔》(三下)、《自相矛盾》(五下)——出自:《韓非子》3.《精衛填海》(四上)——出自:《山海經》4.《王戎不取道旁李》(四上)、《楊氏之子》(五下)——出自:《世說新語》5.《囊螢夜讀》(四下)——出自:《晉書》5.《鐵杵成針》(四下)——出自:《方輿勝覽》7.《少年中國說》節選(五上)——梁啟超8.《古人談讀書》一(五上)——《論語》9.《古人談讀書》二(五上)——《童蒙須知》10.《伯牙鼓琴》(六上)——《呂氏春秋》11.《書戴嵩畫牛》(六上)12.《學弈》(六下)——《孟子》13.《兩小兒辯日》(六下)——《列子》三、文言文閱讀考試要求1.理解常用文言文詞語含義(實詞的意義和常用文言虛詞的一般用法)。2.理解重要語句、段的含義。3.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4.恰當評析人物及思想內容。四、文言文閱讀常考題型1.解釋重點字詞的含義。2.翻譯句子。3.斷句。4.分析評價人物形象。5.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和中心主旨。5.對選段所出的作品評價。7.句式的理解(初中考察較多、小學階段較少涉及)。五、內容劃分:專題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專題二:正確斷句專題三:理解實詞在文中含義專題四:理解虛詞在文中含義專題五:翻譯句子專題六:對文章的感受、認識、評價專題七:人物形象的分析專題01:整體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使用說明本資料包括以下結構??常考題型題型明確、針對性強、備考指引??方法技巧實用性強、操作簡便、規律總結??答題格式規范作答、避免失分、習慣養成?特別提示細節提醒、避免錯誤、嚴謹態度??考點訓練題量豐富、類型多樣、鞏固提升??參考答案詳細解析、思路點撥、學習反饋1.……的原因是什么?2.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3.根據文章內容,下列哪一項是錯誤的?1.在整體感知課文大概內容的基礎上,逐段概括內容要點,然后“合并同類”,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間的聯系,了解文章的結構特點,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2.注意文體特點,把握核心句和關鍵句。核心句指對主旨做出概括、提示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關鍵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開、主旨的表現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3.結合有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評判文章的社會意義。XX人+XX時間+XX什么地方+起因+經過+結果。分點作答、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表述。一、課內閱讀(一)讀書有三到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2.作者在“三到”中,強調了什么的重要性,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3.作者在這段話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4.結合你自己讀書的經歷,談談你對“讀書三到”的認識。(二)精衛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5.結合對古文的理解,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部分換成合適的字詞。(填序號)A.溺B.故C.堙D.少女(1)夏天我們在水邊玩,要注意安全,防止被水淹沒事件發生。()(2)炎帝的小女兒叫女娃。()(3)晶晶生病了,因此今日不能做學校的領操員。()(4)烏鴉叼來許多石塊,填塞在瓶子里。()6.故事的主人公是。精衛填海的原因是,精衛填海的過程是。(引用原文的話)7.翻譯文中畫“﹏﹏﹏”的句子。8.下面幾則故事中,與“精衛填海”的精神相似的是()A.八仙過海 B.愚公移山 C.嫦娥奔月 D.女媧造人二、課外閱讀(三)歐陽苦讀(文言文)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獲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使學為詩。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抄錄未畢,而已能誦其書。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歐陽苦讀(白話文)歐陽修先生在四歲時失去了父親,家境貧窮,沒有錢供他上學。母親用獲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寫字。還教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讓他學習寫詩。等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他就到鄉里的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進行抄寫。還未抄完,就已經能背誦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廢寢忘食,歐陽修只用心做讀書這件事。______________。1.將文言文和白話文對比著閱讀,并寫出下面加點字詞的意思。家貧無資()教以書字()及其稍長()或因而抄錄()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2.歐陽修小時候,遇到的困難是:①;②。他克服困難,刻苦學習,文章中主要寫了他小時候、、這三件事。年齡大了之后,他又去,還進行,這些方面都表現了他是一個的人。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的意思是()A.自從小時候開始學習,就像大人那樣用筆學寫詩歌和文章B.從小時候起他所寫的詩詞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樣用筆C.從小時候起他所寫的詩詞和文章,就向大人學習D.從小時候起他所寫的詩詞和文章,就像大人寫的一樣有文采4.關于歐陽修和《囊螢夜讀》中的車胤,兩個人的相同點是;不同點是歐陽修,而車胤。5.歐陽修的身上有怎樣的精神品質值得你學習?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給你帶來的啟發。(四)人有從學者人有從①學者,遇②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③渴④無日。”遇言:“當以⑤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注釋】①從:跟隨。②遇:董遇,漢末三國人。③苦:苦惱。④渴:迫切。⑤以:用。1.下列對“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A.讀書讀一百遍,書中的意思就會自動消失。B.讀書讀一百遍,書中的意思自然就會明白。C.讀書讀一百遍,書中的意思會變得模糊。D.讀書讀一百遍,書中的意思會變得復雜。2.下列對“三余”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A.三余是指春天、夏天、秋天三個季節。B.三余是指冬天、夜晚、陰雨天這些空閑時間。C.三余是指早晨、中午、晚上三個時間段。D.三余是指晴天、雨天、雪天三種天氣。3.文中“苦渴無日”的意思是()A.學習者感到口渴,沒有水喝。B.學習者感到苦惱,因為迫切想要學習卻沒有時間。C.學習者感到饑餓,沒有食物吃。D.學習者感到疲憊,沒有休息時間。4.短文主要講述了什么內容?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5從董遇的“三余”理論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談。三、拓展閱讀(五)王冕讀書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①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②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①之。己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④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⑨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⑥。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①,冕小兒,恬⑧若不見。【注釋】①隴:田埂。②輒:總是(常常)、就。③撻:用鞭子、棍子等打人。④曷:同“何”,為什么。⑤執策:拿著書。⑥達旦:到早晨,到天亮。⑦獰惡可怖:猙獰兇惡,令人害怕。⑧恬:神色安然,滿不在乎的樣子。1.文中“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的意思是()A.王冕偷偷跑到學堂,聽學生們讀書。B.王冕光明正大地去學堂,聽學生們讀書。C.王冕在田埂上放牛時讀書。D.王冕在寺廟里讀書。2.文中“瑯瑯達旦”的意思是讀書聲清脆響亮,直到________。3.簡答題:短文主要講述了王冕的什么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從王冕讀書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請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談談。(一)讀書有三到【分析】【譯文】我曾經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致志,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就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經到了,眼和口難道會不到嗎?1.本題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注意古今異義及語言習慣的不同。關鍵字【則】:那么。【漫浪誦讀】:隨隨便便誦讀。【亦】:也2.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現代漢語意思內容的理解能力以及提取關鍵句子的能力。最后一句闡釋心到最重要。原因為: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意思是說心既然已經到了,眼和口難道會不到嗎?3.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言文中心思想的能力。解答此題一定要先翻譯成現代文再進行總結。可在文中提取中心句。本題的中心句為第一句: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意思是說讀書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和口到。4.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闡釋自己認識。結合自身讀書的感悟來分析你認為的心到、眼到、口到是什么?心到就是讀書可以用心去感悟書中內容的思想感情,眼到就是通過文字可以看到不曾見過的歷史變遷,口到就是通過口口相傳讓更多人了解歷史。(二)精衛填海【譯文】這其實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東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沒有回來,所以化為精衛鳥。經常叼著西山上的樹枝和石塊,用來填塞東海。5.ADBC6.精衛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7.它常常銜著西山的木頭和石塊,想把東海填平。8.BA.《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于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云仙長有回于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五圣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拐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后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后來,人們把這個典故用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事。B.《愚公移山》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識。愚公移山的典故見于《列子·湯問》,講述的是愚公不畏艱難、子孫相繼、挖山不止的故事,體現了中華民族知難而進、艱苦奮斗的偉大精神。千百年來,愚公移山的故事廣為傳頌,愚公移山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艱苦奮斗、奮勇前進C.《嫦娥奔月》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無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賜給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藥后,飛到了月宮的事情。表達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D.《女媧造人》贊揚了女媧博大的胸懷,造福子孫。《愚公移山》講述了愚公不畏艱難,堅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聰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又何必擔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動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兩個兒子搬走兩座山。所以由此看B最相似。(三)《歐陽苦讀》【分析】譯文:歐陽修先生在四歲時失去了父親,家境貧窮,沒有錢供他上學。母親用獲稈在沙地上寫畫,教他寫字。還教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讓他學習寫詩。等到他年齡大些了,家里沒有書可讀,他就到鄉里的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進行抄寫。還未抄完,就已經能背誦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廢寢忘食,歐陽修只用心做讀書這件事。從小時候起他所寫的詩詞和文章,就像大人寫的一樣有文采。1.錢寫等到他有時白天只2.失去父親家境貧寒母親教他寫字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學習寫詩借書來讀抄寫勤奮刻苦、自強不息3.D4.他們雖然都家境貧寒,但是讀書都非常刻苦,想方設法多讀書從小失去父親,由母親教他寫字、誦讀,等他大一些就去向鄉里的讀書人借書來讀為了在晚上讀書,用白色薄絹做的口袋裝螢火蟲當作照明燈5.示例:歐陽修雖然自小失去父親,家境貧寒,但是他沒有消沉,而是刻苦學習,自強不息,通過堅持不懈的學習成了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在生活中,我也要學習歐陽修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努力克服。我還要認真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四)人有從學者譯文:有一個想跟隨董遇學習的人,董遇不肯直接教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