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3-2024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3-2024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3-2024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3-2024學年四川省眉山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更為熟悉的稱呼是“大科學裝置”,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其由國家統籌布局,依托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是為高水平研究活動提供長期運行服務、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公共設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科學裝置”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自誕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便將其建設作為提升本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開始于上世紀60年代,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發展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加速布局期。總的來看,我國的“大科學裝置”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專用研究設施類,是為特定學科或領域的重大科學技術目標而建設的研究裝置,有明確具體的科學目標,追求國際基礎科學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設施開展的研究內容、科學用戶群體也比較特定、集中,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等。二是公共實驗設施類,是為多學科或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提供服務的研究裝置,為多個領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戶提供實驗平臺和測試手段,為相關基礎科學研究及其應用提供關鍵支撐,追求滿足用戶需求、服務全面完整,如上海光源、中國散裂中子源、強磁場實驗裝置等。三是公益基礎設施類,是為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服務,屬于非營利性、社會公益性設施,主要滿足國家和公眾需求,如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長短波授時系統、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等。長三角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統計顯示,當前長三角已建成“大科學裝置”23處,其中上海市10處,江蘇省10處,安徽省3處,主要為專用研究設施類和公共實驗設施類“大科學裝置”。(節選自《“大科學裝置”助力長三角打造科創高地》,上海華略智庫,2022年11月29日)材料二: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原創性、顛覆性創新,必須依靠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同樣大科學時代離不開先進的科學裝置,現在沒有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很多科學基礎的研究很難突破。在基礎性的科學性研究中,大科學裝置發揮著策源地的作用,也是基礎研究工作必須依賴的一種條件支撐。大科學裝置為我們在哪些方面發揮了作用?比如探索未知世界、發展發現規律、實現技術變革,也是需要大科學裝置。通過大科學裝置為我們提供大型的復雜系統的研究條件,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學問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必須要有這樣的裝置。大科學裝置的意義,從科學價值來看,是原創性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成果,也是發揮了策源地作用。在產出應用方面,它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力提升的強大動力;在國際合作方面,由于大科學家裝置是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裝置,也是國際上這方面的科學家所期盼的裝置,也是全世界同行業專家期盼的裝置,所以又有國際合作很好的作用。從大科學裝置的影響來看,我們要想建設像光明科學城這樣的科研創新基地、科學創新中心,必須要構筑大科學裝置平臺,發揮大科學裝置平臺的優勢。在深圳光明要建設10個左右的大科學裝置,依靠這個平臺的支撐作用,可以匯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到這個裝置上進行科學研究。只有科學家聚集在一起才可以聚焦解決大科學問題。現在解決大科學問題,必須是以團隊作戰,單打獨斗已經不行了,科學研究的范式已經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的階段。從世界來看,1970年以來利用大科學裝置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越來越高,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達57%,所以證明了大科學裝置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重器。在2005年之前我國的大科學裝置還是單點建設的,只有到了“十一五”才成規模化建設,有頂層設計的推進建設。目前來看,我國已經建成、在建的大科學裝置有將近60個。大科學裝置要發揮集群效應,還要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一個區域建設大科學裝置不可能全覆蓋,要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比如推進多學科交叉,要促進多維度、多尺度創新研究,引領前沿科學領域快速發展,催生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節選自韓杰才《大科學裝置建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上海證券報》,2023年5月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大科學裝置”是國家公共設施,所以它由國家統籌布局,面向社會開放共享。B.專用研究設施類的“大科學裝置”有明確具體的科學目標,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C.“大科學裝置”可以匯聚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一起進行科學研究,聚焦解決大科學問題。D.我國對于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的建設要比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晚。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國的“大科學裝置”建設始于上世紀60年代,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的組成部分。B.大科學裝置發揮集群效應,不僅是要聚焦一流的科學家們合作,還要加強研究手段的合作。C.“大科學裝置”是基礎研究工作的一種條件支撐,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D.發達國家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大科學裝置”的建設。3.下列選項不能證明“大科學裝置”重要的一項是()A.自“大科學裝置”誕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便將其建設作為提升本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B.從世界來看,1970年以來利用大科學裝置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越來越高,從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達57%。C.今年8月,國家發布的《三省一市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行動方案》:著力構建長三角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謀劃籌建一批前沿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D.2005年之前我國的大科學裝置是單點建設,到“十一五”才成規模化建設,有頂層設計的推進建設。我國目前已經建成、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將近60個。4.根據材料一,給材料中的“大科學裝置”下一個定義。5.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以大科學裝置推動創新發展,實現科技強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認識。【答案】1.A2.C3.D4.大科學裝置是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5.①以團隊作戰,科學研究的范式必須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②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解析】【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因為……所以……”強加因果,原文“其由國家統籌布局,依托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句子之間不是因果關系。故選A。【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C.“‘大科學裝置’……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偷換概念,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原文是“基礎研究”,選項換成了“大科學裝置”。故選C。【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這句話只是說明我國“大科學裝置”成規模化、有頂層設計的建設比較晚。不能證明“大科學裝置”重要。故選D。【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給概念下定義的能力。下定義一般格式是“被定義概念”=種差+屬概念。先找“大科學裝置”的屬概念。由材料一“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為高水平研究活動提供長期運行服務、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公共設施”可知,“大科學裝置”是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再找種差。由材料一“其由國家統籌布局”“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可找出“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這些“種差”。最后整合成一個單句,注意表達流暢:大科學裝置是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由“現在解決大科學問題,必須是以團隊作戰,單打獨斗已經不行了,科學研究的范式已經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的階段”可知,以團隊作戰,科學研究的范式必須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②由“大科學裝置要發揮集群效應,還要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一個區域建設大科學裝置不可能全覆蓋,要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可知,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彭德懷印象【美】埃德加·斯諾〖備注〗彭德懷的“赤匪”生涯始于近十年前。當時,在家有“三妻四妾”的軍閥何鍵的國民黨軍隊中,他領導了一次起義。彭德懷出身行伍,先在湖南軍校受訓,后在南昌的另一所軍校學習。畢業后,他很快顯示出卓越的才干,迅速得到晉升,1927年,28歲的他就已擔任旅長,是湘軍中著名的“自由派”軍官,因為他真的會跟士兵委員會商議問題。彭德懷當時在國民黨左派、軍隊、湖南軍校中的影響力,令何鍵頭痛不已。1927年冬,何鍵開始大肆清洗部隊中的左派分子,實施了臭名昭著的湖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激進農民和工人都被當作“”慘遭殺害。然而,由于彭德懷的廣泛影響,何鍵猶豫著沒有對他采取行動。1928年7月,彭德懷發動了平江起義,并與起義的農民聯合,在湖南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兩年后,彭德懷集結了約八千弟兄的“鐵軍”,這就是紅三軍團。他率領這支部隊攻占了有著堅固城墻的湖南省會長沙,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沒過多久,蔣介石開始向“赤匪”發動第一次“大圍剿”。南方紅軍長征時,彭德懷是前衛部隊的紅三軍團軍團長。他突破了幾萬敵軍的重重封鎖,在進軍途中一路攻占戰略要地,確保了主力部隊的前進通道,最后勝利挺進陜西,在西北地區的蘇維埃根據地找到了安全地帶。他的部下對我說,他在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我發現彭德懷性格爽朗,喜歡笑,身體非常健康,只是胃不太好——這是因為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他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傷,而且只是皮外傷。我住在彭德懷設在預旺堡的司令部院子里,所以在前線見過他許多次。順便說一句,這座司令部——當時指揮3萬多軍隊——只是一間簡陋的屋子,里面有1張桌子和1條板凳、2只鐵皮文件箱、紅軍自己繪制的地圖、1部野戰電話、1條毛巾、1只臉盆,還有1張炕,炕上鋪著他的毯子。他和他的部下一樣,只有兩套軍服。他還有1件自己的衣服,讓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這是在長征途中擊落敵機后,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的背心。我們常在一起吃飯。他吃得很節儉、很簡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寧夏產各種各樣的瓜,彭德懷很喜歡吃,可是在吃瓜方面表現不佳,在參謀部的一位醫生面前只能甘拜下風。彭德懷的言談舉止中有一種坦白、率直、不轉彎抹角的風格,他動作敏捷,喜歡說笑,富有才智,身手矯健,是個優秀的騎手,堅忍不拔——部分原因或許是他煙酒不沾。有一天紅二師進行演習,當時我剛好和他在一起,要爬上一座非常險峻的山。“沖到山頂上去!”彭德懷突然朝他上氣不接下氣的部下和我喊道。他像兔子一樣躍出去,趕在我們所有人之前沖上了山頂。還有一次,在我們騎馬的時候,他又這么呼喊著,向我們發起挑戰。從這一點以及其他方面不難看出,他精力旺盛。彭德懷晚睡早起,平均每天晚上只睡四五個小時。他總是很從容,雖然他其實很忙碌。我記得那天早上一軍團接到命令,要開拔到200里以外敵占區的海原:彭德懷在早飯前下達了所有必要的命令,然后下來和我一起吃飯;之后他立即出發,仿佛是去鄉下郊游。他帶領參謀人員沿著預旺堡的大街行進,停下腳步與聚集著跟他道別的穆斯林阿訇交談。大部隊似乎是在自行前進。在紅軍前線,政府軍的飛機經常空投傳單,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無論死活。可在他的司令部門口,卻只守著一名哨兵,他走在城里的街頭,也不帶任何警衛。我在那里時,空投下來的傳單有成千上萬張,要懸賞緝拿彭德懷、徐海東和毛澤東。彭德懷下令將這些傳單保留著。這些傳單都是單面印刷的,紅軍紙張短缺,就用另一面空白頁來印制宣傳品。我注意到,彭德懷非常喜歡孩子,經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有許多孩子擔任勤務員、號兵、傳令兵和馬夫,組織成為紅軍正規部隊,名叫少年先鋒隊。我經常看見彭德懷和三兩個“紅小鬼”坐在一起,很認真地和他們討論政治問題或者個人的困難,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有一回,我跟著彭德懷去看紅一軍團抗日劇團的表演,舞臺是臨時搭建的,我們同其他戰士一起坐在舞臺下方的草地上。他似乎非常喜歡那些演出,帶頭要求唱一首喜歡的歌。盡管當時還是8月下旬,黃昏之后,天氣開始轉涼,我將棉襖裹得更緊了。在演出中間,我突然疑惑地發現彭德懷脫下了自己的棉衣。隨后我看到,他已將棉衣給坐在他身旁的小號兵披上了。后來,我了解到彭德懷為何喜歡這些“小鬼”。那是在一天晚上,他被我說服,向我講述了他童年的一些情況。他在童年時代吃的苦,可能會令西方人覺得吃驚,但這是非常典型的背景事件,足以說明,在中國青年中,為什么會有許多人像他那樣“向往紅軍”。(本文節選自《紅星照耀中國》,有刪改)〖備注〗埃德加·斯諾(1905年—1972年),美國著名記者,著有紀實文學《紅星照耀中國》。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陜甘寧邊區,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彭德懷具備卓越的軍事才干。他率“鐵軍”以少勝多,攻占了有堅固城墻的長沙,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長征時突破了敵軍重重封鎖。B.作者認為彭德懷精力旺盛,身手矯健,堅忍不拔,主要是得益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煙酒不沾。C.政府軍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但他司令部門口只守著一名哨兵,走在城里的街頭也不帶任何警衛,可見其大無畏的革命精神。D.軍閥“三妻四妾”,“赤匪”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與民眾打成一片。讀者可以看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荒淫腐朽,也可以預見“紅色中國”最后的勝利。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開頭部分寫“大肆清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都被當作‘’慘遭殺害”,讓人看到了革命斗爭的殘酷局面。B.斯諾的紀實作品是質樸而真誠的,避諱“宣傳”,沒有刻意“過濾”,從“赤匪”“彭德懷”“政府軍”“蔣介石”等稱謂可見一斑。C.彭德懷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皮外傷的事,看似閑筆,卻側面表現了其軍事才干,說明他和戰士在作戰中善于保護自己。D.前往敵占區卻像去鄉下郊游;下達命令后,和“洋記者”一起吃飯,還停下腳步與群眾交談。寥寥幾筆,彭德懷從容的形象躍然紙上。8.文末寫“在中國青年中,為什么會有許多人像他那樣‘向往紅軍’”,請結合本文內容,分析“中國青年”“向往紅軍”的原因。9.有人說,在斯洛的筆下,那些人物有理想情懷,是非凡的;但又是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彭德懷這一形象的理解。【答案】6.B7.C8.①政府腐朽,民不聊生;②紅軍與百姓同甘共苦,給老百姓帶來生活的希望;③哪怕是兒童,也得到尊重和認可,中國青年有機會得到發展。9.本文《彭德懷印象》給讀者呈現的是一個有理想情懷,非凡的,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彭德懷。①彭德懷是有理想情懷、非凡的。他有卓越才干,但他并不愿意與何鍵等軍閥為伍,而是與人民站在一起,領導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他一次次以少勝多,打敗數倍于己的敵人;②彭德懷是有人間味的。他與“洋記者”共進早餐,與穆斯林阿訇交談,和兒童“混”在一起,將棉衣給小號兵,充滿了人的溫情;③彭德懷是有人格魅力的。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在長征途中,大多數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其他同志;和戰士一起吃毒性食物,餓肚皮;和部下一樣節儉、樸素;面對懸賞令,不加強警衛,反而將宣傳單再利用。【解析】【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主要是得益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煙酒不沾”曲解文意。由第8自然段中“部分原因或許是他煙酒不沾”中“部分原因”“或許”等等詞可知不是“主要是得益于”。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說明他和戰士在作戰中善于保護自己”曲解文意。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皮外傷,一方面是體現他的軍事才能,一方面是有點運氣的成分的,不是因為他善于保護自己。故選C。【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中國青年”“向往紅軍”的原因,要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紅軍的特點,而紅軍的特點又主要是從彭德懷身上體現的。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文中寫“家有‘三妻四妾’的軍閥何鍵”,表明當時正是軍閥混戰時期,由“三妻四妾”可見政府之腐敗;還寫到“臭名昭著的湖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激進農民和工人都被當作‘’慘遭殺害”,結尾寫彭德懷小時候吃過的苦“可能會令西方人覺得吃驚”,表明當時的百姓生存艱難,民不聊生。再看紅軍特點。文中寫過草地時彭德懷“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他吃得很節儉、很簡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彭德懷屬于紅軍高級將領,但他不搞特殊,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可見紅軍與百姓同甘共苦,給老百姓帶來生活的希望;文中還寫到彭德懷對待孩子,“我經常看見彭德懷和三兩個‘紅小鬼’坐在一起,很認真地和他們討論政治問題或者個人的困難,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可見哪怕是兒童,也得到尊重和認可,中國青年有機會得到發展。【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抓住題干中“有理想情懷,是非凡的;但又是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這個句子,分析彭德懷的哪些言行做法能夠體現這樣的特點。①彭德懷是有理想情懷、非凡的。彭德懷很有才干,文中寫他“很快顯示出卓越的才干,迅速得到晉升”“當時在國民黨左派、軍隊、湖南軍校中的影響力”。他的理想情懷體現在不愿意與何鍵等軍閥為伍,而是與人民站在一起。文章開頭寫何鍵屠殺激進農民和工人,彭德懷發動了一次起義,“并與起義的農民聯合,在湖南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府”;還以八千兄弟的“鐵軍”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②彭德懷是有人間味的。文中有很多細節體現他的平易近人,如他與“洋記者”共進早餐,“彭德懷在早飯前下達了所有必要的命令,然后下來和我一起吃飯”;與穆斯林阿訇交談,“帶領參謀人員沿著預旺堡的大街行進,停下腳步與聚集著跟他道別的穆斯林阿訇交談”;和兒童“混”在一起,“彭德懷非常喜歡孩子,經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將棉衣給小號兵,“在演出中間,我突然疑惑地發現彭德懷脫下了自己的棉衣。隨后我看到,他已將棉衣給坐在他身旁的小號兵披上了”,充滿了人間的溫情;③彭德懷是有人格魅力的。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他在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和戰士一起吃毒性食物,餓肚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和部下一樣節儉、樸素;國民黨空投傳單,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可他的司令部門口“只守著一名哨兵”,而且上街也不帶任何警衛,紅軍紙張短缺,他就讓保留傳單,“用另一面空白頁來印制宣傳品”。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納姑暇之。蓋歸,反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節選自《孟子·滕文公上》,有刪改)材料二: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其《禮》曰: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期;戚族人,五月。若以親疏為歲月之數,則親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與父同也。若以尊卑為歲月數,則是尊其妻、子與父母同,而親伯父、宗兄而卑子也。逆孰大焉?其親死,列尸弗斂,登堂窺井,挑鼠穴,探滌器,而求其人矣,以為實在,則贛愚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偽亦大矣!夫為弟子后生,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節選自《墨子·非儒》,有刪改)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孟子曰A夫夷子信B以為人之親C其兄之子D為若親E其鄰之赤子乎F彼有G取爾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文中意思是通過、經由,與成語“因材施教”中“因”的意思不同。B.亡,文中意思是死亡、不在人世,與《墨子·兼愛》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相同,C.赤子,文中指嬰兒,因身體發紅,故稱赤子。也指純潔善良的人,后比喻熱愛祖國,對祖國忠誠的人。D.期,文中指期服,意思是為去世的親屬服一年的喪。古時服喪的期限會因為親疏的不同而有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秋戰國時期,儒墨兩家并稱“顯學”,但是兩家思想迥異,觀點存在不同之處。B.材料一中孟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夷之曾厚葬自己的父母,與夷之自己的主張并不一致,C.材料一中夷之是墨家的門徒,聽了徐辟轉告的孟子話語后,他依然堅持己見,內心不為所動。D.材料二中墨子認為儒家的《禮》維護“親疏”和“尊卑”的標準存在自相矛盾的情況。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2)夫為弟子后生,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14.請簡要說明儒家和墨家關于“愛”的主張有何異同?【答案】10.ADF11.B12.C13.(1)夷子想用薄葬來改變天下,難道認為不這樣就不可貴嗎?(2)作為弟子晚輩,必定要學習他的言語,效法他的行為,直到力量不足、智力不及然后才停止。14.異:儒家主張愛有等級差別,有親疏尊卑的不同。墨家強調愛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同:兩家都強調愛的重要性,主張愛護民眾。【解析】【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孟子說:“夷子真的以為人們愛自己兄弟的孩子,與愛鄰人的嬰兒是一樣的嗎?他只不過是看到這一點。“曰”是對話標志,后面A處斷開;“信”是“以為”的狀語,不能斷開;“親其兄之子”是動賓結構,后面D處斷開;“乎”是句末語氣詞,后面F處斷開。故選ADF。【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通過、經由;根據。句意:通過徐辟的關系要求見孟子。/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B.錯誤。死亡、不在人世;通“無”,沒有。句意:如果認為人死了,卻一定要求尋求死去的人。/因此不孝順不慈愛的人就沒有了。C.正確。D.正確。故選B。【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能力。C.“依然堅持己見,內心不為所動”錯,原文“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可見內心是有所觸動的。故選C。【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易”,改變;“以為”,認為;“是”,這樣;“貴”,可貴。(2)“修”,學習;“法”,效法;“知”,通“智”,智力;“已”,停止。【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異:由“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可知儒家主張愛有等級差別,有親疏尊卑的不同。由“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可知,墨家強調愛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同:由“愛無差等”“親親有術,尊賢有等”可知,兩家都強調愛的重要性,主張愛護民眾。參考譯文:材料一:墨家信徒夷之,通過徐辟的關系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愿意見他,不過我現在正病著;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沒有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現在可以見他了。我聽說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辦理喪事,以薄葬為合理;夷子想用薄葬來改變天下,難道認為不這樣就不可貴嗎?但是夷子埋葬父母親卻很豐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東西來對待父母親了。”徐子把孟子的話告訴了夷子。夷子說:“按照儒家的說法,古人愛民‘就像愛護嬰兒’,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認為是說,愛不分差等,從自己的父母開始施行。”徐子又把這話轉告給孟子。孟子說:“夷子真的以為人們愛自己兄弟的孩子,與愛鄰人的嬰兒是一樣的嗎?他只不過是看到這一點,嬰兒爬著將要掉進井里,這不是嬰兒的過錯,(所以每個人都會有怵惕惻隱之心,于是他就認為愛是不分差等的。)大概古時候曾有不安葬父母的事,父母死了,就抬著扔到山溝里。幾天后從那里經過,看見狐貍在啃食,蒼蠅、蚊蟲在叮咬。于是回家,拿來筐和鍬把尸體掩埋了。掩埋是正確的,那么,孝子仁人掩埋他們的父母,也必有一定的方式。”徐子把這番話轉告給夷子。夷子惆悵茫然地停了一會,說:“他教導了我。”材料二:儒家的人說:“愛親人應有差別,尊敬賢人也有差別。”這是說親疏、尊卑的差異。他們的《儀禮》說:服喪的日期,父母去世的話,要服喪三年;妻子和長子去世的話,要服喪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去世的話,要服喪一年;外姓親戚去世的話,要服喪五個月。如果以親、疏來作為服喪的年月,那么親近的多而疏遠的少,這樣,妻子、長子與父親相同。如果以尊卑來作為服喪的年月,那么,是把妻子、兒子看作與父母一樣尊貴,而把伯父、宗兄和庶子看成是一樣的。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嗎?他們的父母死了,陳列起尸體而不裝殮,(招魂時)升上屋頂,窺探水井,挑開鼠穴,洗滌器具,去尋求死去的人,認為還確實存在,這是愚蠢到了極點;如果認為人死了,卻一定要求尋求死去的人,那么也太虛假了!作為弟子晚輩,必定要學習他的言語,效法他的行為,直到力量不足、智力不及然后才停止。現在孔某的行為是這個樣子,那么儒士們就可以憑借這些懷疑他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酒泉子·長憶觀潮宋·潘閬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詞描繪了錢塘江漲潮時的觀潮盛況,表達了詞人對錢塘觀潮盛會難以忘懷之情。B.弄潮兒迎潮而立,技藝高超,體現了與大自然奮力搏斗的無畏精神和豪邁氣概。C.錢塘大潮奇偉壯觀,詞人如今身處杭州,那壯觀的錢塘涌潮仍然幾回夢到。D.全詞結構渾然一體,描繪涌潮,氣勢豪邁,筆調雄健,可謂匠心獨運,別具神韻。16.本詞是如何表現錢塘漲潮盛況的?請簡要分析。【答案】15.C16.①使用夸張手法。潮來之時讓人懷疑大海之水都被傾瀉一空,寫出錢塘潮涌排山倒海的氣勢。②使用比喻手法。潮水之聲如同萬面戰鼓同時敲打,生動形象寫出了潮水的聲勢浩大。③使用虛實相生手法。夢中幾次看到漲潮情景,醒后尚且感到驚心動魄,漲潮盛況動人心魄。④使用側面烘托手法。滿城人爭相跑到江邊觀看,側面烘托了錢塘漲潮的盛況。【解析】【1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C.“詞人如今身處杭州”理解錯誤。“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本詞是作者曾經到杭州親眼看到了漲潮的壯觀宏偉,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夢見漲潮的情形。這首《酒泉子》的小詞,是他回憶觀潮盛況而作。故選C。【1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賞析詩歌藝術手法的能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的意思是潮水涌來時,仿佛大海都空了,潮聲像一萬面鼓齊發,聲勢震人。用“滄海盡成空”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極寫了了潮水巨浪滾滾,勢不可擋之勢,“萬面鼓聲中”的“萬面鼓”運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潮聲聲聲震耳似萬鼓齊鳴。把錢江潮涌的排山倒海、聲容俱壯渲染得有聲有色、驚險生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的意思是此后幾次夢到觀潮的情景,夢醒時依然感覺心驚膽戰。寫夢中情景和夢醒后感覺,虛實相生,表現漲潮盛況動人心魄。“滿郭人爭江上望”是說滿城的人爭著向江上望去。用“滿郭”人傾城而出爭相看潮,生動地極寫了觀潮時人山人海的情景,側面烘托了錢塘漲潮的盛況。(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論語·雍也》認為成為君子的必要條件是“________”;《論語·顏淵》認為天下稱贊有仁德的充分條件是“________”。(2)高適《燕歌行》中描寫敲擊鼓聲響徹山海關,旗幟舒展飄揚于山間的句子是“___,_______”。(3)假如你在河南洛陽大酒店與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美酒佳肴,盡情歡樂,你不由想起了李白《將進酒》中的句子“______,____”。【答案】(1)文質彬彬(一日)克己復禮(2)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3)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以身許國是一種獻身民族的舍我大義。詩人艾青在詩作中這樣感慨:我們的祖先,他們用血肉之軀“為保衛土地,從不曾屈辱過一次”。因為這種“不屈辱”的許國精神,在民族危難時,自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舍生取義者;在民族受欺凌時,自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大義凜然者;在實現民族理想時,自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革命者。回望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奮戰、①__,無數英烈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烈犧牲②。愛國以鮮血書寫、報國用生命相許,何等的壯懷激烈。以身許國是一種奉獻無悔的大我情懷。共和國的錦繡河山,需要無數兒女③地守以堅韌、付以辛勞、獻以智慧。舍小我、謀大我者必以天下為己任,憂患著大我的憂患,快樂著大我的快樂、憧憬和幸福。蘇武在匈奴堅守19余年,用自己的堅貞和不屈,守護了民族氣節,維護了國家尊嚴;鐘揚在青藏高原跋涉16個春秋,用自己的艱辛和智慧,留下創造美好未來的4000多萬顆種子……正是這樣奉獻小我、成就大我的許國者,撐起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脊梁。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答案】18.①前赴后繼(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一往無前);②彪炳史冊(名垂青史、青史流芳、永垂不朽),③無怨無悔(心甘情愿、任勞任怨)19.排比、引用。①排比的手法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表現不同時期的以身許國的精神;②引用的手法增強了文章語言的內涵,使語言富有文采。【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成語的能力。第①空,根據“回望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征程”可知,語境強調28年來人們在戰爭中的勇敢精神或戰斗的延續,故此處可填“前赴后繼(臨危不懼、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一往無前)”。前赴后繼:前面的人沖上去,后面的人跟上來;形容勇往直前,連接不斷。臨危不懼:面對危難,一點也不害怕。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進。無所畏懼: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一往無前: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第②空,根據“無數英烈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烈”可知,語境強調英烈的精神為后世銘記,故此處可填“彪炳史冊(名垂青史、青史流芳、永垂不朽)”。彪炳史冊: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名垂青史: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名聲永留史冊。青史流芳:指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永垂不朽:指人物貢獻的光輝事跡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第③空,語境強調共和國的錦繡河山,需要無數兒女以什么態度守以堅韌、付以辛勞、獻以智慧的付出,故可填“無怨無悔(心甘情愿、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沒有懊惱和怨恨。心甘情愿:心里完全愿意,沒有勉強;多指自愿做出某種犧牲。任勞任怨:做事不怕辛苦,不怕招人埋怨。【1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由“在民族危難時,自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舍生取義者”“在民族受凌時,自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大義凜然者”“在實現民族理想時,自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革命者”三個句式結構相同的句子構成,所以使用了排比的修辭;而且每一個分句都引用了名人名言,故使用了引用的修辭。兩種修辭手法的使用,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表現不同時期的以身許國的精神,還增強文章語言的內涵,使語言富有文采。(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為了維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咖啡和茶就成為了日常必備的“續命”標配。①這是因為它們共同的有效成分——咖啡因在起作用。咖啡因之所以能讓人興奮,是因為它可以影響競爭性抑制腺苷受體。腺苷是身體代謝產生的一種神經調節因子,主要作用是和腺苷受體相結合,然后給大腦傳達疲勞信號。通俗的講,咖啡因能搶在腺苷之前與腺苷受體結合,②,腺苷便無法與腺苷受體結合,大腦收不到疲勞信號,自然就有了“我還行”的錯覺。因此,咖啡因能夠抑制疲勞感,讓人更有精力。雖然咖啡和茶好喝又提神,但是過量飲用仍然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人每天攝入咖啡因最好以不超過400毫克為宜,超過這個飲用量則可能會導致頭痛、心悸、失眠、焦慮、腹瀉等癥狀。此外,咖啡因還會增加尿量,③,因此大量飲用咖啡或茶后還要記得補充水分。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A.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內山老板走了過來。B.“嘎——”傳過來一聲水禽被驚動的鳴叫。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沒有大變——魯貴是個很不老實的人。D.你永遠那么青翠挺拔,風吹雨打,從不改色,刀砍火燒,永不低頭——這正是英雄的井岡山人的革命精神。2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把修改后的句子寫在橫線上。【答案】20.A21.①為什么咖啡和茶能讓我們提神醒腦;②當大量的腺苷受體被占用時;③可能導致脫水22.人每天攝入咖啡因以不超過400毫克為宜,超過這個飲用量則可能出現頭痛、心悸、失眠、焦慮、腹瀉等癥狀。【解析】【2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文中破折號作用是解釋說明。A.是解釋說明,“內山老板”是對前面“一個矮小而結實的日本中年人”的具體解釋;B.“嘎——”是聲音的延長;C.屬于語意轉換;D.是對前文內容的總結。故選A。【2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第一處,聯系前句“咖啡和茶就成為了日常必備的‘續命’標配”和后文“這是因為它們……”可知,畫線處提出的是一個問題,且關聯第一段的主題詞,和“咖啡”“茶”的作用有關,故該處可補寫“為什么咖啡和茶能讓我們提神醒腦”。第二處,結合前文的語境梳理咖啡因與腺苷、腺苷受體三者的關系可知,此處是說咖啡因搶先占用大量的腺苷受體時,腺苷便無法與腺苷受體結合,故此處可補寫“當大量的腺苷受體被占用時”第三處,根據后文提及需要“補充水分”,那么可以推導出超過400毫克這個飲用量可能會引起人脫水,故此處可補寫“可能導致脫水”。【2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判斷和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句子有兩處語病:一是句式雜糅,“最好……”和“以……為宜”兩種句式雜糅在了一起,可改為“人每天攝入咖啡因最好不超過400毫克”或“人每天攝入咖啡因以不超過400毫克為宜”。二是搭配不當,“導致頭痛、心悸、失眠、焦慮、腹瀉等癥狀”動賓搭配不當,可把“導致”改為“出現”;也可去掉“等癥狀”。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對實事求是做出了創新性解釋,體現了對“求是”的深刻理解。“求是”是嚴格按照客觀現實思考或辦事,我們對待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今,創新能力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一所學校、一個國家的重要標志。新時代,我們要處理好“求是”與“創新”的關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力。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以上材料,圍繞“求是與創新”這一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材料對“求是”和“創新”的內涵和意義進行了解釋。“求是”是嚴格按照客觀現實思考或辦事,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虛夸;“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強調破舊立新、推陳出新。“求是”并不意味著一成不變,不意味著呆板。“創新”也不意味著不以事實的發展規律為依據,它正是建立在實事求是地基礎之上,也就是說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求是”,創新就是空中樓閣,沒有穩固基礎的大廈必然倒塌;沒有“創新”,就總是原地踏步,無法前進。“求是”和“創新”無論是對個人成長還是對國家發展都很重要。對于個人來說,為人做事要“求是”,要腳踏實地、按照客觀規律做事,為人更要“求是”,誠信是為人之本。在此基礎上還要敢于“創新”,否則就是庸人一個,對于當今時代,創新能力尤其重要,甚至關系到生存問題。對于國家發展來說,“求是”是做事的基本原則,無論是制定政策還是引領發展方向,都要針對現狀事實就是,否則就是揠苗助長、過猶不及,會給國家帶來巨大危害。而“創新”更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沒有創新能力如何在世界上立足?沒有創新,分分鐘就會被時代拋棄,而落后就要挨打的慘痛教訓我們更應銘記于心。寫作時應闡述“求是”和“創新”的內涵,用事例具體說明何為“求是”,何為“創新”;然后論述“求是”和“創新”在當今時代的意義,可以從個人到國家,從日常為人處世到科研領域等,分出層次論述,尤其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新時代“求是”和“創新”的重要性;最后還應論述二者的關系,如何把握好二者關系等。立意:1.求是為本,創新發展。2.實事求是,開拓創新。3.雙槳平衡,行穩致遠。四川省眉山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材料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更為熟悉的稱呼是“大科學裝置”,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其由國家統籌布局,依托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是為高水平研究活動提供長期運行服務、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公共設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科學裝置”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美國。自誕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便將其建設作為提升本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我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開始于上世紀60年代,經歷了萌芽期、成長期、發展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進入加速布局期。總的來看,我國的“大科學裝置”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專用研究設施類,是為特定學科或領域的重大科學技術目標而建設的研究裝置,有明確具體的科學目標,追求國際基礎科學研究的最前沿,依托設施開展的研究內容、科學用戶群體也比較特定、集中,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等。二是公共實驗設施類,是為多學科或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提供服務的研究裝置,為多個領域的不特定大量用戶提供實驗平臺和測試手段,為相關基礎科學研究及其應用提供關鍵支撐,追求滿足用戶需求、服務全面完整,如上海光源、中國散裂中子源、強磁場實驗裝置等。三是公益基礎設施類,是為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服務,屬于非營利性、社會公益性設施,主要滿足國家和公眾需求,如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長短波授時系統、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等。長三角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統計顯示,當前長三角已建成“大科學裝置”23處,其中上海市10處,江蘇省10處,安徽省3處,主要為專用研究設施類和公共實驗設施類“大科學裝置”。(節選自《“大科學裝置”助力長三角打造科創高地》,上海華略智庫,2022年11月29日)材料二: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原創性、顛覆性創新,必須依靠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同樣大科學時代離不開先進的科學裝置,現在沒有綜合性的大科學裝置,很多科學基礎的研究很難突破。在基礎性的科學性研究中,大科學裝置發揮著策源地的作用,也是基礎研究工作必須依賴的一種條件支撐。大科學裝置為我們在哪些方面發揮了作用?比如探索未知世界、發展發現規律、實現技術變革,也是需要大科學裝置。通過大科學裝置為我們提供大型的復雜系統的研究條件,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學問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必須要有這樣的裝置。大科學裝置的意義,從科學價值來看,是原創性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成果,也是發揮了策源地作用。在產出應用方面,它是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力提升的強大動力;在國際合作方面,由于大科學家裝置是高投入高技術含量的裝置,也是國際上這方面的科學家所期盼的裝置,也是全世界同行業專家期盼的裝置,所以又有國際合作很好的作用。從大科學裝置的影響來看,我們要想建設像光明科學城這樣的科研創新基地、科學創新中心,必須要構筑大科學裝置平臺,發揮大科學裝置平臺的優勢。在深圳光明要建設10個左右的大科學裝置,依靠這個平臺的支撐作用,可以匯聚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到這個裝置上進行科學研究。只有科學家聚集在一起才可以聚焦解決大科學問題。現在解決大科學問題,必須是以團隊作戰,單打獨斗已經不行了,科學研究的范式已經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的階段。從世界來看,1970年以來利用大科學裝置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越來越高,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達57%,所以證明了大科學裝置已經成為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重器。在2005年之前我國的大科學裝置還是單點建設的,只有到了“十一五”才成規模化建設,有頂層設計的推進建設。目前來看,我國已經建成、在建的大科學裝置有將近60個。大科學裝置要發揮集群效應,還要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一個區域建設大科學裝置不可能全覆蓋,要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比如推進多學科交叉,要促進多維度、多尺度創新研究,引領前沿科學領域快速發展,催生原創性的科研成果。(節選自韓杰才《大科學裝置建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上海證券報》,2023年5月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大科學裝置”是國家公共設施,所以它由國家統籌布局,面向社會開放共享。B.專用研究設施類的“大科學裝置”有明確具體的科學目標,如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C.“大科學裝置”可以匯聚世界一流的科學家一起進行科學研究,聚焦解決大科學問題。D.我國對于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的建設要比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晚。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我國的“大科學裝置”建設始于上世紀60年代,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的組成部分。B.大科學裝置發揮集群效應,不僅是要聚焦一流的科學家們合作,還要加強研究手段的合作。C.“大科學裝置”是基礎研究工作的一種條件支撐,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D.發達國家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大科學裝置”的建設。3.下列選項不能證明“大科學裝置”重要的一項是()A.自“大科學裝置”誕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便將其建設作為提升本國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B.從世界來看,1970年以來利用大科學裝置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越來越高,從1970年到1990年是40%,1991年到2010年是48%,2010年以后高達57%。C.今年8月,國家發布的《三省一市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行動方案》:著力構建長三角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謀劃籌建一批前沿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D.2005年之前我國的大科學裝置是單點建設,到“十一五”才成規模化建設,有頂層設計的推進建設。我國目前已經建成、在建的大科學裝置將近60個。4.根據材料一,給材料中的“大科學裝置”下一個定義。5.說:“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以大科學裝置推動創新發展,實現科技強國?結合材料二談談你的認識。【答案】1.A2.C3.D4.大科學裝置是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5.①以團隊作戰,科學研究的范式必須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②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解析】【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因為……所以……”強加因果,原文“其由國家統籌布局,依托高水平創新主體建設,面向社會開放共享”,句子之間不是因果關系。故選A。【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C.“‘大科學裝置’……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偷換概念,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原文是“基礎研究”,選項換成了“大科學裝置”。故選C。【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D.這句話只是說明我國“大科學裝置”成規模化、有頂層設計的建設比較晚。不能證明“大科學裝置”重要。故選D。【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信息,給概念下定義的能力。下定義一般格式是“被定義概念”=種差+屬概念。先找“大科學裝置”的屬概念。由材料一“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為高水平研究活動提供長期運行服務、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公共設施”可知,“大科學裝置”是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再找種差。由材料一“其由國家統籌布局”“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可找出“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這些“種差”。最后整合成一個單句,注意表達流暢:大科學裝置是由國家統籌布局,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為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或國家公共設施。【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由“現在解決大科學問題,必須是以團隊作戰,單打獨斗已經不行了,科學研究的范式已經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的階段”可知,以團隊作戰,科學研究的范式必須從單一作戰到集團式作戰;②由“大科學裝置要發揮集群效應,還要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一個區域建設大科學裝置不可能全覆蓋,要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可知,加強研究手段合作,依靠多區域共同協作推動裝置發揮效能。(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彭德懷印象【美】埃德加·斯諾〖備注〗彭德懷的“赤匪”生涯始于近十年前。當時,在家有“三妻四妾”的軍閥何鍵的國民黨軍隊中,他領導了一次起義。彭德懷出身行伍,先在湖南軍校受訓,后在南昌的另一所軍校學習。畢業后,他很快顯示出卓越的才干,迅速得到晉升,1927年,28歲的他就已擔任旅長,是湘軍中著名的“自由派”軍官,因為他真的會跟士兵委員會商議問題。彭德懷當時在國民黨左派、軍隊、湖南軍校中的影響力,令何鍵頭痛不已。1927年冬,何鍵開始大肆清洗部隊中的左派分子,實施了臭名昭著的湖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激進農民和工人都被當作“”慘遭殺害。然而,由于彭德懷的廣泛影響,何鍵猶豫著沒有對他采取行動。1928年7月,彭德懷發動了平江起義,并與起義的農民聯合,在湖南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府。兩年后,彭德懷集結了約八千弟兄的“鐵軍”,這就是紅三軍團。他率領這支部隊攻占了有著堅固城墻的湖南省會長沙,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沒過多久,蔣介石開始向“赤匪”發動第一次“大圍剿”。南方紅軍長征時,彭德懷是前衛部隊的紅三軍團軍團長。他突破了幾萬敵軍的重重封鎖,在進軍途中一路攻占戰略要地,確保了主力部隊的前進通道,最后勝利挺進陜西,在西北地區的蘇維埃根據地找到了安全地帶。他的部下對我說,他在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我發現彭德懷性格爽朗,喜歡笑,身體非常健康,只是胃不太好——這是因為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他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傷,而且只是皮外傷。我住在彭德懷設在預旺堡的司令部院子里,所以在前線見過他許多次。順便說一句,這座司令部——當時指揮3萬多軍隊——只是一間簡陋的屋子,里面有1張桌子和1條板凳、2只鐵皮文件箱、紅軍自己繪制的地圖、1部野戰電話、1條毛巾、1只臉盆,還有1張炕,炕上鋪著他的毯子。他和他的部下一樣,只有兩套軍服。他還有1件自己的衣服,讓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這是在長征途中擊落敵機后,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的背心。我們常在一起吃飯。他吃得很節儉、很簡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寧夏產各種各樣的瓜,彭德懷很喜歡吃,可是在吃瓜方面表現不佳,在參謀部的一位醫生面前只能甘拜下風。彭德懷的言談舉止中有一種坦白、率直、不轉彎抹角的風格,他動作敏捷,喜歡說笑,富有才智,身手矯健,是個優秀的騎手,堅忍不拔——部分原因或許是他煙酒不沾。有一天紅二師進行演習,當時我剛好和他在一起,要爬上一座非常險峻的山。“沖到山頂上去!”彭德懷突然朝他上氣不接下氣的部下和我喊道。他像兔子一樣躍出去,趕在我們所有人之前沖上了山頂。還有一次,在我們騎馬的時候,他又這么呼喊著,向我們發起挑戰。從這一點以及其他方面不難看出,他精力旺盛。彭德懷晚睡早起,平均每天晚上只睡四五個小時。他總是很從容,雖然他其實很忙碌。我記得那天早上一軍團接到命令,要開拔到200里以外敵占區的海原:彭德懷在早飯前下達了所有必要的命令,然后下來和我一起吃飯;之后他立即出發,仿佛是去鄉下郊游。他帶領參謀人員沿著預旺堡的大街行進,停下腳步與聚集著跟他道別的穆斯林阿訇交談。大部隊似乎是在自行前進。在紅軍前線,政府軍的飛機經常空投傳單,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無論死活。可在他的司令部門口,卻只守著一名哨兵,他走在城里的街頭,也不帶任何警衛。我在那里時,空投下來的傳單有成千上萬張,要懸賞緝拿彭德懷、徐海東和毛澤東。彭德懷下令將這些傳單保留著。這些傳單都是單面印刷的,紅軍紙張短缺,就用另一面空白頁來印制宣傳品。我注意到,彭德懷非常喜歡孩子,經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有許多孩子擔任勤務員、號兵、傳令兵和馬夫,組織成為紅軍正規部隊,名叫少年先鋒隊。我經常看見彭德懷和三兩個“紅小鬼”坐在一起,很認真地和他們討論政治問題或者個人的困難,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有一回,我跟著彭德懷去看紅一軍團抗日劇團的表演,舞臺是臨時搭建的,我們同其他戰士一起坐在舞臺下方的草地上。他似乎非常喜歡那些演出,帶頭要求唱一首喜歡的歌。盡管當時還是8月下旬,黃昏之后,天氣開始轉涼,我將棉襖裹得更緊了。在演出中間,我突然疑惑地發現彭德懷脫下了自己的棉衣。隨后我看到,他已將棉衣給坐在他身旁的小號兵披上了。后來,我了解到彭德懷為何喜歡這些“小鬼”。那是在一天晚上,他被我說服,向我講述了他童年的一些情況。他在童年時代吃的苦,可能會令西方人覺得吃驚,但這是非常典型的背景事件,足以說明,在中國青年中,為什么會有許多人像他那樣“向往紅軍”。(本文節選自《紅星照耀中國》,有刪改)〖備注〗埃德加·斯諾(1905年—1972年),美國著名記者,著有紀實文學《紅星照耀中國》。1936年6月斯諾訪問陜甘寧邊區,成為第一個采訪紅區的西方記者。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彭德懷具備卓越的軍事才干。他率“鐵軍”以少勝多,攻占了有堅固城墻的長沙,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長征時突破了敵軍重重封鎖。B.作者認為彭德懷精力旺盛,身手矯健,堅忍不拔,主要是得益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煙酒不沾。C.政府軍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但他司令部門口只守著一名哨兵,走在城里的街頭也不帶任何警衛,可見其大無畏的革命精神。D.軍閥“三妻四妾”,“赤匪”彭德懷與戰士同甘共苦,與民眾打成一片。讀者可以看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荒淫腐朽,也可以預見“紅色中國”最后的勝利。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開頭部分寫“大肆清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都被當作‘’慘遭殺害”,讓人看到了革命斗爭的殘酷局面。B.斯諾的紀實作品是質樸而真誠的,避諱“宣傳”,沒有刻意“過濾”,從“赤匪”“彭德懷”“政府軍”“蔣介石”等稱謂可見一斑。C.彭德懷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皮外傷的事,看似閑筆,卻側面表現了其軍事才干,說明他和戰士在作戰中善于保護自己。D.前往敵占區卻像去鄉下郊游;下達命令后,和“洋記者”一起吃飯,還停下腳步與群眾交談。寥寥幾筆,彭德懷從容的形象躍然紙上。8.文末寫“在中國青年中,為什么會有許多人像他那樣‘向往紅軍’”,請結合本文內容,分析“中國青年”“向往紅軍”的原因。9.有人說,在斯洛的筆下,那些人物有理想情懷,是非凡的;但又是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彭德懷這一形象的理解。【答案】6.B7.C8.①政府腐朽,民不聊生;②紅軍與百姓同甘共苦,給老百姓帶來生活的希望;③哪怕是兒童,也得到尊重和認可,中國青年有機會得到發展。9.本文《彭德懷印象》給讀者呈現的是一個有理想情懷,非凡的,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彭德懷。①彭德懷是有理想情懷、非凡的。他有卓越才干,但他并不愿意與何鍵等軍閥為伍,而是與人民站在一起,領導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他一次次以少勝多,打敗數倍于己的敵人;②彭德懷是有人間味的。他與“洋記者”共進早餐,與穆斯林阿訇交談,和兒童“混”在一起,將棉衣給小號兵,充滿了人的溫情;③彭德懷是有人格魅力的。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在長征途中,大多數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其他同志;和戰士一起吃毒性食物,餓肚皮;和部下一樣節儉、樸素;面對懸賞令,不加強警衛,反而將宣傳單再利用。【解析】【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主要是得益于他健康的生活方式——煙酒不沾”曲解文意。由第8自然段中“部分原因或許是他煙酒不沾”中“部分原因”“或許”等等詞可知不是“主要是得益于”。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說明他和戰士在作戰中善于保護自己”曲解文意。南征北戰多年但僅受過一次皮外傷,一方面是體現他的軍事才能,一方面是有點運氣的成分的,不是因為他善于保護自己。故選C。【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中國青年”“向往紅軍”的原因,要分析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紅軍的特點,而紅軍的特點又主要是從彭德懷身上體現的。從當時的社會環境來看,文中寫“家有‘三妻四妾’的軍閥何鍵”,表明當時正是軍閥混戰時期,由“三妻四妾”可見政府之腐敗;還寫到“臭名昭著的湖南‘農民大屠殺’”“成千上萬名激進農民和工人都被當作‘’慘遭殺害”,結尾寫彭德懷小時候吃過的苦“可能會令西方人覺得吃驚”,表明當時的百姓生存艱難,民不聊生。再看紅軍特點。文中寫過草地時彭德懷“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他吃得很節儉、很簡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彭德懷屬于紅軍高級將領,但他不搞特殊,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可見紅軍與百姓同甘共苦,給老百姓帶來生活的希望;文中還寫到彭德懷對待孩子,“我經常看見彭德懷和三兩個‘紅小鬼’坐在一起,很認真地和他們討論政治問題或者個人的困難,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可見哪怕是兒童,也得到尊重和認可,中國青年有機會得到發展。【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抓住題干中“有理想情懷,是非凡的;但又是有人間味,有人格魅力的”這個句子,分析彭德懷的哪些言行做法能夠體現這樣的特點。①彭德懷是有理想情懷、非凡的。彭德懷很有才干,文中寫他“很快顯示出卓越的才干,迅速得到晉升”“當時在國民黨左派、軍隊、湖南軍校中的影響力”。他的理想情懷體現在不愿意與何鍵等軍閥為伍,而是與人民站在一起。文章開頭寫何鍵屠殺激進農民和工人,彭德懷發動了一次起義,“并與起義的農民聯合,在湖南建立了第一個蘇維埃政府”;還以八千兄弟的“鐵軍”打垮了何鍵的6萬軍隊。②彭德懷是有人間味的。文中有很多細節體現他的平易近人,如他與“洋記者”共進早餐,“彭德懷在早飯前下達了所有必要的命令,然后下來和我一起吃飯”;與穆斯林阿訇交談,“帶領參謀人員沿著預旺堡的大街行進,停下腳步與聚集著跟他道別的穆斯林阿訇交談”;和兒童“混”在一起,“彭德懷非常喜歡孩子,經常有一群孩子跟在他后面”;將棉衣給小號兵,“在演出中間,我突然疑惑地發現彭德懷脫下了自己的棉衣。隨后我看到,他已將棉衣給坐在他身旁的小號兵披上了”,充滿了人間的溫情;③彭德懷是有人格魅力的。作為紅軍的高級將領,“他在二萬五千里的長征途中,大多數時候是徒步前進,經常將自己的馬讓給疲乏或者受傷的同志”;“在長征路上有一個星期只能吃生的麥粒和野草,吃帶有毒性的食物,還有幾天壓根沒有東西吃”,和戰士一起吃毒性食物,餓肚皮;“伙食和部下一樣——通常是白菜、面條、豆子、羊肉,有時還有饅頭”,和部下一樣節儉、樸素;國民黨空投傳單,懸賞5~10萬元緝拿彭德懷,可他的司令部門口“只守著一名哨兵”,而且上街也不帶任何警衛,紅軍紙張短缺,他就讓保留傳單,“用另一面空白頁來印制宣傳品”。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見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見,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見,夷子不來。”他日,又求見孟子。孟子曰:“吾今則可以見矣。吾聞夷子墨者;墨之治喪也,以薄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然而夷子葬其親厚,則是以所賤事親也!”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謂也?之則以為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徐子以告孟子,孟子曰夫夷子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之赤子乎彼有取爾也。赤子匍匐將入井,非赤子之罪也。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于壑。他日過之,狐貍食之,蠅納姑暇之。蓋歸,反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節選自《孟子·滕文公上》,有刪改)材料二: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其《禮》曰: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伯父、叔父、弟兄、庶子,期;戚族人,五月。若以親疏為歲月之數,則親者多而疏者少矣,是妻、后子與父同也。若以尊卑為歲月數,則是尊其妻、子與父母同,而親伯父、宗兄而卑子也。逆孰大焉?其親死,列尸弗斂,登堂窺井,挑鼠穴,探滌器,而求其人矣,以為實在,則贛愚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偽亦大矣!夫為弟子后生,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節選自《墨子·非儒》,有刪改)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孟子曰A夫夷子信B以為人之親C其兄之子D為若親E其鄰之赤子乎F彼有G取爾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文中意思是通過、經由,與成語“因材施教”中“因”的意思不同。B.亡,文中意思是死亡、不在人世,與《墨子·兼愛》中“故不孝不慈亡”的“亡”意思相同,C.赤子,文中指嬰兒,因身體發紅,故稱赤子。也指純潔善良的人,后比喻熱愛祖國,對祖國忠誠的人。D.期,文中指期服,意思是為去世的親屬服一年的喪。古時服喪的期限會因為親疏的不同而有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春秋戰國時期,儒墨兩家并稱“顯學”,但是兩家思想迥異,觀點存在不同之處。B.材料一中孟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指出夷之曾厚葬自己的父母,與夷之自己的主張并不一致,C.材料一中夷之是墨家的門徒,聽了徐辟轉告的孟子話語后,他依然堅持己見,內心不為所動。D.材料二中墨子認為儒家的《禮》維護“親疏”和“尊卑”的標準存在自相矛盾的情況。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夷子思以易天下,豈以為非是而不貴也?(2)夫為弟子后生,必修其言,法其行,力不足、知弗及而后已。14.請簡要說明儒家和墨家關于“愛”的主張有何異同?【答案】10.ADF11.B12.C13.(1)夷子想用薄葬來改變天下,難道認為不這樣就不可貴嗎?(2)作為弟子晚輩,必定要學習他的言語,效法他的行為,直到力量不足、智力不及然后才停止。14.異:儒家主張愛有等級差別,有親疏尊卑的不同。墨家強調愛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同:兩家都強調愛的重要性,主張愛護民眾。【解析】【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孟子說:“夷子真的以為人們愛自己兄弟的孩子,與愛鄰人的嬰兒是一樣的嗎?他只不過是看到這一點。“曰”是對話標志,后面A處斷開;“信”是“以為”的狀語,不能斷開;“親其兄之子”是動賓結構,后面D處斷開;“乎”是句末語氣詞,后面F處斷開。故選ADF。【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文學文化常識及文言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通過、經由;根據。句意:通過徐辟的關系要求見孟子。/根據不同對象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B.錯誤。死亡、不在人世;通“無”,沒有。句意:如果認為人死了,卻一定要求尋求死去的人。/因此不孝順不慈愛的人就沒有了。C.正確。D.正確。故選B。【1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能力。C.“依然堅持己見,內心不為所動”錯,原文“夷子憮然為間,曰:‘命之矣!’”,可見內心是有所觸動的。故選C。【1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易”,改變;“以為”,認為;“是”,這樣;“貴”,可貴。(2)“修”,學習;“法”,效法;“知”,通“智”,智力;“已”,停止。【1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異:由“親親有術,尊賢有等”“言親疏尊卑之異也”可知儒家主張愛有等級差別,有親疏尊卑的不同。由“愛無差等,施由親始”可知,墨家強調愛無等級差別,不分厚薄親疏。同:由“愛無差等”“親親有術,尊賢有等”可知,兩家都強調愛的重要性,主張愛護民眾。參考譯文:材料一:墨家信徒夷之,通過徐辟的關系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本來愿意見他,不過我現在正病著;病好了,我打算去看他。”夷子便沒有來。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要求見孟子。孟子說:“我現在可以見他了。我聽說夷子是墨家信徒,墨家的辦理喪事,以薄葬為合理;夷子想用薄葬來改變天下,難道認為不這樣就不可貴嗎?但是夷子埋葬父母親卻很豐厚,那便是拿他所看不起的東西來對待父母親了。”徐子把孟子的話告訴了夷子。夷子說:“按照儒家的說法,古人愛民‘就像愛護嬰兒’,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認為是說,愛不分差等,從自己的父母開始施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