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_第1頁
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_第2頁
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_第3頁
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_第4頁
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平市2018年高考歷史一輪摸底練習(八)及答案一、選擇題1、(2017·鄭州二模)據東漢崔蹇記載:“(漢)武帝以趙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利。”若為該材料配圖,合適的一幅是()答案C解析配圖為二牛抬杠,只有一犁,不符合材料“三犁共一牛”,故A項錯誤;配圖為曲轅犁,出現于隋唐時期,與材料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有三個犁,并且配有耬車,邊耕邊播,這是西漢趙過發明的耬車,與材料描述的一致,故C項正確;配圖沒有耬車,故D項錯誤。2、(2017·新鄉許昌平頂山三模,25)《漢書·食貨志》記載:“孝惠、高后時,為天下初定,復弛商賈之律,然市井子孫亦不得為官吏。”漢武帝時鹽鐵官營,大商賈桑弘羊、東郭咸陽等相繼任官,出現了“吏道益雜不選而多賈人”的局面。這表明西漢()A.商人地位受制于國家政策B.抑商政策仍在不斷強化C.利用官營政策調解階級矛盾D.商人群體壯大威脅統治答案A解析在孝惠、高后時期,重農抑商政策雖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其子孫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大商賈獲得了擔任國家高級官吏的資格與權利,故A項正確;通過材料不難看出,重農抑商政策是在松弛而非強化,故B項錯誤;無論是“官營政策”還是“階級矛盾”,材料中都沒有相關的信息,故C項錯誤;“威脅統治”很明顯是屬于脫離材料的主觀臆斷,故D項錯誤。3、(2017·蕪湖三模,28)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西方專利制度作為一劑救國“良藥”被洋務派引入中國。但洋務運動以“官督商辦企業專利權”把中國專利制度引上了畸形發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滅,清政府始終沒有正式的專利法規出臺。其主要原因是()A.頑固勢力破壞專利制度B.西方專利制度不適合中國C.洋務企業實行壟斷經營D.清政府法制建設比較落后答案C解析頑固勢力并沒有對專利制度進行破壞,故A項錯誤;西方的專利制度是政府作為企業專利權的保證人,這是一種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專利制度,故B項錯誤;“官督商辦企業專利權”與清政府的法制建設并沒有任何的關聯,故D項錯誤。4、(2018·湖南長郡中學高考模擬二,29)鴉片戰爭后,“西學中源”說一度盛行,一些有影響的學者宣稱,西學源于中學,是中學在西方的流傳和發展。因此,“采西學”是“失禮求諸野”,是光復舊物。這種說法()A.缺乏事實依據且毫無價值B.客觀上有利于人們接受西學C.成為洋務運動的理論基礎D.成為人們向西方學習的障礙答案B解析“西學中源”缺乏事實依據,但并非毫無價值,故A項錯誤;根據“‘采西學’是‘失禮求諸野’,是光復舊物”可知這種說法把學習西學看成是恢復中學,客觀上有利于人們接受西學,故B項正確;洋務運動的理論基礎是中體西用,故C項錯誤;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利于人們接受西學,故D項錯誤。5、(2017·德陽二模,28)19世紀六七十年代,李鴻章一再著文強調,中國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遠超西方,西方科技如算學、礦學、化學、地學等都是從中國學的;王韜也認為,“禮樂制度、天算器藝,無不由中國流傳及外”。這些主張()A.超越了“中體西用”的范疇B.減輕了傳播西方文明的阻力C.打破了“華夷之辨”的偏見D.成為了洋務運動的科學依據答案B解析“中國的‘制度文章’‘科技水平’遠超西方”“禮樂制度、天算器藝,無不由中國流傳及外”反映了中體思想,沒有超越“中體西用”的范疇,故A項錯誤;李鴻章強調中體,目的是減少學習西方的阻力,故B項正確;仍強調中體,說明并沒有打破“華夷之辨”的偏見,故C項錯誤;中體思想不是科學依據,故D項錯誤。6.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于藝術和科學的發展。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此決定()A.是新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體現B.有利于“雙百”方針貫徹執行C.方便了文學領域的統一領導D.提高了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地位答案B解析政治民主化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可以得出是“雙百”方針,故B項正確;根據材料“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于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可以看出不是要實行統一領導,故C項錯誤;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提高了文藝工作者的社會地位”,故D項錯誤。7.(2018·茂名模擬)“從1977年開始,臺灣歌星鄧麗君的磁帶通過走私進入大陸,經過轉錄,在民間廣泛流行。1980年中國音協召開西山會議,焦點是‘鄧麗君歌曲是靡靡之音、黃色音樂’的討論與批判。這時的輿論,尤其是老音樂家們認為鄧麗君的一些歌曲內容比較灰暗、頹廢。”這反映了()A.大陸“雙百”方針在恢復中受到“左”的思想干擾B.雖然“一國兩制”已經寫進憲法,但兩岸關系依然緊張C.鄧麗君的歌曲格調不高,不符合大陸“雙百”方針的精神D.鄧麗君作為臺獨勢力的代表遭到大陸的抵制答案A解析題干說明1980年中國音協不認可鄧麗君的歌曲,聯系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雙百”方針,但老音樂家們依然受“左”的思想干擾,故A項正確。8、(2015·江蘇高考)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華商火柴廠的發展情況。年代進口火柴(萬羅)新廠數廠均資本額(萬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對表中數據的解讀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直接導致了1914~1915年工業發展B.火柴進口量的遞減影響著華商投資額的遞增C.火柴業發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業的某些特征D.反對“二十一條”推動了1920年的投資高潮答案C解析題干中的表格數據反映了民國初年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狀況,折射了這一時期民族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但主要集中在輕工業,故C項正確。導致1914~1915年工業發展的直接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故A項錯誤。從1914年到1916年,火柴進口量遞減,但從新廠數和廠均資本額來看,并未呈現遞增態勢,故B項解讀錯誤。反對“二十一條”發生在1915年,故排除D項。9、(2017·濱州高三期末)20世紀初,中國掀起了新一輪投資熱和出口熱,民族工業進入“短暫的春天”,有史學家稱之為洋務運動后的第二次工業化浪潮。兩次工業化浪潮都()A.承擔了民主革命的重任B.推動了政治體制的變化C.體現了政府的主導作用D.有利于近代思想的發展答案D解析洋務運動的開展推動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有利于近代思想的發展,20世紀初民族工業的發展推動新文化運動的開展,傳播了民主科學思想,故D項正確。10、民國初年,北洋軍閥政府頒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條例》系根據清末各商會所商討擬訂的《商律總則》和《公司律》草案,由農商總長張謇邀請原起草員來京,復加審視,修正十余條,再交付國會議決公布。這表明北洋軍閥政府()A.重視經濟立法程序的規范性B.成為民族資產階級利益代表C.經濟立法借鑒清政府的經驗D.鼓勵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出北洋軍閥政府對經濟立法程序的重視與規范,故選A項。北洋軍閥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買辦階級的利益,故B項錯誤;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在材料上不能直接體現,故排除。二、非選擇題(2016·北京文綜,17)一種名為“人造自來血”的補藥曾在近代中國流行。圖一和圖二分別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報》上的廣告。這兩則廣告的變化折射出()圖一圖二①革命黨人把廣告當作發動武昌起義的宣傳工具②民國成立后商人積極投身中國政治變革的浪潮③商人利用時局巨變及時調整營銷策略④民主共和已成為中國社會的發展趨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圖一反映的是一般意義的藥物廣告,圖二則反映了商家借用當時政治局勢的發展潮流:專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宣傳“人造自來血”,③④項符合題意。圖二的刊登時間是1911年11月,而武昌起義的時間是10月10日,可排除①項,中華民國成立于1912年1月1日,②項中的“民國成立后”明顯與題干時間不符。(2017·天津文綜,13,節選)民法是規定公民和法人的財產關系以及跟它相聯系的人身非財產關系的各種法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編自《中國民法典草案建議稿》(1)依據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編纂民法典之議始于19世紀末”的國內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答案(1)特點:參考西方法律編纂。國內背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初步發展;民族危機加深,出現維新變法運動;西方思想文化進一步傳播。直接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治。解析第(1)問,“特點”可依據“1902年光緒帝下詔參酌外國法律,改訂律例。1908年始編纂民法典,引進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編纂方法”回答;“國內背景”需結合19世紀末的時代環境,從政治、經濟和文化角度回答;“直接原因”可根據材料中時間“1910年”回答。2、(2017·煙臺高三第一學期期中,28)“斷發易服”是近代以來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影響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06年,天津《大公報》進行了有關“剪發易服”的征文活動,下面是其中一些觀點:“近據生理學家考求,毛發原為血垢之發表,不剪除以凈刷,即于生理攸關。”“今茍斷然行之,則全國之精神必為之一振,而皆知我國實行新政之迫切,則軍業、學業、工商農諸業,各一(以)競爭之心以圖前進。”材料二民國初年,參議院公布的男女禮服分為中西兩類,中式即長袍馬褂。民間衣著更為自由,上海《申報》稱:“帝制取消后,人士趨改洋服洋帽,其為數不知凡幾。”天津《大公報》描述:“西裝東裝,漢裝滿裝,應有盡有,龐雜至不可名狀。”一些“適于衛生,便于動作,宜于經濟,壯于觀瞻”的時代服裝,如中山裝等開始被研求和推廣。當時,長袍馬褂、西服、中山裝多在城鄉上層人士中流行,下層民眾以中式衫襖和抿襠褲為主。——摘編自《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材料三當時一般人認為,西方的社會生活……代表著社會進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的社會生活則充滿著陳舊愚俗,不符合時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國初形成了這樣一種社會心理:認為誰接受西方的社會生活習俗,誰就是文明、開化,屬于新派人物,否則,誰就是保守、頑固之徒。——摘編自王文泉等主編《中國近代史》(1)依據材料一,概括當時社會提倡“剪發易服”的理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民國初年服飾變化的特點及其社會背景。(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三作者觀點的認識。答案(1)理由:剪辮易服有利于個人健康;提振士氣,改善精神面貌;配合新政的開展,促進社會進步。(2)特點:長袍馬褂與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