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02 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中考物理必考實驗精講練_第1頁
實驗02 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中考物理必考實驗精講練_第2頁
實驗02 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中考物理必考實驗精講練_第3頁
實驗02 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中考物理必考實驗精講練_第4頁
實驗02 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中考物理必考實驗精講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02聲音的產生、聲音的特性實驗(原卷版)課標要求通過實驗探究,初步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的條件;了解聲音的特性。雖然在中考試卷中很少出現實驗題,但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考查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特性的實驗內容會經常出現,故有必要對本單元的實驗加以重視。聲現象實驗應著重從實驗方法、實驗過程和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等方面入手,了解聲現象實驗的基本內容。其主要內容有:通過生活中的現象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驗證聲音的傳播必須有介質存在、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等。一、實驗探究-聲音是怎么產生的探究一:說話聲的產生【方法】輕捏喉部,然后說話或者唱歌。【實驗體驗】發聲時,手指感到喉嚨在振動;停止發聲,振動停止。【實驗結論】聲帶(固體)振動發聲。探究二:橡皮筋的聲音【方法】用手撥動張緊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實驗體驗】撥動橡皮筋時,橡皮筋發出“嗡嗡”聲,能看到橡皮筋在不停地振動;捏住橡皮筋時,橡皮筋不再振動,不再發聲。【實驗結論】橡皮筋(固體)振動發聲。探究三:笛子的聲音【方法】吹響笛子。【實驗體驗】笛子發聲時,把手放在笛孔處,能感覺到氣流的振動;停止吹氣,沒有振動的氣流,笛聲消失。【實驗結論】空氣柱(氣體)振動發聲。探究四:撥動水盆中水的聲音【方法】用筷子攪動水(不要碰觸水盆)。【實驗體驗】水發出“嘩嘩”的聲音;當水面平靜下來,水不再振動,不再發出聲音。【實驗結論】水(液體)振動發聲。【總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探究五:聲音的產生其他實驗驗證:常見的實驗驗證有:(1)敲鼓時,鼓面上紙屑的跳動;(2)敲鼓時,鼓面附近的蠟燭火焰晃動;(3)敲擊音叉時,音叉附近的乒乓球跳開;(4)敲擊音叉,用音叉接觸水面,觀察水面的變化;(5)說話時,用手按住聲帶,感受聲帶的振動;(6)音箱發聲時,用手按住音箱的紙盆;(7)確定聲源:弦樂是琴弦的振動產生的;管樂是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打擊樂是由被打擊樂器的振動產生的等。二、實驗探究-聲音是怎么向遠處傳播的探究一:固體傳聲【探究過程】一個同學輕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實驗現象】能聽到清晰的敲桌子的聲音。【實驗結論】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探究二:液體傳聲【探究過程】輕敲水族館里的魚缸體,魚聽到敲擊聲后迅速跑開。【實驗現象】魚能聽到敲擊聲才迅速跑開。【實驗結論】液體能夠傳聲。探究三:氣體傳聲【探究過程】上課時,我們都能聽見老師的講課聲。【實驗現象】我們通過空氣聽到了老師講課聲。【實驗結論】空氣能傳播聲音。探究四:真空不能傳聲【探究過程】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中,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再向玻璃罩中逐漸充入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實驗現象】隨著空氣被抽出,聲音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聲音;再充入空氣,隨著空氣越來越多,聲音又越來越大。【實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三、實驗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實驗過程】一個同學輕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桌子的另一端的桌面上。將一把鋼尺壓緊在桌面上,分別將鋼尺的長伸出桌面邊緣,用力波動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使其振動發聲,聽聲音高低的變化,觀察鋼尺振動快慢情況。將實驗結果記錄在下表中。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振動的快慢聲音音調的高低快高較慢較低慢低【歸納總結】比較三種情況下鋼尺振動的快慢和發聲的音調,發現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越長,鋼尺振動得越慢,發聲的音調越低。因而可知,物體振動得快,發聲的音調就高;振動得慢,發聲的音調就低。【其他影響因素】振動發聲的頻率跟發聲體的形狀、尺寸、材料和松緊程度等有關。(1)弦樂器的音調高低取決于弦的粗細、長短和松緊程度。一般來說,弦樂的弦越細、越短、越緊,其發聲時的音調越高。(2)管樂音調的高低取決于發聲的空氣柱長短。一般來說,長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低,短空氣柱振動發聲的音調高。(3)打擊樂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四、實驗探究—響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過程】如圖所示,把系好的乒乓球細線拴在鐵架臺上,用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乒乓球;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音叉,使音叉發出響度不同的聲音,重做上面的實驗,觀察不同情況下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實驗現象】用加大的力敲擊音叉時,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大;用較小的力敲擊音叉時,音叉發出的聲音的響度小,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小。【實驗結論】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大;發聲體振動的幅度越小,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小。聲現象實驗常考問題:1.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方法:;2.物理方法:;3.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4.發聲體的尺寸越大:;5.發聲體的松緊程度對音調的影響:;6.弦樂的聲源:;7.管樂的聲源:;8.打擊樂的聲源:;9.影響聲音響度大小的因素:;10.如何驗證真空不能傳聲:;11.能傳播聲音的介質:。A組(中考真題感知)1.(2023·天津)如圖所示,將正在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彈開。彈開的幅度越大,音叉發出聲音的()。A.音調越高B.響度越大C.音色越好D.速度越大2.(2023·廣州)如圖,音叉M、N完全相同,M發出440Hz的聲音,原來靜止的N隨之振動,N也發出440Hz的聲音,則()。A.M發聲時每分鐘振動440次B.M和N發出的聲音的頻率相同C.M和N發聲時的振幅一定相同D.M發出的聲音無需介質就能傳播3.(2023·牡丹江)如圖所示,中國科技館中的展品“曾侯乙編鐘”,用青銅鑄成,17個大小不同的鐘懸掛在一個鐘架上、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鐘,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這是指聲音具有不同的()。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傳播途徑4.(2023·泰州)如圖,古琴演奏家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琴聲響度越大,它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越大;B.琴聲是由琴弦振動產生的;C.撥動不同的琴弦,主要引起琴聲響度不同;D.用大小不同的力撥動同一根琴弦,琴聲音調不同5.(2023·營口)如圖所示,在8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用一根木棒敲擊它們,發出聲音的特性一定不同的是()。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音色和響度6.(2023·丹東)關于聲現象,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甲圖:乒乓球被正在發聲的音叉彈開,表明音叉正在振動;B.乙圖:刻度尺振動得越快,發出聲音的響度越大;C.丙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鼓面,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D.丁圖:工人戴防噪聲耳罩,是通過防止噪聲的產生來控制噪聲的7.(2023·棗莊)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尺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再增加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A.響度變大B.響度變小C.音調變高D.音調變低8.(2023·濰坊)如圖所示,將正在響鈴的手機懸掛于廣口瓶內,封閉瓶口,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對比抽氣前后從瓶中傳出的響鈴聲音,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音調升高 B.音調降低 C.響度變大 D.響度變小9.(2023·成都)繃緊在紙盒上的兩條橡皮筋,粗細不同(如圖),用手撥動橡皮筋可發出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撥動橡皮筋發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B.手撥動越快,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傳播越快;C.撥動兩條橡皮筋,發出聲音的響度一定不同;D.撥動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調與振動頻率的關系10.(2023·眉山)如圖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發出悅耳的哨聲。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用更大的力吹管子,哨聲音調變高;B.哨聲是由于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產生的;C.吹管子時下拉“活塞”,哨聲響度變大;D.悅耳的哨聲在任何環境中都不可能成為噪聲11.(2022·山西省)如圖所示,是博物館珍藏的古代青銅“魚洗”,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眾多“魚洗”聲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曾嚇退數十里外的敵軍。這反映了我國古代高超的科學制器技術。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水花四濺”說明發聲的“魚洗”正在振動B.“魚洗”發出嗡嗡聲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C.“魚洗”發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水傳入人耳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傳播速度12.(2022·四川成都)如圖所示的實驗中,用不同的力敲響音叉,將叉股接觸懸掛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彈開。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說明發聲的音叉在振動 B.聲音通過空氣傳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13.(2022·黔東南州)如圖所示的聲現象中,分析正確的是()。A.甲圖:撥動伸出桌面的鋼尺,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就越高;B.乙圖:將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燭焰會跳動,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C.丙圖:逐漸抽出玻璃罩內的空氣,鬧鐘的聲音變小,說明聲音的傳播不是需要介質;D.丁圖:工廠車間工人佩戴耳罩,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14.(2022·廣州)編鐘是我國瑰寶,如圖,敲M處發出的聲音音調比敲N處的高,比敲P處的低,則()。A.編鐘發出的聲音頻率只與其質量有關;B.敲P處發出的聲音頻率高于敲N處的;C.敲P處時,鐘的振幅一定比敲M處時大;D.敲N處時,發出的聲音響度一定比敲M處時大15.(2022·菏澤)曾侯乙編鐘包含若干個大小不同的鐘,鐘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傳播速度16.(2023·廣東)用古琴彈奏名曲《高山流水》時,琴聲是由琴弦的___________產生,經___________傳播到聆聽者耳中,演奏者不斷撥動同一根琴弦,使其振幅越來越大,琴弦發出聲音的響度變___________。17.(2023·徐州)制作一組長度不同的PVC管,用膠板拍擊管口就能演奏簡單的音樂,PVC管發出的聲音是由空氣_____產生的。拍擊不同長度的PVC管,發出聲音的_____不同,由于和其他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PVC管發出聲音的_____不同。18.(2023·安徽)圖為我國晉代顧愷之所繪《斫(zhuó)琴圖》的局部,展示了古代樂師調整琴弦長度的情景。調整琴弦的長度,主要是為了改變樂音的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19.(2022·河南省)小利在7個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一個水瓶琴,如圖所示。對著瓶口吹氣,發出的聲音是由瓶中_______振動產生的。依次吹每個瓶的瓶口,發出聲音的音調不同,越靠近______(選填“左”或“右”)端音調越高。20.(2022·江蘇蘇州)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她被譽為“百戲之祖”。演唱時以三弦、曲笛等為主要伴奏樂器,撥動三弦時,弦_________產生聲音;吹奏曲笛時,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_____;兩種樂器相互配合,奏出優美的樂曲,通過_________可以辨別它們的聲音。21.(2022·金昌)如圖所示為2022年1月26日航天員葉光富在空間站用葫蘆絲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情景。“葫蘆絲”是靠空氣柱___________發聲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_______。22.(2022·福建省)在探究聲音的傳播時,對課本的實驗進行改進,如圖。(1)為了避免聲音通過底部固體傳出,利用磁懸浮裝置使發聲體懸浮于空中,A磁體上端為N極,則B磁體下端為______極;(2)將內部充有少量空氣的氣球口系緊,并懸掛于玻璃罩內壁,實驗過程發現氣球體積變大,說明罩內氣壓變______;(3)罩內空氣不斷減少,最后幾乎聽不到聲音了,但發聲體上方的輕質小球照舊跳動,說明發聲體仍在______;(4)本實驗無法抽成絕對真空,需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得出:真空______傳聲。寫出一個運用類似研究方法的實驗:______。B組(限時針對訓練)1.同學們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1)小華同學將通電的小電鈴放在連通了抽氣機的玻璃罩內,如圖甲所示,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的空氣逐漸抽出,發現聲音的響度逐漸減小,把空氣又逐漸地通入玻璃罩內,發現聲音的響度又逐漸增大,此實驗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但不能在____中傳播,即聲音的傳播是需要_____的;(2)如圖乙所示,小琳將幾個小紙團放在正在播放音樂的揚聲器的紙盆上,她發現紙團不斷地上下跳動。斷開開關,讓揚聲器停止播放音樂,她發現紙盆上的小紙團_____(選填“還在”或“停止”)跳動,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此種實驗方法叫__________(選填“轉換放大法”或“控制變量法”);(3)小琳在揚聲器播放音樂時,調大音量,發現小紙團跳得_____(選填“更高”或“更低”),這說明響度與物體振動的_____有關;(4)若將如圖乙所示實驗裝置移到月球上進行實驗,當揚聲器播放音樂時,你認為小琳_____聽到聲音,但_____看到小紙團跳動(以上兩空均選填“能”或“不能”)。2.在“聲現象”一章的學習中,李老師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以下幾個實驗:①如圖甲,把正在發生的音叉靠近懸掛的靜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復彈起:②如圖乙,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鐘罩內,逐漸抽出鐘罩內的空氣,聽到的鈴聲明顯減小;③如圖丙,撥動同一把鋼尺,在保證其振幅相同情況下,改變其伸出桌邊的長度,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1)圖甲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實驗說明聲現象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實驗運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2)圖乙是在探究聲音______的條件,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______不能傳聲;(3)圖丙是在探究聲音的音調跟______的關系,鋼尺振動得越快音調越______(填選“高”或“低”)。3.如圖所示是探究“聲音的傳播”實驗裝置:(1)交流討論:①在玻璃鐘罩內的木塞上,放一個正在發聲的音樂鬧鈴,此時我們能聽到音樂。②用抽氣設備抽鐘罩內空氣,在抽氣的過程中,你聽到音樂聲將會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③如果把鐘罩內空氣完全抽出我們將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聲音。(2)實驗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__,聲音在______中不能傳播。(3)通常人們會從噪聲的產生、傳播及接收三個環節控制噪聲。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與上述實驗結論相符合的是______(填序號)。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B.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C.臨街的房屋安裝雙層真空玻璃D.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4)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4.為研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小明同學進行以下實驗研究:(1)圖甲:輕敲音叉,用懸吊著的乒乓球接觸發聲的叉股,發現乒乓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物體______產生的;用乒乓球是為了能更明顯的觀察到實驗現象,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2)圖乙:敲響右邊的音叉時,與左邊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被彈起來,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_中傳播;也可以說明聲音具有______;(3)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這兩個實驗,則圖甲實驗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圖乙實驗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5.微風吹過,金屬管風鈴發出悅耳的聲音。小明想探究管子發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將它們用細線懸掛,敲擊后,測出各自發出聲音的頻率,數據如下表:編號長度/cm直徑/cm頻率/Hz125.001.502131231.002.001284348.502.50656(1)三根管中音調最低的是____號;(2)根據表中數據,小明認為不能得出“管子發出聲音的頻率隨長度、直徑的增大都會減小”的結論,你覺得他的理由是:____;(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明又進行了如圖的探究,他將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細繩栓在橫桿上,當鼓槌敲擊鼓面的力度越大時,鼓聲越大且乒乓球跳動的高度越高,這說明____,該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6.在探究影響音調的因素實驗中,小華將鋼尺一端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撥動鋼尺,看到了鋼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動,同時聽到鋼尺另一端拍打桌面發出的聲音,小華的實驗操作存在的問題是______;(2)小華糾正了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撥動鋼尺,看到鋼尺的振動,同時聽到了鋼尺發出的聲音,如圖所示.接著減小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鋼尺,小華看到鋼尺的振動______(填“變快”“不變”或“變慢”),鋼尺發出聲音的音調______(填“變高”“不變”或“變低”);(3)小華減小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撥動鋼尺過程中,還發現鋼尺發出聲音的響度明顯變大,這是因為:______。A.振動頻率越高,聲音的響度越大B.振動頻率越低,聲音的響度越大C.振動幅度越小,聲音的響度越大D.兩次實驗沒有控制鋼尺的振動幅度相等7.如圖是某同學探究聲音特性的兩個實驗:實驗一:(1)如圖A中甲所示用豎直懸掛小球接觸發聲的音叉時,泡沫型塑料球被彈起,這個現象說明______;(2)如圖A中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一現象可以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______。實驗二:如圖B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a?b粗細相同,c?d粗細相同?各量筒內裝的水如圖B所示,某同學根據所聽聲音音調的高低猜想氣柱發聲的頻率可能與______;1.氣柱的長短有關2?量筒的粗細有關3.氣柱的長度有關?(3)若探究“氣柱越長?發聲的音調越高”,應選量筒______(填字母代號),其中所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4)若選擇的是量筒b?c,則探究的是氣柱發聲的頻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