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護理學(第5版)課件 切診_第1頁
中醫護理學(第5版)課件 切診_第2頁
中醫護理學(第5版)課件 切診_第3頁
中醫護理學(第5版)課件 切診_第4頁
中醫護理學(第5版)課件 切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切診中醫護理

第四節切診概述切診是醫者用手在病人體表的一定部位,進行觸、摸、按、壓,從而獲得病情資料的一種診斷方法。包括脈診和按診兩個部分。脈診

脈診的部位

脈診常用寸口脈。即兩側腕部橈動脈搏動明顯的部位,分為寸、關、尺三部又稱氣口或脈口。以掌后高骨(即橈骨莖突)為關部,關前(腕端)為寸部,關后(肘端)為尺部。寸關尺與臟腑的關系左寸侯心右寸侯肺左關侯肝右關侯脾左尺侯腎右尺侯命門寸口脈診病的原理①寸口部位為脈之大會;②寸口部位脈氣最明顯;③可反映宗氣的盛衰;④寸口處部位固定且脈診方便。脈象的形成與心臟的搏動、脈道的通利、氣血的盈虧以及各臟腑間的功能協調相關。人體的血脈貫穿全身,故脈象可反映臟腑和精氣神的整體狀況。診脈的方法(1)以清晨(平旦)未起床、未進食時最佳,但不必拘泥,只是要求病人和醫生盡可能保持平靜,診室內外環境安靜均可切脈。

(2)診脈的操作時間,每手應不少于一分鐘,以三分鐘左右為宜。對某些難以辨認的脈象,應再延長時間,以便正確識別脈象。正坐、仰臥均可,手臂平放,掌心向上,心臟與寸口同水平,手腕放在脈枕上。時間體位(1)定位:診脈布指時,首先用中指定關,然后用食指定關前的寸部,無名指按其關后的尺部,三指彎曲呈弓形,指端平齊,以指腹按脈。(2)布指:布指的疏密以病人身高相適應,身高臂長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三指平布同時切脈,稱為總按法;單用一指切脈,叫單按法;三歲以內的小兒寸口部位甚短,可用拇指定三關法。(3)指力:診脈時,運用三種不同的指力以體察脈象。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為“舉”,也稱浮取;用不輕不重的力按到肌肉為“尋”,也稱中取;用重力按在筋骨間為“按”,也稱重取。每部均有浮、中、沉三侯,故稱為“三部九侯”。指法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指診脈時呼吸平靜、調勻,便于以息或鐘表計數;一指利于醫生思想集中,專注指下,評辨脈象。一息脈動四~五至為正常。診脈時間不少于50次,脈跳時間,兩手以3分鐘左右為宜。(1)醫者須全神貫注,仔細按觸,反復細心體驗,勿主觀臆測和時間過短。(2)注意內外因素對脈象的影響(3)也有些人因橈動脈解剖位置的變異,脈不見于寸口部,而從尺部斜向手背,稱為斜飛脈;如脈出現于寸口的背側,稱為反關脈,平息五十動注意事項

(1)脈位:脈搏跳動顯現部位的深淺,如浮/沉。(2)至數:脈搏的頻率,如遲/數。(3)脈長:脈動應指軸向范圍的長短,如長/短。(4)脈寬:脈動應指徑向范圍的大小(粗細),如洪/細。(5)流利度:脈搏來勢的流利程度,如滑/澀。(6)緊張度:脈管的勁急或弛緩程度,如弦、緊/緩。(7)脈力:脈搏的強弱,脈搏應指的力量,如虛/實(8)均勻度:①指脈動節律是否均勻。②指脈力是否均勻。脈象要素(位、數、形、勢)1.正常脈象的特點又稱為平脈或常脈。其形態是三部有脈,一息四到五至(相當于72~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來去從容,節率均勻,和緩有力。2.脈象的生理變異正常脈與內外環境關系密切,常因年齡、性別、體質、氣侯差異而不相同。(1)老年人脈搏較弱,青壯年脈搏有力,小兒脈搏偏快。(2)瘦人脈搏稍浮,肥人脈搏稍沉。(3)女性比男性脈搏細弱而略數。(4)春季脈稍弦,夏季脈稍洪,秋季脈稍浮,冬季脈稍沉。(5)酒后飯飽,或運動,或精神刺激等因素也會影響脈象,但是暫時性的。正常脈象反關脈和斜飛脈,均屬正常的脈象。常見病脈與主病[脈象特點]輕按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如水上漂木(理解:脈位淺表)。[臨床意義]表證。(亦見于虛陽外越)[脈象特點]輕取不應,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理解:脈位較深)。[臨床意義]里證。有力為里實;無力為里虛。浮脈沉脈[脈象特點]脈來遲緩,一息不足四至(理解:60次/分以下)。[臨床意義]寒證。遲而有力為實寒;遲而無力為虛寒。也見于經常鍛煉者。[脈象特點]一息脈來五至以上(理解:90次/分以上)。[臨床意義]熱證。有力為實熱,無力為虛熱遲脈數脈[脈象特點]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為無力脈的總稱。(理解:脈力較弱,可分兩類:一是寬大無力;二是細小無力。)[臨床意義]虛證。

[脈象特點]三部脈舉按均有力,是有力脈的總稱。(理解:脈管寬大,搏動有力。)[臨床意義]實證。虛脈實脈[脈象特點]往來流利,應指圓滑,如珠走盤。(理解:應指圓滑,起落較快,充實有力。)[臨床意義]痰飲、食滯、實熱。亦是青壯年的常脈,孕脈。[脈象]形細而行遲,脈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理解:形細,流暢度低,脈形、脈律、脈力不勻。)[臨床意義]氣滯血瘀,挾食挾痰,精虧血少。滑脈

澀脈[脈象特點]脈體洪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理解:脈位偏浮,脈形寬大,脈力較強。)[臨床意義]熱盛[脈象特點]脈細如線,應指明顯。(理解:感覺脈管細,指感清晰明顯,按之不絕。)[臨床意義]氣血兩虛,諸虛勞損,濕證。洪脈細脈

[脈象特點]浮細無力而軟,如棉在水中。(理解:位浮、形細、張力低、脈力弱)[臨床意義]虛證,濕證。[脈象特點]端直以長,如按琴弦。(理解:脈體緊張度增高,端直而長,直起直落,如按在琴弦上。)[臨床意義]肝膽病,諸痛證,痰飲,瘧疾。[脈象特點]脈來繃急有力,狀如牽繩轉索,按之左右彈指。(理解:感覺脈管緊張度高、脈寬較大,按在繃直的繩上。)[臨床意義]寒證,痛證,宿食。濡脈弦脈緊脈[脈象特點]脈有歇止,止有定數,歇止時間較長。(理解:歇止有規律,時間長,伴有脈形、脈力不勻。)[臨床意義]臟氣衰微,風證,痛證,驚恐,跌打損傷等證。[脈象特點]脈來緩慢,時有中止,止無定數。(理解:脈搏少于90次/分,存在無規律的間隙。)[臨床意義]陰盛氣結,寒痰血瘀,癥瘕積聚,氣血虛衰。[脈象特點]脈來急數,時有中止,止無定數。(理解:率快或快慢不定,存在無規律的間隙。)[臨床意義]陽盛實熱,氣血痰飲宿食停滯,腫痛,虛脫。

代脈結脈促脈相兼脈凡兩種以上的單因素脈同時出現,復合構成的脈象,為相兼脈,又稱復合脈。浮數——二合脈沉細數脈——三合脈其主病相當于各單一脈象主病的綜合。沉細數脈——里虛熱證浮數脈——表熱證。按診肌膚寒冷者——陰證、寒證;肌膚灼熱——陽證、熱證。凡初按皮膚灼手,久按則熱減——熱在表;久按皮膚熱反甚——熱在里。肌膚濡軟而喜按者——虛證;患處硬痛拒按者——實證。按即痛者,病在表淺;重按方痛者,病在深部。皮膚枯澀和甲錯——陰血已傷,或有瘀血。肌膚腫脹,按之凹陷,不能即起者——水腫;按之舉手即起,無凹陷者——氣腫。

按肌膚主要審查全身肌膚的寒熱、潤燥、腫脹、疼痛。手足俱冷,畏寒——陽虛寒盛手足俱熱,口渴——陽熱熾盛手足心熱,潮熱盜汗——陰虛發熱小兒手心熱——屬食滯手背熱盛——外感風寒

按手足診察手足的溫涼,測知機體陽氣的盛衰。1、脘腹疼痛拒按——實證;痛而喜按,按之痛減——虛證。2、腹脹滿,叩之如鼓,小便自利者——氣脹。3、按之如囊裹水,推之漉漉有聲,小便不利者——水鼓。4、腹內有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