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五章復習建構課課件_第1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五章復習建構課課件_第2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五章復習建構課課件_第3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五章復習建構課課件_第4頁
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第五章復習建構課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復習建構課第五章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知識網絡構建1.植被與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主題探究專攻植被類型、分布與地理環境要素影響氣候氣候對植被①熱量:決定了植物的種類、生長速度、生長量,熱量條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現出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②光照:影響著喜光、喜陰植物的生長,喜光植物向陽一側生長好。③降水:同一緯度,降水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植被呈現出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同一地點,降水多的年份樹木生長好,年輪寬要素影響氣候植被對氣候森林具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森林茂密的地區,空氣濕度大,氣溫日較差小地貌地貌對植被①山地陽坡和陰坡植被不同。如馬尾松生長在陽坡,而冷杉生長在陰坡。②海拔不同,水熱組合不同,因此山區植被呈現垂直分異特征。③受地形的阻擋,山脈兩側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脈南部大陸西側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東側為溫帶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則沒有植被對地貌一方面加快巖石的風化過程,改變地貌形態;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護了原始地表形態要素影響水文水文對植被水文條件影響植物的數量、種類植被對水文植被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促進水循環,減小河流含沙量,降低流量的變化幅度土壤土壤對植被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響植被生長。如茶樹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植被對土壤植被生長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如大豆可以固氮2.從整體性角度看植被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植被減少→調節氣候的功能減弱→氣候變得更加干旱(大陸性增強,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增大,降水變少,極端天氣多發)→風化、風力作用增強→沙塵暴多發,加劇土地荒漠化→地表多沙質堆積物,土壤變得貧瘠甚至欠發育→生態環境惡化,威脅人類生存與發展。(2023·浙江6月卷)某研學小組計劃在澳大利亞西部開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圖1為該團隊初擬的四條活動路線,圖2為澳大利亞三種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觀圖。據此完成(1)~(2)題。(1)本次野外地質考察應準備的工具有(

)①羅盤②雨具③沖鋒衣④放大鏡⑤手持衛星定位儀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2)若想在沿途欣賞到三種典型自然植被景觀,則應選擇路線(

)A.①

B.②

C.③

D.④√√(1)B

(2)C

[第(1)題,野外地質考察應準備的工具是在地質考察過程中要使用到的工具,通常有羅盤、放大鏡、手持衛星定位儀、野外數據采集器(系統)、數碼相機、激光測距儀等,羅盤可以幫助識別方向,放大鏡可幫助觀察,手持衛星定位儀可防止迷失方向及精準定位,①④⑤正確。雨具、沖鋒衣是保障物資,不是地質考察工具,與題意不符,②③錯誤。第(2)題,根據圖2信息可知,三種典型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和荒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澳大利亞氣候分布呈半環狀,所以對應植被類型也呈半環狀;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為荒漠帶,荒漠帶周圍為熱帶草原帶,澳大利亞西南部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形成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是森林景觀,路線③沿途可以欣賞到三種自然植被景觀。]1.地域分異規律的判斷方法判斷地域分異規律的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帶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來說,東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這種分異最明顯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東西方向更替的是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如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向內陸自然帶的變化。其具體分布模式如下圖所示。地域分異規律的判斷從山腳到山頂沿著山地水平延伸、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如喜馬拉雅山南坡自然帶的變化。其分布模式如下圖所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可以看作水平地帶性在垂直方向上的變異。山地垂直自然帶最下面的一層為基帶,其與山地所在地的水平帶一致,在基帶基礎上向山頂遞變的垂直地帶性與該山所在緯度向較高緯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帶性變化相似。2.水平地域分異規律的分析思路(1)在分析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2)在分析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時可按以下思路進行:3.垂直自然帶譜示意圖的判讀垂直自然帶譜圖多以某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為載體,考查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1)通過帶譜的基帶名稱確定所在的溫度帶所謂基帶,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帶,因位于垂直自然帶的最底層而得名,如果最底層自然帶是常綠闊葉林帶,說明該山地位于亞熱帶地區。(2)通過帶譜的數量判斷緯度的高低通常,帶譜數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緯度位置越低,反之則越高。帶譜的復雜程度受山體所在緯度、山體海拔和相對高度影響,緯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對高度越大的山體,垂直帶譜越復雜。(3)通過同類自然帶的分布高度判斷緯度高低同類自然帶在低緯的山地分布海拔較高,在高緯的山地分布海拔較低。(4)利用自然帶判斷南北半球通過自然帶的數量,判斷陽坡和陰坡,進而判斷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體,因正午太陽在南邊,則南坡獲得的光熱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帶的數目多于北坡,或基帶自然帶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則反之。如下圖所示:(5)根據雪線的高低判斷迎風坡和背風坡雪線高的為背風坡,雪線低的為迎風坡。(山地迎風坡降水豐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線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線高)(6)根據不同山坡自然帶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斷山坡坡向①東西走向的山——自然帶分布海拔高的為陽坡,自然帶分布海拔低的為陰坡(如喜馬拉雅山)。②南北走向的山(溫帶地區)——自然帶分布海拔高的為背風坡,自然帶分布海拔低的為迎風坡(如太行山:迎風坡降水多,但氣溫稍低,在背風坡相同的海拔處,其降水量比迎風坡少,但氣溫偏高。因此背風坡同迎風坡降水量和氣溫大體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風坡,故背風坡的自然帶分布海拔要比迎風坡的高)。如下圖所示:(2022·浙江1月卷)下圖為北美洲局部地區陸地自然帶分布圖。據此完成(1)~(2)題。(1)圖中①②自然帶分別是(

)A.溫帶荒漠帶、亞寒帶針葉林帶B.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C.亞寒帶針葉林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D.溫帶草原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2)圖中②③④自然帶分布體現了(

)A.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垂直分異規律C.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D.地方性分異規律√√(1)B

(2)A

[第(1)題,讀圖可知,①位于美國西部內陸高原山地地區,受西部高大山地阻擋降水,距離東部地區較遠,東部大西洋的水汽到達少,降水少,自然帶以溫帶草原帶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