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_第1頁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_第2頁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_第3頁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_第4頁
T-CRHA 088-2024 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1.020CCSC50團體標準Qualitycontrolspecimenspathologyimmunohistochemicaldetect2024-10-14發(fā)布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發(fā)布IT/CRHA088—2024前言 Ⅱ Ⅲ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分類及設置要求 55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設計與選擇 66操作方法及程序 67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判讀與報告 78檢測失敗的處理方法 79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質量控制 710管理和文件 8附錄A(規(guī)范性)質控品的染色判讀 9附錄B(規(guī)范性)質控品日常操作規(guī)范 附錄C(資料性)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列表 附錄D(資料性)質控品的意義與特點 20附錄E(資料性)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 26附錄F(資料性)類組織質控品 30參考文獻 33T/CRHA088—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超微與分子病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提出。本文件由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市海淀醫(y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浙江省腫瘤醫(yī)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yī)院、航天中心醫(y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三醫(yī)學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四醫(yī)學中心、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北京市中關村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yī)院、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北京老年醫(yī)院、杭州百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六醫(yī)學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八醫(yī)學中心、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北京市上地醫(yī)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醫(yī)院、火箭軍特色醫(yī)學中心、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望京醫(yī)院、浙江大學轉化醫(yī)學研究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鼓樓醫(yī)院、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遵義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內蒙古醫(yī)院、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陸軍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四川省遂寧市中心醫(yī)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靜、張燕、周立新、宋欣、姚曉香、丁偉、程國平、劉東戈、石懷銀、齊長海、路進峰、崔娣、陳東、陳海云、陳文、陳新、黨裔武、董愉、董小霞、范軍振、樊祥山、馮宇雄、高穎、顧冬梅、郭愛桃、韓旭東、侯芳、金木蘭、康佳蕊、李斌斌、李騰、李媛、李忠武、林潔、劉從容、劉炯、劉梅、劉潛、劉毅強、盧利娟、馬忠、毛成毅、齊雪嶺、任力、石晨曦、石峰、宋志剛、孫鎖柱、蘇丹、陶娜娜、王愛春、王宏偉、王凱、王清、王先博、吳鴻雁、吳梅娟、吳義娟、徐黎明、徐志秀、楊哲、余振洋、張平、張煜涵、張哲、朱建平、曾昭宇、楊宏偉。T/CRHA088—2024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是最重要的病理診斷輔助技術之一,其結果用于病理診斷和鑒別診斷、預測預后及指導治療。隨著精準醫(yī)療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的抗腫瘤藥物和腫瘤治療方法,依賴于精準的免疫組化伴隨診斷的結果。為保證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金標準”的質控方案就是對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進行嚴格的質量管理。現(xiàn)有的相關指南、操作規(guī)范、專家共識等,都要求設置免疫組化對照,以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但目前國內尚無相關具體標準和要求。基于免疫組化對照方面缺乏行業(yè)內標準的現(xiàn)狀,中國研究型醫(yī)院學會超微與分子病理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北京市海淀區(qū)病理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北京市病理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牽頭組織業(yè)內有影響力、有代表性的病理專家,起草這部《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團體標準,以作為病理科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設置質控品的指導性文件。本文件是基于長期以來逐步發(fā)展并建立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應用原則,為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病理科提供了一個系統(tǒng)的框架,以規(guī)范與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相關的應用要求。這個框架涵蓋了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的設置、設計、操作、判讀和質量控制等方面,并對相關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本文件專門為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病理科參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操作、判讀、診斷的病理醫(yī)生、病理技師及其他研究人員所制定的,旨在為這些專業(yè)人員提供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標準,以便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病理科更加規(guī)范、有效地應用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從而確保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對于相關領域的其他研究人員或制造商、以及在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全流程中涉及的供方和其他各方,本文件可以用作開發(fā)和使用的參考文件。對于某些特定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可能會有其他標準或法規(guī)規(guī)定應用特定的設置、設計、操作、判讀、質量控制等要求,在這些情況下,需要遵守這些標準或法規(guī)文件所述的要求。1T/CRHA088—2024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要求本文件規(guī)定了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項目中質控品的設置及使用過程的技術規(guī)范,包括但不限于質控品的設計、質控品種類的選擇、實驗技術操作流程、質控品的判讀、結果不合格的處理及在病理診斷報告中的呈現(xiàn)方式等。本文件適用于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病理科參與免疫組織化學技術操作、判讀、診斷的病理醫(yī)生、病理技師及其他研究人員。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2576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的專用要求GB/T27424—2020合格評定非可溯源生物質控品質量控制規(guī)范GB/T42061—2022醫(y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用于法規(guī)的要求YY/T1181—2021免疫組織化學試劑盒CNAS-CL02-A001:2023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的應用要求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免疫組織化學immunohistochemistry,IHC利用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用已知抗體來檢測待測組織或細胞中的目標抗原,并通過標記抗體的化學呈色反應(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色原體)對組織細胞內的抗原進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研究的實驗技術,簡稱“免疫組化”,縮略語為“IHC”。3.2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pathologyimmunohistochemistrycontrolspecimen是病理科在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相對于待測樣本設置的對照物,是對病理科建立免疫組化檢測體系的驗證。注1:可以是組織、細胞和類組織等,用于監(jiān)測檢測流程的穩(wěn)定性和檢測試劑的有效性,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達到免疫組化質量控制的目的。病理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質控品在本文件中簡稱“質控品”。注2:質控品與免疫組化對照、對照物、對照品、對照物質和質控物質是同義詞。3.3非特異性染色non-specificstaining免疫染色過程中,凡不屬于特異性抗原抗體反應所出現(xiàn)的染色通常稱為非特異性染色。2T/CRHA088—2024[來源:YY/T1181-2021,3.7]3.4標準化normalization在免疫組化檢測中,通過制定、發(fā)布和實施統(tǒng)一標準來達到檢測結果的一致性。檢測的標準化必須去除在樣本制備、檢測流程和檢測試劑中存在的影響因素。3.5免疫組化染色的檢測下限lowlimitofdetection,LLOD在已知的可低表達某一抗原蛋白的組織/細胞成分中觀察的陽性反應,其設置必須遵循適用原則。3.6穩(wěn)定性stability1)質控品的穩(wěn)定性:質控品在規(guī)定界限內保持其性能特性的能力。注:指質控品在規(guī)定條件下,其組成和性能是否保持不變的能力。比如一個穩(wěn)定的質控品應該在規(guī)定的保存條件下,在有效期內保持其特定的性能。穩(wěn)定性是評估質控品質量的重要指標。2)檢測流程的穩(wěn)定性:指免疫組化的實驗條件,包括抗體孵育溫度/時間等的一致性;以及免疫組化的實驗步驟,包括修復、洗滌、孵育、顯色等步驟的一致性。3)檢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在相同樣本和實驗條件下,重復進行免疫組化檢測,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3.7均勻性homogeneity質控品各指定部分中某個特定特性值的一致性。[來源:GB/T27424-2020,3.3]3.8準確性accuracy檢測結果與檢測真值之間的一致程度。3.9可重復性reproducibility即檢測精確度,指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一系列檢測結果的一致程度。3.10特異性specificity用于描述樣本中有其它物質存在時,檢測程序只檢測被檢測物的能力。在免疫學中,特異性是指抗原抗體發(fā)生反應的強度并與非特異性物質或干擾物不相結合的特性。免疫組化檢測分析特異性主要依賴于整個檢測系統(tǒng)中一抗和二抗的特異性。3.11互換性commutability3T/CRHA088—2024質控品的一種特性,指用兩個測量程序對該質控品的性能進行檢測所得檢測結果的對應關系與對其它給定材料所得的對應關系之間的一致性。3.12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horttandemrepeats,STR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也稱微衛(wèi)星DNA(microsatelliteDNA),是一段包含1-6bp的重復DNA序列。由于其多態(tài)性和高突變率,又被稱為細胞的DNA指紋。通過STR信息建立細胞系的遺傳特性,通過STR鑒定可檢測細胞是否發(fā)生交叉污染或者誤認的情況。3.13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在基因組水平上由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態(tài)性,包括堿基的顛換、轉換、插入和缺失。3.14DNA條形碼DNAbarcode生物體內能夠代表該物種特征的、標準的、有足夠變異的、易擴增且相對較短的DNA片段。DNA條形碼技術是利用生物體DNA中一段保守片段對物種進行快速準確鑒定的新興技術,該技術基于對線粒體基因細胞色素c氧化酶亞基1(通常稱為CO1,COI1或COX1)測序結果進行分型。4質控品的分類及設置要求4.1質控品分類質控品可按性質、來源、用途、質控精細化程度、供應來源和級別進行分類,不同類別質控品的特點、區(qū)別及優(yōu)缺點分析見附錄D。4.1.1按性質分類質控品分為內對照/內質控品和外對照/外質控品。內對照/內質控品:指存在于待測樣本內部,無需獨立提供的質控品。外對照/外質控品:指獨立于待測樣本外,需要額外添加的質控品。4.1.2按來源分類質控品分為組織質控品和細胞質控品。組織質控品:指采用組織或組織制品作為質控品;組織質控品包括剩余組織質控品、類組織質控品(詳見附錄F),又依據(jù)制作工藝可分為組織切片質控品、組織懸液質控品等。細胞質控品:指采用細胞制品作為質控品;細胞質控品包括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詳見附錄E)、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等。4.1.3按用途分類質控品分為陽性質控品和陰性質控品。4T/CRHA088—2024陽性質控品:指已知含有目標抗原的免疫組化質控品。陰性質控品:指已知不含目標抗原的免疫組化質控品。4.1.4按質控精細化程度分類質控品分為批次質控品和片內質控品。批次質控品:指針對某項抗體檢測的每個待測樣本批次設置的質控品,批次質控品可以設置在每批次待測樣本中的任意一張上。(注:對超過一張待測樣本進行檢測,視為每批次檢測。)片內質控品:指在每張待測樣本玻片上設置的質控品。4.1.5按供應來源分類質控品分為自制質控品和商品化質控品。自制質控品:指由各級各類醫(yī)療機構病理科自行制備和使用的質控品。商品化質控品:指由體外診斷試劑制造商開發(fā)和銷售的質控品;商品化質控品須在特定的質量標準下生產(chǎn)和包裝,以保證其均勻性和穩(wěn)定性。4.1.6按級別分類質控品分為Ⅰ級質控品和Ⅱ級質控品。Ⅰ級質控品:指經(jīng)專業(yè)權威部門、機構、國家質控中心等認定或比對過的質控品(包括但不限于組織、細胞、商品化質控品以及未來可能發(fā)現(xiàn)的更加穩(wěn)定、特異、準確的物質)。主要用于國家、省(市)層面的外部室間質控、科室免疫組化檢測方法的建立、對Ⅱ級質控品的校準,亦可用于監(jiān)測日常免疫組化檢測的質量。注:國際特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18種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列表見附錄C。如采用商品化質控品做Ⅰ級質控品,除應滿足前述定義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本文件5.4.1至5.4.3的要Ⅱ級質控品:指經(jīng)過Ⅰ級質控品比對驗證過的質控品、或經(jīng)過3家三級或以上醫(yī)院病理科比對、或通過省級質控中心指導下建立科室標準化流程完成驗證確認的質控品(包括但不限于組織、細胞、商品化質控品以及未來可能發(fā)現(xiàn)的更加穩(wěn)定、特異、準確的物質)。主要用于病理科科日常免疫組化質量的監(jiān)控和免疫組化檢測流程的校驗;關鍵性抗體(如伴隨診斷抗體)的質控品宜和Ⅰ級質控品進行比對驗證。注:如采用商品化質控品做Ⅱ級質控品,除應滿足前述定義的要求外,還應滿足本文件5.4.1至5.4.3的要求。4.2設置要求5T/CRHA088—20244.2.1質控品的設置:用于免疫組化檢測性能驗證、或者應嚴格質控的項目(見4.2.2至4.2.4)、或者抗體容易出現(xiàn)異常著色的項目和使用生物素化檢測系統(tǒng)時,應同時設置陽性質控品和陰性質控品;其余檢測項目每批次檢測實驗均宜設置陽性質控品4.2.2與治療藥物靶點檢測相關的病理檢測項目和伴隨診斷項目,應設置片內質控品。4.2.3臨床稀有病例、感染類疾病、與遺傳性疾病相關的病理檢測項目,應設置片內質控品。當無法獲得陽性質控品時,應關注內對照或由實驗室負責人確認是否達到預期用途。4.2.4基因變異(如突變或缺失)類病理檢測項目,應設置片內質控品。4.2.5與診斷或鑒別診斷相關的病理檢測項目,宜設置片內質控品。5質控品的設計與選擇5.1質控品設計要求5.1.1即使存在內對照的情況下,仍宜設計質控品作外對照,綜合監(jiān)測免疫組化染色結果。5.1.2半定量或定量檢測項目:應設計與待測樣本的判讀梯度相對應的不同梯度的陽性質控品(如強陽、中陽、弱陽)和陰性質控品。5.1.3質控品宜與待測樣本置于同一張切片上,以確保所用試劑同時與患者樣本和質控品反應,最大限度保證二者檢測條件的一致性。5.1.4質控品日常操作規(guī)范及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設計示例要求見附錄B。5.2組織質控品的選擇5.2.1陽性質控品的選擇優(yōu)先選擇含目標抗原的正常組織。在缺少含目標抗原的正常組織或正常組織中目標抗原表達不能滿足質控要求時,在來源及風險可控前提下,可選擇已被證實含目標抗原的、弱至中等陽性表達的腫瘤組織。腫瘤組織質控品應優(yōu)先選用與待測樣本具有相同瘤種或相同腫瘤亞型的組織。5.2.2陰性質控品的選擇優(yōu)先選擇不含目標抗原的正常組織;正常組織不能滿足質控要求時,在來源及風險可控前提下,也可選擇已被證實不含目標抗原的腫瘤組織。腫瘤組織質控品應優(yōu)先選用與待測樣本具有相同瘤種或相同腫瘤亞型的組織。5.3細胞質控品的選擇5.3.1細胞質控品應具有溯源性證明資料或基因工程細胞系鑒定資料。5.3.2細胞質控品應具有與組織質控品的互換性。5.3.3細胞質控品的細胞密度應適中,且在低倍鏡視野下其細胞應呈現(xiàn)單層均勻分布。5.4商品化質控品的選擇5.4.1商品化質控品應由具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證(CNAS認證)或中國計量認證(CMA認證)或具有等同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開具檢驗證明,該檢驗證明應包含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相關檢驗的結論。5.4.2商品化質控品應具有不少于三家省級或以上不同臨床病理質控中心就不同方法的實用性、可重復性進行比對和驗證的臨床試驗資料。5.4.3質控品生產(chǎn)企業(yè)應具備相應的專業(yè)技術人員、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和生產(chǎn)環(huán)境;應按照6T/CRHA088—2024GB/T42061-2022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形成文件和記錄,加以實施并保持有效運行。6操作方法及程序6.1質控品的操作方法6.1.1質控品在免疫組化檢測流程中應遵循與待檢樣本完全相同的檢測步驟、條件和檢測平6.1.2免疫組化檢測步驟應符合《臨床技術操作規(guī)范:病理學分冊》的操作要求。6.2質控品的自動化檢測6.2.1宜使用全自動免疫組化染色儀器,提升批次間及日間染色流程的標準化,實現(xiàn)染色結果的一致性。6.2.2推薦使用具有自動化加樣功能的免疫組化染色儀器。6.2.3對儀器平臺有要求的試劑,應保證染色結果的一致性。7質控品的判讀與報告7.1質控品判讀基本原則質控品的判讀依據(jù)免疫組化的基本判讀原則,其中商品化質控品的判讀可依據(jù)產(chǎn)品說明書推薦的判讀原則。本文件中所涉及的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的染色結果判讀標準見附錄A、國際特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18種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的染色結果判讀標準見附錄C。7.2質控品判讀與報告7.2.1在判讀待測樣本染色結果之前,應先判讀質控品的染色結果。7.2.2質控品的檢測結果符合設計預期,即判定本次免疫組化檢測合格。7.2.3陽性質控品或陰性質控品結果不符合預期時,均判定為本次免疫組化檢測失敗。7.2.4質控品的檢測結果應呈現(xiàn)在最終的病理診斷報告中,包括質控品的類型、檢測結果是否合格等,同時符合CNAS-CL02-A001:2023的要求。8檢測失敗的處理方法8.1應建立檢測失敗的處理程序,確保及時發(fā)現(xiàn)、識別檢測失敗。8.2應梳理排查檢測失敗的原因,排除原因后重新檢測。8.3應記錄檢測失敗的原因、應急補救措施、糾正措施及解決方案,以便實時溯源。9質控品的質量控制9.1自制質控品的質控要求9.1.1通用要求自制質控品應有制備程序,至少包括制備方法、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評價方案,以及制備、驗證和評價記錄。7T/CRHA088—2024每批次自制質控品投入使用前應進行性能確認,確認結果應由質控負責人或其授權的病理醫(yī)師簽字認可。9.1.2具體要求自制組織質控品可以是滿足患者相關病理檢查后的剩余組織樣本或尸檢樣本;尸檢樣本因熱缺血時間長而應作為最后的選擇。自制組織質控品應建立質控品使用程序,使其領用、追溯、儲存、應用等符合要求。自制組織質控品的實驗處理應最大限度地接近待測樣本,包括與待測樣本以相同的方式取材、固定、脫水、包埋、制片和儲存等,確保自制組織質控品與患者樣本的互換性。自制細胞質控品應與組織質控品或驗證結果符合預期要求的組織進行染色結果一致性比對驗證,避免自制細胞質控品的物質互換性問題。自制細胞質控品應具有溯源性證明資料或基因工程細胞系鑒定資料。溯源性證明資料應包括細胞來源于符合預期要求的組織驗證結果、STR基因分型和/或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鑒定和/或DNA條形碼技術鑒定等可以確認細胞來源的證明資料。基因工程細胞系鑒定資料應包括測序分析和免疫學驗證資料。9.2商品化質控品的質控要求9.2.1通用要求商品化質控品應符合5.4.1至5.4.3的要求。商品化質控品購入后,應立即進行驗收。驗收內容包括:產(chǎn)品名稱、規(guī)格、生產(chǎn)批號、生產(chǎn)廠家、儲存條件和有效期等。商品化質控品驗收后,投入使用前應與組織質控品或驗證結果符合預期要求的組織進行染色結果一致性比對驗證并記錄。比對樣本應包括:陽性組織、陰性組織,驗證性能應包括商品化質控品染色情況(陰/陽性結果)、有無背景或非特異性染色、商品化陽性質控品的染色定位是否準確等。對于同次送貨的同批號商品化質控品,可選擇其中一份進行驗證。對于不同批號或不同時間送貨的同批號商品化質控品應進行再次驗證。實驗室驗證合格后,商品化質控品才可進行相關質控品信息的登記入庫。當無法獲得合適的比對組織樣本時,可由省級或以上病理質控中心或由其授權的單位對商品化質控品進行驗證,質控中心驗證合格后,也可采購入庫。商品化質控品的使用說明,包括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應易于獲取。應按制造商說明使用商品化質控品。9.2.2具體要求商品化細胞質控品應具有溯源性證明資料或基因工程細胞系鑒定資料。溯源性證明資料應包括STR基因分型和/或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鑒定和/或DNA條形碼技術鑒定等可以確認細胞來源的證明資料。基因工程細胞系鑒定資料應包括測序分析和免疫學驗證資料。10管理和文件10.1質控品管理質控品管理應符合CNAS-CL02-A001:2023和GB/T22576的相關要求。10.2文件與記錄要求8T/CRHA088—202410.2.1實驗室應控制與本文件要求有關的內部和外部文件。應建立質控品管理控制程序,該程序應包括質控品的自制或采購、設計與選擇、應用、驗證或確認等內容,并應確保實驗室各層級人員理解和實施。10.2.2實驗室應建立和保存清晰的記錄以證明滿足本文件的要求。應建立和實施與質控品相關的記錄管理和控制程序,該程序應包括對記錄的填寫、存放、修改、備份、歸檔、檢索、保存和處置等。記錄應包括文字記錄和實物切片。實驗室各層級人員應理解質控品記錄和溯源的重要性,并應確保相關要求得到實施。(文字記錄和實物切片參見《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9T/CRHA088—2024(規(guī)范性)質控品的染色判讀本文件列舉了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及染色結果判讀標準示例,見表A.1。表A.1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及染色結果判讀標準抗體名稱質控品染色結果判讀標準PD-L1扁桃體扁桃體淺表鱗狀上皮無染色,濾泡間區(qū)細胞絕大多數(shù)為陰性染色,生發(fā)中心巨噬細胞陽性染色,網(wǎng)狀隱窩上皮細胞表現(xiàn)為彌漫性陽性染色,扁桃體淺表無染色的鱗狀上皮層可同時作為陰性內對照。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呈現(xiàn)均勻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和任何強度的細胞質染色,無染色的胎盤絨毛間質和脈管可作為陰性內對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部分細胞因切片厚薄程度的影響,染色略弱。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HER2乳腺癌(HER23+)10%以上的浸潤癌細胞中觀察到強烈、完整的細胞膜染乳腺癌(HER22+)10%以上的浸潤癌細胞中觀察到弱至中等陽性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或≤10%的浸潤癌細胞呈現(xiàn)強而完整的細胞膜染色。乳腺癌(HER21+)10%以上的浸潤癌細胞呈現(xiàn)不完整的、微弱的細胞膜染乳腺癌(HER20)未觀察到染色或在≤10%的浸潤癌細胞呈現(xiàn)不完整的、微弱的細胞膜染色。(HER23+)細胞應有強陽性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部分陽性細胞染色因細胞重疊或細胞切面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細胞質的染色,屬于正常現(xiàn)象。(HER22+)(HER21+)(HER20)應有大于10%的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應有大于10%的細胞呈現(xiàn)不完整的、微弱的細胞膜染色,且多數(shù)細胞存在不完整的細胞膜點狀染色。在任何部位均無陽性染色。T/CRHA088—2024ER幾乎所有鱗狀上皮、柱狀上皮細胞(如果存在)和間質細胞(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除外)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扁桃體分散的濾泡樹突狀細胞/T細胞和扁桃體鱗狀上皮細胞呈現(xiàn)至少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LLOD)。陽性細胞質控品陰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參考質控品說明書。PR大多數(shù)柱狀上皮細胞和間質(內皮細胞和淋巴細胞除外)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明顯的細胞核染色;大部分基底鱗狀上皮細胞呈現(xiàn)至少弱但明顯的細胞核染色。扁桃體陽性細胞質控品鱗狀上皮細胞和生發(fā)中心細胞均陰性。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ALK迷走神經(jīng)叢的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和散在的軸突呈現(xiàn)至少弱至中陽性的細胞質染色,平滑肌細胞和上皮細胞不應出現(xiàn)染色。伴EML4-ALK易位的肺腺癌無EML4-ALK易位的肺腺癌幾乎所有腫瘤細胞都呈現(xiàn)至少弱至中陽性的顆粒狀細胞質染色。腫瘤細胞陰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質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MLH1扁桃體外套區(qū)B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MLH1表達缺失的結腸癌腫瘤細胞陰性,間質細胞細胞核陽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PMS2扁桃體外套區(qū)B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T/CRHA088—2024PMS2表達缺失的結腸癌腫瘤細胞陰性,間質細胞細胞核陽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MSH2扁桃體外套區(qū)B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MSH2表達缺失的結腸癌腫瘤細胞陰性,間質細胞細胞核陽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MSH6扁桃體外套區(qū)B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MSH6表達缺失的結腸癌腫瘤細胞陰性,間質細胞細胞核陽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EBEREBV感染的伯基特淋巴瘤腫瘤細胞細胞核陽性。EBV感染的鼻咽癌EBV感染的胃癌陽性細胞質控品腫瘤細胞細胞核陽性。腫瘤細胞細胞核陽性。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HelicobacterHP感染的胃組織高倍鏡下可見,感染區(qū)域的腺上皮腔面或細胞質中出現(xiàn)螺旋形、弧形、球狀或桿狀陽性染色。未感染區(qū)域無陽HP)性染色。陽性細胞質控品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參考質控品說明書。T/CRHA088—2024HBsAgHBV感染的肝組織HBV感染的肝細胞呈現(xiàn)細胞質顆粒狀染色。未感染區(qū)域肝細胞陰性。陽性細胞質控品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參考質控品說明書。Ki67扁桃體幾乎所有生發(fā)中心B細胞(包括暗區(qū)和明區(qū))以及鱗狀上皮基底旁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大多數(shù)基底柱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肝臟大多數(shù)正常肝細胞均為陰性染色,散在中性粒細胞不應表現(xiàn)任何程度的細胞核染色,只有炎癥和反應性改變時才偶爾可見中性粒細胞陽性。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CD20扁桃體幾乎所有生發(fā)中心B細胞和套區(qū)B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漿細胞也呈一定程度的弱陽性。固有層散在漿細胞常呈一定程度的弱陽性的細胞膜染色(LLOD)。肝臟陽性細胞質控品散在B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部分陽性細胞染色因細胞重疊或細胞切面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細胞質的染色,屬于正常現(xiàn)象。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CD117固有層中幾乎所有Cajal細胞(卡哈爾間質細胞)和肥大細胞呈現(xiàn)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新生血管結構、隱窩基底中散在上皮細胞細胞膜呈現(xiàn)弱到中等強度染色;而固有肌層中的平滑肌細胞或血管周圍的平滑肌細胞沒有任何染色。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細胞質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部分陽性細胞染色因細胞重疊或細胞切面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細胞質的染色,屬于正常現(xiàn)象。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T/CRHA088—2024CD10扁桃體幾乎所有的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中至強陽性的細胞膜染色,套區(qū)B細胞和鱗狀上皮細胞均陰性。散在分布的中性粒細胞呈現(xiàn)至少弱陽性的細胞膜染色。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部分陽性細胞染色因細胞重疊或細胞切面影響,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細胞質的染色,屬于正常現(xiàn)象。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p53扁桃體超過50%的生發(fā)中心B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闌尾隱窩基底部分的分散的上皮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陽性的細胞核染色,而腔上皮細胞是陰性的。陽性細胞質控品細胞應有中至強陽性的細胞核染色,細胞染色陽性率參考質控品說明書。陰性細胞質控品參考質控品說明書。HMB45黑色素瘤皮膚陽性細胞質控品陰性細胞質控品活化的和腫瘤性黑色素細胞呈現(xiàn)強陽性的細胞質染色。基底層色素細胞呈現(xiàn)細胞質染色。參考質控品說明書。參考質控品說明書。T/CRHA088—2024(規(guī)范性)質控品日常操作規(guī)范B.1質控品位置演示質控品位置演示見圖B.1。圖B.1質控品位置演示B.2質控品具體設計要求本文件列舉了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具體設計要求見表B.1。表B.1常用應嚴格質控項目的質控品具體設計要求抗體名稱質控品設計位置要求質控品排列方式PD-L1至少至少1個陽性組織質控品1個陰性組織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HER2至少至少至少至少1個強陽性質控品1個中陽性質控品1個弱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ER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PR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ALK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MLH1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T/CRHA088—2024至少1個陰性質控品PMS2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MSH2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MSH6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EBER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HP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HBsAg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Ki67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CD20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CD117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CD10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p53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HMB45至少至少1個陽性質控品1個陰性質控品近標簽端或遠標簽端呈上下縱向排列T/CRHA088—2024國際特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18種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列表本文件列舉了18種由國際特設專家委員會推薦的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及其染色結果判讀標準,見表C.1。表C.118種病理診斷抗體的Ⅰ級質控品及其染色結果判讀標準抗體名稱質控品染色結果判讀標準CKpan幾乎所有柱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可見膜深染)。肝臟絕大多數(shù)肝細胞至少顯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并伴膜深染(LLOD)。扁桃體所有鱗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CKpan顯示間質網(wǎng)狀細胞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CK8/18(低分子量CK)所有柱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可見膜深染)。肝臟絕大多數(shù)肝細胞至少顯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并伴膜深染(LLOD)。扁桃體散在鱗狀上皮細胞呈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陽性細胞數(shù)因標本不同而異),CK8/18陽性間質網(wǎng)狀細胞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CK5/14(高分子量CK)扁桃體幾乎所有鱗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胰腺閏管內散在柱狀上皮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膜染色(LLOD)。肝臟均為陰性染色。CK20幾乎所有表層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絕大多數(shù)基底隱窩上皮細胞至少顯示細胞質弱陽性(LLOD)。肝臟扁桃體均為陰性染色。均為陰性染色。CK7肝臟幾乎所有膽管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胰腺幾乎所有閏管上皮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T/CRHA088—2024通常呈陰性染色,散在柱狀上皮細胞和內皮細胞可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Vimentin上皮內散在T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固有層大血管內皮細胞、間質細胞、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肝臟肝竇內所有內皮細胞和kupffer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胰腺絕大多數(shù)外分泌腺泡上皮細胞均為弱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TTF-1肺幾乎所有上皮細胞均為強陽性細胞核染色。幾乎所有肺泡細胞和終末支氣管基底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核染色,終末支氣管柱狀上皮細胞至少顯示弱陽性細胞核染色(LLOD)。扁桃體均為陰性染色。CDX-2幾乎所有上皮細胞均為強陽性細胞核染色,常可見弱陽性細胞質染色。胰腺大多數(shù)閏管上皮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核染色(LLOD)。扁桃體均為陰性染色。CEA黏膜表層上皮刷狀緣均為中至強陽性染色,幾乎所有上皮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如果CEA在腺癌組織中過表達,那么黏膜表層染色是染色成功的唯一參照底限。扁桃體散在鱗狀上皮細胞呈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陽性細胞數(shù)因標本不同而異)。肝臟均為陰性染色。CD31扁桃體絕大多數(shù)套區(qū)B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膜染色(LLOD)。胰腺肝臟幾乎所有內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膜染色。幾乎所有肝竇內皮細胞均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膜染色(LLOD)。所有血管、黏膜肌層及固有肌層的平滑肌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T/CRHA088—2024扁桃體幾乎所有血管平滑肌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肝臟大多數(shù)竇周細胞至少顯示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Desmin黏膜肌層和固有肌層內所有平滑肌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色,大多數(shù)血管平滑肌細胞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肝臟肝細胞均為陰性染色,血管散在平滑肌細胞可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扁桃體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均為陰性染色,血管散在平滑肌細胞可呈弱至中度陽性細胞質染色。CD3扁桃體濾泡間T區(qū)所有T細胞和生發(fā)中心內散在T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膜染色。上皮內散在T細胞均為弱至中度細胞膜陽性染色(LLOD)。肝臟散在T細胞至少顯示弱至中度細胞膜陽性染色(LLOD)。CD20扁桃體幾乎所有生發(fā)中心B細胞和套區(qū)B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膜染色,漿細胞也呈一定程度的弱陽固有層散在漿細胞常呈一定程度的弱陽性細胞膜染色(LLOD)。肝臟散在B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膜染色。Ki-67扁桃體幾乎所有生發(fā)中心B細胞(包括暗區(qū)和明區(qū))以及鱗狀上皮基底旁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核染色。大多數(shù)基底柱狀上皮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核染色。肝臟大多數(shù)正常肝細胞均為陰性染色,散在中性粒細胞不應表現(xiàn)任何程度的細胞核染色,只有炎癥和反應性改變時才偶爾可見中性粒細胞陽性。S100扁桃體散在濾泡間區(qū)樹突細胞均為弱至強陽性細胞核及細胞質染色(LLOD)。T/CRHA088—2024胰腺大多數(shù)胰島內分泌細胞均為弱至強陽性細胞核及細胞質染色,所有脂肪細胞均為陽性染色(LLOD)。肝臟肝細胞及膽管上皮細胞均為陰性染色,可見散在的樹突狀細胞陽性。CgA胰腺大多數(shù)胰島內分泌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大多數(shù)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和軸突均為弱至中度陽性染色(LLOD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均為強陽性細胞質染肝臟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均為陰性染色,可見散在的周圍神經(jīng)軸突陽性染色。大多數(shù)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和軸突均為中至強陽性染色;大多數(shù)杯狀細胞均為弱陽性細胞質染色(LLOD)。胰腺大多數(shù)胰島內分泌細胞均為中至強陽性細胞質染肝臟肝細胞和膽管上皮細胞均為陰性染色,可見散在的周圍神經(jīng)軸突陽性染色。T/CRHA088—2024(資料性)質控品的意義與特點D.1質控品的意義D.1.1規(guī)范使用質控品可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穩(wěn)定性和準確性,為病理診斷提供客觀真實的依據(jù),從而最大程度避免檢測因素導致誤診或漏診的情況發(fā)生。D.1.2質控品還可以用于監(jiān)測檢測設備、耗材、檢測方法或檢測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以及定期校驗檢測系統(tǒng),確保各組件的正常運行和準確性。D.2質控品的分類依據(jù)質控品來源分類,質控品分為組織質控品和細胞質控品。1)組織質控品的分類——依據(jù)組織來源分類,組織質控品分為剩余組織質控品和類組織質控品。——依據(jù)制作工藝分類,組織質控品分為組織切片質控品和組織懸液質控品。2)細胞質控品的分類細胞質控品分為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和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D.3不同質控品的特征D.3.1剩余組織質控品剩余組織質控品為醫(yī)療或診斷剩余的組織制成的質控品,包括正常組織質控品和腫瘤組織質控品。剩余組織的單組織、多組織切片質控品是目前臨床常見的免疫組化質控品的表現(xiàn)形式。多組織切片質控品包括多塊組織或多條組織包埋在一起,材料通常是正常組織和腫瘤組織的集合;其中“羊膜卷”制作形式具有圓形或橢圓形外觀,可以把陽性對照組織局限在一個有形范圍內,防止病理判讀時誤把對照組織看成被檢組織。“羊膜卷”多組織質控品的通用制作方法見《實用現(xiàn)代病理學技術》。目前,各個實驗室制作“羊膜卷”切片的工藝存在較大差異,無法形成統(tǒng)一的制作標準。在無法采集“羊膜卷”的情況下,常見采用多組織集合包埋法來制備免疫組化質控品。組織芯片也是常用的質控品形式。組織芯片適用于各種定性靶標的檢測,更適用于對半定量靶標的著色強度進行質控。其通用制作方法如下:①找出已驗證的免疫組化切片和對應蠟塊。選擇結果為0、1+、2+、3+各1例的切片(如HER2),在顯微鏡下找出目標部位并標記。②從標記好的蠟塊上找出相應組織位置,用0.2mm的空心針取出組織,并按照染色強度依次放入受體蠟塊中。③把受體蠟塊組織芯壓平,并置于同等大小的包埋模具中。將模具放入65℃的烤箱,烘烤20min。④取出后冷卻,然后將組織芯片蠟塊連續(xù)切片,每片2-4μm厚。將切好的芯片裱貼于防脫載玻片的一端。⑤隨機抽取第一張、中間一張及最后一張切片,驗證其染色強度是否一致。驗證合格后,將組織芯片儲藏于干燥的切片盒中備用。目前由于倫理風險以及難以實現(xiàn)標準化批量生產(chǎn)等原因,上述形式的剩余組織質控品,均不能用于市場化生產(chǎn)和銷售。D.3.2類組織質控品D.3.2.1移植瘤組織質控品T/CRHA088—2024將腫瘤細胞或組織移植到宿主動物體內,使其在宿主動物體內繼續(xù)生長和擴散,該過程形成的瘤體稱為移植瘤。使用移植瘤組織制成的免疫組化質控品,稱為移植瘤組織質控品。目前已有少量商業(yè)化形式。移植瘤組織質控品的制作方法如下:①移植瘤制備:將腫瘤細胞或組織植入實驗動物體內,形成移植瘤。②移植瘤驗證:對移植瘤組織及對照組織(包括已知表達目標抗原的移植瘤組織和不表達或低表達該抗原的陰性組織)進行免疫組化檢測。③質控品篩選:仔細觀察和記錄移植瘤組織及對照組織的染色結果,選擇符合預期的合格瘤體,由這些合格瘤體制作的質控品即為移植瘤組織質控品。移植瘤組織質控品的制作需注意實驗動物的選擇、移植瘤的制備質量、迭代變異控制,抗體的特異性和效價、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等因素,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目前,該方法仍然存在動物免疫性的背景問題,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D.3.2.2類器官組織質控品類器官是指在體外三維(3D)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生長的微型細胞簇,這些細胞簇在細胞因子、化學小分子抑制劑/激活劑、培養(yǎng)基及其他添加劑等物質作用下,經(jīng)過自組織并分化為功能性細胞群,具有類似相應器官的組織結構和遺傳學特點。類器官可來源于胚胎干細胞(ESC)、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成體干細胞(ASC或者腫瘤組織。對于ESC/iPSC衍生的類器官,ESC/iPSC在各種細胞生長因子或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劑/激活劑)以及基質膠和細胞培養(yǎng)添加劑的逐步分化方案下,能夠按照類似于原腸胚形成和器官發(fā)生過程中的發(fā)育線索,從三個胚層生成類器官。對于ASC來源的類器官,ASC需要從胎兒或成人組織中產(chǎn)生;獲得單個ASC或含有ASC的組織單元之后,再通過3D培養(yǎng)方案形成類器官。對于腫瘤組織來源的類器官,腫瘤組織內含有小部分具有干細胞活性的腫瘤細胞,通過將腫瘤來源的組織細胞或者分離出的腫瘤干細胞等進行3D培養(yǎng),能夠衍生出腫瘤類器官。使用類器官制成的免疫組化質控品,稱為類器官組織質控品。類器官組織質控品的制作需注意類器官的制備質量、迭代變異控制,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等因素,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D.3.3組織懸液質控品組織懸液質控品是一種通過對石蠟包埋組織切片進行碎片勻漿化處理制成的懸液型質控品。其制作方法如下:①選擇蠟塊:選擇目標細胞成分多、纖維結締組織少的蠟塊;若周圍纖維結締組織較多,可預先修除結締組織;若目標細胞較為分散但又沒有更好的其它蠟塊時,可使用組織芯片方法采取目標組織/細胞、然后集中包埋處理;②切片:對蠟塊進行大量切片,切片厚度為2-3μm,并將切片放入離心管或燒杯內;③碎片勻漿化處理:用玻璃棒輕輕碾碎切片,并加入二甲苯溶解;充分溶解后進行離心,2500rpm離心3min棄上清;加入無水乙醇重懸混勻后再離心3min棄上清;根據(jù)沉淀量1:20-1:50加入75%-100%乙醇重懸混勻,即為組織懸液質控品;④免疫組化檢測:用10μL移液器分別在待測樣本玻片的近標簽端和遠標簽端滴加2-3μL組織懸液質控品,然后按日常檢測流程進行烤片、檢測及閱片。組織懸液質控品在病理科的檢測中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它能夠大大提高檢測的便利性。主要特點如下:①加樣位置靈活;②批量使用工作量低:可以實現(xiàn)批量使用;③具有部分組織形態(tài)學特征。D.3.4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T/CRHA088—2024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是由培養(yǎng)的工程化細胞系經(jīng)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的均一、穩(wěn)定、標準化的細胞懸液。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特征如下:①液體細胞質控品的細胞系可通過STR基因分型等分子檢測技術進行細胞溯源;②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的蛋白質結構、生物學活性、細胞狀態(tài)與組織一致性高;③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構建蛋白過表達/不表達細胞系,可實現(xiàn)稀缺陽性靶標的長期穩(wěn)定生產(chǎn);④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的蛋白質表達豐度經(jīng)過標準化控制,保持高度均勻和穩(wěn)定;⑤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具有完整的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等亞細胞結構,與待檢樣本保持一致的蛋白表達定位;⑥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的批間一致性高、標準化程度高。目前,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在病理科的檢測中具有很高的操作性,它能夠大大提高檢測的便利性。主要特點如下:①加樣位置靈活;②目前已有商品化及全自動使用形式;③無需進行額外的切片、撈片,可直接點樣,節(jié)省了時間和人力;④可以實現(xiàn)批量使用,做到片片有質控;⑤不涉及倫理;⑥補充難以獲取的組織對照等。D.3.5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是將培養(yǎng)的細胞進行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處理形成石蠟塊,蠟塊經(jīng)切片、撈片制成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是通過使用已知表達特定抗原的細胞株作為陽性質控品,以及不表達或低表達該抗原的細胞株作為陰性質控品,從而能夠評估抗體的效能和檢測的準確性。D.3.6其它種屬來源質控品其它種屬來源的質控品可能包括不同動物模型的組織樣本,如小鼠、大鼠、兔子、狗、豬等,這些動物模型經(jīng)常用于模擬人類疾病的病理過程,故它們的組織樣本可以作為質控品,用于評估免疫組化檢測效果。其制作過程與常規(guī)病理樣本的制作過程相同。D.4不同質控品的異同分析對前述不同類別質控品的異同點進行分析,見表D.1。D.5不同質控品的優(yōu)缺分析對前述不同類別質控品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見表D.2。T/CRHA088—2024表D.1不同類別質控品的異同分析質控品類別剩余組織質控品類組織質控品組織懸液質控品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其他種屬來源質控品來源醫(yī)療剩余人體組織醫(yī)療剩余人體組織醫(yī)療剩余人體組織培養(yǎng)細胞系培養(yǎng)細胞系動物組織有無倫理風險有無有無無無前處理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抗原變性處理(多聚甲醛+石蠟)形態(tài)液態(tài)液態(tài)獲得方式及難易度需自制,繁瑣,耗有商品化,極少,如自制技術難度極高需自制,繁瑣,耗可商品化采購,如自制技術難度極高可商品化采購,如自制技術難度極高有商品化,極少,如自制技術難度極高物料成本低很高低中中高制備及使用人力成本高高低低極低(全自動化)高自動化使用可能無無無無可以無記錄和可追溯便利性低低低低高低片內質控可實現(xiàn)性難難易難易難質控方案靈活性(加樣位置/數(shù)量)低低高低高低成品有效期長長較長短較長長勻質性低,異質性高低,異質性高低,異質性高勻質性很高勻質性很高低,異質性高具備陰陽性質控品具備具備具備具備具備具備稀缺靶點的質控品不易獲得易獲取不易獲得易獲取易獲取不易獲得標準化程度相對低相對低相對低可符合GBT42061,標準化程度高可符合GBT42061,標準化程度高相對低T/CRHA088—2024表D.2不同類別質控品的優(yōu)缺分析質控品類別優(yōu)點缺點剩余組織質控品形式接近待檢組織,包含組織形態(tài)學等全面的組織信息;大部分檢測指標對應的組織樣本材料易于獲取,材料成本忽略不計;須實驗室自行制備、管理,工作量較大,人工成本高昂;難以實現(xiàn)嚴格的質量控制,材料和制備過程的標準化程度較低;部分重要的檢測指標對應的組織樣本難以穩(wěn)定持續(xù)性獲取;跨院使用,存在倫理風險,須經(jīng)復雜和嚴格的倫理審查程序;難以實現(xiàn)使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和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類組織質控品形式接近待檢組織,包含組織形態(tài)學等全面的組織信息;存在商品化質控品,無需實驗室自行制備和管理,無需相應的人工成本;質控品的標準化程度高;不存在倫理風險,便于跨院使用場景;與實驗室自制質控品相比,存在額外材料成本,且成本很高;難以實現(xiàn)使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和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組織懸液質控品大部分檢測指標對應的組織樣本材料易于獲取;材料成本低廉;使用方式簡單易行;須實驗室自行制備、管理,工作量較大;難以實現(xiàn)嚴格的質量控制,材料和制備過程的標準化程度較低;部分重要的檢測指標對應的組織樣本難以穩(wěn)定持續(xù)性獲取;跨院使用,存在倫理風險,須經(jīng)復雜和嚴格的倫理審查程序;難以實現(xiàn)使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和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存在商品化質控品,無需實驗室自行制備和管理,無需相應的人工成本;可全自動化使用,使用過程的人工成本忽略不計,且使用過程標準化程度較高;質控品的標準化程度很高;易于實現(xiàn)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不存在倫理風險,便于跨院使用場景;形式與待檢組織差異較大,無法包含組織形態(tài)學等全面的組織信息;與實驗室自制質控品相比,存在額外材料成本;T/CRHA088—2024固態(tài)細胞質控品存在商品化質控品,無需實驗室自行制備和管理,無需相應的人工成本;質控品的標準化程度很高;不存在倫理風險,便于跨院使用場景;形式與待檢組織差異較大,無法包含組織形態(tài)學等全面的組織信息;與實驗室自制質控品相比,存在額外材料成本;難以實現(xiàn)使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和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其他種屬來源質控品形式接近待檢組織,包含組織形態(tài)學等全面的組織信息;大部分檢測指標對應的組織樣本材料可以通過制備獲得;不存在倫理風險,便于跨院使用場景;尚未有商品化產(chǎn)品,實驗室自行制備的難度和成本很高;難以消除種屬差異帶來的,和目標檢測樣本的差異;難以實現(xiàn)使用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和質控記錄的管理和溯源;T/CRHA088—2024(資料性)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E.1定義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是指由培養(yǎng)的工程化細胞系經(jīng)特殊工藝制備而成的均一、穩(wěn)定、標準化的細胞懸液。該細胞系在其特定的亞細胞結構(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等)上明確具有或明確排除了特定生物標記物(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的蛋白靶標)的表達,該生物標記物的狀態(tài)與患者組織樣本中待檢的目標生物標記物具有高度相似性,且表達豐度穩(wěn)定可控,在正確且完整的免疫組化實驗檢測中,應該得到預設的染色結果(包括染色定位、染色強度、陽性率、染色形態(tài)等指標)。在免疫組化實驗條件出現(xiàn)明顯偏差的時候,其染色結果會偏離預設結果,進而可以提示操作者該染色結果不可信。避免因為染色結果的錯誤而導致的診斷風險。E.2使用方法E.2.1自動化應用操作方法E.2.1.1可使用配套的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系統(tǒng)(包括全自動質控加樣模塊和切片染色模塊),或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質控加樣染色一體機完成質控品智能加樣和染色的全過程。E.2.1.2切片準備:在配套的系統(tǒng)軟件上,打印標簽,粘貼到對應的待檢組織樣本切片(白片)的玻片上,然后將切片放入全自動質控加樣模塊(玻片處理系統(tǒng))的玻片架中。E.2.1.3質控瓶上載及信息錄入:將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試劑瓶上載至儀器指定位置的瓶架中。在設備屏幕“質控品”菜單界面下,點擊“掃碼質控品”,設備將自動采集全部質控品試劑的二維碼信息,并顯示在設備屏幕上相應的質控瓶圖案處。E.2.1.4質控加樣方案設置:在設備屏幕“玻片”菜單界面下,點擊“質控加樣設置”,可對每個檢測靶標的質控品加樣方案進行個性化設置,包括質控品的種類(陰/陽性、強度梯度等)、數(shù)量、加樣位置等。E.2.1.5質控品加樣:點擊“開始加樣”選項,設備將按照預設的質控加樣方案,全自動智能化的完成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試劑在每一張待檢組織樣本切片上的滴加工作,經(jīng)過自動升溫烤片之后,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可牢固的固定在玻片的指定位置表面。E.2.1.6質控品染色:質控品加樣完成后,將切片上載至切片染色模塊(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質控加樣染色一體機可忽略此步驟按照預設的免疫組化染色流程,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和待檢組織在同一染色環(huán)境下,完成全部免疫組化染色操作。E.2.1.7全自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對所有切片的質控品設置及添加情況的記錄,包括圖片掃描,并實時傳到實驗室的LIS/HIS系統(tǒng)保存,便于信息追溯。E.2.2手工使用操作方法E.2.2.1使用混勻儀將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試劑重懸,使之形成均一的細胞懸液(備注:無肉眼明顯可見的顆粒狀物質或細胞沉淀)。E.2.2.2使用10μL移液器吸取混勻后的陽性或陰性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懸液,在每張待檢組織切片玻片空白無蠟處,按照預設方案進行個性化滴加,每處滴加約1.5μL左右懸液,室溫晾干。T/CRHA088—2024E.2.2.3質控品加樣完成后,切片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若在全自動免疫組化機上進行實驗,則按照對應儀器的操作規(guī)程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若使用手工方法進行實驗,則按手工染色操作規(guī)程進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E.2.3質控品主要功能E.2.3.1監(jiān)測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試劑的覆蓋范圍,避免試劑覆蓋不全導致的假陰性。E.2.3.2監(jiān)測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使用的試劑質量波動(抗體濃度不當、抗體效價下降等避免因此而導致的假陽性、假陰性、非特異性染色、染色弱等錯誤的染色結果。E.2.3.3監(jiān)測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抗體試劑使用的準確性,避免因使用錯誤試劑而導致的假陽性、假陰性、非特異性染色、染色弱等錯誤的染色結果。E.2.3.4監(jiān)測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抗原修復條件,避免因抗原修復不當(pH值、修復時長、修復溫度等異常),而導致的假陽性、假陰性、非特異性染色、染色弱等錯誤的染色結果。E.2.3.5監(jiān)測免疫組化檢測過程中抗體孵育條件,避免因抗體孵育條件異常(孵育時長、孵育溫度異常、抗體過量蒸發(fā)等)而導致的假陽性、假陰性、非特異性染色、染色弱等錯誤的染色結果。E.2.4應用示例E.2.4.1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監(jiān)測一抗試劑質量波動以ALK免疫組化染色結果為例,當ALK陰性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出現(xiàn)非特異陽性染色結果時,提示本次實驗所使用的一抗?jié)舛冗^高,此時同條件進行染色的ALK陽性肺腺癌(組織質控品)也出現(xiàn)了間質非特異陽性著色。當ALK陽性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染色陽性強度下降至弱到中等且陽性率無法達到80%時,提示本次實驗所使用的一抗?jié)舛冗^低,此時同條件進行染色的ALK陽性肺腺癌(組織質控品)中的腫瘤細胞僅有弱的染色。(圖E.1)圖E.1ALK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監(jiān)測一抗?jié)舛茸兓疶/CRHA088—2024E.2.4.2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監(jiān)測抗原修復條件變化以HER2免疫組化染色結果為例,當進行正常修復條件時,HER20/1+/2+/3+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的染色結果符合《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的判讀標準分別為HER20:所有細胞無陽性染色;HER21+:大于10%的細胞呈現(xiàn)不完整的、微弱的細胞膜染色;HER22+:大于10%的細胞呈現(xiàn)弱至中等強度的完整的細胞膜染色;HER23+:80%-100%細胞有強且完整的細胞膜染色。當修復使用條件不當(pH值不適)或修復時長不足時,HER21+/2+/3+細胞的染色結果較正常修復均呈現(xiàn)染色強度及陽性細胞數(shù)量的下降,無法滿足HER21+/2+/3+的判讀要求,提示同步染色的待檢樣本染色結果不可信,不適用于診斷結果判讀。(圖E.2)圖E.2HER2液態(tài)細胞質控品監(jiān)測修復條件變化T/CRHA088—2024(資料性)類組織質控品F.1定義在結構和功能上類似于真實組織,但并非從患者身上獲取的,而是通過人工手段制造的組織,由這種組織制成的質控品,我們稱之為類組織質控品。類組織質控品包括移植瘤組織質控品和類器官組織質控品。F.2應用與價值F.2.1移植瘤組織質控品移植瘤模型是將患者來源的細胞或腫瘤組織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用于模擬患者的腫瘤生長和特性的動物模型。主要的移植瘤模型分為細胞系異種移植模型(CDX模型)和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PDX模型)。CDX模型是將體外傳代培養(yǎng)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體內形成移植瘤。PDX模型是將患者組織或原代細胞直接植入免疫缺陷小鼠內形成移植瘤。PDX模型保留了親代腫瘤的組織病理學、分子特征和藥物反應性,可作為臨床前模型,在藥物篩選、生物標志物開發(fā)和聯(lián)合臨床試驗等方面更具優(yōu)勢。由于移植瘤保留了腫瘤的病理形態(tài)學、細胞生物學機能、染色體特征、腫瘤標志物以及對藥物的反應性等,因此,利用移植瘤制備的移植瘤組織質控品,可以更精確地模擬腫瘤的診斷特性,對稀有靶點的伴隨診斷及預后判斷等研究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F.2.2類器官組織質控品類器官是來源于干細胞或器官祖細胞的三維細胞聚集體,可分化和自組織形成具有人體相應器官的部分特定功能和結構。由于類器官具有人源性,可模擬器官發(fā)育和形成,在體外長期擴增中具有基因組穩(wěn)定性,并能夠形成活體生物庫進行高通量篩選等優(yōu)勢,成為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體外模型。類器官技術在腫瘤研究中的獨特價值在于其能夠保留患者腫瘤的遺傳多樣性與異質性,包括組織病理特征、基因組特征、轉錄組表現(xiàn)、突變概況以及對藥物的反應性。這種能力使研究者能夠在實驗室環(huán)境中復現(xiàn)腫瘤的復雜性,并支持長期和規(guī)模化培養(yǎng),便于控制批次質量。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如使用人體組織剩余樣品、細胞系和PDX動物模型,腫瘤類器官在維持遺傳穩(wěn)定性、再現(xiàn)腫瘤異質性、縮短實驗周期或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使其成為病理免疫組化質控品的良好選擇。F.3類組織的構建過程F.3.1移植瘤的構建過程移植瘤的構建過程:①腫瘤獲取及移植:將患者來源的腫瘤組織或原代細胞植入到免疫缺陷小鼠的體內;②腫瘤細胞的生長:術后,需要對小鼠進行定期的觀察和記錄,以確保腫瘤細胞在小鼠體內良好地生長;③分離腫瘤:當移植瘤生長到一定體積時,通過手術從小鼠體內取出腫瘤組織,用于后續(xù)的驗證和研究。移植瘤的構建過程見圖F.1。T/CRHA088—2024圖F.1移植瘤的構建過程(劉張馳,王娟,陳旭.人源腫瘤異種移植小鼠模型研究F.3.2類器官的構建過程類器官的構建過程:①體外自組織:采用成體組織或多功能干細胞,通過體外自組織方式形成3D培養(yǎng)物;②共培養(yǎng)和微環(huán)境重建:進一步通過建立適宜的共培養(yǎng)體系,包括引入多樣化的細胞種類和細胞外基質,與3D培養(yǎng)物共同培養(yǎng),以模擬和重建體內微環(huán)境;③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運用一系列先進的組織培養(yǎng)技術,如浸沒基質膠培養(yǎng)法、3D微流控培養(yǎng)法、氣液界面培養(yǎng)法等,以精確再現(xiàn)器官固有結構中細胞的高度復雜性。類器官的構建過程見圖F.2。圖F.2類器官的構建過程(HuH,LyuX,YiM,etal.Organoidtechnologyandapplicationsincancerresearch.JHematolOncol.2018Sep15;11(1):116.)F.4應用示例北京醫(yī)院臨床檢驗中心的李金明和張瑞研究員團隊,成功應用CRISPR/Cas9技術建立了MLH1蛋白缺失型細胞系,并通過異種移植技術制備了移植瘤。經(jīng)蘇木素-伊紅染色(簡稱HE染色)和免疫組化檢測,這些樣本與臨床樣本高度相似,驗證了其作為MLH1缺失型免疫組化質控品的適用性。該成果為質控品的標準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凸顯了其在可持續(xù)性及組織形態(tài)學方面的優(yōu)勢。實驗結果見圖F.3。T/CRHA088—2024F.3移植瘤樣本與臨床樣本的HE及IHC染色比對HE和IHC檢測顯示,移植瘤組織樣本具有與子宮內膜癌臨床樣本相似的組織形態(tài)。兩種CRISPR編輯的MLH1缺失型細胞系(GM12878Cas9_6和GM12878Cas9_9)以及已知MLH1缺失的HCT116細胞系產(chǎn)生的移植瘤樣本,均在MLH1和PMS2蛋白的核染色上呈現(xiàn)顯著缺失。HE染色中的紅色箭頭標出了出血、etal.DevelopmentofnovelqualitycontrolmaterialbasedonCRISPR/Cas9editingandxenograftsforMLH1proteindeficiencytesting.JClinLabAnal.2021;35(5):e23746.)T/CRHA088—2024參考文獻[1]GoldsmithJD,FitzgibbonsPL,SwansonPE.PrinciplesofAnalyticValidationofClinicalImmunohistochemistryAssays.AdvAnatPathol.2015;22(6):384-387.[2]《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技術共識》編寫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技術共識[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9,48(2):87-91.[3]TorlakovicEE,FrancisG,GarrattJ,etal.Standardizationofnegativecontrolsindiagnosticimmunohistochemistry:recommendationsfromtheinternationaladhocexpertpanel.ApplImmunohistochemMolMorphol.2014;22(4):241-252.[4]TorlakovicEE,NielsenS,FrancisG,etal.Standardizationofpositivecontrolsindiagnosticimmunohistochemistry:recommendationsfromtheInternationalAdHocExpertCommittee.ApplImmunohistochemMolMorphol.2015;23(1):1-18.[5]國家病理質控中心,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腫瘤病理專家委員會.實體腫瘤PD-L1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專家共識(2021版)[J].中華病理學雜志,2021,50(7):710-718.[6]《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版)》編寫組.乳腺癌HER2檢測指南(2019版)[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9,48(3):169-175.[7]《胃癌HER2檢測指南》編寫組.胃癌HER2檢測指南[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1,40(8):553-557.[8]楊文濤,步宏.乳腺癌雌、孕激素受體免疫組織化學檢測指南[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5(4):237-239.[9]HanleyKZ,BirdsongGG,CohenC,etal.Immunohistochemicaldetectionofestrogenreceptor,progesteronereceptor,an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expressioninbreastcarcinomas:comparisononcellblock,needle-core,andtissueblockpreparations.Cancer.2009;117(4):279-288.[10]NishimuraR,AogiK,YamamotoT,etal.Usefulnessofliquid-basedcytologyinhormonereceptoranalysisofbreastcancerspecimens.VirchowsArch.2011;458(2):153-158.[11]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