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第1課發達的古代農業[課程標準]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一、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1.原始農業(1)興起:距今一萬年左右出現,距今__________時已相當發達。(2)表現: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__和粟,主要耕作方法是____________。(3)生活方式:經常遷徙。2.商周時期工具________農具以及木制的______和石鋤等技術開溝排水、__________、漚制綠肥與________農作物粟、稻、黍、稷、麥、桑、麻等3.影響(1)人們的生活從頻繁________開始走向________。(2)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1.生產工具(1)春秋戰國:人們開始使用________和________并將其逐漸推廣。(2)西漢:趙過推廣________,后來出現________。(3)東漢: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廣到____________。(4)隋唐:江東地區出現________,安裝了________,可調節犁耕的深淺。2.耕作方式:漢朝以后,____________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3.耕作技術(1)春秋戰國:已使用當時世界上先進的耕作方法________。(2)西漢:趙過推行__________。(3)魏晉南北朝:北方旱地的__________技術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________技術。4.耕作制度(1)兩漢:______________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漸形成稻麥輪作的________制,有些地方形成__________制。5.灌溉技術(1)水利工程:戰國時期的__________、漢朝的________、白渠和龍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時改制________;唐朝創制__________;宋朝出現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明清出現__________。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1.條件(1)________的出現和________的逐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2)__________________的確立。2.特點(1)組織形式:以____________為單位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2)生產目的:主要滿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__________。(3)生產技術: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為農業____________作出了貢獻。3.作用(1)積極: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擁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2)局限:經營規模小,徭役沉重,十分脆弱。知識點一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1.文明的意義只有在歷史的長時段中才能凸現,站在今天,回顧人類從早期游徙不定到定居生活的轉變過程,最具決定性意義的一步是()A.谷物種植 B.房屋建造C.陶器制作 D.牲畜飼養2.史料記載:“所種之地,唯以刀伐木,縱火焚燒,用竹錐地成眼,點種苞谷。”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A.鐵犁牛耕 B.曲柄鋤耕C.“刀耕火種” D.鐵鏵犁耕知識點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3.右圖為春秋時期鑄造的牛尊,許多歷史學家以它來證明春秋時期我國生產力有了很大提高。持這一觀點的學者在觀察此器時,必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A.牛尊的制作材料上B.牛尊的腿上C.牛尊的鼻子上D.牛尊的背部4.下面圖一到圖二兩則史料的變化可以直接用來論證()圖一圖二A.我國古代農業經營方式的變化B.我國古代農業耕作方式的變化C.我國古代經濟結構的變化D.我國古代手工業技術的進步5.中國是農業古國,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視“鞭牛迎春”這一傳統活動,唱詞為“一鞭曰風調雨順,二鞭曰國泰民安,三鞭曰天子萬歲春”。這一現象與我國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關()A.石器鋤耕 B.刀耕火種C.鐵犁牛耕 D.千耦其耘6.下圖中所示的兩種農具的相似點是()①靠人力操作②利用畜力③用于農業灌溉④用于手工業生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7.下圖中,標志中國古代耕田農具已相當完善并為后世所沿用的是()知識點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8.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朱陳村》一詩中寫道: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這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特征是()A.刀耕火種 B.男耕女織C.重農輕商 D.精耕細作9.諺語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總結。下列諺語能夠反映我國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特點的是()A.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B.黃牛過河各顧各C.苗兒出得齊,豐收不用提D.小滿芝麻芒種谷10.《禮記》中有“天子為籍千畝”“天子親耕于南郊,以供齋盛”“后率外內命婦蠶于北郊”的記載。漢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種國家禮儀,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舉行“籍田禮”和“親蠶禮”。這表明()A.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B.統治者關心百姓疾苦C.統治者常能與民同樂D.統治者“以民為本”題號12345678910答案11.中國是世界農業發源地之一,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先民創造了輝煌的農業文明。某博物館擬舉辦“中國古代農業文明”主題展覽,邀請中學生參與展覽的籌備。展覽一燦爛輝煌的農業成就(圖一)展覽二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圖二、三)戰國鐵制農具廢井田,開阡陌古代耕織圖圖一圖二圖三展覽三歷史悠久的中國農業,形成了獨特而優良的生產模式。它特別重視在單位面積土地上進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講究輪作、復種、間作套種、加強管理,非常注意水利的興修和技術的改進,以期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古代西歐農業經營粗放,糧食收獲與播種量之比一般為3~5倍,而從《齊民要術》看,我國6世紀粟的收獲量為播種量的24~200倍,麥類則為44~200倍。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1)請你就農業生產工具改進方面列舉四項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實展覽內容。(2)圖一、圖二反映的現象與圖三反映的現象之間存在怎樣的內在聯系?(3)試根據上述材料,請你為展覽三擬定一個恰當的標題。(4)較之古代,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自然條件基本沒有改變,人口眾多、耕地相對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根據展覽二、三的內容,談談古代農業對我國當前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啟示。1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戰國時期的鐵農具材料二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迎往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西漢晁錯《論貴粟疏》材料三自耕農是封建國家直接剝削的對象。為了保證賦稅、徭役和供求,封建國家歷來關注這一階層的存在。“穩定小農”是封建王朝長治久安的良策,每一個新王朝建立時,對此尤為關注。他們總是采取鼓勵墾荒等政策,積極培植自耕農。誠然,自耕農這一階層是很不穩定,經常分化。——葉顯恩《明清徽州農村社會與佃仆制》請回答:(1)材料二體現的歷史現象與鐵農具的使用存在著一定的聯系,請指出它們的內在聯系。(2)依據材料,分析小農經濟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3)依據材料,指出在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小農經濟存在的因素。【答案解析】知識清單一、1.(1)七八千年(2)水稻刀耕火種2.青銅耒耜除草培土治蟲滅害3.(1)遷徙定居二、1.(1)鐵農具牛耕(2)耦犁犁壁(3)珠江流域(4)曲轅犁犁評2.鐵犁牛耕3.(1)壟作法(2)代田法(3)耕耙耱耕耙4.(1)一年一熟(2)一年兩熟一年三熟5.(1)都江堰漕渠(2)翻車筒車風力水車三、1.(1)鐵農具牛耕(2)封建土地私有制2.(1)一家一戶(2)交納賦稅(3)精耕細作3.(1)土地農具對點訓練1.A2.C[本題考查中國原始農業階段的耕作方式,解答的關鍵是明確題干材料中“以刀伐木,縱火焚燒”的含義。此外,還可以通過時間進行判斷:A項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B、D兩項出現在漢代。]3.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春秋時期我國已經進入鐵犁牛耕時期,也就是說在這一時期,牛已經作為畜力被使用,牛尊的鼻子上有穿孔和牽引的繩子,這說明了人對牛的馴服與使用。因此應集中在鼻子上。]4.B[由石器木器生產工具到鐵犁牛耕,說明了生產工具取得了巨大進步,從而說明耕作方式的變化。]5.C[從材料中“鞭牛”這一信息可知與鐵犁牛耕有密切關系。]6.B7.A[B是播種用的耬車,C是灌溉用的工具,D是一種耕作方式。A是曲轅犁,代表了我國一種成熟的耕田工具。]8.B[由材料“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白居易的詩句反映了農業生產的特征是“男耕女織”。]9.B[緊扣“自給自足”的含義思考可知B項正確。]10.A綜合運用11.(1)春秋戰國時期的鐵犁;西漢的曲柄鋤、大鐮、東漢的耦犁;唐朝的曲轅犁等。(2)鐵制農具的使用和井田制的廢除,土地私有權的確認促進了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3)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等。(4)繼承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興修水利,提高農業科技,走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之路。(答其他答案,只要符合題意即可)解析第(1)問結合所學知識可直接回答,但需注意問題對“農具改進的代表性成就”的限定,第(2)問從圖一生產工具和圖二生產關系的變革回答與圖三小農經濟的關系,第(3)問具有一定開放性,但回答時要注意材料中“單位面積土地上”“投入”的提示語,第(4)問具有典型的開放性,回答此類問題需先確定回答的角度和層次。12.(1)鐵農具的使用為小農經濟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2)小農是國家賦稅和徭役的主要承擔者,大批小農的存在是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小農經濟是封建王朝繁榮的基礎。(3)有利因素:封建統治者不得不采取措施培植、保護自耕農經濟。不利因素:封建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壓迫,賦稅徭役沉重;自然災害的發生;小農是一個不穩定的階層,經常發生分化和破產。解析(1)問首先要明確材料二反映的是小農經濟,然后運用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進行分析。(2)問可從材料二、三中分析歸納得出答案。(3)問應從有利和不利兩方面分析因素。教材問題解答學思之窗思考:(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樣的?(2)這段戲詞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什么特點?答案要點(1)向往的是雖然清苦,但與世無爭、安逸穩定的男耕女織的生活。(2)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以一家一戶為基本生產和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男耕女織;生產目的是滿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自給自足。探究學習總結一、本課測評請回答:古代中國以農立國,試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答案要點(1)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經歷了由刀耕火種、石器鋤耕到鐵犁牛耕的發展過程,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2)我國古代土地制度經歷了由土地國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演變,土地兼并與封建統治者限制土地兼并的斗爭貫穿封建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軟件設計師核心概念梳理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蘭州市榆中縣中醫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安徽省市場監管局下屬事業單位真題
- 游戲行業會計個人工作計劃
- 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二十四中學2025年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視試題含解析
- 保安工作總結計劃廣告宣傳行業保安工作的廣告位保護
- 2024年濱州市環境衛生清運大隊招聘筆試真題
- 教育在幼兒園的實踐計劃
- 風險管理體系中的評估方法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2025年七下數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3年海南省財金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論文8篇
- 北京中考英語詞匯表(1600詞匯)
- 超市消防監控系統設計
- 新工科的建設和發展思考ppt培訓課件
- 封樣管理規定
- 黃腐酸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管理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 自動旋轉門PLC控制
- 電影場記表(雙機位)
- 畢設高密電法探測及數據處理解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