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小區智能化解決方案_第1頁
明珠小區智能化解決方案_第2頁
明珠小區智能化解決方案_第3頁
明珠小區智能化解決方案_第4頁
明珠小區智能化解決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智能化小區解決方案寧波明珠花園根據建設部《全國住宅小區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設大綱》的要求,面向二十一世紀的智能示范小區,是典型的高檔住宅小區。小區總開發面積達25萬平方米,工程分兩期建設施工,總住戶達2100戶。花園首期建筑面積為13萬平方米,住戶1200戶。規劃中的明珠花園小區無論從功能方面還是智能化都采取了先進的系統集成技術,具有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和人文環境。建筑風格別致、綠化面積大。小區有完善的物業管理和信息服務功能以及先進的社區安防措施和公共監控管理系統。單元住戶里設計配置了一些經濟發達國家的住宅所采用的家庭安防系統,從而實現了從傳統住宅向舒適、安全、便捷的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住宅的飛躍。

一、花園小區的設計標準、設計原則及設計依據

1.設計標準

參考建設部規定的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示范工程的三星級標準、結合小區具體情況,打造安全、舒適、便捷的智能化文明社區。

信息傳輸通道以寬帶光纖接入網絡為主干、實現交互式數字視頻業務,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采用家庭智能子系統集成技術。并充分考慮其子系統的運行模式,滿足和達到其先進性、可擴展性和科學性。

2.設計的原則

該小區的智能化建設充分體現住宅小區的高起點、高標準和高品位上,為寧波地區高檔智能化小區建設起到示范作用。系統設計中以技術防范為重點,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溫馨的家居環境;突出科學、有效、便捷的物業管理特色;做到“家居環境高檔領先、應用技術成熟可靠、不同功能優化組合、綜合成本經濟合理;”

3.設計的依據及參考文獻(詳見文章最后)

二.智能小區系統功能

寧波花園小區智能化建設具備以下基本功能;

1.周界報警聯動系統

2.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3.聯網型樓宇對講與住宅報警系統

4.停車場自動化管理系統

5.一卡通消費管理系統

6.公用設備系統(含緊急廣播和背景音樂)

7.物業數據交換平臺

8.其它

本文著重以前面五部分為主要內容進行設計,解決方案中涉及的工作原理圖(方框圖)、功能圖和安裝示意圖等在本文中省略,設備選型清單和相關明細亦不在文稿中列出。

小區功能系統示意圖(略)

三.各功能子系統的設計

周界越防報警系統

1.系統配置

該系統采用全套原裝進口產品由紅外對射探測器組成的周邊防越報警系統與小區出入口及周邊全方位的嚴密監控報警。

2.系統的構成

在明珠花園小區周界布設紅外對射探測器作為非法入侵的信號采集終端,系統主控部分設立報警主機和防區顯示屏及警號(閃燈),本系統可自動啟動報警程序,同時該系統閉路監控中的多媒體電子地圖顯示非法入侵者的具體方位和位置。

4.系統的工作原理及過程

a.主動紅外探測器

在小區花園外圍設置八對主動紅外線探測器,可在0~150/250m的距離內實施紅外束封鎖,利用紅外發射器、紅外探測器和紅外線束(經過調制),形成收發回路,構成紅外線束封鎖墻。當有人或物體穿越,紅外探測器將啟動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信號(光/電)。考慮到紅外線束受雨、雪、霧影響,信號衰減較大,因此紅外探測器的接收部分采用自動增益控制電路,保證紅外探測器接收的靈敏度。

b.報警主機

根據小區實際情況將小區劃分為八個防區,每個防區都有子防區,在特定的防區可以設置密碼供編程,主機存儲器足夠大,同時應有長距離無線通信接口(必要是無線有線防區相結合),留余量,使系統的防護和誤報達到最小。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在整個小區中投入資金最大,系統工程成本相對其它子系統較高,因此該系統的設計必須遵循集成化、可靠性的原則,

并且有較強的擴展能力。

1.系統的構成

該系統由前端采集部分、信號傳輸部分、信號處理、控制部分和終端顯示部分組成。

a.前端信號采集

根據小區的需要實施重點監控的特點,公采用28臺攝像監控點,其中22臺全方位攝像機(重點區域),六臺固定攝像機(主要通道),針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型號性能規格的攝像機(低照明度彩色/黑白兩用型一體化攝像機(自調焦)。

b.信號傳輸部分

采用75歐同軸電纜,主要用于傳輸視頻(模擬)信號,接口為NBC連接室內視頻設備和前端攝像頭。連接控制設備通信接口的是控制電纜,用于傳輸標準的RS485信號。

c.信號處理控制部分

采用矩陣切換系統,選用具有多臺攝像機控制功能和多臺顯示器顯示(大屏幕液晶),有RS-232端口擴展功能,連接多媒體電腦。在信號處理上采用動態分配場切換技術,對十六路視頻輸入信號進行多路畫面分割處理,并且可以通過一臺長延時錄像機錄制畫面內容(全分辨率回放)有日期疊加、畫面凍結和鎖定。

d.終端顯示部分

采用高性能、高穩定、高清晰、彩色監視顯示器構成總控室的電視墻。

2.監控點和監視區域的位置

小區主要出入口;該區域設置固定攝像機。

小區周界;該區域設置全方位的攝像機。

小區主干道;該區域設置全方位攝像機。

地下停車場;該區域設置全方位攝像機。

3.系統功能和工作原理

現場采集和遠距離監測和遙控;能在主控中心可以看到16畫面分割圖像,任意調整或切換畫面。

字符顯示功能;在顯示器上疊加監測前端的攝像機位置、編號、日期、時間并有該系統可以支持2000張卡,有效卡可以連續使用,丟失或損該系統可禁止使用。系統能用口令設立操作者不同權限登記,并對其所做的操作產生記錄日志,實現保安管理的保密性和審查。

a.智能感應卡;

b.全自動擋車道閘;采用電動(手動)兩用,起落速度可調,配有防撞、地感應裝置。

c.感應讀寫機;采用RF射頻感應,全天候多種邏輯組合判斷,感應距離0.01--1米。

d.中文電子顯示屏;采用大功率、低功耗、高亮度LED,單片機編程控制,滾動顯示。

4.圖像識別系統

用兩臺計算機實現網絡管理達到以控制為核心的機電一體化管理,借助與智能卡的圖像識別技術,實現安全、準確、可靠。在出入口有兩臺懾像頭,配有兩張圖像處理網卡和兩臺照明裝置(聚光燈),整個停車場出入形成一個網絡閉環回路。如果出現非法用戶(即欲出入車輛和內存車輛圖形不符)或使用過期卡(卡值不夠),系統可啟動示警信號和照明裝置(聚光燈)。

一卡通消費管理系統

本系統借助于先進的射頻卡技術(非接觸式IC卡)在小區范圍內進行家庭和個人的消費,做到一卡在手;小區購物、就餐、娛樂、就診、物業管理等暢通無阻。大大提高住宅小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1.系統的設計原則

切合實際,充分考慮住宅用戶的實際需要,在前期系統論證和統一規劃時,本著有利于系統的穩定運行、節約配置成本和經濟實惠的設計原則出發,盡量做到一卡多用,提高一卡通的使用效率。使系統不僅能完成多種收費功能而且還能掛失、加密等其他IC卡不能達到的功能。采取比較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系統配置上硬件采用通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軟件為Windows98/windows2000平臺,所有菜單均為中文界面提示。由系統管理中心負責一卡通系統的匯總、統計、分析和報表處理,如果需要還可以與物業管理中心系統進行互聯。

2.系統的功能

小區一卡通管理系統是利用高科技產品――非接觸式卡為載體.

結合電子技術、非接觸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消費管理系統它不僅具有電子身份識別功能而且還能代替日常生活中的個人信用證明和進行非現金交易和資金支付手段。在整個小區范圍內實現購物、就餐、娛樂、停車、及物業管理繳費等。

該IC卡消費系統可以對持卡人進行消費管理,系統具有計算、定額、計帳、限額多種模式消費。個人消費可以自動查詢,安全性能好,穩定可靠、系統價位低,系統不僅有非接觸型儲蓄消費的許多功能,而且具有接觸卡難以達到的功能,數據傳輸可靠。

3.系統配置

a.系統管理中心

配置通用計算機主機一臺(64兆內存、5G硬盤,CPU要在Celeron300以上)。

顯示器(十六位支持800*600)。

操作系統Windows98/2000

打印機標準并行打印機

應用軟件RF-XD-X

網絡接口控制器

b.收費刷卡終端

根據各收費功能部位和實際需要設置收費機和讀卡器。射頻讀卡機非接觸距離0.01—0.1米。

3.系統的技術要求

a.存儲容量256兆

b.操作距離5-15米

c.傳輸模式總線

d.通信距離大于等于1200米

e.最大脫網消費600元

f.脫網最多可存儲2000條記錄

g.系統管理的消費人次為3000

4.系統的管理

IC卡管理;主要是完成發卡、查詢、掛失、修改個人信息(包括持卡人的姓名、卡號、身份證號碼、權限和消費控制)。

新卡發行;根據小區的住戶資料,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含個人的上述信息)一經輸入個人姓名,馬上可以直接檢索,方便、快捷。

掛失處理;根據用戶的掛失申請和具體情況。可馬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