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開學收心測歷史試卷學校:_______姓名:_______班級:_______考號:_______(考試時間80分鐘,總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以下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最正確的選項填在答題卷的答題表中。)1.我國擁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鄖縣人)遺址,是舊石器時代遺址,填補了元謀人與北京人之間的空隙。該遺址屬于我國()A.百萬年人類史范疇 B.一萬年文化史范疇C.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疇 D.原始農耕時代范疇2.良渚文化后期,多數墓葬僅有少量隨葬品,然而少數墓葬隨葬品豐富多樣,數量超200件,并且在這些墓葬中出土了象征統治地位的玉琮,這說明該時期()A.社會等級差異顯著 B.文明形態走向成熟C.農耕文明高度發達 D.手工技藝精湛高超3.山西夏縣流傳著“先蠶娘娘”的傳說。相傳黃帝之妻螺祖發明了繅絲織綢。截至2022年,考古學者在該縣發現了多枚新石器時代的石制蠶繭和石雕蠶蛹。據此可知()A.傳說蘊含一定的歷史價值 B.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C.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 D.考古發掘也需要依賴于傳說印證4.新石器時期中國文化遺址分布廣泛,盡管他們相距遙遠幾乎沒有交流,但是他們有著極其相似的文化特征,如下圖的玉琮,這說明中華文明()A.領先世界 B.傳承發展C.多元一體 D.起源最早5.運用時間軸培養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以下時間軸反映的歷史主題是()A.中華文明的起源 B.部落聯盟的形成 C.早期國家的更替 D.封建社會的變遷6.有學者研究發現:“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諸侯百余國,其中姬姓諸侯占六十余國,如眾星拱月般環繞在周王室周圍,使周王朝的統治秩序得以穩固構建。”這體現了分封制()A.加劇了地方勢力紛爭 B.保證了貴族平等權利C.促使了經濟快速發展 D.維護了西周統治秩序7.下圖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數量變化示意圖。據下圖可知,當時()A.封建制度開始確立 B.統一趨勢不斷加強C.郡縣制度有效推行 D.爭霸戰爭數量劇增8.春秋時期的人常以“牛”“耕”作為名或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馬耕,字子牛:晉國一個大力士,姓牛,名子耕。這些現象說明了春秋時期()A.命名字追求吉利 B.普通人也擁有了姓名權C.鐵犁牛耕的出現 D.牛耕受到了人們的推崇9.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引用了《道德經》的一句名言:“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A.對立雙方相互轉化 B.以“德”治國 C.“兼愛”“非攻” D.以“法”治國10.下面是甲骨文“春”“夏”“秋”“冬”四字。這些文字表明()“春”寓意“春種”“夏”寓意“夏長”“秋”寓意“秋收”“冬”寓意“冬藏”A.甲骨文已具備了漢字的基本結構 B.商朝時期原始農業開始興起C.農業生產是商朝重要的經濟活動 D.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11.在我國歷史上分裂與統一曾交替出現。其中,結束長期分裂割據局面,實現全國統一的朝代①和②分別代表的是()A.商、秦 B.夏、西晉 C.西周、秦 D.秦、西晉12.“六王畢,四海一”的史事發生在()A.公元前2世紀初 B.公元前2世紀后期C.公元前3世紀初 D.公元前3世紀后期13.對比下列兩種制度,從中可以得出的變化趨勢是()項目西周分封制秦朝郡縣制傳承方式諸侯爵位世襲郡縣長官由朝廷任免地方權力諸侯有封地,有經濟收入郡縣長官無封地,只有俸祿與中央關系諸侯國有很強的獨立性郡縣要絕對服從中央管理A.傳承方式沒有變化 B.地方權力越來越大C.君主專制日益強化 D.中央集權趨勢加強14.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或現象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下列說法屬于歷史解釋的是()A.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B.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改革C.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從根本上動搖了秦朝的統治D.秦統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15.《漢書·食貨志》記載,西漢剛建立時,“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連皇帝的馬車也配不齊毛色相同的四匹馬,很多達官貴人只能乘牛車。為此漢初推行了()A以德化民 B.奢侈浪費 C.休養生息 D.廢除嚴刑16.漢文帝先后兩次“除田租稅之半”,下令開放原來歸屬國家的山林川澤,準許私人開采礦產,利用和開發漁鹽資源。還下詔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國去生活,以減輕吏卒供給輸送的勞苦。這些做法()A.有利于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 B.促進了漢初經濟的恢復發展C.造成了各諸侯國勢力的膨脹 D.改變了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17.從漢武帝建元五年設置五經博士,儒家經學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專攻經學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時的五十人,逐步遞增,成帝時增加到三千人。出現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舉制度逐步確立C.“推恩”諸侯加強控制 D.儒家經學成為官學18.楊寧一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中寫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簡單粗暴的行政手段強制解決意識形態問題……漢代重在‘尊’,將其貫穿于學校教育和入仕途徑之中。”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B.以法治國,穩定秩序C.順應自然,保障民生 D.選賢任能,反對攻伐19.理清線索有利于把握歷史知識。下面線索的主題是()A.東漢的興衰 B.西漢的興盛 C.西晉的政治黑暗 D.北魏的建立和滅亡20.西漢時,中原地區出現了良種馬、葡萄、苜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外來物產。這一時期,絲綢在西域各國受到廣泛歡迎,西域人學會了打井和煉鐵等技術。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漢朝科技的進步 B.西域人對絲織品的追捧C.絲綢之路的開辟 D.中外農業生產水平提升21.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列歷史推論正確的是()A.蔡倫改進造紙術——紙的使用日益普及B.《傷寒雜病論》——對外科手術及“麻沸散”進行了詳細論述C.《史記》——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D.佛教——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2.下列選項最能體現如下單元內容的階段特征是()第16課三國鼎立第17課西晉的短暫統一和北方各族的內遷第18課東晉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區開發第19課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20課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A.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起源 B.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C.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D.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23.《三國志》載:“……戰于赤壁,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并進,追至南郊。”對這場戰役解讀正確的是()A.該戰役交戰雙方為曹操和袁紹 B.該戰役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C.該戰役戰術是聲東擊西 D.該戰役為三國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24.作為一個剛剛立國的王朝,西晉應該是很有生命力的,卻迅速地走向敗亡,這是開國皇帝司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與西晉王朝迅速衰落有關()A.八王之亂 B.王與馬,共天下C.楚漢之爭 D.七國之亂25.下表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口統計表》(部分),反映了該時期南北方人口的變化。引起這一變化的相關因素是()
北方南方三國總人口443萬人口94萬-230萬西晉人口1600萬東晉初年人口約1300萬人口約1000萬東晉后期人口約1100萬(其中少數民族約占40%)人口約1700萬A.三國鼎立局面 B.江南地區的開發C.東晉北伐中原 D.南朝政權的更迭26.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磚畫和壁畫上可以反映出的歷史現象是()北方少數民族墓室壁畫(采桑圖)漢族婦女制作蒸饃胡餅磚畫A.雕刻藝術的成熟 B.民族之間交往交融C.南北政權的對峙 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7.有學者認為北魏孝文帝改革雖然促進了民族交流,但沒有充分考慮本民族的特點,沒有對中原封建文化的區分,既引起鮮卑貴族的不滿和對立,也導致鮮卑貴族的迅速腐化。該學者意在強()A.孝文帝改革導致北魏的滅亡 B.應辯證看待孝文帝改革C.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民族交融 D.要著力維護本民族特色28.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均將實現統一大業作為立國目標。南北朝時期,北朝認為它就是中國,南朝是從自己分裂出去一部分。南朝也認為自己是中國,北朝應屬它所有。這反映出魏晉南北朝時期A.政權更迭日益頻繁 B.儒佛道之間交匯融通C.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D.大一統觀念深入人心29.《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是指使人民豐衣足食,“要術”是說重要的方法,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指百姓從事生活資料生產的最重要的技術和知識。這反映出作者具有()A.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 B.敢于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C.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D.注重實驗分析的科學精神30.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科技文化領域涌現出眾多成果,如祖沖之將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第七位;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王羲之的書法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等。材料體現了該時期的科技文化領域()A.重文學輕科技發展 B.多元并舉成就斐然C.西學東漸主導創新 D.士族專享文化紅利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6分,第32題10分,第33小題14分,共40分。)31.農業是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境內的人類在農業未興盛前,主要以采集為生,輔以漁獵。他們采集的植物大半以干果及水果為主,至于采集的是哪些種類,因為殘留物難于在地下保存過久,所以我們很難知道具體的情況。至于漁獵的種類,因遺骨比較不易腐化,我們可以檢驗其品類,大致有所了解。……但當人口增加到采集、漁獵不足以供應足夠的食物時,人們就得發展農業了。——摘編自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1)根據材料一,概括農業產生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國早期南方和北方最具代表性的農耕遺址。材料二:耕者必有一來一耜一銚,若其事立。——摘自《管子·海王》(釋義:每一耕者必須有一把犁、一個鏵和一把大鋤,然后才能夠做他的事。)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摘自《國語·晉語》(釋義:原來在宗廟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現在已經成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現象?產生于哪一時期?材料三:九月,(文帝)詔曰:“農,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務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憂其然,故今茲親率群臣農以勸之。”——摘編自司馬光《資治通鑒·太宗孝文皇帝上》漢景帝命曰: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其令郡國務勸農桑,益種樹,可得衣食物。”——《漢書·景帝紀》(3)根據材料三,分析漢文帝和漢景帝的共同看法和采取的主要措施。(4)綜合上述三則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認識。32.根據下表,任選一個主題并結合表中提供的2個詞語加以論述說明。(要求:選擇詞語、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詞語主題秦半兩錢,蒙恬,郡縣制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郡國并行制、推恩令、刺史漢武帝時期君主專制的強化西域都護、鹽鐵官營、推恩令漢代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張騫、西域、絲綢之路漢代中外交流的開拓造紙、醫學、數學漢代輝煌的文化成就蒙恬、霍去病、張騫秦漢時期漢政權與匈奴關系的發展秦半兩錢、鹽鐵官營、五銖錢秦漢時期經濟體制改革示例:(備注:不得摘抄示例)主題:秦朝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詞語:郡縣制、秦半兩錢論述: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地方上,秦朝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地方官員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對鞏固發展國家統一起了重要作用。在經濟方面,以秦國的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統一貨幣,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綜上所述,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利于鞏固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3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繅絲的國家,被稱為“東方絲國”。中國絲織工藝以歷史悠久、制作精美著稱于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①嫘祖養蠶想象圖(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教民育蠶,被稱為“先蠶圣母”。)②距今約4700多年的浙江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絲綢絹片。(浙江省錢山漾遺址屬于新石器時代)(1)依據材料一的傳說資料和考古發現,推斷出共同的歷史信息。材料二:圖一:絲綢之路示意圖圖二:東漢錦襪(出土于新疆,用絳、白、寶藍、淺駝、淺橙五種顏色的絲線織成)圖三: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示意圖(2)依據材料二,圖二東漢錦襪出土地對應到圖一的A、B哪一地區(寫出字母即可)。結合所學寫出西漢設置哪一機構管理新疆地區。依據材料二圖三并結合所學,概括絲綢之路上文明交流呈現的特點。材料三:戰國時期,蠶桑生產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蜀地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地區。魏晉時期,原游牧民族生活的河西地區(黃河以西)也開始大量栽培桑樹。在河西的魏晉墓葬中,發現了大量與絲綢生產有關的壁畫,其中采桑圖中還有斷發赤腳的少數民族婦女形象。——摘編自吳瓊《秦漢蠶桑絲織技術》(3)依據材料三,說出魏晉時期蠶桑生產地區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開學收心測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以下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最正確的選項填在答題卷的答題表中。)【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A【3題答案】【答案】A【4題答案】【答案】C【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D【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D【14題答案】【答案】C【15題答案】【答案】C【16題答案】【答案】B【17題答案】【答案】D【18題答案】【答案】A【19題答案】【答案】A【20題答案】【答案】C【21題答案】【答案】A【22題答案】【答案】B【23題答案】【答案】D【24題答案】【答案】A【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常識培訓體系構建
- 口腔護理刷牙順序規范
- 解除合伙協議協議書
- 足球發展框架協議書
- 食堂共管賬戶協議書
- 魯南地質工程協議書
- 露天采礦承包協議書
- 購銷合同變更協議書
- 防汛物質供貨協議書
- 重慶股權轉讓協議書
- WS∕T 391-2024 CT檢查操作規程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低壓電涌保護器(SPD) 第12部分:低壓電源系統的電涌保護器選擇和使用導則
- 《巴以沖突》課件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ISO-1183密度不確定度報告
- 2023-2024學年上海市一年級下冊期末數學調研試卷(含答案)
- 外科護理疑難病例個案
- 語文園地八 日積月累《大林寺桃花》(課件)2023-2024學年統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如何搞好基層武裝工作
- 鐵路政治思想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