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終九年級教學質量監測化學科試題卷全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為60分鐘說明: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欄目填寫自己的監測號、姓名、監測室號和座位號,用2B鉛筆在每張答題卡的“監測室號”欄、“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監測室號和座位號。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14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我國的古代發明及應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質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釀酒 B.陶瓷燒制 C.活字印刷 D.火藥爆炸2.下列標志中,屬于“節水”標志的是A. B. C. D.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其中含量最高且常用作保護氣的是A. B. C.He D.4.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疇的是A. B. C. D.5.18世紀,他借助天平對大量化學反應進行較為精密的定量研究,證明化學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物質與生成物間質量保持恒定,為人們從定量角度研究化學產生巨大影響的科學家是A.拉瓦錫 B.張青蓮 C.波義耳 D.徐壽6.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嫦娥六號探測器鉆桿主體采用鋁基碳化硅材料。鋁、碳、硅是三種不同的元素,這三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核外電子數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7.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g B.鈥的元素符號為hoC.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67 D.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8.臭氧是一種常見的消毒劑。對氧氣無聲放電可獲得臭氧,實驗裝置和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B.圖2甲表示的是純凈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C.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3:2D.氧氣無聲放電可獲得臭氧是化學變化閱讀下列資料,完成下面小題:透明的金剛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狀、空心球體結構的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碳原子核外電子數為6,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常溫下為固體,能與K等金屬反應生成超導體材料,如圖所示的獨特結構決定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可用于超導、催化、醫學等領域。9.下列關于和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分子具有空心球體結構 B.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C每個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 D.可用于超導、催化、醫學等領域10.下列摘錄中,屬于物質結構描述的是A石墨很軟 B.金剛石可用來切割大理石C.碳原子核外電子數為6 D.能與K等金屬反應11.金剛石、石墨和和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其原因是A.原子種類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質量不同 D.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2.下列各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 B.過濾C.連接儀器 D.讀取液體體積13.下列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A.查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外壁B.固定裝置: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藥品:先讓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再對高錳酸鉀所在部位加熱D.收集氣體: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氣體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中點燃B除去中溶解,過濾,洗滌、干燥C探究石蠟中是否含有碳元素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D區別硬水和軟水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A.A B.B C.C D.D15.形成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微粒觀: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金屬B.分類觀: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因此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C.能量觀:化學變化伴隨能量改變,因此有能量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結構觀:中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學性質也相同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1)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遠”蘊含科學道理,從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遠”的原因___________。(2)《漢書》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屬于能___________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三國志》記載:“揚湯止沸,不如去薪”。“薪”指柴、草等燃料,“去薪”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4)《本草綱目》記載:升丹(HgO)其中汞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__。(5)《天工開物》記載:“煤餅燒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灰”指,“燒石成灰”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科普閱讀】17.火箭推進劑是火箭發動機中用于產生推力關鍵物質,通常由燃料和氧化劑組成。這些化學物質通過燃燒釋放出高溫氣體,這些氣體在噴射時產生壓力,推動火箭前進。根據物理形態,火箭推進劑可以分為液體推進劑、固體推進劑和混合型推進劑。液體推進劑包括液態燃料和液態氧化劑,如液氫、液氧、煤油等,具有高比沖、可調節推力等優點,但設備復雜且易燃易爆。固體推進劑則將氧化劑和燃料預混合后形成固體塊狀物,在飛行過程中燃燒,具有能量密度大、成本低等優勢,但推力不易調節。混合型推進劑結合了固體和液體或氣體氧化劑的優,點,但燃燒效率和排氣速度受到一定限制。此外,推進劑還可以按儲存性能分為常規推進劑和低溫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如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污染、成本低,是未來液體火箭的發展趨勢。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飛船成功發射,所使用的火箭推進劑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的組合。這種推進劑組合在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中被廣泛使用,用于火箭的一級起動、助推器與主火箭反推以及船箭分離等關鍵環節。(1)火箭推進劑是火箭發動機中用于產生推力的關鍵物質,通常由___________組成。(2)液體推進劑包括液態燃料和液態氧化劑,如液氫、液氧、煤油等,優點具有高比沖、可調節推力等,缺點是___________。(3)低溫推進劑甲烷和液氧充分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4)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常規推進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5)偏二甲肼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120g偏二甲肼中含碳元素質量___________。18.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制取氣體及課后實踐活動。Ⅰ.制取和(1)儀器甲的名稱是___________。(2)用A裝置制取,反應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可用D裝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制取時,欲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發生裝置應選用___________(填序號);使反應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氣體應從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Ⅱ.課外跨學科實踐活動。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驗證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操作如下:①將裝置A置于恒溫水浴鍋中。②打開止水夾k均勻地通入氮氣,待裝置中的空氣排凈后,關閉止水夾k,再將帶有1g酵母菌顆粒的鉑絲伸入裝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已知:裝置C的作用:①吸收剩余②防止空氣中干擾裝置B中檢測(4)觀察到裝置B中溶液出現渾濁,則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5)實驗后,經多次蒸餾,能初步分離裝置A中的水與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這兩種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選填“熔點”或“沸點”)。(6)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有___________(寫出一例)。19.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1)加熱時,曲頸甑內液態汞表面產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設計與實驗】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主要步驟如下: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2)填寫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順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3)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優化與實驗】某同學借助氧氣傳感器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圖3所示實驗(氣密性良好),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4。其中終點表示時間為203秒時,裝置中氧氣含量為。(4)圖4中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___________。(5)寫出圖3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反思與交流】(6)圖4數據表明,裝置中的氧氣未消耗完。加熱銅粉不能將氧氣消耗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寫一種)。(7)結合藥品弊端和對環境影響等因素,“優化與實驗”中選擇銅粉代替汞和紅磷原因是___________(寫一種)。20.我國承諾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大國責任與擔當任務一:了解二氧化碳排放(1)空氣中的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等,大氣中過多會導致___________的加劇。任務二:學習二氧化碳捕集技術【捕集技術一】加氫制甲醇雙金屬納米催化劑及工藝:(2)電解水時,若與電源___________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氫氣,理論上同時能得到___________L氧氣。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與在一定條件下反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捕集技術二】與轉化為與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反應過程如圖,虛線處部分中間產物略去),可實現的再利用。(4)該反應中,除外的另一種生成物是___________(填物質名稱)。(5)理論上該反應過程中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不斷補充。任務三:研制低碳行動方案(6)低碳行動涵蓋國際合作、國家工程和個人行為三個層面。請從“個人行為”層面踐行“低碳行動”,寫出你的一個行動打算:___________。21.興趣小組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不同催化劑對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鮮土豆塊和新鮮豬肝塊作催化劑,分別加入136g相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后,用傳感器測量裝置中氣壓的變化,如圖乙中曲線a、b所示。請解答下列問題:(1)結合實驗和曲線a、b分析,兩種催化劑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___________。(2)計算制取3.2g氧氣,所用過氧化氫溶液中過氧化氫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3)從曲線a、b的變化可以看出,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是___________(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加豬肝塊催化的過氧化氫完全反應所用的時間大約是___________s(填“30”“65”或“120”)。(4)曲線a、b最終達到相同的壓強,說明___________。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終九年級教學質量監測化學科試題卷全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為60分鐘說明: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欄目填寫自己的監測號、姓名、監測室號和座位號,用2B鉛筆在每張答題卡的“監測室號”欄、“座位號”欄相應位置填涂自己的監測室號和座位號。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題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務必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時,答題卡交回,試卷自己保存。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O16N14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我國的古代發明及應用所包含的下列物質變化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糧食釀酒 B.陶瓷燒制 C.活字印刷 D.火藥爆炸【答案】C【解析】【詳解】A、糧食釀酒,有酒精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燒制陶瓷,發生了燃燒,一定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活字印刷,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火藥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2.下列標志中,屬于“節水”標志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詳解】A、圖示標志為禁止吸煙標志,不符合題意;B、圖示標志為腐蝕品標志,不符合題意;C、圖示標志為節水標志,符合題意;D、圖示標志循環利用標志,不符合題意。故選:C。3.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其中含量最高且常用作保護氣的是A. B. C.He D.【答案】A【解析】【詳解】氮氣約占空氣體積的78%,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且氮氣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與其它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常用作保護氣,故選A。4.下列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疇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詳解】目前計入空氣質量指數中污染物監測范疇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及臭氧等,氧氣屬于空氣的成分之一,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不屬于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中污染物監測范疇;故選:C。5.18世紀,他借助天平對大量化學反應進行較為精密的定量研究,證明化學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物質與生成物間質量保持恒定,為人們從定量角度研究化學產生巨大影響的科學家是A.拉瓦錫 B.張青蓮 C.波義耳 D.徐壽【答案】A【解析】【詳解】A、拉瓦錫借助天平對大量化學反應進行較為精密的定量研究,證明化學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物質與生成物間質量保持恒定,為人們從定量角度研究化學產生了巨大影響,故選項正確;B、張青蓮測定了銦、銥、銪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新值,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做出了卓越貢獻,故選項錯誤;C、波義耳發現了酸堿指示劑,故選項錯誤;D、徐壽翻譯了《化學鑒原》等并創造出鋁、鉀、鈉等化學元素漢語名稱,是我國近代化學啟蒙者,故選項錯誤;故選:A。6.2024年6月,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樣,嫦娥六號探測器鉆桿主體采用鋁基碳化硅材料。鋁、碳、硅是三種不同的元素,這三種元素的本質區別是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核外電子數不同 D.相對原子質量不同【答案】A【解析】【詳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鋁、碳、硅是三種不同的元素,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故選:A。7.稀土是國家戰略資源。我國化學家徐光憲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做出了杰出貢獻,稀土中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鈥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4.9g B.鈥的元素符號為hoC.鈥原子中核外電子數為67 D.鈥元素是非金屬元素【答案】C【解析】【詳解】A、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A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鈥的元素符號為Ho,故B錯誤;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提供的信息,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質子數=67,故C正確;D、根據化學元素漢字名稱的偏旁可辨別元素的種類,金屬元素名稱一般有“钅”字旁;可知是金屬元素,故D錯誤。故選C。8.臭氧是一種常見的消毒劑。對氧氣無聲放電可獲得臭氧,實驗裝置和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圖2乙中的粒子均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B.圖2甲表示的是純凈物,丙表示的是混合物C.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3:2D.氧氣無聲放電可獲得臭氧是化學變化【答案】A【解析】【分析】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在無聲放電的條件下,氧氣能夠轉化成臭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詳解】A、圖2乙中的氧原子不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故A說法錯誤;B、圖2甲只含一種分子,表示的是純凈物,丙中含有兩種分子,表示的是混合物,故B說法正確;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3:2,故C說法正確;D、氧氣無聲放電可獲得臭氧,該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化學變化,故D說法正確。故選A。閱讀下列資料,完成下面小題:透明的金剛石、灰黑色的石墨和足球狀、空心球體結構的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碳原子核外電子數為6,其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常溫下為固體,能與K等金屬反應生成超導體材料,如圖所示的獨特結構決定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可用于超導、催化、醫學等領域。9.下列關于和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分子具有空心球體結構 B.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C.每個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 D.可用于超導、催化、醫學等領域10.下列摘錄中,屬于物質結構描述的是A.石墨很軟 B.金剛石可用來切割大理石C.碳原子核外電子數為6 D.能與K等金屬反應11.金剛石、石墨和和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性質存在著明顯差異。其原因是A.原子種類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質量不同 D.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9.B10.C11.D【解析】【9題詳解】A、由題意可知,C60分子具有空心球體結構,故選項說法正確;B、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C60屬于單質,C60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0,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C60可知,每個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題意可知,可用于超導、催化、醫學等領域,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10題詳解】A、石墨質軟,是因為石墨具有層狀結構,屬于物質性質描述,故說法錯誤;B、金剛石硬度大,可用來切割大理石,是因為金剛石具有正八面體結構,屬于用途描述,故說法錯誤;C、在原子中,碳原子核外電子數為6,屬于原子結構描述,故說法正確;D、C60能與K等金屬反應,這是物質化學性質的描述,不屬于物質結構描述,故說法錯誤;故選C;【11題詳解】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金剛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導致三種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故選D。12.下列各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點燃酒精燈 B.過濾C.連接儀器 D.讀取液體體積【答案】C【解析】【詳解】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支酒精燈,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B、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圖中缺少玻璃棒進行引流,且漏斗下端沒有緊靠燒杯內壁,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C、連接儀器時,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濕潤,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膠皮管,圖示操作正確,符合題意;D、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示操作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13.下列實驗操作不規范的是A.查氣密性:先將導管伸入水中,再用雙手緊握試管外壁B.固定裝置:將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固定在鐵架臺上C.加熱藥品:先讓試管底部均勻受熱,再對高錳酸鉀所在部位加熱D.收集氣體: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氣體【答案】D【解析】【詳解】A、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把導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緊握試管,若有氣泡冒出,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該選項操作正確;B、加熱固體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該選項操作正確;C、加熱時,要先預熱,后集中加熱,該選項操作正確;D、由于剛產生的氣泡為裝置中的空氣,則應待氣泡連續且均勻冒出時,再開始收集,該選項操作不正確。故選D。14.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中點燃B除去中溶解,過濾,洗滌、干燥C探究石蠟中是否含有碳元素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D區別硬水和軟水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詳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用點燃的方法,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B、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難溶于水,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石蠟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冷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霧,說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說明石蠟中一定含有氫元素,無法確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D、取樣,加入肥皂水,振蕩,若產生泡沫較多,則是軟水,若產生泡沫較少,則是硬水,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15.形成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下列推理正確的是A.微粒觀: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因此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一定是金屬B.分類觀: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因此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C.能量觀:化學變化伴隨能量改變,因此有能量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D.結構觀:中的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學性質也相同【答案】B【解析】【詳解】A、金屬是由原子構成的,但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不一定是金屬,例如金剛石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屬于非金屬單質,故推理錯誤;B、單質的定義就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故推理正確;C、化學變化伴隨能量改變,但有能量改變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水的三態變化(固態、液態、氣態之間的轉化)有能量的變化,但屬于物理變化,故推理錯誤;D、CO和CO2雖然組成元素相同,但它們的分子結構不同,化學性質也不同,故推理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第16小題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1)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遠”蘊含科學道理,從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遠”的原因___________。(2)《漢書》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屬于能___________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三國志》記載:“揚湯止沸,不如去薪”。“薪”指柴、草等燃料,“去薪”滅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4)《本草綱目》記載:升丹(HgO)其中汞元素的化合價是___________。(5)《天工開物》記載:“煤餅燒石成灰”。“石”主要成分是,“灰”指,“燒石成灰”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答案】(1)分子在不斷運動(2)不可再生(3)清除/移除可燃物(4)+2(5)①.②.分解反應【解析】【小問1詳解】“暗香已遠”的原因是構成花香的分子不斷運動,運到我們周圍,聞到花香。【小問2詳解】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過一系列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能源。【小問3詳解】滅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絕空氣或氧氣、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去薪”滅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小問4詳解】氧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總的化合價為0,可以得出汞(Hg)的化合價為+2價。【小問5詳解】“燒石成灰”是指碳酸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種物質反應生成多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科普閱讀】17.火箭推進劑是火箭發動機中用于產生推力的關鍵物質,通常由燃料和氧化劑組成。這些化學物質通過燃燒釋放出高溫氣體,這些氣體在噴射時產生壓力,推動火箭前進。根據物理形態,火箭推進劑可以分為液體推進劑、固體推進劑和混合型推進劑。液體推進劑包括液態燃料和液態氧化劑,如液氫、液氧、煤油等,具有高比沖、可調節推力等優點,但設備復雜且易燃易爆。固體推進劑則將氧化劑和燃料預混合后形成固體塊狀物,在飛行過程中燃燒,具有能量密度大、成本低等優勢,但推力不易調節。混合型推進劑結合了固體和液體或氣體氧化劑的優,點,但燃燒效率和排氣速度受到一定限制。此外,推進劑還可以按儲存性能分為常規推進劑和低溫推進劑。低溫推進劑如液氧甲烷、液氧煤油等,無毒、無污染、成本低,是未來液體火箭的發展趨勢。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飛船成功發射,所使用的火箭推進劑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的組合。這種推進劑組合在長征二號F遙十九運載火箭中被廣泛使用,用于火箭的一級起動、助推器與主火箭反推以及船箭分離等關鍵環節。(1)火箭推進劑是火箭發動機中用于產生推力的關鍵物質,通常由___________組成。(2)液體推進劑包括液態燃料和液態氧化劑,如液氫、液氧、煤油等,優點具有高比沖、可調節推力等,缺點是___________。(3)低溫推進劑甲烷和液氧充分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4)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常規推進劑,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5)偏二甲肼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_,120g偏二甲肼中含碳元素質量___________。【答案】(1)燃料和氧化劑(2)設備復雜且易燃易爆(3)(4)(5)①.60②.48g【解析】【小問1詳解】火箭推進劑是火箭發動機中用于產生推力的關鍵物質,通常由燃料和氧化劑組成。【小問2詳解】液體推進劑包括液態燃料和液態氧化劑,如液氫、液氧、煤油等,具有高比沖、可調節推力等優點,但設備復雜且易燃易爆;故答案為:設備復雜且易燃易爆。【小問3詳解】低溫推進劑甲烷和液氧充分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小問4詳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得,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在化學方程式中,反應前所有物質中的碳原子共為2個,氫原子共為8個,氮原子共為6個,氧原子數共為8個,反應后除X外,碳原子共為2個,氫原子共為8個,氮原子共為0個,氧原子數共為8個,故每個X分子中含有氮原子共為2個,所以X為N2;故答案為:N2。小問5詳解】C2H8N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8+14×2=60;120g偏二甲肼中含碳元素質量為。18.實驗室利用如圖裝置制取氣體及課后實踐活動。Ⅰ.制取和(1)儀器甲的名稱是___________。(2)用A裝置制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可用D裝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制取時,欲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與停止,發生裝置應選用___________(填序號);使反應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___。若用E裝置收集,氣體應從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Ⅱ.課外跨學科實踐活動。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驗證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產物,操作如下:①將裝置A置于恒溫水浴鍋中。②打開止水夾k均勻地通入氮氣,待裝置中的空氣排凈后,關閉止水夾k,再將帶有1g酵母菌顆粒的鉑絲伸入裝置A的10%葡萄糖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已知:裝置C的作用:①吸收剩余②防止空氣中干擾裝置B中檢測(4)觀察到裝置B中溶液出現渾濁,則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5)實驗后,經多次蒸餾,能初步分離裝置A中的水與酒精,其原理是利用了這兩種成分的___________不同(選填“熔點”或“沸點”)。(6)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有___________(寫出一例)。【答案】(1)錐形瓶(2)①.②.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3)①.C②.關閉活塞③.a(4)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5)沸點(6)釀酒等【解析】【小問1詳解】儀器甲為錐形瓶;【小問2詳解】A裝置為加熱固體的裝置,且試管口塞一團棉花,適用于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D裝置為排水法收集裝置,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和水反應,則可用該方法收集;【小問3詳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為固液常溫反應,選固液常溫裝置,若想控制反應的開始與停止,發生裝置選C;該裝置中,固體放在多孔隔板上,關閉活塞,產生的氣體使裝置中的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回長頸漏斗中,使固液分離,反應停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E裝置收集時,氣體應從a口通入;【小問4詳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B中溶液出現渾濁,則說明酵母菌無氧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小問5詳解】酒精和水的沸點不同,則可通過蒸餾的方法分離水和酒精;【小問6詳解】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可將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則可用于釀酒等。19.學習小組開展“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探究活動。【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學家拉瓦錫利用汞能和氧氣發生反應的原理,采用圖1裝置測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1)加熱時,曲頸甑內液態汞表面產生紅色粉末,玻璃鐘罩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設計與實驗】設計并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主要步驟如下:①彈簧夾夾緊膠皮管②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③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④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2)填寫正確的實驗操作步驟順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3)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優化與實驗】某同學借助氧氣傳感器在密閉裝置中進行圖3所示實驗(氣密性良好),觀察實驗現象并分析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4。其中終點表示時間為203秒時,裝置中氧氣含量為。(4)圖4中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___________。(5)寫出圖3銅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氧氣發生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反思與交流】(6)圖4數據表明,裝置中的氧氣未消耗完。加熱銅粉不能將氧氣消耗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寫一種)。(7)結合藥品弊端和對環境影響等因素,“優化與實驗”中選擇銅粉代替汞和紅磷原因是___________(寫一種)。【答案】(1)①.汞液面上升②.汞與氧氣反應,鐘罩內氣體減少,氣壓減小(2)①.①②.③(3)氮氣(或)(4)20.99%(5)(6)銅粉量不足(或“銅粉與氧氣沒有充分接觸”或“反應時間不夠氧氣沒有消耗完”合理即可)(7)汞、五氧化二磷有毒,污染環境(合理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實驗中,汞與氧氣反應消耗氧氣,鐘罩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玻璃鐘罩內的汞液面上升,故填:汞液面上升;汞與氧氣反應消耗氧氣,鐘罩內氣體減少,壓強減小;【小問2詳解】利用圖2裝置測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步驟是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將水面上方空間分成5等份,然后彈簧夾夾緊膠皮管,再點燃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緊塞子,最后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正確的順序為④→①→③→②;【小問3詳解】實驗中,紅磷然后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粉末,則實驗結束,集氣瓶中剩余氣體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小問4詳解】根據圖示可知,加熱前的空氣樣品中氧氣含量為20.99%;【小問5詳解】銅和氧氣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小問6詳解】銅粉量不足,不能將氧氣消耗完或者銅粉與氧氣沒有充分接觸,沒有將氧氣消耗完或者反應時間不夠氧氣沒有消耗完小問7詳解】“優化與實驗”中選擇銅粉代替汞和紅磷是因為汞、五氧化二磷有毒,污染環境。20.我國承諾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體現了大國責任與擔當。任務一:了解二氧化碳排放(1)空氣中的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等,大氣中過多會導致___________的加劇。任務二:學習二氧化碳捕集技術【捕集技術一】加氫制甲醇雙金屬納米催化劑及工藝:(2)電解水時,若與電源___________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氫氣,理論上同時能得到___________L氧氣。寫出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3)與在一定條件下反生成甲醇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捕集技術二】與轉化為與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反應過程如圖,虛線處部分中間產物略去),可實現的再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微生物學(含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漢俄翻譯》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海康養職業學院《財務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水利水電職業學院《數據挖掘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播音主持作品賞析與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運動療法技術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鐘山職業技術學院《Java程序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粉末冶金材料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動物世界美術課件
- 2024年工業縫制機械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53模擬試卷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素養綜合檢測
- 糧油食材配送投標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轉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申請書
- 化妝品代理加盟協議
- 濾料采購合同范本
- 發電廠電氣部分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東北電力大學
- 車輛頂賬協議書范文
- 2024年株洲國創軌道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筆試沖刺題(帶答案解析)
- 合肥一中2024屆高三最后一卷 政治試卷(含答案)+答題卡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各單元生字詞總表
- AI+蛋白質行業研究報告 2024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