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中考二模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最殘酷的戰役是A.薩拉熱窩事件B.凡爾登戰役C.馬恩河戰役D.日德蘭海戰2.小白同學在剛結束的月考中考砸了。回家后,他爸爸暴跳如雷,說要“家法伺候”。他爺爺慢吞吞地說:“這次考差了不全是壞事,知道差在哪兒,總結經驗,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嘛!”小白爸爸、爺爺的言論分別與我國古代哪一學派的主張最接近A.法家、儒家B.道家、墨家C.法家、道家D.兵家、儒家3.梁啟超說:“近五十年來,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便從文化根本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感覺不足后,進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A.洋務運動B.戊戌變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運動4.《華盛頓郵報》在某一時期陸續刊登了幾篇新聞評論,其標題分別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機會嗎?”“西方的援助應當使蘇聯實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學對俄國如何走向資本主義觀點不一”,由此推斷,這一時期蘇聯的執政者是A.斯大林B.赫魯曉夫C.勃列日涅夫D.戈爾巴喬夫5.2019年3月28日.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遺骸由韓國仁川國際機場出發,被運到沈陽抗美援朝烈土陵園中安放。當年這支部隊的司令員是A.朱德B.彭德懷C.毛澤東D.陳毅6.“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錯誤的史實是選項史實推論A.美國南北戰爭美國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B.三角貿易以販賣黑奴為中心的貿易C.羅斯福新政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D.納米比亞獨立“非洲年”A.AB.BC.CD.D7.在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中,使中國開始淪為和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分別是A.《南京條約》《馬關條約》B.《北京條約》《馬關條約》C.《南京條約》《辛丑條約》D.《馬關條約》《辛丑條約》8.《十二銅表法》基本上仍是按舊有習慣法制定,它對奴隸主私有制、家長制、繼承、債務和刑法、訴訟程序等方面都做了規定,限制了貴族法官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的權力。由此可見,這一法律維護的是()A.地主的利益 B.奴隸主的利益 C.平民的利益 D.封建貴族的利益9.文學藝術是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映,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文化巨匠創作的作品有①《戰爭與和平》②《羅密歐與朱麗葉》③《復活》④《安娜·卡列尼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加強對地區有效管轄,元朝時期設立的管理機構是A.西域都護 B.澎湖巡檢司 C.府 D.駐藏大臣11.近代列強先后對中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清王朝被迫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下列關于戰爭與條約對應正確的是()A.鴉片戰爭——《伊犁條約》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丑條約》C.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南京條約》12.“為雪心頭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無一怕殺頭。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下列宣傳標語最能體現這一事件主題的是A.外爭國權內懲國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打倒列強除軍閥D.眾志成城共赴國難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兒女不變的追求。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什么?第一個封建皇帝是誰?他為加強統治在思想上的措施是什么?漢武帝是如何在思想上實現大一統的?他在外交上的措施是什么?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和西藏各設置了什么機構來加強管理?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抵抗外侮方面進行了哪些斗爭?14.識讀下列圖片,回答問題。圖一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是誰?他領先西方近千余年的數學成就是什么?圖二人物是誰?他的哪項發明創造對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一時期我國的哪項發明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圖三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他的什么理論鼓勵了人們追求美好未來的信心?1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保險人無產階級手里,并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讓統治階級在無產階級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這個文件的作者是誰?該文件發表有何歷史意義?恩格斯的這段話,是對哪一歷史事件的評價?該歷史事件弘揚了怎樣的時代精神?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戰時,德國在西線發動的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凡爾登位于法國東北部,是法軍全線的樞紐。1916年2月德軍開始進攻凡爾登,法軍殊死抵抗。戰爭共造成70多萬人傷亡,此役有被稱作“凡爾登絞肉機”。所以答案選B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上冊?壟斷資本主義時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2、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法家主張嚴刑峻法,道家主張好壞事互相轉變,故C符合題意。儒家主張仁,墨家主張兼愛,兵家主張知己知彼,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3、B【解析】

由材料中梁啟超說“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可知,第二期中國主要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事件有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其中最早與第二期相關的重大事件是戊戌變法,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變法維新,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從政治制度上向西方學習,所以戊戌變法是政治近代化的開始,B項符合題意;A項是經濟近代化的開端,C項是政治近代化的發展,D項是從思想文化方面向西方學習。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4、D【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可知,材料中“西方的援助應當使蘇聯實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學對俄國如何走向資本主義觀點不一”等信息說明此時蘇聯面臨向何處發展的處境,有向資本主義的轉向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戈爾巴喬夫改革取消蘇共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使人們思想發生混亂,局勢失控。最終導致了蘇聯的解體。蘇聯的前加盟共和國紛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故D符合題意;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與題干無關,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5、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了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被稱之為“最可愛的人”,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6、D【解析】

“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表中史實與對應的推論表述錯誤的史實是納米比亞獨立﹣“非洲年”。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個國家取得獨立。其中,僅1960年一年就出現17個獨立國家,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1990年3月,納米比亞的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故D符合題意;ABC都是“論從史出”,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點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二戰后亞非拉美的奮起的相關史實以及影響。7、C【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鴉片戰爭失敗后,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失敗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故C符合題意。甲午中日戰爭失敗后,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有《馬關條約》的選項均可排除。8、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律,是為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它開始了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歐洲法學的淵源,故B符合題意;羅馬共和國是奴隸主階級統治的國家,只能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故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9、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文化巨匠”,可知圖片中人物是列夫?托爾斯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列夫?托爾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等,選項①③④符合題意;而選項②《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英國大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作品,不符合題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選項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C。10、B【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元朝設置澎湖巡檢司管轄地區,這是歷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區正式建立的行政機構,故B符合題意;西漢設置西域都護、清設府、清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11、C【解析】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辟通商口岸等。ABD對應錯誤,故選C。12、A【解析】

根據材料“痛毆賣國賊,火燒趙家樓。鋤奸不惜死,來把中國救。”等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講演,隨后舉行游行示威。他們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口號。A符合題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打倒列強除軍閥反映的是北伐戰爭,眾志成城共赴國難反映的是抗日戰爭,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A。【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各選項主題反映的歷史事件。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1)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派張騫出使西域(3)伊犁將軍、駐藏大臣(4)鄭成功收復,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解析】試題分析:(1)本題考查秦朝的建立和鞏固相關知識,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秦朝;第一個封建皇帝是秦始皇;秦始皇為加強統治在思想上的措施是焚書坑儒。(2)本題考查漢武帝鞏固統治的措施,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為實現思想上的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漢武帝在外交上的措施是派張騫出使西域。(3)本題考查清政府加強對新疆和西藏管理的措施,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熟練記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設置了伊犁將軍加強管理,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加強管理。(4)本題考查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抵抗外侮而進行的斗爭,屬識記層面的要求,難度不大。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對基礎知識的熟練記憶。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清朝前期,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抵抗外侮方面進行的斗爭包括鄭成功收復,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秦統一六國;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鞏固統一的措施·加強思想控制;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大一統的漢朝·漢武帝的大一統;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漢通西域和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收復和抗擊沙俄·鄭成功收復和府的設置;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收復和抗擊沙俄·雅克薩之戰;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清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14、(1)祖沖之;他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后7位數。(2)畢異;活字印刷術;指南針。(3)生物進化論。【解析】

(1)結合所學知識,圖一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他領先西方近千余年的數學成就是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2)結合所學知識,圖二人物是北宋平民科學家畢異,他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北宋時期指南針應用于航海,大大促進了世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3)圖三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他提出了生物進化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15、(1)《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2)《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以后,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