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要有自信(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4.1 人要有自信(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4.1 人要有自信(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4.1 人要有自信(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4.1 人要有自信(教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4.1人要有自信課型新授課時間本課為1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材第二單元第四課的第一框。本單元《煥發青春活力》圍繞“青春成長”,引導學生了解自尊、自信、自強的內涵,明確自尊、自信、自強的表現和重要性,激發成長的內生力量,做自尊、自信、自強的中國人,形成政治認同、道德修養、健全人格等核心素養。本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拓展和深化,與其共同構成青少年成長的“加油站”。本單元共設計三課,分別為“人貴自尊”“自信給人力量”“人生當自強”。本節課“人要有自信”是“自信給人力量”的第一框內容,這一框從認識層面引導學生了解自信的內涵,認識自信的作用,辨別自信、自負和自卑,明確自信的來源。本節課主要表達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自信的內涵。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第二層意思,自信的作用。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第三層意思,自信的來源。自信有三個源頭:首先,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其次,源于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最后,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獨立思考能力進一步增強,對優秀品質有初步認知和判斷,能夠簡單說出自尊、自信、自強的要求和重要性。但是,他們也存在閱歷較少、抗壓能力不強的情況,容易受他人影響,缺乏深層思考、不能完全建構起優秀品質與自己發展的關系。他們還存在知行脫節的情形,在從認知到行為的轉化過程中缺乏堅定信念和技能方法,積極性、主動性、內驅力有待提升。基于上述學情,本單元旨在為學生提供價值觀引導和方法論指引,幫助他們真正擁有自尊、確立自信、做到自強。從社會發展要求的角度看,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巨大的自信,這是青少年自豪的源泉。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強國建設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青少年要牢記時代新人的發展要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己任,積極主動作為,做到自尊、自信、自強。綜上所述,開展自尊、自信、自強的教育既是幫助學生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的必要之舉,也是全面推進強國建民族復興偉業的應有之義。教學目標七下4.1《人要有自信》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健全人格】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形成對自己客觀的評價;養成自信的人生態度,保持樂觀的態度。理解個人自信與社會、國家發展之間的關系。(參見2022版新課標P14、15)①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唐錢婷的自信風采,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總結自信者的風采,初步認識自信的內涵開啟本課的學習。②通過了解“跳蚤效應”現象,引導學生從中獲得啟示,懂得面對挑戰時,不要“自我設限”,要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自信的重要性。③通過呈現學校生活中常見的情境,展示面對挑戰時不同學生的態度,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的選擇,學會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同時引導學生分析自信與自負、自卑之間的區別,懂得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形成自信的態度。④通過介紹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及分析新聞事件--中美網友“對賬”熱潮,引導學生理解自信與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繁榮富強密不可分。教學重點理解自信的作用、自信的來源。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和理解自信,能夠區別自信與自負、自卑。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師生活動設計意圖新課導入1.【展示課題及學習目標】——心中有目標,學習更有效本單元學習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本節課的核心素養與學段目標是:(展示目標、學生朗讀)2.【導入新課】方案1:【新聞鏈接】要做就做到無人能敵!這很唐錢婷【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自信的唐錢婷:從巴黎奧運會摘銀到短池世界杯屢次打破亞洲紀錄,唐錢婷距離世界紀錄僅差0.01秒。她堅信青春應該是自信、堅強、拼搏。她說:“沒有人能夠打倒你,真正打倒你的是你自己。”“要做就做到無人能敵!”要做就做到無人能敵!這很唐錢婷【教師提問】結合視頻人物和你的了解,說一說自信者具有怎樣的風采。【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開放題。示例:自信者積極向上、樂觀堅定、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開拓進取,遇到困難、失敗、挑戰時也能充滿希望、不輕言放棄等。方案2:【課本案例】【生活觀察】自信風采展示【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33“生活觀察”呈現的四幅圖片,請學生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回答:?結合以上圖片,談談你對自信的理解。?以小組為單位,用你們喜歡的方式展示自信。【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1)圖片一,同學們相互擊掌表達鼓勵,自信昂揚地走進考場;圖片二,一位女生在武術表演中神情堅定,動作標準有力,充滿自信;圖片三,一位女飛行員在執行飛行任務時面帶微笑,鎮定自若;圖片四,神舟十四號三位航天員在出征前微笑著向人們自信地揮手。這組圖片向我們展示了不同場景里不同人物自信的狀態。圖片中的人物面對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都展現出積極、沉著、樂觀、向上的態度。通過觀察圖片,可以得出結論:自信是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2)該問題具有開放性,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展示感受自信。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展示有關自信的影像資料(如圖片、視頻等),也可以通過朗誦、演唱、舞蹈等才藝表演向他人展示自信。明確目標,學習有方向本活動通過觀看視頻《自信的唐錢婷》,引導學生感受自信的樣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自信者的風采,初步認識自信的內涵,開啟本課的學習。本欄目旨在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動作和神態,結合四個具體情境感受自信的樣子,結合生活經驗總結自信的內涵,認識到自信是人們在迎接生活中的挑戰時內心的積極狀態。新課講授環節一:【教師講述】自信的內涵+【知識鏈接】“跳蚤效應”: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教師活動】先出示知識點。1.自信的內涵:P34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個人自身能力的彰顯,是一個人精神風貌的體現。【教師活動】教師講述“跳蚤效應”現象,引導學生從這種心理現象中獲得啟示:面對挑戰時,不要“自我設限”,要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跳蚤效應”:生物學家曾經將跳蚤隨意向地上一拋,它能從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個蓋子,這時跳蚤會跳起來,撞到蓋子,而且是一再地撞到蓋子。過一段時間后,拿掉蓋子就會發現,雖然跳蚤繼續在跳,但已經不能跳到一米以上了,直至結束生命都是如此。【教師提問】這個實驗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活動】閱讀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跳蚤效應”啟示我們面對挑戰時,不要“自我設限”,要相信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克服“跳蚤效應”的影響,建立自信心。環節二:【探究與分享】面對挑戰的不同態度+【名人名言】關于自信的言論【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34“探究與分享”呈現的面對挑戰時不同學生的態度,分組討論:你如何看待這幾位同學的想法?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做?。【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分組討論,派代表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第一位同學在挑戰面前完全否定自己。第二位同學先分析自己所面臨的情況,并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是否能夠勝任這種挑戰。第三位同學用嘗試的心態面對挑戰,但仍有害怕、恐懼等情緒。第四位同學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挑戰,將挑視為提升自己的機會。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挑戰時,這些心態都普遍存在。我們要認識到以積極的態度應對挑戰,將挑戰視為成長的有益養料,有利于增強底氣、提升自信。擁有自信,能夠讓人樂觀堅定,在面對失敗、困難、挑戰時也能充滿希望,不輕言放棄,不斷向著目標前行。【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自信的作用?P35①自信讓人樂觀堅定。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動上表現“我能行”,情感上體驗“我能行”。正是這種“我能行”,讓我們充滿希望和力量,面對困難和失敗不輕言放棄,朝著既定目標勇毅前行。【教師列舉】教師列舉名人展現自信的言論,引導學生從中感受毛澤東和錢學森的樂觀堅定,體會“我能行”的信念。“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澤東,寫于1935年“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1955年,錢學森回答能否自己造導彈環節三:【探究與分享】自信不是自負或自卑【教師活動】教師請同學們結合上一個活動(教材P34“探究與分享”欄目)的情境,繼續編排情景劇。近期,學校將開展“挑戰者”主題系列活動,同學們可以報名參加不同的項目。示例:自信的人會說:“我想挑戰一下,正好可以提升自己。”自負的人會說什么呢?自卑的人又會說什么呢?【學生活動】閱讀材料,編排情景劇。【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結合情景劇和教材P35插圖討論自負、自信、自卑三種狀態的特點。【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自負、自卑、自信有不同的特點。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2.★自信的作用?P35②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自負表現為過高地估計自己,自以為是,好高騖遠。自卑表現為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低估自己的能力,不敢嘗試。自信表現為能夠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從容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教師活動】出示一組漫畫,通過照鏡子這個行為,體現自負、自卑的特點,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三種心理狀態的特點。環節四:【探究與分享】自信的底氣+【新聞鏈接】中美網友“對賬”,對出了什么?本環節活動一:【探究與分享】自信的底氣【教師活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P36“探究與分享”呈現的新時代祖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并播放配套視頻《我們何其有幸,見證這如愿的盛世繁華!》,通過視頻更直觀展示。我們何其有幸,見證這如愿的盛世繁華!【教師提問】結合以上材料,說說新時代青少年的自信從何而來。【學生活動】觀看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國家繁榮富強賦子我們日益厚實的發展基礎,給予我們平視世界的底氣和強大的自信,讓我們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不斷充盈。自信與個人努力、他人肯定、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繁榮富強息息相關。【教師總結】在學生分享交流基礎上,出示知識點,明確重點:3.★自信的來源:P36自信并非憑空而來。自信有三個源頭:①源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實力;②源于和他人交往中獲得的肯定;③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本環節活動二:【新聞鏈接】中美網友“對賬”,對出了什么?【教師活動】出示新聞材料并播放配套視頻《中美網友“對賬”》。中美網友“大對賬”:2025年1月初,大量美國“TikTok難民”(源于美國國會2024年簽署了“TikTok禁令”)涌入中國社交軟件“小紅書”,與中國網友開啟了一場“對賬”運動,從收入到物價,事無巨細,全都擺上臺面。這場“大對賬”,讓美國網友看到了真實的中國后徹底破防,也打破了中國網友對美國生活的美好濾鏡,對出了我們的自信心!中美網友“對賬”【教師提問】結合本課知識,談談這場中美網友“對賬”反映了自信源于什么?【學生活動】觀看材料,舉手發言、交流分享。答案與解析:這場中美網友“對賬”熱潮對出了我們的自信心,說明自信源于從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繁榮富強中獲得的安全感、成就感和自豪感。本欄目通過了解“跳蚤效應”現象,引導學生從這種心理現象中獲得啟示,懂得面對挑戰時,不要“自我設限”,要相信自己,建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初步認識自信的重要性。本欄目呈現了校園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展示了面對挑戰時不同學生的態度,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的選擇,學會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本欄目通過引用毛澤東和錢學森展現自信的言論,引導學生從中感受自信讓人樂觀堅定,體會自信是一種“我能行”的信念。木欄目通過讓學生觀察面對同一件事情的三種狀態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分析自信與自負、自卑之間的區別,懂得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形成自信的態度。本欄目通過介紹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引導學生思考新時代青少年自信的根源,理解我們平視世界的底氣與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繁榮富強密不可分。本欄目引導學生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分析新聞事件--中美網友“對賬”,引導學生再次明確自信與社會穩定發展和國家繁榮富強密不可分,鍛煉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課堂小結課堂練習略。(詳見配套課件P17-26)板書設計

自信的內涵自信讓人樂觀堅定人要有自信★自信的作用自信讓人遠離自負與自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