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退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1頁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退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2頁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退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3頁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退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4頁
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退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技術利用項目退役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i 湯**聯系人周**聯系電話151****5082///應用類型□Ⅰ類(醫療使用)□Ⅱ類□Ⅲ類□Ⅳ類□Ⅴ類物質/自1937年建院以來,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急救為一體的源合理分配,醫院計劃于2024年將城中院區整體搬遷至原常州市兒童醫院(常州市),批復文件后開始建設,建成乙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并于2010年9月完成行擴建,擴建后仍為乙級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工作場所,并于2018年3月完成擴建項為配合城中院區整體搬遷,醫院擬對城中院區核醫學科實施退役。2024年4月科退役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委托書見附件1)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科退役項目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及放射性情況見表表1-1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核醫學科退役項目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及放射源情況一覽表放射源活度(Bq)數量(枚)90Sr7.4×1081敷貼治療(皮膚敷貼治療機)使用(已備案)非密封放射性物質批準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批準的年最工作場所名稱場所用途是否開展工作場所現狀99mTc2.22×1085.86×1012核醫學科核素顯像是停止使用8.88×1010核醫學科是停止使用5.92×107核醫學科核素治療是停止使用核醫學科是停止使用32P3.70×1011核醫學科核素治療是停止使用注:1、本項目核醫學科使用18F、99mTc配合SPECT開展核素顯像診斷,SPECT不屬于射線裝置;2、本項目核醫學科原有153Sm、125I已在2016年5月核醫學擴建環評中進行注銷(詳見附件3),本次退役不涉及153Sm、125I核素。射前候診室、運動室、注射室、注射后候診室、注射室、源室、放射性廢物處置室、(2)對擬退役場所進行輻射環境現狀監測,如該場所已達到國家相關標準,無(3)如需去污,在去污完成后,應妥善收集去污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廢物、廢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本次退役項目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興隆巷29號城中院側為院內道路及后勤辦公樓,西側為院內道路及停車場,北),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持有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核發的輻射安全許可證(蘇環輻證),表1-2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原有核技術利用項目許可情況一覽表(一)放射源序號核素類別總活度(貝可)/活度(貝可)×枚數活動種類190Sr7.4E+08×1枚使用268Ge4.625E+07×1枚使用368Ge9.25E+07×1枚使用468Ge4.625E+07×1枚使用5192IrⅢ類3.7E+11×1枚使用(二)非密封放射性物質序號工作場所名稱場所核素名稱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活動種類1核醫學科(城中院區)Tc-99m2.22×1075.86×1012使用2核醫學科(陽湖院區)3.55×109使用3核醫學科(城中院區)5.92×107使用4核醫學科(城中院區)Sm-1536.66×1082.22×1010使用5核醫學科(城中院區)P-323.7×1011使用6核醫學科(陽湖院區)I-1312.59×109使用7核醫學科(陽湖院區)I-1313.7×1049.25×106使用8核醫學科(城中院區)I-131使用9核醫學科(陽湖院區)I-125(粒子源)4.736×1064.736×1011使用核醫學科(城中院區)I-125(粒子源)2.4×1011使用核醫學科(城中院區)I-125(粒子源)使用核醫學科(城中院區)I-1257.4×1059.32×106使用核醫學科(陽湖院區)F-182.77×1012使用核醫學科(城中院區)F-188.88×1010使用射線裝置序號裝置名稱規格型號工作場所名稱種類環評、許可及驗收情況備注1醫用直線加速器Primus-PⅡ放療科(城中院):使用/2醫用直線加速器ElektaInfinityⅡ放療科(陽湖院):層放療中心使用/3DSAInnova3100IQⅡ介入科(城中院):使用/4DSAAlluraXperFD20Ⅱ介入科(陽湖院):層使用/5ORTHOPHOSXG3D/cephⅢ):層使用/6雙源CTDefinition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7CTOptimaCT520ProⅢ影像科(城中院急診北樓一層使用/8Lunar-iDXAⅢ影像科(陽湖院):樓骨密度室使用/9床邊機1MobilettXPDigitalⅢ影像科(陽湖院):動使用/DR拍片機1DigitaldiagnostⅢ影像科(陽湖院):層使用DR拍片機2DigitaldiagnostⅢ影像科(陽湖院):層使用/震波碎石機JDPN-VCIⅢ影像科(陽湖院):層震波碎石室使用/DRDigitalDiagnostC50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CTOptimaCT520ProⅢ影像科(陽湖院門診大樓一層使用/ARCADISVaric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數字腸胃機EssentaRCⅢ影像科(陽湖院):層使用/PET/CTBigraphmCTⅢPET/CT機房(陽湖院區):核醫學科使用/模擬定位機Simulix-HQⅢ放療科(城中院):使用/模擬定位機SL-IEⅢ放療科(陽湖院):一層放療中心使用/20Discovery-WiⅢ影像科(城中院):層骨密度室使用/21DR拍片機8DT580A-1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22床邊機2MobilettXPDigitalⅢ影像科(城中院):動使用/23DRDigitalDiagnostC50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24震波碎石機JDPN-VCIⅢ影像科(城中院):側輔房震波碎石室使用/25DR拍片機7DigitaldiagonostⅢ影像科(城中院):層使用/26數字腸胃機PS-800Ⅲ影像科(城中院):層使用/27移動C臂機BVPulsera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28CTSOMATOMForceⅢ影像科(陽湖院):層使用/29BVPulseraⅢ影像科(城中院):無痛中心使用/BVEnduraⅢ影像科(城中院):手術室使用/數字化牙片機INTRLFPROSRENSOPⅢ):使用/PLX112BⅢ影像科(陽湖院):手術室B1-B4層使用/DR拍片機9AgfaDX-D600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DR拍片機10AgfaDX-D600Ⅲ影像科(陽湖院):B5號機房使用/DSAUNIQFD20Ⅱ介入科(城中院二室使用/DSAUNIQFD20Ⅱ介入科(陽湖院):使用乳腺機SeleniaDimensionsⅢ影像科(城中院):層使用/RevolutionCT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KODAK9000CⅢ):層使用40KODAK2200Ⅲ):層使用41NewTomVGiⅢ):層使用42移動式C形臂X射線機系統BVEnduraⅢ影像科(陽湖院):手術室使用43OptimaCT540Ⅱ影像科(城中院):使用44數字乳腺X射線攝影系統SenographePristina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45KD-C5000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46CTuCT710Ⅲ影像科(陽湖院):層使用47CTgo.NowⅢ發熱門診(城中院使用48移動DRMOBILETTElaraMax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49DSAArtisZeeBiplaneⅡ介入科(陽湖院使用DRDRX-EvolutionPlusⅢ急診(陽湖院區)使用CT模擬定位機PhilipsCTBigBoreⅢ影像科(陽湖院使用BVVectraⅢ手術室(陽湖院使用BVVectraⅢ手術室(陽湖院使用移動DRMOBILETTElaraMaxⅢ影像科(城中院使用DRDigitalDiagnostC90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DRDigitalDiagnostC90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BVendura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BVPulsera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DSAArtisPhenoⅡ介入科(陽湖院區使用CTRevolutionCTES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CTRevolutionApex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移動CTConfidenceⅢ影像科(陽湖院區使用(3)評價醫院在退役過程中所采取的各項安全措施是否得當,退役過程是否對(4)評價在退役過程中的環境管理措施是否正確、能否有效防止污染事故的發(5)評價醫院擬采取的應急措施是否得當,當事故發生后采取措施能否將影響(7)評價核醫學科(原工作場所)退役后,場址是否可達到無限制開放使用的按照《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中關于輻射防////////////////////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見《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護服、吸水紙等)////劑量率滿足所處環境本底水/////劑量率滿足所處環境本底水風口過濾裝置濾芯////劑量率滿足所處環境本底水控并作為危險廢物交由有資質/////////),),),(8)《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環保部令第18),(16)《江蘇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2018年修正版),江蘇省第十三屆);););(4)《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核技術利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格式》(HJ10.1-2016)中“放),表7-1本項目保護目標一覽表編號保護目標名稱方位/位置距離人口規模保護要求1退役工作人員(包括退役管理人員、核醫學科輻射工作人員、設備廠家搬遷人員)7#同位素樓一樓核醫學科/2患者、患者家屬、其他工作人員7#同位素樓0~50m3其他公眾東側,院外停車場4其他公眾東側,勞動巷(鮮魚巷)20~30m流動人員5城市花園小區居民30~50m6其他工作人員南側,后勤辦公樓4~24m7其他公眾南側,古村巷25~37m流動人員8古村(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居民38~50m9患者、患者家屬、其他工作人員西側,院內道路、停車場25~50m流動人員其他工作人員北側,辦公樓患者、患者家屬、其他工作人員北側,院內道路流動人員患者、患者家屬、其他工作人員北側,急診南樓17~50m工作人員職業照射和公眾照射劑量限值對象職業照射劑量限值應對任何工作人員的職業照射水平進行控制,使之不超過下述限值:①由審管部門決定的連續5年的年平均有效劑量,20mSv②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劑量,50mSv③眼晶體的年當量劑量,150mSv④四肢(手和足)或皮膚的年當量劑量,500mSv公眾照射劑量限值實踐使公眾有關關鍵人群組的成員所受的平均劑量估計值不應超過下述限值:①年有效劑量,lmSv;②特殊情況下,如果5個連續年的年平均劑量不超過lmSv,則某一單一年份的有效劑量可提高到5mSv。劑量約束值通常應在公眾照射劑量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圍之內。1.2非密封源工作場所的分級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甲>4×109乙2×107~4×109丙豁免活度值以上~2×107輻射工作場所的分區應把輻射工作場所分為控制區和監督區,以便于輻射防護管理和職業照射控制。控制區:注冊者和許可證持有者應把需要和可能需要專門防護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區域定為控制區,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條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擴散,并預防潛在照射或限制潛在照射的范圍。監督區:注冊者和許可證持有者應將下述區域定為監督區:這種區域未被定為控制區,在其中通常不需要專門的防護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經常對職業照射條件進行監督和評價。4.3.4劑量約束和潛在照射危險約束4.3.4.1除了醫療照射之外,對于一項實踐中的任一特定的源,其劑量約束和潛在照射危險約束應不大于審管部門對這類源規定或認可的值,并不大于可能導致超過劑量限值和潛在照射危險限值的值;4.3.4.2對任何可能向環境釋放放射性物質的源,劑量約束還應確保對該源歷年釋放的累積效應加以限制,使得在考慮了所有其他有關實踐和源可能造成的釋放累積和照射之后,任何公眾成員/包括其后代,在任何一年里所受到的有效劑量均不超過相應的劑量限值。8.6.2不得將放射性廢液排入普通下水道,除非經審管部門確認是滿足下列條件的低放廢液,方可直接排入流量大于10倍排放注量的普通下水道,并應對每次排放作好記錄:a)每月排放的總活度不超過10ALImin(ALImin是相應于職業照射的食入和吸入ALI值中的較小者,其具體數值可按B1.3.4和B1.3.5條的規定獲得);b)每一次排放的活度不超過1ALImin,并且每次排放后用不少于3倍排放量的水進行沖洗。11.4.3放射性殘存物持續照射的劑量約束11.4.3.1對于獲準的實踐或源退役所造成的持續照射,其劑量約束應不高于該實踐或源運行期間的劑量約束。使用這類劑量約束的典型情況有:a)核設施退役后廠址的開放;b)以往實踐所污染的場區或土地的重新開發或利用,并且這種重新開發或利用可能導致公眾照射的增加。11.4.3.2劑量約束值通常應在公眾照射劑量限值10%~30%(即0.1mSv/a~0.3mSv/a)的范圍之內。但劑量約束的使用不應取代最優化要求,劑量約束值只能作為最優化值的上限。B2表面污染控制水平B2.2工作場所中的某些設備與用品,經去污使其污染水平降低到表B11中所列設備類的控制水平的五十分之一以下時,經審管部門或審管部門授權的部門確認同意后,可當作普通物品使用。表B11工作場所放射性表面污染控制水平單位:Bq/cm2表面類型α放射性物質β放射性物質極毒性其他工作臺、設備、墻壁、地面控制區44×104×10監督區4×10-144工作服、手套、工作鞋控制區4×10-14×10-14監督區手、皮膚、內衣、工作襪4×10-24×10-24×10-1):-20-7.2固體放射性廢物的管理7.2.3固體放射性廢物處理7.2.3.1固體放射性廢物暫存時間滿足下列要求的,經監測輻射劑量率滿足所處環境本底水平,α表面污染小于0.08Bq/cm2、β表面污染小于0.8Bq/cm2的,可對廢物清潔解控并作為醫療廢物處理: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時的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時間超過30天;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時的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時間超過核素最長半衰期的10倍;c)含碘-131核素的放射性固體廢物暫存超過180天。7.3液態放射性廢物的管理7.3.3放射性廢液排放7.3.3.1對于槽式衰變池貯存方式:a)所含核素半衰期小于24小時的放射性廢液暫存時間超過30天后可直接解控排放;b)所含核素半衰期大于24小時的放射性廢液暫存時間超過10倍最長半衰期(含碘-131核素的暫存超過180天),監測結果經審管部門認可后,按照GB18871中8.6.2規定方式進行排放。放射性廢液總排放口總α不大于1Bq/L、總β不大于10Bq/L、碘-131的放射性活度濃度不大于10Bq/L。低放射性廢水應經衰變池處理,滿足綜合醫療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總α<1Bq/L、總β<10Bq/L)后,再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站。根據《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2)《蘇州市部分地區土壤總α和總β放射性水平》,涂彧、蔣雪峰、符榮初、江蘇省環境天然γ輻射水平(單位:nGy/h)原野劑量率道路劑量率室內劑量率-21-測值范圍33.1~72.650.7~129.4均值50.447.189.2標準差(s)7.0注:測量值已扣除宇宙射線響應值,評價時采用“測值范圍”作為輻射現狀評價的參考數值。-22-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本次退役項目位于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興隆巷29號城中院側為院內道路及后勤辦公樓,西側為院內道路及停車場,北北側均位于醫院范圍內,東側至城市花園小區(最近處約30m),南側圖8-1核醫學入口圖8-2注射前候診室-23-圖8-3注射后候診室圖8-4SPECT掃描室圖8-6SPECT操作室圖8-7核醫學科走廊圖8-8衰變池取樣口-24-根據《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技術規范》(HJ1157-2021)、《輻射環境監測技(參考)和《水質總β放射性的測定厚源法》(HJ899-2求,在進行環境現場調查時,對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周圍進行布點,測量γ輻射劑量率度監測布點:根據《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21)有關布點原則進行布照南京瑞森輻射技術有限公司《質量管理手冊》和《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25-表8-1擬退役核醫學科場所周圍X-γ輻射劑量率檢測結果測點編號檢測點位描述測量結果(nGy/h)1注射前候診室樓房室內2運動室76樓房室內3注射后候診室78樓房室內4注射室78樓房室內5樓房室內6放射性廢物處置室樓房室內7操作室樓房室內8過道75樓房室內9衰變池上方76室外道路專用衛生間76樓房室內SPECT掃描機房96樓房室內手套箱表面30cm處72樓房室內SPECT診斷床表面30cm處73樓房室內操作室臺面30cm處75樓房室內注射前候診室北側過道69室外道路退役核醫學科東側院外停車場74室外道路退役核醫學科東側勞動巷78室外道路退役核醫學科東側城市花園小區78室外道路退役核醫學科南側后勤辦公樓77樓房室內-26-20退役核醫學科南側古村巷78室外道路21退役核醫學科南側古村(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78室外道路22退役核醫學科西側停車場78室外道路23退役核醫學科西側5號綜合樓77樓房室內24退役核醫學科北側辦公樓77樓房室內25退役核醫學科北側急診南樓77樓房室內注:測量數據已扣宇宙射線響應值(本次檢測所用儀器宇宙射線響應值為30nGy/h)。環境γ輻射劑量率測量結果按照《輻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61-2021)中公式fX-μcXc')計算,其中,Cf為儀器量程檢定/校準因子;Ef為儀器檢驗源效率因子;為現場監測時儀器n次讀數的平均值(n≥10);μc為建筑物對宇宙射線帶電粒子和光子的屏蔽因子,樓房室內取0.8,室外道路取1;為測點處儀器對宇宙射線的響應值。室外道路γ輻射劑量率為69nGy/h~78nGy/h,處于江蘇省道路環境表8-2擬退役核醫學科場所β表面污染水平檢測結果測點編號點位描述測量結果(Bq/cm2)備注1入口地面<LLD/2過道地面<LLD/3注射前候診室地面<LLD/4注射前候診室洗手池地面<LLD/-27-5運動室地面<LLD/6注射后候診室地面<LLD/7注射后候診室桌面<LLD/8注射室地面<LLD/9注射窗<LLD/手套箱表面<LLD/源室地面<LLD/放射性廢物處置室地面<LLD/操作室地面<LLD/操作室工作臺面<LLD/操作室桌面<LLD/專用衛生間地面<LLD/衰變池上方地面<LLD/注射室工作臺面1<LLD/注射室水池臺面<LLD/20注射室工作臺面2<LLD/21SPECT掃描機房地面<LLD/22SPECT診斷床表面<LLD/注:表面β放射性污染水平探測下限(LLD)為0.08Bq/cm2。-28-圖8-9擬退役核醫學科場所γ輻射劑量率、β表面污染水平監測點位示意圖圖8-10擬退役核醫學科場所周圍環境γ輻射劑量率監測點位示意圖-29-表8-3擬退役衰變池總α、總β的檢測結果采樣地點/樣品編號總α(Bq/kg)總β(Bq/kg)核醫學科衰變池底泥/2400889665±27959±34由表8-3監測結果可知,醫院擬退役衰變池底泥中總α放射性活度濃度為射性水平》中,蘇州市土壤總α、總β放射性水平范圍分別是962~2667Bq/kg和328~847Bq/kg,該范圍屬于正常本底水平;本次檢測,衰變池底泥中總α放射性活度高于蘇州市土壤中總β放射性活度濃度。蘇州市與常州市在地理位置上相鄰,因此以作場所,開展有18F(配合SPECT)診斷項目、99mTc(配合SPECT)診斷項目、89Sr性廢氣產生,無固體放射性廢物貯存,無放射性廢液貯表9-1本項目擬退役場所設備及物品清單一覽表序號設備及物品名稱數量使用場所處置情況1SPECT設備SPECT掃描機房擬報廢4放射性廢物桶核醫學科工作場所擬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5通風櫥注射室擬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6鉛玻璃觀察窗SPECT掃描機房擬報廢7鉛衣、鉛帽、鉛圍裙SPECT掃描機房已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8輻射巡檢儀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已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9表面污染儀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已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個人劑量報警儀2臺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已轉移至陽湖院區使用工作臺桌、椅子若干核醫學科工作場所擬報廢洗手池4套注射器候診室、注射后候診室、注射室、衛生間擬報廢核醫學科工作場所擬報廢以作為普通物品繼續使用或處置。工作臺、設備、墻壁、地面的β放射性表面放射性表9-2本項目輻射工作人員組成一覽表工作組姓名工作時間工作任務指揮組8h/天×5天制定退役計劃和方案并協調指揮退役實施監測組8h/天×5天對擬退役工作場所進行摸底監測,監測內容包括γ輻射劑量率及表面污染清點組8h/天×5天對核醫學科設備及物品的清點及臺賬記錄后勤組8h/天×5天負責退役過程中的后勤保證、拆除、打包并搬運設施和物品2)退役實施階段。按照環評文件以及環評審批要求完善退役實施方案、開展退3)退役驗收階段,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工作場所退役終態驗收監測,辦理退役圖9-1退役工作流程圖及物品表面γ輻射劑量率及β表面污染水平,X-γ輻射劑量率儀及表面污染儀實時檢測,檢測對象包括設備及物品表面、地面、墻),①確認批復的退役活動全部完成,且未對環境③核查放射性廢物處理、貯存和移交記錄,表9-3本項目所涉及的放射性核素輻射特性一覽表核素核素名稱備注半衰期衰變模式毒性分組α/β最大能量(MeV)光子能量(MeV)周圍劑量當量率常數(裸源)(μSv·m2/MBq·h)min低毒0.630.5110.143非密封放射性物質99mTc6.02h能躍遷低毒—0.1400.030390Sr28.1aβ-0.546——8.02dβ-0.6020.6370.059532P14.26dβ- 90Sr28.1aβ-0.546——放射源注:表內數據來源于《輻射防護手冊第一分冊輻射源與屏蔽》及《核醫學放射防護要求》(GBZ120-2020)。素藥物轉入,故場所內未殘留放射性藥物;90Sr皮),圖9-2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理記錄表綜上所述,本次退役的核醫學科的污染因子主要包括γ射線、β射線、β放射性表),射性表面污染監測工作,則核醫學科退役對工作人員及附近公眾產生的危害是可控圖9-3擬退役項目污染源流向圖1)由于管理不善,導致高于解控水平的放射性廢物、放射性污染用品被隨意處2)由于管理不善,外來人員肆意進出導致人員受到潛在的照射傷害,并可能發3)在現場監測、清污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違反規章制度在場所內進食、吸煙,⑤現場各種工作的統一指揮,現場管理,協調與環保監測組:對擬退役工作場所進行摸底監測,監測內容包括γ輻射劑量率及表面污圖10-1擬退役核醫學科平面布置及分區情況示意圖科工作人員均已參加并通過了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核醫學科輻射工作人員2024年第一季度個人劑量報告見附件5,報告顯示,核醫學科輻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在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用具以達到輻射防護的目的,本項目防護用品的配備應滿足表-40-表10-1核醫學科退役擬配備的防護用品一覽表防護用品或檢測設備放射性污染防護服若干氣溶膠防護口罩、防水手套、膠鞋/鞋套等若干輻射巡檢儀便攜式個人劑量報警儀2臺放射性表面污染監測儀個人劑量計4個放射性廢物桶2個1、放射性廢水:本項目衰變池中無放射性廢水,核醫學科停止使用后,無新的2、放射性固體廢物:本項目放射性廢物處置室中放射性固體廢物已解控處理,-41-0.8Bq/cm2的,可予以拆除;拆除的管道仍需進一步監測以滿足上述要求,以避免由3、放射性廢氣:在核醫學科封存和退役過程中,無放射性藥物使用,不涉及放2、固廢:主要是參與退役的輻射工作人員的生活垃圾,經廢分類收集后,交由-42-施工期間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醫院的排水系作場所及場所內遺留的設備和設施以及輔助工程在退役過程中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役場所進行了現場勘查及監測(檢測報告見附件4),由檢測結果可知:擬退役工作場所周圍輻射環境γ輻射劑量率為(69~96)nGy/h之間,屬江蘇省環境天然γ輻射劑量率本底水平;擬退役工作場所周圍β表面污染解控水平(β≤0.8Bq/cm2無需進行去污處理。經審管部門批準同意-43-工作場所輻射劑量率最大監測值,并扣除環境本底劑量率后,按照公式(1)進行計算。但根據核醫學科及其周圍環境現狀監測報告(詳見附件4)的結果,核醫學科工);-44-確定性,需要依靠佩戴個人劑量計進行跟蹤性監測才能準確的測定其受照劑量的大根據各源項的檢測結果,擬退役核醫學科工作場所γ輻射空氣比釋動能率平均值已達到廠址開放的水平,擬退役工作場所地面、墻壁及場所內遺留的設備和物品β表-45--46-通過對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及周圍環境劑量率進行監測,檢查γ輻射空氣吸收劑量1)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第四十條“生產放射性-47-2)根據《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管理辦法》第十五條“退役工作揮,具體退役工作由核醫學科輻射工作人員實施,擬退役場所于2024年4月停用并本項目擬退役核醫學科工作場所已全面停止運行,通過其工作場所監測結果可-48-表12-1本項目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照表序號驗收內容驗收要求依據1手續文件項目退役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評批復、有資質單位出具驗收監測報告應齊全。環境保護部令2環境管理制度、應急措施成立專門的退役領導小組,制定相應的退役方案、事故應急預案及退役監測計劃,且具有可操作性。環境保護部令環境保護部令3輻射工作人員①參與退役的工作人員滿足輻射工作人員健康體檢要求,退役期間需進行個人劑量監測,并將資料存檔管理;②管理人員和輻射工作人員需取得有效期內的輻射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環境保護部令環境保護部令4防護用品防護監測設備和防護用品按表10-2配置到位。環境保護部令5輻射監測工作臺、設備、墻壁、地面的β放射性表面放射性污染解控水平為0.8Bq/cm2。GB18871-20026退役過程中物①應具有完成、清晰的廢物登記、處置臺賬;②達到清潔解控水平后妥善處置。環境保護部令7劑量限值①退役輻射工作人員有效劑量不超過1mSv;②公眾有效劑量不超過0.1mSv。GB18871-2002-49-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城中院區位于常州市天寧區興隆巷29號,本項目擬退役的核醫學科位于7#同位素樓一樓,衰變池位于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