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GB/TXXXXX.3—XXXX芯粒互聯接口規范第3部分:數據鏈路層技術要求本文件為芯粒互聯接口規范的“第3部分:數據鏈路層技術要求”,數據鏈路層為通信雙方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本文件主要對數據錯誤檢測和糾錯機制,鏈路狀態和低功耗切換管理,傳輸報文格式進行定義。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9178集成電路術語GB/T14113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術語3術語和定義“芯粒互聯接口規范第1部分總則”中定義的術語適用于本文件。4縮略語“芯粒互聯接口規范第1部分總則”中定義的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5概述數據鏈路層為通信雙方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主要實現以下功能:a)傳輸錯誤檢測和糾錯機制:CRC產生和校驗,重傳,FEC。b)鏈路狀態和低功耗狀態切換管理。c)傳輸報文格式定義。d)多通道的綁定。6接口要求6.1Flit格式6.1.1Flit數據格式數據鏈路層以Flit為數據傳輸單位,上層的數據報文Packet通過切分后以Flit為最小單位進行傳輸。Flit數據格式如圖1所示圖1Flit數據格式其中Payload為協議層的Packet數據填充在Flit中,Header為數據鏈路層根據不同的Payload類型2GB/TXXXXX.3—XXXX進行填充的信息。Tail為Flit的Header和Payload的錯誤校驗位。H_Len為Header位寬,定義為5。T_Len為Tail位寬,定義為11。F_Len為Flit數據位寬,其值為F_Len=H_Len+Payload位寬+T_Len。數據鏈路層Payload位寬支持以下四種類型(1)16Byte(2)32Byte(3)48Byte(4)60Byte。數據鏈路層每個單位傳輸時間只能使用一種長度類型,不同長度類型的Flit不能并行傳輸。不同單位傳輸時間可以傳輸不同長度類型的Flit.Header數據格式如圖2所示圖2FlitHeader格式Header的長度為H_Len,定義為5bit寬度,如表1所示。位寬(bit)域信號說明備注10TypeType=1’b0,為數據鏈路層控制報文;Type=1’b1,為協議層業務報文;必選11ACKFlit正常接收應答,用于數據重傳。值為1時表示接收端正確接收到1個Flit。可選22:3LenFlit位寬指示,0表示16Byte1表示32Byte2表示48Byte3表示60Byte必選14Rsv預留不使用,默認值0必選Tail數據格式如圖3所示圖3FlitTail格式T_Len為Tail寬度,定義為11bit,其中使用9/10bit作為數據校驗位,Rsv為預留位。其中CRCW為CRC校驗位位寬,定義為9,FECW是FEC校驗位位寬,定義為10。如表2所示。表2Tail格式域信號說明備注2/1CRCW/FECW:10Rsv預留使用,默認0必選CRCW/FECWCRCW/FECW-1:0CHKCRC/FEC數據校驗,位寬和Flit位寬和采用的校驗方式有關。詳細見本規范“6.2錯誤檢測和糾錯”章節內容必選協議層數據報文數據到數據鏈路層的映射方式說明當報文數據小于Flit的數據位寬度時,Flit的數據位寬度使用全0填充到Flit邊界。3GB/TXXXXX.3—XXXX圖4短包傳輸方式當報文數據大于Flit長度時,切分到多個Flit進行傳輸,每個Flit中最多只有一個報文數據,最后一個Flit數據不夠Flit邊界時使用全0數據填充。圖5長包傳輸方式除業務數據傳輸外,數據鏈路層還傳輸以下類型Flit。a)NULLFlitNULLFlit是一種特殊的控制Flit。NULLFlit不攜帶任何有用的信息,僅在沒有數據傳輸時用于填充。所有數據都為0,接收端收到NULLFlit后直接丟棄。FlitHeader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Rsv1預留不使用Len2Flit位寬指示,0表示16Byte1表示32Byte2表示48Byte3表示60Byte對于NULLFlit,該字段固定為0TYPE1‘b0:控制FlitACK1FlitpayloadFieldNameWidthDescriptionSUB_TYPE4控制Flit子類型:4’b0000:NULLFlit;ReservedF_Len-20FlitTailFieldNameWidthDescriptionRsv11-CRCW/FECW預留,固定為0CRC/FECCRCW/FECW全0注:NULLFlit包括CRC和FEC字段均為全0。b)LPWFlit(LowPowerFlit)LPWFlit用于在主方和從方之間協商,以進入低功耗狀態。注:LPWFlit不支持低功耗狀態的退出控制,通過Sideband信號退出低功耗狀態。4GB/TXXXXX.3—XXXX注:LPWFlit將不會存儲在ARQ緩沖區中。LPWFlit的格式定義見表4。FlitHeader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Rsv1預留不使用Len2Flit位寬指示,0表示16Byte1表示32Byte2表示48Byte3表示60ByteTYPE1‘b0:控制Flit。ACK1保留,不使用。Flitpayload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SUB_TYPE44’b1001:低功耗模式命令4’b1010:帶寬切換命令CMD8表示不同類型的倒換命令低功耗模式命令:'b00000001:U1請求,輸入U1請求,主方到從方'b00000010:U1接受響應,表示接受進入U1,從方到主方'b00000011:U1拒絕響應,表示拒絕進入U1,從方到主方'b00000100:U2請求,輸入U2請求,主方到從方'b00000101:U2接受響應,表示接受進入U2,從方到主方'b00001000:U2拒絕響應,表示拒絕進入U2,從方到主方其他:保留帶寬更改命令:'b00000000:全速率'b00000001:半速率'b00000010:四分之一速率其他:預留ReservedF_Len-28保留。FlitTail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Rsv11-CRCW/FECW預留,固定為0CRC/FECCRCW/FECW同FlitTail的定義c)ARQFlit(AutoRetryQuestFlit)ARQ(自動重復請求)Flit用于在重傳過程中發起ARQ請求或ARQ響應。ARQ在鏈路主機和鏈路從機之間攜帶指針,以指示重傳位置,及相關更多信息。5GB/TXXXXX.3—XXXX注意:ARQFlit不會存儲在ARQ緩沖區中,通過重傳流程確保可靠傳輸。ARQFlit定義如下:FlitHeader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Rsv1預留不使用Len2Flit位寬指示,0表示16Byte1表示32Byte2表示48Byte3表示60ByteTYPE1‘b0:控制FlitACK1保留,不使用Flitpayload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SUB_TYPE4控制Flit子類型:4’b0001:ARQ重傳請求(ARQRequest)4’b0010:ARQ重傳應答(ARQACK)4’b0100:ARQ重傳結束(ARQDone)Pointer重傳起始指針地址,僅用于ARQ請求和ARQ響應。ARQRequest表示接收方要求發送方重傳數據的地址,每個地址對應一個Flit。ARQDone表示發送方結束重傳時ARQ緩沖區中的寫地址指針,每個地址對應一個Flit。ReservedF_Len-36保留FlitTail字段名稱寬度(bit)說明Rsv11-CRCW/FECW預留,固定為0CRC/ECC/BCHCRCW/ECCW同FlitTail的定義6.1.2控制Flit處理發送端控制Flit處理a)NULLFlit插入在以下情況下插入NULLFlit:1)場景1:在鏈路訓練過程中,根據訓練步驟下插NULLFlit。2)場景2:沒有業務Flit在發送,下插NULLFlit。b)LPWFlit插入當主方決定進入低功耗狀態(包括帶寬變化和頻率變化)時,它必須向從方發送LPW請求Flit。當從方接收到LPW請求Flit時,它必須在當前Flit完成傳輸時插入具有最高優先級的LPW響應Flit。接收端控制Flit處理a)NULLFlit6GB/TXXXXX.3—XXXX當從方接收到NULLFlit時,NULLFlit將直接丟棄。b)LPWFlit當從方接收到請求類型為LPWFlit時,必須檢查它在發送和接收端是否空閑,并發送響應。如果它決定接受請求,必須根據LPWFlit進入低功耗模式。否則,拒絕低功耗請求,并保持在當前正常模式。6.2錯誤檢測和糾錯本規范有兩種方法確保芯粒間的可靠數據傳輸:a)CRC校驗+重傳:通過CRC校驗出錯誤后,重傳錯誤的數據,實現數據可靠傳輸。b)FEC糾錯:FEC選用ECC編解碼對錯誤直接進行糾錯,實現數據可靠傳輸。不同的應用場景以及不同的物理層誤碼率條件下,可采用不同的錯誤檢測和糾錯方式,參見表6。詳細見“6.2.1CRC”和“6.2.2ECC”章節描述。表6錯誤檢測和糾錯方式建議編碼方式物理層原始誤碼率(糾錯前)錯誤檢測和糾錯方式CRC重傳ECCNRZ>1e-27且<1e-15◎◎○<1e-27◎◎×PAM3>1e-27且<1e-15◎◎○<1e-27◎◎×注:○表示推薦支持;◎表示可選支持,×表示不支持。不同速率下的物理層的原始誤碼率見表7,低速場景滿足1E-27的誤碼率,高速場景需滿足1E-15的誤碼率。表7誤碼率檢速率/GT/s說明誤碼率1E-271E-15 6.2.1CRCFlit使用的CRC算法與物理層錯誤率和Flit寬度有關。物理層錯誤率小于等于1E-15時,根據HD=3和最大凈荷長度建議采用CRC9產生校驗位,多項式為0x119(‘b100011001)x9+x5+x4+x+1;CRC種子默認值建議為全1。注:芯粒手冊中需要對使用的ECC/CRC機制進行說明,實際工作前兩側配置相同。6.2.2ECC本規范定義FEC采用ECC糾錯算法,以下均按ECC來描述。當物理通道錯誤類型為隨機單比特錯誤時,使用簡單的SEC-DEDECC糾錯算法實現1比特糾錯,適用于物理通道錯誤特性滿足數據寬度內最大1比特隨機錯誤的場景。根據Flit的數據寬度和工作頻率采用ECC10產生校驗位。當支持ECC時,數據鏈路層的發送端應支持插入ECC校驗位,接收端應支持ECC糾錯。采用最優最小奇數權列碼(OptimalMinimumOddWeightColumnCode)實現單比特糾錯和雙比特檢錯(SEC+DED:單糾錯,雙檢錯)。7GB/TXXXXX.3—XXXX6.3重傳6.3.1重傳流程重傳功能是可選的,是否支持重傳功能可配置。除NULLFlit、ARQFlit和LPWFlit外,其余Flit的傳輸在發生錯誤時需進行重傳。主方和從方的重傳流程相同,每條鏈路的鏈路主方和鏈路從方需要滿足重傳處理規范要求。為方便描述,將接收Flit并發起重傳請求的芯粒定義為“遠程芯粒”,將發送Flit并響應重傳請求的芯粒定義為“本地芯粒”。以4個數據Flit傳輸為例,重傳流程包含以下步驟:1)本地芯粒將ARQ緩沖區的寫指針和讀指針初始化為0,遠程芯粒將讀指針初始化為0。2)本地芯粒正常發送Flit0、Flit1、Flit2,并將它們存儲在本地ARQ緩沖區中。每次發送Flit時,寫指針遞增1,并指向要發送的下一個ARQ緩沖區地址。3)遠程芯粒正確接收到Flit0,在讀指針上加1,可以選擇通過反向鏈路(遠程芯粒到本地芯粒的傳輸通道)向本地芯粒發送ACK消息。4)本地芯粒正確接收到ACK消息,讀指針加1,同時釋放ARQ緩沖區中Flit0的存儲空間。5)遠程芯粒檢測到Flit1傳輸錯誤,啟動重傳過程,向本地芯粒發送包含ARQRequest和重傳起始指針地址消息的ARQFlit(Request),同時進入錯誤丟棄模式,丟棄除ARQFlit以外的所有數據。6)本地芯粒正確接收ARQFlit(Request并向遠程芯粒發送包含ARQACK消息的ARQFlit(ACK對重傳請求進行應答。7)遠程芯粒正確接收ARQFlit(ACK)重傳應答后,退出錯誤丟棄模式,開始正常接收Flit的模式。8)本地芯粒停止向ARQ緩沖區寫入新數據,并根據ARQFlit(Request)中的指針作為起始地址從ARQ緩沖區讀取,并重傳緩沖區中的所有數據Flit1、Flit2。9)遠程芯粒正確接收Flit1和Flit2,每次正確接收后,讀指針值增加1。10)本地芯粒發送包含ARQDone消息的ARQFlit(Done),結束ARQ過程,并指向Flit3。11)遠程芯粒接收到ARQDone,將消息中的指針與本地讀指針進行比較,如果不相等,則報告錯誤。12)本地芯粒繼續發送新的Flit3數據,并恢復正常的傳輸過程。ARQFlit中傳輸的ARQ請求控制消息參見本文件“6.1.1Flit數據格式”章節中表6。上述重傳流程如圖6所示,其中,每個ACK對應1個Flit。其中,芯粒A為本地芯粒,芯粒B為遠程芯粒,重傳Buffer即為ARQ緩沖區。8GB/TXXXXX.3—XXXX圖6重傳流程示例6.3.2重傳處理要求遠程芯粒應滿足以下重傳處理要求:1)重傳請求應由遠程芯粒檢測到數據錯誤而觸發,數據錯誤的判斷條件如下:——FlitTail的CRC檢查錯誤,或——Header中的TYPE字段錯誤2)遠端芯粒檢測到錯誤數據后,進入錯誤丟棄模式,丟棄除ARQflit外的所有flit。為保證ARQFlit(Request)被正確接收,可連續發送ARQ_TX_NUM次的ARQFlit(Request),連續的ARQFlit(Request)之間不能傳輸其他Flit。,3)遠端芯粒等待接收來自本地芯粒的ARQFlit(ACK)響應,如果在ARQ_TIMEOUT內收到ARQ_DET_NUM個ARQFlit(ACK則ARQ協商完成,退出錯誤丟棄模式,開始正常Flit接收模式;如果ARQ_TIMEOUT內沒有收到足夠的ARQFlit(ACK),則此ARQ失敗,并且重新發起下一個ARQ請求。4)如果連續ARQ_MAX_NUM次重傳不成功,則認為鏈路異常,應重新進行鏈路訓練。5)當遠程芯粒收到ARQFlit(Done)時,它提取Flit中的指針字段,將其與本地讀指針計數器進行比較,如果不相等,則報告錯誤。6)如果在接收重傳數據的過程中發生數據錯誤,應結束本次ARQ進程,重新發起新的ARQ進程。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實現時可配置)誤碼數超過閾值(可配置),則認為鏈路異常,重新進行鏈路訓練。7)接收不需要重傳的Flit數據出錯時,由于接收端無法識別Flit類型,此時也應啟動ARQ進程。本地芯粒應滿足以下重傳處理要求:1)本地芯粒應維護ARQ緩沖區寫指針和讀指針值,每次發送支持重傳的Flit時寫入ARQ緩沖區,同時刷新寫指針。當遠端芯粒支持反饋ACK時,本地芯粒每次收到ACK字段時刷新發送端ARQ緩存區的9GB/TXXXXX.3—XXXX讀指針。當遠端芯粒不反饋ACK時,本地芯粒根據ARQ緩存區寫滿時刷新讀指針。2)本地芯粒維護ARQ緩沖區剩余空間的統計信息,在剩余空間可用時發送業務數據。實現時應確保ARQ緩存區的大小覆蓋鏈路的處理延時,確保能支持最大的處理帶寬。3)本地芯粒連續接收ARQ_DET_NUM個ARQFlit(Request),提取Flit的指針字段,進入ARQ進程,在發送完成當前Flit后停止發送新的數據。4)本地芯粒連續發送ARQ_TX_NUM個ARQFlit(ACK),ARQFlit(ACK)中間不能插入其他Flit。5)本地芯粒應從指針指定的位置重傳ARQ緩沖區中的所有數據。6)如果在某個Flit重傳過程中,本地芯粒收到針對其他Flit的重傳請求ARQFlit(Request),則結束當前ARQ進程,啟動新的ARQ進程。7)本地芯粒發送ARQ緩沖區中的所有數據后,發送ARQFlit(Done)以結束ARQ進程,其中指針字段因為ARQ緩沖區寫指針的值。6.3.3重傳參數重傳處理要求中的重傳參數定義如表8所示,各個參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為參考數值,在實際實現中,本地芯粒和遠程芯粒應采用一致的參數配置。表8重傳參數表參數描述最小值最大值ARQ_TX_NUM連續發送的ARQFlit數量1 ARQ_DET_NUM判斷有效接收的ARQFlit數量的閾值,以及連續接收的ARQFlit數量,ARQFlit被視為正確接收。1-ARQ_TIMEOUT從發送ARQ請求到收到ARQ響應的超時-500nsARQ_MAX_NUM單個ARQ進程中最大連續協商次數。 36.4數據通路序號翻轉為了支持芯粒不同放置位置的信號互聯,傳輸方向支持內部邏輯通道發射鏈路(TxLink)和發射數據通路(TxLane)的重映射,并在應用時根據對接布線場景在初始化開始前配置。當不重新映射時,TxLink0連接到TxLane0,TxLink1連接到TxLane1,如此推,TxLinkN-1連接到TxLaneN-1。重新映射時,TxLink0連接到TxLaneN-1,TxLink1連接到TxLaneN-2,依此類推,TxLinkN-1連接到TxLane0。6.5數據通路數據分發每個Flit的數據按照N個比特為一組分發到每個數據通路,N的位寬和每個數據通路的IO數量和Block位寬相關,關于Block的位寬參見“第4部分:物理層技術要求”章節“5.2數據分發”。4個數據通路場景下的數據分發處理見圖7,其他場景的分發處理與該場景類似。GB/TXXXXX.3—XXXX圖7數據通路數據分發以4通道為例,以上是全帶寬模式下的比特分布的順序。支持半帶寬模式時,使用Lane0~3的前半部分(Lane0~Lane1),支持四分之一帶寬模式時,只使用Lane0。6.6數據通路對齊不同數據通路(Lane)之間的數據,由于傳輸路徑的不同和物理層處理的差異,到接收端的延遲不同,不同數據通路的數據需要對齊。不同數據通路之間的歪斜(skew)會影響芯粒之間的端到端處理延遲,在系統設計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不同數據通路之間的skew。當單個鏈路對應到多個數據通路時,接收端需要對同一個鏈路中的多個數據通路數據進行對齊。接收端可以使用每個數據通路中的有效標志來完成不同數據通路之間數據的校正處理。定義有效標志為1,發射端把有效標志復制3次變為3比特,使用每個數據通路(Lane)的前3比特進行發送,接收端在數據通路(Lane)的數據對齊訓練階段,對數據對齊標識進行判斷并進行對齊訓練,只要接收到3比特有效標志中的任意2個比特有效即判斷當前標志有效。對齊訓練結束后發送端即可不需要再發送此標識。如圖8所示,vld即為前文所述的有效標志,其值為1。圖8多個數據通路之間的對齊數據通路間的skew最大范圍為8個數據鏈路層工作時鐘周期,數據鏈路層工作時鐘頻率和IO速率以及物理層的串并比相關。例如,IO速率為16Gbps,物理層串并比為16,則數據鏈路層工作時鐘為1GHz,數據通路間的skew最大范圍為8ns。6.7鏈路狀態管理本規范定義了鏈路各階段的狀態及狀態轉移條件,見圖9。GB/TXXXXX.3—XXXX配置:復位后,完成本規范配置,如支持的CRC/ECC類型、是否支持重傳、冗余配置等(詳細配置內容詳細見章節“9配置接口”中說明),需要確保對接各方的芯粒配置一致。具體的配置界面由用戶根據實現場景設計,不在本規范中定義。測試模式:測試模式完成封裝前和封裝后的接口互聯測試。物理層初始化:物理層完成初始化過程,參見“第4部分:物理層技術要求”章節“5.5初始化”中的定義。訓練:完成數據定界和多Lane數據對齊處理。正常模式:工作狀態正常,數據收發正常。低功耗模式:業務空閑時進入低功耗工作狀態節省功耗,業務恢復后退出低功耗狀態。低功耗的進入和退出由上層業務模塊進行控制。帶寬切換:根據業務使用的業務流程切換傳輸帶寬,是否進行帶寬切換統一由上層業務模塊進行控制。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章節“6.8功耗管理”中的說明。重新訓練:當鏈路需要重新同步位置時,需要重新訓練。滿足如下任一條件,即要觸發重新訓練。a)連續重傳次數超過門限;b)物理層信號異常后恢復;c)退出U2低功耗狀態;d)修改物理層的速率模式。6.8功耗管理為了降低不同業務流量場景下的功耗,本規范支持以下低功耗處理機制:a)帶寬切換:支持互聯帶寬交換,支持全速率、半速率和四分之一速率三種帶寬模式,在不同的業務流量條件下綁定不同數量的通道,每個通道保持相同的速率,關閉相應未使用的物理層通道,降低功耗。互聯帶寬切換由上層業務模塊觸發;b)低功耗模式:當業務空閑時,支持進入低功耗模式,以降低空閑狀態下的功耗。GB/TXXXXX.3—XXXX6.8.1低功耗模式本規范支持三種功耗模式,見表9。不同模式對應不同的功耗和切換延遲。U1和U2低功耗模式是可選的支持。表9低功耗模式表電源模式說明協議層功能物理層功能U0(正常)正常模式。Tx:正常發送數據。Rx:正常接收數據。Tx:正常發送數據。Rx:正常接收數據。U1(空閑)空閑模式,退出延遲較Tx:業務短時間內空閑,停止從應用層接收數據,并對應用層進行反壓。Rx:停止接收物理層數據。Tx:停止發送數據,在保證較小退出時延的前提下,關閉內部數據通道,降低功耗。Rx:停止接收數據,在保證較小退出時延的前提下,關閉內部數據通道,降低功耗。U2(掛起)掛起模式,退出延遲大。Tx:業務長時間空閑,停止從應用層接收數據,并對應用層進行反壓。Rx:停止接收物理層數據。Tx:停止發送數據,關閉數據通道電源。Rx:停止接收數據,關閉數據通道電源。所有低功耗模式功能均為可選,用戶可以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低功耗模式。電源管理模式見圖10。低功耗狀態切換見圖11。圖11低功耗狀態切換GB/TXXXXX.3—XXXXa)U1(空閑)狀態U1低功耗狀態用于在短期業務空閑場景下降低協議層和物理層的功耗,同時保持較低的進入和退出延遲。U1低功耗狀態平衡了功耗降低和延遲之間的關系,并通過引入更低的處理延遲來降低空閑狀態下的接口功耗。U1支持快速進入和退出的低功耗模式,統一由上層業務模塊進行控制。當數據通路的發送端沒有數據傳輸時,上層業務模塊可控制互聯接口進入U1低功耗狀態。在U1低功耗狀態下,關閉主要的數據模塊降低功耗。當數據通道的發送端有新的數據需要傳輸時,上層業務模塊可控制互聯接口快速切換為正常工作狀態傳輸數據。U1低功耗的進入和退出控制通過專門的LPC信號完成通信雙方的數據協商。b)U2(掛起)狀態進入U2低功耗狀態由主芯粒發起,主芯粒和從芯粒都可以發起退出U2低功耗狀態。其中,由主方發起的退出U2低功耗狀態稱為本地喚醒,由從方發起的退出U2低功耗狀態稱為遠程喚醒。主方進入U2低功耗,統一由外部業務模塊進行控制。U2低功耗狀態和U1低功耗狀態的區別在于,U2低功耗狀態的進入和退出延遲更大,但它可以比U1低功耗狀態降低更多的功耗。U2低功耗狀態處理應滿足以下要求:a)主方不僅控制本地接口進入U2低功耗狀態,還支持邊帶控制通道或發送LPWFlit控制從方接口進入U2低功耗狀態。當本端從U0低功耗切換到U2低功耗狀態時,由于無法發送LPWFlit,在這種場景下,只能通過邊帶通道控制對端進入U2低功耗狀態。b)當U2從低功耗狀態喚醒時,支持通過邊帶通道喚醒對端芯粒。c)主方和從方都支持從U2低功耗狀態喚醒,并支持以下喚醒方法:1)應用服務模塊根據業務流控對接接口退出U2低功耗狀態。2)數據鏈路層接收應用程序的服務傳輸請求。3)邊帶通道從對端接收喚醒事件。d)進入U2低功耗狀態后,在退出U2低功耗狀態之前,至少保持可配置的延遲。e)延遲:實現時應盡量減少進入和退出低功耗的延遲,建議滿足表10中的延時要求。延時項延時要求(us)最小典型最大進入延時0.05~0.1- 0.1~5--2~16--5退出延時0.05~0.1--0.1~5--2~16- 本規范描述了U2低功耗進入流程,只有主方才能啟動低功耗狀態,進入低功耗的總體控制流見圖12。GB/TXXXXX.3—XXXX圖12低功耗進入流程每個步驟的過程如下:1)主芯粒接收應用層下發的低功耗進入命令,發起低功耗進入過程。2)主芯粒反壓應用程序,并通過LPWFlit或邊帶命令發送進入低功耗請求。3)從芯粒接收低功耗請求信息,如果它支持進入低功耗狀態,則接受該低功耗請求,并反壓應用程序接口,不再處理新的業務數據。如果從芯粒不支持進入低功耗狀態(有新業務正在處理或其他原因),則拒絕該低功耗請求,并繼續處理數據業務。4)從芯粒通過LPWFlit或邊帶命令發送低功耗接受響應或低功耗拒絕響應。5)主芯粒收到低功耗接受響應后,表示低功耗握手成功,完成低功耗交互過程。如果超時沒有收到任何低功耗響應,則再次發送低功耗請求。超時時間應大于互聯接口的雙向傳輸時延,超時時間在實施過程中可配置。如果接收到低功耗拒絕響應,表示低功耗握手失敗,則結束本次低功耗握手,并上報上層業務模塊進入低功耗失敗。6)當低功耗握手成功后,主芯粒通過邊帶通道發送切換同步指示(SBC_SYNC_IND),從芯粒通過接收該信號完成切換時間的同步。7)主芯粒和從芯粒進入低功耗模式,完成整個低功耗進入過程。本規范描述了U2低功耗退出流程,主芯粒和從芯粒都可以啟動退出低功耗的過程。以從芯粒發起退出低功耗流程為例,退出低功耗的總體控制流程如圖13所示。GB/TXXXXX.3—XXXX圖13低功耗退出流程每個步驟的過程如下:1)當從芯粒收到應用程序發出的低功耗退出命令,或者應用程序有新的業務數據等待發送時,它將啟動退出低功耗進程。2)從芯粒通過邊帶通道發送U2低功耗退出請求,通知主芯粒退出低功耗。邊帶通路命令參見“第4部分:物理層技術要求”章節“7.3邊帶通路報文格式”中定義。3)主芯粒和從芯粒控制本地終端退出低功耗狀態,切換完成后,通過邊帶通道相互發送退出低功耗完成指示,完成低功耗退出過程。退出低功耗后會重新對鏈路進行訓練,確保退出后鏈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4)主芯粒和從芯粒都退出低功耗模式后,恢復正常工作模式。6.8.2帶寬模式數據鏈路層通過綁定多個物理層通道來實現大帶寬數據傳輸。根據應用場景的要求,本協議支持三種帶寬模式:全模式、半模式和四分之一模式。a)全模式:支持N個物理層通道;b)半模式:支持N/2物理層通道;c)四分之一模式:支持N/4物理層通道。當工作在半模式或四分之一模式時,未使用的物理層Lane可以工作U2低功耗狀態,從而降低接口的總功耗。當模式切換時,通過CPIF接口與物理層交互,完成物理層Lane的U2低功耗狀態的進入和退出。本規范可選支持帶寬動態切換功能。只有主芯粒可以發起帶寬切換請求,并且只支持U0(正常)模式下的帶寬切換。帶寬切換的總體控制流見圖14。GB/TXXXXX.3—XXXX每個步驟的過程如下:1)主芯粒從應用層接收帶寬切換命令,并發起帶寬切換過程。2)主芯粒通過LPWFlit或邊帶命令發送切換請求,當使用LPWFlit發送時,正在發送LPWFlit時停止發送業務報文,LPWFlit發送完成后可繼續正常發送業務報文。當使用邊帶通路發送時,不影響正常業務報文的發送。3)從芯粒接收帶寬切換請求信息。4)從芯粒根據工作狀態決定接受或拒絕帶寬切換請求。當從芯粒接受帶寬切換需求時,通過LPWFlit或邊帶命令發送帶寬切換接受響應,當從芯粒拒絕帶寬切換需求時,通過LPWFlit或邊帶通路發送帶寬切換拒絕響應。當使用LPWFlit發送時,正在發送LPWFlit時停止發送業務報文,LPWFlit發送完成后可繼續正常發送業務報文。當使用邊帶通路發送時,不影響正常業務報文的發送。5)主芯粒收到帶寬切換接受響應后,完成帶寬模式切換的交互過程。如果超時或接收錯誤,則再次發送帶寬切換請求。超時時間應大于互聯接口的雙向傳輸時延,超時時間應在實施過程中可配置。如果接收到帶寬切換拒絕響應,則結束本次帶寬切換流程,并向上層業務模塊上報帶寬切換錯誤信息。6)主芯粒通過邊帶通道發送帶寬切換同步指示,停止發送新的業務數據,并開始發送NULLFlit。從芯粒通過邊帶通道接收倒換同步指示,停止發送新的業務數據,并開始發送NULLFlit。GB/TXXXXX.3—XXXX7)主芯粒和從芯粒至少等待最后一個Flit的傳輸時間,以避免最后一個Flit被丟棄。在等待時間內正常接收數據,等待時間結束后,所有接收到的數據都將被丟棄(默認接收數據為NULLFlit)。8)主芯粒和從芯粒關閉發送隨路時鐘,帶寬切換后不使用的物理層Lane可以工作在U1或U2低功耗模式。帶寬切換的具體處理由實施方案決定。實現時應減少交互處理的延遲,并應確保處理完成后,在新的帶寬下可以正常發送和接收數據。9)主芯粒和從芯粒通過邊帶通道相互發送切換完成事件,完成整個帶寬切換過程。10)主芯粒和從芯粒打開發送隨路時鐘,在新的帶寬模式下進行數據發送和接收處理。7CPIF(ChipletPHYIn參見《芯粒互聯接口規范第4部分:物理層技術要求》章節“9.CPIF”部分。8PAIF(ProtocolAdapterInterface)8.1發送數據接口PAIF定義了數據鏈路層和協議層之間的接口。發送數據接口見表11。表11發送數據接口信號名稱屬性說明備注txdata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濟寧市十五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四次調研診斷考試數學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試卷及答案
- 江西省宜春實驗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太原五中2024-2025學年高三模擬卷(一)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雅安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第一輪復習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應用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吉林省長春九臺師范高中2025屆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魯迅中學2025屆高考模擬(三)英語試題含解析
- 江西省南昌五校2024-2025學年高三教學質量統測物理試題含解析
- 智能停車場租賃與智慧交通信息服務合同
- 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采薇》課件(完美)
- 幼兒園繪本故事:《十二生肖》 課件
- 新媒體運營知識考核試題與答案
- 馬家河金礦選礦試驗報告
- “新時代好少年”推薦表
- 園林綠化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完整版)
- 規章制度文件評審表
- 草坪學實習報告模板-Copy
- 事業單位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
- 住宅樓消防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DOC39頁)
- 歐科變頻器說明書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