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全一冊)_第1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全一冊)_第2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全一冊)_第3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全一冊)_第4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全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編排了《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

中》3首古詩和《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3篇課文,多角度展現了大自然中

生靈的可愛與美麗。《古詩三首》呈現的是古代詩人眼中美麗的春夏景象;《燕子》

一文簡筆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飛行、休憩的姿態,展現了燕子的活潑可愛;《荷

花》一文細膩地描寫了荷花的姿態,把一池荷花描繪成大幅活的畫”:《昆蟲

備忘錄》則描寫了有趣的小昆蟲,將昆蟲寫得情趣盎然。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苗,2借助注釋和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再百.

二聲》說說每首詩描繪的景象。

邊送邊想象國面《燕子》。邊讀邊想象國而.該出對蠢子的喜受之情3

體會優美生動的;;二;…而爸£;工泮爰至…二二03

語句《荷花》”的昌”

《昆蟲備忘錄》”結合插圖.想象畫面.說出最感興鯉的內容

內容教學目標

1.會認32個生字,讀準4個多音字,會寫37個字,正確讀

古詩三首2

寫30個詞語。

燕子2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和指定的課文

段落。默寫《絕句》。

荷花23.能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4.能積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詞語,找出優美生動的語句并

昆蟲備忘錄1摘抄下來。

5.能仿照課文中的片段,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1.能向同學推薦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說清楚好玩之處和可以

口語交際1開展的活動。

2.在討論交流時,能耐心聽另1人把話講完,盡量不打斷別人。

1.觀察一種植物,做簡單的記錄卡。

習作22.能借助記錄卡,寫清楚植物的樣子、顏色等,并寫出自己

的感受。

1.能體會語句的優美生動。

2.能運用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認識“援、擲”等9個生字。

識記“救援、投擲”等9個詞語。

語文園地2

3.能辨析近義詞,并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選擇運用。

4.能仿照例句,寫出一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

5.朗讀、背誦《憶江南》,大致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2燕子

A教學目標

1.會認“湊、伶、俐”等10個生字,讀準“散、桿”2個多音字,會寫“湊、

拂”等13個字,正確讀寫“烏黑、活潑”等15個詞語。

2.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第1?3自

然段。

3.積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詞語,找出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并摘抄下來。

A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并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背誦第1?3自然

段。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湊、伶、俐、翼、漾、倦、纖、痕”9個字都是形聲字,可借助形

聲字的構字規律指導識記。重點指導“翼、痕、纖”的讀音,“纖細”的“纖”

字讀xiano

寫字:重點指導書寫“湊、偶、倦、痕”4人字。“湊”的末筆是點;“偶”

的最后三筆是豎、提、點;“倦”的右上部分只有兩橫,右下部分是“乜”;“痕”

的里面是“艮

2.朗讀教學

本課語言生動優美,教學時,可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反

復朗讀,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讀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可以采用示范朗讀、音

樂渲染等方式,引導學生讀好課文。

3.語言運用

“剪刀似的尾巴、曠亮無比的天空”等具有鮮明的畫面感的詞語,教學時可

引導學生隨文理解其意思,用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讀一讀這些優美生動

的詞語和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再到文中找一找這類詞語,如“輕快有力的翅膀、

波光粼粼的湖面”等。然后引導學生拓展說出兒個本課之外的類似的詞語。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3荷花

A教學目標

1.會認“蓬、脹”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會寫“瓣、蓬”等11

個字,正確讀寫“荷花、清香”等1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好“花瓣兒、花骨朵兒”等兒化詞和“蓮蓬、衣

裳”等輕聲詞。背誦第2?4自然段。

3.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畫二

4.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A教學重難點

1.邊讀課文邊想象畫而,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體會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

活的畫二

2.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A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5個生字都是形聲字,要充分利用形聲字的特點引導

學生識記字形,并在教學過程中隨文指導學習。“蓬、脹”是后鼻音。

寫字: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包含上下、左右、左中右和獨體4種結構,可以引

導學生先根據字形結構歸類,再按照不同類字體結構的書寫規律書寫練習。

2.朗讀教學

本課語言優美,可以通過朗讀示范、情境描述、音樂渲染等方式,引導學生

置身其中展開想象,進一步體驗想象的樂趣。最后,指導學生把感受用朗讀的方

式表現出來,以體驗促朗讀,以朗讀促體驗。

3.語言運用

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荷花不同樣子的句子,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教

學時可以從兩個方面突破難點:一是提前讓學生仔細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

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二是引導學生先找出作者描寫了哪三種形狀的荷花,再

引導學生發現這幾個句子在表達上的特點,按照“有的……有的……有的……”

的句式,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4*昆蟲備忘錄

A教學目標

1.會認“錄、凡”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螞二

2.默讀課文,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3.激發對昆蟲的探究欲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A教學重難點

默讀課文,說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

A教學策略

1.識記生字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10個,可以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指導學習。“距、綢、

膜、斑”可以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字形,字義可以用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

等方法理解。多音字“螞”,在本課讀“md”,組詞“螞蚱”。

2.朗讀教學

課文語言生動有趣,可引導學生邊朗讀邊聯想昆蟲的樣子,關注擬聲詞和引

人發笑的句子,體會課文語言的牛動有趣。

3.語言運用

讓學生課后觀察一種昆蟲,注意觀察昆蟲的外形、活動、習性等,還可以通

過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的方式,加深對這種昆蟲的了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采取

表格或配有文字說明的圖片等方式,試著做一份自己的昆蟲備忘錄,為單元習作

“我的植物朋友”做適當鋪墊。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

習作:我的植物朋友

A教學目標

1.觀察一種植物,做簡單的記錄卡。

2.能借助記錄卡,寫清楚植物的樣子、顏色等,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3.感受植物朋友的美好,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A教學重難點

能借助記錄卡,寫清楚植物的樣子、顏色等,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A教學策略

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選擇身邊的一種植物留心觀察,并用記錄卡記錄觀察

所得。可以結合《荷花》的學習進行布置,也可以在教學本單元開始,結合本次

習作的要求布置。習作時,指導學生借助記錄卡完成習作。習作后,組織學生交

流,分享習作的樂趣

A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選擇一種植物朋友,細致觀察,獨立完成觀察記錄卡。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1.觀察一種植物,做簡單的記錄卡。

2.能借助記錄卡,寫清楚植物的樣子、顏色等,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A教學過程

板塊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開門見山,直接開課,板書習作題目。(板書:我的植物朋友)

2.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植物。

3.師總結:植物是大自然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很多的

植物呢!讓我們看看大屏幕,瞧瞧有哪些植物!課件出示植物圖片。(板書:花草

樹木)

口語交際:春游去哪兒玩

A教學目標

1.能向同學推薦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說清楚好玩之處利可以開展的活動。

2.在討論交流時,能耐心聽別人講完,盡量不打斷別人的話。

3.鼓勵學生樹立交際的自信心,敢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并且積極參與交

際。

A教學重難點

運用清晰、準確的語言向同學推薦春游值得去的地方,并介紹收集到的信息

資料,說清楚好玩之處和可以開展的活動。

A教學策略

本次口語交際,利用“春游去哪兒玩”這個話題,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在討

論中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能夠耐心聽,不打斷別人的話,培養學生

尊重他人、文明交際的習慣。

教材呈現了兩幅春游場所的情境圖,可以利用這兩幅情境圖的內容激發學生

的交際興趣。

A教學準備

1.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春游推薦卡。

A教學課時1課時

A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師:在這個單元里,詩人杜甫和蘇軾帶我們領略了美麗的春日風景,詩人筆

下的春天是美好的,不僅有“春風花草香”“竹外桃花三兩枝”的美景,還有燕

子、鴛鴦和水鴨等生機勃勃的小動物。塞冬已過,暖春悄悄地來了,脫掉厚厚的

棉衣,你想去哪兒春游?

2.板書口語交際話題。(春游去哪兒玩)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流的欲望,使學生興趣濃厚

地投入到口語交際的學習中。

板塊二明確要求,練中學“法”

1.明確交際任務與方法。

語文地

A教學目標

1.能體會語句的優美生動。

2.能運用偏旁歸類識字的方法認識“援、擲”等10個生字。識記“救援、

投擲”等9個詞語。

3.能辨析近義詞,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選擇運用。

4.能仿照例句,寫一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

5.朗讀、背誦《憶江南》,大致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教學重點

1.仿照例句,用習得的寫作方法,描寫小動物的外形特點。

2.能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詞句的意思,積累背誦詞。

A教學難點

感受八兒的心理變化,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

院教學策略

1.交流平臺

教學“交流平臺”可以依托本單元課文進行語句盤點,梳理本單元課文中優

美生動的語句。依托例句,從多個角度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朗讀課本中的3

個例句,交流自己的體會,然后閱讀泡泡中的提示,加深對這些語句的體會。

2.識字加油站

可以先讓學生自讀3組字詞,引導學生發現3組生字都是形聲字,借助形聲

字的特點自主識字。同時可以聯系生活、借助圖片或通過動作演示理解詞語。還

可以開展“串串燒”的游戲,讓學生寫出含有相同偏旁的字,然后互相交流,培

育學生獨立識記生字的能力。

3.詞句段運用

可以先讓學生讀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比較每組詞語的意思,體會每

組詞語之間細微的差別,再聯系具體語境選用詞語。教師可以創設新的語境,鞏

固練習;還可以拓展其他近義詞練習。

在仿寫小動物部分,先讀例句,讓學生交流例句寫出了小動物什么樣的外形

特點。再交流本單元描寫動物外形特點的精彩語句,引導學生進一步發現描寫動

物外形的寫法。最后讓學生回憶自己觀察的一種小動物的外形,抓住它的特點進

行仿寫。

第二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以“寓言故事”為主題,編排了4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

鐵罐》《鹿角和鹿腿》《池子與河流》。這4則寓言故事涵蓋古今中外,有中國古

代寓言、當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體有故事,也有詩歌。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廠二味傳兔信川,釋讀值板事.明白農夫披嘲笑的事因

讀富音故事.明,《常增和鐵魄》》了解故事主要情節,說出故事說明的道理。

白其中的道理|《鹿龜和鹿腿)》?了售鹿的心情變化,明白故事的寓意。

.《池子與河流》”了解池子與河浙的?運.明白其中的《

內容教學要點

守株待兔21.會認27個生字,讀準3個多音字,會寫33個字,正確讀

陶罐和鐵罐2寫29個詞語。

鹿角和鹿腿2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守株待兔》。

3.能借助注釋讀懂文言文。

4.能結合相關語句,體會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讀懂故事,

池子與河流1

明白道理。

5.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故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1.積極參與討論,能表明自己的觀點,并說清楚理由。

口語交際22.能一邊聽一邊思考,想想別人講的是否有道理。能尊重不

同的想法。

1.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展開想象。

習作2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3.能與同學分享習作,并能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對寓言的體會和認識。

2.能發現“源源不斷、無憂無慮”等詞語的特點,并能寫出

相同結構的詞語。

3.能仿照例句寫出帶有動作、神態描寫的提示語。

語文園地2

4.能按照正確的格式寫一個通知。

5.知道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的書寫要點,寫好“艷、靜”等

8個字。

6.積累“邯鄲學步、濫竽充數”等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6陶罐和鐵罐

A教學目標

1.會認“陶、罐”等11個生字,會寫“驕、傲”等12個字,正確讀寫“國

王、驕傲”等16個詞語。

2.結合課文相關詞句,了解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能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

處,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

4.能說出“閱讀鏈接”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的相似之處。

院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生的故事,了解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懂得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會全面地看待問題。

A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可以在初讀環節讓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字音,然

后把含有生字的詞語集中出示,結合故事中的兩個角色將生字進行分類學習。

寫字: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12個,從筆畫多少來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筆

畫較多的字,如“驕、傲、謙、虛、懦、弱、捧”,要寫得緊湊;另一類筆畫較

少,如“塵、代、價”,要寫得疏朗一些。

2.朗讀教學

本篇課文朗讀重點是通過對話體會人物的不同性格。對話的朗讀指導應注意

層次,可以先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圈畫出描寫陶罐、鐵罐神態的詞語,嘗試讀

出人物各自不同的語氣。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練讀對話,進一步體會兩個罐子

神態、語氣的不同。在充分練讀的基礎上,和小伙伴分角色朗讀。

院教學準備

L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7鹿角和鹿腿

>教學目標

1.會認“勻、皺”等6個生字,讀準“稱、禁、撒”3個多音字,會寫“鹿、

塘,,等12個字,正確讀寫“池塘、痛快”等1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鹿的心情變化。

3.能根據提示講故事。

4.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能對與故事有關的說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院教學重難點

了解寓言故事的內容,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體會故事

蘊含的道理。

〉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有9個,可以聯系生活經驗來理解。例如“皺、怨”,

可以通過擴詞,引導學生識記。3個多音字可以結合語境辨析字義,讀準字音。

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12個,要指導學生觀察字體結構,發現規律,分類學習。

2.朗讀教學

朗讀時可以抓住重點語句,特別是對鹿語言、神態、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

鹿的心情變化。在指導朗讀中,進一步把握故事的內容。

3.語言運用

利用課后第二題,幫助學生梳理故事內容。在教學時,讓學生借助關鍵詞,

簡要說說鹿獅口逃生的過程;再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引導學

生同桌互練,互相傾聽、評價、改進。

A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8*池子與河流

A教學目標

1.會認“滔、涯”等7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結合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看法。

A教學策略

1.識字教學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8個,可以在初讀課文后進行集中識記,讓學生說說自

己是怎么識記的,有什么好辦法。本課大部分要求會認的字是形聲字,可以提示

學生借助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展開學習。

2.朗讀教學

本課以人物對話為主,朗讀中應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采取多種形式朗讀

課文,在讀中把握池子與河流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詩意。

A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1課時

A教學過程

板塊一激趣導入,引入題目

1.談話激趣。

(1)同學們,你們見過池子和河流嗎?你們喜歡池子還是河流?

(2)寓言有很多表達形式,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也是寓言的表達形式之

一。有一個池子和一條河流是鄰居,她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

進這則寓言故事吧!(板書課文題目:池子與河流)

2.了解作者。

習作:看圖畫,寫一寫

A教學目標

1.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展開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3.能與同學分享習作,并能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

A教學重難點

仔細觀察畫面,合理想象,把畫面寫具體。

A教學策略

1.觀察畫面

本次習作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找到觀察的重點,聯系生活,把圖畫的意

思寫清楚,并且了解看圖習作的基本要素一誰?在干什么?動作怎樣?在說什

么?首先,在習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中的事物,知道圖畫中的人物在

哪里做什么;其次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怎樣”進行描寫,能夠聯系生活推

測出人物“可能說了哪些話”,“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2.表達想法

習作中,提示學生除了把自己看到的寫下來,還要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

想一想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這兩個方面都要寫清楚,幫助學生把定格的畫面變

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3.互相評議

寫完后,與同學分享習作,互相評議習作,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評價

的要點:一是要看圖畫的內容是否介紹清楚,二是要看有沒有錯別字。

A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展開想象。

2.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口語交際:該不該實行班干部輪流制

A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欲望,積極參加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說清楚理由。

2.一邊聽一邊思考,想想別人講的是否有道理。尊重不同的想法。

A教學重難點

積極參加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說清楚理由,尊重不同的想法。

A教學策略

1.調查實踐

本次教學可根據班上實際情況,與本學期的班干部推選活動結合起來進行,

靈活安排時間,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實踐,完成有實際意義

的交際任務,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使教材更

好地為教學服務。

2.指導方法

為了使理由說得清楚、明白,有說服力,可以列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班上的

具體事例作為支撐。先表明觀點,再列舉事例。

3.討論交流

在說清楚理由之后,可引導學生圍繞“該不該”“為什么”這兩個核心問題

組織討論交流。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A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境:課件出示劉杰浩所在的三(2)班的班干部輪流制表。

課件出示:

上半學期班干部下半學期班干部

班長:李偉班長:陳佳

學習委員:劉曉敏學習委員:馬曉藝

快樂讀書吧:小故事大道理

院教學目標

1.能產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興趣,學習讀寓言

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閱讀這3本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內容。

2.能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并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3.能感受閱讀寓言故事的快樂,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的成果。

院教學重難點

自主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

事中的道理,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C

〉教學策略

1.聯系本單元學習寓言的方法進行閱讀。

2.遷移在前面課文中習得的閱讀策略:猜想、提問、寫批注。

3.利用“小貼士”的功能,指導閱讀寓言的方法。

4.“快樂讀書吧”安排的讀書活動,教師要加強指導。讀前指導學生做好閱

讀計劃,明確閱讀要求。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做好指導和督促。學生閱讀后,組

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把閱讀活動引向深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A教學準備

教師: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各一本,多媒體課件。

學生:一本自己已有的寓言故事書。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L能產生閱讀中國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興趣,學習讀寓言

故事的基本方法,并自主閱讀寓言作品,了解故事內容。

2.能體會故事中的道理,并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

>教學過程

語文園地

〉教學目標

1.能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梳理、總結對寓言的體會和認識。

2.能發現“源源不斷、無憂無慮”等詞語的特點,并能寫出相同結構的詞語。

3.能仿照例句寫出帶有動作、神態描寫的提示語。

4.能按照正確的格式寫一個通知。

5.知道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的書寫要點,寫好“艷、靜”等8個字。

6.積累“邯鄲學步、濫竽充數”等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院教學重難點

埋解寓言故事蘊含的道埋。能正確書寫通知。

院教學策略

1.交流平臺

引導學生交流對寓言這一文體的初步認識,可回顧自己學過、讀過的寓言故

事,并用自己的語言簡單復述,結合生活經驗說明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2.詞句段運用

這一部分安排了三項內容,可引導學生先觀察并思考兩組詞語在結構上1勺特

點,然后照樣子寫出類似的詞語;可通過讀例句,體會人物說話時描寫神態、動

作的語句的作用;先讀范例,了解通知的格式,明確正文的關鍵信息,根據題目

要求選擇一種情況寫一寫,完成后師生共同評議。

3.書寫提示

可先讓學生讀一讀提示語,了解橫畫或豎畫較多的字的書寫要點,教師結合

示例進行范寫提醒,學生自主練習,最后同學互評。

4.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安排了9個來源于古代寓言的成語,在學習前可讓學生查聞資

料,閱讀相關寓言故事。學生在理解中反復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10紙的發明

A教學目標

1.會認“存、普”等9個生字,讀準“累、切”等4個多音字,會寫“世、

界”等13個字,會寫“造紙術、世界”等16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根據要求和提示,提取關鍵信息,說清楚紙的發明過程。

4.能解釋蔡倫改進的造紙術能夠傳承卜.來的原因,感受中國造紙術對人類社

會進步的促進作用。

A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要求和提示,提取關鍵信息,說清楚紙的發明過程。

院教學策略

1.理解關鍵詞語

理解詞語可以分兩步進行。首先讓學生在預習課文時,通過查字典或詞典自

主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引導學生養成借助工具書理解難懂字詞的良好習

慣。接著再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將詞語1勺理

解融于課文的學習之中,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提取關鍵信息,充分了解造紙

術的發展歷程,感受紙的發明的重要意義及價值。

2.關注積累表達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

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這一自然段是圍繞著某一句話寫的,找到這句話就能概括這

一段的內容。

A教學準備

L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收集造紙術的相關資料-。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1.認識“存、普”等9個生字,讀準“累、切、便、鮮”4個多音字,會寫

“世、界、偉、錄、保、存”6個字,正確讀寫“造紙術、世界”等16個詞語。

11趙州橋

院教學目標

1.會認“縣、拱”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爪”,會寫“趙、省”等13

個字,重點指導書寫“省、匠、史、慧”4個字。正確讀寫“趙州橋、石匠”等

M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埋解第3自然段是通過列舉橋欄上雕刻著的圖案把''橋的美觀”寫清楚的,

并正確抄寫這一自然段。

4.能用給定的詞語向別人介紹趙州橋,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5.了解課文典型的構段方式,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認

識過渡句。

A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典型的構段方式,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認識

過渡句。

〉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

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前后鼻音的字和翹舌音的字比較多,教學時要注意正

音。“爪”的甲骨文形以一只手,其造字本義是用手抓住,它是一個多音字,教

師可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聯系己經學過的字和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自主識

字。本課可重點指導“省、匠、史、慧”4個字的書寫。

2.理解運用

“趙州橋非常雄偉。”這是一個總起句,課文接著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

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它們都是圍繞“雄偉”這個詞展開的具體描寫。教

學時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了解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清楚的方法。”這座橋不但堅

固,而且美觀。”這句話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體會并交流

這樣寫的好處。

3.積累表達

本課詞語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是學生很熟悉的,可以自行識字練寫的,如

“中間、河面、流水、而且、水花”等;還有一類是需要教師稍加引導的,如“石

匠、橋洞、雙龍戲珠”等,這類詞語需要根據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導。讓學

生運用文中重點詞語,以導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紹趙州橋。

院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12*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A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讀準“乘、籠”3個多音字。

2.能從第2?4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然段,說出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

一段話寫清楚的。

3.能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圖畫向

別人介紹《清明上河圖》。

〉教學重難點

1.能從第2?4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然段,說出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

一段話寫清楚的。

2.能說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名揚中外的原因。

A教學策略

1.默讀課文

三年級的學生要逐步提高默讀速度,做到一邊讀一邊想,帶著問題去默讀。

教師教學時要指導學生在默讀課文時,帶著問題默讀,在默讀中明白《清明上河

圖》名揚中外的原因。另外,要讓學生學會根據文字想象畫面。這是一篇如實描

述民俗畫的文章,文中還有兩幅插圖。要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以讀促理解。

2.關注表達

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學習第2自然段時,引導

學生從具體的詞句中學習,如課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了形態各

異的人,從中感悟課文是如何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引導學生在熟讀

課文、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

院教學準備

L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1課時

院教學過程

第三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編了4篇課文,分別是《古詩三首》《紙

的發明》《趙州橋》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這些課文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古詩三首》描繪了春節、清明節和重陽節里人們過節時的

情景,表現了中華傳統節日的民間風俗;《紙的發明》介紹了紙的發明過程,說

明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趙州

橋》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具體描繪了《清明上河圖》中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街市,

再現了古都的風貌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內容教學目標

古詩三首31.會認33個生字,讀準7個多音字,會寫37個字,會寫31

紙的發明2個詞語。

趙州橋22.能背誦、默寫古詩。抄寫指定課文段落。

3.能根據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對有關的現象或成

一幅名揚中因做出解釋。

1

外的畫4.了解課文相關段落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

的。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節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

節日的相關風俗。

2.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

綜合性學習3

的過程。

3.以適當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4.能對其他小組的展示活動做出評價,提出改進建議。

1.能回顧、梳理“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具體方

法。

2.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識字的途徑及成果,認識“稅、

檔”等7個生字。

語文園地2

3.能按活動的步驟,介紹某一子工活動的過程。

4.能說出有關自然段的段式掙點,并模仿寫一段話。

5.了解、積累“文房四寶”等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四字

詞語。

綜合性學習:中華傳統節日

?教學目標

1.能小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紹我國傳統節日的資料,并記錄這些

節日的相關風俗。

2.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的過程。

3.以適當的方式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

4.能對其他小組的展示活動做出評價,提出改進建議。

A教學重難點

能就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傳統節日寫一篇習作,寫清楚過節的過程。

A教學策略

1.以任務為驅動,引導學生全面了解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要求

綜合性學習貫穿單元學習的全過程,教師應在單元教學之初,以任務為驅動,

激發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與

要求,以便學生有序安排自主學習活動。

2.以生活為基礎,初探中華傳統節日

教師可引導學生看插圖、泡泡框和表格,打開思路,通過充分的交流,讓學

習走進學生的生活,實現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和溝通,知道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收

集傳統節日的相關資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記錄收集到的資料,從而為開展課外的

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做好準備。

3.針對問題及時干預,加強過程性的指導和評價

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開展課外實踐,可以設計活動評價標準,讓學生對照

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可以把學生己經收集到的資料張貼在班級學習園地中,提醒

還沒有收集資料的學生趕快行動。

A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3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L學生了解中華傳統節日的由來及習俗,展示活動成果。

語文園地

A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回憶《趙州橋》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兩篇課文重點部分的學

習過程,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單元語文

要素的認識。

2.學會觀察,在E常生活中多識字,掌握生字新詞,提升語文素養。

3.仿照課文內的句子或段落寫句子,了解認識先總說后分說的段式,并在口

語交流中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讀、寫、練的方式,讓學生在學中積累,在

積累中鍛煉。

4.了解和背誦“日積月累”中的知識,積累文化常識,增強審美情趣,激發

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一段話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

2.仿照本組課文內的句子或段落寫句子,了解認識先總說后分說的段式,并

在口語交流中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

A教學策略

1.交流平臺

在教學“交流平臺”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呈現例文,讓學生找出例文中的總

起句,了解一段話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清楚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

由淺到深,由課內到課外,遷移運用;由說到寫,層層深入,將寫作方法的訓練

落到實處。

2.識字加油站

指導學生認識“稅、檔、咖”等7個生字,重點關注“稅、檔、閱”的讀音。

引導學生交流,說說如何能又快又好地記住這些生字。同時讓學生了解課本上這

些場所的名稱,讓學生說說這些場所是做什么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場所的了

解情況,用簡明的語言對學生不熟悉的場所做一些介紹;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通

過查找資料、詢問家人等途徑做進?步了解,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習慣。

3.詞句段運用

“詞句段運用”指向實踐運用:第一題教會我們如何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書寫手

工活動過程;第二題在表達上運用了排比的句式,詳細地寫清楚了一個主體。教

學時,可以先呈現示范語段,引導學生發第四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主題,安排了《花鐘》《蜜蜂》《小蝦》3篇

課文。《花鐘》的作者通過觀察,發現了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蜜蜂》

的作者通過觀察與實驗,證實了蜜蜂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小蝦》的作者通過

長期觀察,了解了小蝦的生活習性。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廣《花仲〉”通過斯讀課文.學習借勵關俄語旬概括一盤話的

大意的方法?

子助衣耳《*擇>”用紙也點詞句的方法.理清法專爾的實驗步我。

括一枚玷的大總、.........-..........-.................................................

《小壞》a運用借助關鍵語句找括一段話的大意的方法了解

課文的主國內軍.并鞏固運用。

內容教學要點

1.會認25個生字,會寫24個字,正確讀寫30個詞語。

花鐘2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段落。

3.默讀課文,能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讀懂課文

蜜蜂2

內容,感受觀察和發現帶來的樂趣。

14.能體會并積累課文中描寫得生動、準確的詞句,能借鑒課

小蝦

文的寫法仿寫句子。

1.能借助圖表記錄自己做過的一項小實驗的主要信息,能按

順序將實驗:過程寫清楚。

習作2

2.能根據要求與同學互評習作,并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

的習作。

1.能借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把握關鍵語句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句,寫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語文園地2

3.學習“對調”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并嘗試運用修改

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C

4.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

14蜜蜂

A教學目標

1.會認“概、阻”等9個生字,會寫“蜜、蜂”等12個字,正確讀寫“蜜

蜂、辨認”等15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梳理并按順序概括實驗過程,感受法布爾嚴謹、求實的科學

態度。

3.運用多種方式,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

A教學重難點

能梳理并按順序概括實驗過程,品味課文語言表達的準確。

院教學策略

1.字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識字解詞的能力。本課需要埋解的詞語看“實驗、

推測”等,這些詞語之間有一定的聯系,可以采用組塊教學的方法,宜放手讓學

生自主學習。

2.細品詞句,引導學生體會表達的準確性。文章里有“聽說、左右、好像、

大概”等詞語?,表明這是作者的猜測、推斷,不一定完全準確。在描述實驗過程

時,作者用上這類詞語表達,看似模糊,實則準確。引導學生關注這類詞語時,

可以在原文中去掉這些詞后對比讀一讀,再來體會句子表達的準確性,從中體會

作者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3.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寫清實驗步驟。指導學生默讀,盡量做到不出聲,不

指讀。在默讀中,邊讀邊思考,圈畫批注,試著提出問題。學習文章時,理清實

驗步驟,說清楚,說連貫,用簡潔的語言寫下實驗步驟及結論。

A教學準備

L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搜集蜜蜂的相關資料;查閱法布爾的相關資料。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概、阻”等9個生字,會寫“蜜、蜂”等12個字,正確讀寫“蜜

蜂、辨認”等15個詞語。

15*小蝦

院教學目標

1.會認“隙、掀”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稍”。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運用已學的方法說出第3自然段的大

意。

3.能摘抄文中描寫細致生動的語句。

院教學重難點

學習用關鍵語句概括段落大意,品味文中描寫細致生動的語句。

〉教學策略

1.抓詞抓句,理解感悟

“課堂是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過程”,為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在教

學中圍繞三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在

表現小蝦“脾氣不好”時,作者使用“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等詞語,

突出小蝦的可愛,表達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2.借關鍵句,概括段意

“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可以先讓學生默

讀,思考第3自然段中哪句話能概括本段的大意,作者圍繞這句話寫了些什么。

通過訓練,提高學生市關鍵語句的認識。

A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完成《狀元大課堂?好學案》對應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查閱小蝦相關知識。

A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初讀課文,略知大意

1.讀語導入新課:駝背老公公,胡須翹松松,爬到鍋臺中,全身紅彤彤。(猜

一動物的名字)

2.學生猜謎底。教師板書課文題目,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3.在作家菁莽的眼里,小蝦是一種可愛有趣的小動物。課文中都寫了些什么

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借助注音讀準生字,讀通課文,長句子多讀幾遍。

4.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詞語)

習作:我做了一項小實驗

院教學目標

1.能借助圖表記錄自己做過的一項小實驗,能按順序將實驗過程寫清楚。

2.能根據要求與同學互評習作,并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難點

結合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觀察事物,能受順序把實驗的過程寫清楚C

〉教學策略

1.依托課文,增強學生感性認識

本單元《花鐘》《蜜蜂》《小蝦》這3篇課文,啟發學生留心觀察事物,并對

把事物變化的過程寫清楚有了感性的認識。尤其是《蜜蜂》這篇課文,從表達的

順序及表達的方法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2.利用圖表,引導學生完整表達

教材里面設計了一個圖表,涵蓋“實驗名稱”“實驗準備”“實驗過程”“實

驗結果”,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提示學生將實驗的全過程清楚地描述出來。

3.理清邏輯,幫助學生有序表達

在指導學生寫作的時候,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表示邏輯順序

的詞,把實驗的過程按先后順序寫清楚,既做到言之有物,又達到言之有序的效

果。

A教學準備

牙簽、水盆、清水、肥皂、方糖和多媒體課件。

A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嘗試借助圖表把實驗的過程說清楚并完整記錄下來。

2.學會運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樣的句式,有序地表達。

院教學過程

板塊一仔細觀察,有序表達

語文地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了解關鍵語句的作用,能用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2.詞句段運用,學會觀察時主動思考、提出問題,并及時記錄;認識并會使

用表示對調、移動的修改符號,嘗試用修改符號修改語段和習作。

3.積累古詩《滁州西澗》,感受詩中描寫的美好景色。

A教學重難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了解古詩《滁州西澗》的意思,并背誦古詩。

2.學會邊觀察邊思考,并能仿照例句寫出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A教學策略

L借助例文,學會遷移

在教學“交流平臺”內容時,教師可以呈現例文,讓學生找關鍵語句,并訓

練學生借助關鍵語句概括自然段大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由易到難,

由課內到課外,遷移運用,由說到寫,層層深入,將本單元語文要素“借助關鍵

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的訓練落到實處。

2.發現規律,拓展升華

“詞句段運用”指向實踐運用。第一部分與單元語文要素“觀察事物的變化”

有關。教學時,可以先呈現示范語段,引導學生發現語言規律:每段話前面部分

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最后一句則是由此引發的思考,即提出問題。

然后引導學生回憶值得思考的生活現象,并提出問題。運用范例中習得的記錄方

法進行練筆。最后還不以布置作業讓學生觀察生活現象,深入思考并提出問題,

隨時記錄。第二部分通過比較、交流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表示對調和移動的修改符

號,并遷移運用到習作的修改中去。

A教學準備

一盆含羞草。

院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A課時目標

第五單元集體備課

本單元是習作單元,圍繞“大膽想象”這一主題,教材編排了2篇精讀課文

《宇宙的另一邊》《我變成了一棵樹》和2篇習作例文《一支鉛筆的夢想》《尾巴

它有一只貓》。《宇宙的另一邊》通過對宇宙另一邊的“我”、另一邊的生活與這

一邊的世界的想象對比,表現兒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變成了一棵樹》講述

了“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寫出了想象的有趣。

單元語文要素在課文中的梯度序列

生的二睇湍A4

JH命M

R本用xub

內容教學要點

宇宙的另一邊21.會認13個生字,會寫24個字,正確讀寫25個詞語。

我變成了一棵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膽、神奇。

2

樹3.能和同學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內容。

習作例文:一

1

支鉛筆的夢想

能借助習作例文進一步體會想象的神奇與豐富。

習作例文:尾

1

巴它有一只貓

1.大膽想象,寫一個想象故事。

奇妙的想象2

2.能欣賞同伴的習作,并提出修改建議。

17我變成了一棵樹

A教學目標

1.會認“癢、鱷”等7個生字,會寫“狀、狐”等12個字,正確讀寫“形

狀、狐貍”等15個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感受想象的神奇。

3.指導學生借助關鍵情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試著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4.能大膽想象自己會變成什么,變化后又發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

A教學重點

了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感受想象的神奇。

院教學策略

1.識字寫字

識字:借助形聲字構字規律識記“癢、鱷、零”;識記獨體字“丁”;利用字

形特點識記“腸”,月字旁說明與身體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