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含解析)_第1頁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含解析)_第2頁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含解析)_第3頁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含解析)_第4頁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中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輪復習專題訓練人類的聚居地-聚落一、選擇題1、有關聚落形態的敘述,正確的是()A.山谷地區聚落多呈條帶狀B.河流沿岸聚落多呈團塊狀C.平原地區聚落多呈放射狀D高原地區聚落多呈點狀2、下列條件不利于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是()A.自然資源豐富B地形崎嶇C.氣候溫和濕潤D交通便利3、人們提倡保護傳統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它們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B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規定C它們是革命傳統教育的極好場所D.它們美觀漂亮,是極好的旅游資源4、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B.南方地區人民可以隨時觀賞冰雕藝術C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D阿拉伯人往往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頭巾5、一般來說,聚落密集的地區()①經濟比較發達②交通比較發達③人口密度比較大④環境優美,空氣清新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讀某聚落形成與發展的演變過程圖,完成下面第6題。6、該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資源B.人口C.氣候D河流下圖是某地景觀圖。讀圖,完成第7~8題。7.據圖推測,該地區的地形最有可能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8.圖中聚落的分布形態主要受到()①地形的影響②氣候的影響③河流的影響④資源的影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讀下圖,完成第9~10題。9.圖為世界文化遺產歐洲水城()A.意大利的威尼斯B.意大利的羅馬C.中國的江南水鄉 D.英國倫敦10.影響水城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B.氣候 C.地形 D.宗教11、關于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敘述錯誤的是()A.寒冷地區,房屋墻體較厚B.河流交匯處,易形成聚落C.傳統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區聚落密集,數量眾多右圖是某游客旅游時拍攝的一張照片,據此完成第12~13題。12、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影響該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①地形②氣候③河流④交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該游客發現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護標志。你認為當地保護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A.它能適應當地的環境B.它能適應現在的社會發展C.它比現代建筑好看D.它記錄的信息有研究價值二、綜合題14、讀“云南省及周邊地區示意圖”和“某地民居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和云南接壤的國家乙是______,圖中湄公河在云南省境內稱______;(2)右圖是甲地傣族同胞居住的______,反映出當地氣候______的特點。(3)云南省西北部的山脈①是______(填名稱)。(4)湖泊②有“高原明珠”之稱,但其污染嚴重,保護該湖泊的措施有______。1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國A處人煙稀少是因為________。乙國B處人煙稀少是因為________。(2)從緯度位置看,兩國都被特殊緯線________穿過,兩國的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________,其分布原因敘述錯誤的是________。A、兩國人口稠密區氣候都適宜人居B、人口稠密區是兩國開發較早的區域C、兩國人口稠密區臨海,多良港,交通便利D、兩國人口稠密區地形都是平原,適宜人居。16、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1)圖中A、B、C三個聚落都是沿分布的,充分說明了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影響了A、B、C三個聚落的區位選擇。

(2)圖中A、B、C三個聚落中,處最有可能發展為城市,理由是17、讀北非民居、新疆民居圖以及部分地區圖,完成下列各題。(1)北非地區的氣候類型是氣候,新疆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類型是氣候,形成新疆主要自然環境特點的原因是。(2)民居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相適應,北非民居和新疆民居屋頂相同的特點是,相同的自然環境特點是,北非民居“厚墻”的主要作用是,影響北非和新疆鄉村聚落的因素是,兩地區人口分布(填“稠密”或“稀疏”)。(3)非洲北部大部分居民和新疆的維吾爾族居民信仰教。答案與解析一選擇題1.A解析:山地和丘陵地表崎嶇不平,聚落發展受地形影響,多呈點狀或條帶狀;平原地區聚落呈團塊狀;河流沿岸聚落多呈條帶狀。2.B解析:從地形條件來看,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勢平坦、起伏較小的地區。3.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聚落的發展與保護。人們提倡保護傳統聚落的主要原因是聚落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它們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能夠反映不同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情況。4.B解析: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便于拆遷,適應游牧的生活;我國的南方地區冬季氣溫多在0℃以上,不適宜做冰雕;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傳統民居,具有冬暖夏涼的優點;阿拉伯人身著白色長袍,頭戴頭巾是為了適應熱帶沙漠氣候,白色有利于反射陽光的照射。5.C解析:一般來說,聚落密集的地區,環境比較容易被破壞,環境質量相對較差。6.D解析:由于河流提供水源,人口聚集,形成聚落7.A解析:本組題主要考查陸地地形及聚落分布形態的影響因素。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