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_第1頁
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_第2頁
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_第3頁
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_第4頁
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DB3701/TXXXX—XXXX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工作規范體格檢查本文件規定了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體格檢查的管理和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婦幼保健院和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等開展中小學生常見病監測體格檢查。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1533標準對數視力表GB/T16133兒童青少年脊柱彎曲異常的篩查GB/T26343學生健康檢查技術規范WS/T456學齡兒童青少年營養不良篩查WS/T586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篩查WS/T6107歲~18歲兒童青少年血壓偏高篩查界值WS/T6127歲~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發育等級評價WS/T663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范YY0673眼科儀器驗光儀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管理要求4.1體格檢查機構4.1.1體格檢查機構包括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婦幼保健院和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具備符合4.2要求的專業人員。4.1.2體格檢查機構應組建體格檢查隊,設隊長1名,質量控制人員1名,滿足體格檢查工作的人員若干。4.1.3體格檢查隊應建立學生常見病監測體格檢查檔案,及時整理、保存相關資料并確保信息安全。4.1.4體格檢查使用的器材應經過計量檢定合格。4.2體格檢查人員2DB3701/TXXXX—XXXX體格檢查人員應為持有國家執業醫師、技師、護士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通過相關培訓,熟練掌握相關檢測要求和方法。體格檢查人員應相對固定,其中。——視力檢查人員不應少于1名持有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眼科醫師,及若干持有眼視光相關證書的技師或護士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齲齒檢查人員應為口腔專業人員。——身高、體重、血壓、月經和遺精檢查人員應為持有國家執業醫師或護士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脊柱檢查人員應為外科或骨科醫師,不應少于1名女醫師。4.3體格檢查場所4.3.1應設置2~3間獨立房間作為檢查場所。檢查場所應干凈、整潔、溫暖、保持安靜。4.3.2檢查場所面積大小及光照強度應滿足GB/T11533中關于視力表使用的檢查距離及照明要求。4.3.3檢查場所溫度、濕度應符合驗光儀對工作環境的要求。4.4體格檢查時間和頻率對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在同一時間段進行常見病監測體格檢查,頻率不少于每學年一次。5檢查項目及方法5.1視力5.1.1器材應使用符合GB/T11533規定的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進行遠視力檢查,應使用符合YY0673要求的驗光儀進行屈光檢測。5.1.2方法按照GB/T26343的規定方法進行裸眼遠視力和戴鏡遠視力檢查。在非睫狀肌麻痹條件下,使用臺式自動電腦驗光儀進行屈光檢測。每只眼測量3次,取平均值;如其中任意2次的球鏡度數測量值相差大于等于0.50D,則應進行額外的測量,再取平均值。對于調節能力特別強,多次檢測數值波動大者,應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上注明。檢查時發現的異常情況也應備注說明。5.1.3結果判定按照GB/T26343的規定進行裸眼遠視力的判定,裸眼遠視力小于5.0且非睫狀肌麻痹下電腦驗光等效球鏡度數小于-0.50D者判定為近視。5.1.4結果記錄按照5分記錄法,將受檢者的左、右眼裸眼遠視力、戴鏡遠視力,分別記入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缺失值記錄為9。屈光檢測結果保留2位小數。將結果打印出來后黏貼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同時將檢測結果記錄到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球鏡、柱鏡前應相應填寫“-”或“+”號。——如受檢者沒有散光,柱鏡填“0”。3DB3701/TXXXX—XXXX——缺失值記錄為999。5.1.5注意事項5.1.5.1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放置距離和高度應符合GB/T11533的規定,指示桿頭端不應太細,并應漆成黑色。5.1.5.2裸眼遠視力的邏輯參考范圍為0和3.3~5.6,對于超出此范圍的數據,應視為可疑數據進行核實。5.1.5.3夜戴角膜塑形鏡者不檢查裸眼遠視力,應詢問佩戴度數,并記錄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上相應位置,注意記錄“-”號,度數保留2位小數。單眼佩戴夜戴角膜塑形鏡者,未佩戴的眼睛佩戴度數記錄為0,遠視力記錄在裸眼遠視力處。5.1.5.4如受檢者因各種原因不能完成檢查,應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上注明原因。5.2齲齒5.2.1器材應使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包),頭燈或手電,有條件的宜使用便攜式牙科椅。5.2.2方法按照GB/T26343的規定進行檢查。5.2.3結果判定診斷標準如下。——無齲牙:牙齒無患齲跡象,也未曾因齲做過填充。——齲齒(齲患牙牙齒的窩溝或光滑面的病損有底部軟化、釉質有潛在的損害或壁部軟化。也包括牙齒上有暫時填充物(如氧化鋅)者。——已填充牙有齲患:有一個永久填充物的牙,又有一處或多處有齲,為已填充牙有齲。不需分辨原發齲或繼發齲。——已填充牙無齲(齲補):有一個或以上的永久填充物,且無原發齲或繼發齲。——齲失牙:未到替換年齡因齲失掉的乳牙,因齲脫落或拔除的恒牙。排除因外傷或生理性替換等非齲丟失。5.2.4結果記錄5.2.4.1將診斷結果按照乳牙、恒牙齲、失、補分別以d、D、m、M、f、F記入象限圖中對應的方格內。然后將匯總的齲、失、補牙數填入象限圖下方相應的方格內。5.2.4.2未萌出牙不做記錄。同一牙位如存在乳牙滯留,恒牙萌出情況,記錄恒牙,不記錄乳牙。4DB3701/TXXXX—XXXX圖1齲齒檢查象限圖及匯總記錄示例5.2.5注意事項5.2.5.1對已填充牙,注意其他牙面是否有新原發齲,充填體下是否有繼發齲。5.2.5.2齲齒檢查宜在光線明亮處進行。5.3身高5.3.1器材5.3.1.1應使用機械式身高計。5.3.1.2使用前應對機械身高計“0”點進行校對。用“標準鋼尺”放置在身高計底板上,檢驗身高計刻度,最小刻度不應大于0.1cm,每90cm誤差不應大于0.1cm。同時,應檢查立柱與底板、立柱與滑側板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零件有無松動等情況,并及時加以矯正。5.3.2方法按GB/T26343的規定進行身高的測量。5.3.3結果判定5.3.3.1按照WS/T612的規定進行身高發育等級的判定。5.3.3.2按照WS/T456的規定進行營養不良的判定。5.3.4結果記錄以厘米(cm)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填入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如受檢者身高不足100cm,首位應加0。5.3.5注意事項5.3.5.1檢查前,應提醒受檢者不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5.3.5.2檢查人員移動水平壓板時,應手握“手柄”,讀數完畢后,應將水平壓板推回到安全高度。5.3.5.3嚴格執行“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檢測要求。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松緊應適度,頭發蓬松者應壓實;妨礙檢查的發辮、發結應放開,飾物應取下。5DB3701/TXXXX—XXXX5.4體重5.4.1器材5.4.1.1應使用電子體重計或杠桿秤,不應使用彈簧式體重計。5.4.1.2杠桿秤使用前應檢驗其準確度和靈敏度。準確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1%,即每100kg誤差小于0.1kg。檢驗方法是以備用的10kg、20kg、30kg標準砝碼(或用等重的標定重物代替)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示讀數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靈敏度的檢驗方法是放置100g重的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如果刻度尺抬高了3mm,或游標向遠移動0.1kg而刻度尺仍維持水平位時,說明達到要求。5.4.2方法5.4.2.1按GB/T26343的規定進行體重的測量。5.4.2.2測量時要求受檢者站在體重計的中央,顯示屏數值穩定或杠桿平穩后,檢查人員讀數、記錄數值。5.4.3結果判定按照WS/T586、WS/T456的規定計算BMI值并進行超重、肥胖和消瘦的判定。5.4.4結果記錄以千克(kg)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1位填入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如受檢者體重不足100kg,首位應加0。5.4.5注意事項5.4.5.1使用杠桿秤前或移動杠桿秤后,均應進行校正。檢查人員每次讀數前都應核對砝碼重量。5.4.5.2檢查體重前,應提醒受檢者排空大小便,不大量喝水,不進行劇烈的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檢查體重時,應提醒受檢者盡量減少著裝,上、下體重計時,動作應輕緩。5.5脊柱5.5.1器材應使用診察床、脊柱側彎測量儀。5.5.2方法按GB/T16133的規定進行脊柱側彎和前后彎曲異常的檢查。5.5.3結果判定按照GB/T16133的規定對檢查結果進行判定。5.5.4結果記錄根據檢查結果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脊柱彎曲異常”部分圈選相應的結果。6DB3701/TXXXX—XXXX圖2脊柱彎曲異常結果記錄示例5.5.5注意事項脊柱檢查應男女分開,檢查場所應設置“男”“女”標識。檢查應由同性別檢查者執行,特殊情況下女性檢查者可以檢查男生。5.6血壓5.6.1器材應使用國際標準方案認證(ESH、BHS和AAMI)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5.6.2方法受檢者取坐位,右臂自然前伸,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測量血壓時,應相隔2min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如果收縮壓或舒張壓的2次讀數相差5mmHg以上,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5.6.3結果判定按照WS/T610的規定對檢查結果進行判定。5.6.4結果記錄以毫米汞柱(mmHg)為單位,將收縮壓和舒張壓讀數的平均值分別填入體格檢查表(附錄A)相應位置。示例:某受檢者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測量結果分別為98mmHg和66mmHg,正確的記錄應分別為098和066。5.6.5注意事項5.6.5.1應提醒受檢者檢查前1h內不進行劇烈的身體活動,檢查前靜坐15min,穩定情緒。5.6.5.2檢查時,應選擇合適尺寸袖帶,上衣袖不應緊壓上臂。5.6.5.3對血壓持續超出正常范圍者,應及時請現場醫師觀察,如需重測,應在休息15min后進行。5.7月經和遺精5.7.1方法女性檢查人員詢問9歲以上女生月經初潮項目,男性檢查人員詢問11歲以上男生首次遺精項目。7DB3701/TXXXX—XXXX5.7.2結果記錄月經和遺精情況如回答“是”,則詢問并填寫月經初潮和首次遺精年齡。5.7.3注意事項男女應分開詢問。6質量控制6.1初測數據核對質量控制人員回收體格檢查表(附錄A),現場核對數據準確性和書寫情況,對不符合規定的應及時向檢查人員提出。如發現缺、誤、疑數據,應令檢查人員當場補測、重測,字跡不清楚的應核對后重新記錄。6.2復測6.2.1可疑結果復測6.2.1.1逐項檢查各項數據。凡超出“復測參考表”(表1和表2)范圍的數據,若體格檢查表(附錄A)上未注明已重測核實或因病殘等所致,應視為可疑數據,進行復測(即由原檢查人員再檢測一次)。復測后,應在體格檢查表(附錄A)上注明“××項已復測”。表1身高、體重“復測參考表”6789表2血壓“復測參考表”678DB3701/TXXXX—XXXX896.2.1.2觀察受檢者,視其情況推測可疑數據。例如,受檢者身體瘦小而記錄體重數據偏大,或體貌提示有明顯的疾病征兆未注明者,應視為可疑;受檢者佩戴眼鏡而裸眼遠視力記錄為5.0以上,應視為可疑。對于可疑數據,應核實或復測。6.2.2隨機復測每天以隨機方式按5%的比例抽取復測對象進行形態(身高、體重)和視力(左右眼裸眼遠視力、戴鏡遠視力、球鏡和柱鏡度數)復測,以檢驗檢測誤差。視力復測對象不應包括佩戴角膜塑形鏡者。具體步驟見附錄B。7檢查結果反饋7.1檢查機構應將檢查結果及建議(健康指導建議,復查和轉診建議等)現場反饋給學生本人,并以書面的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反饋給家長。7.2檢查機構應在檢查結束后1周內將檢查結果反饋給學校,疾控機構總結轄區學生常見病監測(體格檢查)情況,提出建議形成報告上報衛生行政部門。9DB3701/TXXXX—XXXX(資料性)體格檢查表1.視力檢查結果請選擇戴鏡類型:□①框架眼鏡②隱形眼鏡③夜戴角膜塑形鏡,佩戴度數(右左)④不戴鏡遠視力檢查表電腦驗光單粘貼處裸眼遠視力戴鏡遠視力右眼左眼(請以5分記錄法記錄)填表人/醫生簽名:自動電腦驗光結果球鏡(S)柱鏡(散光C)軸位(散光方向A)右眼左眼(球鏡、柱鏡填寫請保留2位小數)其它需注明的特殊情況:填表人/醫生簽名:注:1.戴鏡遠視力指佩戴自己現有的眼鏡看到的視力水平。2.“電腦驗光”中,“球鏡”為近視或遠視度數,負值為近視,正值為遠視;“柱鏡”為散光度數;軸位為散光的方向,有散光度數才會有散光軸位。3.本次電腦驗光為非睫狀肌麻痹下驗光進行近視篩查,結果不具有診斷意義。2.齲齒檢查:□DB3701/TXXXX—XXXX5.脊柱彎曲:側彎:胸腰段□①無側彎腰段□①無側彎②左低右高③右低左高②II③III②左低右高③右低左高②II③III②左低右高③右低左高②II③III前后彎曲:□①無前后彎曲異常②平背③前凸異常④后凸異常6.血壓:收縮壓(毫米汞柱□□□7.是否來月經(僅女生填寫)①否②是首次月經年齡周歲是否遺精(僅男生填寫)①否②是首次遺精年齡周歲填表人/體檢人簽名:填表日期:年月__日DB3701/TXXXX—XXXX復測步驟B.1質控人員收回原檢查表格(原測表),同時發一張空白檢查表,填好編碼、性別等基本信息,并做出復測標記。B.2囑受檢者持復測表返回原檢查處,由原檢查人員按原來的檢測程序和方法將應復測指標(身高、體重、視力)重新檢測一遍。B.3檢測完畢后,將復測表與原測表對照。用原測表中身高和體重數據,減去復測表上的對應數據,差值即為兩次檢查誤差,填入表B.1檢測誤差表。對于視力檢查項目,檢測完畢后,分別計算原測和復測的等效球鏡度數(球鏡度數加上1/2柱鏡度數用原測表中左右眼裸眼遠視力、戴鏡遠視力和等效球鏡度數數據,減去復測表上的對應數據,差值即為兩次檢測誤差,填入表B.1檢測誤差表。B.4檢查當日,由檢查隊隊長和質控人員共同核對計算,無誤后,將3張表(原測、復測、檢測誤差表)釘在一起,簽名,隨同復測質控記錄表(表B.2和表B.3)一并歸入“復測表檔案”。同時,將原測表重抄一張作為體格檢查表,放回原處。DB3701/TXXXX—XXXX表B.1檢測誤差表3.本次電腦驗光為非睫狀肌麻痹下驗光進行近視DB3701/TXXXX—XXXX表B.2體格檢查(身高、體重)復測質控記錄表表B.3視力復測質控記錄表復測項次(A1B.5若復測后發現檢測誤差(指身高、體重和視力各指標的測試誤差)超出允許范圍(身高誤差超過0.5cm;體重誤差超過0.1kg;裸眼和戴鏡遠視力誤差超過±1行;等效球鏡度數誤差超過±0.50D),應及時與檢查人員研究,找出原因,及時改進,直至合乎要求后方可繼續檢測。B.6完成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