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專題四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一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學問點一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中共七屆二中全會(1)背景:隨著人民解放斗爭的成功發展,籌建新中國成為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一個重大而迫切的問題。(2)召開:1949年3月,河北平山縣西柏坡。(3)內容①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②工作中心:復原和發展生產。③基本政策:確定了全國成功后中共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④總任務:中國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2.新中國的成立(1)打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①確定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②通過文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心人民政府組織法》等。③確定國體: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主義的國家。④組成政府:選舉產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員會。(2)過程①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心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一樣決議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綱領。②會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隆重實行。(3)意義①中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成為真正具有獨立主權的國家。②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政權,是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國家政權。③為國家政治建設的逐步開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石。④中國歷史從今進入一個新紀元。新中國的成立學問點二開創政治建設新階段1.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條件: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為其奠定了法律基礎和組織基礎。(2)召開:1954年9月,在北京隆重實行。(3)成果: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①內容:確定了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根本政治制度;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確立了新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方向和途徑。②原則:體現了人民民主原則和社會主義原則。③性質: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④意義:開創了中國人民民主的全新階段。(4)意義:標記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來。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1)正式形成:1949年9月,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2)新的階段①1954年12月,人民政協其次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記著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②1956年,中共提出與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相互監督”的方針。(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職能轉變(2)人民代表大會制與西方議會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權力機關,有參政議政的權力,但無決策權。學問點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確立1.緣由(1)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2)為保證祖國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保證各民族的同等地位和共同發展。2.確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3.完善(1)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確認民族區域自治是新中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到1958年,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先后成立。(3)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4.意義(1)實現了少數民族自己當家做主的愿望。(2)保證了祖國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3)促進了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1.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標記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功結束。(×)2.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3.1954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4.在有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就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主題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創立及特點材料一:1954年9月15日開幕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共有1226名代表,包括了我國全部的民主階級和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農業勞動模范,軍隊的英雄人物,聞名的文學、藝術、科學、教化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各民族各階層的代表。材料二:我們這次會議具有宏大的歷史意義,這次會議是標記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建國以來的新成功和新發展的里程碑……——1954年毛澤東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講話請分析:(1)材料一說明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是怎樣構成的?反映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何特點?(2)材料二中的“里程碑”指什么?為什么被稱為“里程碑”?(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經濟基礎、活動原則分別是什么?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全國各黨派和社會各階層人士構成。特點:具有廣泛性和同等性。(2)“里程碑”:1954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緣由:1954年憲法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標記著我國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建立,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3)經濟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顒釉瓌t:民主集中制。要點1:中國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緣由提示:(1)從歷史上看西方民主共和制在中國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訓)。(2)從國家性質看人民民主專政確定了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從代表階級利益看廣闊人民的根本利益。(4)從經濟基礎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與公有制經濟基礎相適應的。要點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提示:(1)代表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廣泛的代表性。(2)全權性:人民代表大會在國家政權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權性。(3)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例1]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報》報道:當選的代表李長鳳老大娘笑著說話了,“舊社會婦女在街上說話都不行,哪有婦女的選舉權?!窈蟠蠹矣惺裁纯捶ǜ嬷?,我肯定給大家帶上去?!痹撔侣剤蟮勒f明當時()A.人民民主原則得到落實B.人民代表大會制建立C.政治協商制度覆蓋面廣D.民主政治建設法制化[解析]本題考查新中國的政治建設,旨在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得信息并調用學問解決問題的實力。依據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953年”以及“當選的代表”“舊社會婦女……哪有婦女的選舉權”等信息可以推斷出,當時中國人民民主原則得到落實,故本題選擇A項;1954年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B項不符合題意;C項在材料中沒有提及;D項中的“法制化”不符合題意。[答案]A主題二新中國建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設的成就材料一:原委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唯恐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相互監督?!珴蓶|《論十大關系》材料二:1957年3月25日,周恩來說:“中國假如實行聯邦制,就會在各民族間增加界墻,增加民族糾紛。因為我國很多少數民族同漢族長期共同聚居在一個地區,有些地區……漢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實行嚴格的單一民族的聯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們……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闭埛治觯?1)依據材料一,毛澤東是在什么狀況下提出“長期共存,相互監督”的?目的是什么?人民政協的職能發生了什么改變?(2)從材料二分析,我國考慮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緣由有哪些?答案:(1)狀況: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目的:調動各民主黨派的主動性,參政議政,建設社會主義。改變:由代行全國人大職權,變為統一戰線組織,主要職責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2)由我國各民族發展的歷史和國情所確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助力通關]要點: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會議的比較提示:[例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前,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子士,進入解放區,參與籌備新政協。據統計,從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支配隱私北上的民主子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參與了政協會議。中共的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A.團結民主子士共同籌建新中國B.復原民主黨派的各級組織C.貫徹“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D.協商制定第一個五年支配[解析]本題考查建國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設,意在考查學生對文字材料信息的解讀實力。題干材料表明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邀請各民主子士籌備新政協,所以符合題意的是A項;B項不符合題意,解除;C、D兩項不符合“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這一時間信息,解除。[答案]A1.1949年1月19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一封電報中邀請宋慶齡北上參與“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下列對“新的政治協商會議”的敘述正確的是(C)A.標記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B.確定了“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C.探討了國名、國旗、國徽等問題D.標記著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解析:題干中的“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應指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召開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這次會議充分探討了國名、國旗、國徽等問題,通過了《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了中心人民政府委員會。故選C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在1954年一屆人大確立的。“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是在1956年提出的。社會主義革命成功的標記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有學者評價:“它凝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子士的心血,又經過反復探討、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國各方面人士的一樣擁護?!睋送茢啵八笔侵?C)A.《雙十協定》 B.《論聯合政府》C.《共同綱領》 D.《論十大關系》解析:《雙十協定》是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論聯合政府》和《論十大關系》是毛澤東作的報告,都不符合題干材料中“中國共產黨人、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子士的心血”的限定,故A、B、D錯誤。選C。3.1954年12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指出:人民政協……其任務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接著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更廣泛地團結全國人民,并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群眾的看法和建議。這表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C)①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代行全國人大職權③是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政治協商機構④是不行或缺的國家權力機關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大職權,但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組織接著存在,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作用,解除②,①③正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是國家權力機關,是政治協商機構,解除④。答案為C。4.下圖是2024年兩會期間姚明步入人民大會堂參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情景。依據所學學問,姚明委員的職責有(B)①參政議政②政治協商③民主監督④投票表決憲法修正案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政協委員的職責有: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投票表決憲法修正案是人大代表的職責。應選B。5.“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是建國初期一幅名為《選好人辦好事》宣揚畫的宣揚語,它說出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一制度是(A)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B.政治協商制度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解析:我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叭嗣襁x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是人大制度的本質特征。6.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相比,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新特點是(C)A.規定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B.規定實行人民民主專政C.體現了社會主義原則D.規定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解析:1954年憲法的最大的特點是它是新中國的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體現出了社會主義的原則,主要是為即將確立(1956年)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服務;至于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專政、民族區域自治兩者都有體現,答案為C項。7.“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是(B)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指導思想B.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指導思想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指導思想D.“一國兩制”構想的指導思想解析:“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是在1956年提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節能環保型裝配式內裝施工合同書
- 美容儀器設備售后無憂服務協議
- 2025年中國真空配管部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4至2030年中國書法毛筆市場調查研究報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市場調研
- 2024年中國機場道面清縫/灌縫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吉林省四平市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
- 荔枝紅茶買賣合同協議
- 虛擬幣礦場合同協議
- 自來水公司合同協議
- 藥企合同補充協議范本
- 2024年山東省泰安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標準答案及解析)
- 2023年延邊大學工作人員招聘考試真題
- 節奏課程設計
- 投標擔保函樣式
- DL∕T 548-2012 電力系統通信站過電壓防護規程
- 物流合伙人合同協議書
- 鄭州市中原區第十九初級中學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帶答案】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德強學校2023-2024學年六年級(五四學制)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DL-T5153-2014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
- 冀人版科學六年級下冊全冊同步練習
-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DBJ-T 15-101-202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