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新科版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280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進入明代后,隨著雜劇藝術的日益衰落,南戲變得愈加繁盛,并形成了昆山、弋陽、余姚、海鹽等“四大聲腔”,流傳于各地,此即明代戲劇傳奇的興起。這種局面的出現,實質上反映出當時A.中國文化地域性濃厚B.思想解放風起云涌C.經濟中心的日趨南移D.市民階層日益壯大2、在法國大革命中淪為階下囚的國王路易十六讀完伏爾泰和盧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長嘆:“這兩個人毀了法國!”這說明了啟蒙思想A.對法國大革命起到了動員作用B.導致了法國的政教分離C.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徹底解放D.否定了法國的等級制度3、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發展最快的行業是A.棉紡織業B.化工業C.皮革業D.卷煙業4、納塞爾被譽為“中東雄獅”。如果要給他寫傳紀,下列史實中不能作為其生平事跡的是A.簽署“戴維營協議”B.領導建立埃及共和國C.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D.推動不結盟運動誕生5、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國思想理論界出現了關于中國社會性質問題和中國社會史問題的論戰。論戰圍繞“亞細亞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是否經過奴隸制社會、中國封建社會的性質及特征等問題進行。這一論戰表明()A.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B.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的傳播C.新文化運動的持續發酵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加深6、秦能實現統一的必要的社會基礎是A.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B.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民族、地域之間聯系加強C.長期戰亂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統一D.嬴政雄才大略,廣羅人才7、1906年8月25日,考察政治大臣戴鴻慈等呈遞《奏請改定全國官制以為立憲預備折》,指出科舉已停,取士及選官作何標準,“舉國茫然莫知所適,有志仕進者不知從何道以求進身之階,數年之后必多歧念”此不可不急為設法者也”。為此,應盡快“更定任用、升轉、懲戒、俸給、恩賞諸法及官吏體制”。材料表明當時()A.清政府引進西方文官考試制度B.廢除科舉導致社會矛盾尖銳C.清末官僚推動新式教育體制建立D.人才選拔錄取處于新舊交替狀態8、中國大地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處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使“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一“革命的火焰”A.促進了國共進一步合作B.實現了孫中山的革命目標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D.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________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10、夏朝的統治。
①中央:________是最高的統治者。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
②地方:除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實行________統治外;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間接統治。
11、城市:北宋東京和南宋臨安人口多時均超過百萬。元朝恢復臨安的舊稱________,它被外國旅行家譽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________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12、文化交流互鑒之路縱觀歷史;中國古代對外交流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
(1)將下列中國歷史事件與其歷史時期相對應(請填涂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位置上)。
①漢代____
②唐代____
③宋代____
④明代____
(2)唐宋的中外文化交流活躍;將下列選項填入表中相應空格并填涂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位置上)。
A.長安B.天文;歷算和佛教C.絲綢、紙張和瓷器。
D.泉州E.市舶司F.絲織品;茶葉和瓷器。
G.北庭都護府H.香料;珍寶和藥材。
。朝代。
唐朝。
宋朝。
起點。
①
⑤
管理機構。
②
⑥
中國輸出物品。
③
⑦
輸入中國物品。
④
⑧
13、國民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1)以國共兩黨合作為特征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轟轟烈烈、席卷全國的以“________”為目標的國民革命興起。
(2)1925年,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通過兩次東征消滅了________的勢力;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統一。
(3)1926年,國共兩黨合作北伐,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________,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4、明朝中后期,隨著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學術界稱之為“資本主義萌芽”。A.正確B.錯誤15、元朝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是運輸江南的糧食A.正確B.錯誤16、中國古代有這樣一類官員,他們充當皇帝的私人顧問,其權力來自與皇帝的私人關系。屬于這類官員的有秦御史大夫和明內閣大學士。A.正確B.錯誤17、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制度。A.正確B.錯誤18、1953年底,周恩來在訪問印度時,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在國際上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A.正確B.錯誤19、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國共合作破裂。A.正確B.錯誤20、克里斯提尼將地區部落改為血緣部落,并建立五百人議事會,實施陶片放逐法,進一步鏟除了貴族特權,使雅典民主政治正式確立起來。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20分)21、材料二戰后;根據雅爾塔和波茨坦會議原則,戰敗的德國將被分割成四塊占領區,由蘇;美、英、法四國分別占領。1948年春,英法美組成了“三占區”即“西占區”。美國等西占區內,按照自己復興德國的計劃,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西占區在對德實施民主化改革過程中,一方面瓦解法西斯的中央統治經濟,一方面支持德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實施的改革,促使聯邦德國經濟較快完成了模式轉軌,走上戰后高速發展道路。1952—1965年13年中,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和年平均增長速度均保持在9.8%左右,增長速度一直居西方國家前列。至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較1952年提高了6倍,經濟實力居西方國家第二位。而這也被稱為聯邦德國的“經濟奇跡”
——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聯邦德國出現“經濟奇跡”的原因。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聯邦德國出現“經濟奇跡”的影響。22、殖民主義。
材料一。
“發現新大陸”后的100年間;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人口減少了90%以上。為彌補勞動力的不足,16世紀以后,殖民者開始從非洲擄掠;販賣黑人奴隸到美洲。在此期間,很多歐洲人因為各種原因遠涉重洋,來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
19世紀初;黑奴貿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勞動力。19世紀中葉,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勞工,被稱為“豬仔”,遠涉重洋,來到美洲。19世紀70年代,加利福尼亞等地的華工人數已接近50萬,加勒比群島;秘魯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萬的華工。
(1)依據材料一;在圖中畫出近代人口跨地域遷移的路線。
(2)依據材料一及所學;概述材料一中人口跨地域遷移的影響。
材料二奴隸貿易延續4個世紀之久;是非洲歷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時期。英國是18世紀成為最大的販奴國。
1791年拉丁美洲的海地爆發黑人奴隸起義;反對法國殖民統治,1804年海地獨立。英國在加勒比地區種植園的奴隸也不斷造反。在18世紀20年代,英國出現了諸如“自由”“平等”“慈善”等具有潛在反奴傾向的觀念。其一位哲人論述到:沒有人生來就是奴隸,主人把奴隸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實際上是搶奪所致,而非權力所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參與到廢奴運動中。
1787年;在英國成立了“廢除奴隸貿易協會”。1789年開始,政治家威廉·威爾福伯斯每年都向下議院提交取締黑奴貿易的提案,向民眾宣傳非洲黑奴貿易的殘暴恐怖。1807年英國議會通過了《廢除奴隸貿易法案》。1833年英帝國廢除了奴隸制。
(3)依據材料及所學,分析英國廢除奴隸貿易的原因。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2題,共4分)23、16世紀初;教皇邀請拉斐爾在教皇宮簽字廳(教皇法庭開庭之地)制作壁畫。如圖是其南墻的一組壁畫。
圖中①處是查士丁尼將法典交予身著15;16世紀服飾的顧問們。
圖中②處是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頒布教會法的《教令集》。
注:12—16世紀;隨著西歐新興城市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形成,需要新的法律來規范新的社會關系,因此羅馬法復興運動出現。1234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頒布的《教令集》,采用了羅馬法中關于合同;繼承和婚姻等法規。
圖中③處中三個女神分別代表“勇德”“智德”“節德”的寓意;取自柏拉圖《理想國》。
圖中④處裸體畫表現的是上帝把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
閱讀上述材料,你會得出哪些結論?并加以說明。2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印度工業衰退。1800-1850年:歐洲蒸汽驅動工業能力急劇增長。1805-1849年:默罕默德·阿里統治埃及并提倡工業化。1831-1848年:歐洲三大工人運動。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1835-1918年:美國企業家安德魯·卡內基在世。1839年:英國迫使埃及終止對棉花工業的保護。1853年7月8日;佩里駛入東京灣。19世紀中葉:著重軍事技術的日本工業化。1860年:農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國領土;英法聯軍占領北京。1861年:俄國的農奴制改革;中國“洋務運動”。1871年:德國的統一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巴黎公社革命。1868年:日本的明治維新。1877-1900年:日本對外貿易額增長10倍。19世紀90年代:美國的鋼產量兩倍于英國。1895年:日本在爭奪朝鮮控制權的戰爭中打敗中國。—摘編自[美]非利普·費爾南德茲一阿邁斯托《世界:一部歷史》
上述材料是19世紀世界發生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并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歸納不少于兩個階段特征。示例:“科技快速發展的世紀”,考生歸納的階段特征不能與示例重復;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D【分析】本題考查明代戲劇興起的原因。明代中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逐步壯大,戲劇正是為了滿足市民的文化需要應運而生,故答案選D。AB項在題干中沒有反映;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2、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伏爾泰主張開明專制、盧梭主張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二人的思想主張為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思想動員作用,因此路易十六說“這兩個人毀了法國!”,A正確;法國政教分離是在宗教改革后,B排除;C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A。3、A【分析】【詳解】
民國初年,我國紡織業和面粉業發展最快。故答案為A項。化工、皮革、卷煙等行業也有發展,但不符合題干中“發展最快”的要求,排除B、C、D項。4、A【分析】【詳解】
試題分析:納塞爾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阿拉伯領導人之一。1952年7月;他與89名自由軍官發動一場不流血的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當選埃及總統,隨后宣布蘇伊士運河國有化;1961年,納賽爾與印度總理尼赫魯;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共同倡導發起了不結盟運動。納賽爾于1970年去世,“戴維營協議”簽署于1978年9月的戴維營會議期間,當時參加會議的埃及總統是薩達特,故選A。
考點: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二戰后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納賽爾。
【備考分析】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但并不否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推動作用。復習中注意歸納英雄人物的事跡,并掌握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則。5、B【分析】【詳解】
根據時間信息“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結合所學可知當時國共對峙,階級矛盾突出,而論戰焦點(中國社會階段)是階級斗爭是否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B正確;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性質的論戰之間無必然聯系,排除A;新文化運動在1923年基本結束,排除C;《辛丑條約》簽訂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形成,排除D。6、B【分析】【詳解】
據所學可知,“社會基礎”是指社會自身發展所產生的結果,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等方面的內容。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由于諸侯之間的戰爭,使地域之間、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民族融合趨勢加強,這為秦實現統一奠定了的必要的經濟和政治基礎,B正確;秦國商鞅變法比較徹底,客觀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為秦統一奠定了物質基礎,是主觀條件,A與材料不符;長期戰亂給社會經濟、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災難,人民渴望統一,這為秦統一提供了群眾基礎,C片面;嬴政雄才大略,廣羅人才是其統一的主觀條件,D錯誤。7、D【分析】【詳解】
由材料“1906年科舉已停,取士及選官作何標準應盡快‘更定任用、升轉、懲戒、俸給、恩賞諸法及官吏體制’”可知,清末在廢除科舉之后,新的人才選拔機制并未建立,當時社會恰好處于一種新舊交替的狀態,故選D;材料并未提及西方文官制度的引進問題,無法得出A項結論,排除;戴鴻慈認為士子多歧念的狀況是發生在數年后,而非馬上發生,且這只代表戴鴻慈個人的看法,并不必然就會發生,排除B;材料說的是人才選拔機制,而非教育機制,排除C。8、D【分析】【詳解】
根據“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處處燃燒著革命的火焰”“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可得出這指的是國民革命中的北伐戰爭,打擊了帝國主義侵略勢力,D項正確;北伐時國共已經合作,排除A;北伐并沒有實現孫中山的目標,排除B;北伐并沒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排除C。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略【解析】東晉法顯10、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夏朝的最高統治者是夏王,其下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在地方上,除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實行直接統治外,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間接統治。【解析】夏王直接11、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恢復臨安的舊稱杭州,它被外國旅行家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元大都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所以,①處為杭州,②處為元大都。【解析】杭州元大都12、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信息“中國古代對外交流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所學知識可知,漢代對外交流的鮮明特點是絲綢之路,故①漢代B;唐代由于民族交流和中外交流頻繁文化特點是:全面繁榮、兼收并蓄,形成東亞文化圈,故②唐代C;宋代以來,瓷器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外銷的重要商品,故③宋代D;明朝時期,由于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成為一個整體,歐洲的傳教士來華,帶來了西學,開啟了西學東漸,故④明代A;故(1)①B②C③D④A。(2)根據材料信息和所學知識可知,唐宋對外文化交往活躍,唐朝對外文化交流的起點是其都城即長安,故①A;唐朝時期設立的管理西域的行政機構是北庭都護府,故②G;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期對外文化交往的輸出物品主要有絲綢、紙張和瓷器糖等,故③C.;唐朝時期對外文化交往輸入中國物品主要有玄奘西行取回佛經,唐朝的天文、歷算是借鑒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傳承下來的成就,故④B.;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之一是泉州,故⑤D;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朝對外貿易繁榮,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對外貿易的機構是市舶司,故⑥E;宋對外交往輸出的物品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輸出絲織品、茶葉和瓷器,故⑦F;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宋通過海上貿易,從東南亞各國輸入的物品是香料、珍寶和藥材,故⑧H;故(2)①A②G③C④B⑤D⑥E⑦F⑧H。【解析】(1)①B②C③D④A
(2)①A②G③C④B⑤D⑥E⑦F⑧H13、略
【分析】【詳解】
國民大革命的口號是打倒列強,除軍閥;東征消滅的是陳炯明的勢力;北伐使得革命勢力發展到長江流域。【解析】打倒列強,除軍閥陳炯明長江流域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4、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中葉后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其特征是雇傭關系的出現。故題干表述正確。15、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元朝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主要任務是運輸江南的糧食,材料說法正確。16、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他們充當皇帝私人顧問,其權力來自與皇帝的私人關系”可知,這類官員權力是非官方法定官職,明朝的內閣大學士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這些官員升降、職權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秦朝御史大夫是法定官職,與題干不符,故錯誤。17、B【分析】【詳解】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所以題干的說法是錯誤的,應該把封建制度改成封建帝制。18、B【分析】【分析】
【詳解】
由所學知識可知,1953年12月,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印度政府代表團時,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6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和緬甸,在與兩國國總理的聯合聲明中都確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導兩國關系的原則,并共同倡議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一般國際關系的原則,故材料說法錯誤。19、A【分析】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制造“四一二”事變屠殺共產黨和工人,汪精衛在武漢制造“七一五”事變,這兩個事變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故本題正確。20、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克里斯提尼將血緣部落改為地區部落,進一步鏟除了貴族特權,故答案為錯誤。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20分)21、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據“一方面瓦解法西斯的中央統治經濟;一方面支持德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實施的改革,促使聯邦德國經濟較快完成了模式轉軌,走上戰后高速發展道路”并結合所學可知聯邦德國出現“經濟奇跡”的原因主要和占區的扶植;實行民主化改革;法西斯的中央統治經濟的瓦解;德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實施經濟改革;德國原有的經濟基礎比較好;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基督教民主聯盟長期執政,形成了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氣候等因素有關。
(2)根據“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和年平均增長速度均保持在9.8%左右,增長速度一直居西方國家前列。至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較1952年提高了6倍,經濟實力居西方國家第二位”并結合所學可知,聯邦德國“經濟奇跡”的積極影響主要是有利于德國社會穩定發展;民主化改革有利于德國走向非軍事化立國,增加了世界穩定的因素;消極影響則是服務于美國冷戰的需要,促使德國分裂,冷戰局勢進一步加劇。【解析】(1)原因:西占區的扶植;實行民主化改革;法西斯的中央統治經濟的瓦解;德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實施經濟改革;德國原有的經濟基礎比較好;馬歇爾計劃的實施;基督教民主聯盟長期執政;形成了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氣候。
(2)影響:(積極)有利于德國社會穩定發展;民主化改革有利于德國走向非軍事化立國;增加了世界穩定的因素;
(消極)服務于美國冷戰的需要,促使德國分裂,冷戰局勢進一步加劇。22、略
【分析】【分析】
【詳解】
(1)根據所學內容進行劃線即可;注意劃線的方向。
(2)根據“美洲白人數量大大增加。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混血后代;逐漸成為美洲大陸的主要居民”、“19世紀中葉,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勞工,被稱為‘豬仔’,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等內容可從改變美洲人口結構,導致非洲和亞洲損失大量勞動力,促進歐洲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發展等方面概括其影響。
(3)根據“英國在加勒比地區種植園的奴隸也不斷造反”、“國出現了諸如‘自由’‘平等’‘慈善’等具有潛在反奴傾向的觀念”“每年都向下議院提交取締黑奴貿易的提案,向民眾宣傳非洲黑奴貿易的殘暴恐怖”等內容可從黑人奴隸的反抗、啟蒙思想的影響、英國經濟發展模式和政策的轉變以及一些政治家的長期努力等方面總結其原因。【解析】(1)劃線。
(2)影響:美洲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推動了美洲殖民地的開發。非洲;亞洲失去大量精壯勞力,給當地社會經濟造成破壞。黑奴貿易是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方式,促進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3)原因:黑人奴隸不斷起義,打擊了黑人奴隸制度。在啟蒙思想影響下,廢奴運動興起。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英國需要更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商品輸出成為英國對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英國一些政治家的長期努力五、論述題(共2題,共4分)23、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要求學生閱讀上述材料從多角度發現問題得出結論并運用多個信息進行充分論證。例如可得出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羅馬法復興的結論。然后依據材料中“查士丁尼將法典交予身著15、16世紀服飾的顧問們。”、“1234年教皇格里高利九世頒布的《教令集》,采用了羅馬法中關于合同、繼承和婚姻等法規。”等信息進行論證。還可得出文藝復興時期提倡人性的結論。然后依據材料中“三個女神分別代表‘勇德’‘智德’‘節德’的寓意”、“上帝把亞當、夏娃逐出伊甸園。”等信息進行論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評分標準:水平三:多角度發現問題并得出結論;且運用多個信息進行充分論證。
水平二:只得出1個結論;并運用多個信息進行論證;或多角度發現問題但論證不充分。
水平一:僅有結論,但沒有論證;或只羅列現象,沒有結論24、略
【分析】【詳解】
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在嚴格按照問題要求歸納的同時,只有做到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言之有理即可。通過閱讀材料,應抓住材料的核心內容是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因此在論述時盡量抓住工業革命的影響來回答。另外在歸納時,盡量尋找出現頻率多的詞來作答,比如根據材料“佩里駛入東京灣”可以從殖民擴張角度論述,材料中“工業”出現次數較多,可以從工業革命角度論述,根據材料“日本的明治維新”“俄國的農奴制改革”中國“洋務運動”可以從改革角度論述。
示例1:殖民統治的世紀。19世紀,隨著工業革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紡織專業知識考題試題及答案
- 學社聯筆試題目及答案
- 宏觀財稅面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考試成功的知識體系構建試題及答案
- 商業設計師考試的難點攻克方法試題及答案
- 招聘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確保質量紡織工程師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從實戰看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的應用能力與試題及答案
- 廣告設計師考試設計能力評估題型及答案
- 文化元素在紡織品設計中的體現試題及答案
-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專業深度解讀與應用培訓指導材料之6:5管理要求-5.6 設備完整性(雷澤佳編制-2025A0)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 生物試卷(含答案)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試題(含答案解析)
- CNAS-CL01:2018(ISO17025:2017)改版后實驗室首次內審及管理評審資料匯總
- 智慧樹超星爾雅創新性思維和方法網絡通識課題庫附答案
- 05G515輕型屋面梯形鋼屋架
- 【培訓】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企業所得稅政策解讀
- 室外配套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 壓力鋼管鎮墩抗滑穩定及地基應力計算
- 組織環境因素及相關方需求和期望識別表
- 最新企業資產管理系統(EAM)簡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