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潞安集團公司煤巷錨桿支護技術規(guī)范1總則1.1煤巷錨桿支護技術是一種先進的巷道支護技術。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應積極推廣應用煤巷錨桿支護技術。1.2煤巷錨桿支護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由先進的技術、合格的施工和嚴格的管理來保證的。推廣應用煤巷錨桿支護技術時,要高度重視技術問題,同時強化管理。1.3煤巷錨桿支護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各礦應根據自己的條件積極引進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機具、新工藝。1.4制定本規(guī)范的宗旨是促進潞安礦區(qū)煤巷錨桿支護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健康發(fā)展,保證支護技術安全、可靠、經濟,為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進,礦井實現高產高效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1.5本規(guī)范在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研究、試驗和應用煤巷錨桿支護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分析,并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制定而成。1.6本規(guī)范包括煤巷錨桿支護技術的7個關鍵內容:測試、設計、材料、施工、檢測、監(jiān)測及管理。1.7本規(guī)范適用于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以錨桿支護為主要手段的煤巷和半煤巖巷。這些巷道包括:
(l)回采巷道(運輸巷、回風巷、開切眼等);
(2)采區(qū)集中巷;
(3)煤層大巷;
(4)各類煤巷交岔點和硐室。1.8本規(guī)范未涉及的煤巷錨桿支護技術問題,應按國家、煤炭行業(yè)和潞安集團公司有關標準、規(guī)范和規(guī)定執(zhí)行。1.9名詞解釋
(l)煤巷:煤層巷道,在煤層中掘進的巷道。
(2)煤層頂板煤巷:沿煤層底板掘進,頂板為煤層的煤巷。
(3)全煤巷道:在煤層中掘進,頂板、底板和兩幫全部為煤層的煤巷。
(4)大斷面巷道:巷道寬度不小于5m的煤巷。
(5)樹脂錨桿:對巷道圍巖起錨固作用的一套構件,包括桿體、樹脂錨固劑、托板、螺母與減摩墊圈等。
(6)錨桿支護:以錨桿為基本支護形式的支護方式。
(7)桿體屈服載荷:錨桿桿體屈服時承受的拉力(kN)。
(8)桿體拉斷載荷:錨桿桿體所能承受的極限拉力(kN)。
(9)錨固劑:將錨桿桿體錨固于鉆孔中的無機或有機化學豁結材料。
(10)錨固長度:錨桿桿體、錨固劑和鉆孔孔壁的有效結合長度。(11)端部錨固:錨桿錨固長度不超過500mm或不超過鉆孔長度的1/3。
(12)全長錨固:錨桿錨固長度不小于鉆孔長度的90%。
(13)加長錨固:錨桿錨固長度介于端部錨固和全長錨固之間。
(14)錨桿拉拔力:錨桿拉拔試驗時,錨桿破斷或失效時的極限拉力(kN)。
(15)錨桿錨固力:錨桿的錨固部分或桿體在拉拔試驗時,所能承受的極限載荷(kN)。(16)錨桿工作阻力:錨桿在支護狀態(tài)下承受的載荷(kN)(17)攪拌時間:安裝樹脂錨桿時,從開始攪拌樹脂錨固劑到停止攪拌所用的時間。(18)等待時間:安裝錨桿時,從攪拌停止后到可以開始上緊螺母的時間。
(19)預緊力:安裝錨桿或錨索時所施加的預緊力(kN)。
(20)預緊力矩:安裝錨桿時,擰緊錨桿螺母所施加的力矩(N.m)。
(21)組合構件:連接兩根或兩根以上錨桿(索)的條狀構件,如鋼筋托梁,W鋼帶、槽鋼梁等。(22)初始設計:根據地質力學評估結果提出的錨桿支護設計,按照該設計施工后應得到井下礦壓監(jiān)測的驗證或修改。
(23)動態(tài)信息反饋:對礦壓監(jiān)測數據和資料進行分析和解釋,驗證和修改初始設計。(24)復雜地段:指斷層及圍巖破碎帶、應力集中區(qū)、頂板淋水區(qū)、裂隙發(fā)育區(qū)、巷道穿層地段、瓦斯異常區(qū)等地段。
2巷道圍巖地質力學評估2.1地質力學評估是煤巷錨桿支護設計的基礎依據和先決條件,這項工作必須在進行錨桿支護設計之前完成。2.2地質力學評估首先應確定評估區(qū)域,應盡量考慮巷道服務期間影響支護系統(tǒng)的所有因素,隨后的錨桿支護設計應該限定在這個區(qū)域內。2.3地質力學評估的內容包括現場調查、巷道圍巖力學性質測定、圍巖結構觀察、地應力測量和錨桿拉拔試驗。地質力學評估的具體內容見表1一1。
表1一1地質力學評佑內容序號原始資料說明與測取1煤層厚度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層厚度2煤層傾角由工作面地質說明書給出,或在井下直接量取3煤層物理力學參數在井下直接測取,或在實驗室內利用煤樣測定42倍巷道寬度范圍內頂板巖層層數與厚度由地質柱狀圖或鉆孔資料確定5各層節(jié)理裂隙間距指沿結構面法線方向的平均間距,在巷道內(或類似條件巷道內)測取6巖層的分層厚度指分層厚度的平均值7巖層的物理力學參數
在井下直接測取,或在實驗室內利用巖樣測定8地質構造巷道周圍地質構造分布情況,地質說明書9水文地質條件巷道涌水量,水對圍巖力學性質的影響,工作面地質說明書10巷道埋深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距離11原巖應力的大小和為向井下實測12巷道軸線方向由工作面巷道布置圖給出13煤柱寬度煤柱的實際寬度14采動影響巷道受到周圍采動影響清況15巷道兒何形狀和尺寸宜選用的幾何形狀為矩形與梯形16錨桿在巖層中的錨固力并下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17錨桿在煤層中的錨固力井下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2.4巷道圍巖地質力學參數,包括原巖應力、圍巖力學性質和圍巖結構是煤巷錨桿支護的基礎數據。地應力參數必須采用井下實測的方法確定。2.5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應根據礦井開拓部署和采區(qū)劃分合理安排主采煤層的巷道圍巖地質力學測試工作。原則上每個采區(qū)應進行圍巖地質力學參數測試,選擇測點應具有代表性,最大程度地反映整個采區(qū)和井田的實際情況。2.6原巖應力測臉應優(yōu)先采用水壓致裂法或應力解除法。2.7巷道支護設計所需的煤巖體物理力學參數,可通過井下采取巖樣進行實驗室試驗獲得;一些參數(單軸抗壓強度、變形模量等)也可通過井下原位測量獲得。2.8煤巖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參數包括煤巖體的真密度、視密度、孔隙率、單軸抗拉強度、單軸抗壓強度、彈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內摩擦角、應力應變曲線和水理性質等。2.9圍巖結構測量應采用煤巷表面觀察、鉆孔取心測量和鉆孔窺視相結合等方法進行。結構面力學特性測試應在現場取樣后在實驗室進行試驗。2.10煤巷圍巖應進行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錨固力拉拔試驗應在需支護的煤巷現場或類似條件的圍巖中進行,每次不少于3根錨桿。根據試驗結果判斷圍巖的可錨性。2.11在以下情況之一時必須進行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
(l)錨桿支護初始設計之前;
(2)支護設計變更;
(3)支護材料變更;
(4)圍巖地質條件發(fā)生變化。2.12巷道圍巖地質力學參數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當在一個地點獲取的參數用于同一煤層的其他地點時,應進行充分的現場調研,以保證兩地點條件的相似性。2.13當巷道圍巖巖性、結構和應力條件發(fā)生較大變化時,如遇到大型地質構造,煤層賦存條件明顯變化等,應對地質力學參數進行重新測定。3煤巷錨桿支護設計3.1巷道圍巖地質力學評估結果證明錨桿支護可行時,進行錨桿支護設計。3.2在采區(qū)巷道布置時,應盡量使煤巷的軸線方向與最大水平主應力的方向平行。3.3煤巷錨桿支護設計采用動態(tài)信息設計法。設計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充分利用每個過程提供的信息。設計應嚴格按5個步驟進行,即地質力學評估一初始設計一井下監(jiān)測一信息反饋一修正設計。3.4根據地質力學評估結果,進行錨桿支護初始設計。初始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1)巷道地質與生產條件及地質力學評估結果;
(2)煤巷斷面設計;
(3)錨桿支護形式設計;
(4)錨桿支護參數設計;
(5)錨桿支護材料選擇和施工機具設備配套;
(6)錨桿支護施工工藝、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質量標準;
(7)錨桿支護礦壓監(jiān)測設計;
(8)煤巷圍巖復雜地段的支護方法和煤巷受到采動影響時的超前支護設計。3.5錨桿支護初始設計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1)工程類比法。根據已經支護巷道的實踐經驗,通過類比,直接提出錨桿支護形式與參數。也可根據巷道圍巖穩(wěn)定性分類結果進行錨桿支護形式與參數設計。
(2)理論計算法。選擇適合煤巷條件的錨桿支護理論進行理論計算設計。
(3)數值模擬法。根據地質力學評估結果建立數值計算模型,通過多支護方案的模擬和比較,確定最優(yōu)方案作為錨桿支護初始設計。3.6煤巷斷面一般應采用矩形,特殊情況可采用拱形斷面。巷道斷面設計應考慮以下因素:(l)巷道布置(運輸)的最大設備尺寸;
(2)巷道管線布置及行人要求;
(3)巷道通風要求;
(4)巷道變形預留量,巷道設計寬度和高度可預留200一300mm變形量。3.7錨桿支護形式以錨桿為基本支護構件,可選以下構件進行組合:
(l)組合構件(鋼筋托梁、鋼帶、鋼梁等);
(2)護網;
(3)錨索;
(4)噴漿(服務時}可長的煤巷)。3.8錨桿支護參數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錨桿支護參數應優(yōu)先選用表1一2規(guī)定的系列。表1一2錨桿支護參數系列項目系列錨桿長度/m1.61.82.02.22.42.62.8錨桿直徑/mm16182022242628錨桿排距/m0.8-1.5每級相差0.1錨桿間距/m0.8-1.5,每級相差0.1錨索有效長度/m4-10錨索直徑/mm17.8-22(l)錨桿種類(螺紋鋼錨桿、圓鋼錨桿、玻璃鋼錨桿或其他錨桿等);
(2)錨桿附件(托板、球形墊圈、減摩墊圈和螺母等)的規(guī)格和力學性能;
(3)錨桿幾何參數(直徑和長度等);
(4)錨桿力學參數(屈服載荷、拉斷載荷、剪切強度和延伸率等);
(5)錨桿預緊力;
(6)錨桿布置(錨桿間距和排距、錨桿安裝角度等);
(7)鉆孔直徑、錨固方式和錨固長度;
(8)組合構件(鋼筋托梁、鋼帶、鋼梁等)形式、規(guī)格和力學性能;
(9)護網形式、規(guī)格和力學性能;
(10)錨索形式和材質(單根錨索或錨索束,鋼紋線類型);
(11)錨索附件(錨索托板和錨具等)的規(guī)格和力學性能;
(12)錨索幾何參數(直徑和長度等);
(13)錨索力學參數(屈服載荷、拉斷載荷、剪切強度和延伸率等);
(14)錨索預緊力;
(15)錨索布置(錨索間距和排距、安裝角度等);
(16)錨索鉆孔直徑、錨固方式和錨固長度;
(17)煤巷錨桿支護布置圖;
(18)組合構件加工示意圖;
(19)支護材料消耗清單。3.9鉆孔直徑、錨桿直徑和樹脂錨固劑卷直徑應合理匹配,鉆孔直徑和錨桿桿體直徑之差應為6-10mm,鉆孔直徑與樹脂錨固劑卷直徑之差為4一8mm。
3.10煤巷錨桿支護材料必須符合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企業(yè)標準或煤炭行業(yè)標準。桿體、錨固劑、托板、螺母及組合構件等的力學性能和結構必須相互匹配。
(l)煤巷頂板必須采用樹脂錨固錨桿。對于煤頂巷道、全煤巷道和大斷面巷道,頂板應采用高強度螺紋鋼錨桿組合支護,井進行加長或全長錨固。
(2)煤巷錨桿支護補強加固手段應優(yōu)先采用錨索。
(3)靠采煤工作面?zhèn)鹊拿簬湾^桿優(yōu)先采用可切割錨桿。當可切割錨桿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金屬錨桿。3.11煤巷錨桿支護施工設計應包括施工機具、施工工藝、技術要求、施工質量標準及安全技術措施等。3.12煤巷錨桿支護礦壓監(jiān)測設計應包括監(jiān)測內容、測站安設方法、數據測讀方法、測讀頻度和監(jiān)測儀器等礦壓綜合監(jiān)測應給出反饋指標和錨桿支護初始設計修改準則;礦壓日常監(jiān)測應給出監(jiān)測方法、合格標準和異常處情況的處理措施。3.13煤巷復雜地段,應進行專門的支護設計,并制定特殊安全技術措施。復雜地段的支護范圍應該延伸到正常地段sm以上。3.14初始設計在井下實施后應及時進行礦壓監(jiān)測。將巷道受掘進影響基本結束時的監(jiān)測結果用于驗證或修改初始設計。修改后的支護設計作為正式設計在井下采用。3.15在正式設計實施過程中,應進行礦壓監(jiān)測。當地質條件發(fā)生顯著變化時,及時修正設計。4煤巷錨桿支護材料4.1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所屬各礦所用錨桿支護材料,是指錨桿支護原材料及其加工制成的支護產品,必須符合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支護材料企業(yè)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4.2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所屬從事錨桿支護材料生產及加工單位,必須按企業(yè)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進行支護材料生產和加工。外購材料及產品必須滿足企業(yè)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技術要求。4.3潞安集團公司指定有關部門負責對礦區(qū)內所有支護材料及產品進行監(jiān)督、檢驗。4.4各礦應建立專門的錨桿支護材料倉庫,不得露天存放。樹脂錨固劑必須存放在干燥、無陽光直射的庫房內,一般要求庫內溫度為4一25℃。4.5錨桿支護材料倉庫管理人員必須對每一批到貨的產品名稱、規(guī)格、數量、生產日期、到貨時間、生產廠家、檢驗報告、產品合格證、安全標志等進行詳細記錄。支護材料人庫和發(fā)放使用時,應責成有關部門和使用單位,認真按企業(yè)標準和行業(yè)標準對支護材料進行檢查驗收。發(fā)現不合格、過期變質的支護用品一律退回,杜絕偽劣產品下井。4.6新型錨桿支護材料試驗時,由研究單位和技術中心提供技術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技術參數,經公司和礦有關領導批準后,可在適合的試驗地點使用。經技術鑒定或產品鑒定以后方可擴大應用范圍。鑒定后的定型產品納人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企業(yè)標準管理范圍。4.7錨桿支護材料包括錨桿桿體、錨固劑、托板、螺母、減摩墊圈、組合構件(鋼筋托梁、鋼帶、鋼梁等)、金屬網、錨索等。各構件的性能、強度與結構應相互匹配。4.8金屬錨桿桿體應符合MT146.2一2002的有關規(guī)定。
(l)高強度螺紋鋼錨桿桿體必須使用左旋無縱筋螺紋鋼,桿體表面形狀必須保證桿體與錨固劑之間良好的載荷傳遞效果;
(2)高強度螺紋鋼錨桿桿體的屈服強度不低于400MPa,抗拉強度不低于570MPa,延伸率不低于15%;
(3(4)錨桿桿尾螺紋應采用滾壓加工工藝成型,保證桿尾螺紋部分的拉斷力不低于桿體拉斷力的90%;
(5)錨桿桿體的不直度不大于3m耐m。4.9樹脂錨桿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桿體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4.10樹脂錨固劑應符合MT146.1一2002的有關規(guī)定。4.11錨桿托板應符合MT/T146.2一2002的有關規(guī)定。
(l)金屬托板形狀應為拱形,還應配用調心墊圈;
(2)托板的承載能力應與桿體尾部螺紋承載力相匹配;
(3)金屬托板尺寸不小于l00mmxl0mm,厚度不小于6mm。4.12螺母應符合MT/T146.2-2002的有關規(guī)定,并應符合GB/T3098.2一1982的有關規(guī)定。優(yōu)先選用可快速安裝的扭矩螺母。4.13螺母與托板之間必須設有減摩墊圈,減小摩擦力,提高錨桿預緊力。4.14組合構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組合構件應根據巷道具體條件選用鋼筋托梁或鋼帶。
(2)鋼筋托梁的鋼筋屈服強度不低于240MPa,抗拉強度不低于380MPa。在安裝錨桿的部位應焊接縱筋。托梁寬度應與錨桿托板匹配,必須保證托梁焊接質量。
(3)W形鋼帶應符合MT/T861一2000的有關規(guī)定。
4.15巷道頂板應采用金屬網,優(yōu)先選用剛度大、抗變形能力強的金屬焊接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選用符合相應技術標準的編織金屬網。巷幫可根據條件選擇符合相應技術指標的金屬網及其他材料的網。4.16錨索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索應符合MT/T942一2005的要求,優(yōu)先選用抗拉強度等級不低于1860MPa,延伸率不小于3.5%,直徑不小于17.8mm的錨索。
(2)錨索錨具的承載能力應不小于索體的拉斷載荷;5煤巷錨桿支護施工5.1煤巷錨桿支護施工前應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l)根據設計要求準備好施工所需的支護材料,并確保產品質量。
(2)根據本礦巷道圍巖條件,選擇合適的錨桿機具(包括錨桿、錨索鉆機、鉆桿、鉆頭、錨索張拉設備等),并保證產品質量和配件。
(3)編制掘進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
(4)對操作工人進行規(guī)程貫徹學習,使其了解施工工藝,技術要求,機具的操作方法,強調施工質量的重要性。5.2煤巷錨桿支護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掘進工作面作業(yè)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確保錨桿支護施工質量。5.3掘進工作面作業(yè)區(qū)內,必須按照掘進工作面質量標準化的要求掛設作業(yè)牌板,以便于施工和檢查、監(jiān)督。5.4煤巷掘進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煤巷應盡量采用綜合機械化掘進,減少掘進對巷道穩(wěn)定性的影響。若迫不得已只能采用炮掘,必須進行合理的爆破參數設計,最大程度地減小爆破作業(yè)對巷道圍巖的破壞。
(2)巷道掘進按斷面設計尺寸進行,保證成形質量。掘進尺寸與設計尺寸相差不得超過200mm。(3)若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巷道斷面超寬、超高大于500~時,必須變更支護設計,采用補打錨桿(錨索)或其他支護方式進行加固。5.5臨時支護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嚴禁在空頂下作業(yè),必須進行臨時支護;
(2)優(yōu)先選用具有一定初撐力的臨時支護裝置。5.6錨桿應緊跟掘進工作面及時支護,最大空頂距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嚴禁留較大的空頂交給卜一班補打錨桿。5.7錨桿鉆孔應符合以「規(guī)定:
(l)鉆孔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圍巖情況定好孔位;
(2)鉆孔直徑應與錨桿桿體、錨固劑匹配;
(3)鉆孔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過允許的誤差范圍;
(4)鉆孔角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偏差應控制在5“之內;
(5)鉆孔中的煤粉或巖粉應在安裝錨桿前清理干凈。5.8錨桿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桿安裝前,應檢查樹脂錨固劑性狀。嚴禁使用過期、硬結、破裂等變質失效的錨固劑。(2)安裝樹脂錨固劑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數量和順序進行。當少放錨固劑,不能達到設計的錨固長度時,應按不合格處理。
(3)樹脂藥卷攪拌是錨桿安裝中的關鍵工序。攪拌時間按廠家要求嚴格控制,同時要求攪拌過程連續(xù)進行,中途不得間斷。
(4)錨桿托板應緊貼組合構件或巖(煤)壁,未接觸部分必須楔緊、墊實。
(5)錨桿托板與螺母之間必須使用減摩墊圈。
(6)錨桿必須達到設計的預緊力。
(7)錨桿間排距誤差不得超過50mm。5.9組合構件應盡量與巷道壁面保持良好接觸。當巷道壁面不平整,組合構件無法貼緊時,應采用背板材料墊實。5.10鋪網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鋪網時必須將網鋪平拉緊,網片間連接牢固。5.11錨索安裝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索應緊跟掘進工作面安裝。
(2)小孔徑樹脂錨固錨索直徑應與鉆孔直徑匹配,其他要求同錨桿鉆孔。
(3)錨索攪拌樹脂藥卷和托板安裝的技術要求同錨桿安裝。
(4)錨索安裝后必須施加預緊力,并達到設計值。
(5)張拉錨索時要兩人協(xié)作,張拉油缸應與鋼絞線保持在同一軸線上,操作人員要避開張拉缸軸線方向.以保證安全。
(6)張拉時發(fā)現不合格錨索,必須在其附近補打合格錨索。
(7)張拉后,錨索的外露長度不得超過300mm。
(8)使用液壓切割器時必須兩人協(xié)作;用專用套管將鋼絞線套好,防止鋼絲散落;切割時,切割器前方sm范圍內不得站人。
(9)錨索間排距誤差不得超過50mm。5.12錨桿支護作業(yè)時,如遇復雜地段,應停止作業(y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5.13復雜地段應優(yōu)先選用錨桿、錨索、錨注等支護形式進行支護,并適當加大支護密度,必要時應采用金屬支架、支柱等進行支護。5.14錨桿支護巷道內起吊重物時,應打設專門的起重錨桿。不得使用作為永久支護的錨桿、錨索、組合構件起吊設備或其他重物。5.15在距掘進工作面200m以內,必須備有5一10架備用金屬支架及相應支護材料,以備緊急情況使用。5.16應對錨桿支護巷道進行定期檢查。對失效的錨桿、錨索應及時補打,對松動的螺母應及時緊固,對其他破損的支護構件及時修補。5.17嚴格執(zhí)行事故匯報制度。煤巷錨桿支護掘進工作面如發(fā)生冒頂、片幫,無論是否出現人員傷亡,均必須向潞安煤業(yè)集團公司有關職能部門匯報,以便及時分析原因,采取處理措施,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fā)生。6煤巷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檢測6.1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應加強錨桿支護施工質量管理,嚴格檢查驗收制度,切實把錨桿支護質量檢測作為日常工作進行有效管理。6.2煤巷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檢測由各礦主管部門負責,責任應落實到人,整改措施和方案應落實到現場6.3每班都應對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測。如果檢測結果不符合設計要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分析落實責任。屬施工操作的問題,追究施工者的責任,務必使其及時改正;屬技術措施不當,要及時修正。對不合格的支護工程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6.4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檢測的內容包括錨桿錨固力、錨桿預緊力、錨桿安裝幾何參數、錨桿托板安裝質量、組合構件和網安裝質量、錨索安裝質量檢測。6.5錨桿支護施工質量應及時按設計要求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停止施工,進行整改施工質量不達標的,應及時采取補救措施。6.6錨桿錨固力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錨桿錨固力檢測采用錨桿拉拔討在井下巷道中進行。
(2)錨固力檢測抽樣率為3%。每300根頂、幫錨桿抽樣一組(9根)進行檢查。不足300根時,按300根考慮。
(3)錨桿錨固力不低于桿體屈服力的80%。
(4)被檢測的9根錨桿都應符合設計要求。只要有l(wèi)根不合格,再抽樣1組(9根)進行試驗。若還不符合要求,必須組織有關人員研究錨桿施工質量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6.7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l)安裝錨桿拉拔計前應卸掉螺母和托板;
(2)錨桿拉拔計在試驗過程中必須固定牢靠;
(3)錨桿拉拔時應緩慢、逐級均勻加載,直到錨桿滑動或達到桿體屈服力的80%為止;(4)拉拔錨桿時,拉拔裝置下方及兩側嚴禁站人;
(5)錨桿桿尾直徑一旦出現頸縮時,應及時卸載;
(6)錨桿錨固力拉拔試驗后,應及時重新擰緊螺母。如果錨桿失效,應及時補打錨桿。6.8錨桿預緊力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桿預緊力檢測采用力矩扳手;
(2)每小班頂、幫各抽樣1組(3根)進行錨桿螺母扭矩檢測,每根錨桿螺母擰緊力矩都應達到設計值;
(3)每組中有1個螺母扭矩不合格,就要再抽查1組(3根)。若仍發(fā)現有不合格的,應將本班安裝的所有螺母重新擰緊一遍。6.9錨桿安裝幾何參數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桿安裝幾何參數檢測驗收由班組完成。檢測間距不大于20m,每次檢測點數不應少于3個。(2)兒何參數檢測內容包括錨桿間、排距,錨桿安裝角度,錨桿外露長度等。
(3)錨桿間、排距檢測:采用鋼卷尺測量測點處呈四邊形布置的4根錨桿之間距離。(4)錨桿安裝角度檢測:采用半圓儀測量鉆孔方位角。
(5)錨桿外露長度檢測:采用鋼板尺測量測點處一排錨桿外露長度最大值
6.10錨桿托板安裝質髦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錨桿托板應安裝牢固,與組合構件一同緊貼圍巖表面,不松動。對難以接觸部位應楔緊、背實。
(2)錨桿托板安裝質量檢測方法采用實地觀察和現場扳動。
(3)檢測頻度同錨桿兒何參數,每個測點應以一排錨桿托板為一組檢測。6.11組合構件與鋪網安裝質量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采用現場觀察方法檢測;組合構件與金屬網應緊貼巷道表面;尺量網片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網問按設計要求連接牢固。6.12錨索安裝質量檢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助錨索安裝幾何參數,包括間距、排距,安裝角度及錨索外露長度等,由班組每班進行檢查,檢測方法同錨桿檢測。
(2)錨索預緊力檢測采用張拉設備進行,錨索預緊力的最低值應不小于設計值的90%。7煤巷錨桿支護礦壓監(jiān)測7.1煤巷錨桿支護礦壓監(jiān)測分綜合監(jiān)測和日常監(jiān)測兩種方式。綜合監(jiān)測用于驗證和修改錨桿支護一初始設計,評價支護效果;日常監(jiān)測用于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保證巷道安全。7.2井下進行礦壓監(jiān)測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l)組織礦壓監(jiān)測隊伍,要求監(jiān)測工對監(jiān)測工作認真負責,并具有一定錨桿支護知識和經驗;(2)按設計要求的規(guī)格和數量準備所需監(jiān)測儀器和測站安設所需物品;
(3)準備礦壓監(jiān)測所需的記錄表格;
(4)對監(jiān)測工進行技術培訓,使其掌握測站安設方法和儀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7.3綜合監(jiān)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1)綜合監(jiān)測方案由各礦生產技術科制定并組織實施。
(2)綜合監(jiān)測內容包括巷道表面位移、頂板離層和錨桿(索)受力狀況。
(3)每條錨桿支護巷道應根據其圍巖條件和長度設計一定數量的測站。當巷道尺寸或掘進工藝改變,或觀察到圍巖地質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應根據變化情況增加測站數。
(4)綜合監(jiān)測測站安設必須緊跟掘進工作面。
(5)每個測站的位置、儀器分布都應繪圖標明,并詳細注明相關的地質與生產條件。每個測站都應設定專門的編號,以便用于讀數時識別。
(6)觀測頻度為:距掘進工作面50m和回采工作面10Om內每天1次;其他時間為每周1一2次;若遇到特殊情況,應適當增加觀測次數。7.4巷道表而位移監(jiān)測應滿足以下要求:
(l)巷道表面位移監(jiān)測內容包括頂底板移近量、兩幫移近量、頂板下沉量、底鼓量和幫位移量。(2)采用測槍、測桿或其他有效儀器進行巷道表面位移測量。
(3)一般采用卜字布點法安設測站,每個測站應安裝兩個監(jiān)測斷面。基點應安設牢固,防止在監(jiān)測過程中脫落7.5巷道頂板離層監(jiān)測應滿足以下要求:
(l)采用頂板離層指示儀監(jiān)測頂板離層。
(2)頂板離層指示儀的安設應緊跟掘進工作面。
(3)頂板離層指示儀應安設在巷寬的中部。
(4)雙墓點頂板離層指示儀淺基點應固定在錨桿端部位置,深基點一般應固定在錨桿上方穩(wěn)定巖層內300mm一500mm。若無穩(wěn)定巖層,深基點在頂板中的深度不小于7m。
(5)所有存在缺陷、表面模糊不清的離層指示儀應立即更換,新指示儀安在同一孔和同一高度上,如果不可能安裝在同一鉆孔中,應靠近原位置鉆一新孔。原指示儀更換后,要記錄其讀值,并標明其已被更換。7.6錨桿、錨索受力監(jiān)測應滿足以下要求:
(l)采用測力錨桿監(jiān)測加長或全長錨固錨桿受力,采用錨桿(索)測力計監(jiān)測端部錨固錨桿和錨索受力。
(2)錨桿受力監(jiān)測儀器應在巷道支護施工過程中安設。
(3)應合理布置觀測斷面上測力錨桿或錨桿(索)測力計的數量與位置,以全面了解錨桿、錨索受力分布狀況。
(4)每個測站的每根測力錨桿或每個錨桿(索)測力計都應有專門的標號,以便記錄讀數。7.7應及時分析、處理綜合監(jiān)測數據,并進行信息反饋。分析判斷錨桿支護初始設計是否合理需要修正時,提出修正意見,并提交支護設計變更,掘進作業(yè)規(guī)程應作相應修改,審批通過后在井下實施,并繼續(xù)進行綜合監(jiān)測。7.8潞安集團公司所屬各礦錨桿支護巷道都必須進行日常監(jiān)測。日常監(jiān)測方案由各礦生產技術科制定,由掘進施_1單位按技術要求實施。生產技術科負責對施工單位有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儀器安裝和測量方法。7.9日常監(jiān)測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l)日常監(jiān)測采用頂板離層指示儀進行。
(2)根據巷道圍巖條件每30一50m安設1個頂板離層指示儀。當巷道尺寸、掘進工藝或圍巖地質條件發(fā)生變化時,應根據具體條件調整頂板離層指示儀間距。
(3)每個巷道交岔點應安設頂板離層指示儀,復雜地段必須安設頂板離層指示儀。(4)測站分布應繪圖標明。侮個測站都應設定專門的編號,以便讀數和記錄。
(5)掘進施工單位指派專人每班對距掘進工作面50m內的頂板離層儀進行觀測和記錄。在50m以外,除非離層仍有明顯增長的趨勢,頂板離層儀觀測頻度可減少為每周l一2次。其他人員也應隨時注意觀察離層情況,以便及早發(fā)現異常現象,確保安全。7.10掘進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應及時處理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教師教學成果提升計劃他
- 服裝行業(yè)PMC關鍵職責
- 一年級上冊語文培優(yōu)輔差提升計劃
- 金融機構采購制度及流程
- 市政工程信息化管理難點及解決措施
- 供應室物資配送路徑流程他
- 口腔醫(yī)院多渠道營銷推廣計劃
- 高端餐飲膳食委員會設計計劃
- 新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課外輔導計劃
- 酒店銷售總監(jiān)客戶開發(fā)職責
- 成本削減方案
- 2025山東兗礦集團招聘60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衡水一中高一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MEMS設計服務行業(yè)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房屋租賃法律培訓
- 2022水庫生態(tài)養(yǎng)魚技術規(guī)范
- 社會醫(yī)學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測試題(附答案)
- 湖南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藝術類平行組)第一次投檔分數線
- 基于AR技術的寵物產品設計創(chuàng)新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 在線處方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