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北師大版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在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軌的過程中,清政府隕落了。但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清政府也不斷地進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業文明的腳步。下列的說法,正確的是A.海禁政策的實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決心B.維新變法運動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層面C.洋務運動的開展說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D.護國運動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2、蘇軾的詩句“能文不求舉,善畫不求售。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其所表現的是宋代知識分子A.多彩的生活B.寫實的風格C.個人的情感D.入世的情懷3、中國古代的移民主要是由北部和西部地區向中原地區移民,由山區向平原地區移民。但明清時期,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趨向,則主要是從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區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漸推進。明清時期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移民趨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環境的變遷B.區域分工的出現C.人口政策的調整D.高產作物的傳入4、某學者研究發現:萊布尼茨于1672—1676年前后發明二進制。1701年傳教士白晉將中國的易經圖送給了萊布尼茨。萊布尼茨閱后發現中國古老的易經圖可以解釋二進制數表(見下圖)由此可見。

A.傳教士在西學東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B.中國古代科學成果在西方廣泛傳播C.《易經》推動了西方近代科學的產生D.文化交流與碰撞有利于產生新啟發5、朱熹在《朱子家訓》中說“讀書志在圣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這體現了A.儒學“學而優則仕”的傳統B.朱熹心憂天下的情懷C.當時社會主流思想已經轉變D.朱熹對子孫寄予厚望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6、美國文學家海明威是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7、大唐盛世,國力強大,對周邊地區產生了文化的輻射力,形成了以中國本土為地理中心、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__________;宋元時期,中國的技術發明______和火藥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8、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氾勝之書》

原著失傳。

賈思勰。

元朝。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9、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經典力學的否定,與量子理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A.正確B.錯誤10、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A.正確B.錯誤11、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即“蒸汽時代”。A.正確B.錯誤12、史實: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

推論: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A.正確B.錯誤13、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9分)14、顧炎武是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學術上;顧炎武主張“明道救世”;“引古籌今”的“實學”。學風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認為“文須有益于天下”。政治上,他反對“獨治”,認為“獨治而刑繁,眾治而刑措”。道德上,他主張“張四維、厚風俗、行己有恥”。

——摘編自張豈之《顧炎武》材料二: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神州蕩覆,宗社丘墟炎武所著日知錄始悔向日學之不博,見之不卓蓋天下之理無窮,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若其所欲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

——摘編自顧炎武《日知錄》材料三:顧炎武是清代學術“黎明運動”的“第一人”;開辟了清代學者以音明經,通經明道救世的學術路線,“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為人他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對他‘貴創’;‘博證’的精神十分推崇”。

——摘編自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概括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

(2)根據材料一;二;指出顧炎武思想的主要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評顧炎武這一觀點萌發的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簡析顧炎武這一思想觀點的深遠影響。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B【分析】【分析】

【詳解】

維新變法運動是清政府從制度層面的自我拯救,B正確。清政府自我拯救是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后,閉關鎖國的局面被打破,所以A錯誤。洋務運動并沒有實現師夷長技以自強的目的,甲午戰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C錯誤。護國運動護的是中華民國,是反對袁世凱復辟的運動,D項錯誤.2、C【分析】【詳解】

結合“能文不求舉,善畫不求售。文以達吾心,畫以適吾意?!笨梢钥闯?,文人畫主要是表達畫家的個人情感與展現個性,故C項正確;多彩生活是風俗畫,排除A;文人畫不寫實,排除B;文人更強調出世,排除D。3、D【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代由國外引進的高產農作物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斷推廣種植,這樣土地相對貧瘠的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就具有居住條件,所以D正確;自然環境的變遷雖然會影響人口遷移,但不是主要原因,所以A錯誤;區域分工早已出現,因此B項不是主要原因,所以B錯誤;明清時期人口政策未調整,所以C錯誤。4、D【分析】【詳解】

根據“1701年傳教士白晉將中國的易經圖送給了萊布尼茨。萊布尼茨閱后發現中國古老的易經圖可以解釋二進制數表”可知,中國的易經圖啟發了萊布尼茨解釋二進制數表,說明文化交流與碰撞有利于產生新啟發,故D正確;材料信息無法體現傳教士的主導作用,排除A;材料反應中國的易經圖對萊布尼茨解釋二進制數表的啟發,不能得出中國古代科學成果在西方廣泛傳播,排除B;材料反應中國的易經圖對萊布尼茨解釋二進制數表的啟發,并非《易經》推動了西方近代科學的產生,排除C。5、B【分析】材料說明讀書并不是為了科舉及第,主要是為了國家著想,故B正確;A與材料中意思相反;南宋時期,儒學成為官方哲學思想,故C錯誤;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6、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文學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與海》?!窘馕觥俊独先伺c?!?、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一問是考查唐朝時期強大的國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強大的文化圈,第二問是考查的宋科技發明的外傳,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窘馕觥竣?東亞文化圈(或漢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針)8、略

【分析】【詳解】

聯系所學可知,《氾勝之書》是西漢氾勝之的著作;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的農學書籍;元朝王禎的《農書》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進行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解析】。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西漢。

《氾勝之書》

氾勝之。

原著失傳。

北魏。

《齊民要術》

賈思勰。

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的農學書籍。

元朝。

《王禎農書》

王禎。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農政全書》

徐光啟。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9、B【分析】【詳解】

相對論打破了牛頓以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相對論并非全盤否定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而狹義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展。故判斷為錯誤。10、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故正確。11、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即“蒸汽時代”。題意說法正確。12、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而非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題干說法錯誤。13、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故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1題,共9分)14、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學術上;顧炎武主張‘明道救世’;‘引古籌今’的‘實學’”、“學風上,他批判八股取士制度”、“政治上,他反對‘獨治’”、“道德上,他主張‘張四維、厚風俗、行己有恥’”可從經世致用、譴責八股取士制度、分權眾治、樹立道德標準等方面概括顧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張。

(2)依據材料“學術上;顧炎武主張‘明道救世’;‘引古籌今’的‘實學’”、“若其所欲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之事”可得出顧炎武的主要觀點是經世致用。依據材料“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神州蕩覆,宗社丘墟”結合所學從理學僵化、社會動蕩、愛國精神、明朝政治腐敗和個人經歷等方面簡評顧炎武這一觀點萌發的原因。

(3)依據材料“顧炎武是清代學術‘黎明運動’的‘第一人’”、“他不但是經師,而且是人師對他‘貴創’、‘博證’的精神十分推崇”結合所學從弘揚和闡發了儒家傳統的“經世”思想、一定程度上矯正了程朱理學的空疏和不務實際、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和注重實效、影響了清朝及近代的學風、有利于西學的引進和傳播、為有識之士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積極的思想底蘊等方面簡析顧炎武這一思想觀點的深遠影響?!窘馕觥浚?)主張:學術經世;振興實學;譴責八股取士制度,學以致用;分權眾治;樹立道德標準(行已恥)。

(2)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