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原卷】
1.下列關于化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稱取NaOH固定時。將NaOH固體放在墊有濾紙的托盤上進行稱量
B.用量筒量取12.12mL的鹽酸
C.蒸儲實驗中,要在燒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
D.金屬鈉鎂失火時,可用水來滅火
2.下列有關實驗操作說法正確的是
A.滲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種離子交換膜
B.蒸儲實驗結束后,先停止加熱,再停止通冷凝水
C.分液操作時,從下口先放出下層液體,緊接著放出上層液體
D.中和熱的測定中,用溫度計測完鹽酸的溫度后,直接繼續測量NaOH溶液的溫
度
3.下列實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A.只有有色離子的檢驗才能用紙層析法,否則無法看到色斑
B.在制取“摩爾鹽”的實驗中,為了得到硫酸亞鐵核晶體,應小火加熱蒸發皿,
直到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
C.在“火柴頭中氯元素的檢驗”實驗中,摘下幾根未燃過的火柴頭,將其浸于
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斷火柴頭
中有氯離子的存在
D.受強酸或強堿腐蝕致傷時,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碳酸氫鈉或飽和硼酸溶
1
液洗,最后用水沖洗,并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
4.實驗室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圓底燒瓶
B.用堿石灰干燥二氧化硫氣體
C.少量的液溟用少量水液封,并用玻璃塞密封
D.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溶液中制備Fe(OH)3膠體
5.下列說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準確量取25.00mL的液體可選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B.蒸儲實驗時若溫度計的水銀球低于支管口,則收集到的儲分沸點會偏低
C.用分液漏斗分液時要經過振蕩、放氣、靜置后,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再打
開旋塞,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
D.用紙層析法分離Fe*和C/+,由于Fe*親脂性更強,因此Fe"在濾紙上流動的
快些
6.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蒸發皿加熱蒸干A1CL溶液制無水A1CL固體
B.將4.0gNaOH固體置于100mL容量瓶中配制1.0mol?L-1NaOH溶液
C.實驗室模擬高爐煉鐵反應時,需先用CO氣體排盡裝置內的空氣
D.酒精燈在桌子上歪倒著火,不能用濕布蓋滅
2
7.下列有關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皿
B.將三氯化鐵溶液蒸干,可制得無水三氯化鐵
C.萃取B0時,向盛有濱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振蕩、靜置分層后,打開旋
塞,先將水層放出
D.向試管中加入2mL2%CuS04溶液,再滴加數滴10%Na0H溶液,振蕩,可制得用
于檢驗醛基的氫氧化銅懸濁液
8.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慎將苯酚沾到手上,先用酒精洗滌,再用水沖洗
B.用pH試紙檢驗某干燥氣體的酸堿性時,應先用蒸儲水濕潤
C.將足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氣依次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可析出碳酸氫鈉晶體
D.燃盡的火柴頭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s溶液、稀HN03,可檢驗火柴頭是否含有氯
元素
9.實驗操作規范且能達到目的是()
目的操作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
A取20.00mL鹽酸整初始讀數為30.00mL后,將剩余鹽
酸放入錐形瓶
B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3
試管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
C測定醋酸鈉溶液的pH
試紙上
配制濃度為
稱取KMnO4固體0.15g放入100mL容
D0.OlOmol的KMn.4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溶液
A.AB.BC.CD.D
10.下列圖示對應的實驗操作,不用于物質分離與提純的是()
11.下列圖示與操作名稱不對廖的是
4
12.下列實驗方法或操作中,正確的是()
止水火
A.濃硫酸配制100mL0.1mol?L-1硫酸溶液B.檢查裝置的氣
H2O
密性
C.分離水和酒精D.
備并收集氯氣
13.有關儀器的零刻度說法正確的是
A.量筒的“0”在下方B.滴定管的“0”在上方
C.移液管的“0”在尖嘴處D.托盤天平的“0”在刻度盤的中央
14.實驗中所測得數據中不合理的是
A.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值為9.70
B.用25mL肚式移液管移取19.50mL的液體
C.用電子天平稱取鍍鋅鐵皮的質量4.421g
D.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16.SOmLKMrA溶液
5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取用化學藥品時,應特別注意觀察藥品包裝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標志
B.玻璃儀器加熱,不一定都要加墊石棉網
C.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除去KN03中混有的少量NaCl
D.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劑,然后上下反復顛倒搖勻
16.侯氏制堿法制備碳酸氫鈉的原理為Nft+IW+COz+NaCl=NH,Cl+NaHOM,某化
學小組用如圖裝置在實驗室中模擬該制備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A中儀器X的名稱為蒸儲燒瓶
B.裝置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裝置C中橡膠管的作用是平衡壓強,使溶液順利滴下
D.實驗開始后,應先打開及一段時間,然后再打開也
17.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氧化廢液中的溟離子B.分離CCL層和水層
KaOH
1由■液
6
c.分離CCL溶液和液澳D.長期貯存液漠
18.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
都用到的是
A.將茶葉灼燒成灰,選用①(D⑨
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儲水稀釋,選用④⑥⑦
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⑦
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⑩
19.以工業級氧化鋅(含Fe*、Mn2\Cu2\Ni?’等)為原料制備氧化鋅的流程如下:
工業級
m
髓
其中“氧化”加入KMnO,是為了除去浸出液中的Fe?+和Mn2\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
是
A.浸出時通過粉碎氧化鋅提高了浸出率
B.“氧化”生成的固體是MrA和Fe(OH)3
C.“置換”加入鋅粉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C/+、Hi?+等
7
D.“煩燒”操作用到的儀器:玻璃棒、蒸發皿、泥三角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草酸亞鐵晶體(FeC204-2H2O)的分解產
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通入N2的作用是排出裝置內的空氣
B.②、⑥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均是為了檢驗CO2氣體
C.裝置中試劑X為NaOH溶液,固體Y為CuO固體
D.將①中所得固體溶于KSCN溶液,可以檢驗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2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涉及多步操作,其中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
2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8
A.用甲裝置驗證濃H2sO,的脫水性、強氧化性
B.用乙裝置收集NO氣體
C.裝置丙中水能持續流下,說明裝置氣密性不良好
D.用丁裝置比較N、C、Si非金屬性的強弱
23.從海帶中提取碘,可經過以下實驗步驟完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國國RE30mL蒸fg水2ml.修HSO5ml.,0,麗麗]一檢粉殯單質
網]而瞬加一而一*初品而12Mf4t^溶液|一蘋取、分液……
A.灼燒過程中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燒杯、玻璃棒
B.氧化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L+H202=I2+20H-
C.檢驗碘單質時,可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若試紙變藍說明海帶中含有碘單質
D.分液時,先打開活塞放出下層液體,再關閉活塞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
24.通過海水晾曬可以得到粗鹽,粗鹽除還有NaCl外,還含有MgCb、CaCl2>
N&SO4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某興趣小組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各步操作流程
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L沉淀
=HBaChNaOi
點發、結晶、烘干.
精叁
⑦■
⑥
A.實驗過程中①、⑤步驟的操作分別是溶解、過濾
9
B.實驗過程中步驟④的目的是僅除去溶液中的Ca2+
C.實驗過程中步驟⑦中的蒸發所用到的儀器是酒精燈、玻璃棒、燒杯、鐵架臺(帶
鐵圈)
D.實驗過程中②、④步驟互換,對實驗結果不影響
25.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配制5%食鹽溶液時,將稱量的食鹽放入燒杯中加計量的水攪拌溶解
B.硫酸銅結晶水含量測定時,需用小火緩慢加熱,防止晶體飛濺
C.測定未知NaOH溶液濃度時,酸式滴定管需用標準酸液潤洗2?3次
D.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時,將量取的濃H2s0,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釋
26.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b中含有的少量HC1
B.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KC1溶液制備無水KC1
C.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D.用圖4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純凈的Nft
27.下列實驗方法或數據合理的是()
10
A.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9.8gNaCl固體
B.用25mL堿式滴定管準確量取22.00mL的KMnO,溶液
C.用廣泛pH試紙測出某鹽酸溶液的pH為3.2
D.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鹽酸
20.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能達到目的的是()
ABCD
飽和
螃A食鹽水
MirIL
3三初一濃硫酸NaOH溶液
1
配制一定濃度的證明乙煥可使濱水
混合濃硫酸和乙醇收集NO2氣體
溶液褪色
2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957年人工首次合成超鈾元素錯(制N。),儲運錯時應貼的危險化學品標志是
B.鎂可用作一些煙花和照明彈,是利用了鎂在空氣中燃燒能發出耀眼的白光的
性質
11
C.用酒精和CIO2殺菌消毒,都是利用其強氧化性
D.鉛蓄電池、銀鎘電池均屬于二次電池,若不回收,則會污染環境
29.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B.裝置②可用于吸收HC1氣體,并防止倒吸
C.以NH4cl為原料,裝置③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少量限
D.裝置④b口進氣可收集壓、NO等氣體
30.用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相關實驗目的的是()
ABcD
實
C玻璃
驗Si度計、1攪拌棒
內口
G
裝隔熱層一1
wi.**
案1外亮
L.L
Zt'M
1■
置
實除去Fe(OH)撒體
制備并收集少量實驗室灼燒測定中和反應的
驗中混有的NaCl溶
N02Na2c。3?10HQ反應熱
目液
12
的
A.AB.BC.CD.D
31.“海帶提碘”中,下列關于裝置和操作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
B.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
C.用裝置丙制備CL,用于氧化浸泡液中1一
D.用裝置丁吸收尾氣中的CL
32.某學習小組擬探究CO?和鋅粒反應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與銀氨溶液反應
產生黑色固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b、c、f中試劑依次為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銀氨溶液
C.裝置a的優點是可以控制a中反應的發生和停止
13
D.裝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氣體
3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四氯化碳要貯存在帶橡膠塞的試劑瓶中
B.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向容量瓶中加蒸儲水不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C.碘酒可用于皮膚外用消毒
D.實驗中剩余藥品都不能放回原瓶
34.實驗室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煤油保存金屬鋰
B.用水保存白磷
C.用帶有橡膠塞的棕色玻璃瓶保存濃硝酸
D.用pH試紙測NaClO溶液的pH值
14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
1.下列關于化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稱取NaOH固定時。將NaOH固體放在墊有濾紙的托盤上進行稱量
B.用量筒量取12.12mL的鹽酸
C.蒸儲實驗中,要在燒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
D.金屬鈉鎂失火時,可用水來滅火
【答案】C
【詳解】
A.NaOH易潮解,濾紙稱量的時候導致一部分NaOH會殘留在濾紙上,應放在小
燒杯中稱量,故A錯誤;
B.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時只能記錄到0.1mL,故B錯誤;
C.蒸儲實驗中,要在燒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符合實驗安
全要求,故C正確;
D.金屬鈉鎂失火時,不用水來滅火,因為水與鈉反應生成氫氣,與鈉的燃燒產
物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使燃燒更旺,故D錯誤;
故選:Co
2.下列有關實驗操作說法正確的是
A.滲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種離子交換膜
B.蒸儲實驗結束后,先停止加熱,再停止通冷凝水
C.分液操作時,從下口先放出下層液體,緊接著放出上層液體
D.中和熱的測定中,用溫度計測完鹽酸的溫度后,直接繼續測量NaOH溶液的溫
度
15
【答案】B
【詳解】
A.滲析使用的半透膜是一種可以使溶液的離子透過,而膠體微粒不能透過的物
質,A錯誤;
B.蒸儲實驗結束后,為使容器中的氣體液化,應先停止加熱,再停止通冷凝水,
B正確;
C.分液操作時,從下口先放出下層液體,緊接著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C錯誤;
D.中和熱的測定中,用溫度計測完鹽酸的溫度后,洗滌溫度計表面的酸液后,
再測量NaOH溶液的溫度,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B。
3.下列實驗有關操作正確的是
A.只有有色離子的檢驗才能用紙層析法,否則無法看到色斑
B.在制取“摩爾鹽”的實驗中,為了得到硫酸亞鐵鐵晶體,應小火加熱蒸發皿,
直到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
C.在“火柴頭中氯元素的檢驗”實驗中,摘下幾根未燃過的火柴頭,將其浸于
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斷火柴頭
中有氯離子的存在
D.受強酸或強堿腐蝕致傷時,應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碳酸氫鈉或飽和硼酸溶
液洗,最后用水沖洗,并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
【答案】D
【詳解】
A.無色離子可以先層析,然后再用顯色劑來顯色,故A錯誤;
16
B.亞鐵離子加熱過程中易被氧化,所以得不到硫酸亞鐵錢晶體,故B錯誤;
C.未燃過的火柴頭中氯元素并不是以氯離子的形式存在,可以將燃燒后的火柴
頭用少量蒸儲水浸泡,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AgNOs溶液和
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氯元素是以氯離子形式存在,故C錯誤;
D.受強酸或強堿腐蝕致傷時,應先用大量水沖洗,降低濃度,然后相應的用弱
堿性物質(碳酸氫鈉溶液)或弱酸性物質(飽和硼酸溶液)清洗,最后用水沖洗,并
視情況作進一步處理,故D正確;
綜上所述答案為D。
4.實驗室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圓底燒瓶
B.用堿石灰干燥二氧化硫氣體
C.少量的液溟用少量水液封,并用玻璃塞密封
D.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加到飽和FeCL溶液中制備Fe(OH)3膠體
【答案】C
【詳解】
A.蒸發皿、用埸、試管、燃燒匙都是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圓底燒瓶、燒杯等
底面積大的容器壁薄的需要墊石棉網加熱,A項錯誤;
B.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和氫氧化鈉、氧化鈣反應,不能用堿石灰干燥,
可以用濃硫酸或者五氧化二磷干燥,B項錯誤;
C.液溟有揮發性,一般用少量水液封防止其揮發,C項正確;
D.氫氧化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紅褐色沉淀,D項錯誤;
答案選C。
17
5.下列說法或基本操作合理的是()
A.準確量取25.00mL的液體可選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B.蒸儲實驗時若溫度計的水銀球低于支管口,則收集到的儲分沸點會偏低
C.用分液漏斗分液時要經過振蕩、放氣、靜置后,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再打
開旋塞,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
D.用紙層析法分離Fb和C/+,由于Fe*親脂性更強,因此Fe3+在濾紙上流動的
快些
【答案】B
【詳解】
A.準確量取25.00mL的液體可選用移液管或滴定管等量具、但不能用量筒,A
錯誤;
B.蒸儲燒瓶內的越靠近液體處溫度越高,故蒸儲實驗時若溫度計的水銀球低于
支管口,則收集到的儲分沸點會偏低,B正確;
C.用分液漏斗分液時要經過振蕩、放氣、靜置后,先打開上口玻璃塞、打開旋
塞,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c錯誤;
D.用紙層析法分離Fa?+和Cu*,濾紙上端呈棕黃色,說明Fe.親脂性更強、Fe3+
在流動相中分配的更多,隨流動相移動的速度快一些,D錯誤;
答案選B。
6.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用蒸發皿加熱蒸干A1CL溶液制無水A1CL固體
18
B.將4.0gNaOH固體置于100mL容量瓶中配制1.0mol?L-1NaOH溶液
C.實驗室模擬高爐煉鐵反應時,需先用CO氣體排盡裝置內的空氣
D.酒精燈在桌子上歪倒著火,不能用濕布蓋滅
【答案】C
【詳解】
A.在A1CL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1C13+3H2ODAl(OH)3+3HC1,若用蒸發皿蒸干
氯化鋁溶液,由于加熱后HC1的揮發,促進水解平衡正向移動,最終A1CL完全
水解成氫氧化鋁固體,再加熱分解生成AU)3,不能得到無水A1CL固體,A項錯
誤;
B.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實驗步驟為: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或
稀釋)、冷卻、轉移及洗滌、定容、搖勻、裝液,由于容量瓶上有容積、溫度和
唯一刻度線,若將氫氧化鈉直接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后氫氧化鈉溶于水會放熱引
起容量瓶的容積發生變化,引起實驗誤差,B項錯誤;
C.實驗室模擬高爐煉鐵反應時,裝置中不能存在氧氣,需先用co氣體排盡裝置
內的空氣,c項正確;
D.酒精燈在桌子上歪倒著火,可以用濕布蓋滅,故D錯誤;
故選C。
7.下列有關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皿
B.將三氯化鐵溶液蒸干,可制得無水三氯化鐵
C.萃取BG時,向盛有淡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振蕩、靜置分層后,打開旋
塞,先將水層放出
19
D.向試管中加入2mL2%CuS04溶液,再滴加數滴10%Na0H溶液,振蕩,可制得用
于檢驗醛基的氫氧化銅懸濁液
【答案】A
【詳解】
A.蒸發皿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故A正確;
B.將三氯化鐵溶液蒸干,最后會得到三氧化二鐵,故B錯誤;
C.振蕩、靜置分層后,浪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面,水在上面,故水后放出,故C
錯誤;
D.反應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堿不足,應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故D錯誤;
故答案為Ao
8.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慎將苯酚沾到手上,先用酒精洗滌,再用水沖洗
B.用pH試紙檢驗某干燥氣體的酸堿性時,應先用蒸儲水濕潤
C.將足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氣依次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可析出碳酸氫鈉晶體
D.燃盡的火柴頭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s溶液、稀HN03,可檢驗火柴頭是否含有氯
元素
【答案】C
【詳解】
A.苯酚有毒,對皮膚有強烈的腐蝕性,常溫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苯酚
易溶于酒精,故不慎將苯酚沾到手上,先用酒精洗滌,再用水沖洗,A正確;
B.用pH試紙可以測出溶液的酸堿性,干燥氣體只有溶于水才會顯示酸堿性,故
用pH試紙檢驗某干燥氣體的酸堿性時應先用蒸饋水將pH試紙濕潤,B正確;
20
C.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遠小于氨氣在水中的溶解度,若先通入二氧化碳、
后通入氨氣,不能獲得較高濃度的HCO3,不能析出碳酸氫鈉晶體,應將足量的
氨氣和二氧化碳依次通入飽和食鹽水才可析出碳酸氫鈉晶體,C錯誤;
D.向燃盡火柴頭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s溶液、稀硝酸,根據是否產生白色沉淀判
斷浸泡液中是否含cr,進而可判斷火柴頭中是否含有氯元素,D正確;
答案選c。
9.實驗操作規范且能達到目的是()
目的操作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
A取20.00mL鹽酸整初始讀數為30.00mL后,將剩余鹽
酸放入錐形瓶
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
B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試管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
C測定醋酸鈉溶液的pH
試紙上
配制濃度為
稱取KMn()4固體0.15g放入100mL容
D0.OlOmol.L的KMn04
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溶液
A.AB.BC.CD.D
【答案】B
21
【詳解】
A.50mL酸式滴定管的50.00mL刻度下方沒有刻度,但仍有鹽酸,所以調整初始
讀數為30.00mL后,放入錐形瓶中鹽酸的體積大于20.00mL,故A錯誤;
B.碘易溶于酒精,清洗試管中附著的碘可以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故B正
確;
C.醋酸鈉溶液呈堿性,測定醋酸鈉溶液的pH時,pH試紙不能預先濕潤(濕潤相
當于將溶液稀釋),否則測定的pH會偏小,故C錯誤;
D.容量瓶不能作為反應容器,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10.下列圖示對應的實驗操作,不用于物質分離與提純的是()
A.B.
C.
D.
【答案】B
【解析】A.圖為分液裝置,可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故A不選;B.圖為
可配制溶液的容量瓶,不用于物質分離,故B選;C.圖為過濾裝置,可分離不
溶性固體與液體,故C不選;D.圖為蒸餌裝置,可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
故D不選。
10.下列實驗方法或操作正確的是()
22
【答案】A
【解析】A.向容量瓶中轉移溶液,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不能將玻璃棒接觸容量
瓶口,防止液面外流,故A正確;B.冷凝水方向錯誤,應下進上出,故B錯誤;
C.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離,故C錯誤;
D.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緩緩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故D錯誤。
11.下列圖示與操作名稱不藥座的是
A.過濾
【答案】B
【解析】
A.為過濾操作,A正確;B.h洗氣操作時應該是長口進,短口出,
B錯誤;
C.為溶解操作,C正確;D.為蒸發操作,D正確;答案選B。
12.下列實驗方法或操作中,正確的是()
23
?HX)
,止水獎
A.配制100mL0.1mol?L-1硫酸溶液B.檢查裝置的氣
密性
Cffi
分離水和酒精D.
備并收集氯氣
【答案】B
【解析】A項、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硫酸,應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再轉移到
容量瓶中,故A錯誤;B項、由圖可知,夾緊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能形
成穩定的液面差,說明裝置不漏氣,故B正確;C項、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
液漏斗分離,故C錯誤;D項、二氧化鎰和濃鹽酸共熱反應制備氯氣,制備裝置
中缺少酒精燈等,故D錯誤。
13.有關儀器的零刻度說法正確的是
A.量筒的“0”在下方B.滴定管的“0”在上方
C.移液管的“0”在尖嘴處D,托盤天平的“0”在刻度盤的中央
【答案】B
【解析】A項、量筒沒有零刻度,小刻度在下方,故A錯誤;B項、滴定管的“0”
刻度在上方,故B正確;
C項、移液管沒有“0”刻度線,在移液管上方只有1個容積刻度線,故c錯誤;
D項、托盤天平的“0”刻度在刻度尺的左端,故D錯誤。
24
14.實驗中所測得數據中不合理的是
A.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值為9.70
B.用25mL肚式移液管移取19.50mL的液體
C.用電子天平稱取鍍鋅鐵皮的質量4.421g
D.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16.SOmLKMiA溶液
【答案】B
【解析】A項、pH計能夠較準確的測定溶液的pH,可以用pH計測得某溶液的pH
值為970,故A可能;
B項、25mL移液管只有一個刻度,只能量取25mL的溶液,無法量取19.50mL的
液體,故B不可能;C項、電子天平能夠讀到0.001g,能夠用電子天平稱取鍍鋅
4.421g,故C可能;D項、滴定管能夠讀到0.01mL,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具有強氧
化性,需要用酸式滴定管,則可以用25mL酸式滴定管量取16.50mLKMn04溶液,
故D可能。
1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取用化學藥品時,應特別注意觀察藥品包裝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標志
B.玻璃儀器加熱,不一定都要加墊石棉網
C.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除去KN03中混有的少量NaCl
D.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萃取劑,然后上下反復顛倒搖勻
【答案】D
【解析】A.部分化學藥品有毒,則注意觀察藥品包裝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標志,
故A正確;B.試管可直接加熱,燒瓶需要墊上石棉網加熱,則玻璃儀器加熱,
不一定都要加墊石棉網,故B正確;C.二者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同,則冷卻熱
25
飽和溶液結晶的方法可除去KN03中混有的少量NaCL故C正確;D.在分液漏斗
中加入萃取劑后應用左手握住分液漏斗活塞,右手壓住分液漏斗口部,把分液漏
斗倒轉過來振蕩,使兩種液體充分接觸,振蕩后打開活塞,將漏斗內氣體放出,
靜置分液,故D錯誤。
16.侯氏制堿法制備碳酸氫鈉的原理為Nft+HzO+CXh+NaCl=NH,Cl+NaHCOsI,某化
學小組用如圖裝置在實驗室中模擬該制備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裝置A中儀器X的名稱為蒸儲燒瓶
B.裝置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裝置C中橡膠管的作用是平衡壓強,使溶液順利滴下
D.實驗開始后,應先打開及一段時間,然后再打開七
【答案】D
【解析】A.裝置A中儀器X的名稱為蒸儲燒瓶,A正確;B.氨氣極易溶于水,
裝置B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B正確;C.裝置C中橡膠管的作用是
使分液漏斗中液體壓強與燒瓶內壓強相同,使使分液漏斗中溶液順利滴下,C正
確;D.實驗開始后,應先打開也一段時間,使溶液呈堿性,然后再打開K1,吸
收更多的二氧化碳,D錯誤。
17.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26
A.氧化廢液中的溟離子B.分離CCL層和水層
C.分離CCL溶液和液濱D.長期貯存液漠
【答案】B
【解析】A.集氣瓶中導管應長進短出,否則會將液體排出,故A錯誤;B.CCL
和水不互溶,可用分液分離,故B正確;C.蒸儲實驗中溫度計水銀球應與蒸儲
燒瓶支管口處相平,測量的是蒸氣的溫度,故C錯誤;D.液溟能腐蝕橡膠塞,
應用玻璃塞,故D錯誤。
18.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
都用到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A.將茶葉灼燒成灰,選用①?⑨
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儲水稀釋,選用④⑥⑦
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⑦
D.檢驗濾液中的F3+,選用③⑧⑩
【答案】B
【解析】A.將茶葉灼燒灰化,應在塔埸中加熱,用到的儀器有①、②和⑨,必
要時還可用到三腳架或鐵架臺帶鐵圈,故A不選;B.用濃硝酸溶解茶葉灰并加
27
蒸儲水稀釋,應在燒杯中進行,可用玻璃棒攪拌,不用容量瓶,故B選;C.過
濾應該在漏斗中進行,用到的儀器有④、⑤和⑦,故C不選;D.檢驗濾液中的
Fe3+,可用膠頭滴管取少量濾液于小試管中,用KSCN溶液檢驗,用到的儀器有試
管、膠頭滴管和滴瓶等,即③、⑧和⑩,故D不選。
19.以工業級氧化鋅(含Fe\Mn2\Cu2\Ni?+等)為原料制備氧化鋅的流程如下:
其中“氧化”加入KMnO,是為了除去浸出液中的Fe?+和Mn。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
是
A.浸出時通過粉碎氧化鋅提高了浸出率
B.“氧化”生成的固體是MnOz和Fe(0H)3
C.“置換”加入鋅粉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Cu/Mi?,等
D.“燃燒”操作用到的儀器:玻璃棒、蒸發皿、泥三角
【答案】D
【解析】A.浸出時通過粉碎固體氧化鋅,使物質顆粒變小,擴大了與硫酸的接觸
面積,反應速率加快,因而也可以提高了浸出率,A正確;B.向硫酸浸取工業級
ZnO后的溶液中存在Fe*、M/、Zn*和Ni*,加入KMn()4溶液,Ni*不能被氧化,
Fe2\Md被氧化而形成M11O2和Fe(0H)3除去,KMrA被還原形成MrA,B正確;C.
由于金屬活動性Zn>Ni>Cu,所以“置換”加入鋅粉可以與溶液中的是為了與溶
液中Ni-Cd發生主反應,除去溶液中的CL、出2+等,C正確;D.“煨燒”操
作用到的儀器:玻璃棒、珀埸、泥三角,D錯誤。
28
20.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圖裝置探究草酸亞鐵晶體(FeC204-2H20)的分解產
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通入N的作用是排出裝置內的空氣
B.②、⑥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均是為了檢驗CO2氣體
C.裝置中試劑X為NaOH溶液,固體Y為CuO固體
D.將①中所得固體溶于KSCN溶液,可以檢驗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答案】D
【解析】A.反應裝置中含有空氣,若不將裝置中的空氣排出,會將草酸亞鐵分解
產生的FeO氧化為Fe2(h影響實驗測定,因此該操作合理,A正確;B.②中澄清
石灰水的作用是為了檢驗FeC204,2H2。分解產物中含CO2氣體;⑥中澄清石灰水
的作用是為了檢驗CO2氣體,進而證明FeC2O4?2H20分解產生的物質中含CO,CO
與⑤處的灼熱的CuO發生了反應產生了CO2,B正確;C.FeC2(X?240受熱分解
產生的CO2氣體通過②檢驗出來,通過裝置中試劑X為NaOH溶液來除去,經無水
氯化鈣干燥后經灼熱的固體Y反應轉化為CO2氣體,所以Y為CuO固體,C正確;
D.將①中所得固體為FeO,該物質在KSCN溶液中不能溶解,且其中含有的鐵元
素為+2價,與KSCN也不能發生反應,因此不可以檢驗其中鐵元素的化合價,D
錯誤。
2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硫酸溶液涉及多步操作,其中下列圖示操作正確的
29
是
【答案】D
【解析】A、稀釋濃硫酸時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
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選項A錯誤;B、
轉移時應用玻璃棒引流,選項B錯誤;C、用膠頭滴管滴加溶液時應懸于容器上
方滴加,選項C錯誤;D、配制溶液時定容后就進行搖勻,操作正確,D正確。
22.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
A.用甲裝置驗證濃H2sO,的脫水性、強氧化性
B.用乙裝置收集NO氣體
C.裝置丙中水能持續流下,說明裝置氣密性不良好
D.用丁裝置比較N、C、Si非金屬性的強弱
【答案】A
【解析】A.濃硫酸和蔗糖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等物
質,該反應中濃硫酸將蔗糖氧化,二氧化硫能使品紅溶液褪色而體現漂白性,能
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所以體現二氧化硫還原性,
所以該實驗驗證濃H2sO,具有脫水性、強氧化性,SO?具有漂白性、還原性,故A
30
正確;B.NO能和空氣中氧氣反應,收集NO也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故B錯誤;
C.分液漏斗和蒸儲燒瓶用橡皮管連接,兩個容器中壓強相等,則分液漏斗中的
水能夠順利流向,所以該操作方法無法判斷裝置氣密性,故C錯誤;D.濃硝酸
具有揮發性導致二氧化碳中含有HNO3,而影響二氧化碳和硅酸鈉溶液的反應,無
法證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故D錯誤。
23.從海帶中提取碘,可經過以下實驗步驟完成。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國國水麗麗]一檢粉殯單質
RE30mL蒸1g2ml.gH2SO45ml.,6
府]而瞬加一而一*初品而1wit^溶液|一蘋取、分液……
A.灼燒過程中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燒杯、玻璃棒
B.氧化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L+H202=L+20H-
C.檢驗碘單質時,可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若試紙變藍說明海帶中含有碘單質
D.分液時,先打開活塞放出下層液體,再關閉活塞從上口倒出上層液體
【答案】D
【解析】A.灼燒實驗使用的儀器有:珀竭,酒精燈,玻璃棒,三腳架,用到的
玻璃儀器為:酒精燈、玻璃棒,故A錯誤;B.氧化過程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為:2lT+2r+H202=I2+2H20,故B錯誤;C.碘單質遇到淀粉變藍,用淀粉檢驗碘
存在,通常用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氧化性強于碘的氣體,故C錯誤;D.分液時,
先打開活塞放出下層液體,再關閉活塞倒出上層液體,防止液體重新混合而污染,
故D正確。
24.通過海水晾曬可以得到粗鹽,粗鹽除還有NaCl外,還含有MgCb、CaCb、
Na2sO,以及泥沙等雜質。以下是某興趣小組制備精鹽的實驗方案,各步操作流程
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1
L沉淀
嚼》育濾液果*慈發,《星,烘干?希塞
①YL⑥⑦
A.實驗過程中①、⑤步驟的操作分別是溶解、過濾
B.實驗過程中步驟④的目的是僅除去溶液中的Ca"
C.實驗過程中步驟⑦中的蒸發所用到的儀器是酒精燈、玻璃棒、燒杯、鐵架臺(帶
鐵圈)
D.實驗過程中②、④步驟互換,對實驗結果不影響
【答案】A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①、⑤步驟的操作分別是溶解、過濾,故A正確;
B.步驟④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a*及過量的Ba*,故B錯誤;C.步驟⑦中的
蒸發所用到的儀器是酒精燈、玻璃棒、蒸發皿、鐵架臺(帶鐵圈),故C錯誤;D.過
程中②、④步驟互換,導致過量的領離子不能除去,故D錯誤。
25.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配制5%食鹽溶液時,將稱量的食鹽放入燒杯中加計量的水攪拌溶解
B.硫酸銅結晶水含量測定時,需用小火緩慢加熱,防止晶體飛濺
C.測定未知NaOH溶液濃度時,酸式滴定管需用標準酸液潤洗2?3次
D.配制0.1mol/L的H2sO4溶液時,將量取的濃H2s0,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釋
【答案】D
【解析】A.因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時,只需將計算稱量好的溶質溶于一定量的
溶劑中即可,A正確;B.晶體飛濺會引起誤差,需小火緩慢加熱,防止晶體飛濺,
B正確;C.測定未知NaOH溶液濃度時,盛放標準酸溶液的滴定管要用標準酸液
潤洗2?3次,以使滴定的酸溶液濃度與標準溶液濃度一致,C正確;D.容量瓶
32
不能直接用來溶解、稀釋溶液,H2s。4稀釋時放熱,熱的液體不能立即轉移到容量
瓶中,D錯誤。
26.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圖4
A.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1
B.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KC1溶液制備無水KC1
C.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D.用圖4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純凈的加3
【答案】D
【解析】A.由于氯氣與水的反應是可逆反應,若水中含有NaCl就可以減少氯氣
的消耗,同時還可以溶解HC1,因此可以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b中含有的少量
HC1,A正確;B.KC1是強酸強堿鹽,加熱不發生水解反應,所以可以用圖2所示
裝置蒸發KC1溶液制備無水KCLB正確;C.氯氣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使燒
瓶中氣體壓強減小,燒杯中的NaOH溶液在大氣壓強的作用下被壓入燒瓶,氯氣
進一步溶解、反應消耗,壓強進一步減小,能夠持續不斷的產生壓強差,因此可
以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C正確;D.可以用向NaOH固體中滴
加濃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氣,氨氣的水溶液呈堿性,用堿性干燥劑堿石灰進行干燥,
但是由于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應該用向下排空氣的方法收集氨氣,所以不能用
圖4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純凈的燦,D錯誤。
33
27.下列實驗方法或數據?合?理的是()
A.用托盤天平準確稱取9.8gNaCl固體
B.用25mL堿式滴定管準確量取22.00mL的KMn()4溶液
C.用廣泛pH試紙測出某鹽酸溶液的pH為3.2
D.用10mL量筒量取7.50mL稀鹽酸
【答案】A
【解析】A.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準確度為0.1g,可稱取9.8g食鹽,故A正確;B.量
取高鎰酸鉀溶液應用酸式滴定管,故B錯誤;C.廣泛pH試紙測定的pH值為整
數,3.2是小數,所以不合理,故C錯誤;D.量筒量取液體體積的準確度為0.1mL,
所以量取7.50mL不合理,故D錯誤。
20.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能達到目的的是()
ABCD
A飽和
1貴食鹽水
卜耳土濃硫酸澳
NaOH溶液
1
配制一定濃度的證明乙烘可使溟水
混合濃硫酸和乙醇收集NO?氣體
溶液褪色
【答案】B
【解析】A、乙醇的密度小于濃硫酸,混合時應將濃硫酸沿燒杯壁倒入乙醇中,
邊倒邊攪拌,若順序相反則容易引起液體飛濺,故A不能達到目的;B、容量瓶
34
上的刻度與凹液面的最低處相切,膠頭滴管垂直位于容量瓶的正上方,故B能達
到目的;C、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集氣瓶中的導氣管應長進短出,故C不
能達到目的;D、乙快中的H2s等雜質也能使濱水褪色,應先通過一個盛堿液的
洗氣瓶將雜質除去,故D不能達到目的。
2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957年人工首次合成超鈾元素錯(常No),儲運錯時應貼的危險化學品標志是
B.鎂可用作一些煙花和照明彈,是利用了鎂在空氣中燃燒能發出耀眼的白光的
性質
C.用酒精和C102殺菌消毒,都是利用其強氧化性
D.鉛蓄電池、銀鎘電池均屬于二次電池,若不回收,則會污染環境
【答案】C
【詳解】
A.超鈾元素錯(制N。)是放射元素,則儲運錯時應貼的危險化學品標志是
B.Mg在空氣中燃燒時會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生成白色固體,則一些煙花和
照明彈里都含有鎂粉,就是利用了這一性質,故B正確;
C.用C102殺菌消毒,是利用其強氧化性,而用酒精殺菌消毒,是利用乙醇使蛋
白質脫水變性,兩者殺菌消毒原理不一樣,故c錯誤;
35
D.鉛蓄電池、銀鎘電池均屬于二次電池,若不回收,則會造成土壤和水污染,
故D正確;
故答案為Co
29.實驗是化學研究的基礎,關于下列各實驗裝置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裝置①常用于分離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B.裝置②可用于吸收HC1氣體,并防止倒吸
C.以NH4cl為原料,裝置③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少量限
D.裝置④b口進氣可收集壓、NO等氣體
【答案】A
【詳解】
A.裝置正確,可用于分離互溶的液體混合物,A正確;
B.HC1易溶于水,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應改用四氯化碳,B錯誤;
C.氯化核加熱分解生成氨氣和氯化氫,二者在溫度稍低時反應生成氯化核,應
用氯化錢和氫氧化鈣,C錯誤;
D.NO易與空氣反應,不能使用排空氣方法收集,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Ao
30.用下列實驗裝置能達到相關實驗目的的是()
ABCD
36
實
溫度計、『
驗攪拌憚
內口
裝隔焦反一|f
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滲透市場意識的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六上生命教育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設計行業新趨勢試題及答案
- 助理廣告師考試重點內容概述試題及答案
- 分析紡織品市場趨勢對檢驗的影響因素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對接新技術試題及答案
- 智能家居知識試題及答案
- 極致提升廣告設計師能力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紡織品檢驗員證書考試深度分析試題及答案
- 意外傷害試題及答案庫
- 1-江蘇省冶金等工貿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運行質量審計評分表-
-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課件高一上學期載人航天主題班會
- 《excel數據分析》課件
- DB1310-T 223-2020 小麥節水綠色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 小學六年級科學(人教版)《各種各樣的自然資源》-教學設計、課后練習、學習任務單
- 215kWh工商業液冷儲能電池一體柜用戶手冊
- 燃氣安全事故處理及應急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件 第六章 燃油供給系
- 可再生能源預測技術研究
- 2024-2030年中國耐火材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題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