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課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百家”是泛指,意為數量多,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爭鳴”是指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針對當時社會、學術等方面的各種問題,展開爭論。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何為“百家爭鳴”?(九流十家)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1.形成的原因經濟:政治:階級:文化:生產力大發展,井田制崩潰一、“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1.形成的原因經濟:政治:階級:文化:生產力大發展,井田制崩潰周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士”階層活躍和受重用私學興起,造就大批文士學術下移“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根本原因:社會大變革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推廣
井田制開始崩潰鐵農具牛耕魯國:“公田不治”——《漢書·食貨志》陳國:“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國語·周語》·周天子伸手向魯“求金”、“求車”“周鄭交惡”、“射王中肩”“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田氏代齊”、“三家分晉”、“魯三桓執政”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崩潰,諸侯爭霸不已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2、表現諸子百家分布圖百家爭鳴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莊子韓非子墨子2、表現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天人關系禮的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思想學說思想學說思想特點仁政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傳統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準則;道家學說構成了哲學基礎;法家的變革精神,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理論武器。
3、影響(1)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體系的基礎。(3)推動了中國主流文化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4)推動了古代社會進步,促使奴隸社會的封建社會的變革。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萬世師表”
孔子曾周游列國,游說諸侯,希望大家尊守周禮,講仁、信,重建社會秩序。孔子常常遭到諸侯冷遇。孔子晚年回到魯國收徒講學。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賢”。孔子刪定“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經》《春秋》,有記錄言論的《論語》,這成為儒家思想的基礎。1、孔子創立儒家思想(1)基本內容①思想核心:是“仁”,通過“禮”來實現;②政治主張:“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主張“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打破了官府壟斷。(學在官府——學在民間)④保守思想:恢復周朝的禮儀制度,“克己復禮”
。(2)評價:開創儒家學說,儒家思想后來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也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
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巴黎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提出“推人及人”、“和而不同”的命題,這個命題后來經過周恩來的發揮演變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1、孟子亞圣孟子
孟子(約前372~289),名軻,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繼承并發展了孔子的學說,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相傳為魯國貴族孟孫氏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后退居講學,作《孟子》七篇。一、孟子、荀子與儒家A、孟子的思想主張
①核心:發展“仁”思想,提出“仁政”思想;
②君民關系:發展民本思想,提出“重民”“民貴君輕”思想;
③倫理觀:主張“性本善”B、評價: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有利于緩和階級矛盾,促進生產發展,具有進步意義,影響深遠。荀子(約前313——前289)名況,字卿。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時期我國著名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著有《荀子》一書。2、荀子一、孟子、荀子與儒家(1)荀子的思想A、荀子的思想主張①施政綱領:“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②君民關系:提出君舟民水;③在倫理觀:主張“性惡論”。通過禮儀和法治可改造成君子、圣人。④哲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荀子繼承儒家思想,認為治國應以禮教為主,同時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張禮法并施,王霸兼用,但以王道為主。比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異同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民本思想異人性論愛人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義民貴君輕君舟民水性善論性惡論(1)時代:(2)目的:(3)觀點孔子處于奴隸制瓦解的春秋時期,孟子、荀子處于封建社會形成的戰國時期。孔子——維護奴隸制為目的;孟子、荀子——維護新興地主階級利益1、老子及道家
老子二、道家和法家《西游記》中太上老君形象老子是春秋時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源的哲學家。著有《道德經》,充滿著哲理和東方智慧。(1)老子的思想(1)唯心: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認為在變幻無常的世界背后,有不變的“道”存在,“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人要順應“道”而生活。道(2)政治主張:主張“無為而治”,小國寡民老子認為最理想的社會,是百姓滿足於原始簡樸的生活,不奢求物質的享受。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3)樸素辯證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而且可以互相轉化。老子認為越堅強的東西越容易折斷,柔能勝剛。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夠不受傷害,免于痛苦。“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①萬物是相對的②逍遙的精神自由莊周曉夢迷蝴蝶莊子,名周,戰國人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2、莊子(周莊)3、法家與韓非子韓非子,戰國時期韓國人,約生于公元前280年,死于前233年。是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理論。③實現君主集權制的途徑:“法”:嚴刑峻法,“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術”:駕馭大臣的權術,“潛御眾臣者也”“勢”:君主的地位和權力,“如虎豹之爪牙”①依法治國,系統了法制理論。秦王借法家思想振興國家,實現統一大業。
統一后,秦始皇繼續厲行法治,結果呢?——法家理論可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天下大亂,15年便滅亡。歷史啟示?三、墨子和墨家兼愛、非攻、尚賢儒家法家墨家道家代表孔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墨子老子主要思想“仁”克己復禮以德治民有教無類“仁政”民貴君輕“性本善”“仁義”“王道”君舟民水性惡論以法治國加強君權兼愛非攻節儉尚賢“道”無為而治事物相互轉化特點消極無為平民化、理想化積極有為完整,但相對保守
諸子百家主要流派比較
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鋰電池回收拆解再生利用項目初步設計(參考)
- 垃圾發電廠爐渣擴建項目初步設計(僅供參考)
- 河道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方案(范文)
- 貴重金屬循環利用項目實施方案(范文參考)
- 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實施方案
- 安全教育專題分享
- 蘇教版剪枝的學問課件設計
- 浙江省寧波市五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聯考語文 含解析
- 廣東省清遠市四校聯盟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物理含解析
- 南昌醫學院《行政組織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隋唐時期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第2課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
- AI教育項目商業計劃書
- 電廠水化驗員職業技能鑒定題庫(高級工)第001套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國銀離子抗菌敷料市場營銷渠道及應用領域分析研究報告
- NB/T 11454-2023凍結法鑿井風險管理規范
- 中國醫院質量安全管理第 2-5 部分:患者服務 預約服務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清單(表格版)
- DL-T-5743-2016水電水利工程土木合成材料施工規范
- JGJ100-2015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 傳送帶模型中的相對運動與能量-2024年高考物理二輪熱點模型 含答案
- 污水處理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