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_第1頁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_第2頁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_第3頁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_第4頁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24年版)01引言■全球情況:√

2020年全球癌癥新發病例約1930萬例,死亡近1000萬例。√

肺癌新發病例約221萬例,占11.4%,死亡約180萬例,居癌癥死亡首位。■中國情況:√

2020年中國肺癌新發病例81.6萬,占全球37%。√

2022年發病例數增至106

.06萬,死亡例數73

.3萬。√

中國肺癌患者5年存活率較低,2018年(2012-

2015年)為19

.

78,與

2030年目標(46.6%)差距大。不同分期預后不同,I期

5

7

7

%

-

92%,ⅢA-IVB

期0-36%。因此,肺癌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生存率、改善

預后的關鍵,但多數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一、二級預防工作有待加強。一、肺癌現狀■為解決肺癌早期診治問題,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和中國肺癌防治聯盟組織多學科專家于2015年制定《肺部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2018

年更新,在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推廣,并提出“智能救治百萬早期肺癌工程"。■此次根據推廣經驗、更新文獻證據,參考相關指南,征求多學科專家意見,

在2018年版基礎上進行第三次修訂和更新。二、共識更新背景■肺癌高危人群篩查年齡界定:√根據我國國情確定適合我國的肺癌高危人群篩查年齡。■難定性肺結節定義:√提出此定義,避免診斷和治療延誤。■AI

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評估:√

科學評價

AI

在肺結節評估中的作用,提出人機多學科診療(MDT)

模式,克服AI

局限性。■肺結節評估分類:√

分為常規和個體化評估,便于不同人群應用。√

基于循證醫學證據,對不同類型和大小肺結節管理細則給出推薦,形成18條推薦

意見,用于指導肺結節暨肺癌早期診治臨床實踐,提升我國肺結節暨早期肺癌診治

。三、共識更新內容■發起與參與人員:√由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專家組共同發起,呼吸與

危重癥醫學科、胸外科、腫瘤科、放射科、流行病學等多學科專家參與。√

啟動于2023年1月,定稿于2024年6月,在國際實踐指南注冊平臺注冊

(PREPARE-2024CN604)。■適用與目標人群:√

適用于各級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胸外科、腫瘤科等醫師√

目標人群是篩查或偶然發現肺結節及疑診早期肺癌患者四、共識形成方法■證據檢索:√

臨床問題源于一線臨床醫務人員調研和文獻,整合后解構為

PICO

式,以主題詞檢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國生物醫學

文獻服務系統、萬方數據庫和中國知網數據庫,主要納入系統評價、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等。■推薦意見形成:√根據支持證據提出初步推薦強度級別,通過在線問卷調查,多學科專家投票形成一致意見,初稿經專家組多輪會議討論后確定。

√所有專家組成員無利益沖突。四、共識形成方法肺結節定義和分類、管理原則■影像學特征√

最大徑≤3cm,

局灶性、類圓形,密度比肺實質高的實性或亞實性陰影。可以是孤立

性或多發性,并且不伴有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孤立性肺結節通常沒有明顯癥狀,邊界清楚、密度增高,最大徑≤3cm,周圍是含氣

肺組織包裹的軟組織影。√

多發性肺結節一般是單一肺結節伴有一個或多個結節,超過10

個的彌漫性肺結節

大多是惡性腫瘤轉移或者是良性病變(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導致的炎癥性疾病)引起

的。一、肺結節定義■數量分類√

單個病灶是孤立性肺結節,2個及以上病灶是多發性肺結節。■病灶大小分類√

為了精準管理肺結節患者和指導分級診療,將肺結節按大小分類。

最大徑≤5mm

是微小結節,5-

10mm

是小結節。√

結節大小和惡性概率有關。√

微小結節可以在基層醫院隨訪管理√

小結節可在有診治經驗的醫院,如中國肺癌防治聯盟肺結節診治分中心管理√

10-30mm

的肺結節應該盡早診治,并且要根據實性和亞實性肺結節臨床管理流程進行隨訪。二、分

類■密度分類√

實性肺結節:·

是肺內圓形或類圓形密度增高影,其密度高到足以掩蓋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氣管

。√

亞實性肺結節:·只要含有磨玻璃密度的肺結節都叫亞實性肺結節。·

磨玻璃病變在

CT

上顯示為邊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內密度增高影,但密度不足

以掩蓋其中的血管和支氣管影。·

亞實性肺結節包括純磨玻璃結節(pGGN)

和混雜性結節(mGGN,

也稱部分實性結節)。·

如果磨玻璃病灶內沒有實性成分,就是

pGGN;

有實性成分就是

mGGN。二、分

類■早期診斷難易程度分類√

“難定性肺結節”是指不能通過非手術活檢明確診斷,而且高度懷疑是早期肺癌的

肺結節。√

因為早期肺癌在肺結節中體積小,術前很難明確病理診斷,反復隨訪可能耽誤治療,

或者因為鑒別診斷能力有限導致過度治療。√

所以需要提出“難定性肺結節”的定義,推薦采用多學科團隊(MDT)工作模式和

醫患共同決策。二、分

類■

【推薦意見1】√“難定性肺結節”是指無法通過非手術活檢明確診斷,且高度懷疑早期肺癌的肺結節。

該類肺結節的診斷和處理推薦采用MDT

工作模式和醫患共同決策(Ⅲ類推薦)。三、推薦意見肺結節發現途徑03■國外肺癌篩查經驗及演變√2011

年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NLST)表明,與胸部

x

線相比,胸部低劑量

CT(LDCT)

對肺癌高危人群篩查可使肺癌病死率下降20%。√之后美國的篩查標準也在不斷變化。√2013

年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推

5

5

-

8

0歲

、≥30

包年吸煙史

且目前仍在吸煙或戒煙時間不滿15年的人群每年進行LDCT

肺癌篩查。√后來美國癌癥干預和監測建模網絡(CISNET)

研究發現,對50歲或

5

5

-80歲年齡段、吸煙時間在20包年或以上的人群進行篩查更有益。√

2

0

2

1

USPSTF推

5

0

-

8

0

2

0包年吸煙史且目前仍在吸煙或

戒煙時間不滿15年的人群每年進行

LDCT

篩查,降低了最小篩查年齡和吸煙指

數。一、肺癌高危人群定義和常規影像學篩查■中國肺癌篩查人群定位的考慮因素√

5年生存率雖然有所提升,但仍低于美國和日本20年前的水平。

中國吸煙及被動吸煙人群比例高,肺癌發病趨于年輕化。√例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數據顯示,2014-2019年肺結節手術中早期肺癌

占比60

.8%,手術患者平均年齡從2014年

6

3

2

0

1

9

5

0歲。√

早期肺癌根治或10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這些早期肺癌患者手術花費相對少,

且術后可能不需要輔助治療,還能為家庭創造收入。一、肺癌高危人群定義和常規影像學篩查■鑒于早期肺癌患者平均年齡在50

歲左右,建議將中國肺癌篩查年齡降至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的人群為肺癌高危人群:√吸煙指數≥400年支(或20包年)。√

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合并慢阻肺、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曾患肺結核者。√

曾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級親屬家族史。√

推薦每年用胸部

LDCT

對這些高危人群進行篩查,這有助于加強中國肺癌二級預防

的"早發現",提高肺癌5年生存率。一、肺癌高危人群定義和常規影像學篩查■大多數肺結節沒有癥狀■只有惡性結節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時才會出現癥狀,如漸進性咳嗽、痰血、

胸痛、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取決于疾病進程和部位。二、因癥狀發現■在檢查其他疾病做胸部

CT

時發現肺結節,例如結核、病毒感染等呼吸系

統疾病或心臟疾病檢查時。■如果是感染性疾病檢查發現肺結節,要參考之前和治療前后的胸部

CT

像,動態隨訪來確認肺結節是否和感染有關。三、機會發現■【推薦意見2】√

將我國肺癌高危人群定義為年齡≥40歲(Ⅱ類推薦),且具有下述任一

危險因素者:(1)吸煙指數≥400年支(或20包年)

(IA

類推薦)(2)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I

B類推薦

)(3)合并慢阻肺、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曾患肺結核者(

IB

類推薦)(4)曾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級親屬家族史(IB

類推薦

)

。推薦每年采用胸部LDCT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篩查(IA

類推薦)。四、推薦意見肺結節常規檢查及評估04■CT優勢與篩查建議√

與胸部x

線相比,胸部CT

掃描能提供更多關于肺結節的信息,如位置、大小、

形態、密度、邊緣和內部特征等。√推薦肺癌高危人群進行低劑量

CT(LDCT)肺癌篩查,其掃描參數可參照相關指南。√對于篩查或偶然發現的肺結節,應對病灶處進行薄層

CT

或薄層高分辨CT

,以更好地顯示結節特征。√如果之前已經做過胸部CT

檢查,建議與既往影像學資料對比。一、影像學檢查■外觀評估√結節大小:肺結節體積越大,惡性概率越高。√結節形態:良性肺結節多為圓形或類圓形,惡性亞實性結節更容易出現不規則形態。

√結節邊緣:惡性肺結節常呈分葉狀或有毛刺征(棘狀突起),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也常提示惡性可能;良性結節多數無分葉,邊緣可能有尖角或纖維條索,周圍出現

纖維條索、胸膜增厚等征象通常提示結節為良性。√

結節-肺界面:惡性肺結節邊緣清楚但不光整,結節-肺界面毛糙有毛刺;炎性

肺結節邊緣模糊,良性非炎性肺結節邊緣清楚整齊甚至光整。二、影像學評估■內涵評估√

密度:密度均勻的純磨玻璃結節(pGGN),

尤其是小于5mm

的,常提示不典型腺

瘤樣增生(AAH);

密度不均勻的混雜性結節(mGGN),實性成分超過50%常提

示惡性可能性大,多為微浸潤腺癌(MIA)或浸潤性腺癌(IA),不過

MIA或

IA

也可能表現為

pGGN。

持續存在的磨玻璃結節(GGN)

大多為惡性或有惡變傾向,GGN

的平均

CT

值對鑒別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密度高惡性概率大,密度低惡性概

率小,但

pGGN

CT值可能與病理浸潤程度無關,要結合結節大小和形態變化

綜合判斷。√

結構:支氣管截斷伴局部管壁增厚,或截斷的支氣管管腔不規則,惡性可能性大。通

過CT

增強掃描,對≤1mm

層厚的CT

掃描圖像進行圖像后處理技術分析和重建,

結節血管征有助于結節定性。二、影像學評估■動態隨訪√

良性變化特征:肺結節在隨訪中有以下變化多考慮為良性,如短期內病灶外部特征變

化明顯(無分葉或出現深度分葉、邊緣變光整或變模糊)、密度均勻或變淡、在密度

不變情況下病灶縮小或消失、病灶迅速增大(倍增時間<15d)、

實性結節病灶2

年以上仍然穩定(但不適用于

GGN)。√

惡性變化特征:肺結節在隨訪中有以下變化多考慮為惡性,如直徑增大(倍增時間符

合腫瘤生長規律,實性肺結節倍增周期約

20

-400d,

亞實性結節倍增時間

400-800d或更長)、病灶穩定或增大并出現實性成分、病灶縮小但出現實性成分或實性成分增加、血管生成符合惡性肺結節規律、出現分葉、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二、影像學評估■系統優勢與應用現狀√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準部分

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上市,主要應用在影像學專家手動選擇的結節檢測或診斷支持

上。√基于胸部影像的肺結節計算機輔助診斷(CAD)

系統能提高醫生識別肺結節的靈敏度和良惡性判斷的準確度。三、AI影像輔助診斷評估■與常規影像學比較的優勢√

與常規影像學相比,AI

輔助評估和管理肺結節有諸多優點,如精準測定肺結節最長

徑、體積和密度,更全面評估邊緣和浸潤狀態,精準評估結節內血管及其生長狀態。√

,AI

還有很多特殊優勢,·三維立體重建(利于發現良、惡性結節二維平面與三維立體的差別,包括血管三

維重建)·動態對比(自動精準配對比較同一患者不同時間、不同序列的同一部位病灶,包

括比較三維立體密度和體積變化,更精準計算體積倍增時間)·深度學習(發現更多良、惡性結節差別輔助診斷)·深度挖掘(探查結節內部結構,隨著大數據積累發現更多良、惡性結節特征差別)三、AI影像輔助診斷評估■標志物介紹與用途√

目前沒有公認的高敏感度和特異度的生物學標志物用于肺癌早期診斷,但有條件可以進行以下

檢查作為參考。·

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

ro-GRP)可作為小細胞肺癌輔助診斷、療效評價、復發監測的首選標志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用于小細胞肺癌輔助診斷、療效評價、復發監測和預后評估·

癌胚抗原(CEA)

主要用于肺腺癌輔助診斷、療效評價、復發監測和預后評估·

細胞角蛋白

19

段(CYFRA21-1)主要用于肺鱗癌輔助診斷、療效評價、監測復發和預后評估·

鱗狀細胞癌抗原(

scc-Ag)主要用于肺鱗癌輔助診斷、療效評價、監測復發和預后評估。√聯合使用這些腫瘤標志物可以提高肺癌篩查和診斷的陽性率和準確率。四、腫瘤標志物■LCBP

模型優勢與驗證需求√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發的基于中國肺癌診斷生物標志物譜(LCBP)預測模型,采用腫瘤標志物(包括Pro

-GRP、CEA、scC

CYFRA21-1)

聯合指標,結合患者年齡、性別、吸煙史、肺結節直徑及邊緣毛刺征等變量因素對肺結節進行危

險分層,敏感度為94.6%,特異度為94.2號√其對肺結節惡性風險的預測能力優于美國梅奧ACCP

模型,更適合國內肺癌高危人

群進行肺結節風險評估,但基于真實世界LCBP

預測模型指導肺結節隨訪策略還需

要前瞻性研究驗證。四、腫瘤標志物【推薦意見3】√對于篩查或機會發現的肺結節,推薦對病灶處可行薄層CT掃描或薄層高分辨CT,以

便更好地顯示肺結節的特征(I

B類推薦),并和既往歷史影像學資料進行對比(IB

類推薦)。■推薦意見4】√AI輔助影像診斷有助于惡性腫瘤風險評估和臨床決策。不推薦把單一腫瘤標志物作

為亞厘米的小結節和微小結節篩查和評估的指標。組合標志物(ProGRP、SCC、CEA、Cyfra21-1)在隨訪中不斷升高,或集體升高,以及與臨床信息(結節直徑、

毛刺)等組成LCBP

模型,其預測肺結節惡性風險優于ACCP

模型(Ⅱ類推薦)。五、推薦意見肺結節的個體化評估05■評估信息采集:√采集年齡、職業、吸煙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個人和家族腫瘤史、治療經過及轉歸等信息,雖

不能精準區分肺結節良惡性,但對基于臨床信息和影像學特征評估惡性概率意義重大,有助于

后續檢查方法與隨訪模式的選擇。■梅

:√ACCP

指南采用梅奧臨床研究的預測模型,通過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419例患者,

確定6種獨立預測惡性腫瘤因素,包括年齡、吸煙史、胸腔外惡性腫瘤史、結節直徑、毛刺征及位置。預測模型為惡性概率=ex

/(1+ex),X=-6.8272+(0.0391×

年齡)+(0

.7917×

吸煙史)+(1

.3388×惡性腫瘤)+(0

.

1274×直徑)+(1

.0407×

毛刺征)+(0.7838×位置)。但該模型預測結果與臨床醫生判斷有差距,且“上葉肺結

節惡性概率大"不完全適用于我國及多數亞太地區,因上葉尖后段也是肺結核好發部位。一、臨床惡性概率的評估評估標準低(<5%)惡性腫瘤的概率中等(5%~65%)

聽采號參今高(>65%)臨床特征年輕、不吸煙、無惡性腫瘤史、結節小、邊緣規則,低概率和高概率特征的混合

年長、重度吸煙、有惡性腫瘤史、和(或)非上葉

大結節、邊緣不規則,和(或)位于上葉FDG-PET掃描結果低至中度臨床概率和低FDG-PET活性弱或中度的FDG-PET掃描活性SUV值增高結節非手術活檢(氣管鏡明確良性病變檢或TTNA)不能明確可疑惡性腫瘤明確的增長證據C

T

完全或者趨向消散,結節進行性或持續縮小",或≥不適用2年無增長(實性結節),或≥3~5年無增長(亞實性結節)注

:FDG

為氟脫氧葡萄糖;TTNA為經胸針吸活檢;“惡性腫瘤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高齡,現在或曾吸煙,發現肺結節5年前有胸外腫瘤史,結節直徑較大,毛刺狀邊緣和位于上葉;老年,現在或曾吸煙,戒煙時間短,結節直徑較大,血清癌胚抗原水平高,無鈣化,毛刺征和支氣管征。

光滑或分葉狀邊緣,形狀不規則和實性成分綜合評估的陰性預測值為86%;"約20%腫瘤在隨訪期內的某些時間點體積會縮小一、臨床惡性概率的評估表

1

惡性腫瘤的概率評估■胸部增強

CT

掃描:√

多中心研究表明,對356

5

-40

mm

肺部病變患者,以增強閾值>15Hounsfield(HU)判定惡性肺部病變,敏感度、特異度和診斷準確率分別為98%、588和

77號。■

PET

-CT:√對直徑

>

8mm

不能定性的實性肺結節,可考慮用

PET-CT區分良惡性。√

對pGGN及實性成分≤8mm

肺結節鑒別診斷優勢不明顯√

>

8mm

肺結節,因腫瘤細胞對18氟標記的脫氧葡萄糖(18

F-FDG

)攝取多,有助于鑒別良惡性,常用標準化攝取值(SUV)反映攝取程度。√薈萃分析顯示其診斷肺結節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8%

78%,還可為穿刺活檢部位選擇

提供依據。√

與胸部增強

cT

掃描對比研究顯示,380例8-

30mm

肺結節患者中,胸部增強

cT

掃描

9

5

.

3

8

2

9

.8%,

PET-CT為7

9.18和81.8%,兩者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

)下面積(

AUC)分別為

0.62和

0.80。二、功能顯像■CAC

特性與意義:√

循環染色體異常細胞(CAC)指外周血中帶有腫瘤特異性染色體位點的細胞,早期和晚期非小

細胞肺癌患者血液中均有,且數量與患者復發和生存率相關。■檢測效能與模型構建:√

研究表明,CAC

對≤10mm

肺結節診斷敏感度為70.5%,特異度為86

.

4%,對I

NSCLC

診斷敏感度為

67.2%,

特異度為

80.8%。√我國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采用熒光原位雜交(FISH)技術檢測外周血中染色體異常的

CAC,結合深度學習的卷積神經網絡

AI

平臺分析

LDCT圖像,構建多模態肺癌早診模型,該模型敏感度為89.53%,特異度為

81.31%,

AUC

為0.880,在獨立驗證集評估中,敏感度

和特異度分別達82.868

80.95%,

AUC

為0

.895,優于梅奧模型(AUC

0

.

7

7

2

)

及美國退伍軍人(VA

)模

型(AUC

為0.740),因此在中國人群中更推薦此源于中國患者數據的模型。三、循環異常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常規與新技術:支氣管鏡檢查包括直視下刷檢、活檢或透視下經支氣管肺活檢(TBLB)。自熒光氣管鏡(AFB)可提高中央型肺癌早期診斷檢出率;超聲支氣管鏡引導下經支氣管肺活檢術(EBUS-TBLB)對≤20mm

惡性肺外周病變診斷敏感度高于常規支氣管鏡

TBLB(71

對比

23%)。√

導航技術:虛擬導航支氣管鏡(VBN)

利用

cT圖像重建三維圖像規劃路徑,引導活檢;電磁導航支氣

管鏡(ENB)

融合多種技術,使傳統支氣管鏡難以檢測的病變檢測成為可能。EBUS與

VBN或

ENB聯合應用可提高周圍型肺部病變診斷率,薈萃分析顯示,使用

EBUS

、ENB

、VBN

等支氣管鏡檢查技術

對周圍型肺部病變總體診斷率為70.58,我國單中心研究顯示

EBUS

聯合

ENB

對肺結節診斷率達

82.5號。■

經胸壁肺穿刺活檢術(TTNB):√可在CT

或超聲引導下進行,對周圍型肺癌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較高。√病變靠近胸壁者超聲引導活檢,未緊貼胸壁者

CT

引導下活檢。√氣管鏡機器人用于肺結節活檢的效果有待衛生經濟學研究及與其他技術對比。四、非手術活檢■術前需資深專家和(或)MDT評估,避免過度治療。■僅在評估為惡性高風險時,考慮胸腔鏡檢查,適用于無法經其他檢查獲取

病理標本的肺結節,尤其是肺部小結節,可同時實現檢查與治療目的,不

推薦單純為診斷對單個肺結節手術活檢。五、手術活檢孤立性實性肺結節的個體化評

估與處理原則06■整

則√

對于直徑為8-30

mm

的實性結

節,建議根據圖1

的臨床管理流程

進行評估,同時考慮表2中的影響

因素,按照以下推薦意見開展評估和

管理工作。胸

部CT

中新發、實性、不確定的肺結節(8~30mm)評估手術風險低、中度風險

險評估癌癥的臨床概率

非手術活檢

CT

隨訪或

或非手術活檢

手術切除

立體定向放射治

療(SBRT)

或消融技術(一)8~30

mm的肺結節PET

評估結節

標準分期評估(±PET)無攝取或輕度攝取

中等或高攝取無

及N2

、N3

結非常低(<5%)

低/中度(5%~65%)放化療、靶向或免疫治療(活檢明確診斷后)高(>65%)

斷良

性3~6

、6~9、9~12個月

CT隨訪CT隨訪特

療影響因素惡性風險C

T

訪P

E

T

像非

檢Y

A

T

S

切除肺

率非

低(

<

5

%

)低-中等+++++++++++手術風險高

(

<

6

5

%

)低高++++±++++++++++++++++++活檢風險低高-++++++++++++++高

癥價

愿愿

望明

確-++++++++++++++隨

差反

險+++++++-+++++-++++(一)8~30

mm的肺結節注:VATS:視頻輔助胸腔鏡手術;+:推薦傾向,+~++++為最低至最強;±為采不采用均可;

-:不推薦表2

影響直徑8~30mm實性肺結節評估和處理的因素■【推薦意見5】√

評估方式選擇:對于孤立性不明原因且直徑>8mm

的結節,建議通過臨床判斷(定

性)和(或)驗證模型(定量)來評估肺結節的惡性概率(Ⅱ類推薦)。√

PET

-CT

的使用情況·

低、中度惡性概率(5號-658):可以考慮使用PET-CT

來更好地描述結節特征(Ⅱ類推薦)。·

高度惡性概率(>65%):對于高度懷疑腫瘤的情況,可以直接考慮PET-CT,

因為它還能同時進行手術前的預分期(Ⅱ類推薦)。√

CAC

輔助評估:對于要求個體化診療的患者,可以推薦使用循環染色體異常細胞

(CAC)

輔助評估(Ⅲ類推薦)。(一)8~30

mm的肺結節■【推薦意見6】√臨床醫生應該根據肺結節惡性概率來提出肺結節管理策略(包括影像學隨訪、非手術

活檢或手術)的風險和益處,并且要考慮患者的意愿來做出決定(Ⅱ類推薦)。■【推薦意見7】√對于孤立性不明原因且直徑

>8

mm

的結節,在以下情況下建議基于薄層

cT

掃描進行

訪,

3

-

6

9

-

1

2

1

8

-

2

4個月(Ⅱ類推薦):·

臨床惡性概率很低(<5°)。·

臨床惡性概率低(<30%-40%),并且功能成像檢測結果為陰性(PET-CT顯示病變代謝率不高,或動態增強

CT

掃描顯示增強≤15HU)。·

穿刺活檢結果未確診。·在充分告知患者后,患者傾向選擇非侵入性手段管理。(一)8~30

mm的肺結節■

【推

8

】√對于孤立性不明原因且直徑

>8

mm

的結節,在以下情況建議采取非手術活檢(Ⅱ類

):·

臨床預測概率與影像學檢查結果不一致。·

惡性腫瘤的概率為低、中度(10%-60號)。·疑診為需要進行特定治療的良性疾病。·患者在被充分告知后,仍希望在手術前證明是惡性腫瘤,尤其是當手術的并發癥風

險較高時。·

同時需要注意,選擇非手術活檢手段要基于結節大小、位置、和鄰近氣道的關系、

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以及可行的技術和術者的熟練程度。(一)8~30

mm

的肺結節■【推薦意見9】√對于孤立性不明原因且直徑

>8

mm

的結節,在以下情況下建議進行手術活檢診斷

(

):·

臨床惡性腫瘤概率高(>65號)。·

PET-CT

顯示結節高代謝或者增強CT

掃描為明顯陽性。·

非手術活檢為可疑惡性腫瘤。·患者在被充分告知后,愿意接受手術來明確診斷。·

這些推薦意見主要是Ⅱ類或Ⅲ類推薦,表明這些建議的證據支持程度有所不

同,在臨床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做出最合適的決策。(一)8~30

mm的肺結節■【推薦意見9】√對于孤立性不明原因且直徑

>8

mm

的結節,在以下情況下建議進行手術活檢診斷

(

):·

臨床惡性腫瘤概率高(>65號)。·

PET-CT

顯示結節高代謝或者增強CT

掃描為明顯陽性。·

非手術活檢為可疑惡性腫瘤。·患者在被充分告知后,愿意接受手術來明確診斷。·

這些推薦意見主要是Ⅱ類或Ⅲ類推薦,表明這些建議的證據支持程度有所不

同,在臨床實踐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做出最合適的決策。(一)8~30

mm的肺結節■整體評估原則√對于直徑≤8mm

的實性結節,可根據圖2的臨床管理流程進行評估,同時按照以下

共識進行評估和管理。≤4mm4~6

mm6~8mm≤4mm4~6

mm6~8mm選擇性影像隨訪12個月影

像隨訪:

如穩定其

后年度常

規隨訪6~12

、18~24個月影像隨訪,

如穩定其后年

度常規隨訪12個月影像隨訪:如穩定其后年度常規隨訪6~12

、18~24個月間影像隨

訪,如穩定其

后年度常規隨

訪3~6

、9~12、

24個月影像

隨訪,如穩

定其后年度

常規隨訪新發亞厘米實性結節(直徑≤8mm)是否是否有肺癌的危險因素(二)≤8

mm

的肺結節根據結節的大小表征根據結節的大小表征是■推薦意見10√

無肺癌危險因素的情況·對于孤立性實性結節直徑≤8mm

且無肺癌危險因素的患者,建議根據結節大小來

選擇

CT

隨訪的頻率與持續時間(Ⅱ類推薦)。·

具體如下:1.結節直徑≤4mm:應該接受有經驗醫生的建議進行隨訪。如果患者不接受隨訪,需要告知其不隨訪可能帶來的潛在危害。2.結節直徑4-6

mm:應進行常規年度隨訪。3.

結節直

6

-

8mm:在2年內應在6-12個月進行隨訪。如果結節

未發生變化,后續可改為常規年度檢查。(二)≤8

mm

的肺結節■三、推薦意見11√有肺癌危險因素的情況·對于存在一項或多項肺癌危險因素且直徑≤8mm

的孤立性實性結節患者,同樣建議根據結節大小選擇

CT

隨訪的頻率和持續時間(Ⅱ類推薦)。·

具體如下:1.結節直徑≤4mm:應進行常規年度檢查。2

.

4

-

6mm:應在6-12個月進行隨訪。如果結節沒有變化,

在18-24個月再次隨訪,之后轉為常規年度隨訪。3

.

6

-

8mm:

應在最初的3

-

6個月隨訪,隨后在9

-

12個

月隨訪,之后每6個月隨訪。如果2年后結節沒有變化,可轉為常規年度

。(二)≤8

mm

的肺結節孤立性亞實性肺結節的個體化

評估與處理原則07結節類型

處理推薦方案注意事項外桑哥參全孤立性純磨玻璃結節≤5

mm>5mm6個月影像隨訪,隨后行胸部CT年度隨訪3個月影像隨訪確認結節,如果無變化,則年度常規隨訪1mm連續薄層掃描確認為純磨玻璃結節如直徑>10mm,需考慮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

切除孤立性部分實性結節≤8

mm3、6、12和24個月進行影像隨訪,無變化者隨后轉為常規年度檢查隨訪期間結節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多,通常提示為惡性,需考慮手術切除>8

mm3個月影像隨訪。若結節持續存在,隨后建議使用PET、非手術活實性成分≤8mm的混雜性病灶不推薦PET-CT檢和(或)手術切除進一步評估

評估■孤立性亞實性肺結節的個體化評估與處理可參照相關推薦方案和注意事項進行管理,亞實性肺結節主要包括純磨玻璃結節(pGGN)和混雜性磨玻璃結

(mGGN)。一、整體評估原則表3

亞實性肺結節的臨床管理流程■分類管理界限:√pGGN

5mm

大小為界進行分類管理。■推薦意見12(直徑≤5mm

pGGN)

:√

建議首次在6個月隨訪胸部CT,

之后進行年度胸部CT

隨訪(Ⅱ類推薦)。■推薦意見13(直徑5

-

10mm

pGGN):√

建議首次3個月隨訪胸部

CT,隨后6個月再行胸部CT

隨訪。√

建議應用

AI

和人機多學科團隊(MDT)評估,對于要求個體化診療的患者,可輔以循環染色體異常細胞(CAC)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推薦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Ⅲ類推薦)。二、pGGN

評估細則■隨訪注意事項√CT隨訪應對結節處采用薄層平掃技術。√

如果結節增大(尤其是直徑

>10mm),

或者出現實性成分增加,通常預示惡性轉化,需要進行非手術活檢和(或)考慮手術切除。√如果患者同時患有危及生命的合并癥,且肺部結節考慮為低度惡性不會很快影響生存,

或者可能是惰性肺癌而無需即刻治療,可以限定隨訪時間或減少隨訪頻率。二、pGGN

評估細則■評估重點:√

對于

mGGN,除了評估病灶大小外,內部實性成分的比例更重要,cT

掃描圖像中實

性成分越多,提示侵襲性越強。■推薦意見14(直徑≤8mm

mGGN):√

3、

6、

1

2

2

4個月進行CT

隨訪,建議應用

AI和人機MDT

對要求個體化診療者輔以CAC

評估,無變化者隨后轉為常規年度隨訪(Ⅲ類推薦

)

。三、mGGN

評估細則■mGGN

隨訪注意事項(直徑≤8mm)√CT

隨訪檢查應對結節處采用病灶薄層平掃技術。√如果混雜性結節增大或實性成分增多,通常提示為惡性,需要考慮切除,而非非手術

。√如果患者同時患有危及生命的合并癥,且肺部結節考慮為低度惡性不會很快影響生存,

或者可能是惰性肺癌而無需即刻治療,可以限定隨訪時間或減少隨訪頻率。√如果發現結節的同時有癥狀或有細菌感染征象,可以考慮經驗性抗菌治療。在患者患

有結核、真菌等其他疾病可能性較小時,可以考慮使用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不過要注

意其潛在危害。三、mGGN

評估細則■推薦意見15(直徑>8mm

mGGN):√

建議在3個月重復胸部

CT

檢查,適當考慮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若結節持續存在,建議應用

AI

和人機

MDT

評估,對要求個體化診療者輔以CAC或PET-CT

評估,必要時考慮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進一步評估(Ⅲ類推

)

。■mGGN

隨訪注意事項(直徑>8mm)√

PET-CT

不推薦用于判斷實性成分≤8mm的混雜性病灶。√

非手術活檢可用于確立診斷,并結合放置定位線、注射染料等技術幫助后續手術切除

。√

非手術活檢后仍不能明確診斷者,不能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性。√mGGN

直徑>1

5mm

者可直接考慮進一步行PET-CT

評估、非手術活檢和(或)手術切除。三、mGGN

評估細則多發性肺結節評估與處理原則【推薦意見16】√

在評估中發現存在1

個占主導地位的結節和(或)多個小結節時,建議對每個結節

單獨進行評估。√

推薦應用

AI

(人工智能)和人機

MDT

(多學科團隊)評估,對于要求個體化診療的患者,輔以

CAC

(循環染色體異常細胞)或PET-CT

評估。√

在沒有組織病理學證實為轉移的情況下,不要否定根治性治療的可能性(Ⅲ類推

)

。一、總體評估原則■多發性

pGGN

(純磨玻璃結節)√

1

>

5mm,但

<

1

0mm,

且沒有特別突出的病灶時,推薦在

首次檢查后的3個月再次進行CT

隨訪。如果沒有變化,之后至少3年內每年進

1

CT

隨訪,后續也需要長期隨訪,不過間隔期可以適當延長。√若發現病灶有變化,要調整隨訪周期。如果結節增多、增大、增濃,就需要縮短隨訪

周期,或者根據病灶部位、大小和肺功能情況,選擇性地局部切除變化明顯的病灶;

如果結節減少、變淡或者吸收,就可以延長隨訪周期或者終止隨訪。二、隨訪注意事項■PET-CT

的作用√

雖然PET-CT很難鑒別直徑≤8mm結節的性質,但它對于診斷多發肺結節是否是

腫瘤轉移引起的有幫助,能夠指導進一步的評估。■多學科討論的必要性√

當對有1個以上肺結節的肺癌患者進行分類和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有困難時,建議進

行多學科討論。■新技術的應用√可以考慮采用新技術,如

EBUS(超聲支氣管鏡)、VBN

(虛擬導航支氣管鏡)和

ENB

(電磁導航支氣管鏡),這些技術能夠在一次檢查操作中對多個較小的周邊病灶進行活檢和組織病理學評估。二、隨訪注意事項■彌漫性結節與單一主要結節伴小結節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10個彌漫性結節很可能伴有癥狀,多是由胸外惡性腫瘤轉移或者活動

性感染導致的,原發性肺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是現在單一主要結節伴有一個或多個小結節的現象愈發常見,需要仔細地進行鑒別

。二、隨訪注意事項肺結節治療原則■良性肺結節治療原則√對于良性肺結節,主要采取病因治療。■惡性肺結節治療原則√

首選治療方式·

惡性肺結節的首選治療是外科手術根治性切除。手術能夠直接去除病灶,是目前最有效的

治療手段之一。√

替代治療方式及適用情況·對于心肺等生理功能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患者,可以考慮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

者消融治療(包括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凍消融)。·這些替代治療方式的選擇、手術方式以及術后隨訪可以參照《肺結節多學科微創診療中國

專家共識》。一、總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