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地關系與可持續發展單元檢測(本卷共19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第=1\*ROMAN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土壤碳、氮組分的含量是衡量耕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不同的秸稈還田方式對農田土壤的肥力影響顯著,其中“過腹還田”是指將秸稈喂養家畜后以糞便等形式還田。下圖為不同的還田方:對某農田土壤碳、氮組分和農作物產量變化的試驗結果。完成下面小題。1.與不還田相比,秸稈還田可以()A.增加土壤礦物養分 B.減輕農作物受病蟲害的風險C.提高農業耕作效率 D.促進農田微生物的生長繁殖2.試驗結果顯示()A.過腹還田的農田土壤碳氮比顯著高于其他兩種秸稈還田B.粉碎還田對農作物的增產效果略高于其他兩種秸稈還田C.覆蓋還田對于土壤有機質的整體提升效果優于粉碎還田D.過腹還田使得秸稈中的營養元素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讀圖“某企業海水養殖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室外沉淀池的海水用于()①分類養殖②灌溉作物③海水淡化④提溴制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將海水經三級沉淀有利于()A.調節水溫,提高白對蝦產量 B.提升水質,實現零排放C.降低鹽度,提供了淡水資源 D.增加水量,養殖豐年蟲讀世界部分地區環境問題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5.圖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環境問題分別是()A.酸雨、沙漠化、農田土壤侵蝕、原始森林破壞、海域污染B.沙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壞、農田土壤侵蝕、海域污染C.酸雨、農田土壤侵蝕、沙漠化、原始森林破壞、海域污染D.沙漠化、原始森林破壞、酸雨、農田土壤侵蝕、海域污染6.下列污染物與圖中②環境問題無關的是()A.工業排放廢氣 B.家庭爐灶排放廢氣C.汽車排放廢氣 D.建筑工地揚塵江蘇省是國家六部委啟動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的試點省份之一。下圖為“江蘇省制造業部分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長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7.根據圖中信息,江蘇省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行業是()A.化學工業和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B.運輸設備和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C.化學工業和冶金及延壓工業D.運輸設備制造業和冶金及延壓工業8.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后,這些行業生產可以()A.實現無廢棄物排放 B.生產重點轉向對廢棄物的綜合利用C.隔斷與其他工廠的工業聯系 D.減少資源消耗量,減少污染排放量9.下面四幅城市示意圖,布局合理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上世紀90年代以前.普洱景邁山古茶林廣泛分布于海拔1000m以上的山地。2023年9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下圖為“景邁山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0.農業社會時期,景邁山的經濟發展模式屬于()A.生態經濟 B.規模經濟 C.集聚經濟 D.輪作經濟11.上世紀90年代,景邁山部分古茶林被改為現代茶園的主要原因是古樹茶()A.種植成本高 B.生產加工難 C.運輸難度大 D.市場需求小12.景邁山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在于()A.生活方式傳承 B.珍稀茶樹保護 C.基礎設施建設 D.人居環境改善2023年8月24日,日本正式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儲存的核廢水排往太平洋,遭到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日本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國家之間應對國家間環境安全問題,有沖突與合作兩種方式(如下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各國抵制日本福島核廢水的排放原因不正確的是()A.污染物質在海洋生物體內富集,食用后危害人類健康B.污染物擴散,使海水水質下降,海洋生態遭破壞C.導致浮游植物死亡,使二氧化碳吸收量減少,加劇溫室效應D.海水污染加劇,易引發赤潮、風暴潮等多種海洋災害14.從國家安全角度,針對材料中反映的問題,我國政府應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①污染物順北太平洋暖流向東運動,對我國影響不大,暫時順其自然②開展我國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③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④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近年,甲國發生數次嚴重霧霾事件。有研究認為該事件的主要污染源來自乙國。下圖為甲國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5.可作為推測甲國大氣污染源來自乙國的證據是該事件多發生于()A.工作日早晚高峰期 B.晴朗且風力小的夜晚C.盛行夏季風的時期 D.東部海域出現氣旋時16.該類事件可能對國家環境安全造成影響,甲國政府應對的合理措施是()A.加強國家間協商與合作 B.立法禁止污染源入境C.優化本國能源消費結構 D.沿海岸線建造防護林第=2\*ROMAN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機質及各種礦物的混合物,經過長時間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作用及水體傳輸而沉積于水體底部所形成。河道、魚塘、池塘、天然水池、水庫等都會形成底泥。底泥既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水體中各種營養物和污染物的主要蓄積場所。一方面,氮、磷等營養元素及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體后沉積到底泥中,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向上覆水中逐時釋放出來,形成內源污染。另一方面,底泥也可資源化利用。下圖是河道底泥形成和污染物在水環境中遷移轉化示意圖。(1)用物質平衡原理說明河道底泥厚度不斷增加的條件和過程。(6分)(2)簡述魚塘底泥過厚會帶來的危害。(8分)(3)分析池塘底泥資源化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向。(4分)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陜南地區養殖場多建在地形平坦地區,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以當地農民為主。隨著畜禽養殖向集約化快速轉型,單位土地面積載畜量越來越高,環境壓力日益嚴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成為陜南畜牧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養—茶—游”農業綜合發展模式正在當地積極推廣。下圖示意陜南地區“養—茶—游”循環農業發展模式。(1)說明陜南地區發展“養—茶—游”農業帶來的經濟效益。(6分)(2)指出陜南地區發展“養—茶—游”農業還需要解決的問題。(6分)(3)該地發展“養—茶—游”農業取得較好的綜合效益,為周邊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寶貴的“陜南經驗”。請你擬定一個“陜南經驗”的總結提綱。(4分)(18分)銅、29.5kg鉛、40.8kg鐵。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屬于(6分)(6分)(6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秸稈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但不能增加土壤礦物養分含量,A錯誤;秸稈還田可能增加土壤病蟲害來源,增加農作物受病蟲害的風險,B錯誤;對于農業耕作效率影響不大,C錯誤;秸稈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促進農田微生物的生長繁殖,D正確。故選D。2.答案:D解析: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過腹還田的農田土壤全氮略高于其他兩種秸稈還田,A錯誤;粉碎還田對農作物的增產效果低于過腹還田,B錯誤;覆蓋還田對于土壤有機質的整體提升效果與粉碎還田幾乎一樣,C錯誤;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過腹還田對于農作物的增產率最高,使得秸稈中的營養元素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D正確。故選D。3.答案:B解析:據圖示信息可知位于室外的一級沉淀池和二級沉淀池分別養殖了豐年蟲和鹽田蝦,屬于分類養殖,①正確;其中室外沉淀池處理后的高鹵鹽水用以制鹽,④正確;據圖示信息可知室外沉淀池并未對海水進行淡化,未淡化的海水不能用以灌溉作物,②③錯誤。綜上,B正確。故選B。4.答案:A解析:據圖示信息可知三級沉淀池將二級沉淀池的海水通過殺菌、凈化、調溫輸送到養殖中心,養殖白對蝦,以提高白對蝦產量,A正確;只能減少污染物排放,不能做到零排放,B錯誤;對海水是凈化作用,不是淡化作用,不能提供淡水資源,C錯誤;養殖豐年蟲是在一級沉淀池,D錯誤。故選A。5.答案:B解析:根據圖例所示位置,圖中①分布在西亞、北非的沙漠氣候區,反映的是沙漠化問題。②主要分布在歐洲發達國家,反映的是酸雨問題。③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反映的是原始森林破壞問題。④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地區,反映的是農田土壤侵蝕問題。⑤主要分布在大陸架淺海區域,所反映的是海域污染問題,B正確。故選B。6.答案:D解析:由上題分析可知,②環境問題是酸雨,其形成主要以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氣體有關,與工業排放廢氣、家庭爐灶排放廢氣、汽車排放廢氣有關,與建筑工地揚塵無關,D正確。故選D。7.答案:A解析:據圖可知化學工業和通訊、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是江蘇產值最好的幾個行業,應優先發展循環經濟,A正確。故選A。8.答案:D解析:循環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建立循環經濟模式后,這些行業生產可以減少資源消耗量,減少污染排放量,但不一定是無廢棄物排放,D正確,A錯誤;發展循環經濟不會改變行業的生產重點,B錯誤;發展循環經濟不會隔斷與其他工廠的工業聯系,B正確。故選D。9.答案:C解析:根據城市主導風向,工業區布局位置,不能將污染氣體吹向城區,影響城市大氣環境。根據圖例判斷,①布局形式不污染居住區,①合理;②布局形式污染城區居住區大氣,②不合理;③布局形式工業區在下風向,③合理;④布局形式不污染居住區,④不合理。綜上,C正確。故選C。10.答案:A解析:讀圖可知,傳統村落位于較高海拔,被古茶林和森林包圍,海拔更高處也有森林分布,山麓更為低平的地區有耕地分布,形成了與茶相伴,依茶為生,形成了林茶互生、人地共榮的經濟發展模式,兼顧了生產、生活、生態效益,體現了因地制宜的思想,屬于生態農業,A正確;農業社會時期人口較少,經濟發展不屬于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BC錯誤;圖中信息沒有體現土地有進行輪作,D錯誤。故選A。11.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古茶林位于較高海拔,屬于高山茶,茶葉生長周期更長,品質好,市場需求大,D錯誤;古茶樹和現代茶樹種植成本和運輸難度差異不大,AC錯誤;圖中顯示古茶林與村落和森林交錯分布,不利于規模化的管理,生產加工難,改造后的現代茶園集中成片,便于集中管理,生產加工更加方便,B正確。故選B。12.答案:A解析: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動越發頻繁,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當地的傳統生活方式難以傳承,是景邁山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A正確;珍稀茶樹的保護、技術設施的建設和人居環境的改善通過投入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均較容易實現,不是景邁山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最大困難,BCD錯誤;故選A。13.答案:D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日本核污染水排放會導致海水污染,導致海洋生態遭到破壞,導致水生生物死亡和污染物殘留,威脅人類健康,ABC不符合題意;赤潮是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浮游生物和藻類繁盛,不是核污染水的危害;風暴潮是氣象原因導致的海洋災害,也與核污染水無關,D符合題意。故選D。14.答案: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日本核污染水排放進太平洋,會產生巨大危害,我國與日本同位于太平洋沿岸,雖然主要污染物會順北太平洋暖流向東運動,但北太平洋中低緯大洋環流是循環的,污染物終究會被洋流帶到我國沿海,且我國與日本距離近,污染物也會擴散至我國沿海,對我國影響大,所以不應該順其自然,①錯誤;同時從我國國家安全的角度考慮,我們不但要積極開展我國海域海洋輻射環境監測,提前預防;而且還要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預防因食用有污染物殘留的水產品而影響身體健康;同時還要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共同抗議日本排放核廢水的行為,并督促日本對海域環境進行治理和恢復;如果日本一意孤行,我國還應提前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準備,②③④正確。綜上,B正確。故選B。15.答案:D解析:當東部海域出現氣旋時,甲、乙在氣旋的西側,水平氣壓梯度力指向東,在地轉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向右偏轉成西北風,乙國在甲的上風向,產生的大氣污染物隨西北風擴散到甲國,D正確;工作日早晚高峰期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為本地污染源,A錯誤;晴朗且風力小的夜晚,夜晚降溫快,有利于水汽液化形成霧,與大氣污染物擴散沒有關系,B錯誤;由經緯網可知,甲乙在南亞,夏季盛行西南風,不會將甲國污染物擴散至乙國,C錯誤。故選D。16.答案:A解析:該類事件隨大氣運動而擴散,甲國政府應加強國家間的協商與合作,減少異地污染源的產生才能減少本國類似事件發生,A正確;立法不能阻斷大氣的運動,因此禁止不了大氣污染物入境,B錯誤;優化本國能源消費結構只能減少本地污染源,異地產生的污染物仍可能隨風擴散過來,C錯誤;沿海岸線建造防護林可以削減近地面風浪,可部分吸煙滯塵,但仍不能阻斷風對大氣污染物的擴散,D錯誤。故選A。17.答案:(1)條件:地表徑流輸入量、大氣沉降量和水生生物殘體沉積量之和大于徑流輸出量。(2分)過程:水流在河道低洼處流速減緩;河水攜帶的各種懸浮物在河道低洼處不斷沉積。(4分)(2)底泥中的有機質分解會耗氧,使魚塘水含氧量降低;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釋放會污染水質;底泥中的氮、磷向上覆水中釋放,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底泥過厚會降低魚塘水深,使水溫變化增大,餌料生物生產量不穩定,且魚類活動空間減小;底泥中的污染物隨水滲入地下,會污染魚塘周圍的地下水。(任答4點,得8分)(3)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及農作物生長所需的肥料,清理出來的池塘底泥可施入農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池塘底泥數量大,固化處理后可作為填方材料;底泥黏重,且含有大量黏土、泥沙及各種礦物,可用來做建筑材料。(任答2點,得4分)解析:(1)據材料“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機質及各種礦物的混合物,經過長時間物理、化學及生物等作用及水體傳輸而沉積于水體底部所形成”可知,河道底泥來源于地表徑流輸入、大氣沉降和水生生物殘體沉積,當地表徑流輸入量、大氣沉降量和水生生物殘體沉積量之和大于徑流輸出量時,利于底泥沉積。河道底泥的形成過程是河流從上游攜帶大量泥沙物質和各種懸浮物流向下游;流經地勢低洼處,河流流速減緩,搬運能力減弱;泥沙和各種懸浮物在河道低洼處不斷沉積,形成底泥。(2)據材料“氮、磷等營養元素及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水體后沉積到底泥中,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向上覆水中逐時釋放出來,形成內源污染”可知,底泥中的氮、磷向上覆水中釋放,會造成水體氮、磷含量增加,使水體富營養化;底泥中的有機質分解會耗氧,使魚塘水含氧量降低,影響魚類生長;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質釋放會污染水質,加劇水質惡化;底泥過厚會降低魚塘水深,魚類活動空間減小;水溫變化增大,餌料生物生產量不穩定,影響魚類產量;底泥中的污染物隨水滲入地下,會污染魚塘周圍的地下水,破壞魚塘周圍環境等。(3)據材料“底泥也可資源化利用”可知,底泥中含氮、磷等元素及其有機質,提取可作為農作物生長所需的肥料,清理出來的池塘底泥可施入農田作為農作物的肥料;池塘底泥土質黏重,且含有大量黏土、泥沙及各種礦物,且數量大,固化處理后可作為填方材料、建筑材料等。18.答案:(1)畜禽規模化養殖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沼氣為生態茶場生態農莊提供能源,減少能源使用成本;沼渣沼液為生態茶場生態農莊提供優質的有機肥,節省生產成本;茶文化旅游還可以促進地方特色畜產品的發展,增加養殖戶收入。(任答3點,得6分)(2)養殖場、茶廠經營者和旅游開發商主體分離;茶葉初制加工廠機械化程度低;生態游從業人員缺乏專業訓練;茶葉知識以及文化涵養有待進一步提升。(任答3點,得6分)(3)因地制宜發展地方優勢產業;合理規劃發展布局;走生態發展之路,做好循環經濟;政府加強組織引導。(任答2點,得4分)解析:(1)據圖1可知,黃河蘭州段河谷兩側多斷層裂隙發育,地質構造不穩定;河谷兩側谷坡陡峭,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坡面徑流沖刷能力強,也加重土體重量,加劇滑坡危害;地表以黃土為主,垂直節理發育,抗侵蝕能力弱;不合理的人類活動誘發或加劇滑坡的發生。(2)據圖2可知,黃河蘭州段河谷在第一階段,黃土、礫石層、泥巖分別形成獨立的垂直節理裂隙;第二階段,黃土、礫石層、泥巖垂直節理裂隙繼續擴張,三個巖層的節理裂隙逐漸連在一起,形成節理裂隙貫通;第三階段,在地震、降水、重力、人類活動外力作用下,誘發山體沿著貫通的節理裂隙面,整體向下滑動,形成滑坡。(3)主要危害:滑坡摧毀農田,毀壞森林,給農業帶來巨大損失;掩埋房屋和建筑物,造成生命和財產的損失;破壞道路、水利、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帶來停電停水停工停運等;摧毀礦山設施,給工礦企業帶來危害。防治措施:工程措施有修建護坡工程,固坡護坡;做好溝渠建設,加強引水排水工程,減少土體受到水體的浸泡;生物措施有加強植樹種草保護植被;管理措施有加強監管防止對山體坡腳的破壞;技術措施有加強監測與預報。19.答案:(1)貴嶼鎮干旱、洪澇災害多發,農業基礎薄弱,吸納勞動力就業能力不足;位于我國沿海地區,進口便利,有利于接受海外“電子洋垃圾”;“電子洋垃圾”可作為國內制造業原材料的廉價來源,市場需求量大;電子廢棄物回收利潤率高,使其成為區域支柱產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設備消毒與口腔科感染防控
- 全球醫療器戒市場競爭環境下的企業戰略調整與創新策略研究
- 區塊鏈在文物溯源與防偽中的應用
- 死因監測培訓總結模版
- 醫療信息化系統中的數據交互與共享技術
- 醫療大數據在疾病預防控制中的創新應用
- 公司安全工作總結模版
- 醫療大數據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 中藥顆粒銷售合同范例
- 以醫療教育為核心構建安全透明的醫學用品供應鏈體系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 臺球斯諾克簡介課件
- 《小學六年級英語復習教學建議》講座課件
- 調機品管理規定
- 同等學力申碩管理學原理第三版復習課件
- 2022年重慶中考數學試題及答案(A卷)
- 武警部隊信息化設計
- 路邊坡支護加固方案
- 國家最新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
- 一海上避碰規則概述課件
- GB 1886.304-202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磷酸(濕法)_(高清-現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