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知識精研】高一歷史上冊 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1頁
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知識精研】高一歷史上冊 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2頁
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知識精研】高一歷史上冊 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3頁
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知識精研】高一歷史上冊 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4頁
第27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大概念教學課件)【知識精研】高一歷史上冊 教學課件(統編版2019)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7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辟與發展目錄CONTENTS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開辟與發展一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括提出偉大的歷史轉折改革開放進程歷史轉折之路改革開放之路大概念教學利津縣高級中學郭繼華“文化大革命”結束后社會狀況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1977.2.7《人民日報社論》

上千萬知識青年、下放干部、知識分子和其他城市下放人員要求回城,全國城鎮有兩千萬人等待就業。——《李先念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79年4月5日)

安徽省4000萬農村人口中有3500萬以上的人吃不飽肚子!

——李向前《舊話新題:關于中國改革起源的幾點研究》“文革”結束后的中國,面臨嚴重的困境思想僵化經濟衰退就業困難民主與法制遭到破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一)歷史轉折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文字摘自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報》頭版,從中能獲取什么信息?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路線.思考:“兩個凡是”的實質是什么?繼續推行這一思想會有什么影響?“兩個凡是”的實質是“左”傾錯誤的延續,繼續推行會束縛思想,使黨的政治工作、經濟工作徘徊不前。

“凡經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或者不符合實際的東西,就應當改變,不應再堅持……凡有超越于實踐并自奉為絕對的“禁區”的地方,就沒有科學,就沒有真正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只有蒙昧主義、唯心主義、文化專制主義。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1978年5月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思想先導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一)歷史轉折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2.1978年12月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1)內容:(2)意義:思想路線徹底否定兩個凡是,重新確定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政治路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組織路線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偉大決策做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轉折標志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道路、新時期、新理論)拓展:中共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會議時間地點會議轉折1927八七會議1935遵義西柏坡

1978 北京十一屆三中全會危→安農村→城市“以階級斗爭為綱”→經濟建設城市→農村遵義會議七屆二中全會(西柏坡會議)漢口1949 3.撥亂反正——全面平反冤假錯案(一)歷史轉折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文革”中受到迫害干部、民主黨派人士和知識分子陸續得到平反,恢復了名譽,改正了錯劃右派分子的案件。落實國民黨起義投誠人員政策,將小商小販等同原工商業者區別。支持民主黨派恢復活動,認真落實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僑務政策等。意義:有效調動了社會各階層人員的積極性,為改革開放奠定了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實事求是原則:有錯必糾意義:對統一全黨思想,開展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礎。4.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5.民主法制建設——1982年憲法(一)歷史轉折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國家機構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四章國旗、國徽、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序言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國家機構第四章國旗、國徽、首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調整: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之前;意義:體現了國家機構是根據人民的授權;表明了我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重視。

【想一想】1982年《憲法》在結構上進行了怎樣的調整,這樣的調整有何意義?標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入新階段審議和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部分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八二憲法”(1982年)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一)歷史轉折之路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鄉鎮企業的發展現代企業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增強企業活力推動

經濟體制改革歷史進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二)改革開放之路目標(二)改革開放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1)1978年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對內改革★根據材料結合所學思考:為什么中國的經濟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全國農民每人年平均從集體分配到的收入僅有74.67元,其中兩億農民的年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億人每天能掙到一角一分錢,1.9億人每天能掙一角三分錢,有2.7億人每天能掙一角四分錢。——楊繼繩《毛澤東時代的社會結構》①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②農民生活貧苦;③公社挫傷農民積極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承包給各農戶使用,農業集體生產變為分戶經營、自負盈虧(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根據課本和所學回答:怎么改?

1983年,中央撤銷人民公社設立鄉鎮政府(撤社建鄉),撤銷生產大隊建立村民委員會(撤隊建村),進行農村管理體制改革。實質是調整了農村生產關系不變?變?所有制經營方式分配方法以土地為主的生產資料為公有制由高度集中統一經營到分田到戶,以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由平均主義到按勞分配,自負盈虧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農村生產力;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發展;為產業優化奠定了基礎使用權經營權所有權集體

農民局限: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家庭聯產承包不利于農業機械化和規模經濟效益。作用:擴大了企業經營自主權,增強了企

業活力,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982年十二大計劃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1987年十三大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1992年南方談話1992年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1世紀初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計劃>市場束縛經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知識擴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深圳汕頭廈門珠海海南

秦皇島天津大連煙臺連云港青島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湛江北海廣州珠三角閩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重慶萬縣宜昌武漢九江塔城伊寧瑞麗河口東興滿洲里黑河琿春烏魯木齊拉薩昆明貴陽長沙西寧銀川呼和浩特長春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市內地省會開放城市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2.對外開放多層次——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推進。[開放體系](二)改革開放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2.對外開放走出去: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推進。[開放體系]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開放。★根據材料歸納:對外開放呈現什么格局?引進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沿江開放港口城市沿邊開放城市內地省會開放城市3.深化改革(二)改革開放之路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1982年1987年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中共十二大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課題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確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制定“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共十三大南方談話、中共十四大闡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計劃和市場的關系。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六大明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七大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內涵,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2001年加入世貿使中國更深層次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提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開放戰略2000年十五屆五中全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深化改革(二)改革開放之路第部分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科學發展觀

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被寫入黨章,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理論時間解決問題地位鄧小平理論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發展社會主義)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被寫入黨章,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989年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寫入黨章,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開辟與發展共同點:①都是馬列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②都以實事求是為核心;③都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含義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這一理論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次飛躍三大轉變五大理論成果①第一次飛躍---毛澤東思想,產生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②第二次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于改革開放新時期。①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新民主義社會轉變(新民主主義革命);②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社會主義革命);③從建設社會主義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轉變(社會主義建設)。①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②中國共產黨的五大理論體系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

相結合并中國化的產物,其中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是實事求是。素養提升: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