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滬教版九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466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巴黎公社是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下列選項與巴黎公社無關的一項是()A.《國際歌》的創作B.工兵代表蘇維埃C.普法戰爭D.“五月流血周”2、阿里巴巴是中國兒童非常喜歡的動畫片中的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及他的故事出自A.《荷馬史詩》B.《天方夜譚》C.《馬可·波羅行紀.》D.《俄狄浦斯王》3、秦末漢初統一蒙古草原的北方游牧民族是()A.月氏B.匈奴C.東胡D.東越4、下列哪一圖片不是發生在“夢想成真的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A.B.C.D.5、“不要怕過寬大的草原,那里有一萬匹好馬歡迎您!不要怕過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萬頭馴良的耗牛歡迎您!”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A.王昭君B.文成公主C.李清照D.黃道婆6、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協調廳在海地地震形勢報告中稱,“海地政府已經宣布搜尋與救援階段結束.”報告還透露,“有132名被埋在廢墟中的海地人被國際救援隊成功救出.”材料中的聯合國是在下列哪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的?()A.雅爾塔會議B.德黑蘭會議C.開羅會議D.慕尼黑會議7、標語是歷史事件的縮影。“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這一標語反映哪一事件A.長征B.土地改革C.文革D.抗美援朝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8、建立和諧社會;創建生態文明,實現科學協調的發展,是人類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人本思想是構建和諧世界的精髓所在。結合下表回答中外思想家關于人本思想的表述:

人物思想(高度概括)孔子____文藝復興的巨匠____(2)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構建和諧世界的核心基礎。請列舉一例我國原始農耕居民因地制宜,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事例。詩句“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他主持修建的____;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的見證,該工程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3)清明盛世是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請列舉兩例和諧盛世局面?唐朝創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貞觀政策哪一內容?

(4)民族融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元末有人寫詩道:“胡人有婦解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這反映了漢族與哪個少數民族的融洽關系?元朝時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是什么?9、唐太宗治時期,社會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史稱______;武則天統治時,繼續實行唐太宗政策,經濟繼續向前發展,史稱______;唐玄宗統治前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出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史稱______。10、(1)唐朝時,被譽為“詩仙”的詩人是________,詩歌以通俗易懂聞名于世的詩人是____________。

(2)宋金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________至________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3)宋朝經濟繁榮:農業得到發展,從越南傳入的農作物________,到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手工業興盛,北宋興起的________,后來發展為著名的瓷都。11、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

錯誤:____訂正:____。12、列舉。

(1)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的標志是____

(2)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____

(3)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標志是簽訂了《____》

(4)在近代中國掀起思想解放風暴的運動____

(5)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3、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____(判斷對錯)14、馬可?波羅根據自己的經歷著有《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____

改正:____。15、孔子提出了“仁”的學說,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____(判斷對錯)16、兵家鼻祖是戰國時期的孫臏,他著有《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____(判斷對錯)17、鴉片戰爭后,中國的關稅主權開始遭到破壞。____(判斷對錯)18、20世紀90年代以米,海峽兩岸分別授權“海基會”、“海協會”進行商談和對話,推動了兩岸經貿和科技文化的交流。兩岸關系發展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____(判斷對錯)19、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最快的是重工業。____(判斷對錯)20、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的誕生,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____(判斷對錯)21、渡江戰役中,南京的解放,標志著統治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臺。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2、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鄧小平說過:“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2頁材料二:A大煉鋼鐵運動B.社員們列隊下地干活C.劉少奇同志追悼大會材料三: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要在大幅度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改革和完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發展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制。——《鄧小平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請回答:(1)材料一中“我們的社會主義改造搞的是成功的”,具有什么重要意義?(4分)(2)材料二中的圖片揭示了我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嚴重失誤,三張圖片代表的“失誤”分別是指什么?(3分)給我們什么啟示?(4)分(3)材料三中“我們國家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的標志是什么?(2分)請列舉我國在此之后民主和法制建設方面的成就兩例。(2分)23、(16分)日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高調宣布:美國未來的戰略重點在亞太,亞太地區又成為大國角逐的重要舞臺。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列強為緩和在亞太地區的矛盾,通過華盛頓會議對亞太地區進行了“安排”。材料二:蘇德戰爭爆發后,日本決定占領印度支那和南太平洋諸國,以奪取那里豐富的戰略資源,并控制主要交通線。當時美國是日本南進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最大障礙。──《世界歷史》材料三:隨著美蘇主導下的冷戰不斷加劇,美蘇在亞太和遠東地區的爭奪也愈發激烈。新中國的成立使亞洲形勢發生了巨變。美國從遏制蘇聯和中國的戰略角度出發,重新審視日本在亞洲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改變了其對日政策,由占領初期的遏制轉變為扶植——石善濤《中蘇同盟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對日政策》(1)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列強在亞太地區的矛盾”主要是在哪兩個國家之間?(2分)這次會議對亞太地區的“安排”,給中國造成了怎樣嚴重的后果?(2分)(2)根據所學知識指出,為了掃除材料二中所述“障礙”,日本采取了什么軍事行動?(2分)這一事件發生后,美國方面作出了什么反應?(2分)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蘇聯對日宣戰是履行在哪一會議上的承諾?(2分)(3)結合所學指出哪一事件標志著以美蘇為首的“冷戰”的開始?據材料三說明二戰后美國“改變其對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4)作為生活在亞太地區的人民,該如何維護這一地區的和平,請你向國際社會提出合理化的建議。(2分)評卷人得分五、識圖題(共1題,共5分)24、(1)觀察左上圖;請將字母A;B填寫在圖片的空格中。

A、羅馬B、君士坦丁堡

(2)觀察右上圖請回答:(1)此人是誰?最初是何國皇帝?

(2)人們稱他為“偉大的軍事家”、“貪婪的侵略者”,這主要因為他在公元前4世紀建立了怎樣的帝國?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B【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巴黎公社。《國際歌》的創作、普法戰爭、“五月流血周”都與巴黎公社有關,與俄國十月革命后成立的工兵代表蘇維埃無關,故選B。【解析】【答案】B2、B【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天方夜譚》的相關內容。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是《天方夜譚》書中所講的故事之一,該故事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故選B。考點: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古代文明的沖撞與文化成就·昔日的輝煌·《天方夜譚》【解析】【答案】B3、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匈奴冒頓單于.匈奴是個歷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團,祖居在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的寒溫帶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帶.【解析】【解答】秦漢之際;匈奴杰出首領冒頓單于第一次統一了蒙古草原.

故選B.4、C【分析】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人類在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來。觀察題干圖片可知,選項C是飛機,飛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ABD均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的圖片。故不是發生在“夢想成真的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圖片是選項C。

故選C。

本題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史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的社會。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理解并識記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關史實。【解析】C5、B【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文成公主入藏的有關內容.【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草原;好馬、雪山、牦牛”;據此可以判斷這是和西藏有關的內容.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王昭君是西漢時期出嫁匈奴,李清照是宋朝著名詞人,黃道婆是著名的紡織工匠.

故選B.6、A【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雅爾塔會議.【解析】【解答】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舉行會議.會議通過了一系列重大決議,包括:分區占領德國,徹底摧毀軍國主義和納粹制度;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在結束歐戰的三個月內參加對日作戰等.

故選A.7、A【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長征。“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這一標語反映的是紅軍長征的艱苦歷程,故選A。【解析】【答案】A二、填空題(共5題,共10分)8、“仁”人文主義都江堰【分析】【分析】(1)本題考查孔子的思想核心和文藝復興.

(2)本題考查都江堰.

(3)本題考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

(4)本題考查元朝的民族融合.【解析】【解答】(1)春秋晚期魯國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主張“愛人”,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14世紀開始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義思潮廣為流行.

(2)我國河姆渡原始居民建干欄式房屋;半坡居民建半地穴式房屋,是因為南方氣候濕潤,雨水較多,而北方雨水較少;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3)唐太宗李世民;年號貞觀,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安定,歷史上稱他統治時期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增加,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貞觀政策的善于用人,虛心納諫的內容.

(4)元末有人寫詩道:“胡人有婦解漢音;漢女亦解調胡琴”這反映了漢族與蒙古族的融洽關系,元朝時,有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即回族.

故答案為:

(1)“仁”;人文主義.

(2)河姆渡居民建干欄式房屋;都江堰.

(3)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善于用人;虛心納諫.

(4)蒙古族;回族.9、略

【分析】唐太宗統治時期出現的繁榮景象;歷史上稱為“貞觀之”治.唐太宗注重任用賢才;虛心納諫,他任用富有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還重用敢于直諫的魏征.他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武則天當政時期,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之為“開元盛世”.

故答案為:

“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開元盛世”.

本題考查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的統治局面;應把握“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和“開元盛世”的相關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唐太宗與“貞觀之治”、武則天與“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唐玄宗“開元盛世”的相關知識.【解析】“貞觀之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開元盛世”10、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李白和白居易的相關史實。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他的詩直白如話,通俗易懂。(2)本題主要考查宋金和議的相關知識。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威脅他們的統治,就向金就和,并令岳飛等人班師,解除他們的兵權。岳飛班師以后,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并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3)本題主要考查宋朝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相關知識。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大約北宋初年或更早些,福建就從越南引進優良的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糧倉,民間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宋代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解析】(1)李白、白居易。(2)淮水、大散關。(3)占城稻、景德鎮。11、資產階級革命文藝復興【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藝復興運動的性質.【解析】【解答】文藝復興運動是14-17世紀歐洲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義.即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它使人們開始意識到,必須打破中世紀以來的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強調和肯定人在世界上價值的和作用,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

故答案為:

錯誤:資產階級革命;訂正:文藝復興.12、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辛丑條約新文化運動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分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爭.

(2)本題主要考查《南京條約》.

(3)本題主要考查《辛丑條約》.

(4)本題主要考查新文化運動.

(5)本題主要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解析】【解答】(1)在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了變化,因此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中國戰敗,被迫同英國在1842年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

(3)《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4)在近代中國掀起思想解放風暴的運動新文化運動.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等高舉“民主”與“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它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5)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開辟了大別山根據地,牽制了國民黨軍隊,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故答案為:

(1)鴉片戰爭.

(2)《南京條約》.

(3)《辛丑條約》.

(4)新文化運動.

(5)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三、判斷題(共9題,共18分)13、√【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一五”計劃完成的意義.【解析】【解答】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我國以蘇聯幫助興建的156個項目為中心,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在華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業基地.從此,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故答案為:

√.14、×【分析】【分析】本題考查馬可?波羅來華.【解析】【解答】馬可?波羅根據自己的經歷;由其獄友代寫成的《馬可?波羅行紀》一書,不是馬可?波羅自己寫的,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故答案為:×;改正:“馬可?波羅根據自己的經歷”改為“馬可?波羅的獄友根據馬可波羅的經歷”.15、√【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孔子及其思想主張.【解析】【解答】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仁”的學說;仁包含一切美德.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故答案為:

√.16、×【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百家爭鳴的相關知識.【解析】【解答】據所學知;兵家鼻祖是戰國時期的孫武,而不是孫臏,孫武著有《孫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

故答案為:

×.17、√【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鴉片戰爭中簽訂的《南京條約》的影響.【解析】【解答】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為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原料和傾銷商品,1840年英國借口中國的禁煙運動發動鴉片戰爭.1840年至1842年的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南京條約》,規定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使得中國的關稅主權開始遭到破壞,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國開始被卷進資本主義的漩渦.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兩岸關系.【解析】【解答】結合所學可知;鄧小平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出發,提出“一國兩制”的創造性構想.這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20世紀90年代以米,海峽兩岸分別授權“海基會”;“海協會”進行商談和對話,推動了兩岸經貿和科技文化的交流.兩岸關系發展的前提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故答案為:

√.19、×【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解答】由所學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被稱為“黃金時代”,但是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解析】【解答】據所學知識;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這是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高舉“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向尊孔復古的封建逆流展開猛烈的進攻,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故答案為:

√.21、√【分析】【分析】本題考查解放戰爭后期渡江戰役的知識點.【解析】【解答】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朱德向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的百萬雄師,從西起江西湖口,東到江蘇江陰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強渡長江.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頃刻間土崩瓦解,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宣告延續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

故答案為:

√.四、材料題(共2題,共12分)2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與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相關的知識點。(1)本題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意義。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本題主要考查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失誤。“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嚴重失誤,主要標志是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給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困難。文化大革命是由領導者錯誤發動的,被反革命集團利用了的,給黨和國家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因此,這幾次失誤,給我們深刻的教訓是:要實事求是,按客觀的經濟規律辦事;須堅定不移的把工作重點轉移經濟建設上來;對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的階級斗爭要作科學的分析;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等。(3)本題主要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和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思想上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在政治上停止使用“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在組織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經過文化大革命,人們更加認識到民主和法制的重要性,全國人大加緊了全面立法工作。頒布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義務教育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等,基本上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解析】(1)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2)“失誤”:A指的是“大躍進”,B指的是人民公社化運動,C指的是文化大革命。啟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要實事求是,按客觀的經濟規律辦事。文化大革命——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必須堅定不移的把工作重點轉移經濟建設上來;對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的階級斗爭要作科學的分析;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反對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等。(3)標志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民主和法制建設成就:頒布第四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義務教育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環境保護法》等。23、略

【分析】(1)本小題考查華盛頓會議的相關史實。1921—1922年,為了協調、緩和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國和日本之間)在東亞、太平洋美地區的矛盾,美、英、日等九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定了《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和《九國公約》等條約。《九國公約》規定了“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便利了美國在中國的擴張,使中國又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共同支配的局面。(2)本小題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