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5U原創】新課標2021年高一歷史暑假作業6《歷史》必修二經濟史_第1頁
【KS5U原創】新課標2021年高一歷史暑假作業6《歷史》必修二經濟史_第2頁
【KS5U原創】新課標2021年高一歷史暑假作業6《歷史》必修二經濟史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2021年高一歷史暑假作業6《歷史》必修二一、選擇題:本題共12各小題,每小題4分,計48分。1.某學習小組在爭辯中國古代農耕經濟的時候,列出了下面的一張表格,你認為他們爭辯的是哪一個時期的農耕經濟農業推廣雙季稻、產量提高;引進推廣高產作物(玉米、蕃薯)。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快速進展并占據了主導地位。商業白銀使用廣泛。綜合國力GDP在世界總值中占比重年增長率遠高于歐洲;是當時世界經貿中心。A.春秋戰國時期B.隋唐時期C.宋元時期D.明清時期2.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歐盟的產生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誕生,表明白①世界經濟格局多樣化趨勢加強②世界經濟進展不平衡加劇③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④世界經濟全球化加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1908年《圖畫新聞》中載有一份衙門堂審記錄:“(女子嚴阿蘇與男子梁海相識,路上相遇,因邀同行,為巡士抓獲)官問:何時與梁相識?阿蘇回:在途中相識,我中意他!官問:此事汝母知否?阿蘇回:此不干母親事,且母親亦任我自由擇配。官斥二人:汝不憑媒妁之言,青年男女竟然同游,有傷風化……判將分別收押,聽候核辦。”對此記錄分析正確的是①西風東漸,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②晚清官員思想保守,愚頑不化③新舊思想和風俗習慣雜陳④軍閥政府沿襲舊風俗舊制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春秋戰國時期,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給自足自然經濟開頭毀滅。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緣由是A.鐵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廣B.井田制的確立C.均田制的實行D.精耕細作技術的進展5.從20世紀60年月麥克盧漢首次把世界喚作“地球村”起,一些富于文化敏感和社會責任感的西方史學家就感到了一種必要,那就是必需突破19世紀以來國別史和西方中心論傳統,從文明比較的角度重寫世界史,以便供應某種參照,對“地球村”中某種健康的共同文化的培育產生樂觀的影響。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西方中心論傳統史觀需要突破B、強調本民族史是每個史學家的責任C、疼惜多元文化有助于國際合作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的文化6.“鞭打春牛”是我國立春季節重要的民俗節目(春牛是泥捏紙粘的假牛,也叫“土牛”),到周代,迎春鞭牛活動正式列為國家典禮。“鞭打春牛”的習俗,能反映出A、我國古代高度重視動物養殖業B、牛耕在西周時期已經毀滅并推廣C、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已經形成D、生產方式對生活習俗的巨大影響7.2011年受媒體關注最熱的名詞是“我爸是李剛”、“我舅是局長”、“李雙江之子打人大事”、“動車‘略微’碰撞”等,這突出反映了A、國家民主政治的進展和完善B、政府對個人和集團勢力實行的制約C、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帶來的負面影響D、報刊、網絡和電視新聞媒介監督作用的大大增加8.《全唐文》卷316載:“杭州東南名郡,……咽喉吳越,勢雄江海,國家阜成兆人,戶口日益增,……水牽卉服,陸空山夷,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室。”下列對杭州商業繁華緣由的分析最符合材料的是A.政治中心地位萬民歸向B.海運發達外貿興盛C.自然資源豐富商埠密布D.大水道的帶動促進9.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的基本特點。以下史料能夠佐佂這一觀點的有()①《呂代春秋》:“凡農之道,厚(候)之為寶。”②《農書》:“用糞猶用藥也。”③《商君書》:“使民無得擅徙,則誅愚、亂農之民無所于食而必農。”④《齊民要術》:“麥黃種麻,麻黃種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據報道,2010年4月25日,世界銀行進展委員會春季會議通過了發達國家向進展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中國在世行投票權由原來的2.77%提高到4.42%,一舉超越德國、英國和法國,僅次于美國、日本,成為世行第三大股東國。世行的這一改革結果在確定程度上說明:A.世行投票權實現了由發達國家向進展中國家的轉移B.只要中國不同意,任何重要決議都不行能通過C.一國認繳股金份額多少視經濟和財政實力打算D.世行投票權大小要看國家的國際地位凹凸11.關于近現代金融業的進展軌跡,旅美學者薛涌在其著作《國家強盛之道:怎樣做大國》中有這樣的論述:“現代金融市場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線條勾畫,那就是從以佛羅倫薩等獨立城市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進展到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金融,然后進展到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金融,最終到達以紐約華爾街為中心的美國金融。”金融業的進展軌跡A.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B.是歐洲“商業革命”的結果C.始終受益于殖民擴張D.最終轉變了歐洲的統治地位12.1914年的一份中國報紙在一則告示中說道:“更有一般孤僻的人,自己覺著不愿趨時,他哪里曉得孔子是時中的圣人。他若生在這個時候,也是要剪了辮子,同大家一樣。”這則告示的直接目的是A.勸導大家剪掉辮子B.提倡移風易俗C.批判儒家傳統道德D.鼓吹反滿革命二、非選擇題:共3道題目,第13題26分,第14題14分,第15題12分,共52分。13.(26分)科學是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學問體系,它既能改造人的主觀世界,也能改造人的客觀世界,科學的進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依據相關學問請回答:⑴世界近代自然科學是從中世紀的神學束縛中解放出來而進展的,并對教會和宗教神學產生了極大沖擊。試舉兩個能夠說明“沖擊教會神學”的近代自然科學成果。(4分)⑵瓦特蒸汽機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4分)舉出這項制造成就應用在當時交通運輸業領域上的兩項成果。(2分)⑶西門子發電機的制造與哪一科學理論直接相關?(2分)它的應用如何轉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4分)其次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什么時代?(2分)⑷互聯網的毀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樂觀影響和負面影響?(8分)14.(14分)對同一史實,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自道光年間,大開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來,操貿易之權,避錐刀之利,民間生計,皆為其所奪……自洋布洋紗入口,土布銷場遂滯,紡績稀有,機軸之聲幾欲斷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世紀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樹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織,終歲勤勞,常見農夫自頂至踵所用衣、襪、鞋、帶皆由自力織成者。——民國河北《元氏縣志》(1)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狀況如何?(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對于探究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結構的變遷,分別有何局限?綜合兩則材料可以推知中國近代經濟進展的何種特點?(6分)15.(12分)中國工業布局受政治、資源、市場等因素影響而不斷變化。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鑒于中國重要工廠絕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內地各省幾乎沒有工業基礎,難以滿足抗戰的物資需要,南京國民政府方案將工廠內遷。1937年,國民政府制定了《工廠遷移幫忙方法》,打算在武漢建立新工業區。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遷出民營企業146家,各種機件14600余噸。南京淪陷后,國民政府再次動員企業遷移,擬定《西南西北工業建設方案》。從1938年7月起,已在武漢的工廠又大規模拆遷,主要遷往湘、桂、黔、曩、陜、川,共遷出企業304家,物資511825噸。請回答:結合材料及所學,概述20世紀30年月中國工業內遷的緣由及過程。(12分)新課標2021年高一歷史暑假作業6《歷史》必修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各小題,每小題4分,計48分。1.【答案】D【KS5U解析】材料中解題關鍵的信息有玉米得到推廣,玉米是在新航路開拓后才從美洲傳到其他地區,再有就是私營手工業占據主導地位,這也是在明朝后才毀滅的現象,故答案選擇D項。2.【答案】D【KS5U解析】亞太經合組織也是經濟區域集團化組織。經濟區域集團化會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展。所以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應選D。3.【答案】C【KS5U解析】依據材料“此不干母親事,且母親亦任我自由擇配”可知①正確;“官斥二人:汝不憑媒妁之言,青年男女竟然同游,有傷風化”說明②③正確;④不對,1908年為晚清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政府于1912年建立,因此選C。4.【答案】A【KS5U解析】考查同學的分析理解力氣。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毀滅和牛耕的漸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所以,生產力的進展是小農經濟毀滅的根本緣由。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進展的重要標志是鐵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廣。故應選A。5.【答案】B【KS5U解析】主要考查同學精確解讀材料信息的力氣,材料中“必需突破19世紀以來國別史和西方中心論傳統,從文明比較的角度重寫世界史”說明白堅持從世界文明融合的角度從新看待歷史,歷史學家不行抱殘守缺只留意強調從本民族史動身去爭辯歷史,故應B;ACD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6.【答案】D【KS5U解析】本題以圖文的形式旨在考查同學精確理解的力氣。材料主要闡述的是“鞭打春牛”的習俗被列為國家典禮,依據已學學問可知牛耕是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據此分析可知生活習俗受到生產方式的影響,D符合題意,A不合題意,B表述不合史實,漢代以后牛耕得到推廣,C與題意無關,故應選D。7.【答案】D【KS5U解析】考查調用所學學問解讀材料信息的力氣,“李剛、李雙江之子、動車碰撞”等大事經網絡等媒體曝光后,成為人們關注的社會熱點新聞,這反映了報刊、網絡和電視新聞媒介監督作用的大大增加,故D項正確;ABC項與題意不符,排解。8.【答案】D【KS5U解析】從材料中可知杭州水路交通的便利,聯系課本相關學問可以確定是京杭水道的帶動。所以應選D。9.【答案】C【KS5U解析】主要考查同學對教材學問的記憶和理解的力氣及對材料的解讀力氣。《呂代春秋》中內容表明的是農業生產要守農時,《農書》的內容是用肥的觀點,《齊民要術》反映的是農業種植的時間問題,這三項都體現了農業生產上的精耕細作的特點,《商君書》的話內容反映的是重農抑商政策,故答案選擇C項。10.【答案】C【KS5U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調用所學學問解讀材料信息的力氣,A項“實現了”的說法明顯錯誤,排解;B項表述明顯錯誤,排解;題干中“中國在世行投票權由原來的2.77%提高到4.42%”的信息可以看出世界銀行股金份額認繳的數額與國家經濟實力相關,故C項正確;世行投票權大小要看認繳股金份額的多少,故D項錯誤,排解。11.【答案】D【KS5U解析】題干的第一句話就是切題點抓住“現代金融業的進展軌跡”這一主線,后面著作的論述其實都圍圍著“進展軌跡”來勾畫一個“變遷”的過程,即中心的轉移由“佛羅倫薩”到“阿姆斯特丹”再到“紐約”也即中心由歐洲轉移到了美國,故D項符合題意;題干中提到現代金融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據所學知是在14世紀,因而AB都錯誤,C錯在“始終”上。12.【答案】A【KS5U解析】考查的是同學分析問題的力氣。關于“直接緣由”的題目也就是從材料中直接可以得出的答案。本題中“他若生在這個時候,也是要剪了辮子,同大家一樣。”表明假如是孔子在世他也要剪掉辮子,所以這則告示的直接目的是勸導大家剪掉辮子,故選A。二、非選擇題:共3道題目,第13題26分,第14題14分,第15題12分,共53分。13.【答案】⑴牛頓創立經典力學體系,達爾文提誕生物進化論(4分)⑵蒸汽時代(2分);蒸汽輪船、蒸汽機車。(2分)⑶電磁感應現象(2分);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效率和質量;電燈的制造使人類告辭了油燈照明的時代;電話、電車等的制造使信息溝通和交通更便捷;各種家用電器既減輕了家務勞動,又豐富了人們的業余生活。(任答兩點2分,言之有理即可)電氣時代(2分)⑷樂觀影響:縮短了時空的距離;大大加快了信息的傳遞,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轉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社會交往方式。(任答兩點4分,言之有理即可)負面影響:毀滅了信息泛濫、網絡犯罪等很多新問題;部分人沉迷網絡,影響身心健康及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網絡虛擬社會使一些人癡迷,迷失自我。(任答兩點4分,言之有理即可)【KS5U解析】第(1)題主要考查同學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力氣。結合所學學問可知17世紀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生疏上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使科學擺脫了神學的束縛向前進展。生物學方面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給神創論以致命的打擊。能舉出其他例子也可以。第(2)題主要考查同學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力氣,難度較低。第一問結合所學可知蒸汽機推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其次問主要考查同學對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制造成就的記憶,只需結合所學回答交通領域的制造成就即可,主要有蒸汽輪船、蒸汽機車。第(3)題主要考查同學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力氣。第一問結合所學西門子主要制造了發電機,主要是在法拉第電磁感應的基礎上制造的,也體現了二次工業革命科技結合的特點。其次問可以結合其次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制造成就對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這個角度回答即可。第三問直接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就行,使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第(4)題主要考查同學運用所學學問解決問題的力氣。互聯網的樂觀影響可以從縮短距離,便利聯系,加快全球化并轉變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等角度來回答。至于其消極作用可以結合當今一些青少年沉迷網絡,影響身心健康和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甚至迷失自我等角度回答即可。14.【答案】(1)特征:以家庭為單位,耕織結合,自給自足。(4分)不同:材料一:自然經濟(傳統的小農經濟)解體;材料二:河北元氏縣仍以自然經濟(傳統的小農經濟)為主。(4分)(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處;材料二只反映局部。(4分)特點:地區進展不平衡。(2分)【KS5U解析】(1)特征:小農經濟的特點需要結合所學學問回答,可從生產組織形式、生產過程中的分工和產品去向角度分析即可。不同:由材料一學科網中的“民間生計,皆為其所奪”、“紡績稀有,機軸之聲幾欲斷矣”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