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歷史下冊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分層作業
一、【夯基達標】
1.(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1800年,大約五分之一的英國人口居住在農村,而接下
來的一個世紀中,全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農村人口來城里工作和生活。這一變化體現的趨勢
是()
A.英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B.英國不斷殖民擴張
C.英國興起民族解放運動D.英國城市化進程加快
【答案】D
【詳解】根據材料可以分析出英國大量農村人口來城里工作與生活,這體現出來城市人口所
占比重越來越高,英國城市化進程加快,D項正確;農村人口來城里工作與生活不能直接體
現資產階級革命,排除A項;殖民擴張是在海外進行的,排除B項;英國興起民族解放運
動與題意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2.(2022·四川·雅安市名山區紅星鎮初級中學一模)下表反映了英國農業人口的變化,導
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840187019001920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22%14.8%8.4%7.1%
A.資產階級革命B.工業化及城市化C.海外殖民戰爭D.第一次世界大戰
【答案】B
【詳解】依據題干表格可知,反映了1840年~1920年間英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呈
現顯著下降的趨勢,結合所學知識,這是因為19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深入
開展,推動了工業化及城市化,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比例比重顯著上升,農村人
口比例顯著下降,B項正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在17世紀已經完成,排除A項;海外殖民
戰爭與農業人口的比重下降并沒有直接關系,排除C項;1914年~1918年英國等國家進行
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是題干表格所述時間追溯到了1840年,排除D項。故選B項。
3.(2022·湖南邵陽·模擬預測)兩次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人們既感
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這些變化不包括
A.城市人口急劇涌向農村B.歐洲國家推行大眾教育
C.婦女地位得到不斷提高D.人們貧富分化日益加劇
【答案】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發生后,農村人口涌向城市,促進了城市化進程,A
第1頁共18頁.
項符合題意;工業革命的發生,促使歐洲國家推行大眾教育,婦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時
也加劇了貧富分化,排除BCD項。故選A項。
4.(2022·重慶·模擬預測)19世紀上半葉,倫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現了大眾爭相進入劇院
觀看情節劇的熱潮。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推動B.工人地位的提高
C.文化教育的普及D.貧富差距的縮小
【答案】A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19世紀上半葉,倫敦和地方城市中,出現了大眾爭相進入劇院觀
看情節劇的熱潮,反映了工業革命推動了城市文化設施的發展,有利于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即材料所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的推動,A項正確;僅憑市民文化生活的豐富,不足
以得出工人地位的提高或貧富差距縮小,排除BD項;題干并沒有直接反映出教育的普及,
并且材料現象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因此C項是影響,而不是原因,排除C項。故選A
項。
5.(2022·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閱讀19世紀中后期美國百萬富翁數量統計表,對此表認
識最準確的是()
A.棉紡織業已是美國工業的主導部門B.財富集中引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C.汽車、飛機等新興制造業迅速崛起D.生產組織形式變革加劇貧富分化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表格數據可知,與1860年相比,1892年時美國百萬富翁數量明顯上升,
而且多集中在制造業、商業和鐵路業,這些百萬富翁占有大量社會財富,結合所學知識,1892
年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深入開展,壟斷組織出現,生產組織形式變革推動了壟斷大資本家的
出現,因此加劇貧富分化,D項符合題意;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主導部門是重化工業
而非棉紡織業這樣的輕工業,排除;B項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財富集中,壟斷組織出現,
排除;C項題干表格信息沒有涉及汽車、飛機等新興制造業,排除。故選D。
6.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教育體
系。可見,德國建立學校的主要原因是
A.提高大眾文化水平B.啟蒙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
第2頁共18頁.
C.順應工業化發展的潮流D.人口增長的需要
【答案】C
【詳解】依據所學可知,19世紀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行大
眾教育。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教育體系,所以德國建立學校
的主要原因是順應工業化發展的潮流,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是主要原因,
排除。故選C。
7.(2022·廣東深圳·一模)英國的貴族和鄉紳屬于既得利益者,成功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
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滿意足。但對勞苦者而言,工業革命摧毀了他們的傳統世界和生活方
式,卻沒有自動帶來可以替代的東西。造成這種不同體驗是因為
A.不同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受益不同B.歷史研究者的視角不同
C.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D.分析問題階級立場不同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成功的中產階級以及那些志在效仿的人士感到心滿意足。但對勞苦者而
言,工業革命摧毀了他們的傳統世界和生活方式,卻沒有自動帶來可以替代的東西”可知不
同階級在工業革命中受益不同,故A正確。BCD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
8.(2022·江蘇南京·九年級期中)下列關于工業革命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最早在棉紡織業開始②促進歐美國家推廣大眾教育
③促進人口的迅速增長④推動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詳解】依據課本所學可知,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工業革命
首先在棉紡織部門開始。1840年前后,英國大機器生產已經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方式,工
業革命完成。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發展,改善了人民生活條件,促進了
人口的迅速增長,推動了歐洲國家推廣大眾教育。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英國資產階
級革命發生在17世紀,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④不合題意。排除BCD三項。故選A項。
9.(2022·安徽·九年級階段練習)據戴維·諾瑟姆《德國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規律》繪制的
曲線圖中,德國城市化加速階段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
第3頁共18頁.
A.資本主義福利國家建設B.德國殖民擴張的影響
C.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D.德國人口的急劇增長
【答案】C
【詳解】由《德國城市化進程的階段性規律》曲線圖可知,德國城市化加速階段是1870—1910
年。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加速階段出現的根本原因在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C項正確;
資本主義福利國家建設是在二戰后,排除A項;德國殖民擴張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項;
德國人口的急劇增長不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原因,排除D項。故選C項。
10.(2021·廣東·東莞市光明中學九年級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隨著城市的產生,東西方國家都完成了由神權建筑(宗廟)向皇權建筑(皇宮)的
轉化,在古代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傳統城市的空間結構特征更多地體現在以宏偉教堂
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間布局結構。
——摘編自黃志宏《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模式的演變》
19世紀中后期,美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對促進這一時期美國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其他
任何力量都難以起到的作用。美國歷史上這一時期的礦業開采并由礦業開采帶動的礦業營地、
礦業城鎮直至礦業城市的建設仍舊給這一時期美國的城市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同
樣,還有鐵路鋪設并由鐵路鋪設帶動的鐵路城鎮建設,并由鐵路城鎮最終發展而成為交通樞
紐城市、經貿中心城市和物流集散城市,也是促進一時期美區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原因。
——摘編自邵小通《十九世紀中后期美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研究》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古代西方國家城市居住區空間結構的特征。并簡
析19世紀中后期美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原因。
材料二18世紀后期始,英因社會治安問題日益顯現,呈快速增用長趨勢,并長期處于較高
水平。治安問題的發生與城市人口暴漲有關。城市經濟水平一時無力容納大量人口,導致嚴
重的流民問題。而傳統的非專職性和全民義務性的治安制度捉襟見肘。為此,英國政府展開
綜合治理,采取禁止酗酒、安裝街燈、改善城市環境等措施:實行道德習俗改良運動、建立
現代警察制度等改革,英國由此建立了較完善的現代社會管理機制,這正是蓬勃發展中的資
本主義社會所需要的。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推動英國城市治安好轉的因素。
材料三1851-1921年英、法、美三國城市、農村人口變化簡表(單位%)
英國法國美國
年份城市農村年份城市農村年份城市農村
185150.249.8185125.574.5188028.671.4
187161.838.2187230.169.9189035.464.6
第4頁共18頁.
189172.028.0189137.462.6190040.060.0
191178.121.9191144.255.8191045.554.5
192179.820.7192146.453.6192051.448.6
——摘編自翟克《中國農村問題之研究》
(3)根據材料三,概括近現代英法美三國城市化進程的相同點。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
識,談談你對近現代世界各國城市化進程的看法。
【答案】(1)古代西方:神權建筑與皇權建筑并存:以宏偉教堂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間:原因:生
產力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促進;礦業開采與礦業性質城鎮興起:鐵路建設
與鐵路性質城鎮建設;政局長期穩定: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立推動城市化:科技進步和經濟發達
使城市生活更具吸引力。
(2)因素: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新型工業技術的應用;治安管理機制的改革;改善貧民生活狀況:
城市規劃水平提高:注重道德習俗改良等。
(3)相同:三國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看法:工業文明
的發展有利于推進城市化;社會穩定、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是城巿化進程加快的主要因素;人口
的自由流動能夠促進城市化;重視發揮政府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詳解】(1)根據“東西方國家都完成了由神權建筑(宗廟)向皇權建筑(皇宮)的轉化,
在古代西方城市,主要是‘并存’,傳統城市的空間結構特征更多地體現在以宏偉教堂為中心
的城市居住空間布局結構”可知古代西方國家城市居住空間結構的特征是神權建筑與皇權建
筑并存:以宏偉教堂為中心的城市居住空間。19世紀后期美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原因根據“19
世紀中后期,美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對促進這一時期美國城市化的高速發展起到了其他任何
力量都難以起到的作用”可知是生產力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促進;根據
“美國歷史上這一時期的礦業開采并由礦業開采帶動的礦業營地、礦業城鎮直至礦業城市的
建設仍舊給這一時期美國的城市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得出礦業開采與礦業性質城
鎮興起:鐵路建設與鐵路性質城鎮建設;根據“鐵路鋪設并由鐵路鋪設帶動的鐵路城鎮建設,并
由鐵路城鎮最終發展而成為交通樞紐城市、經貿中心城市和物流集散城市,也是促進一時期
美區城市化高速發展的原因”并結合所學內容得出政局長期穩定: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立推動
城市化:科技進步和經濟發達使城市生活更具吸引力。
(2)因素根據“英國政府展開綜合治理,采取禁止酗酒、安裝街燈、改善城市環境等措施:
實行道德習俗改良運動、建立現代警察制度等改革,英國由此建立了較完善的現代社會管理
機制”得出主要是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新型工業技術的應用;治安管理機制的改革;改善貧民生
活狀況:城市規劃水平提高:注重道德習俗改良等。
(3)綜合表格信息可以看出,近現代英法美三國城市化進程的相同點是三國的城市人口比
重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看法綜合材料內容和所學可知,應該是工
第5頁共18頁.
業文明的發展有利于推進城市化;社會穩定、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是城巿化進程加快的主要因
素;人口的自由流動能夠促進城市化;重視發揮政府在城市化進程中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二、【培優促能】
1.(2021·山東棗莊·九年級階段練習)19世紀英美文壇出現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誕生
了一批描寫女性的文學作品,如《德伯家的苔絲》《紅字》《名利場》《簡?愛》等,在這
些作品中體現出女性要經濟獨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關系等思想。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A.工業革命的發展B.自由主義思想的興起
C.啟蒙運動的興起D.女權主義意識的興起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英美正在進行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為婦女提供了工作
機會,婦女獲得經濟獨立,地位提高。表現在文學上出現女性要經濟獨立、接受良好的教育
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關系等思想。A項正確;自由主義思想的興起與材料內容不符,
排除B項;啟蒙運動的興起與17到18世界,排除B項;女權主義意識的興起與19世紀末
20世紀初,排除D項。故選A項。
2.(2022·河南·安陽市第五中學九年級期末)“9歲到10歲的孩子在大清早3、4點鐘就從
骯臟的床上被拉起來,為了勉強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11、12點鐘。他們四肢瘦弱,身
軀萎縮,神態呆滯,麻木得像石頭人一樣。”這段話表明()
A.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造成了工人階級赤貧化
B.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D.工人運動的不斷發展和工人組織的不斷壯大
【答案】A
【詳解】根據題干““9歲到10歲的孩子在大清早3、4點鐘就從骯臟的床上被拉起來,為了
勉強糊口不得不一直干到夜里11、12點鐘……”是資本家對童工殘酷的剝削和壓迫的真實寫
照,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和財富關系,工人階級在資本家的剝削下出
現了赤貧化。A項正確;題干信息反映不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資
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確立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工人運動的不斷發展和工人組織的不斷壯大信息,
排除BCD項。故選A項。
3.(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忘卻六郡天空上彌漫著的黑煙,忘卻蒸汽機的喧囂和活
塞的撞擊聲,忘卻那丑陋城市的延神;我寧愿懷念原野上的馱馬,在夢幻中去追憶那個小小
的倫敦,那白色而清潔的倫敦”。材料反映了當時英國()
A.城市化進程以及影響B.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
第6頁共18頁.
C.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D.現代工廠制度的誕生
【答案】A
【詳解】“忘卻六郡天空上彌漫著的黑煙,忘卻蒸汽機的喧囂和活塞的撞擊聲,忘卻那丑陋
城市的延神;我寧愿懷念原野上的馱馬,在夢幻中去追憶那個小小的倫敦,那白色而清潔的
倫敦”可知作者認為英國工業革命在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帶來環境污染等問題,由此可
見材料反映了當時英國城市化進程以及存在的問題,A項正確;題干旨在指出英國工業化和
城市化進程中的弊端,并非強調生產力水平迅速提高,也不是強調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推動
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排除BC項;題干的重點旨在說明工業化、城市化帶來環境污染等問
題,沒有凸顯現代工廠制度的誕生,排除D項。故選A項。
4.(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法國1913年頒布的《歷史文物法》要求國家對從歷史或
藝術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進行列級保護,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經產權人的同意進行
征收。這表明法國()
A.阻礙城市化進程B.推崇公共利益至上C.注重城市的個性D.重視文化遺產保護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信息“《歷史文物法》要求國家對從歷史或藝術角度符合公共利益的建筑
進行列級保護,有的私人建筑甚至可以不經產權人的同意進行征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
表明法國重視文化遺產保護。D項正確;阻礙城市化進程,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推崇
公共利益至上、注重城市的個性,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BC項。故選D項。
5.(2022·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1600年,法國每6個成年人中僅有一個略微識字;到1800
年,有2/3的成年人識字。1840年,新婚女子有1/2識字。這些變化()
A.體現了工業化社會的需要B.推動了人口的大幅增長
C.滿足了人們對物質的追求D.改變了婦女的社會地位
【答案】A
【詳解】根據材料“到1800年,2/3的成年人識字。1840年,新婚女子有1/2識字”,結合所
學可知工業革命從18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了,工業革命需要更多有知識的工人,從而推
動大眾教育的發展,所以說更多人的識字體現了工業化社會的需要,A項正確;BCD項在
材料中不能體現,排除。故選A項。
6.(2022·廣東·九年級單元測試)下圖是英國的一幅漫畫。漫畫中科學家法拉第捏著鼻子
向泰晤士老爹遞上一張白卡紙,讓他親身了解一下泰晤士河水質。該漫畫揭示了當時
第7頁共18頁.
骯臟的“泰晤士老爹”
A.工業化造成環境污染B.城市化導致出行擁擠
C.現代化加劇溫室效應D.工業化帶來經濟繁榮
【答案】A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的漫畫諷刺的是當時沒有排污管道的倫敦,污水橫流在
泰晤士河而出現的大惡臭事件。漫畫反映的是工業革命帶來的環境污染,A項正確;BCD
項與漫畫主題無關,排除BCD項。故選A項。
7.(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一方面,資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的社會財富,他們日益富
裕;另一方面,廣大工人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
材料說明了城市化()
A.促進了城市人口增加B.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C.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D.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答案】C
【詳解】根據題干可知,“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說明城市化導致貧富差距,
激化社會矛盾,C項正確;題干沒有提及城市人口增加、環境問題以及生產力發展的問題,
排除ABD項。故選C項。
8.(2022·全國·九年級專題練習)閱讀下圖,圖中不能獲得的信息有
第8頁共18頁.
A.城市名稱B.城市范圍C.教堂位置D.人口數量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1300年左右的倫敦地圖,有城區分布,標明了教堂位置,
排除ABC三項;圖片體現不出人口數量,D項符合題意。故選D項。
9.(2022·全國·九年級課時練習)“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在1816年以后死
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
21上升到34.8。”從材料可知英國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殖民擴張B.城市環境惡化C.食物嚴重短缺D.醫療技術落后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
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并結合所學可知,當時英國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城市
環境惡化。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伴隨著工業化,
英國的工業城市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B項正確;殖民擴張不會導
致人口死亡率迅速上升,排除A項;工業革命促進了英國經濟的發展,“食物嚴重短缺”與
史實不符,排除C項;當時英國人口“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環境惡化,而非醫療技
術落后,且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醫療技術的水平會隨之提高,排除D項。故選B項。
10.(2022·湖北隨州·九年級階段練習)英國對現代世界的先導作用是無可否定的,現代社
會的許多特征都從英國開始,是英國率先敲開了通向現代世界的大門。請閱讀以下材料,回
答問題
材料一:光榮革命創造了一種造合英國歷史和政治傳統的新的社會進步方式,那就是:用和
平變革的方式實現社會進步。這種模式,成為它給后世留下的最獨特的道產。從此以后,英
國就是在議會制度的框架之內,進行和平和漸進的制度的改革,光榮革命之后,英國現出了
一個相對寬松、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
——歷史學教授錢乘旦
材料二:如果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科學的鑰匙,那么,瓦特就拿著這把鑰匙開啟
第9頁共18頁.
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在
當時就使英國一個國家能夠對抗整個世界。工業革命還使英國走進了現代化的大門,使英國
成為第一個現代化國家。這也就迫使整個世界追隨著英國向現代化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
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是英國引領了當時世界的潮流,打開了現代世界的大門。
——《大國崛起·工業先聲》
材料三:
19世紀中葉英國社會狀況(部分)一覽表
成員占全國人口占國民收入年代窮人數目
1855年85(萬)
工業、金融資產階級等36.5%
1856年87(萬)
1863年109(萬)
普通群眾80%40%
1866年130(萬)
——《大國崛起·工業先聲》
材料四:19世紀上半葉在英格蘭是一個盜匪肆虐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因無法抵制犯罪及暴
力事件而威脅到現政權的時代,一個暴力沖突四處蔓延并難以遏制的時代。…不難發現,在
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數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紀上半葉的曼徹斯特,社會下層的工匠、
農業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平均壽命只有17歲。在工業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因疾病而死亡
的比例為2.89%,1938年上升為3.8%,1943年達到4%。在蘭開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
名工人中,有83216人活不到20歲,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22.1歲。國民體質下降,在19
世紀已成為關系到全民族命運的大事。布爾戰爭爆發后,人們突然發現堂堂英國居然難以征
集到足夠的合格的士兵。
——錢乘旦主編《寰球透視:現代化的迷途》
(1)根據材料一、二,從政治、經濟兩方面概括英國率先敲開通向現代世界大門的條件?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瓦特是如何“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的。
(3)根據材料三、四,概括工業革命后,英國出現了哪些社會問題?
(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我國可以從英國發展的歷程中得出什么重要啟示?(任意一點即
可)
【答案】(1)條件:政治上,“光榮革命”后,逐步確立君主立憲制;經濟上,率先完成工業革
命。
(2)瓦特:改良蒸汽機,為第--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動力,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3)問題:貧富差距大;犯罪率高,社會秩序混亂;疾病流行,國民體質下降。(任答兩點)
第10頁共18頁.
(4)啟示:發展經濟時要注意解決社會問題,縮小貧富差距,關注弱勢群體,使社會和諧發展。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據材料一“從此以后,英國就是在議會制度的框架之內,進行和平和漸進的
制度的改革,光榮革命之后,英國現出了一個相對寬松、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的信息,以
及材料二“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
大的國家……工業革命,還使英國走進了現代化的大門,使英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國家”的
信息,結合所學可知,政治上,英國較早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在“光榮革命”后,逐步確立君
主立憲制度;經濟上,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業強國,所以英國率先敲開通向現代
世界的大門。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機被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
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動力,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
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所以說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了工業
革命的大門。
(3)根據材料三“19世紀中葉英國社會狀況(部分)一覽表”可知,貧富差距大;根據材料
“19世紀上半葉在英格蘭是一個盜匪肆虐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因無法抵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
威脅到現政權的時代,一個暴力沖突四處蔓延并難以遏制的時代。…不難發現,在短短的
37年中,犯罪數字竟增加了6倍多。”可知,犯罪率高,社會秩序混亂;根據材料“在19世
紀上半葉的曼徹斯特,社會下層的工匠、農業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平均壽命只有17歲。在
工業城市格拉斯哥,1821年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為2.89%,1938年上升為3.8%,1943年達
到4%。在蘭開斯特郡,1841年死亡的102025名工人中,有83216人活不到20歲,他們的
平均壽命只有22.1歲。國民體質下降,在19世紀已成為關系到全民族命運的大事。布爾戰
爭爆發后,人們突然發現堂堂英國居然難以征集到足夠的合格的士兵”可知,疾病流行,國
民體質下降。
(4)開放性設問,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圍繞英國發展的歷程談啟示,言之成理即可。
如:發展經濟時要注意解決社會問題,縮小貧富差距,關注弱勢群體,使社會和諧發展。
三、【核心素養】
1.【歷史解釋】在工業化的背景下,1840年德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個幼兒園,學前教育開
始;19世紀初,德國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
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1870年以后,英國、法國開始對兒
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這些國家推廣大眾教育的目的是
A.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B.順應工業化發展潮流
C.是緩和社會矛盾的需要D.提高了歐美各國大眾文化水平
【答案】B
第11頁共18頁.
【詳解】根據材料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世紀開始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使用機器生產,
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19世紀初,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
統教育體系。1802年,法國通過法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學校。可見,這些國家建立學校
的主要原因是順應工業化發展潮流,為工業化服務,B項正確;A項在材料沒有體現,排除;
推廣教育是為獲得操作工廠機器,不是緩和社會矛盾,排除C項;提高了歐美各國大眾文
化水平是推廣大眾教育的影響,排除D項。故選B項。
2.【史料實證】如右圖表為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國人口數據表(人口單位:萬
人),英、法、德、美四國人口的迅速增長,說明了當時()
年份人口
1801年1851年1881年1901年1911年
國家
英國8891793259732633607
法國27353578374038453919
德國24003341452356376493
美國5302319501676009197
A.政府獎勵生育政策起到實效B.農業勞動力人數的迅速增加
C.城市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D.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發展
【答案】D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濟是制約人口進程的決定性因素。人口的自然變化、遷移變
化和社會變化都是由經濟發展決定和制約的,都是在經濟的影響和控制下發展的。因為工業
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所以促進了人口的迅速增長。因此,題干表格說明了工業
革命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發展,D項正確;由此可知,題干表格說明了工業革命極大推動了生
產力發展,無法說明政府獎勵生育起到實效,也無法說明農業勞動力人數的增加,更無法說
明城市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排除ABC項。故選D項。
3.【時空觀念】英國曼徹斯特在17世紀時人口不超過1萬人。從1786年阿克萊特紗廠的
第一個煙囪立起,15年后擁有蒸汽機的紡紗廠發展到50個;1790年人口發展到5萬人,1801
年猛增至9.5萬人,到1841年又增至35萬人。曼徹斯特的發展印證了()
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確立的全過程B.工業革命促進了城市化進程
C.壟斷組織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D.殖民擴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答案】B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
第12頁共18頁.
城市,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到19世紀后期,大部分英國人已經生活在城市中了,B項正確;
材料知說明了英國曼徹斯特城市人口的增加,沒有體現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確立的全過程,排
除A項;材料不能體現“壟斷組織的出現激發了城市活力”,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殖民
擴張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
4.【唯物史觀】19世紀中期,詩人查爾斯·波德萊爾和沃爾特·惠特曼為各自的城市發出了
吟唱()
巴黎景象曼納哈塔(即曼哈頓)
人行道上擠滿了車輛,寬廣的大道上,充
雄雞的報曉深長悠遠,刺穿了清晨的煙霾,
斥著婦女和商店及展覽,
一百萬人口,自由和極好的禮儀,嘹亮的
高樓沐浴在霧海,
聲音,
人們在工作間里忍受著痛苦,熱情好客,最勤勞和友好的年輕人,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氣息……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兩段詩歌表明()
A.工業化給城市帶來的只有痛苦B.工業化污染城市環境成共識
C.詩人們對城市工業化的看法不同D.工業化城市受到普遍歡迎
【答案】C
【詳解】題文中的“19世紀中期”英國已經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實現了城市工業化。詩人
筆下的巴黎景象是工業化污染給城市帶來了痛苦。詩人筆下的曼哈頓則是城市工業化帶來的
新氣象。所以兩段詩歌表明詩人們對城市工業化的看法不同。故選C。
四、【挑戰真題】
1.(2020·安徽·中考真題)恩格斯在《英國工人階級現狀》中描述:“倫敦特別是倫敦工人
區的壞空氣,最能助長肺結核的發展。”在倫敦工會1883年的報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
于肺結核。此時肺結核大量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A.醫療技術水平不斷下降B.農業衰退導致食物短缺
C.工業革命造成環境惡化D.人口膨脹致使工人貧困
【答案】C
【詳解】考查點:工業革命的影響。解題思路:“1883年、倫敦、肺結核大量發生”是解題
的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40年前后,英國最先完成工業革命。工業革命中蒸汽
機的大量使用,促進了煤炭的大量開采,造成了空氣污染,導致肺結核大量發生。故C符
第13頁共18頁.
合題意;醫療技術水平不斷下降的說法錯誤,排除A;農業衰退導致食物短缺與題干材料無
關,排除B;人口膨脹致使工人貧困在題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故選C。
2.(2018·廣東廣州·中考真題)19世紀70年代后,英法等國家開始對兒童實行義務教育,
這主要是為了
A.普及大眾讀物B.推動工人運動的發展
C.興辦慈善學校D.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答案】D
【詳解】19世紀70年代后,英法等國家開始對兒童實行義務教育,這主要是為了促進工業
化的發展;工業化的發展是長期的過程,需要教育和科技支撐。ABC三項不符合題意,排
除,故選D。
3.(2019·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建構示意圖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橫線處最恰當的
內容應該是()
A.社會進步B.社會矛盾
C.社會變化D.政治制度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使工業化國家的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提高了
國家生產力水平,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推動城市化;但是對環境
造成了污染,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
4.(2019·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寂靜的春天》的章節標題有“不必要的大破壞”“死亡的
河流”“自天而降的災難”等,書中警示的是
A.人口問題B.環境問題C.毒品問題D.戰爭問題
【答案】B
【詳解】依據題干“不必要的大破壞”“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災難”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
可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環境問題,我們應該在發展科技的同時注意保護環境,
B項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
5.(2019·四川自貢·中考真題)歷史學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眾化”“人口數量的
激增”等來描述19世紀后期
A.西歐封建社會的演變B.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C.歐洲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D.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變
【答案】D
第14頁共18頁.
【詳解】依據題干中的關鍵詞“19世紀后期”可知,題干的詞用來描述工業化國家的社會巨
變。D符合題意。A項是15、16世紀出現的現象,故排除A項。17、18世紀早期的資產階
級革命爆發,故排除B項。14、15世紀歐洲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故排除C項。故選D。
6.(2018·河南·中考真題)下圖反映了當前人類面臨的問題是
A.經濟混亂B.資源匱乏C.環境惡化D.貧富分化
【答案】C
【詳解】根據圖片信息“酸雨”可知圖片反映的是環境惡化問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酸雨”
是由于人類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燃燒后產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
氣體,在大氣中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后,和空氣中的雨水等結合降到地面成為酸雨。酸雨有
很強的腐蝕性,它能腐蝕建筑物、橋梁、大理石雕像、導致樹木枯萎等。故C符合題意;
經濟混亂、資源匱乏、貧富分化與酸雨無關,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
7.(2016·湖南常德·中考真題)英國學者安德魯?波特說:“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
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那將是世界大國命
運的又一次興衰消長。”引起“又一次興衰消長”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
B.經濟危機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對世界市場的爭奪
C.英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
D.第二次工業革命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答案】D
【詳解】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科學技術領域居于領先地位的是美國和德國。美國的愛迪
生發明電燈,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德國的卡爾·本茨發明汽車。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
了經濟的迅速發展,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引起“又一次興衰消長”。ABC
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
8.(2022·山東日照·中考真題)1870年,英格蘭的劇院數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倫敦有
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徹斯特3家。音樂廳的數量也迅猛增長。這反映出當時的英國()
A.電力照明已經普及B.城市化進展顯著加快
C.貧富差距基本消除D.工人生活條件迅速改善
第15頁共18頁.
【答案】B
【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開始后,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
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紀后期,大部分英國人已經生活
在城市之中了,所以英格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安徽安慶市千塔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解碼養老保險稅務優勢-助力中小企業主輕松應對稅務壓力
- 2025年中國超聲花邊縫合機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裝飾貼面木皮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薄膜鉑熱電阻元件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花園裝飾用品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腺苷鈷胺片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聚丙烯飲料管數據監測報告
- 2025年中國紙箱專用膠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精火腿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天氣學原理與方法》(第四版)知識點大全20080105
- 膿胸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2024年愛數技術認證工程師考試題目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六單元:商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性質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4年英語B級考試真題及答案
- 空調維護保養“三措兩案”及空調維修保養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英語123單元測試卷名校版含答案
- 施工升降機安裝拆卸安全教育
- 農村土地承包法知識講座
- 采購培訓總結報告
- 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