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_第1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_第2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_第3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_第4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LB.□XXXXX-XXXX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范圍本文件規定了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設計產品(以下簡稱“綠色產品”)的術語和定義、評價原則和方法、評價要求、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編制方法、評價方法。本文件適用于本文件適用于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的綠色設計產品評價。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1234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T16483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內容和項目順序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18597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T1900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22930皮革和毛皮化學試驗重金屬含量的測定GB/T23322紡織品表面活性劑的測定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23990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B/T24001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40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價原則與框架GB/T24044環境管理生命周期評級要求與指南GB/T30646涂料中鄰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GB/T31572合成樹脂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32161生態設計產品評價通則GB/T3300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GB/T33761綠色產品評價通則GB/T36946皮革化學試驗多環芳烴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GB/T38402皮革和毛皮化學試驗六價鉻含量的測定:色譜法GB/T38409皮革化學實驗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N-乙基吡咯烷酮(NEP)的測定GB/T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QB/T4046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通用安全技術條件QB/T4201皮革化學品樹脂中甲醛含量的測定QB/T4713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處理劑QB/T4907人造革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處理劑QB/T5158人造革合成革實驗方法二甲基甲酰胺含量的測定術語和定義GB/T32161、GB/T3376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綠色設計green-design生態設計eco-design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力求產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資源消耗、盡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質的原材料,減少污染物產生和排放,從而實現環境保護的活動。[來源:GB/T32161-2015,3.2]綠色設計產品green-designproduct生態設計產品eco-designproduct符合綠色設計理念和評價要求的產品。即在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使用、廢棄處置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在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環境影響小、對人體健康無害、便于回收再利用的符合產品性能和安全要求的產品。[來源:GB/T32161-2015,3.3,有修改]評價指標基準值referencevalueofassessmentindicator為評價綠色產品而設定的指標參照值。[來源:GB/T33761-2017,3.2]生命周期lifecycle產品系統中前后銜接的一-系列階段,從自然界或從自然資源中獲取原材料,直至最終處置。[來源:GB/T24040-2008,3.1]生命周期評價lifecycleassessment對一個產品系統的生命周期中輸入、輸出及其潛在環境影響的匯編和評價。[來源:GB/T24040-2008,3.2]人造革合成革用聚氨酯表面處理劑Polyurethanefinishingforartificialandsyntheticleather由聚氨酯樹脂、溶劑、助劑等原輔料配制而成的,用于改善合成革表面性能的混合物。[來源:QB/T4713-2014,1,有修改]人造革合成革用水性聚氨酯表面處理劑Waterbornepolyurethanefinishingforartificialandsyntheticleather由水性聚氨酯分散體、助劑等原輔料配制而成,用于改善人造革合成革表面性能的表面處理劑。[來源:GB/T4907-2016,1,有修改]評價要求基本要求生產企業應采用國家鼓勵的先進技術工藝,不應使用國家或部門發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術、工藝、裝備及相關材料;生產企業應持續關注國家、行業明令禁用的有害物質,不應超越范圍選用限制使用的材料。生產企業應按國家要求申領排污許可證,污染物排放應滿足國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總量控制要求;應嚴格執行節能環保相關國家標準并提供標準清單。生產企業產生的固體廢物的收集、貯存、處置應符合相關規定。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貯存應符合GB18599的要求。危險廢物的貯存應符合GB18597的要求,應由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生產企業近三年內應無重大質量、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生產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應符合GB/T33000的要求。生產企業應按照GB/T24001、GB/T19001和GB/T45001分別建立并運行環境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開展能耗、物耗考核并建立考核制度,或按照GB/T23331建立并運行能源管理體系。生產企業應按照GB17167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并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配備污染物檢測和在線監控設備。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進行清潔生產,并保留記錄。企業應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建立并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應提供符合GB/T16483要求的產品安全技術說明書。鼓勵企業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第九條~第十二條公開環境信息。鼓勵企業對剩余產品及包裝物進行處置或回收。溶劑型綠色產品應符合QB/T4713的要求;水性綠色產品應符合QB/T4907的要求。評價指標要求評價指標分類指標體系由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組成。一級指標包括能源屬性指標、資源屬性指標、環境屬性指標和品質屬性指標。二級指標是四類-級指標中具體評價項目,包括了指標名稱、基準值和判定依據等信息。能源屬性指標綠色產品單位能源屬性指標要求應符合表1要求。能源屬性指標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1能源屬性單位產品綜合能耗kgce/t≤25按GB/T2589和附錄A.1測算,提供證明材料產品生產資源屬性指標綠色產品單位資源屬性指標要求應符合表2要求。資源屬性指標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1資源屬性單位產品水消耗水性產品t/t≤2.6按附錄A測算,提供證明材料產品生產溶劑型產品t/t≤0.5表2資源屬性指標(續)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2資源屬性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見附錄B)壬基酚(NP)及其同分異構體mg/kg≤250企業自我聲明并提供化學品清單和證明材料原料采購辛基酚(OP)及其同分異構體≤25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50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5003抗菌劑和殺菌劑綠菊酯mg/kg≤250三氯生≤2504氯化苯和氯化甲苯(見附錄C)1,2-二氯苯mg/kg≤250其他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和六氯苯同分異構體以及一氯甲苯、二氯甲苯、三氯甲苯、四氯甲苯和五氯甲苯同分異構體(總量)≤55氯化苯酚(見附錄D)四氯苯酚(TeCP)mg/kg≤5五氯苯酚(PCP)≤52-氯苯酚、3-氯苯酚、4-氯苯酚、2,3-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2,5-二氯苯酚、2,6-二氯苯酚、3,4-二氯苯酚、3,5-二氯苯酚、2,3,4-三氯苯酚、2,3,5-三氯苯酚、2,3,6-三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3,4,5-三氯苯酚(總量)≤507染料(見附錄E)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著色劑mg/kg≤5致癌染料≤5海軍藍染料(總量)≤58鹵化溶劑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烯、四氯乙烯、氯化芐mg/kg≤5三氯乙烯≤5表2資源屬性指標(續)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9資源屬性多環芳烴(PAHs)(見附錄F)苯并[a]芘mg/kg≤5企業自我聲明并提供化學品清單和證明材料原料采購苊、芴及其他多環芳烴(總量)≤5萘≤510領苯二甲酸酯(見附錄G)DNOP、DMEP、DIDP、DEHP、DINP、DnHP、BBP、DBP、DNP、DEP、DPRP、DCHP、DIBP、DIOP、DHNUP、DIHP、DiPP、DnPP(總量)mg/kg≤20011氯化石蠟短鏈氯化石蠟(SCCP)(C10-C13)mg/kg≤200中鏈氯化石蠟(MCCPs)(C14-C17)≤25012全氟和多氟化學品(PFCs)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相關物質(總量)mg/kg≤1全氟辛酸(PFOA)及相關物質(總量)mg/kg≤0.513有機錫化合物二丁基錫(DBT)mg/kg≤20環境屬性指標綠色產品單位環境屬性指標要求應符合表3要求。環境屬性指標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1環境屬性廢水中COD含量mg/L符合國家和當地環保部門、地方標準要求按照GB31572檢測,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產品生產2廢水中氨氮含量mg/L3廢水中懸浮物含量mg/L4廢氣中非甲烷總烴含量mg/m35廢氣顆粒物含量mg/m36廠界噪聲dB(A)≤60按照GB12348檢測,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7危險廢物處置-100%符合國家相關要求企業自我聲明并提供化學品清單和證明材料產品生產回收品質屬性指標溶劑型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溶劑型綠色產品單位環境屬性指標要求應符合表4要求。溶劑型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1品質屬性苯mg/kg≤50(總量)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產品生產甲苯乙苯二甲苯2甲醛mg/kg≤153鄰苯二甲酸酯(見附錄G)DNOP、DMEP、DIDP、DEHP、DINP、DnHP、BBP、DBP、DNP、DEP、DPRP、DCHP、DIBP、DIOP、DHNUP、DIHP、DiPP、DnPP(總量)mg/kg≤104有機錫化合物二丁基錫(DBT)mg/kg≤0.1單、雙和三甲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辛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苯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丁基錫衍生物≤0.1二丙基錫化合物(DPT)≤0.1四乙基錫化合物(TeET)≤0.1三丙基錫化合物(TPT)≤0.1四丁基錫化合物(TeBT)≤0.1四辛基錫化合物(TeOT)≤0.1三環己基錫(TCyHT)≤0.15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見附錄B)壬基酚(NP)及其同分異構體mg/kg≤1.0辛基酚(OP)及其同分異構體≤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表4溶劑型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續)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6重金屬總砷(As)mg/kg≤0.2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產品生產總鎘(Cd)≤0.1總汞(Hg)≤0.02總鉛(Pb)≤3.0六價鉻(Cr6+)≤60.07多環芳烴(PAHs)(見附錄F)苯并[a]芘mg/kg≤5苊、芴及其他多環芳烴(總量)≤5萘≤5水性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水性綠色產品單位環境屬性指標要求應符合表5要求。水性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11品質屬性苯mg/kg≤50(總量)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產品生產甲苯乙苯二甲苯(總量)2甲醛mg/kg≤153二甲基甲酰胺mg/kg≤154N-甲基吡咯烷酮mg/kg≤55N-乙基吡咯烷酮mg/kg≤56領苯二甲酸酯(見附錄G)DNOP、DMEP、DIDP、DEHP、DINP、DnHP、BBP、DBP、DNP、DEP、DPRP、DCHP、DIBP、DIOP、DHNUP、DIHP、DiPP、DnPP(總量)mg/kg≤10表5水性綠色產品品質屬性指標(續)序號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斷依據所屬階段7品質屬性有機錫化合物二丁基錫(DBT)mg/kg≤0.1提供第三方檢測報告產品生產單、雙和三甲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辛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苯基錫衍生物≤0.1單、雙和三丁基錫衍生物≤0.1二丙基錫化合物(DPT)≤0.1四乙基錫化合物(TeET)≤0.1三丙基錫化合物(TPT)≤0.1四丁基錫化合物(TeBT)≤0.1四辛基錫化合物(TeOT)≤0.1三環己基錫(TCyHT)≤0.18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見附錄B)壬基酚(NP)及其同分異構體mg/kg≤1.0辛基酚(OP)及其同分異構體≤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9重金屬總砷(As)mg/kg≤0.2總鎘(Cd)≤0.1總汞(Hg)≤0.02總鉛(Pb)≤3.0六價鉻(Cr6+)≤60.010多環芳烴(PAHs)(見附錄F)苯并[a]芘mg/kg≤5苊、芴及其他多環芳烴(總量)≤5萘≤5評價原則和方法評價原則生命周期評價與指標評價相結合的原則依據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考慮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產品設計、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產品使用、廢棄后回收處理等階段,深入分析各個階段的資源消耗、生態環境、人體健康等因素,選取不同階段可評價的指標構成評價指標體系。環境影響種類最優選取原則根據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色漿產品的特點,選取具有影響大,社會關注度高,國家法律或政策明確要求的環境影響種類,選取資源屬性、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進行生命周期評價。評價方法和流程評價方法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色漿產品可稱為綠色設計產品:滿足基本要求(見5.1)和評價指標要求(見5.2);提供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色漿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評價流程根據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產品的特點,明確評價范圍,根據評價指標體系的指標和生命周期評價方法,收集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對照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要求,對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產品進行評價,符合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要求的,可以判定該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產品符合綠色設計產品的評價要求;符合要求的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產品生產企業,還應提供該產品的生命周期評價報告。評價流程見圖1。圖1人造革與合成革用色表面處理劑產品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流程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編制方法編制依據依據GB/T24040、GB/T24044和GB/T32161給出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法學框架及總體要求編制紙漿的生命周期評價報告,參見附錄H。編制內容基本信息報告應提供報告信息、申請者信息、評估對象信息、采用的標準信息等基本信息,其中報告信息包括報告編號、編制人員、審核人員、發布日期等,申請者信息包括公司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聯系人、聯系方式等。在報告中應標注產品的主要技術參數和功能,包括:產品名稱、產品規格型號、生產廠家等。符合性評價報告應提供對基本要求和評價指標要求的符合性情況,并提供所有評價指標報告期比基期改進情況的說明。其中報告期為當前評價的年份,一般是指產品參與評價年份的上一年,基期為一個對照年份,一般報告期提前1年。生命周期評價評價對象及工具報告應詳細描述評估的對象、功能單位和產品的主要功能,提供產品的材料構成及主要技術參數表,繪制并說明產品的系統邊界,披露所使用的生命周期評價工具。本文件可用“噸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為功能單位來表示。生命周期清單分析報告中應提供考慮的生命周期階段,說明每個階段所考慮的各項消耗排放清單數據清單因子及收集到的現場數據或背景數據。生命周期影響評價報告中應提供產品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不同影響類型的特征化結果,并對不同影響類在各生命周期階段的分布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綠色設計改進方案建議在分析指標的符合性評價結果以及生命周期評價結果的基礎上,提出紙漿產品綠色設計改進的具體方案建議。評價報告主要結論應說明該產品對評價指標的符合性結論、生命周期評價結果、提出的改進方案建議,并根據評價結論初步判斷該產品是否為綠色設計產品。附件報告中應在附件中提供:產品包裝圖;產品原始生產材料清單;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產品基本工藝流程;各單元過程的數據收集表;其他。評價方法企業可按本標準第5章開展自我評價或第三方評價,產品滿足以下條件并按照相關程序要求經過公示無異議后為綠色設計產品:滿足5.1基本要求和5.2評價指標要求,并提供相關符合性證明文件;開展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并按第5章的要求提供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

(規范性)

檢驗方法和指標計算方法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綜合能耗中如涉及外購能源,則外購燃料能源一般以其實物發熱量為計算基礎折算為標準煤量,外購電按當量值進行計算,1k·Wh=0.1229kgce折算成標煤。企業消耗的各種能源包括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用能,不包括冬季采暖用能、生活用能和基建項目用能。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指合成革企業在計劃統計期內,對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實物量按規定的計算方法和單位分別折算為一次能源后的總和。綜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二次能源(如蒸汽、電力等)和直接用于生產的能耗工質(如冷卻水、壓縮空氣等)。具體綜合能耗按照GB/T2589計算。按公式(A.1)計算: Eui=Eimc×100式中:Eui——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為千克標煤每噸(kgce/t);Ei——在一定計量時間內產品生產的綜合能耗,單位為千克標煤(kgce);mc——在一定計量時間產品的總產量,單位為噸(t)。單位產品水消耗每生產1t產品所消耗的新鮮水量,以V表示,主要包含生產工藝用水和車間清潔用水,包括原料用水和生活用水。新鮮水指從各種水源取得的水量,各種水源包括取自地表水、地下水、城鎮供水工程以及從市場購得的蒸餾水等產品,按公式(A.2)計算: V=mimc (A.seqfulu_equation_1332702957376905412式中:V——每生產1t產品所消耗的新鮮水量,單位為噸每噸(t/t);mimc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總量)按GB/T23990檢測。甲醛按QB/T4201檢測。鄰苯二甲酸酯按GB/T30646檢測。有機錫化合物按GB/T34706檢測。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制成薄膜樣品或產品烘干后,按照GB/T23322的規定檢測。重金屬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制成薄膜樣品或產品烘干后,可萃取鉛、可萃取鎘、可萃取汞、可萃取鉻按照GB/T22930的規定檢測;六價鉻按GB/T38402的規定檢測。多環芳烴根據產品說明書要求制成薄膜樣品或產品烘干后,按照GB/T36946規定檢測。二甲基甲酰胺按QB/T5158檢測。N-甲基吡咯烷酮和N-乙基吡咯烷酮制成涂膜后,按GB/T38409檢測。

(規范性)

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B.1。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壬基酚(NP)及其同分異構體Nonylphenol(NP),mixedisomers104-40-511066-49-225154-52-384854-15-3辛基酚(OP)及其同分異構體Octylphenol(OP),mixedisomers140-66-91806-26-427193-28-8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Nonylphenolethoxylates(NPEO)9016-45-926027-38-337205-87-168412-54-4127087-87-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Octylphenolethoxylates(NPEO)140-66-991806-26-427193-28-8

(規范性)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氯化苯和氯化甲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C.1。氯化苯和氯化甲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1,2-二氯苯1,2-Dichlorobenzene95-50-11,3-二氯苯1,3-Dichlorobenzene541-73-11,4-二氯苯1,4-Dichlorobenzene106-46-71,2,3-三氯苯1,2,3-Trichlorobenzene87-61-61,2,4-三氯苯1,2,4-Trichlorobenzene120-82-11,3,5-三氯苯1,3,5-Trichlorobenzene108-70-31,2,3,4-四氯苯1,2,3,4-Tetrachlorobenzene634-66-21,2,3,5-四氯苯1,2,3,5-Tetrachlorobenzene634-90-21,2,4,5-四氯苯1,2,4,5-Tetrachlorobenzene95-94-3五氯苯Pentachlorobenzene608-93-5六氯苯Hexachlorobenzene18-74-12-氯甲苯2-Chlorotoluene95-49-83-氯甲苯3-Chlorotoluene108-41-84-氯甲苯4-Chlorotoluene106-43-42,3-二氯甲苯2,3-Dichlorotoluene32768-54-02,4-二氯甲苯2,4-Dichlorotoluene95-73-82,5-二氯甲苯2,5-Dichlorotoluene19398-61-92,6-二氯甲苯2,6-Dichlorotoluene118-69-43,4-二氯甲苯3,4-Dichlorotoluene95-75-02,3,6-三氯甲苯2,3,6-Trichlorotoluene2077-46-52,4,5-三氯甲苯2,4,5-Trichlorotoluene6639-30-12,3,4,5-四氯甲苯2,3,4,5-Tetrachlorotoluene76057-12-02,3,4,6-四氯甲苯2,3,4,6-Tetrachlorotoluene875-40-12,3,5,6-四氯甲苯2,3,5,6-Tetrachlorotoluene1006-31-1五氯甲苯Pentachlorotoluene877-11-2

(規范性)

氯化苯酚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氯化苯酚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D.1。氯化苯酚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四氯苯酚(TeCP)Tetrachlorophenol25167-83-3五氯苯酚(PCP)Pentachlorophenol87-86-52-氯苯酚2-Chlorophenol95-57-83-氯苯酚3-Chlorophenol108-43-04-氯苯酚4-Chlorophenol106-48-92,3-二氯苯酚2,3-Dichlorophenol576-24-9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120-83-22,5-二氯苯酚2,5-Dichlorophenol573-78-82,6-二氯苯酚2,6-Dichlorophenol87-65-03,4-二氯苯酚3,4-Dichlorophenol95-77-23,5-二氯苯酚3,5-Dichlorophenol591-35-52,3,4-三氯苯酚2,3,4-Trichlorophenol15950-66-02,3,5-三氯苯酚2,3,5-Trichlorophenol933-78-82,3,6-三氯苯酚2,3,6-Trichlorophenol933-75-52,4,5-三氯苯酚2,4,5-Trichlorophenol95-95-42,4,6-三氯苯酚2,4,6-Trichlorophenol88-06-23,4,5-三氯苯酚3,4,5-Trichlorophenol609-19-8

(規范性)

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著色劑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著色劑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E.1。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著色劑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4,4'-二氨基二苯醚4,4'-Oxydianiline101-80-44,4'-亞甲基-二-(2-氯苯胺)4,4'-Meyhylene-bis-2-chloroaniline)101-14-43,3'-二甲氧基聯苯胺3,3'-Dimethoxybenzidine119-90-44,4'-二氨基二苯甲烷4,4'-Diaminodiphenylmethane101-77-9對氯苯胺p-Chloroaniline106-47-83,3'-二甲基聯苯胺3,3'-Dimethylbenzidine119-93-72-甲氧基-5-甲基苯胺2-Methoxy-5-methylaniline120-71-8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Thiodianiline139-65-14-氨基偶氮苯4-Aminoazobenzene60-09-32,4,5-三甲基苯胺2,4,5-Trimethylaniline137-17-7鄰甲氧基苯胺o-Anisidine90-04-03,3'-二甲基-4,4'-二胺基二苯甲烷3,3'-Dimethyl-4,4'-diaminobiphenylmethane838-88-03,3'-二氯聯苯胺3,3'-Dichlorobenzidine91-94-14-甲氧基間苯二胺4-Methoxy-m-phenylenediamine615-05-042,6-二甲基苯胺2,6-Xylidine87-62-72-萘胺2-Naphthylamine91-59-8鄰甲苯胺o-Toluidine95-53-4聯苯胺Benzidine92-87-54-氯-鄰甲苯胺4-Choro-o-toluidine95-69-24-氨基聯苯4-Aminobiphenyl92-67-12,4-二氨基甲苯2,4-Toluyiendiamine95-80-72,4-二甲基苯胺2,4-Xylidine95-68-1鄰氨基偶氮甲苯o-Aminoazotoluene97-56-35-硝基-鄰甲苯胺5-Nitro-o-toluidine99-55-82-萘基乙酸銨2-Naphthylammoniumacetate553-00-42-氨基-5-氯甲苯鹽酸鹽2-Amino-5-chlorotoluenehydrochloride3165-93-32,4-二氨基苯甲醚硫酸鹽2,4-Diaminoanisolesulfate39156-41-72,4,5-三甲基苯胺鹽酸鹽2,4,5-Trimethylanilinehydrochloride21436-97-5致癌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致癌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E.2。致癌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堿性紫14BasicViolet14632-99-5直接黑38DirectBlack381937-37-7直接藍6DirectBlue62602-46-2酸性紅26AcidRed263761-53-3直接紅28DirectRed28573-58-0堿性紅9BasicRed9569-61-9分散藍1DisperseBlue12475-45-8堿性藍26(米氏酮>0.1%)BasicBlue26(withMichler'sKetone>0.1%)2580-56-5分散藍3DisperseBlue32475-46-9堿性綠4(孔雀石綠氯化物)BasicGreen4569-64-2堿性綠4(孔雀石綠草酸鹽)BasicGreen42437-29-8堿性綠4(孔雀石綠)BasicGreen410309-95-2分散橙11DisperseOrange1182-28-0酸性紫49AcidViolet491694-09-3堿性紫3(米氏酮>0.1%)BasicViolet3(withMichler'sKetone>0.1%)548-62-9海軍藍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海軍藍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E.3。海軍藍染料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成分1:C39H23ClCrN7O12S·2NaComponent1:C39H23ClCrN7O12S·2Na118685-33-9成分2:C46H30CrN10O20S2·3NaComponent2:C46H30CrN10O20S2·3Na-

(規范性)

多環芳烴(PAHs)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多環芳烴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F.1。多環芳烴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苯并[a]芘Benzo[a]pyrene50-32-8芘Pyrene129-00-0苯并[g,h,i]芘Benzo[g,h,i]pyrene191-24-2苯并[j]熒蒽Benzo[j]fluoranthene205-82-3蒽Anthracene120-12-7茚并[1,2,3-cd]芘Indeno[1,2,3]pyrene193-39-5苯并[e]芘Benzo[e]pyrene192-97-2苯并[b]熒蒽Benzo[b]fluoranthene205-99-2苯并[k]熒蒽Benzo[k]fluoranthene207-08-9熒蒽Fluoranthene206-44-0苊烯Acenaphthylene208-96-8二苯并[a,h]蒽Dibenzo[a,h]anthracene53-70-3?Chrysene218-01-9菲Phenantherne85-01-8苊Acenaphtene83-32-9芴Fluorene86-73-7萘Naphthalene91-20-3苯并[a]蒽Benzo[a]anthracene56-55-3

(規范性)

鄰苯二甲酸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鄰苯二甲酸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見表G.1。鄰苯二甲酸酯的中英文名稱和化學文摘編號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化學文摘編號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Di-n-octylphthalate(DNOP)117-84-0鄰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基)酯(DMEP)Bis-(2-methoxyethyl)phthalate(DMEP)117-82-8鄰苯二甲酸二異癸酯(DIDP)Diisodecylphthalate(DIDP)26761-40-0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117-81-7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Di-iso-ninylphthalate(DINP)28553-12-0鄰苯二甲酸二正己酯(DnHP)Di-n-hexylphthalate(DnHP)84-75-3鄰苯二甲酸丁芐酯(BBP)Butylbenzylphthalate(BBP)85-68-7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Dibutylphthalate(DBP)84-74-2鄰苯二甲酸二壬酯(DNP)Dinonylphthalate(DNP)84-76-4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Diethylphthalate(DEP)84-66-2鄰苯二甲酸二丙酯(DPRP)Di-n-propylphthalate(DPRP)131-16-8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Dicyclohexylphthalate(DCHP)84-61-7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Diisobutylphthalate(DIBP)84-68-5鄰苯二甲酸二異辛酯(DIOP)Dioctylphthalate(DIOP)27554-26-3鄰苯二甲酸二(C7、C9、C11)烷基酯(DHNUP)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di-C7-11branchedandliearalkylesters(DHNUP)68515-42-4鄰苯二甲酸二C6-C8支鏈烷基酯(DNOP)1,2-Benzenedicarboxylicacid,di-C6-8branchedandliearalkylesters(DIHP)71888-89-6鄰苯二甲酸二異戊酯(DiPP)Diisopentylphthalate(DiPP)605-50-5鄰苯二甲酸二戊酯(DnPP)Di-n-pentylphthalate(DnPP)131-18-0

(規范性)

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目的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在原材料獲取、綠色產品生產、運輸到最終廢棄處理的過程中都對環境造成影響,通過評價產品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大小,提出綠色設計或綠色化改進方案,從而可為提升和改善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的綠色設計提供依據。范圍功能單位功能單位必須是明確規定并且可測量的。根據產品的特性,本文件以“噸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為功能單位表示。系統邊界本附錄界定的人造革合成革用表面處理劑綠色產品的生命周期系統邊界,分4個階段:原輔材料與能源資源的采購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回收處理階段,如圖H.1所示。圖H.1系統邊界圖生命周期評價的覆蓋時間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數據應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時期(取最近3年內有效值)。如果未能取得3年內有效值,應做具體說明。數據取舍原則單元過程數據種類很多,應對數據進行適當的取舍,原則如下:所有能耗均列出;所有主要原材料消耗均列出;輔助材料質量小于原料總消耗0.3%的項目輸入可忽略;已有法規、標準、文件要求監測的大氣、水體、土壤等各種排放均列出,如環保法規、行業環境標準、環境監測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小于固體廢棄物排放量總量1%的一般性固體廢棄物可忽略;道路與廠房的基礎設施、各工序的設備、廠房內人員及生活設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有毒有害材料和物質均應包含于清單中,不可忽略。生命周期清單分析總則數據收集范圍應涵蓋系統邊界中的每一個單元過程,數據來源應注明出處。數據收集包括現場和背景數據的收集。應在系統邊界內的每個單元過程中收集清單中的數據,通過測量、計算或估算用于量化單元過程輸入和輸出的數據,并給出數據的來源和獲取過程。數據收集數據收集程序數據收集程序主要步驟包括:設計數據收集表,如果報送的數據有特殊情況、異常點或其他問題,應在報告中進行明確說明;根據數據收集準備的要求,由相關人員完成數據收集工作;數據處理,即將收集的數據處理為功能單位的數據?;贚CA的信息中要使用的數據可分為兩類:現場數據和背景數據。主要數據盡量使用現場數據,如果現場數據收集缺乏,可以選擇背景數據。背景數據可選用相關數據庫中的數據?,F場數據采集應描述代表某一特定設施或一組設施的活動而直接測量或收集的數據相關采集規程??芍苯訉^程進行的測量或者通過采訪或問卷調查從經營者處獲得的測量值為特定過程最具代表性的數據來源。數據質量要求如下:代表性:現場數據應按照企業生產單元收集所確定范圍內的生產統計數據。完整性:現場數據應采集完整的生命周期要求數據。準確性:現場數據中的資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數據應來自于生產單元的實際生產統計記錄;環境排放數據優先選擇相關的環境監測報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計算獲得。所有現場數據均應轉換為單位產品,即1t為基準折算,且需要詳細記錄相關的原始數據、數據來源、計算過程等。一致性:企業現場數據收集時應保持相同的數據來源、統計口徑、處理規則等。背景數據采集背景數據不是直接測量或計算而得到的數據。所使用數據的來源應有清楚的文件記載并應載入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報告。數據質量要求如下:代表性:背景數據應優先選擇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提供的符合相關LCA標準要求的、經第三方獨立驗證的上游產品LCA報告中的數據。若無,應優先選擇代表中國國內平均生產水平的公開LCA數據,數據的參考年限應優先選擇近年數據。在沒有符合要求的中國國內數據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國外同類技術數據作為背景數據。完整性:背景數據的系統邊界應該從資源開采到這些原輔材料或能源產品出廠為止。準確性:現場數據中的資源、能源、原材料消耗數據應該來自于生產單元的實際生產統計記錄;環境排放數據優先選擇相關的環境監測報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計算獲得。所有現場數據均應轉換為單位產品,即1t為基準折算,且需要詳細記錄相關的原始數據、數據來源、計算過程等。一致性:所有被選擇的背景數據應完整覆蓋本規范確定的生命周期清單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