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版高三物理下冊月考試卷103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B、C三質點同時同地沿一直線運動,其x-t圖象如圖所示,則在0~t0這段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質點A的位移最大B.質點C的平均速度最小C.質點A在t0時刻的瞬時速度最大D.三質點平均速度相等2、在物理學的探索和發現過程中,科學家們運用了許多研究方法.以下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在不需要考慮物體本身的大小和形狀時,用質點來代替物體的方法是微元法B.根據速度定義式v=,當△t→0時,就可以表示物體在t時刻的瞬時速度,該定義運用了極限法C.在研究玻璃瓶在壓力作用下的微小形變時采用了微元法D.在推導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時,把整個運動過程劃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這里運用了理想模型法3、物體在豎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豎直向上運動,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0-2s、2-3s、3-5s三段時間內F做功依次為W1、W2和W3,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正確的是()A.W1>W2>W3B.W1=W2=W3C.W3>W2>W1D.W1>W3>W24、放在磁場中的閉合線圈,當滿足一定條件時會有電流流過,這種現象叫做()A.靜電現象B.電流的磁效應C.電磁感應D.電流的熱效應5、在變電站里,經常要用交流電表去監測電網上的高電壓,所用的器材叫電壓互感器.

如下所示的四個圖中,能正確反應其工作原理的是(

)

A.B.C.D.6、人站在h高處的平臺上,水平拋出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物體落地時的水平速度為v,以地面為重力勢能的零點,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人對小球做的功是mv2B.物體下落的過程中的動能的改變量為mghC.小球落地時的機械能是mv2+mghD.小球重力勢能的改變量是mv2-mgh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核U衰變為原子核Pa,經1次α衰變、1次β衰變B.熱核反應就是重核的裂變C.入射光的波長大于金屬的極限波長才能發生光電效應D.光電效應中發射出的光電子是同時吸收了多個光子的能量后逃離金屬表面的A8、如圖所示,勻強磁場垂直彈性圓形導線圈abcd指向紙內,現讓線圈仍處在原先所在平面內且面積增大,則在線圈發生形變的過程中()A.線圈中將產生abcda方向的感應電流B.線圈中將產生adcba方向的感應電流C.線圈中感應電流方向無法判斷D.線圈中無感應電流9、在做“碰撞中的動量守恒”實驗中,以下操作正確的是()A.在安裝斜槽軌道時,必須使斜槽末端的切線保持水平B.入射小球沿斜槽下滑過程中,受到與斜槽的摩擦力會影響實驗C.白紙鋪到地面上后,實驗時整個過程都不能移動,但復寫紙不必固定在白紙上D.復寫紙必須要將整張白紙覆蓋評卷人得分二、雙選題(共8題,共16分)10、【題文】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裝有不同的液體,將三個長方體A、B、C分別放入容器的液體中,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三個容器的液面相平。已知三個長方體的質量和體積都相同。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F浮C

B.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甲<F乙<F丙

C.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p甲=p乙=p丙

D.物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F′A>F′B=F′C11、短周期元素rm{W}rm{X}rm{Y}rm{Z}的原子序數之和為rm{45}四種元素均位于不同主族。rm{W}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代數和等于rm{0}rm{X}單質可作半導體材料;rm{Z}的氣態氫化物與其最高價含氧酸都是強酸。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rm{X<Y}B.最簡單氫化物的穩定性:rm{Z>X}C.rm{Y}的簡單離子與rm{Z}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D.化合物rm{XWZ_{3}}中存在離子鍵和極性鍵12、三位分別來自法國、美國、荷蘭的科學家因研究“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而獲得rm{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納米分子機器日益受到關注,機器的“車輪”常用組件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m{壟脵(}三碟烯rm{)}rm{壟脷(}扭曲烷rm{)}rm{壟脹(}富勒烯rm{)}rm{壟脺(}金剛烷rm{)}A.rm{壟脵壟脷壟脹壟脺}均屬于烴B.rm{壟脵壟脹}均能發生加成反應C.rm{壟脵壟脺}互為同分異構體D.rm{壟脵壟脷壟脹壟脺}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一種13、常溫下,用rm{0.1000mol/L}的鹽酸滴定rm{20.00mL}未知濃度的rm{Na_{2}CO_{3}}溶液,溶液的rm{pH}與所加鹽酸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rm{a}點溶液呈堿性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rm{CO{}^{^{2-}}_{_{3}}+2H_{2}Ooverset{?}{}H_{2}CO_{3}+2OH^{-}}B.rm{CO{}^{^{2-}}_{_{3}}+2H_{2}O

overset{?}{}H_{2}CO_{3}+2OH^{-}}點處的溶液中rm{c}rm{c}rm{(Na^{+})-}rm{c}rm{(Cl^{-})=}rm{c}rm{(HCO{}^{^{-}}_{_{3}})+2}rm{c}C.滴定過程中使用甲基橙作為指示劑比酚酞更準確D.rm{(CO{}^{^{2-}}_{_{3}})}點處溶液中水電離出的rm2unrjgcrm{c}大于rm{(H^{+})}點處rm{b}14、rm{X}rm{Y}rm{Z}rm{T}四種原子序數遞增的短周期元素,其部分性質或結構如下:。元素元素性質或原子結構rm{X}形成的簡單陽離子核外無電子rm{Y}元素的氣態氫化物的水溶液顯堿性rm{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序數是族序數的rm{3}倍rm{T}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rm{(}rm{)}A.原子半徑大小順序:rm{Z>T>Y>X}B.rm{X}與rm{Y}可形成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的化合物C.rm{X}rm{Y}rm{Z}的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可能含有共價鍵,不可能含有離子鍵D.由rm{X}rm{Y}和rm{T}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均能破壞水的電離平衡15、某課題組以納米rm{Fe_{2}O_{3}}作為電極材料制備鋰離子電池rm{(}另一極為金屬鋰和石墨的復合材料rm{)}通過在室溫條件下對鋰離子電池進行循環充放電,成功地實現了對磁性的可逆調控rm{(}如圖rm{)}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放電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rm{Fe_{2}O_{3}+6Li^{+}+6e^{-}=2Fe+3Li_{2}O}B.該電池可以用水溶液做電解質溶液C.放電時,rm{Fe}作電池的負極,rm{Fe_{2}O_{3}}作電池的正極D.充電時,電池被磁鐵吸引評卷人得分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6、(2015?閘北區一模)如圖,用跨過光滑定滑輪的纜繩將海面上一艘小船直線拖向岸邊.已知拖動纜繩的電動機功率恒為P,小船的質量為m,小船所受到水的阻力大小恒為f,經過A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小船從A點沿直線運動到B點經歷時間為t,此時纜繩與水平面夾角為θ,A、B兩點間水平距離為d,纜繩質量忽略不計.則小船經過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小船經過B點時的加速度大小為____.17、(2010秋?北海期中)如圖所示,QA=2×10-8C,QB=-2×10-8C,A、B相距3cm.在水平方向的外電場作用下,A、B保持靜止,懸線都沿豎直方向.則此電場的場強大小為____N/C,方向是____.A、B之間中點處的合電場強度大小是____N/C,方向是____.18、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可由狀態1經等容過程到狀態2,再經等壓過程到狀態3,也可先經等壓過程到狀態4,再經等容過程到狀態3.已知狀態1的溫度和狀態3的溫度相同,狀態2的溫度為T2,狀態4的溫度為T4,則狀態1和狀態3的溫度T1=T3=____.

19、如圖所示為電源的路端電壓U

與電力I

管線的圖象,由圖可知,該電源的電動勢為______V

內阻為______婁賂.

20、鋁在土壤中常以鋁酸鹽的形式存在,可造成土壤酸化而影響植物生長。鋁能抑制植物根尖細胞的分裂,抑制根生長,破壞根組織。部分植物能通過根部細胞膜上的蘋果酸通道蛋白(ALMT)將蘋果酸轉運到細胞外來緩解鋁毒。可將ALMT基因導入植物細胞,來培育轉基因耐鋁植物,請回答下列問題:(1)可以從基因文庫中獲得ALMT基因,則合成cDNA的過程中,反應體系內加入的物質除mRNA和ATP外,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將ALMT基因插入農桿菌Ti質粒的______________片段中,以便目的基因進入植物細胞。利用該方法導入的目的基因的遺傳一般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啟動子是_________________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的位點,能調控目的基因的表達。ALMT基因的啟動子有兩種類型,其中α啟動子能使ALMT基因在酸性土壤的誘導下表達,β啟動子能使ALMT基因高效表達而無需酸性誘導。則在獲得轉ALMT基因耐鋁植物時應使用α啟動子,不使用另外一種啟動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010秋?安平縣校級月考)A.B.C三個物體疊放在桌面上,在A的上面加一個作用力F,則物體A受____個力;物體B受____個力.22、(2012春?上城區校級期中)位于x=0處的聲源從t=0時刻開始振動;振動圖象如圖所示,已知波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則:

(1)該聲源振動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表達式為____mm.

(2)從聲源振動開始經過____s;位于x=68m的觀測者開始聽到聲音.

(3)如果在聲源和觀測者之間設置一堵長為30m,高為2m,吸音效果良好的墻,觀測者能否聽到聲音,為什么?____.評卷人得分四、判斷題(共1題,共4分)23、直線電流磁場的方向的判斷可以用安培定則:____.評卷人得分五、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30分)24、小明在研究由某種新材料制成的圓柱體電學元件(

圖甲所示)

的過程中,進行了如下操作:(1)

用20

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其長度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其長度為____mm

用螺旋測微器測量其直徑如圖丙所示,其直徑為____mm.

(2)

小明為研究通過該電學元件的電流I

隨兩端電壓U

變化的關系;設計了圖示實驗電路.

為使該電學元件兩端電壓能從零開始調起,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他將電路實物圖連接完整.

(3)

小明利用(2)

中實驗電路測得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請你在坐標紙上繪出I鈭?U

圖象.。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32

1.5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20

2.81

(4)

小明用一節電動勢為1.5V

內阻為0.75婁賂

的干電池僅對該元件供電.

則該元件消耗的電功率為____W.(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5、利用氣墊導軌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傾斜的氣墊導軌;導軌上A

點處有一帶長方形遮光片的滑塊,其總質量為M

左端由跨過輕質光滑定滑輪的細繩與一質量為m

的小球相連;遮光片兩條長邊與導軌垂直;導軌上B

點有一光電門,可以測量遮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用d

表示A

點到光電門B

處的距離,b

表示遮光片的寬度,將遮光片通過光電門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塊通過B

點時的瞬時速度.

實驗時滑塊在A

處由靜止開始運動,測得遮光片經過光電門時的擋光時間t

.(1)

滑塊通過點B

的瞬時速度可表示為vB=

________(

用題中字母表示)

(2)

某次實驗測得傾角婁脠=30鈭?

滑塊從A

處到達B

處時,m

和M

組成的系統動能增加量可表示為婁隴E=

________,滑塊從A

處到達B

處的過程中,系統的重力勢能減少量可表示為婁隴Ep=

________,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婁隴Ek=婁隴Ep

則可認為系統的機械能守恒;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用題中字母表示)

.(3)

在(2)

描述的實驗中,某同學改變AB

間的距離,作出的v2鈭?d

圖象如圖所示,并測得M=m

則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m/s2

.26、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來測量物塊和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同時測量彈簧的勁度系數。如圖甲所示,用n根相同的輕彈簧(圖中未畫出)彼此平行地沿水平方向拉放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m的物塊。改變彈簧的根數進行多次實驗,保證每根彈簧的伸長量均為x(在彈性限度內),利用加速度傳感器測出物塊的加速度a,通過描點連線得到a與彈簧根數n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圖線在橫軸上的截距為n1,在縱軸上的截距為-b.當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1)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______。

(2)彈簧的勁度系數為______。評卷人得分六、計算題(共4題,共28分)27、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中;帶正電的小球用兩根絕緣細線懸掛于O點和A點,線長均為L,AB線水平,BO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θ,小球的質量為m,電荷量為q,電場強度大小為E,如圖,現剪斷水平細線,小球將向下擺動到最低點.求:

(1)剪斷AB線以前;BO懸掛的拉力;

(2)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小球的速度.28、(13分)如圖所示,一質量m=0.4kg的小物塊,以v0=2m/s的初速度,在與斜面成某一夾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經t=2s的時間物塊由A點運動到B點,A、B之間的距離L=10m。已知斜面傾角θ=30o,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物塊加速度的大小及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2)拉力F與斜面的夾角多大時,拉力F最小?拉力F的最小值是多少?29、如圖所示,粒子源能放出初速度為0

比荷均為qm=1.6隆脕104C/kg

的帶負電粒子,進入水平方向的加速電場中,加速后的粒子正好能沿圓心方向垂直進入一個半徑為r=0.1m

的圓形磁場區域,磁感應強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為B=0.5sin婁脴t(T)

在圓形磁場區域右邊有一屏,屏的高度為h=0.63m

屏距磁場右側距離為L=0.2m

且屏中心與圓形磁場圓心位于同一水平線上.

現要使進入磁場中的帶電粒子能全部打在屏上,試求加速電壓的最小值.30、如圖所示,質量m1=3kg的滑塊C(可視為質點)放置于光滑的平臺上,與一處于自然長度的彈簧接觸但不相連,彈簧另一端固定在豎直墻壁上。平臺右側的水平地面上緊靠平臺依次排放著兩塊木板A、B.已知木板A、B的長度均為L=5m,質量均為m2=1.5kg,木板A、B上表面與平臺相平,木板A與平臺和木板B均接觸但不粘連。滑塊C與木板A、B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1=0.3,木板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0.1.現用一水平向左的力作用于滑塊C上,將彈簧從原長開始緩慢地壓縮一段距離,然后將滑塊C由靜止釋放,當滑塊C剛滑上木板A時,滑塊C的速度為7m/s.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m/s2.求:

(1)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

(2)滑塊C剛滑上木板A時;木板A;B及滑塊C的加速度;

(3)從滑塊C滑上木板A到整個系統停止運動所需的時間。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D【分析】【分析】由位移與時間的圖象縱坐標的變化量讀出位移關系,再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判斷平均速度的大小.瞬時速度由圖象的斜率分析.【解析】【解答】解:ABD、根據位移等于x的變化量,由圖象可知,A、B、C三質點在0~t0這段時間內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時間也相等,所以三個質點的平均速度相等,故A;B錯誤,D正確;

C、x-t圖的斜率表示瞬時速度,由圖可知質點C在t0時刻的瞬時速度最大;故C錯誤;

故選:D2、B【分析】【分析】質點是實際物體在一定條件下的科學抽象,是采用了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當時間非常小時,我們認為此時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時刻的速度即稱之為瞬時速度,采用的是極限思維法;在研究曲線運動或者加速運動時,常常采用微元法,將曲線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或將變化的速度變成不變的速度.【解析】【解答】解:A;用質點代替物體;采用的科學方法是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方法,故A錯誤;

B;以時間趨向無窮小時的平均速度作為瞬時速度;采用了極限思維法,故B正確;

C;在研究玻璃瓶在壓力作用下的微小形變時采用了放大法;故C錯誤;

D;在推導勻變速運動的位移公式時;采用微元法將變速運動等效近似為很多小段的勻速運動,故D錯誤.

故選:B.3、A【分析】【分析】根據位移時間圖象中圖象與時間軸所圍圖形的面積表示物體的位移可知,三個時間段里物體的位移大小相等,再根據功的表達式W=FS可知,比較功的大小就是比較力的大小.因為物體在力F和重力兩個力作用下運動,根據物體運動的狀態確定力F與重力的大小從而比較力的大小即可.【解析】【解答】解:由v-t圖象可知;物體在三段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相等均為S,比較力F做功的大小就是比較三段時間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的大小即可.

如圖可知,物體在0-2s內向上做我加速直線運動故F1>mg;物體在2-3s內做勻速直線運動,故F2=mg,物體在3-5s內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故有F3<mg;

由于位移S相同,故三段時間內力F做功滿足W1>W2>W3故A選項正確;BCD錯誤.

故選A4、C【分析】解:放在磁場中的閉合線圈;當穿過線圈的磁通量發生改變時,線圈中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故C正確.

故選C【解析】【答案】C5、B【分析】解:由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的電壓之比可知;電壓與匝數成正比.

則電壓互感器應并聯接入匝數較多的線圈上.

故B正確;

故選:B

電壓互感器要并聯在線路中;且原線圈匝數比副線圈的多.

電壓互感器的接線應遵守并聯原則;按被測電壓大小,選擇合適的匝數比.【解析】B

6、D【分析】【分析】人對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獲得的初動能,根據對拋出到落地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即可求得初動能;小球落地的機械能等于落地時的動能加重力勢能,以地面為重力勢能的零點,所以小球落地的機械能等于落地時的動能.【解析】【解答】解:A、人對小球做的功等于小球獲得的初動能,而物體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等于v,根據動能定理得:人對小球做的功是W=mv2.故A正確.

B、對拋出到落地的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得:動能的改變量為△Ek=mgh;故B正確.

C、小球的機械能守恒,其落地時的機械能等于剛被拋出時的機械能,為mv2+mgh.故C正確.

D;小球重力勢能的改變量等于重力做功的負值;為-mgh,故D錯誤.

本題選不正確的,故選:D7、A【分析】【分析】α衰變的過程中電荷數少2,質量數少4,β衰變的過程中電荷數多1,質量數不變.根據衰變的實質確定衰變的次數.發生光電效應的條件是v>v0或hv>W0,光電效應中電子一次只能是吸收了一個光子的能量.【解析】【解答】解:A;設經過了n次α衰變;m次β衰變.有:4n=238-234=4,所以n=1;2n-m=92-91=1,解得m=1.故A正確;

B;熱核反應就是輕核的聚變.故B錯誤;

C、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m=h-h.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小于極限波長;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C錯誤;

D;光電效應中發射出的光電子是吸收了一個光子的能量后逃離金屬表面的;不可能同時吸收了多個光子的能量.故D錯誤.

故選:A8、B【分析】【分析】根據面積增大,導致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增大.再由楞次定律,即可求解.【解析】【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磁通量在增大,根據楞次定律知在線圈中將產生adcba方向的感應電流.

故選:B.9、A【分析】【分析】在研究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中,入射小球應始終保持在同一高度釋放,使獲得的速度一定,兩球要發生正碰,采用最小圓的方法確定小球落點的平均值.根據實驗的要求和操作方法進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為使小球做平拋運動;在安裝斜槽軌道時,必須使斜槽末端的切線保持水平,故A正確;

B;入射小球沿斜槽下滑過程中;受到與斜槽的摩擦力不會影響實驗,故B錯誤;

C;白紙鋪到地面上后;實驗時整個過程都不能移動,但復寫紙不必固定在白紙上,故C正確;

D;只在小球落地附近放上復習紙即可;復寫紙不必要將整張白紙覆蓋,故D錯誤;

故選:AC.二、雙選題(共8題,共16分)10、B|D【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三個長方體的質量相同,它們在三種液體中都只受重力和浮力,由二力平衡,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A選項錯誤。由三個長方體在液體中所處的深度不同,得到容器底所處的深度相同,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C選項錯誤。容器是相同的,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B選項正確。浮力是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壓力差,A物體上下表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B/、C只有下表面受到壓力,所以它們下表面所受到的壓力F′A>F′B=F′C;D選項正確。

考點:壓力壓強【解析】【答案】B、D11、A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位置、結構與性質的關系,題目難度中等,推斷元素為解答關鍵,注意熟練掌握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關系。【解答】rm{X}單質可作半導體材料,則rm{X}為rm{Si}元素;rm{W}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代數和等于rm{0}四種元素均位于不同主族,則rm{W}為rm{H}元素;rm{Z}的氣態氫化物與其最高價含氧酸都是強酸,則rm{Z}為rm{Cl}元素;短周期元素rm{W}rm{X}rm{Y}rm{Z}的原子序數之和為rm{45}則rm{Y}的原子序數為rm{45-1-14-17=13}則rm{Y}為rm{Al}元素。單質可作半導體材料,則rm{X}為rm{X}元素;rm{Si}的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代數和等于rm{W}四種元素均位于不同主族,則rm{0}為rm{W}元素;rm{H}的氣態氫化物與其最高價含氧酸都是強酸,則rm{Z}為rm{Z}元素;短周期元素rm{Cl}rm{W}rm{X}rm{Y}的原子序數之和為rm{Z}則rm{45}的原子序數為rm{Y}則rm{45-1-14-17=13}為rm{Y}元素。rm{Al}和A.rm{Si}和rm{Al}為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rm{Al>Si}故A正確;為第三周期元素,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rm{Si}故A正確;rm{Al}則氫化物穩定性:rm{Al>Si}故B正確;B.由于非金屬性rm{Cl>Si}則氫化物穩定性:rm{HCl>SiH_{4}}故B正確;個電子,氯離子有rm{Cl>Si}個電子,故C錯誤;rm{HCl>SiH_{4}}中只含有極性鍵,無離子鍵,故D錯誤。C.鋁離子有rm{10}個電子,氯離子有rm{18}個電子,故C錯誤;

rm{10}【解析】rm{AB}12、AB【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注意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側重苯、烷烴性質的考查。【解答】A.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的有機物為烴,rm{壟脵壟脷壟脹壟脺}均屬于烴,故A正確;B.三碟烯和富勒烯中均含有不飽和鍵,能發生加成反應,故B正確;C.三碟烯的分子式為rm{C_{20}H_{14}}金剛烷的分子式為rm{C_{10}H_{16}}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D.三碟烯的一氯代物有rm{4}種,金剛烷的一氯代物有rm{3}種,故D錯誤。故選AB。【解析】rm{AB}13、rm{B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了酸堿中和滴定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明確溶液酸堿性與溶液rm{pH}的關系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中和滴定側重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解答】A.rm{a}點為rm{Na_{2}CO_{3}}溶液,碳酸根離子部分水解,溶液呈堿性,碳酸根離子的水解一第一步為主,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rm{CO_{3}^{2-}+H_{2}O?HCO_{3}^{-}+OH^{-}}故A錯誤;

B.rm{c}點的rm{pH=7}溶液呈中性,則rm{c(H^{+})=c(OH^{-})}根據電荷守恒rm{c(Na^{+})+c(H^{+})=c(Cl^{-})+c(HCO_{3}^{-})+2c(CO_{3}^{2-})+c(OH^{-})}可知:rm{c(Na^{+})-c(Cl^{-})=c(HCO_{3}^{-})+2c(CO_{3}^{2-})}故B正確;

C.碳酸氫鈉溶液的rm{pH}接近rm{8.2}與酚酞變色的rm{pH}接近,變色時的rm{pH}和反應終點的rm{pH}不好判斷;而使用甲基橙容易判斷終點,且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全部逸出使溶液偏酸性,因此使用甲基橙的誤差小rm{(}使用甲基橙易判斷滴定終點,誤差小rm{)}故C正確;

D.rm{b}點碳酸氫根離子水解,促進了水的電離,而rmagvv6pd點溶液呈酸性,抑制了水的電離,則rmpine7wo點處溶液中水電離出的rm{c(H^{+})}小于rm{b}點處;故D錯誤;

故選BC。

【解析】rm{BC}14、AC【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元素的結構與元素的性質,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正確推斷元素的種類為解答該題的關鍵。【解答】rm{X}形成的簡單陽離子核外無電子,應為rm{H}元素;rm{Y}元素的氣態氫化物和它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發生化合反應,形成的物質為銨鹽,應為rm{N}元素;rm{Z}元素在周期表的族序數等于周期序數的rm{3}倍,即最外層電子數為電子層數的rm{3}倍,應為rm{O}元素;rm{T}同周期元素中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應為rm{Al}元素;

即rm{X}為rm{H}元素,rm{Y}為rm{N}元素,rm{Z}為rm{O}元素,rm{T}為rm{Al}元素;則。

A.根據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可知,原子半徑順序為rm{T>Y>Z>X}故A錯誤;

B.rm{X}分別與rm{Y}形成rm{N_{2}H_{4}}等化合物;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故B正確;

C.rm{X}rm{Y}rm{Z}的三種元素形成的rm{NH_{4}NO_{3}}中只含有共價鍵也含有離子鍵rm{X}rm{Y}的三種元素形成的rm{Z}中只含有共價鍵也含有離子鍵;故C錯誤;

D.rm{NH_{4}NO_{3}}由rm{X}rm{Y}和rm{T}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均能和rm{X}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均能促進水的電離;故D正確。

故選AC。

rm{Y}【解析】rm{AC}15、AD【分析】【分析】本題綜合考查原電池和電解池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電池、電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難度中等。【解答】A.正極發生還原反應,rm{F}rm{e}rm{2}rm{O}rm{3}rm{{,!}},rm{F}rm{e}rm{2}rm{O}rm{3},rm{F}rm{e}rm{2}rm{O}rm{3},rm{F}rm{e}rm{2}rm{O}rm{3},rm{F}rm{e}rm{2}rm{O}rm{3},rm{F}得電子被還原rm{F}所以放電時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rm{e}rm{2}rm{e},故rm{e}正確;B.鋰和水發生反應,所以不可以用rm{e}溶液為電解質溶液,故rm{2}錯誤;C.rm{2}作電池的負極,rm{O}rm{3}rm{O}rm{O}rm{O}rm{3}rm{3},故rm{{,!}}錯誤;D.充電時,,,作為陽極,電池被磁鐵吸引,故,。故選AD。,【解析】rm{AD}三、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6、【分析】【分析】(1)根據功的表達式求出阻力所做的功;根據動能定理求出小船經過B點時的速度.

(2)設小船經過B點時繩的拉力大小為F,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繩的速度大小為u,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功率P=Fu,以及小船速度與繩子收縮速度的關系求出B點的加速度.【解析】【解答】解:(1)小船從A點運動到B點克服阻力做功Wf=fd①

小船從A點運動到B點;電動機牽引繩對小船做功W=Pt②

由動能定理有W-Wf=m-mv2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v1=④

(2)設小船經過B點時繩的拉力大小為F;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繩的速度大小為u;

P=Fu⑤

u=v1cosθ⑥

牛頓第二定律Fcosθ-f=ma⑦

由④⑤⑥⑦得a=

故答案為:;.17、2×105由B指向A1.4×106由中點處指向B【分析】【分析】對B球分析,根據水平方向平衡,得出外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根據場強的疊加求出AB中點處的場強大小和方向.【解析】【解答】解:對B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有:k=QBE.

解得:E=k=9×109×N/C=2×105N/C.

因為B球受A球的庫侖力方向水平向左;則外電場給B球的電場力水平向右,所以電場強度的方向由B指向A.

A、B兩電荷在中點產生的合場強大小為:E1=2==8×2×105N/C=1.6×106N/C;方向水平向右.

則AB中點處的總場強為:E′=E1-E=1.4×106N/C.方向水平向右即由中點處指向B.

故答案為:2×105,由B指向A,1.4×106,由中點處指向B.18、略

【分析】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得:

p1V1=nRT1①

p2V2=nRT2②

p3V3=nRT3③

p4V4=nRT4④

由題意知,p1=p4,p2=p3,V1=V2,V3=V4,T1=T3則。

由②得p2V1=nRT2⑤

由③得p2V3=nRT1⑥

由④得p1V3=nRT4⑦

由①×⑥得:p1p2V1V3=n2R2

由⑤×⑦得:p1p2V1V3=n2R2T2T4

可得,=T2T4,得

由題T1=T3,則得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對四個狀態分別列式,再結合p1=p4,p2=p3,V1=V2,V3=V4進行解答即可.

19、略

【分析】解:由圖示電源U鈭?I

圖象可知;圖象與縱軸交點坐標值是3V

則電源電動勢為:E=3V

電源內阻為:

r=鈻?U鈻?I=36=0.5婁賂

故答案為:30.5

電源U鈭?I

圖象與縱軸交點坐標值是電源的電動勢;圖象斜率的絕對值是電源內阻.

本題考查了求電源電動勢與內阻,電源U鈭?I

圖象與縱軸交點坐標值是電源的電動勢,圖象斜率的絕對值是電源內阻.【解析】30.5

20、(1)四種脫氧核苷酸、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2)T-DNAT-DNA可攜帶目的基因,整合并轉移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的DNA上(3)RNA聚合酶β啟動子可使植物根細胞持續轉運有機酸,導致土壤酸化,并影響植物自身的生長【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目的基因的獲取以及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等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解答】(1)cDNA是以mRNA為模板通過逆轉錄過程合成的,因此合成cDNA的過程中,反應體系內加入的物質除mRNA和ATP外,還應包括四種脫氧核苷酸、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

(2)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桿菌轉化法,農桿菌轉化法的原理:農桿菌中的Ti質粒上的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且整合到受體細胞染色體的DNA上。根據農桿菌的這一特點,如果將目的基因插入到Ti質粒的T-DNA上,通過農桿菌的轉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細胞中染色體的DNA上。由于T-DNA可攜帶目的基因,整合并轉移到宿主細胞染色體的DNA上,所以利用該方法導入的目的基因的遺傳一般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3)啟動子是RNA聚合酶特異性識別并結合的位點,能調控目的基因的表達。ALMT基因的啟動子有兩種類型。其中α啟動子能使ALMT基因在酸性土壤的誘導下表達,β啟動子能使ALMT基因高效表達而無需酸性誘導。因為β啟動子可使植物細胞持續轉運有機酸,導致正常土壤酸化,并影響植物自身的生長,因此在獲得轉ALMT基因耐鋁植物時應使用α啟動子,不使用另外一種啟動子。【解析】(1)四種脫氧核苷酸、逆轉錄酶和DNA聚合酶(2)T-DNAT-DNA可攜帶目的基因,整合并轉移到宿主細胞的染色體的DNA上(3)RNA聚合酶β啟動子可使植物根細胞持續轉運有機酸,導致土壤酸化,并影響植物自身的生長21、33【分析】【分析】分析A、B物體所受到的力,關鍵找突破口,先對誰分析.本題可以從A物體入手,進行受力分析.【解析】【解答】解:對A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B對A的支持力和作用力F,水平方向上因為沒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不受摩擦力.故A受3個力.

對B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C對B的支持力和A對B的壓力,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故物體B受3個力.

故答案為:3,3.22、y=4sin250πt0.2能.因為聲波的波長與障礙物的高度差不多,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所以,觀察者能夠聽到聲音【分析】【分析】(1)從圖象上讀出振幅;周期;求出圓頻率,根據振動方程寫出振動的表達式.

(2)根據波速;波傳播的距離求出經歷的時間.

(3)當波長與障礙物的尺寸相當,或比障礙物的尺寸大,會發生明顯的衍射.【解析】【解答】解:(1)質點振動的振幅A=4mm,周期T=0.008s,則圓頻率ω=.因為質點初始時刻向上振動;所以振動方程為y=4sin250πt(mm)

(2)根據t=;知經過0.2s,位于x=68m的觀測者開始聽到聲音.

(3)因為波長與障礙物的高度差不多;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所以,觀察者能夠聽到聲音.

故答案為:(1)y=4sin250πt;(2)0.2;

(3)能.因為聲波的波長與障礙物的高度差不多,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所以,觀察者能夠聽到聲音.四、判斷題(共1題,共4分)23、√【分析】【分析】安培定則:右手握住導線,讓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解析】【解答】解:根據安培定則的內容判定線電流的磁感線的方法是:右手握住導線;讓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故該說法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五、實驗探究題(共3題,共30分)24、(1)50.454.700

(2)

(3)

(4)0.72

.【分析】【分析】(1)

游標卡尺讀數的方法是主尺讀數加上游標讀數,不需估讀.

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是固定刻度讀數加上可動刻度讀數,在讀可動刻度讀數時需估讀.

(2)

根據實驗要求可明確滑動變阻器接法,從而得出對應的實物圖;(3)

根據表中數據利用描點法可得出對應的圖象;(4)

在I鈭?U

圖象中做出電源的伏安特性曲線,兩圖的交點表示該元件的工作點,則由P=UI

可求得電功率.

本題考查了長度測量儀器的讀數方法、實驗器材的選擇、設計實驗電路圖,確定滑動變阻器與電流表接法是正確設計實驗電路的前提與關鍵,當電壓與電流從零開始變化時,滑動變阻器采用分壓接法,求元件實際功率時要注意圖象法的應用,要掌握應用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的方法.【解答】(1)

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50mm

游標讀數為0.05隆脕9mm=0.45mm

所以最終讀數為50.45mm

螺旋測微器固定刻度為4.5mm

可動刻度為0.01隆脕20.5=0.200mm

所以最終讀數為4.700mm.

(2)

由于要求電壓從零開始調節,故應采用滑動變阻器分壓接法,同時由于待測電阻阻值偏小,故應采用電流表外接法,連接實物圖如圖所示;(3)

根據表中數據,利用描點法得出對應的圖象如圖所示;(4)

在上圖中作出電源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所示,兩圖的交點表示該元件的工作點,則由圖可知,電壓為0.85V

電流I=0.85A

則功率P=UI=0.85隆脕0.85=0.72W

故答案為:(1)50.454.700(2)

如圖所示;(3)

如圖所示;(4)0.72

【解析】(1)50.454.700

(2)

(3)

(4)0.72

.25、略

【分析】【分析】(1)

由于光電門的寬度d

很小;所以我們用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

(2)

根據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之間的關系可以求出重力勢能的減小量;根據起末點的速度可以求出動能的增加量;根據功能關系得重力做功的數值等于重力勢能減小量;

(3)

根據圖象的物理意義可知;圖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了解光電門測量瞬時速度的原理;實驗中我們要清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對于系統我們要考慮全面,掌握系統機械能守恒處理方法,注意圖象的斜率的含義。【解答】(1)

由于光電門的寬度b

很小,所以我們用很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代替瞬時速度,滑塊通過光電門B

速度為:vB=bt

(2)

滑塊從A

處到達B

處時m

和M

組成的系統動能增加量為:?E=12(M+m)(bt)2=(M+m)b22t2

系統的重力勢能減少量可表示為:?EP=mgd鈭?Mgdsin30o=(m鈭?M2)gd

比較鈻?Ep

和鈻?Ek

若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相等,即可認為機械能是守恒的。

(3)

根據系統機械能守恒有:12(M+m)v2=(m鈭?M2)gd

則v2=2隆脕m鈭?M2M+mgd

若v2鈭?d

圖象,則圖線的斜率:k=2隆脕m鈭?M2M+mg

由圖象可知,k=2.40.5

則有:g=M+mm鈭?M2隆脕k2

代入數據得:g=9.6m/s2

故答案為:(1)bt

(2)(M+m)b22t2(m鈭?M2)gd

(3)9.6

【解析】(1)bt

(2)(M+m)b22t2(m鈭?M2)gd

(3)9.6

26、【分析】解:(1)物塊在橡皮條拉力作用下加速運動過程中;由牛頓第二定律:

nkx-μmg=ma,故a=

即直線的斜率由決定;在n軸上的截距由μg決定。

則由:μg=b得μ=

(2)由=得k=

故答案為:(1)(2)

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a與所用橡皮條的數目n的關系表達式,找出影響直線與水平軸線間的夾角和直線在n軸上的截距的因數,再根據題目求解。

對該實驗要明確實驗原理,能夠把物理規律和數學知識結合起來,知道斜率與截距的物理意義。【解析】六、計算題(共4題,共28分)27、略

【分析】【分析】(1)剪斷AB線以前;小球靜止,受力平衡,分析其受力,由平衡條件求BO細線的拉力.

(2)球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求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的速度.【解析】【解答】解:(1)剪斷AB線以前;小球受到重力mg;豎直向下的電場力qE、AB線的拉力和BO線的拉力.設BO懸線的拉力大小為T.

根據平衡條件得豎直方向有:Tcosθ=mg+qE

可得:T=

(2)小球向下擺動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qE)L(1-cosθ)=

可得;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的速度為:

v=

答:(1)剪斷AB線以前,BO懸線的拉力是;

(2)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時,小球的速度是.28、略

【分析】試題分析:(1)設物塊加速度的大小為a,到達B點時速度的大小為v,由運動學公式得:(2分)(2分)聯立以上兩式,代入數據解得:(2分)(2)設物塊所受支持力為FN,所受摩擦力為Ff,拉力與斜面之間的夾角為α。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牛頓第二定律得:(1分)(1分)又(1分)聯立解得:(1分)由數學知識得:(1分)由上式可知對應的F最小值的夾角α=300(1分)代入數據得F的最小值為:(1分)考點:本題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解析】【答案】(1)3m/s28m/s(2)30029、略

【分析】

根據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公式;確定出對應的最大偏轉角的速度,然后由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電場力做功,由動能定理即可求出加速電壓.

本題考查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與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掌握處理的方法,理解牛頓第二定律和動能定理的應用,注意已知長度與運動軌道半徑的正確關系.【解析】解:粒子運動軌跡如圖所示:

根據洛倫茲力公式F=qvB

可知;磁感應強度一定時,粒子進入磁場的速度越大,在磁場中偏轉量越小.

故當磁感應強度取最大值時;若粒子恰好不飛離屏,則加速電壓有最小值.

設此時粒子剛好打在屏的最下端B

點;根據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特點可知;

粒子偏離方向的夾角正切值為tan婁脠=h2r+L

解得:tan婁脠=3

粒子偏離方向的夾角:婁脠=60鈭?

由幾何關系可知,此時粒子在磁場中對應的回旋半徑為:R=rtan婁脨鈭?婁脠2=0.13m壟脵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加速,由動能定理得:qU=12mv2壟脷

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偏轉時;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