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省臨淄中學2024年高考仿真卷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納米FcMh分散到適當的分散劑中可得到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加熱條件下金屬單質在空氣中均可表現出還原性

C.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均不是電解質

D.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中,離子僅僅發生了定向移動

2、油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均是天然油脂的成分。它們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

油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油酸的分子式為G8H34。2

B.硬脂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54種

C.天然油脂都能在NaOH溶液中發生取代反應

D.將油酸甘油酯氫化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長保存時間

3、生鐵比純鐵()

A.硬度低B.易腐蝕C.熔點高D.含碳量低

4、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FezCh、Fe、Na2s0.3、NaBr、AgNCh、BaCh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某興趣小組為

探究該固體混合物的組成,設計的部分實驗方案如圖所示:

?白色沉淀D(一段時間后般色變深)

?白色沉逑卜

-溶液1

?溶冰;上二白的聞?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A至少含有SO2、%中的一種

B.固體C可能含有BaSCh或者Ag2s。4

C.該固體混合物中FezO.,和Fe至少有其中一種

D.該固體混合物一定含有BaCL,其余物質都不確定

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FeClz溶液中通入CL:Fe2++Ch=Fe3+4-2CF

B.澄清石灰水與少量小蘇打溶液混合:CM++OH-+HCO-=CaCO、l+H2O

+2+

C.FeS固體放入稀硝酸溶液中:FeS+2H=Fe+H2Sf

3+-

D.AlCh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4-4OH=AlO2-+2H2O

6、一定溫度下,在三個體積均為0.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CO(g)+Cl2(g)^COCi2(g),其中容器I中反應

在5min時達到平衡狀態。

容器編起始物質的量/mol平衡物質的量/mol

溫度/℃

COChCOChCOCh

I5001.01.000.8

II5001.0a00.5

m6000.50.50.50.7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0.16mobL'^min*1

B.該反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容器H中起始時Cb的物質的量為0.55mol

D.若起始時向容器I加入COO.8mol、ChO.Smol,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大于80%

7、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象以及結論都正確且兩者具有因果關系的是()

選項實驗現象結論

A將銅粉加入l.0mol?L“Fe2(SO4)3溶液中溶液變藍,有黑色固體出現金屬鐵比銅活潑

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迅速伸入集滿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瓶內

BCO2具有氧化性

CO2的集氣瓶有黑色顆粒產生

將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充分反應后滴加

C有氣體生成,溶液呈紅色稀硝酸將Fe氧化為Fe'+

KSCN溶液

用生埸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的鋁

D熔化后的液態鋁滴落下來金屬鋁的熔點較低

箔在酒精燈上加熱

A.AB.BC.CD.D

8、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其中X、Y處于同一周期,丫的單質與水反應可生成X

的單質,X、Y、W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是Z的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簡單離子的半徑:Z>Y>XB.WX2中含有非極性共價鍵

C.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X>YD.常溫常壓下Z的單質為氣態

9、已知C11SO4溶液分別與Na2cCh溶液,Na2s溶液的反應情況如下:

(1)CUSOJ溶液和Na2c03溶液

2+2

主要:Cu+COj+H2O=Cu(OH)21+CO2t

次要:CU2++CO?~=CUCO31

(2)C11SO4溶液和Na2s溶液

主要:Cu2++S2-=CuS!

2+2

次要:Cu+S+2H2O=Cu(OH)21+H2St

下列幾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CUS<CU(OH)2<CUCO3B.CuS>Cu(OH)2>CuCO3

C.CU(OH)2>CUCO3>CUSD.CU(OH)2>CUCO3>CUS

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以乙醇、空氣為原料可制取乙酸

B.甲苯分子中最多13個原子共平面

C.淀粉、油脂和蛋白質都是可以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D.分子式為C5H12。的醇共有8種結構

11、有關化學鍵和晶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穩定

D.丁裝置可將NH4cl固體中的I2分離

16、C1O2是一種極易溶于水且幾乎不與冷水反應的黃綠色氣體(沸點11C),實驗室制備純凈CIO2溶液的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下貝1反應:NaClO3+HCl->NaCI+CIO2+Cl2+H2O;NaClOz+HCl^NaCI+ClOi+HzO;NaQCh+CLTNaCI+ClOzl均

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中通入的N?可用CO2或SCh代替B.b中NaCKh可用飽和食鹽水代替

C.c中廣口瓶最好放在冰水浴中冷卻D.d中吸收尾氣后只生成一種溶質

17、下列關于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純凈物B.兩者都具有丁達爾效應

C.分散質的粒子直徑均在I~100nm之間D.前者可用于殺菌,后者可用于凈水

18、某模擬“人工樹葉”電化學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該裝置能將HzO和CO2轉化為02和燃料(C3%0)。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該裝置工作時,H+從a極區向b極區遷移

B.該裝置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和電能

C.a電極的反應式為3co2+18H+-18e—=C3HxO+5H2O

D.每生成3moiCh,有88gC(h被還原

19、關于下列轉化過程分析不正確的是

A陽能IhO

A.Fe3O4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2、+3

B.過程I中每消耗58gFe3O4轉移1mol電子

加熱

C.過程H的化學方程式為3FeO+H2O-^Fe3O4+H2T

D.該過程總反應為2H2O=2H2T+O2T

20、關于以下科技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人造太C.“鯨龍”兩棲飛D.“墨子”通信衛

B.電磁炮成功裝船

陽“機星

利用笊和晁發生化飛機大量使用熔點通訊中使用的光導

電磁炮發射過程中

學反應產生上億度高、硬度大的鋁鋰合纖維主要成分是單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高溫金晶硅

B.BC.CD.D

21、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1小時后觀察到生鐵明顯銹蝕,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巨素aCl溶液

生鐵片

A.屬于化學腐蝕

B.Ch未參與反應

C.負極反應2Fe-6e+3H2O->Fe2O3+6H+

D.正極反應Ch+4e+21120T40H

22、室溫下,用0.20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0.20moi/L的NaHSCh溶液,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和滴加

NaOH溶液的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b>a>c

B.pH=7Ht,消耗的V(NaOH)vlO.OOmL

C.在室溫下K2(H2sO3)約為1.0X10,

+2+

D.c點溶液中c(Na)>c(SO3-)>c(OH)>c(HSO3)>c(H)

二、非選擇題(共84分)

23、(14分)高聚物的合成與結構修飾是制備具有特殊功能材料的重要過程。如圖是合成具有特殊功能高分子材料W

)的流程:

W

國^指025/”/嚏2S57網-小“?回-MAUK回卜

已知:

O

LiAI”,R-CH2OH

R-C-O-CHj

II.2V=R2-OHVV,R、R2、R3代表煌基

Ri-C-O-C-KI-------?Ri-C-O-Ri?Ri-C-OH

(1)①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O

(2均是取代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o

(3)D的核磁共振氫譜中有兩組峰且面積之比是1:3,不存在順反異構。D的結構簡式是o

(4燼)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F的官能團名稱;G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o

(6)@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7)符合下列條件的E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__種(考慮立體異構)。

①能發生水解且能發生銀鏡反應②能與Brz的CCh溶液發生加成反應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三個峰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o

(8)工業上也可用<\u71,合成E。由上述①?④的合成路線中獲取信息,完成下列合成路線(箭頭上注明試劑和

(Ho-(H-(M3

反應條件,1c二C<B「不易發生取代反應)

成'H-CH3加-&-CH3

24、(12分)某課題組的研究人員用有機物A、D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的流程如圖所示:

200℃,NaOH

-

^iZn(CH3COO)2|~~B催化?-FCH2-CH47,溶液

—CH3COOH(C4H6。2)_OCCH3?"

①o

D

已知:①A屬于煌類化合物,在相同條件下,A相對于Hz的密度為13。

②D的分子式為C7H80,遇FeCh溶液不發生顯色反應。

催化劑

RCH-CCOOH+HO

(3)R,CHO+R2CH2COOH350V

請回答以下問題:

(1)A的結構簡式為

(2)反應①的反應類型為,B中所含官能團的名稱為。

(3)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D的核磁共振氫譜有______組峰;D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芳香族化合物的還有(不含D)種。

(5)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o

(6)參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己知信息,以乙醇和苯乙醇為原料(無機試劑任選)制備化工產品

O

「口「口一皿、口設計合理的合成路線。合成路線流程圖示例:

CH2cH2OCCHCiiCtis9

CH3cH20H播篇急>CH3CH2OOCCH3

25、(12分)為探究氧化銅與硫的反應并分析反應后的固體產物,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1)如圖連接實驗裝置,并O

⑵將氧化銅粉末與硫粉按5:1質量比混合均勻。

(3)取適量氧化銅與硫粉的混合物裝入大試管中,固定在鐵架臺上,打開和止水夾a并,向長頸漏斗中加

入稀鹽酸,一段時間后,將燃著的木條放在止水夾a的上端導管口處,觀察到木條熄滅,關閉活塞K和止水夾a,

打開止水夾b。該實驗步驟的作用是_____,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點燃酒精燈,預熱大試管,然后對準大試管底部集中加熱,一段時間后,氣球膨脹,移除酒精燈,反應繼續進行。

待反應結束,發現氣球沒有變小,打開止水夾c,觀察到酸性高鎰酸鉀溶液褪色后,立即用盛有氫氯化鈉溶液的燒杯

替換盛裝酸性高鈦酸鉀溶液的燒杯,并打開活塞Ko這樣操作的目的是o

⑸拆下裝置,發現黑色粉末混有磚紅色粉末。取少量固體產物投入足量氨水中,得到無色溶液、但仍有紅黑色固體未

溶解,且該無色溶液在空氣中逐漸變為藍色。查閱資料得知溶液顏色變化是因為發生了以下反應:4[CU(NH3)2]++

2+

O2+8NH3?H20=4[CU(NH3)4]+40H+<)H20O

①經分析,固體產物中含有Cu2OoCu2O溶于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o

②仍有紅色固體未溶解,表明氧化銅與硫除發生反應4CuO+S22cli2O+SO2外,還一定發生了其他反應,其化學方

程式為o

③進一步分析發現CuO己完全反應,不溶于氨水的黑色固體可能是(填化學式)。

26、(10分)草酸是一種二元弱酸,可用作還原劑、沉淀劑等。某校課外小組的同學設計利用C2H2氣體制取H2c204?2%0。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組的同學以電石(主要成分CaCz,少量CaS及Ca3P2雜質等)為原料,并用下圖1裝置制取C2H2。

圖1圖2

①裝置A中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的目的是。

②裝置B中,NaCIO將H?S、PM氧化為硫酸及磷酸,本身被還原為NaCL其中PH3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過程中,可能產生新的雜質氣體CL,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⑵乙組的同學根據文獻資料,用Hg(N(h)2作催化劑,濃硝酸氧化C2H2制取H2c20"%0。制備裝置如上圖2所示:

①裝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o

②裝置D中生成H2c2。4的化學方程式為。

③從裝置D中得到產品,還需經過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過流、洗滌及干燥。

⑶丙組設計了測定乙組產品中H2c2。4?2%0的質量分數實驗。他們的實驗步驟如下:準確稱取mg產品于錐形瓶中,

加入適量的蒸儲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moHL-i酸性KMnfh標準溶液進行滴定至終點,共消耗標準溶

液VmL,

①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O

②滴定過程中發現褪色速率開始很慢后逐漸加快,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O

③產品中H2c2O42H2O的質量分數為(列出含m、c、V的表達式)。

27、(12分)澳化鈣晶體(CaBrzOFLO)為白色固體,易溶于水,可用于制造滅火劑、制冷劑等。一種制備溟化鈣晶體

的工藝流程如下:

CaON2

、If

髓二國閾f返f濾液f……一CaB。?2H2O

H2()濾渣

(1)實驗室模擬海水提濱的過程中,用笨萃取溶液中的溟,分離澳的苯溶液與水層的操作(裝置如圖):

使玻璃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上的小孔,將活塞擰開,使下面的水層慢慢流下,待有機層和水層界面與活塞上口相切即

關閉活塞,O

(2)“合成”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合成”溫度控制在70C以下,其原因是_________。投料時

控制iMBn):n(NH3)=l:0.8,其目的是。

(3)“濾渣”的主要成分為(填化學式)。

(4廣漉液”呈強堿性,其中含有少量Bro、BrOy,請補充從“濾液”中提取CaBi*2?2H2O的實驗操作:加熱驅除多余的

氨,用氫澳酸調節濾液呈酸性,加入活性炭脫色,用砂芯漏斗過濾,。[實驗中須使用的試劑:

氫漠酸、活性炭、乙醇;除常用儀器外須使用的儀器: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

28、(14分)化合物H是一種用于合成胃酸分泌調節劑的藥物中間體,其合成路線流程圖如圖:

X-HBr

C

------?B-------D

0A%。2(C,H9Br)(CgH10O)CU.A

COOH

Q??CU(OH),A

2C2H$OH

②一化~----,G

濃山SO-A

:COOC,llj

催化劑.△

已知B為燒,其中含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92.31%,其相對分子質量小于HO。回答下列問題:

(1)H的官能團名稱是一。

(2)X的名稱為一。

(3)I-J的反應條件為A-B的反應類型為

(4)B分子中最多有一個碳原子在一條直線上。

⑸化合物I的多種同分異構體中,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一種。

①能發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②能與FeCb溶液發生顯色反應③苯環上有四個取代基,且苯環上一鹵代物只有一種。

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5組吸收峰物質的結構簡式為一(任寫一種即可)。

COOH

⑹參照上述合成路線,寫出由F、甲醇、甲酸甲酯為有機原料制備j—C—COOH的合成路線流程圖-(無機試

COOH

劑任選)C

⑺酸或醇都能發生酯化反應。酸催化下酯化反應的歷程可表示為(箭頭表示原子或電子的遷移方向):

R-,一0比

01V

據此完成4.羥基丁酸在酸催化下生成4.羥基丁酸內酯(人)的反應歷程:

(f、C〃OH+

HOCH2cH2cH2弋-OH+H+-HOClI^CIkClh-C一。

①②

29、(10分)鐵、碳等元素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化工醫藥、材料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回答下列問題:

(1)Fe(H2NCONH2)6](NO3)3的名稱是三硝酸六尿素合鐵(皿),是一種重要的配合物。該化合物中Fe3+的核外電子排

布式為所含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碳原子為—雜化,NO3-的空間構型為—o

(2)目前發現的鋁原子簇Ah3的性質與鹵素相似,則原子簇Ag屬于—晶體。Na[Al(OHM存在的化學鍵有_(填

字母)。

A離子鍵B極性鍵C非極性鍵D配位鍵E氫鍵F金屬鍵

(3)已知:

反應后,當。鍵增加了1mol時,n鍵—(填“增加”或“減少”)了一個。

(4)多原子分子中各原子若在同一平面,且有相互平行的p軌道,則p電子可在多個原子間運動,形成“離域H鍵”,

如SO2分子中存在“離域冗鍵”,可表示成丸3力(咪哩)中的“離域兀鍵”可表示為

(5)奧氏體是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一種間隙固溶體,晶胞為面心立方結構,如圖所示。若晶體密度為dg-cm。,

則晶胞中最近的兩個碳原子之間的距離為pm(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寫出簡化后的計算式即可)。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包括22個小題。每小題均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選項)

1、A

【解析】

A.納米Fe3O4分散到適當的分散劑中可得到膠體,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A項正確;

B.某些金屬單質化學性質不活潑如金、伯等金屬,在加熱條件下不會發生化學反應,不會表現還原性,B項錯誤;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屬于電解質,與自身是否導電無關,電解質在固態時不導電,C項錯誤;

D.電解質溶液導電過程中,會有離子在電極表面放電而發生化學變化,D項錯誤;

【點睛】

C項是學生的易錯點,不能片面地認為能導電的物質就是電解質。判斷給出的物質是不是電解質要先判斷該物質屬不

屬于化合物,若為化合物,再進一步該物質在特定條件(或者熔融狀態)下能否導電,進而做出最終判斷。

2、B

【解析】

A.油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H2)7CH=CH(CH2)7COOH,分子式為Cl8H34O2,故A正確;

O

CH2O-C-CH2(CH2)15CH3

B.硬脂酸甘油酯的結構簡式可以表示為,上面的酯基與下面的酯基互為對稱結構,因此硬脂

1O

C-CH(CH)CH

CH2O-22153

酸甘油酯的一氯代物共有36種,故B錯誤;

C.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為高級脂肪酸甘油酯,都能在NaOH溶液中發生水解反應(或取代反應),故C正確;

D.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雙鍵,能夠氧化變質,將油酸甘油酯氫化轉化為硬脂酸甘油酯可延長保存時間,故D正確;

答案選B。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為B,要注意分子的對稱性對同分異構體數目的影響。

3、B

【解析】

生鐵是合金,強度和硬度一般比組成它的純金屬更高;

A.生鐵是合金,其硬度比純鐵高,故A錯誤;

B.生鐵是合金,易發生電化學腐蝕,而純鐵只能發生化學腐蝕,生鐵易被腐蝕,故B正確:

C.生鐵是合金,其熔點比純鐵低,故C錯誤;

D.通常生鐵是鐵碳合金,含碳量比純鐵高,故D錯誤;

故答案為Bo

4、C

【解析】

由實驗方案分析,溶液G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則其為AgCL原固體中一定含有BaCb,

一定不含NaBr;溶液B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一段時間后顏色變深,則其為Fe(OH)2,說明

2

溶液B中含有Fe\原固體中可能含有Fe(與硫酸反應生成F?2+和H2b可能含有FezOK與硫酸反應生成的Fe3+全部被

SO3??還原為Fe?+),還可能含有AgNOY必須少量,與硫酸電離出的H+構成的HN(h能被Fe或SCh?,全部還凰且溶液

中只含有Fe2+,不含有Fe3+)。

【詳解】

A.氣體A可能為Hz,可能為SO2,可能為Hz、NO的混合氣,可能為SO2、NO的混合氣,還可能為Hz、NO、SO2

的混合氣,A錯誤;

B.原固體中一定含有BaCL,則固體C中一定含有BaSOs可能含有Ag2sO4,B錯誤;

C.從上面分析可知,固體混合物中不管是含有Fe2(h還是含有Fe,都能產生Fe?*,c正確;

D.該固體混合物一定含有BaCL,一定不含有NaBr,D錯誤。

故選C。

【點睛】

在進行物質推斷時,不僅要注意物質存在的可能性問題,還要考慮試劑的相對量問題。如上面分析得出,加入過量硫

酸后的溶液中含有Fe?+,不含有Fe\此時我們很可能會考慮到若含AgNCh,則會與硫酸電離出的H+構成HNO3,將

Fe?+氧化為Fe3+,武斷地得出原固體中不存在AgNCh的結論。如果我們考慮到若Fe過量,或NazSOs過量,也可確保

溶液中不含有Fe3+,則迎合了命題人的意圖。

5、B

【解析】

A、電子得失不守恒,正確的是2Fe2++C12=2Fe3++2C廠;

B、正確;

C、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錯誤;

D、氫氧化鋁不能溶于氨水中,錯誤,

答案選B。

6、C

【解析】

O.Smol

A.容器I中前5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C12)=Q^—=0.32mol/L?min」,依據速率之比等于計量系數之比,則

5min

V(CO)=V(COC12尸0.32mol/L?miiri,故A錯誤;

B.依據圖中數據可知:n和m為等效平衡,升高溫度,cocb物質的量減小,說明平衡向逆向移動,則逆向為吸熱

反應,正向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

C.依據方程式:CO(g)+C12(g)#C()C12<g),可知:

CO(g)+Ch(g)^COCh(g)

起始濃度(mol/L)220

轉化濃度(mol/L)1.61.61.6

平衡濃度(mol/L)0.40.41.6

反應平衡常數K=———=10,平衡時CO轉化率:L6m01/Lxl(M?%=80%;

0.4x0.42mol/L

依據H中數據,結合方程式可知:

CO(g)+C12(g)#COC12(g)

起始濃度(mol/L)22a0

轉化濃度(mol/L)111

平衡濃度(mol/L)12a-l1

K==10,

I和H溫度相同則平衡常數相同則:lx(2a-1)解得:a=0.55mol,故C正確;

D.CO(g)+CL(g)=COC12(g)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若起始時向容器I加入COO.8m01,Ch0.8mol,相當于給體現減壓,

減壓平衡向系數大的方向移動,平衡轉化率降低,小于80%,故D錯誤;

故答案為Co

7、B

【解析】

A.Cu與硫酸鐵反應生成硫酸銅、硫酸亞鐵,現象不合理,故A錯誤;

B.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C,由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故B正確;

C.稀硝酸加入過量鐵粉中,生成硝酸亞鐵,則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現象不合理,故C錯誤;

D.氧化鋁的熔點高,包裹在A1的外面,則熔化后的液態鋁不會滴落下來,現象不合理,故D錯誤;

答案選B。

8、B

【解析】

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只有X、Y處于同一周期,Y的單質與水反應可生成

X的單質,X的原子序數大于W元素,則Y為F元素,X為O,結合原子序數可知Z、W位于第三周期,X、Y、W

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是Z的最外層電子數的3倍,設Z的最外層電子數為m、W的最外層電子數為n,則6+7+n=3m,

只有n=2時、m=5符合,Z、W不位于同周期,即Z為P、W為Ca,以此來解答。

【詳解】

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為O、Y為F、Z為P、W為Ca,

A.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具有相同電子排布的離子中原子序數大的離子半徑小,則簡單離子的半徑:P3>O2

>F,即Z>X>Y,故A錯誤;B.WX2為CaO2,含有0-0非極性鍵,故B正確;C.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氫化物

越穩定,則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HF>H2O,即Y>X,故C錯誤;D.Z的單質為P4或紅磷,常溫常壓下均為固

態,故D錯誤;故答案為B。

【點睛】

本題考杳“位、構、性”的關系,其主要應用有:①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決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決定了

元素的性質;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的性質,可以反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③根據元素周期律中元素

的性質速變規律,可以從元素的性質推斷元素的位置;④根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據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測元

素的性質。

9、A

【解析】

由(1)可知,Cu(OH)2比C11CO3易生成,說明Cu(OH)2比CuCOs溶解度小;由(2)可知,CuS比Cu(OH)2易生成,

說明CuS比Cu(OH)2溶解度更小。由此可以得出,溶解度CUSVCU(OH)2VCUCO3。故選A。

10、C

【解析】

A.醇羥基可以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竣基,可以用乙醇、空氣為原料制取乙酸,故A正確;

B.甲苯中苯基有II個原子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2個原子與苯基共平面,最多有13個原子共平面,故B正確;

C.油脂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錯誤;

D?CsHi2的同分異構體有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2、C(CH3)4,其中CH3cH2cH2cH2cH3有3種H原

子,CH3cH2cH(CH3)2有4種H原子,C(CH.3)4只有1種H原子,故羥基(一OH)取代1個H得到的醇有3+4+1=8種,

故D正確;

故答案為Co

【點睛】

C5H120的醇可以看做羥基上連接一個戊基,戊基有8種,所以分子式為C5H12O的醇共有8種結構;常見的煌基個數:

丙基2種;丁基4種;戊基8種。

11、C

【解析】

A.分子的穩定性與化學鍵有關,共價鍵越強,分子越穩定性,而分子間作用力只影響物質的熔沸點等物理性質,故A

錯誤;

B.單原子分子中沒有化學鍵,如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分子中沒有共價鍵,故B錯誤;

C.離子晶體中一定存在離子鍵,可能存在共價鍵,如氫氧化鈉、過氧化鈉中存在離子鍵和共價鍵,故C正確;

D.原子晶體中可能存在極性鍵,也可能存在非極性鍵,如二氧化硅中存在極性共價鍵,金剛石中存在非極性鍵,故D

錯誤;

故選C。

【點睛】

本題的易錯點為B,要注意稀有氣體是單原子分子,固態時形成分子晶體。

12、A

【解析】

A.鐵離子在溶液中水解導致陽離子個數增多,故溶液中陽離子個數多于0.2NA個,故A錯誤;

B.0.24gMg為O.OlmoLMg在O2和CO2的混合氣體中完全燃燒生成MgO,失去0.02mol電子,則轉移電子數為0.02NA,

故B正確;

C.CO2的摩爾質量為44g/moL含22個質子;SO2的摩爾質量為64g/mol,含32個質子,即兩者均是2g中含Imol質

子,故3g混合物中含l.5mol質子即L5NA個質子,故C正確;

D.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鈉,Imol過氧化鈉中的T價的氧原子變為-2價,故Imol過氧化鈉轉移2moi電

子即2NA個,故D正確;

答案選A。

13>B

【解析】

A.煤轉化為水煤氣加以利用是為了實現煤的綜合利用并減少環境污染,A選項錯誤;

B.用納米技術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可分解為無毒的二氧化碳,既不會引起白色污染,也可

實現“碳”的循環利用,B選項正確;

C.纖維素在人體內不能水解成葡萄糖,不能作為人類的營養物質,C選項錯誤;

D.生石灰能用作食品干燥劑,但不能用作食品脫氧劑,D選項錯誤;

答案選B。

14、A

【解析】

?

A.甲苯有4種等效氫(/?②),間二甲苯也有4種等效氫(),因此它們的一溟代物均有4種,

A項正確;

OHCH3

B.醇的系統命名,選含羥基的最長碳錐為主鏈,從距羥基較近的一端開始編號,6H3,該化合物名稱

CH5cH3

應為:2,3,3?三甲基2丁醇,B項錯誤;

HHHCH3

C.2.丁烯的結構為C=C或;C=C[,分子中的四個碳原子不在一條直線上,C項錯誤;

CH3X:H3CH3Ni

o

D.乙酸甲酯分子中有2種等效氫(),在核磁共振氫譜中會出現2組峰,D項錯誤;

答案選A。

【點睛】

用系統命名法命名的一般原則:

①選擇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②編號時,先考慮使官能團所在碳的編號盡可能小,再考慮使其它支鏈的編號盡可能小;

③寫名稱時,先寫支鏈名稱,再寫主鏈名稱,阿拉伯數字與漢字之間以相隔。

15、B

【解析】

A.FeC%加熱會強烈水解,并且暴露在空氣中會導致Fe?+被氧氣氧化為Fe3+,最終無法得到Fe。?,A項錯誤;

B.濃硫酸可以脫去蔗糖中的水,即“黑面包實驗”,同時硫酸被還原得到SO?,S。?使濱水褪色,因此體現了濃硫酸

的脫水性和氧化性,B項正確;

C碳酸鈉溶液會吸收C0?變成碳酸氫鈉,因此不能用來除雜,C項錯誤;

D.氯化鏤固體受熱易分解,碘受熱易升華,二者遇冷后都重新附著于圓底燒瓶底部無法分離,D項錯誤;

答案選B。

【點睛】

除雜的第一要義是不能和原物質反應,其次是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最后還要從可行性、操作的簡便程度來選擇最優的

除雜方法。

16、C

【解析】

根據實驗裝置和反應方程式可知,a中用鹽酸和NaCKh反應制取CKh,由于制取的CIO2中混有氯氣和揮發出的氯化

氫氣體,可用b裝置吸收氯氣和氯化氫,再用c中的蒸饋水吸收。02,獲得純凈CKh溶液,d中的氫氧化鈉用于吸收

尾氣,防止污染環境,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

A.a中通入的Nz的目的是氮氣性質穩定且不影響實驗,可將a中產生的C1O2和Cb吹出并進入后續裝置,繼續實驗,

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將。02、NaCKh等物質還原,故A錯誤;

B.b中NaCKh的作用是吸收。02中混有的氯氣和氯化氫雜質氣體,用飽和食鹽水可吸收氯化氫,但不能吸收氯氣,

故B錯誤;

C.CKh是一種極易溶于水且幾乎不與冷水反應的黃綠色氣體,故c中廣口瓶最好放在冰水浴中冷卻,有利于吸收CKh,

故C正確;

D.d中氫氧化鈉和C1O2發生歧化反應生成NaQ和NaCKh,產物至少兩種,故D錯誤;

答案選C。

【點睛】

實驗室制取某種氣體,需要氣體的發生裝置,除雜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此實驗中可能產生的雜質氣體是

氯氣和氯化氫氣體,用飽和食鹽水可以吸收氯化氫,無法吸收氯氣,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分析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

要利用好題目所給的信息,CIO2是一種極易溶于水且幾乎不與冷水反應,根據它的性質選擇冰水來收集。

17、D

【解析】

A、溶液和膠體都是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故A錯誤;

B、膠體能發生丁達爾效應,而溶液不能,故B錯誤;

C、溶液中溶質粒子直徑較小于Inm,膠體粒子直徑在1?lOOnm之間,故C錯誤;

D、硫酸銅是重金屬鹽,能殺菌消毒,膠體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能用來凈水,故D正確;

故選D。

18、D

【解析】

A.a與電源負極相連,所以a是陰極,而電解池中氫離子向陰極移動,所以H+從陽極b極區向陰極a極區遷移,A項

錯誤;

B.該裝置是電解池裝置,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所以該裝置將光能和電能轉化為化學能,B項錯誤;

+

C.a與電源負極相連,所以a是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3CO2+18H+18e=C3H8O+5H2O,C項錯誤;

通電

D.電池總的方程式為;6co2+8112。2c3H80,902,即生成9moi的氧氣,陰極有6moi的二氧化碳被還原,也就

是3moi的氧氣,陰極有2moi的二氧化碳被還原,所以被還原的二氧化碳為88g,D項正確;

答案選D。

19、B

【解析】

A.Fe.04的化學式可以改寫為Fe2O3?FeO,FesOj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2、+3,故A正確;

B.過程I:2Fe3OMs)=6FeO(s)+O2(g)當有2moiFe3O4分解時,生成1mol氧氣,而58gFejCh的物質的量為0.25mol,

故生成0.125mol氧氣,而氧元素由?2價變為。價,故轉移0.5mol電子,故B錯誤;

A

C.過程H中FeO與水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反應化學方程式為3FeO+H2O—FbCh+HzT,故C正確;

D.過程I:2Fe3O4(s)==6FeO(s)+Ch(g]過程II:3FeO(s)+H2O(l)==H2(g)+Fe3O4(s),相加可得該過程總反應為

2H2O==O2f+2H23故D正確;

故選:B,

20、B

【解析】

A.人造太陽反生核聚變,不是化學反應,A項錯誤;

B.電磁炮利用強大的電磁力來加速彈丸,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B項正確;

C.合金的熔點會比純金屬的熔點低,故鋁鋰合金的熔點較低,C項錯誤;

D.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D項錯誤;

答案選B。

21、D

【解析】

A.鐵在堿性或者接近中性電解質溶液中主要發生吸氧腐蝕,屬于電化學腐蝕,故A錯誤;

B.鐵在堿性或者接近中性電解質溶液中主要發生吸氧腐蝕,雖然苯可使NaCl溶液隔絕外界空氣,但溶液中有溶解氧,

氧氣參與了反應,故B錯誤;

C.鐵在堿性或者接近中性電解質溶液中主要發生吸氧腐蝕,負極失電子形成Fe?+,方程式為:Fe?2e、Fe2+,故C錯

誤;

D.鐵在堿性或者接近中性電解質溶液中主要發生吸氧腐蝕,正極得電子生成氫氧根,電極方程式為:02+4。

+2H20T4OH,故D正確;

正確答案是Do

22、D

【解析】

A.b的溶質為亞硫酸鈉,亞硫酸鈉水解會促進水的電離,a的溶質為NaHSOj,電離大于水解會抑制水的電高,c的

主要溶質是NaOH和亞硫酸鈉,pH=13,對水的電離抑制作用最大,A項正確;

B.當NaHSCh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時,形成亞硫酸鈉溶液,亞硫酸鈉水解使溶液pH>7,所以pH=7時,滴定亞

硫酸消耗的V(NaOH)vlO.OOmL,B項正確;

C("SO3-)C(O”-)」(LX10T

=101

b的溶質為O.lnwl/L亞硫酸鈉,亞硫酸鈉水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