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芣苢》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6.1《 芣苢》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6.1《 芣苢》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6.1《 芣苢》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6.1《 芣苢》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1芣苢(30分鐘100分)班級姓名成績

【課時目標】基礎達標能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素養突破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課時必刷】A級基礎訓練題閱讀《芣苢》,完成1~3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薄言有之有:取得,獲得B.薄言掇之 掇:拾取,摘取C.薄言捋之 捋:從莖上成把地取下D.薄言袺之 袺:衣袖2.下列對《芣苢》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采采”是寫采摘芣苢時嫻熟的技巧,“薄”“言”都是助詞,無實義。B.“有”“捋”“襭”等一系列動詞,細膩描繪勞動過程,富于詩情畫意。C.重章疊唱,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回環往復,具有節奏感和音樂美。D.這首民歌素樸自然,生活氣息濃郁,生動展現了當時的勞動場景。3.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摘芣苢的勞動過程。詩歌是如何表現這一過程的?(9分)B級素養提升題(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4~5題。(14分)相鼠①《詩經·鄘風》相鼠有皮,人而無儀②。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④。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注】①相鼠:看老鼠。②人:這里指統治階級。儀:威儀。③止:廉恥。④禮:禮儀。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這首詩的三章內容各有側重,從不同的方面表現了統治者的形象。B.這首詩關注現實,抒寫真情,體現了《詩經》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C.這首詩每一章的末一句都運用了設問手法,有突出思想感情的作用。D.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手法,產生了一詠三嘆的效果,突出了主題。5.這首詩寫老鼠,對表達情感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9分)(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6~7題。(14分)風雨《詩經·鄭風》風雨凄凄,雞鳴喈喈①。既見君子,云胡不夷②?風雨瀟瀟,雞鳴膠膠③。既見君子,云胡不瘳④?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注】①喈(jiē)喈:雞鳴聲。②夷:平,指心中平靜。③膠膠:雞鳴聲。④瘳(chōu):病愈,此處指愁思縈懷的心病消除。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這首詩通過重章渲染“既見”之后的喜出望外之情,委婉表達未見之前的相思之苦。B.這首詩通過變換三個表心理狀態的動詞——“夷”“瘳”“喜”來表現思婦情感的變化。C.這首詩每章都以雞鳴起興,這些兼有賦景意味的興句,重筆描繪出一幅祥和的圖景。D.這首詩寫景用詞講究,如“瀟瀟”從聽覺寫夜雨驟急,“如晦”從視覺展現眼前的景象。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何表達作用?(9分)(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17分)病牛李綱【注】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注】李綱,抗金名臣。本詩作于他被排擠而謫居武昌時。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5分)()A.首句極言牛勞動重、收獲多,“千”是實指。B.第二句運用反問,強調牛積勞成疾后的境遇。C.后兩句運用擬人手法,贊美病牛高尚的品格。D.全詩語言質樸自然,通俗易懂,卻蘊含深意。9.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12分)C級情境創新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早春,屋外尚有幾分寒意,薄薄的,揮之不去。母親從窗臺上拿下一根老絲瓜,用一把剪刀,把絮狀的絲瓜皮剪開,便有黑溜溜的瓜仁兒,一窩蜂地從里邊涌出,粒粒飽滿,滿是淘氣勁兒。傍著院墻起個小土堆,趁綿綿春雨,把烏黑的絲瓜種子埋進土里。不出幾天,①,戴一頂精致的小黑帽,小黑帽下邊,是一張嬌小嫩青的笑靨,含羞帶怯,探頭探腦,俏皮可愛。轉眼進入夏天,絲瓜藤蔓撒開了歡兒,肆意綻放的絲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號角,隨風吐出絲絲縷縷的芬芳。烈日當空,暑氣蒸騰,瓜蔭籠罩處,絲絲涼意沁人心田。落日西墜,斑駁的影子,斜斜地映在院子里。忽然,②,瓜葉隨風搖曳,瓜蔭隨風漾動,暑氣隨風飄散。紅通通的夕陽,泊進莽莽蒼蒼的群山。晚飯后,一家老小,喜歡在瓜架下乘涼。勞作一天的大人們,斜靠在竹椅上,一邊低低地敘談,一邊輕輕地揮著蒲扇,趕走幾只蚊子。小孩子們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涼席上,或依偎在大人懷里。寧靜的庭院,流螢點點,重重疊疊的瓜蔭里,有蟲聲,繁密如雨。10.下列對文中所用修辭的判斷,全都正確的一項是(5分)()A.比擬、比喻、排比B.比擬、比喻、反復C.對偶、借代、排比D.對偶、借代、反復1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寧靜的庭院里流螢點點,重重疊疊的瓜蔭里有繁密如雨的蟲聲。”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9分)1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0分)答:①10字②10字1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芣苢》一詩出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一首民歌,它采用“重章疊句”的手法,即反復詠唱“”句,而且用相同的“”一詞,一步步強化感情。(2)《芣苢》一詩中,“”和“”通過動詞的變換來表現采摘的過程。(3)《芣苢》一詩描寫細膩,“,”兩句寫女子用衣襟兜住野菜的動作,很有畫面感。

參考答案課時5芣苢1.D(袺:提起衣襟兜東西)2.A(“采采”不是寫動作嫻熟,而是形容芣苢的茂盛)3.通過變換動詞,如“采”“有”“掇”“捋”“袺”“襭”,展現了采摘車前草的過程。4.C(“設問”理解錯誤。應是“反問”)5.這首詩寫老鼠尚且有皮、有齒、有體,而統治階級卻不注重威儀,不知廉恥,不講禮儀,兩相對比,突出了統治階級寡廉鮮恥、為所欲為的特點,表達了人民對統治階級的痛恨。6.C(這首詩每章都以風雨和雞鳴起興,描繪的圖景是寒冷陰暗的)7.這首詩主要運用了比、興的表現手法,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氛圍,烘托了主人公的相思、惆悵之情。8.A(“‘千’是實指”錯。本詩中的“千”是虛指,說明牛耕地之多、收獲之豐)9.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詩人用樸實的語言塑造了力耕至筋疲力盡卻無人疼惜、只要能讓眾生吃飽不惜臥病殘年的高尚的病牛形象,詩人借詠牛來表達自己為了國家、百姓奮力抗金,哪怕身受排擠也依然不改初心的志向。10.A(“一窩蜂地從里邊涌出,粒粒飽滿,滿是淘氣勁兒”“是一張嬌小嫩青的笑靨,含羞帶怯,探頭探腦,俏皮可愛”運用比擬修辭;“戴一頂精致的小黑帽”“肆意綻放的絲瓜花吹起一支支金色的號角”運用比喻修辭;“瓜葉隨風搖曳,瓜蔭隨風漾動,暑氣隨風飄散”“小孩子們呢,或坐在小板凳上,或躺在涼席上,或依偎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