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4年魯科版選擇性必修2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97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由于現代化的通訊設施和發達的大眾傳媒,為人們關心了解和監督政治提供了條件和可能。現代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廣泛使用,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間的制約,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因地域因素影響政治生活的正常進行。這體現了A.地域因素影響政治生活的正常進行B.公民的政治生活不會受空間的制約C.現代科學技術推動民主政治的發展D.現代化的通訊設施和大眾傳媒發達2、下圖為在中國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國金幣。它。

A.體現了孝文帝改革的積極作用B.反映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C.說明拜占庭帝國已實行了金本位制度D.可作為中國與東羅馬帝國商貿往來的實物史料3、近年來,一些餐廳出現了智能送餐機器人,它們具有自動送餐、空盤回收、菜品介紹等功能,代替或者部分代替了餐廳服務員的工作。這--現象的出現反映了A.現代高技術產業的發展B.物流業工作效率的提高C.餐飲業用工成本的降低D.現代科技的雙刃劍特征4、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以來,南非的120家重點企業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企業大幅裁員。這些企業涉及建筑業、礦業、工業制造業、金融服務業、林木業、造紙業、汽車業及物流業等多個行業。這說明()A.發展中國家須重視經濟安全B.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C.經濟全球化進程呈現兩面性D.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5、工業革命以來,熟練的工匠不再直接從新屠宰的動物身上切肉給等待的消費者,與一隊隊工人不斷重復工作相反,他們在美國中西部的工廠里用機械將牲畜切割成塊,裝人罐頭或火車冷藏廂,運往遠方市場。食品制作方式的改變()A.適應了歐美城市化的快速發展B.推動工業革命向縱深方向發展C.改變了西歐北美食品的供應網D.將烹飪從家庭徹底轉移到工廠6、古羅馬曾發生過多次瘟疫,當時羅馬人把瘟疫的發生與神的懲罰聯系起來,而醫療和醫生都得不到重視。醫療條件的限制使羅馬人相信對疫病的預防勝于治療,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據此推知,古羅馬人()A.創立巴氏消毒法B.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C.修建復合式公寓D.逐漸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7、秦漢時期,商品買賣雙方若有爭訟時,市場管理者“以券書(契券)從事,毋(沒有)券書,勿聽”,這表明,秦漢時期A.官府注重通過契約規范市場行為B.商人守法經營,政治地位不斷提高C.國家對商業采取寬松的管理政策D.商品交易管理混亂,商人沖突不斷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8、農業革命的最重要意義是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演變為食物___________者。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9、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加快。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6分)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近代以來;中醫學在傳承中尋求變革,但傳統中醫觀念及診療方法依然流行。傳統中醫認為藥食同源,注重個人的養生與保健,以陰陽五行學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診斷,針灸治療使用廣泛。中國近代,無論是清政府還是中華民國政府,醫療制度側重于服務達官貴人,對百姓影響甚少。而先進知識分子認為,國民健康不僅是個人的私事,更是國家的公事。國家必須盡到責任,維護國民健康,培養國民民族氣魄與健全體格。個人必須配合政策,盡好國民的責任。

——摘編自皮國立《碰撞與匯通:近代中醫的變革之路》材料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立起省;市、縣、鄉鎮社區的醫療網絡,方便患者就醫。在傳染病防治方面,我國推行計劃免疫,有效控制了很多嚴重成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疫病,如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質炎、肺結核等,并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醫療機構為患者服務的意識日趨強化,各級醫療機構明確了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意識。推行醫療保險制度和救助制度,確保全民病有所醫。注重公共衛生建設,強化全民衛生意識。

——摘編自張棟《新中國以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軌跡》(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近代醫學相較于西方的不同之處并說明中國近代醫學觀念變革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意義。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大運河的開通,使得南北物流,東西暢通成為可能。大運河曾在很長時期承擔了古代政府漕糧與重要物資的運輸功能材料一

(光緒)十六年,修揚屬南運河堤閘涵洞,及附城附鎮塼工。十九年,潮白河漲溢,運堤兩岸決口七十馀,上游務關廳決口七。二十年,濬(疏通)濟寧、汶上、滕、嶧、茌平、陽穀、東平各屬運河。二十四年,御史秦夔揚亦言河漕勞費太甚,請停江北河運。二十六年,聯軍入京師,各倉被占踞,倉儲粒米無存,江北河運行至德州,改由陸路運送山、陜。二十七年,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言:“漕糧儲積,關於運務者半,因時制宜,請詔各省漕糧全改折色(征收銀兩),其采買運解收放儲備各事,分飭漕臣倉臣籌辦。”自是河運遂廢,而運河水利亦由各省分籌矣。材料二(光緒)十六年,修揚屬南運河堤閘涵洞,及附城附鎮塼工。十九年,潮白河漲溢,運堤兩岸決口七十馀,上游務關廳決口七。二十年,濬(疏通)濟寧、汶上、滕、嶧、茌平、陽穀、東平各屬運河。二十四年,御史秦夔揚亦言河漕勞費太甚,請停江北河運。二十六年,聯軍入京師,各倉被占踞,倉儲粒米無存,江北河運行至德州,改由陸路運送山、陜。二十七年,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言:“漕糧儲積,關於運務者半,因時制宜,請詔各省漕糧全改折色(征收銀兩),其采買運解收放儲備各事,分飭漕臣倉臣籌辦。”自是河運遂廢,而運河水利亦由各省分籌矣。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中國古代運河的發展特點。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核心問題及形成原因。結合所學,請補充一條導致該問題出現的其他因素。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20分)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中國古代長江流域航運大事記圖(部分)

——據羅傳棟《長江航運史》附錄《古代長江航運大事記》整理繪制請提取如圖中兩條或兩條以上與“長江航運”相關聯的信息,白擬論題,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知識予以闡述。(要求:寫明論題,信息關聯,史論結合。)13、海洋是人類活動的重要舞臺。

。時間。

歷史資料。

1831~1836年。

達爾文進行環球航行考察。

1840年。

利物浦至波士頓之間的輪船航班開通。

1858~1864年。

瑞典地質學家伊雷克先后對北極斯匹茲卑爾根島進行了3次考察;并繪制了詳細地圖。

1859年。

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1869年。

連接地中海和紅海的蘇伊士運河開通。

1869年。

英國至印度海底電纜開通。

以“海洋與人類文明進步”為題,從上表中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論述。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圖1中國古代城市的基本布局。

圖2中國近代城市空間結構的基本模式。

比較圖1和圖2,提煉出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說明。(要求: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表述清晰。)15、如圖是中國城鎮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資料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采用一個新的時間尺度,對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進行階段劃分,并說明劃分依據。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2題,共20分)16、算一算,1911、1924年的鐵路總長(1924年全國鐵路總長1。2萬千米,其中大部分為外國人修建)分別占今天全國鐵路總長的百分之幾分析導致這種數據變化的原因。17、在世界現代化進程中;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濟發展模式也不盡相同。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1)20世紀30年代;為了應對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點是什么?

(2)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和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經濟“滯脹”現象,各國紛紛采取怎樣的經濟對策?

(3)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詳解】

材料反映了現代通訊、傳媒和交通工具的發展,方便人們了解政治、參與政治,這說明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了民主政治的發展,故選C;材料反映的是現代交通和通訊工具使地域因素對政治生活的影響減小,故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現代交通和通訊工具使公民的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不受空間的制約,而不是完全不受制約,故排除B;材料強調的是現代通訊、傳媒和交通工具與公民政治生活的關系,并未突出通訊和傳媒的發達,故排除D。2、D【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在中國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國金幣,它可作為中國與東羅馬帝國商貿往來的實物史料,研究中國與東羅馬帝國商貿往來的歷史,D項正確;材料信息與孝文帝改革無關,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海上絲綢之路,排除B項;金本位制度即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金本位制于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排除C項。故選D項。

【點睛】3、A【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一些餐廳出現了智能送餐機器人,它們具有自動送餐;空盤回收、菜品介紹等功能“體現的是高新技術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A項正確;材料與物流業發展無關,排除B項;材料無法得出餐飲業用工成本降低的說法,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科技發展的消極性一面,排除D項。故選A項。

【點睛】4、A【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南非重點企業中的多個領域因受經濟危機的影響,出現大幅裁員的現象,說明發展中國家應在發展過程中重視經濟安全,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經濟區域集團化,排除B項;經濟全球化進程呈現兩面性(經濟全球化兩面性指: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使發展國家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也受到嚴重挑戰)題干強調的是南非發展中國家經濟受到沖擊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排除D項。故選A項。5、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工業革命后,冷鏈物流的出現,是食品的運輸和儲藏方式的革命,大大方便了消費者,適應了歐美城市化的快速發展,A項正確;推動工業革命向縱深方向發展的是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并非食品的生產和運輸方式,排除B項;冷鏈食品的生產、運輸不足以改變整個西歐北美食品的供應網,排除C項;將烹飪從家庭徹底轉移到工廠的說法太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6、B【分析】【詳解】

根據材料“他們認為最佳的預防方式是衛生清潔。”,可見,古羅馬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重視修建飲水道、下水道等,B項正確;巴氏滅菌法亦稱低溫消毒法,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排除A項;復合式公寓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C項;普及自來水與排水系統與衛生清潔沒有直接聯系,排除D項。故選B項。7、A【分析】【詳解】

從材料中政府對商業買賣訴訟要依契約辦事,反映出官府注重通過契約規范市場行為,故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不斷提高,故B項不符合題意;秦漢時期國家對商業管理嚴格,故C項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商人政治地位不斷提高,故B項不符合題意;材料的主旨不在于商人沖突矛盾,而在于對市場的管理,故D項不符合題意。二、填空題(共1題,共2分)8、略

【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農業革命的最重要意義是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演變為食物生產者。故填空生產。【解析】生產三、判斷題(共1題,共2分)9、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二戰后,發展中國家取得民族獨立,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因此,本題說法錯誤,一戰改為二戰。四、材料分析題(共2題,共6分)10、略

【分析】【詳解】

(1)不同:根據“中國近代以來;中醫學在傳承中尋求變革,但傳統中醫觀念及診療方法依然流行。”得出重經驗與整體的傳統中醫觀念及診療方法得到傳承;根據“醫療制度側重于服務達官貴人”得出醫療制度以服務權貴為主;根據“國民健康不僅是個人的私事,更是國家的公事”得出國民健康與救亡圖存相聯系。原因:結合所學可從西方醫學的影響;民族危機、資本主義發展、民主意識增強等角度概括。

(2)意義:根據“推行醫療保險制度和救助制度,確保全民病有所醫。注重公共衛生建設,強化全民衛生意識。”可從凸顯了社會主文制度的優越性;提升了全民健康素養;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民族昌盛與國家富強等方面概括。【解析】(1)不同:重經驗與整體的傳統中醫觀念及診療方法得到傳承;醫療制度以服務權貴為主;國民健康與救亡圖存相聯系。

原因:西方近代醫療制度和醫學觀念的傳入;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民族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思想解放運動和政治運動的推動;民主意識的増強。

(2)意義:凸顯了社會主文制度的優越性;提升了全民健康素養;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民族昌盛與國家富強。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中春秋;隋唐以及元朝三個時期的運河圖;從范圍、走向、與前代關系以及社會背景等方面分析,如運河由局部地區到跨越較大地區;運河發展對前代具有繼承性;運河走向大體貫穿當時經濟發達地區;運河規模與當朝政治經濟狀況密切相關等等。

(2)核心問題:根據材料“二十四年,御史秦夔揚亦言河漕勞費太甚,請停江北河運”“二十六年,聯軍入京師,各倉被占踞,倉儲粒米無存,江北河運行至德州,改由陸路運送山、陜”“自是河運遂廢,而運河水利亦由各省分籌矣”可知,清末漕糧河運廢停。原因:根據材料“光緒)十六年,修揚屬南運河堤閘涵洞,及附城附鎮塼工。十九年,潮白河漲溢,運堤兩岸決口七十馀,上游務關廳決口七。二十年,濬(疏通)濟寧、汶上、滕、嶧、茌平、陽穀、東平各屬運河。二十四年,御史秦夔揚亦言河漕勞費太甚,請停江北河運”可知,運河治理成本增高;河道運輸條件惡化;根據材料“二十六年,聯軍入京師,各倉被占踞,倉儲粒米無存,江北河運行至德州,改由陸路運送山、陜”可知,西方侵略者對運河線(漕糧倉儲)破壞。其它因素:根據所學知識,可從晚清中央政府財政困難;近代輪船運輸業(海運)的發展;晚清部分地方官員貪污腐化等方面分析。【解析】(1)運河由局部地區到跨越較大地區;運河發展對前代具有繼承性;運河走向大體貫穿當時經濟發達地區;運河規模與當朝政治經濟狀況密切相關。

(2)核心問題:清末漕糧河運廢停。原因:運河治理成本增高;河道運輸條件惡化;西方侵略者對運河線(漕糧倉儲)破壞。其它因素:晚清中央政府財政困難;近代輪船運輸業(海運)的發展;晚清部分地方官員貪污腐化。(答清政府對地方控制力減弱、河運成本增加、商品經濟發展,可酌情給分)。五、論述題(共4題,共20分)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沒有固定答案。本題要求提取與“長江航運”相關聯的信息展開論述。由圖中可以看出,長江航運將不同的地區聯系整合成為一個整體,這對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結合戰國時期水利工程的修建、中國古代航運工程的修建和規模的擴大等信息展開論述,言之有理即可。從其他角度總結論點展開論述亦可。【解析】【示例1】論題:長江航運業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發展。

闡述1:戰國時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興修,促進了長江上游地區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發展。朝修建的靈渠,溝通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加強了嶺南地區與內地各族人民的往來交.流。隋朝大運河的開鑿,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國家的統一和發展。可見,中國古代航運業的持續發展,推動了長江流域及周邊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加強了各地區人民的友好往來,有利于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任答兩個朝代史實,均可)

闡述2:中國古代長江航運業不斷發展進步。戰國以來;歷代政府不斷修建流域內和流域之間的大型航運工程,制定促進航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長江航運規模逐漸擴大,除官營航運業之外,民間航運業也不斷發展。這大大加強了長江流域內以及與嶺南;北方各地區各民族人民之間的政治聯系、經濟交往、文化交流,有力鑄造了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成員的民族認同感,增強了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推動了中國多元一體格局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發展、鞏固。

(注:示例1為同一論題;闡述方式不同,同等給分)

【示例2】論題:長江航運業的經營主體從政府轉向民間。

闡述:漢唐時期;受中國社會和商品經濟發展水平限制,長江航運業主要由政府經營。隨著經濟重心南移,長江流域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宋代頒行商運商銷之法,政府逐步放松了對民間航運的控制。到明清時期,長江流域城市水路暢通,商業性航運進一步擴大,民間航運逐步取代了官營航運。由此可見,隨著中國古代的經濟發展進步,長江航運的經營主體逐步發生了改變。

【示例3】論題:長江航運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闡述:秦漢以來歷代政府均重視長江航運。隋朝時期;由于江南地區經濟地位日益提升,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促進了長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宋代政府鼓勵和規范民間商運,促進了長江航運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南方開發。明清時期,民間航運組織的出現,使長江航運.業進一步壯大,推動了長途貿易的發展,大量城市興盛,工商業市鎮興起。由此可見,長江航運事業的發展,加強了不同地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促進了長江流域的進一步發展。(任答兩個朝代史實,均可)

(其他論題舉例:長江航運事業推動了流域城市發展;長江航運事業促進了國內各地區文化交流;經濟重心南移與長江航運的發展;長江航運事業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中國古代長江航運事業發展的政府因素;長江航運事業發展主體的變化等等)13、略

【分析】【詳解】

本題考查對材料信息的論證;理解和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回答時注意題目中二者的關系是相互的;因此在論述的時候要從兩個角度論述出二者的關系,一是海洋對人類文明的影響;而是人類文明進步對海洋的影響。并用相關的事例加以說明。

【考點定位】世界近代科學技術?進化論?進化論的影響;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工業革命?輪船、運河、海洋電纜。【解析】(1)①海洋考察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2分)例1:達爾文通過海洋考察擴大了視野;獲得了新知,寫出《物種起源》,提出優勝劣汰的生物進化論,對當時基督教的世界觀形成極大挑戰與沖擊。(2分)例2:伊雷克對北極進行3次科學考察,繪制出地圖,增進了人類對北極地區的了解。

②人類科技進步也推動了對海洋的利用與開發。(2分)例1:利物浦至波士頓之間輪船航班的開通,使工業革命成果應用于全球交通領域,有利于克服海洋的阻隔,促進了經濟發展,便利了社會生活。(2分)例2:英國至印度海底電纜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海洋對人類區域的阻隔,縮短了交往時間,有利于信息傳播。14、略

【分析】【詳解】

本題是開放性試題。材料主要描述的是中國古代、近代的城市布局和城市化進程。因此在閱讀材料后可對二者進行比較得出中國古代城市與近代城市功能不同這一觀點。論述時可概括得出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軍事功能,圖1主要有衙署、武廟、軍營、城墻、護城河等。近代城市主要是經濟生活功能,圖2主要有工業居住混合區、商埠區與居民生活的老城區和新市區。最后得出結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它觀點言之有理亦可。【解析】示例一。

觀點:中國古代城市與近代城市功能不同。

說明:①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軍事功能;圖1主要有衙署;武廟、軍營、城墻、護城河等。②近代城市主要是經濟生活功能,圖2主要有工業居住混合區、商埠區與居民生活的老城區和新市區。

結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古近代城市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

示例二。

觀點:中國古代城市與近代城市城建思想不同。

說明:①古代城市主要體現統治(鎮壓)性與秩序性。圖1主要有官署;武廟、軍營、城墻與護城河;體現了統治力與鎮壓性;而官府居中,布局方正,街巷井然,則體現了秩序性。②近代城市主要體現商業化與世俗化。圖2有很大的商埠區,有主要是市民居住并包含商業中心的老城區與新市區,以及向城外延伸的工業居住混合區,主要體現了城市濃郁的近代商業氣息和市民世俗生活特點。

結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古近代城建思想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示例三。

觀點:中國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文化元素不同。

說明:①古代城市文化體現單一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圖1設有城墻;體現出集權政治下保守封閉的“圍墻”文化;建有神廟,體現神權與皇權的結合;深溝高墻,布兵重重,注重防衛,體現專制政治的鎮壓力。皆為單一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②近代城市體現中西混合的文化元素,且西方文化元素越來越強化。圖2既有中國傳統特色的老城區,又有引入西方工業的工業居住混合區,建有西式新中心的商埠區,并修有西式鐵路,大量地引入西方近代工業文明,城市由封閉走向開放,文化中西交融,多元并舉。

結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古近代城市文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示例四。

觀點:中國古代城市和近代城市的交通條件不同。

說明:①中國古代;由于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低,交通依賴自然條件,城市主要依靠河運與陸上驛道(官道)。②進入近代,由于西方科技和工業文明引入,城市交通除傳統的河運外,越來越依靠走電車;汽車的馬路與走火車的鐵路。

結論:隨著歷史的發展,古近代城市交通條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15、略

【分析】【詳解】

本題是一個開放性試題,回答時要把握材料中關于中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結合所學,把現有的劃分進行重新整合,可以按照初步發展時期、緩慢發展時期、恢復并較快發展時期、加速發展時期(1993年以來)等四個階段進行劃分,此劃分主要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劃分的。具體每一階段論證,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論證。如階段一:中國城鎮化初步發展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史實(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工業化、三大改造、大躍進等)與城鎮化初步發展相結合進行分析;如階段二:中國城鎮化緩慢發展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文化大革命阻礙城鎮化發展方面進行分析;如階段三:中國城鎮化恢復并較快發展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可從改革開放的史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與城鎮化的關系方面進行分析;如階段四:中國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1993年以來),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進一步對外開放、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注意對劃分依據的解釋較為合理,思路較清晰,邏輯嚴密即可。【解析】示例:

一;初步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資源極度短缺、外部封鎖扼制新中國發展的內外雙重壓力下,中國通過政府主導的計劃經濟方式,實施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城鎮化初步發展;1956-1960年由于“大躍進”思想的沖擊,城鎮化表現出快速冒進的發展趨勢。

二;緩慢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由于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文化大革命使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